一种制备芳酰基烷基碘化物及其转化应用方法的新方法

申请号 CN202210600384.5 申请日 2022-05-30 公开(公告)号 CN114933528B 公开(公告)日 2024-03-29
申请人 湖南大学; 发明人 邱仁华; 关文键; 卢懂;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类高效便捷的无过渡金属合成芳酰 氧 基烷基碘化物的方法以及应用,该方法以2,4,6‑三芳基环 硼 氧烷和THF为反应物,以乙腈为 溶剂 ,在140℃条件下反应6小时合成芳酰氧基烷基碘化物。该反应方法具有条件温和,反应速度快,产率高,易操作,易于放大等优点,有利于实现其工业化生产。
权利要求

1.一种制备芳酰基烷基碘化物 3 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芳酰氧基烷基碘 化物 
3 和原料 1 和 2a 的结构式及其合成反应式如下:
其中,芳酰氧基烷基碘化物 3 选自化合物 3a‑3y 中的一种。
2.一种芳酰氧基烷基碘化物 3 的合成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合成的碘化物 3 的结构式如权利要求 1 的芳酰氧基烷基碘化物 3a 所示;芳酰氧基烷基碘化物 3a用于合成分子5‑ 8、9a‑ 9c,其反应式和反应条件以及结构式如下式所示:
其中 R’选自乙基、壬基或叔丁基。

说明书全文

一种制备芳酰基烷基碘化物及其转化应用方法的新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多组分一锅法有机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从外界引进羰基源,一锅法构建芳酰氧基烷基碘化物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鉴于步骤经济的优势,多组分交叉偶联反应已成为从简单底物开始高效合成复杂分子的常用策略之一。作为此类反应之一的羰基化反应已经通过一些成熟的例子得到证实,包括Gattermann‑Koch甲酰化、Monsanto/Cativa工艺、Fischer‑Tropsch工艺和Pauson‑Khand环化。而有机酸现在被认为是该反应的基本合成构件,具有价格低廉、易于储存、与广泛的常见官能团相容等优点。由于这些原因,过渡金属催化有机硼酸与芳族卤化物、卤代、拟卤化物和胺的羰基化反应已发展成为合成和酰胺中强大而可靠的工具。然而,通过上述方法合成酯过程不那么简单,最近只披露了罕见的先驱作品,且从未公开有机硼酸的无过渡金属多组分羰基化。
[0003] 为了在温和的条件下有苯硼酸构建芳酰氧基烷基碘化物反应,我们首先调查了其反应机理。目前一般认为从外界引入羰基源的办法是使用CO气氛,也有部分报道TMSCF3可以作为羰基源。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高效便捷的无过渡金属合成芳酰氧基烷基碘化物的方法以及应用,该方法以2,4,6‑三芳基环硼氧烷和THF为反应物,以乙腈为溶剂,在140℃条件下反应6小时合成芳酰氧基烷基碘化物。该反应方法具有条件温和,反应速度快,产率高,易操作,易于放大等优点,有利于实现其工业化生产。
[0005] 为了达到在温和条件下实现快速反应,对反应机理的探讨必不可少。基于大量的文献报道以及对照实验的结果,本发明在此提出了一种可能的反应途径(如下式)。首先,三氟甲基三甲基作用下生成二氟卡宾自由基,同时,三苯基环硼氧烷在碱的作用下生成中间体A,中间体A与二氟卡宾结合生成中间体B。三氟亚磺酸根在高温下经历重排后将碘离子氧化成碘单质,中间体B与碘单质结合生成中间体C。随后,四氢呋喃在碘化钠的作用3 3 3
下,C(sp)‑O键断裂,构建了C(sp)‑I键,氧负进攻中间体C上的C(sp)‑I键,碘离子离去,生
3
成中间体D。接着,氢氧根离子进攻中间体D上的C(sp)‑F键,氟离子离去,形成中间体E。最后,羟基的氢与碱结合,氧上多余的孤对电子结合,氟离子离去,构建酯基键,生成产物
3。
[0006]
[0007]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出以下的技术方案:
[0008] 上述合成方法中,其中原料2,4,6‑三芳基环硼氧烷化合物1的结构式如下:
[0009]
