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 发明公开 | 法律事件 | 公开; 实质审查; |
专利有效性 | 实质审查 | 当前状态 | 实质审查 |
申请号 | CN202010304905.3 | 申请日 | 2020-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934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申请人 | 安徽深呼吸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申请人类型 | 企业 |
发明人 | 杨双建; 翁铮铮; | 第一发明人 | 杨双建 |
权利人 | 安徽深呼吸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权利人类型 | 企业 |
当前权利人 | 安徽深呼吸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当前权利人类型 | 企业 |
省份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省份:安徽省 | 城市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城市:安徽省阜阳市 |
具体地址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详细地址:安徽省阜阳市界首市东城人民路777号 | 邮编 | 当前专利权人邮编:236500 |
主IPC国际分类 | A41D13/11 | 所有IPC国际分类 | A41D13/11 ; A41D27/00 ; A41D31/10 ; A41F17/00 |
专利引用数量 | 0 | 专利被引用数量 | 0 |
专利权利要求数量 | 6 | 专利文献类型 | A |
专利代理机构 | 专利代理人 | ||
摘要 | 本 发明 涉及口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佩戴的口罩,包括口罩本体,口罩本体的外侧顶端设有 铝 条鼻夹,口罩本体的外侧左、右端对称设置有束带,束带包括橡皮带和调节扣,橡皮带套接有 硅 胶垫,调节扣包括外扣体、内扣体和复位 弹簧 ,内扣体与外扣体滑动连接, 复位弹簧 的一端与外扣体固定连接,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内扣体固定连接,外扣体设有一号内腔和二号内腔,内扣体设有一号通道和二号通道,一号内腔通过一号隔板与一号通道连接,二号内腔通过二号隔板与二号通道连接;本发明保证口罩佩戴紧密性的同时,通过调节橡皮带的佩戴长度提高口罩佩戴的便捷性,降低佩戴的难度,协同硅胶垫增加佩戴的舒适感。 | ||
权利要求 | 1.一种便于佩戴的口罩,包括口罩本体(1),所述口罩本体(1)的外侧顶端设有铝条鼻夹(2),所述口罩本体(1)的外侧左、右端对称设置有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束带包括橡皮带(3)和调节扣,所述橡皮带(3)套接有硅胶垫(4),所述调节扣包括外扣体(5)、内扣体(6)和复位弹簧(7),所述内扣体(6)与所述外扣体(5)滑动连接,所述复位弹簧(7)的一端与所述外扣体(5)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7)的另一端与所述内扣体(6)固定连接,所述外扣体(5)设有一号内腔(51)和二号内腔(52),所述内扣体(6)设有一号通道(61)和二号通道(62),所述一号内腔(51)通过一号隔板(53)与所述一号通道(61)连接,所述二号内腔(52)通过二号隔板(54)与所述二号通道(62)连接,所述橡皮带(3)依次穿过所述一号内腔(51)、所述一号通道(61)、所述二号内腔(52)和所述二号通道(62)。 |
||
