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护服

申请号 CN202110735144.1 申请日 2021-06-30 公开(公告)号 CN113317571A 公开(公告)日 2021-08-31
申请人 北京方圣天润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金硕; 许亦农; 肖春; 郑华辉; 金志荣;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了一种防护服,涉及防护装置技术领域,以解决 现有技术 中存在的送 风 装置大多设置在防护服的背部,靠使用者背起使用,但由于防护服使用时间较长,使用者背负送风装置时主要靠 肩膀 受 力 ,且由于机器本身的重量易出现向下或者左右牵拉防护服,因此消耗大量的体力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本体,本体的背部内侧设置有 衬板 ,外侧设置有用于容置 通风 装置的容置腔,容置腔与衬板固定连接;衬板上设置有两背带,两背带上分别设置有两连接带,该两连接带通过第一连接组件连接后形成第一调节束缚带;衬板的底部分别设置两连接带,该两连接带通过第二连接组件连接后形成第二调节束缚带,本发明用于分散送风装置重量,使用时使用者的背部受力。
权利要求

1.一种防护服,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背部内侧设置有衬板,所述本体的背部外侧设置有用于容置通装置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与所述衬板固定连接;
所述衬板上设置有第一背带和第二背带,所述第一背带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带,所述第二背带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带,所述第一连接带与所述第二连接带通过第一连接组件连接后形成第一调节束缚带;
所述衬板的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三连接带和第四连接带,所述第三连接带与所述第四连接带通过第二连接组件连接后形成第二调节束缚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背带上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第一连接带通过连接件连接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上,并且沿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上下滑动;
所述第二背带上设置有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二连接带通过连接件连接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上,并且沿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上下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护服,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头罩,所述头罩连接于所述本体的顶部,所述头罩包括顶罩以及沿所述顶罩的边缘向下延伸并与所述顶罩连接的面罩本体,其中:
所述面罩本体设置为包括透明视窗,所述透明视窗设置为至少占所述面罩本体的三分之二;
所述顶罩的外侧设置有进气口,用于与所述通风装置连接,对头罩内部送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本体还包括连接体,所述连接体位于面罩的后方,其中:
所述透明视窗的两端部均与所述连接体连接;
所述连接体上设置有多个固定扣,所述通风装置的管路依次穿过所述固定扣后连接所述进气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罩的内侧设置有腔室,所述进气口与所述腔室连通设置,所述腔室包括多个连通所述面罩内部的气孔,多个所述气孔沿所述透明视窗的周向均匀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防护服,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出气口,所述出气口设置于所述本体上,位于裤腿的背部,所述出气口处设置有单向出气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衣袖袖口与所述本体的裤脚口处均设置为包括:
外层结构,与本体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外层结构的端部设置第一收口结构;
内层结构,固定连接于所述外层结构的内部,所述内层结构的边缘伸出所述外层结构,所述内层结构的端部设置第二收口结构;
指套,连接于所述内层结构上;
收紧带,所述收紧带连接于所述外层结构或所述内层结构上,所述收紧带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收紧带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用于收紧袖口的第二连接部。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正面设置有密封拉链结构,所述密封拉链结构位于所述本体的侧方,所述密封拉链结构设置为沿所述本体的裤腿至少延伸至所述头罩的中上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与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均设置为插扣结构,所述第一背带与所述第二背带均设置为可调节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衬板与所述第一背带、所述第二背带的内部均设置有缓冲层