[0010] 上述合成方法中,以三(4‑甲苯基)环硼氧烷和四氢呋喃为底物,加入三氟甲基亚磺酸钠、氢氧化锂、碘化钠以及三氟甲基三甲基硅,以乙腈为溶剂,在氮气氛围下140℃下反应6小时。
[0011] 芳酰氧基烷基碘化物合成反应中,其中产物结构式如下:
[0012]
[0013] 其中芳酰氧基烷基碘化物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三(4‑甲苯基)环硼氧烷(0.2mmol)和四氢呋喃(2a,0.6mmol)为原料,TMSCF3(2.0mmol)为液态羰基源,0.6当量的三氟甲基亚磺酸钠和3.0当量的碘化钠为添加剂,2.0当量的氢氧化锂为碱,在氮气氛围下,140℃反应6小时得到芳酰氧基烷基碘化物3a‑3z,产率42‑93%。
[0014] 本发明所合成的产物可用于合成很多有用的分子,合成步骤详见应用实施例1‑5,如下式所示:
[0015]
[0016] 本发明的合成方法还可直接作为羰基源用于二氢吲哚的羰基化,端炔烃的羰基化,以及伯醇的氢甲酰化,合成步骤详见方法应用实施例1‑3,如下式所示:
[0017]附图说明
[0018] 附图1所示是本发明所提供多组分一锅法无过渡金属催化制备芳酰氧基烷基碘化物的新方法的路线图,附图2所示是本发明所提供多组分一锅法无过渡金属催化制备芳酰氧基烷基碘化物的新方法的可能机理,附图3所示是本发明所提供多组分一锅法无过渡金属催化制备芳酰氧基烷基碘化物的新方法的克级反应,附图4所示是其应用实施例图,附图5所示是方法应用实施例图,附图6所示是3a核磁氢谱数据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特征、优点和目的能够更加明了易懂,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内容做详细的说明。上面的描述中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0020] 以下实施例中涉及的反应原料和催化剂,如果没有特殊说明,都为市面上常规的市售商品化试剂
[0021] 反应条件筛选:
[0022]
[0023]
[0024]
[0025] a反应条件:1a(0.2mmol),2a(0.6mmol,3.0equiv.),TMSCF3(1.4mmol,7.0equiv.),bNaI(0.4mmol,2.0equiv.),溶剂(1.0mL),6h,140℃,N2气氛下。分离产率。NaI(0.6mmol,c d
3.0equiv.)。TMSCF3(2.0mmol,10.0eq.),NaI(0.6mmol,3.0equiv.)。GC产率。f空气气氛下。
[0026] 实施例1
[0027] 将苯硼酸(20.0mmol)加入配备有搅拌器、迪安‑斯达克分器和回流冷凝器的容器中,然后加入甲苯(45.0mL),然后将所得混合物在145℃回流12小时,经共沸蒸馏脱水,最后得到三苯基环硼氧烷,为白色固体,无需进一步精制,直接可投入下一步反应。
[0028] 芳酰氧基烷基碘化物实施例3a‑3z
[0029] 实施例1
[0030] 在手套箱内,在洁净干燥的耐压封管(15mL)中2,4,6‑三芳基环硼氧烷化合物(1a,0.4mmol)、碘化钠(1.2mmol)、三氟甲基亚磺酸钠(0.24mmol)以及氢氧化锂(0.8mmol),在手套箱外,按顺序加入三氟甲基三甲基硅(4.0mmol),四氢呋喃(1.2mmol),乙腈(1.0mL),最后在氮气环境下,140℃下反应6小时。反应结束后,一次性加入水5mL,再分批次加入乙酸乙酯(3×5mL)进行萃取,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相,过滤,浓缩,利用硅胶柱层析法(乙酸乙酯:石油醚=1:20,V/V)分离得到目标产物3a,产物为黄色油状物,其收率为81%。
[0031] 芳酰氧基烷基碘化物3a的结构表征如下:
[0032] 1H NMR(400MHz,CDCl3)δ7.97(d,J=6.5Hz,2H),7.28(d,J=7.9Hz,2H),4.37(t,J=5.5Hz,2H),3.30(t,J=6.0Hz,2H),2.45(s,3H),2.05(m,J=6.5Hz,2H),1.93(m,J=13
6.5Hz,2H). C NMR(101MHz,CDCl3)δ166.6,143.7,129.6,129.1,127.5,63.6,30.2,29.7,
21.7,6.1.
