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 发明公开 | 法律事件 | 公开; 实质审查; 授权; |
专利有效性 | 有效专利 | 当前状态 | 授权 |
申请号 | CN200910255772.9 | 申请日 | 200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349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申请人 | 烟台绿云生物化学有限公司; | 申请人类型 | 企业 |
发明人 | 张晓静; 孙志强; | 第一发明人 | 张晓静 |
权利人 | 烟台绿云生物化学有限公司 | 权利人类型 | 企业 |
当前权利人 | 烟台绿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当前权利人类型 | 企业 |
省份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省份:山东省 | 城市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城市:山东省烟台市 |
具体地址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详细地址: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莱山工业园隆昌路7号 | 邮编 | 当前专利权人邮编: |
主IPC国际分类 | C05F1/00 | 所有IPC国际分类 | C05F1/00 |
专利引用数量 | 0 | 专利被引用数量 | 13 |
专利权利要求数量 | 4 | 专利文献类型 | A |
专利代理机构 | 专利代理人 | ||
摘要 | 本 发明 是一种鱼皮鱼鳞制备 微 生物 发酵 液的方法及含该发酵液的菌肥。以 水 产品加工下脚料的鱼皮或者鱼鳞为原料,经 过酸 碱 处理和酶解制得 胶原蛋白 母液作为发酵培养基的主要成分,再进行复合微生物发酵后制成复合微生物发酵液;利用制备的复合微生物发酵液与其它 营养元素 进行混配制得复合微生物菌肥。经多种微生物复合发酵后制得复合微生物菌剂,不仅可以补充 土壤 有机质,为作物提供营养,刺激作物生长,而且可以增加土壤的通透性,改良土壤。试验证明,本发明的菌肥具有更高的肥效, 施肥 后作物的品质更好。 | ||
权利要求 | 1.一种鱼皮鱼鳞制备微生物发酵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
||
说明书全文 | (一)、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生物发酵液的制备方法并涉及含该发酵液的菌肥。(二)、背景技术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和水产品加工业的迅速发展,伴随的水产品加工废弃物也逐渐增多,尤其沿海地区,废弃的鱼鳞、鱼皮、贝类、海藻裙边占水产品总重的1/3,资源非常丰富。目前,这些废弃物多数未经任何处理便丢弃了,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 另一方面,土壤状况是影响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我国设施农业迅速发展,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连茬种植,大量化学农药和肥料的使用,对土壤的掠夺性使用,导致土壤状况严重恶化,土壤酸化,重金属超标,有机质含量偏低,土壤板结,通透性变差。改善土壤状况的最有效方式是向土壤中施用既含有机营养又有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复合微生物菌肥进行有机营养的补充和土壤修复。 (三)、发明内容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鱼皮鱼鳞制备微生物发酵液的方法及含该发酵液的菌肥,利用酶解技术,以水产品加工下脚料为原料,经过酸碱处理和酶解制得胶原蛋白母液作为发酵培养基的主要成分,再进行复合微生物发酵后制成复合微生物发酵液;利用制备的复合微生物发酵液与其它营养元素进行混配制得复合微生物菌肥。