说明书全文

一种防护服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防护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护服。

背景技术

[0002] 防护服是具有预防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外界因素伤害,保护人体的工作服,医用防护服具有良好的阻隔性,能够抵抗酒精、血液、体液、空气粉尘微粒、细菌、病毒等的渗透,使用安全方便,能够有效地保护穿着者避免受到感染威胁。
[0003] 由于防护服本身具有良好的密闭性,人体穿着防护服进行持久的工作作业会感觉到闷热和不舒适,尤其经常面临全身湿透、面罩布满雾的问题,目前有少部分防护服配备送装置来解决此问题。
[0004]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0005] 目前的送风装置大多设置在防护服的背部,靠使用者背起使用,但是由于防护服使用时间较长,使用者背负送风装置时主要靠肩膀,且由于机器本身的重量易出现向下或者左右牵拉防护服,使用不便且消耗大量的体力。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护服,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目前的送风装置大多设置在防护服的背部,靠使用者背起使用,但是由于防护服使用时间较长,使用者背负送风装置时主要靠肩膀受力,且由于机器本身的重量易出现向下或者左右牵拉防护服,使用不便且消耗大量的体力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0007]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8]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防护服,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背部内侧设置有衬板,所述本体的背部外侧设置有用于容置通风装置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与所述衬板固定连接;
[0009] 所述衬板上设置有第一背带和第二背带,所述第一背带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带,所述第二背带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带,所述第一连接带与所述第二连接带通过第一连接组件连接后形成第一调节束缚带;
[0010] 所述衬板的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三连接带和第四连接带,所述第三连接带与所述第四连接带通过第二连接组件连接后形成第二调节束缚带。
[0011] 优选地,所述第一背带上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第一连接带通过连接件连接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上,并且沿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上下滑动;
[0012] 所述第二背带上设置有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二连接带通过连接件连接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上,并且沿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上下滑动。
[0013] 优选地,还包括头罩,所述头罩连接于所述本体的顶部,所述头罩包括顶罩以及沿所述顶罩的边缘向下延伸并与所述顶罩连接的面罩本体,其中:
[0014] 所述面罩本体设置为包括透明视窗,所述透明视窗设置为至少占所述面罩本体的三分之二;
[0015] 所述顶罩的外侧设置有进气口,用于与所述通风装置连接,对头罩内部送风。
[0016] 优选地,所述面罩本体还包括连接体,所述连接体位于面罩的后方,其中:
[0017] 所述透明视窗的两端部均与所述连接体连接;
[0018] 所述连接体上设置有多个固定扣,所述通风装置的管路依次穿过所述固定扣后连接所述进气口。
[0019] 优选地,所述顶罩的内侧设置有腔室,所述进气口与所述腔室连通设置,所述腔室包括多个连通所述面罩内部的气孔,多个所述气孔沿所述透明视窗的周向均匀分布。
[0020] 优选地,还包括出气口,所述出气口设置于所述本体上,位于裤腿的背部,所述出气口处设置有单向出气
[0021] 优选地,所述本体的衣袖袖口与所述本体的裤脚口处均设置为包括:
[0022] 外层结构,与本体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外层结构的端部设置第一收口结构;
[0023] 内层结构,固定连接于所述外层结构的内部,所述内层结构的边缘伸出所述外层结构,所述内层结构的端部设置第二收口结构;
[0024] 指套,连接于所述内层结构上;
[0025] 收紧带,所述收紧带连接于所述外层结构或所述内层结构上,所述收紧带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收紧带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用于收紧袖口的第二连接部。