[0033] 实施例2
[0034] 在手套箱内,在洁净干燥的耐压封管(15mL)中加入2,4,6‑三芳基环硼氧烷化合物(1b,0.4mmol)、碘化钠(1.2mmol)、三氟甲基亚磺酸钠(0.24mmol)以及氢氧化锂(0.8mmol),在手套箱外,按顺序加入三氟甲基三甲基硅(4.0mmol),四氢呋喃(1.2mmol),乙腈(1.0mL),最后在氮气环境下,140℃下反应6小时。反应结束后,一次性加入水5mL,再分批次加入乙酸乙酯(3×5mL)进行萃取,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相,过滤,浓缩,利用硅胶柱层析法(乙酸乙酯:石油醚=1:20,V/V)分离得到目标产物3b,产物为黄色油状物,其收率为76%。
[0035] 实施例3
[0036] 在手套箱内,在洁净干燥的耐压封管(15mL)中加入2,4,6‑三芳基环硼氧烷化合物(1c,0.4mmol)、碘化钠(1.2mmol)、三氟甲基亚磺酸钠(0.24mmol)以及氢氧化锂(0.8mmol),在手套箱外,按顺序加入三氟甲基三甲基硅(4.0mmol),四氢呋喃(1.2mmol),乙腈(1.0mL),最后在氮气环境下,140℃下反应6小时。反应结束后,一次性加入水5mL,再分批次加入乙酸乙酯(3×5mL)进行萃取,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相,过滤,浓缩,利用硅胶柱层析法(乙酸乙酯:石油醚=1:20,V/V)分离得到目标产物3c,产物为黄色油状物,其收率为42%。
[0037] 实施例4
[0038] 在手套箱内,在洁净干燥的耐压封管(15mL)中加入2,4,6‑三芳基环硼氧烷化合物(1d,0.4mmol)、碘化钠(1.2mmol)、三氟甲基亚磺酸钠(0.24mmol)以及氢氧化锂(0.8mmol),在手套箱外,按顺序加入三氟甲基三甲基硅(4.0mmol),四氢呋喃(1.2mmol),乙腈(1.0mL),最后在氮气环境下,140℃下反应6小时。反应结束后,一次性加入水5mL,再分批次加入乙酸乙酯(3×5mL)进行萃取,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相,过滤,浓缩,利用硅胶柱层析法(乙酸乙酯:石油醚=1:20,V/V)分离得到目标产物3d,产物为黄色油状物,其收率为88%。
[0039] 实施例5
[0040] 在手套箱内,在洁净干燥的耐压封管(15mL)中加入2,4,6‑三芳基环硼氧烷化合物(1e0.4mmol)、碘化钠(1.2mmol)、三氟甲基亚磺酸钠(0.24mmol)以及氢氧化锂(0.8mmol),在手套箱外,按顺序加入三氟甲基三甲基硅(4.0mmol),四氢呋喃(1.2mmol),乙腈(1.0mL),最后在氮气环境下,140℃下反应6小时。反应结束后,一次性加入水5mL,再分批次加入乙酸乙酯(3×5mL)进行萃取,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相,过滤,浓缩,利用硅胶柱层析法(乙酸乙酯:石油醚=1:20,V/V)分离得到目标产物3e,产物为黄色油状物,其收率为87%。
[0041] 实施例6
[0042] 在手套箱内,在洁净干燥的耐压封管(15mL)中加入2,4,6‑三芳基环硼氧烷化合物(1f,0.4mmol)、碘化钠(1.2mmol)、三氟甲基亚磺酸钠(0.24mmol)以及氢氧化锂(0.8mmol),在手套箱外,按顺序加入三氟甲基三甲基硅(4.0mmol),四氢呋喃(1.2mmol),乙腈(1.0mL),最后在氮气环境下,140℃下反应6小时。反应结束后,一次性加入水5mL,再分批次加入乙酸乙酯(3×5mL)进行萃取,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相,过滤,浓缩,利用硅胶柱层析法(乙酸乙酯:石油醚=1:20,V/V)分离得到目标产物3f,产物为黄色油状物,其收率为87%。
[0043] 实施例7
[0044] 在手套箱内,在洁净干燥的耐压封管(15mL)中加入2,4,6‑三芳基环硼氧烷化合物(1g0.4mmol)、碘化钠(1.2mmol)、三氟甲基亚磺酸钠(0.24mmol)以及氢氧化锂(0.8mmol),在手套箱外,按顺序加入三氟甲基三甲基硅(4.0mmol),四氢呋喃(1.2mmol),乙腈(1.0mL),最后在氮气环境下,140℃下反应6小时。反应结束后,一次性加入水5mL,再分批次加入乙酸乙酯(3×5mL)进行萃取,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相,过滤,浓缩,利用硅胶柱层析法(乙酸乙酯:石油醚=1:20,V/V)分离得到目标产物3g,产物为黄色油状物,其收率为90%。