说明书全文 | 一种便于佩戴的口罩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口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佩戴的口罩。 背景技术[0002] 口罩是一种卫生用品,一般佩戴于人脸的口鼻部位用于过滤进入口鼻的空气,以达到阻挡有害的气体、气味、飞沫进出佩戴者口鼻的作用。口罩对进入肺部的空气有一定的过滤作用,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在粉尘等污染的环境中作业时,佩戴口罩具有非常好的防护作用。口罩一般由口罩面体和橡皮拉紧带组成,当口罩面体与人脸贴合不密合时,空气中的危险物质容易从不密合处泄漏进去,进入人的呼吸道,影响口罩的防护作用,为了保证口罩面体与人脸的紧密贴合,橡皮拉紧带的弹性较小,以保证口罩面体与人脸的贴合紧密度,但是在佩戴时需要多次调整橡皮拉紧带以使其能正常套于人耳上、防止其从人耳上滑脱,并且长时间佩戴后,橡皮拉紧带对人耳勒压造成的疼痛感增加。 发明内容[0004]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5] 一种便于佩戴的口罩,包括口罩本体,所述口罩本体的外侧顶端设有铝条鼻夹,所述口罩本体的外侧左、右端对称设置有束带,所述束带包括橡皮带和调节扣,所述橡皮带套接有硅胶垫,所述调节扣包括外扣体、内扣体和复位弹簧,所述内扣体与所述外扣体滑动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外扣体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内扣体固定连接,所述外扣体设有一号内腔和二号内腔,所述内扣体设有一号通道和二号通道,所述一号内腔通过一号隔板与所述一号通道连接,所述二号内腔通过二号隔板与所述二号通道连接,所述橡皮带依次穿过所述一号内腔、所述一号通道、所述二号内腔和所述二号通道。 [0006] 进一步的,所述口罩本体的内侧顶端设有硅胶条,所述硅胶条的长度大于所述铝条鼻夹的长度。 [0007] 进一步的,所述口罩本体的外侧表面设有疏水防护层。 [0008] 进一步的,所述一号通道的宽度与所述二号通道的宽度相等。 [0009] 进一步的,所述一号隔板的高度大于所述一号通道的高度,所述二号隔板的高度大于所述二号通道的高度。 [0010]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扣设有定位带,所述定位带与所述橡皮带固定连接。 [0011] 由于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 1)通过调节扣增加橡皮带的佩戴长度,能够将佩戴长度长的橡皮带快速套在人耳上,然后再相对挤压外扣体和内扣体,使一号通道左端与一号隔板之间的橡皮带、二号通道左端与二号隔板之间的橡皮带处于可活动状态,向外扣体的下方抽拉橡皮带以缩短橡皮带的佩戴长度,佩戴长度短的橡皮带使口罩本体紧密贴合人的面部,确保口罩本体的防护作用; [0013] 2)佩戴好口罩后,硅胶垫与人耳的上耳廓相抵触,减缓橡皮带对人耳的勒压,提高佩戴的舒适感,同时,硅胶垫增加了与人耳上耳廓的摩擦,防止在佩戴过程中橡皮带滑脱; [0015]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是调节扣的结构示意图; [0017] 以下是本发明的结构标号: [0018] 1-口罩本体,2-铝条鼻夹,3-橡皮带,4-硅胶垫,5-外扣体,6-内扣体,7-复位弹簧,8-硅胶条,9-定位带,51-一号内腔,52-二号内腔,53-一号隔板,54-二号隔板,61-一号通道,62-二号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0019]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0] 如图1-2所示,一种便于佩戴的口罩,包括口罩本体1,口罩本体1的外侧顶端设有铝条鼻夹2,口罩本体1的外侧左、右端对称设置有束带,束带包括橡皮带3和调节扣,橡皮带3套接有硅胶垫4,调节扣包括外扣体5、内扣体6和复位弹簧7,内扣体6与外扣体5滑动连接,复位弹簧7的一端与外扣体5固定连接,复位弹簧7的另一端与内扣体6固定连接,外扣体5设有一号内腔51和二号内腔52,内扣体6设有一号通道61和二号通道62,一号内腔51通过一号隔板53与一号通道61连接,二号内腔52通过二号隔板54与二号通道62连接,橡皮带3依次穿过一号内腔51、一号通道61、二号内腔52和二号通道62。