[0026] 优选地,所述本体的正面设置有密封拉链结构,所述密封拉链结构位于所述本体的侧方,所述密封拉链结构设置为沿所述本体的裤腿至少延伸至所述头罩的中上部。
[0027]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与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均设置为插扣结构,所述第一背带与所述第二背带均设置为可调节结构。
[0028] 优选地,所述衬板与所述第一背带、所述第二背带的内部均设置有缓冲层
[0029]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防护服,包括本体,本体的背部内侧设置有衬板,本体的背部外侧设置有用于容置通风装置的容置腔,容置腔与衬板固定连接,通过将通风装置置于本体外部的通风装置容置腔内,有效地阻隔通风装置与外界环境,避免通风装置受到污染,同时,通风装置容置腔对通风装置起到固定的作用,可避免通风装置使用时,向下或者左右牵拉防护服。并且通风装置容置腔设置在本体的外部,可以将通风装置与本体内部有效地隔离,同时使用者将通风装置背负使用,节力且便于携带,适合较长时间使用。
[0030] 通过设置衬板以及衬板上的第一调节束缚带和第二调节束缚带,使用时,第一调节束缚带位于使用者的胸部,使用者行走时可保持稳定,且有效地分摊一部分重力,避免使用时间较长,使用者疲劳;第二调节束缚带位于使用者的腰部,可以有效地分摊通风装置的负重。通过一组竖向带,第一背带和第二背带以及两组横向带,第一调节束缚带和第二调节束缚带配合使用,有利于将力分散,配合衬板与通风装置容置腔分别设置在本体的背部的内侧和外侧,避免目前的防护服需要使用通风装置时,由于使用时间较长,背负通风装置存在向下或者左右牵拉防护服,使用不便且因此消耗大量的体力的问题。附图说明
[0031]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2] 图1是本发明防护服正面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3] 图2是本发明防护服背面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4] 图3是本发明防护服中容置腔的结构示意图;
[0035] 图4是本发明防护服本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6] 图5是本发明防护服中衬板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7] 图6是本发明防护服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8] 图7是本发明防护服中头罩正面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39] 图8是本发明防护服中头罩后侧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40] 图9是本发明防护服中顶罩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41] 图10是本发明防护服中顶罩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42] 图11是本发明防护服中袖口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43] 图中:1、本体;2、衬板;3、容置腔;4、头罩;6、密封拉链结构;7、出气口;21、第一背带;22、第二背带;23、第一调节束缚带;24、第二调节束缚带;31、管路通孔;32、拉链结构;41、顶罩;42、面罩本体;51、外层结构;52、内层结构;53、指套;54、收紧带;201、第一连接组件;202、第二连接组件;203、连接件;211、第一限位结构;221、第二限位结构;231、第一连接带;232、第二连接带;241、第三连接带;242、第四连接带;411、进气口;412、腔室;421、透明视窗;422、连接体;423、固定扣;511、第一收口结构;521、第二收口结构;541、第一连接部;
542、第二连接部;2031、日字扣;2032、固定环;4121、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44]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0045]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护服,图1是本实施例正面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背面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本体1,本体1的背部内侧设置有衬板2,本体1的背部外侧设置有用于容置通风装置的容置腔3,容置腔3与衬板2固定连接。
[0046] 图3是本实施例容置腔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容置腔3的上方、下方以及侧面均设置有管路通孔31,用于管路穿过。容置腔3的一侧设置有拉链结构32,可打开一侧将通风装置放入。通过将通风装置置于本体1外部的通风装置容置腔3内,有效地阻隔通风装置与外界环境,避免通风装置受到污染,同时,通风装置容置腔3对通风装置起到固定的作用,可避免通风装置使用时,向下或者左右牵拉防护服,方便使用人员活动和操作,同时,通风装置固定于容置腔内,可有效地避免通风装置背负于后背滑动,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并且通风装置容置腔3设置在本体1的外部,可以将通风装置与本体内部有效地隔离,同时使用者将通风装置背负使用,节力且便于携带,适合较长时间使用。