[0045] 实施例8
[0046] 在手套箱内,在洁净干燥的耐压封管(15mL)中加入2,4,6‑三芳基环硼氧烷化合物(1h,0.4mmol)、碘化钠(1.2mmol)、三氟甲基亚磺酸钠(0.24mmol)以及氢氧化锂(0.8mmol),在手套箱外,按顺序加入三氟甲基三甲基硅(4.0mmol),四氢呋喃(1.2mmol),乙腈(1.0mL),最后在氮气环境下,140℃下反应6小时。反应结束后,一次性加入水5mL,再分批次加入乙酸乙酯(3×5mL)进行萃取,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相,过滤,浓缩,利用硅胶柱层析法(乙酸乙酯:石油醚=1:20,V/V)分离得到目标产物3h,产物为黄色油状物,其收率为90%。
[0047] 实施例9
[0048] 在手套箱内,在洁净干燥的耐压封管(15mL)中加入2,4,6‑三芳基环硼氧烷化合物(1i,0.4mmol)、碘化钠(1.2mmol)、三氟甲基亚磺酸钠(0.24mmol)以及氢氧化锂(0.8mmol),在手套箱外,按顺序加入三氟甲基三甲基硅(4.0mmol),四氢呋喃(1.2mmol),乙腈(1.0mL),最后在氮气环境下,140℃下反应6小时。反应结束后,一次性加入水5mL,再分批次加入乙酸乙酯(3×5mL)进行萃取,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相,过滤,浓缩,利用硅胶柱层析法(乙酸乙酯:石油醚=1:20,V/V)分离得到目标产物3i,产物为黄色油状物,其收率为85%。
[0049] 实施例10
[0050] 在手套箱内,在洁净干燥的耐压封管(15mL)中加入2,4,6‑三芳基环硼氧烷化合物(1j,0.4mmol)、碘化钠(1.2mmol)、三氟甲基亚磺酸钠(0.24mmol)以及氢氧化锂(0.8mmol),在手套箱外,按顺序加入三氟甲基三甲基硅(4.0mmol),四氢呋喃(1.2mmol),乙腈(1.0mL),最后在氮气环境下,140℃下反应6小时。反应结束后,一次性加入水5mL,再分批次加入乙酸乙酯(3×5mL)进行萃取,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相,过滤,浓缩,利用硅胶柱层析法(乙酸乙酯:石油醚=1:20,V/V)分离得到目标产物3j,产物为黄色油状物,其收率为91%。
[0051] 实施例11
[0052] 在手套箱内,在洁净干燥的耐压封管(15mL)中加入2,4,6‑三芳基环硼氧烷化合物(1k,0.4mmol)、碘化钠(1.2mmol)、三氟甲基亚磺酸钠(0.24mmol)以及氢氧化锂(0.8mmol),在手套箱外,按顺序加入三氟甲基三甲基硅(4.0mmol),四氢呋喃(1.2mmol),乙腈(1.0mL),最后在氮气环境下,140℃下反应6小时。反应结束后,一次性加入水5mL,再分批次加入乙酸乙酯(3×5mL)进行萃取,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相,过滤,浓缩,利用硅胶柱层析法(乙酸乙酯:石油醚=1:20,V/V)分离得到目标产物3k,产物为黄色油状物,其收率为83%。
[0053] 实施例12
[0054] 在手套箱内,在洁净干燥的耐压封管(15mL)中加入2,4,6‑三芳基环硼氧烷化合物(1l,0.4mmol)、碘化钠(1.2mmol)、三氟甲基亚磺酸钠(0.24mmol)以及氢氧化锂(0.8mmol),在手套箱外,按顺序加入三氟甲基三甲基硅(4.0mmol),四氢呋喃(1.2mmol),乙腈(1.0mL),最后在氮气环境下,140℃下反应6小时。反应结束后,一次性加入水5mL,再分批次加入乙酸乙酯(3×5mL)进行萃取,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相,过滤,浓缩,利用硅胶柱层析法(乙酸乙酯:石油醚=1:20,V/V)分离得到目标产物3l,产物为黄色油状物,其收率为82%。
[0055] 实施例13