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鱼皮鱼鳞制备微生物发酵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一)、用鱼皮或者酸洗的鱼鳞制备胶原蛋白母液 在水中加入水重量50%~100%的鱼皮或者酸洗过的鱼鳞,进行酶解,制成胶原蛋白母液; (二)、用胶原蛋白母液制备培养基 将胶原蛋白母液20%~60%,海带粉1%~2%,红糖3%~5%,黄腐酸0.3%~0.5%,磷酸二氢钾0.2%~0.5%,轻质碳酸钙0.5%~1%,水31%~75%混合均匀并调节PH7.2±0.2,制得培养基; (三)、复合微生物发酵液的制备 (1)、制备一级种子液:培养基32%~67%,解磷菌5%~10%,硅酸盐细菌5%~10%,固氮菌5%~10%,枯草芽胞杆菌5%~10%,酵母菌4%~8%,乳酸菌2%~5%,光合菌2%~5%,木霉菌5%~10%; (2)、制备二级种子液:在培养基中接种培养基重量2%~5%的一级种子液,温度控制在30~33℃,搅拌转速150~180rpm,好氧发酵24小时后,再进行厌氧培养48~60小时,制成二级种子液; (3)、微生物发酵液的制备:在培养基中接种培养基重量10%~12%的二级种子液,温度控制在30~33℃,搅拌转速150~180rpm,好氧发酵24小时后,再进行厌氧培养48~60小时,制成复合微生物发酵液。 所述的鱼鳞酸洗工艺如下:使用浓度为10%~15%的浓盐酸浸泡鱼鳞中10~12小时后,水洗至PH6~7。 所述的酶解工艺如下:在水中加入水重量50%~100%的鱼皮或者酸洗过的鱼鳞,调节PH9~11,升温到45℃~60℃,加入水重量1%~2%的碱性蛋白酶酶解3~6小时,制得胶原蛋白母液。 一种含有所述的微生物发酵液的菌肥,其特征在于:其由以下组分混合而成:复合微生物发酵液50%~55%,柠檬酸钾18%~20%,尿素8%~10%,磷酸一铵4%~5%,黄腐酸3%~5%,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0.2%~0.5%,水4.5%~16.8%。 所述的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在于:以鱼鳞、鱼皮为原料酶解制得的胶原蛋白肽具有营养机体、增强免疫力、提高抗病性等功能。经多种微生物复合发酵后制得复合微生物菌剂,不仅可以补充土壤有机质,为作物提供营养,刺激作物生长,而且可以增加土壤的通透性,改良土壤。另外,试验证明,本发明的菌肥具有更高的肥效,施肥后作物的品质更好。 (四)、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以下是制备实例 微生物发酵液制备例一 (一)、用鱼皮或者酸洗的鱼鳞制备胶原蛋白母液 在水中加入水重量75%的鱼皮或者酸洗过的鱼鳞,调节PH9~11,升温到52℃,加入水重量1.5%的碱性蛋白酶酶解3~6小时,制得胶原蛋白母液。 所述的鱼鳞酸洗工艺如下:使用浓度为10%~15%的浓盐酸浸泡鱼鳞中10~12小时后,水洗至PH6~7; (二)、用胶原蛋白母液制备培养基 将胶原蛋白母液40%,海带粉1.5%,红糖4%,黄腐酸0.4%,磷酸二氢钾0.4%,轻质碳酸钙0.8%,水52.9%混合均匀并调节PH7.2±0.2,制得培养基; (三)、复合微生物发酵液的制备 (1)、制备一级种子液:培养基50%,解磷菌8%,硅酸盐细菌7%,固氮菌8%,枯草芽胞杆菌7%,酵母菌6%,乳酸菌4%,光合菌3%,木霉菌7%; (2)、制备二级种子液:在培养基中接种培养基重量4%的一级种子液,温度控制在30~33℃,搅拌转速150~180rpm,好氧发酵24小时后,再进行厌氧培养48~60小时,制成二级种子液; (3)、微生物发酵液的制备:在培养基中接种培养基重量11%的二级种子液,温度控制在30~33℃,搅拌转速150~180rpm,好氧发酵24小时后,再进行厌氧培养48~60小时,制成复合微生物发酵液。 微生物发酵液制备例二 (一)、用鱼皮或者酸洗的鱼鳞制备胶原蛋白母液 在水中加入水重量100%的鱼皮或者酸洗过的鱼鳞,升温到45℃,调节PH2.5~4.5,加入水重量2.5%的酸性蛋白酶酶解3~6小时,制得胶原蛋白母液。 所述的鱼鳞酸洗工艺如下:使用浓度为10%~15%的浓盐酸浸泡鱼鳞中10~12小时后,水洗至PH6~7。 (二)、用胶原蛋白母液制备培养基 将胶原蛋白母液20%,海带粉2%,红糖3%,黄腐酸0.5%,磷酸二氢钾0.2%,轻质碳酸钙1%,水73.3%混合均匀并调节PH7.2±0.2,制得培养基; (三)、复合微生物发酵液的制备 (1)、制备一级种子液:培养基32%,解磷菌10%,硅酸盐细菌10%,固氮菌10%,枯草芽胞杆菌10%,酵母菌8%,乳酸菌5%,光合菌5%,木霉菌10%; (2)、制备二级种子液:在培养基中接种培养基重量5%的一级种子液,温度控制在30~33℃,搅拌转速150~180rpm,好氧发酵24小时后,再进行厌氧培养48~60小时,制成二级种子液; (3)、微生物发酵液的制备:在培养基中接种培养基重量10%的二级种子液,温度控制在30~33℃,搅拌转速150~180rpm,好氧发酵24小时后,再进行厌氧培养48~60小时,制成复合微生物发酵液。 微生物发酵液制备例三 (一)、用鱼皮或者酸洗的鱼鳞制备胶原蛋白母液 在水中加入水重量50%的鱼皮或者酸洗过的鱼鳞,调节PH6.0~7.5,升温到60℃,加入水重量2%的中性蛋白酶酶解3~6小时,制得胶原蛋白母液。 所述的鱼鳞酸洗工艺如下:使用浓度为10%~15%的浓盐酸浸泡鱼鳞中10~12小时后,水洗至PH6~7。 (二)、用胶原蛋白母液制备培养基 将胶原蛋白母液60%,海带粉1%,红糖5%,黄腐酸0.3%,磷酸二氢钾0.5%,轻质碳酸钙0.5%,水32.7%混合均匀并调节PH7.2±0.2,制得培养基; (三)、复合微生物发酵液的制备 (1)、制备一级种子液:培养基67%,解磷菌5%,硅酸盐细菌5%,固氮菌5%,枯草芽胞杆菌5%,酵母菌4%,乳酸菌2%,光合菌2%,木霉菌5%; (2)、制备二级种子液:在培养基中接种培养基重量2%的一级种子液,温度控制在30~33℃,搅拌转速150~180rpm,好氧发酵24小时后,再进行厌氧培养48~60小时,制成二级种子液; (3)、微生物发酵液的制备:在培养基中接种培养基重量12%的二级种子液,温度控制在30~33℃,搅拌转速150~180rpm,好氧发酵24小时后,再进行厌氧培养48~60小时,制成复合微生物发酵液。 菌肥制备例一 由以下组分混合而成:复合微生物发酵液53%,柠檬酸钾19%,尿素9%,磷酸一铵4.5%,黄腐酸4%,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0.3%,水10.2%;所述的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 菌肥制备例二 由以下组分混合而成:复合微生物发酵液50%,柠檬酸钾18%,尿素10%,磷酸一铵4%,黄腐酸5%,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0.2%,水12.8%;所述的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 菌肥制备例三 由以下组分混合而成:复合微生物发酵液55%,柠檬酸钾20%,尿素8%,磷酸一铵5%,黄腐酸3%,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0.5%,水8.5%;所述的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 本发明的各种原菌种均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GMCC)或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ACCC)引进,确保了各菌种的安全性、存活和质量。其中解磷菌选择的是巨大芽孢杆菌,也可以选择蜡样芽孢杆菌。硅酸盐细菌选择的是胶冻样芽孢杆菌,也可以选择蜡样芽孢杆菌。固氮菌选择的是成团泛菌。枯草芽胞杆菌选择的是枯草芽胞杆菌LY35。酵母菌选择的是啤酒酵母,还可以选择产朊假丝酵母。乳酸菌选择的是嗜酸乳酸菌,还可以选择植物乳杆菌。光合菌选择的是红螺菌。木霉菌选择的是里氏木霉,还可以选择绿色木酶。 本发明所述的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 以下是应用实例 本发明的复合微生物菌肥在我国的部分地区进行了试验,使用效果良好,列举如下试用结果: 应用实例一:使用复合微生物菌肥对甘蓝进行灌根。 2009年6月,对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官庄村的1.5亩甘蓝进行了灌根施肥,试验效果:在同样的施肥管理情况下可比对照增产36.9%,而且果实叶片翠绿,结球饱满,不易爆裂,耐储存。 应用实例二:使用复合微生物菌肥对苹果树进行灌根,检测对苹果果实膨大的影响。 2009年9月,对山东省栖霞市西城镇和蓬莱市大辛店镇两处的各2亩苹果园进行了土壤施肥,试验效果:栖霞市西城镇果园,对照组的苹果果实平均膨大率为4.12%,而施用复合微生物菌肥的苹果果实平均膨大率为4.87%,比对照的膨大效果高18.2%;蓬莱市大辛店镇果园,对照组的苹果果实平均膨大率为3.38%,而施用复合微生物菌肥的苹果果实平均膨大率为5.27%,比对照的膨大效果高55.9%。 应用实例三:使用复合微生物菌肥对苹果树进行灌根,检测对果实糖度和硬度等品质的影响。 2009年9月,对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黄家疃村和栖霞市西城镇两处的各3.5亩苹果园进行了土壤施肥,试验效果:莱山区黄家疃村果园,对照组苹果果实平均硬度和平均糖度分别为7.392kg/cm2和13度,而施用复合微生物菌肥的苹果果实平均硬度和平均糖度分别为8.309kg/cm2和15.4度,分别比对照高12.4%和18.4%;栖霞市西城镇果园,对照组苹果果实平均硬度和平均糖度分别为8.409kg/cm2和13.1度,而施用复合微生物菌肥的苹果果实平均硬度和平均糖度分别为9.173kg/cm2和15度,分别比对照高9.1%和14.5%。 果肉硬度是判别其贮藏运输性能和品质的指标,果汁中可溶性固形物的多少(糖度)是衡量果实品质的重要指标,从两地的实验效果看,复合微生物菌肥对提高果实硬度和糖度效果均较好,尤其是管理水平差的果园见效最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