[0047] 图4是本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衬板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如图4和图5所示,衬板2上设置有第一背带21和第二背带22,第一背带21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带231,第二背带22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带232,第一连接带231与第二连接带232通过第一连接组件201连接后形成第一调节束缚带23。
[0048] 衬板2的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三连接带241和第四连接带242,第三连接带241与第四连接带242通过第二连接组件202连接后形成第二调节束缚带24。
[0049] 通过设置衬板2以及衬板上的第一调节束缚带23和第二调节束缚带24,使用时,第一调节束缚带23位于使用者的胸部,使用者行走时可保持稳定,且有效地分摊一部分重力,避免使用时间较长,使用者疲劳;第二调节束缚带24位于使用者的腰部,可以有效地分摊通风装置的负重。
[0050] 通过第一背带21和第二背带22一组竖向带以及第一调节束缚带23、第二调节束缚带24两组横向带配合使用,有利于将力分散,配合衬板2与通风装置容置腔3分别设置在本体1的背部的内侧和外侧,避免目前的防护服需要使用通风装置时,由于使用时间较长,背负通风装置存在向下或者左右牵拉防护服,使用不便且因此消耗大量的体力的问题。
[0051]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第一背带21上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211,第一连接带231通过连接件203连接于第一限位结构211上,并且沿第一限位结构211上下滑动;第二背带22上设置有第二限位结构221,第二连接带232通过连接件203连接于第二限位结构221上,并且沿第二限位结构221上下滑动。
[0052] 本实施例中,图6本实施例中是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连接件203设置为包括日字扣2031以及固定在日字扣2031一侧的固定环2032,连接件203的日字扣连接于第一限位结构211上,第一连接带231固定连接于固定环上,同理,另一连接件203的日字扣连接于第二限位结构221上,第二连接带232固定连接于此连接件203的固定环上。
[0053] 使用时,可根据实际的使用需要调节日字扣在第一限位结构211、第二限位结构221上的位置,优选地,设置两连接件203在同一高度,以确保两侧受力均衡。
[0054]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还包括头罩4,图7是本实施例头罩正面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如图7所示,头罩4连接于本体1的顶部,头罩4包括顶罩41以及沿顶罩41的边缘向下延伸并与顶罩41连接的面罩本体42,通过顶罩41与面罩本体42的配合,在满足视野需求以及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对使用者的头部有效防护,避免酒精、血液、体液、空气粉尘微粒、细菌、病毒等进入防护服的内部。
[0055]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顶罩41设置为圆形结构,为穿着者的头部提供较大的空间,且口鼻距离透明视窗421较远,能够很好地避免透明视窗421不受穿着者正常呼吸使用的干扰,确保医护人员使用此正压防护面罩时,具有良好的视野范围,同时不会对穿着者面部形成压迫,保持呼吸顺畅。
[0056] 在实际的制作和使用时,顶罩41也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需要和使用环境进行设置。例如设置顶罩41为椭圆形结构、弧形结构,或者其他适合使用的形状,以满足能够更好地适用于不同的使用场合。
[0057] 面罩本体42设置为包括透明视窗421,透明视窗421设置为至少占面罩本体42的三分之二,医护人员在使用时,对使用者的前方、两侧方均可提供较大的视野,以满足使用需求,便于使用时对前方以及侧方进行观测。
[0058] 顶罩41的外侧设置有进气口411,用于与通风装置连接,对头罩4内部送风,通过进气口411设置于面罩本体42的外侧,且位于顶罩41上,便于与送气装置的管路进行连接使用。
[0059] 具体地,进气口411朝向面罩的后侧设置,通过面罩顶部后侧与送气装置连接,避免与送气装置连接使用时,影响穿着者工作。
[0060]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图8是本实施例头罩后侧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如图8所示,面罩本体42还包括连接体422,连接体422位于面罩的后方。其中,透明视窗421的两端部均与连接体422连接,连接体422设置为与防护服本体1以及顶罩41均为相同材料,与顶罩41一体成型或者与顶罩41缝合固定,并且顶罩41与连接体422的连接处、连接体422与透明视窗421的连接处均做密封处理,避免此正压防雾面罩外部的细菌、病毒等通过面罩进入防护服本体的内部,从而确保穿着者的使用安全。
[0061] 连接体422上设置有多个固定扣423,通风装置的管路依次穿过固定扣423后连接进气口411,送气首先可对透明视窗421上的雾气有效地驱散,同时,能够确保防护服内部通气,避免使用者长时间在防护服内部,又由于防护服良好的密封性导致全身湿透,使用不舒适的问题。