[0056] 在手套箱内,在洁净干燥的耐压封管(15mL)中加入2,4,6‑三芳基环硼氧烷化合物(1m,0.4mmol)、碘化钠(1.2mmol)、三氟甲基亚磺酸钠(0.24mmol)以及氢氧化锂(0.8mmol),在手套箱外,按顺序加入三氟甲基三甲基硅(4.0mmol),四氢呋喃(1.2mmol),乙腈(1.0mL),最后在氮气环境下,140℃下反应6小时。反应结束后,一次性加入水5mL,再分批次加入乙酸乙酯(3×5mL)进行萃取,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相,过滤,浓缩,利用硅胶柱层析法(乙酸乙酯:石油醚=1:20,V/V)分离得到目标产物3m,产物为黄色油状物,其收率为85%。
[0057] 实施例14
[0058] 在手套箱内,在洁净干燥的耐压封管(15mL)中加入2,4,6‑三芳基环硼氧烷化合物(1n,0.4mmol)、碘化钠(1.2mmol)、三氟甲基亚磺酸钠(0.24mmol)以及氢氧化锂(0.8mmol),在手套箱外,按顺序加入三氟甲基三甲基硅(4.0mmol),四氢呋喃(1.2mmol),乙腈(1.0mL),最后在氮气环境下,140℃下反应6小时。反应结束后,一次性加入水5mL,再分批次加入乙酸乙酯(3×5mL)进行萃取,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相,过滤,浓缩,利用硅胶柱层析法(乙酸乙酯:石油醚=1:20,V/V)分离得到目标产物3n,产物为黄色油状物,其收率为91%。
[0059] 实施例15
[0060] 在手套箱内,在洁净干燥的耐压封管(15mL)中加入2,4,6‑三芳基环硼氧烷化合物(1o,0.4mmol)、碘化钠(1.2mmol)、三氟甲基亚磺酸钠(0.24mmol)以及氢氧化锂(0.8mmol),在手套箱外,按顺序加入三氟甲基三甲基硅(4.0mmol),四氢呋喃(1.2mmol),乙腈(1.0mL),最后在氮气环境下,140℃下反应6小时。反应结束后,一次性加入水5mL,再分批次加入乙酸乙酯(3×5mL)进行萃取,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相,过滤,浓缩,利用硅胶柱层析法(乙酸乙酯:石油醚=1:20,V/V)分离得到目标产物3o,产物为黄色油状物,其收率为88%。
[0061] 实施例16
[0062] 在手套箱内,在洁净干燥的耐压封管(15mL)中加入2,4,6‑三芳基环硼氧烷化合物(1p,0.4mmol)、碘化钠(1.2mmol)、三氟甲基亚磺酸钠(0.24mmol)以及氢氧化锂(0.8mmol),在手套箱外,按顺序加入三氟甲基三甲基硅(4.0mmol),四氢呋喃(1.2mmol),乙腈(1.0mL),最后在氮气环境下,140℃下反应6小时。反应结束后,一次性加入水5mL,再分批次加入乙酸乙酯(3×5mL)进行萃取,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相,过滤,浓缩,利用硅胶柱层析法(乙酸乙酯:石油醚=1:20,V/V)分离得到目标产物3p,产物为黄色油状物,其收率为78%。
[0063] 实施例17
[0064] 在手套箱内,在洁净干燥的耐压封管(15mL)中加入2,4,6‑三芳基环硼氧烷化合物(1q,0.4mmol)、碘化钠(1.2mmol)、三氟甲基亚磺酸钠(0.24mmol)以及氢氧化锂(0.8mmol),在手套箱外,按顺序加入三氟甲基三甲基硅(4.0mmol),四氢呋喃(1.2mmol),乙腈(1.0mL),最后在氮气环境下,140℃下反应6小时。反应结束后,一次性加入水5mL,再分批次加入乙酸乙酯(3×5mL)进行萃取,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相,过滤,浓缩,利用硅胶柱层析法(乙酸乙酯:石油醚=1:20,V/V)分离得到目标产物3q,产物为黄色油状物,其收率为67%。
[0065] 实施例18
[0066] 在手套箱内,在洁净干燥的耐压封管(15mL)中加入2,4,6‑三芳基环硼氧烷化合物(1r,0.4mmol)、碘化钠(1.2mmol)、三氟甲基亚磺酸钠(0.24mmol)以及氢氧化锂(0.8mmol),在手套箱外,按顺序加入三氟甲基三甲基硅(4.0mmol),四氢呋喃(1.2mmol),乙腈(1.0mL),最后在氮气环境下,140℃下反应6小时。反应结束后,一次性加入水5mL,再分批次加入乙酸乙酯(3×5mL)进行萃取,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相,过滤,浓缩,利用硅胶柱层析法(乙酸乙酯:石油醚=1:20,V/V)分离得到目标产物3r,产物为黄色油状物,其收率为79%。