橡皮带3从一号内腔51的顶端进入一号通道61,从一号通道61的底端、一号内腔51的底端穿出,再从二号内腔52的底端、二号通道62的底端进入二号通道62,再从二号内腔52的顶端穿出,一号通道61的左端与一号隔板53贴合以挤压固定二者之间的橡皮带3,二号通道62的左端与二号隔板54贴合以挤压固定二者之间的橡皮带3;通过调节扣增加橡皮带3的佩戴长度,橡皮带3套于人耳后,相对挤压外扣体5和内扣体6,一号通道61的右端向一号隔板53靠近,一号通道61的左端与一号隔板53分离,二号通道62的右端向二号隔板54靠近,二号通道62的左端与二号隔板54分离,一号通道61的左端与一号隔板53之间的橡皮带3、二号通道62的左端与二号隔板54之间的橡皮带3处于可活动状态,向外扣体5的下方抽拉橡皮带3以缩短橡皮带3的佩戴长度,使口罩本体1紧密贴合人的面部,松开外扣体5和内扣体6,在复位弹簧7的作用下,一号通道61的左端与一号隔板53贴合以挤压固定二者之间的橡皮带3,二号通道62的左端与二号隔板54贴合以挤压固定二者之间的橡皮带3;佩戴好口罩后,硅胶垫4与人耳的上耳廓相抵触,减缓橡皮带3对人耳的勒压,提高佩戴的舒适感。 [0021] 其中,口罩本体1的内侧顶端设有硅胶条8,硅胶条8的长度大于铝条鼻夹2的长度。硅胶条8减少长时间佩戴口罩导致的脸部压痕。 [0022] 其中,口罩本体1的外侧表面设有疏水防护层。 [0023] 其中,一号通道61的宽度与二号通道62的宽度相等。 [0024] 其中,一号隔板53的高度大于一号通道61的高度,二号隔板54的高度大于二号通道62的高度。 [0025] 其中,调节扣设有定位带9,定位带9与一号内腔51和二号内腔52底端之间的橡皮带3固定连接,在相对挤压外扣体5和内扣体6,便于通过定位带9向外扣体5的下方抽拉橡皮带3。 [0026] 以下是本发明的2个具体实施例: [0027] 实施例1 [0028] 一种便于佩戴的口罩,包括口罩本体1,口罩本体1的外侧顶端设有铝条鼻夹2,口罩本体1的内侧顶端设有硅胶条8,口罩本体1的外侧左、右端对称设置有束带,束带包括橡皮带3和调节扣,橡皮带3套接有硅胶垫4,调节扣包括外扣体5、内扣体6和复位弹簧7,内扣体6与外扣体5滑动连接,复位弹簧7的一端与外扣体5固定连接,复位弹簧7的另一端与内扣体6固定连接,外扣体5设有一号内腔51和二号内腔52,内扣体6设有一号通道61和二号通道62,一号内腔51通过一号隔板53与一号通道61连接,二号内腔52通过二号隔板54与二号通道62连接,橡皮带3依次穿过一号内腔51、一号通道61、二号内腔52和二号通道62。 [0029] 将橡皮带3套于人耳,硅胶垫4与人耳的上耳廓相抵触,相对挤压外扣体5和内扣体6,一号通道61的右端向一号隔板53靠近,一号通道61的左端与一号隔板53分离,二号通道 62的右端向二号隔板54靠近,二号通道62的左端与二号隔板54分离,一号通道61的左端与一号隔板53之间的橡皮带3、二号通道62的左端与二号隔板54之间的橡皮带3处于可活动状态,向外扣体5的下方抽拉橡皮带3以缩短橡皮带3的佩戴长度,使口罩本体1紧密贴合人的面部,松开外扣体5和内扣体6。 [0030] 实施例2 [0031] 一种便于佩戴的口罩,包括口罩本体1,口罩本体1的外侧顶端设有铝条鼻夹2,口罩本体1的外侧左、右端对称设置有束带,束带包括橡皮带3和调节扣,橡皮带3套接有硅胶垫4,调节扣包括外扣体5、内扣体6、复位弹簧7和定位带9,内扣体6与外扣体5滑动连接,复位弹簧7的一端与外扣体5固定连接,复位弹簧7的另一端与内扣体6固定连接,外扣体5设有一号内腔51和二号内腔52,内扣体6设有一号通道61和二号通道62,一号内腔51通过一号隔板53与一号通道61连接,二号内腔52通过二号隔板54与二号通道62连接,橡皮带3依次穿过一号内腔51、一号通道61、二号内腔52和二号通道62,定位带9与一号内腔51和二号内腔52底端之间的橡皮带3固定连接。 [0032] 将橡皮带3套于人耳,硅胶垫4与人耳的上耳廓相抵触,相对挤压外扣体5和内扣体6,通过定位带9向外扣体5的下方抽拉橡皮带3以缩短橡皮带3的佩戴长度,使口罩本体1紧密贴合人的面部,松开外扣体5和内扣体6。 [0033]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