[0062]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图9是顶罩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10是顶罩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如图9和图10所示,顶罩41的内侧设置有腔室412,进气口411与腔室412连通设置,腔室412包括多个连通面罩本体42内部的气孔4121,多个气孔4121沿透明视窗421的周向均匀分布,气体从进气口411进入至腔室412后,通过腔室412内部分散至各个气孔4121,再通过气孔4121迅速向下排放至面罩内部,由于气孔4121沿透明视窗421的周向均匀分布,气孔4121内排出的气体首先对透明视窗421上的雾气进行有效地吹散,再继续向下进入防护服的内部,避免防护服内部湿气过重。
[0063]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还包括出气口7,出气口7处设置有单向出气阀,出气口7设置于本体1上,位于裤腿的背部,以便对防护服内部全身的湿气及呼出的二都能顺利的排出、去除,以提高使用者的舒适性。
[0064]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图11是本实施例袖口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本体1的衣袖袖口与本体1的裤脚口处均设置为包括外层结构51、内层结构52、指套53以及收紧带54。
[0065] 其中:外层结构51,与本体1为一体式结构,外层结构51的端部设置第一收口结构511,第一收口结构511用于对袖口处进行收紧,使用更加方便。
[0066] 内层结构52,固定连接于外层结构51的内部,内层结构52的边缘伸出外层结构51,内层结构52的端部设置第二收口结构521,第二收口结构521用于对袖口处进行收紧;
[0067] 本实施例中,第一收口结构511与第二收口结构521均设置为松紧带结构,通过松紧带结构对外层结构51和内层结构52的边缘处进行收紧,方便使用,有效防护,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0068] 指套53,连接于内层结构52上,通过指套53可将此袖口结构与使用者的手或者脚进行有效地连接。具体地,袖口处的指套53套设在手指上,优选地,套设在拇指上,裤腿处的指套53套设在脚掌上,使用时踩在脚下,用于避免内层结构52仅通过第二收口结构521收紧,收紧力度不足的问题。且能够有效地避免由于医护人员的活动量较大、穿防护衣的时间较长,内层结构52易出现向上移位、松脱等现象。
[0069]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设置指套53为松紧带结构,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环境和使用方式进行调节,满足不同使用者的使用需求,并且指套53可使内层结构52在使用时更加稳定,医护人员使用时更加舒适,避免由于内层结构移位、松动造成的使用不舒适,需要重新更换或者整理防护衣等问题,有效地杜绝了安全隐患。
[0070] 收紧带54,收紧带54连接于外层结构51或内层结构52上,具体地,袖口处的收紧带54优选地设置在外层结构51上,使用时,可先带上一层防护手套,将指套53套在带有防护手套的大拇指上,第二收口结构521对防护手套的腕部进行收紧,再佩戴一层防护手套,第一收口结构511对第二层防护手套的腕部收紧,根据使用需要可以选择在外层佩戴乳胶手套后采用收紧带54进行收紧,或者直接采用收紧带54收紧。裤脚处的收紧带54优选地设置在内层结构52上,使用时,裤口的收紧带54与内层结构52均在里,外层结构51罩在鞋外。
[0071] 收紧带54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部541,收紧带54的另一端设置有与第一连接部541连接用于收紧袖口的第二连接部542,通过收紧带将袖口扎紧,方便使用。
[0072] 本实施例中,设置第一连接部541与第二连接部542分别设置为魔术贴结构,在实际的使用时,也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需要设置第一连接部541和第二连接部542为其他便于配合连接的结构,例如现有的插扣、卡接等形式。
[0073] 其中,第一连接部541连接于外层结构51上,第一连接部541设置为包括纤维结构,第二连接部542设置为包括钩刺结构。设置靠近袖口的部分为柔软的纤维结构,钩刺结构远离袖口,使用者穿、脱时不小心碰到相对于钩刺结构也较为舒适。
[0074]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本体1的正面设置有密封拉链结构6,密封拉链结构6位于本体1的侧方,密封拉链结构6设置为沿本体1的裤腿至少延伸至头罩4的中上部,密封拉链结构6可设置在本体1正面的左侧或者右侧,一般的,根据使用需求设置于穿着者的左侧,便于穿脱使用。本实施例中,密封拉链采用能够阻隔气体进去防护服内部的气密拉链。
[0075]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第一连接组件201与第二连接组件202均设置为插扣结构,采用插扣结构使用、调节均方便。
[0076]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设置第一背带21与第二背带22均设置为可调节结构,使用者可根据自身的不同情况进行调节使用,确保此背带能够适用于绝大多数人群,使用范围广泛。
[0077]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衬板2与第一背带21、第二背带22的内部均设置有缓冲层,使用时起到缓冲效果,可将力分散,避免长时间背负使用消耗体力,且使用时更加舒适,安全性好。
[0078]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