[0067] 实施例19
[0068] 在手套箱内,在洁净干燥的耐压封管(15mL)中加入2,4,6‑三芳基环硼氧烷化合物(1s,0.4mmol)、碘化钠(1.2mmol)、三氟甲基亚磺酸钠(0.24mmol)以及氢氧化锂(0.8mmol),在手套箱外,按顺序加入三氟甲基三甲基硅(4.0mmol),四氢呋喃(1.2mmol),乙腈(1.0mL),最后在氮气环境下,140℃下反应6小时。反应结束后,一次性加入水5mL,再分批次加入乙酸乙酯(3×5mL)进行萃取,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相,过滤,浓缩,利用硅胶柱层析法(乙酸乙酯:石油醚=1:20,V/V)分离得到目标产物3s,产物为黄色油状物,其收率为78%。
[0069] 实施例20
[0070] 在手套箱内,在洁净干燥的耐压封管(15mL)中加入2,4,6‑三芳基环硼氧烷化合物(1t,0.4mmol)、碘化钠(1.2mmol)、三氟甲基亚磺酸钠(0.24mmol)以及氢氧化锂(0.8mmol),在手套箱外,按顺序加入三氟甲基三甲基硅(4.0mmol),四氢呋喃(1.2mmol),乙腈(1.0mL),最后在氮气环境下,140℃下反应6小时。反应结束后,一次性加入水5mL,再分批次加入乙酸乙酯(3×5mL)进行萃取,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相,过滤,浓缩,利用硅胶柱层析法(乙酸乙酯:石油醚=1:20,V/V)分离得到目标产物3t,产物为黄色油状物,其收率为82%。
[0071] 实施例21
[0072] 在手套箱内,在洁净干燥的耐压封管(15mL)中加入2,4,6‑三芳基环硼氧烷化合物(1u,0.4mmol)、碘化钠(1.2mmol)、三氟甲基亚磺酸钠(0.24mmol)以及氢氧化锂(0.8mmol),在手套箱外,按顺序加入三氟甲基三甲基硅(4.0mmol),四氢呋喃(1.2mmol),乙腈(1.0mL),最后在氮气环境下,140℃下反应6小时。反应结束后,一次性加入水5mL,再分批次加入乙酸乙酯(3×5mL)进行萃取,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相,过滤,浓缩,利用硅胶柱层析法(乙酸乙酯:石油醚=1:20,V/V)分离得到目标产物3u,产物为黄色油状物,其收率为87%。
[0073] 实施例22
[0074] 在手套箱内,在洁净干燥的耐压封管(15mL)中加入2,4,6‑三芳基环硼氧烷化合物(1v,0.4mmol)、碘化钠(1.2mmol)、三氟甲基亚磺酸钠(0.24mmol)以及氢氧化锂(0.8mmol),在手套箱外,按顺序加入三氟甲基三甲基硅(4.0mmol),四氢呋喃(1.2mmol),乙腈(1.0mL),最后在氮气环境下,140℃下反应6小时。反应结束后,一次性加入水5mL,再分批次加入乙酸乙酯(3×5mL)进行萃取,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相,过滤,浓缩,利用硅胶柱层析法(乙酸乙酯:石油醚=1:20,V/V)分离得到目标产物3v,产物为黄色油状物,其收率为93%。
[0075] 实施例23
[0076] 在手套箱内,在洁净干燥的耐压封管(15mL)中加入2,4,6‑三芳基环硼氧烷化合物(1w,0.4mmol)、碘化钠(1.2mmol)、三氟甲基亚磺酸钠(0.24mmol)以及氢氧化锂(0.8mmol),在手套箱外,按顺序加入三氟甲基三甲基硅(4.0mmol),四氢呋喃(1.2mmol),乙腈(1.0mL),最后在氮气环境下,140℃下反应6小时。反应结束后,一次性加入水5mL,再分批次加入乙酸乙酯(3×5mL)进行萃取,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相,过滤,浓缩,利用硅胶柱层析法(乙酸乙酯:石油醚=1:20,V/V)分离得到目标产物3w,产物为黄色油状物,其收率为89%。
[0077] 实施例24
