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鱼废料制成液态肥料的生产工艺

专利类型 发明授权 法律事件 公开; 实质审查; 授权; 权利转移;
专利有效性 有效专利 当前状态 授权
申请号 CN200910193237.5 申请日 2009-10-23
公开(公告)号 CN101696127B 公开(公告)日 2012-01-11
申请人 李明; 申请人类型 其他
发明人 李明; 第一发明人 李明
权利人 李明 权利人类型 其他
当前权利人 惠州绿环肥料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类型 企业
省份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省份:广东省 城市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城市:广东省惠州市
具体地址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详细地址: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小金口大二村501房 邮编 当前专利权人邮编:
主IPC国际分类 C05F1/00 所有IPC国际分类 C05F1/00
专利引用数量 4 专利被引用数量 0
专利权利要求数量 1 专利文献类型 B
专利代理机构 专利代理人
摘要 一种利用鱼废料制成液态 肥料 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鱼废料与 水 按比例混合熬煮,冷却得到稠状的半成品,再将稠状的半成品与水、食用黄沙糖、酵素菌及腐植酸按比例混和,然后将混合物装置于桶盖进行 发酵 ,发酵过程中每二十四小时搅拌桶中发酵的混合物,搅拌时间为十分钟,最后经过完全发酵后即得成品。通过本 发明 工艺,使鱼废料中的有机物质经过发酵分解后使不易被 植物 吸收的有机物转 化成 植物易于吸收的N、P、K等无机 营养元素 及微量元素,满足植物生长对营养元素吸收的需要,其构思巧妙,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效益高,通过该工艺制得的液体肥料可以有效改良 土壤 ,有保花保果作用,增加 农作物 产量,改善农产品的品质。
权利要求

1.一种利用鱼废料制成液态肥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该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将鱼废料与按1∶2的比例混合熬煮;
b、过滤后在常温状态下冷却得到稠状的半成品;
c、将稠状的半成品与食用黄沙糖、酵素菌及腐植酸按下述的重量份数比混和:
稠状的半成品1份 食用黄沙糖0.02份
酵素菌0.01份 腐植酸0.02份;
d、将步骤c的混合物装置于桶盖,密封桶口,使混合物在桶中发酵
e、每二十四小时搅拌桶中发酵的混合物,搅拌时间为十分钟;
f、完全发酵后即得成品;
在步骤a中,先用武火熬煮使水煮沸后,再用文火熬煮四小时;
在步骤f中,完全发酵所需要的时间为10~12天。

说明书全文

一种利用鱼废料制成液态肥料的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肥料制作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利用鱼废料制成液态肥料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鱼制品加工厂生产后所剩余的鱼头、鱼尾、内脏等其他鱼废料非常多,鱼废料中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等有机营养元素,一般将鱼废料处理成粉状,添加到肥料或其他产品中,这样鱼废料中的营养成份难以被植物充分吸收利用。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构思巧妙,利用鱼废料发酵后转化成植物易于吸收的营养元素的液态肥料的生产工艺。
[0004] 本发明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鱼废料制成液态肥料的生产工艺,该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6] a、将鱼废料与按1∶2的比例混合熬煮;
[0007] b、过滤后在常温状态下冷却得到稠状的半成品;
[0008] c、将稠状的半成品与食用黄沙糖、酵素菌及腐植酸按下述的重量份数比混和:
[0009] 稠状的半成品1份 食用黄沙糖0.02份
[0010] 酵素菌0.01份 腐植酸0.02份;
[0011] d、将步骤c的混合物装置于桶盖,用干净白沙布扎实,密封桶口,使混合物在桶中发酵;
[0012] e、每二十四小时搅拌桶中发酵的混合物,搅拌时间为十分钟;
[0013] f、完全发酵后即得成品。
[0014] 在步骤a中,先用武火熬煮使水煮沸后,再用文火熬煮四小时。
[0015] 在步骤b中,该稠状的半成品可以称之为“鱼精”半成品。
[0016] 在步骤f中,完全好发酵所需要的时间为10~12天。
[0017]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
[0018] 通过本发明工艺,使鱼废料中的有机物质经过发酵分解后使不易被植物吸收的有机物转化成植物易于吸收的N、P、K等无机营养元素及微量元素,满足植物生长对营养元素吸收的需要,这种分解后的元素可通过植物根部进行吸收,也可以通过喷施植物叶片使叶片细孔吸收,达到营养成份充分被吸收,其构思巧妙,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效益高,通过该工艺制得的液体肥料可以有效改良土壤,有保花保果作用,增加农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的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将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0020]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鱼废料制成液态肥料的生产工艺,该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21] a、将10kg鱼废料与20kg水混合熬煮,在该过程中,先用武火熬煮使水煮沸后,再用文火熬煮四小时;
[0022] b、过滤后在常温状态下冷却得到稠状的半成品,该稠状的半成品可以称之为“鱼精”半成品;
[0023] c、将稠状的半成品与水、食用黄沙糖、酵素菌及腐植酸按下述的重量份数比混和:
[0024] 稠状的半成品10kg 食用黄沙糖0.2kg
[0025] 酵素菌0.1kg 腐植酸0.2kg;
[0026] d、将步骤c的混合物装置于桶盖,密封桶口,使混合物在桶中发酵;
[0027] e、每二十四小时搅拌桶中发酵的混合物,搅拌时间为十分钟;
[0028] f、连续发酵12天后完全好氧发酵即得本发明液体肥料产品。
[0029] 通过本发明工艺,使鱼废料中的有机物质经过发酵分解后使不易被植物吸收的有机物转化成植物易于吸收的N、P、K等无机营养元素及微量元素,满足植物生长对营养元素吸收的需要,这种分解后的元素可通过植物根部进行吸收,也可以通过喷施植物叶片使叶片细孔吸收,达到营养成份充分被吸收,其构思巧妙,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效益高,通过该工艺制得的液体肥料可以有效改良土壤,有保花保果作用,增加农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的品质。
[0030] 经过对本发明工艺所得的产品进行试验,试验数据如下:
[0031] 试验地点:在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南口镇嘉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蔬菜基地进行,试验地土质为砂壤土,肥中等,前茬作物为菜心。
[0032] 供试作物:上海青白菜。
[0033] 供试肥料:本发明工艺制造的液态水溶肥料,该肥料含植酸≥3.0%,肥料由本发明人提供。
[0034] 试验设计:
[0035] 试验设3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排列,小区面积20m2,处理设计如下:
[0036] 处理一:白菜定植后,在成长期每隔7天喷一次本发明工艺所制得的肥料,共喷3次;
[0037] 处理二:常规对照(不喷任何叶面肥);
[0038] 处理三:空白对照(只喷等量的纯净水);
[0039] 栽培管理:
[0040] 白菜于2009年4月20日播种,5月5日定苗,亩基本苗2.1万株,5月27日收获,各处理施肥按当地习惯进行,亩施100kg有机肥鸡粪做基肥,45kg深圳芭田复合肥(15-6-8)作追肥,整个生育期共追肥3次,分别于5月9日、5月16日、5月22日各追肥一次,每次15kg/亩。处理一分别于5月7日、5月14日、5月21日各喷施一次本发明工艺所制得的水溶性液态肥料,喷施浓度为1∶250。处理二不喷任何肥料。处理三同期只喷施等量纯净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