[0078] 在手套箱内,在洁净干燥的耐压封管(15mL)中加入2,4,6‑三芳基环硼氧烷化合物(1x,0.4mmol)、碘化钠(1.2mmol)、三氟甲基亚磺酸钠(0.24mmol)以及氢氧化锂(0.8mmol),在手套箱外,按顺序加入三氟甲基三甲基硅(4.0mmol),四氢呋喃(1.2mmol),乙腈(1.0mL),最后在氮气环境下,140℃下反应6小时。反应结束后,一次性加入水5mL,再分批次加入乙酸乙酯(3×5mL)进行萃取,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相,过滤,浓缩,利用硅胶柱层析法(乙酸乙酯:石油醚=1:20,V/V)分离得到目标产物3x,产物为黄色油状物,其收率为88%。
[0079] 实施例25
[0080] 在手套箱内,在洁净干燥的耐压封管(15mL)中加入2,4,6‑三芳基环硼氧烷化合物(1y,0.4mmol)、碘化钠(1.2mmol)、三氟甲基亚磺酸钠(0.24mmol)以及氢氧化锂(0.8mmol),在手套箱外,按顺序加入三氟甲基三甲基硅(4.0mmol),四氢呋喃(1.2mmol),乙腈(1.0mL),最后在氮气环境下,140℃下反应6小时。反应结束后,一次性加入水5mL,再分批次加入乙酸乙酯(3×5mL)进行萃取,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相,过滤,浓缩,利用硅胶柱层析法(乙酸乙酯:石油醚=1:20,V/V)分离得到目标产物3y,产物为黄色油状物,其收率为87%。
[0081] 实施例26
[0082] 在手套箱内,在洁净干燥的耐压封管(15mL)中加入2,4,6‑三芳基环硼氧烷化合物(1z,0.4mmol)、碘化钠(1.2mmol)、三氟甲基亚磺酸钠(0.24mmol)以及氢氧化锂(0.8mmol),在手套箱外,按顺序加入三氟甲基三甲基硅(4.0mmol),四氢呋喃(1.2mmol),乙腈(1.0mL),最后在氮气环境下,140℃下反应6小时。反应结束后,一次性加入水5mL,再分批次加入乙酸乙酯(3×5mL)进行萃取,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相,过滤,浓缩,利用硅胶柱层析法(乙酸乙酯:石油醚=1:20,V/V)分离得到目标产物3z,产物为黄色油状物,其收率为80%。
[0083] 实施例27
[0084] 芳酰氧基烷基碘化物放大反应:在手套箱内,在洁净干燥的耐压封管(50mL)中加入三(4‑甲苯基)环硼氧烷(1a,1.77g,5.0mmol)、碘化钠(2.25g,15.0mmol)、三氟甲基亚磺酸钠(0.486g,3.0mmol)以及氢氧化锂(0.24g,10.0mmol),在手套箱外,按顺序加入三氟甲基三甲基硅(7.5mL,50.0mmol),四氢呋喃(1.25mL,15.0mmol),乙腈(15.0mL),最后在氮气环境下,140℃下反应6小时。反应结束后,一次性加入水20mL,再分批次加入乙酸乙酯(3×10mL)进行萃取,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相,过滤,浓缩,利用硅胶柱层析法(乙酸乙酯:石油醚=1:20,V/V)分离得到4‑碘丁基4‑甲基苯甲酸酯,产物为黄色油状物,其收率为80%,
1.27g。
[0085] 应用实施例14‑(1,3‑二氧代异吲哚啉‑2‑基)丁基4‑甲基苯甲酸酯的合成反应:
[0086]
[0087] 在洁净干燥的耐压封管(15mL)中加入4‑碘丁基4‑甲基苯甲酸酯(3a,0.3mmol)、邻苯二甲酰亚胺盐(0.36mmol)、N,N‑二甲基甲酰胺(2.0mL),将混合物升温至80℃,搅拌4小时。反应完毕后,。反应结束后,一次性加入水5mL,再分批次加入乙酸乙酯(3×5mL)进行萃取,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相,过滤,浓缩,利用硅胶柱层析法(乙酸乙酯:石油醚=1:4,V/V)分离得到目标产物4‑(1,3‑二氧代异吲哚啉‑2‑基)丁基4‑甲基苯甲酸酯,产物为黄色油状物,其收率为90%,91.3mg。
[0088] 应用实施例2 4‑硫氰酸丁基4‑甲基苯甲酸酯的合成:
[0089]
[0090] 在洁净干燥的耐压封管(15mL)中加入4‑碘丁基4‑甲基苯甲酸酯(3a,0.3mmol)、硫氰化钾(0.6mmol)、N,N‑二甲基甲酰胺(2.0mL),将混合物升温至80℃,搅拌4小时。反应结束后,一次性加入水5mL,再分批次加入乙酸乙酯(3×5mL)进行萃取,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相,过滤,浓缩,利用硅胶柱层析法(乙酸乙酯:石油醚=1:5,V/V)分离得到目标产物4‑硫氰酸丁基4‑甲基苯甲酸酯,产物为黄色油状物,其收率为85%,64.2mg。
[0091] 应用实施例3 4‑叠氮丁基4‑甲基苯甲酸酯的合成:
[0092]
[0093] 在洁净干燥的耐压封管(15mL)中加入4‑碘丁基4‑甲基苯甲酸酯(3a,0.3mmol)、叠氮化钠(0.45mmol)、N,N‑二甲基甲酰胺(2.0mL),室温下搅拌4小时。反应结束后,一次性加入水5mL,再分批次加入乙酸乙酯(3×5mL)进行萃取,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相,过滤,浓缩,利用硅胶柱层析法(乙酸乙酯:石油醚=1:50,V/V)分离得到目标产物4‑叠氮丁基4‑甲基苯甲酸酯的合成,产物为黄色油状物,其收率为79%,55.5mg。
[0094] 应用实施例4 4‑苯氧丁基4‑甲基苯甲酸酯的合成:
[0095]
[0096] 在洁净干燥的耐压封管(15mL)中加入4‑碘丁基4‑甲基苯甲酸酯(3a,0.3mmol)、苯酚钾(0.36mmol)、N,N‑二甲基甲酰胺(2.0mL),将混合物升温至80℃,搅拌4小时。反应结束后,一次性加入水5mL,再分批次加入乙酸乙酯(3×5mL)进行萃取,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相,过滤,浓缩,利用硅胶柱层析法(乙酸乙酯:石油醚=1:20,V/V)分离得到目标产物4‑苯氧丁基4‑甲基苯甲酸酯,产物为黄色油状物,其收率为85%,64.4mg。
[0097] 应用实施例54‑甲基苯甲酸十三烷基酯的合成:
[0098]
[0099] 在洁净干燥的耐压封管(15mL)中加入4‑碘丁基4‑甲基苯甲酸酯(3a,0.3mmol)、壬基溴化镁(0.45mmol)、四氢呋喃(2.0mL),常温下搅拌12小时。反应结束后,一次性加入水5mL,再分批次加入乙酸乙酯(3×5mL)进行萃取,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相,过滤,浓缩,利用硅胶柱层析法(乙酸乙酯:石油醚=1:20,V/V)分离得到目标产物4‑甲基苯甲酸十三烷基酯,产物为黄色油状物,其收率为92%,84.3mg。
[0100] 方法应用实施例1二氢吲哚‑1‑甲的合成:
[0101]
[0102] 将二氢吲哚(47.6mg,0.2mmol)、NaI(0.18g,1.2mmol)、LiOH(19.2mg,0.8mmol)、CF3SO2Na(37.4mg,0.24mmol)添加到含有搅拌器的石英反应装置中。在N2气氛下加入溶剂1mL乙腈和TMSCF3(0.6mL,4.0mmol)。反应混合物在140℃(油浴)下反应6小时。当反应完成时,减压除去溶剂,粗混合物通过硅胶色谱纯化(石油醚/EtOAc=5:1作为洗脱剂)得到所需产物。
[0103] 应用实施例2 3‑苯丙醛的合成:
[0104]
[0105] 将乙炔基苯(51.0mg,0.2mmol)、NaI(0.18g,1.2mmol)、LiOH(19.2mg,0.8mmol)、CF3SO2Na(37.4mg,0.24mmol)添加到含有石英反应装置中的搅拌棒。在N2气氛下添加溶剂1mLMeCN和TMSCF3(0.6mL,4.0mmol)。反应混合物在140℃(油浴)下反应6小时。当反应完成时,减压除去溶剂,粗混合物通过硅胶色谱纯化(石油醚/EtOAc=50:1作为洗脱剂)得到所需产物。
[0106] 应用实施例3 2‑(9H‑芴‑9‑基)乙醛的合成:
[0107]
[0108] (9H‑芴‑9‑基)甲醇(78.4mg,0.4mmol),NaI(0.18g,1.2mmol),LiOH(19.2mg,0.8mmol),CF3NaO2S(37.4mg,0.24mmol)被添加到石英反应装置中含有搅拌棒的混合物中。
在N2气氛下加入溶剂1mLMeCN和TMSCF3(0.6mL,4.0mmol)。反应混合物在140℃(油浴)下反应6小时。当反应完成时,减压除去溶剂,粗混合物通过硅胶色谱纯化(石油醚/EtOAc=50:1作为洗脱剂),得到所需产物。
[0109]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