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 发明授权 | 法律事件 | 公开; 实质审查; 授权; |
专利有效性 | 有效专利 | 当前状态 | 授权 |
申请号 | CN202310765287.6 | 申请日 | 2023-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9418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5-03-21 |
申请人 | 大连理工大学附属中心医院(大连市中心医院); 大连理工大学; | 申请人类型 | 企业 |
发明人 | 韩利平; 王红丽; 任利东; 蒋小平; 杨德正; 陈东; 李梓岑; | 第一发明人 | 韩利平 |
权利人 | 大连理工大学附属中心医院(大连市中心医院),大连理工大学 | 权利人类型 | 企业 |
当前权利人 | 大连理工大学附属中心医院(大连市中心医院),大连理工大学 | 当前权利人类型 | 企业 |
省份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省份:辽宁省 | 城市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城市:辽宁省大连市 |
具体地址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详细地址: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西南路826号 | 邮编 | 当前专利权人邮编:116033 |
主IPC国际分类 | A41D13/11 | 所有IPC国际分类 | A41D13/11 ; B01D53/04 ; A41D31/02 ; A41D31/04 ; A62B23/02 ; B32B33/00 ; B32B27/28 ; B32B27/06 |
专利引用数量 | 2 | 专利被引用数量 | 0 |
专利权利要求数量 | 4 | 专利文献类型 | B |
专利代理机构 | 大连格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专利代理人 | 刘琦; |
摘要 |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医用防醚外科口罩,以解决麻醉医师长期暴露于麻醉尾气,影响身体健康问题。吸入麻醉药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有着不可替代性。现有吸入麻醉剂多为含氟的挥发性的液体,七氟烷是目前应用最广的吸入全麻药,其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泄露在手术间内。麻醉医师长期暴露于含有麻醉尾气的室内环境中,会影响身体健康。除了 预防 吸入麻醉药的泄露和 净化 麻醉尾气,麻醉医师的自身防护也很重要。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医用防醚外科口罩,通过在现有N95标准的医用防护口罩中加入亲醚 树脂 新材料。麻醉医师佩戴后,在将空气吸入口鼻前,亲醚树脂新材料能够 吸附 七氟醚,从而起到防护作用。 | ||
权利要求 | 1.一种医用防醚外科口罩,其特征在于,口罩夹层设置有一个亲醚树脂层(3);所述亲醚树脂层的制备,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
||
说明书全文 | 一种医用防醚外科口罩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麻醉医师职业暴露的防护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医用防醚外科口罩。 背景技术[0002] 麻醉尾气(含废气,下同)是特指吸入麻醉药比如七氟醚(C4H3F7O)在手术间里面实施全身麻醉使用中不可避免地要泄露于空气中,主要泄漏途径包括麻醉技术本身、麻醉机的输送系统和清除系统,清除系统是最重要的减少室内空气污染的程序,然而,即使清除系统完善,室内仍然会有麻醉废气污染,这主要是来源于添加醚罐开放时的挥发、液态洒溅、通气管路非正常开放、胸科麻醉双腔管使用中的泄露、全麻喉罩通气时气道封闭不严密造成的泄露、全麻苏醒期自主呼吸阶段以及七氟醚面罩诱导等。这里把缺乏麻醉机清除系统和净化处理系统流经患者肺交换而由麻醉机AGSS口排出的含有七氟醚等氟醚类的混合气体统称为单纯麻醉尾气。手术间空气污染中混合有麻醉尾气和麻醉废气。这些污染空气尤其是麻醉废气,即使是在百级层流手术间也难以避免会被距离麻醉机最近工作的麻醉医师吸入呼吸道,长期累积必然导致损害身体健康。 [0003] 研究表明暴露于麻醉尾气的女性医务工作者的自然流产、肿瘤、肝脏疾病和肾脏疾病的风险升高,其后代的先天异常风险增高;暴露于麻醉尾气的男性医师肝脏疾病风险增高,其子女先天异常的风险也增高。另一方面,麻醉尾气排放到空气中,还会造成环境污染,引发温室效应。近年来吸入麻醉剂越来越多地受到诟病,世界各国广泛地讨论解决方法主要是减少或不用吸入麻醉剂,但吸入麻醉剂已经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是静脉麻醉剂的重要互补用药,具有不可替代性。 [0004] 针对在具备完好的麻醉机清除系统和麻醉尾气处理系统之外,麻醉医师仍然不可避免地会吸入麻醉亚专科特有的七氟醚等泄露问题,除了通过机械设备对手术室环境进行净化空气之外,医护人员自身佩戴防护装备能够直接减少麻醉尾气的吸入。医护人员可以通过佩戴专用的防护口罩,来加强对自身的保护,减少职业暴露。然而,现有技术中并没有专用于防麻醉尾气的口罩。因此,提供一种医用防醚外科口罩是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0005]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医用防醚外科口罩,以解决麻醉医师麻醉尾气暴露问题。 [0006]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医用防醚外科口罩,口罩夹层设置有一个亲醚树脂层。 [0007] 所述亲醚树脂层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0009] S2、官能团植入:步骤S1所述原始树脂浸渍于0.1~5mol/L含氟酸中,原始树脂和含氟酸的体积比为1:3,浸渍时间为6~12h,浸渍完成后用去离子水或者丙酮洗涤至中性,再将树脂在50~100℃的条件下真空干燥3~6h,得到含氟树脂。 [0010] S3、等离子体改性:步骤S2所述含氟树脂放于线管等离子体反应器中,改性过程通过纳秒脉冲电源激励,放电处理时间为2~15min,脉冲峰值电压为22~28kV,脉冲重复频率为100~200Hz,工作气体为氮气、氧气、氨气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混合,得到亲醚树脂新材料。 [0011] S4、将亲醚树脂新材料放入口罩内外两层熔喷布2和4层之间,得到亲醚树脂层。 [0012] 优选方式下,医用防醚外科口罩,口罩主体构成:第1层为疏水防护层,第2层为外熔喷层,第3层为亲醚树脂层,第4层为内熔喷层,第5层为亲肤层。 [0013] 也就是说,本发明将颗粒状态的亲醚树脂新材料粘附在N95标准医用防护口罩内层。 [0014] 优选方式下,所述亲醚树脂新材料的质量为500~800mg。 [0016]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0017] 本发明采用的是一种新研发的亲醚吸附树脂新材料,具有超大的吸附容量、对七氟醚以及七氟醚与碱石灰产生的有毒化合物等含氟基团的混合气体有极高亲和力。将亲醚吸附树脂添加到N95标准的医用口罩而得到的特殊型医用防醚外科口罩,是近距离接触吸入麻醉剂的麻醉医师自我防护的最后一道防线。具备完善的麻醉尾气清除系统和净化处理系统的手术室,麻醉尾气污染只有ppm级别,主要集中在麻醉机呼吸回路和患者气道之间,使近距离接触的麻醉医师难以避免地会吸入呼吸道。现有的医用外科口罩(国标YY0469‑‑2011)是手术室医护人员佩戴的主流防护用品,主要用来防喷溅的,起到物理阻隔作用,属于一级防护用品,由于不要求密合性,也就不具备自吸过滤式的防醚功能。二级以上防护采用N95标准的医用防护口罩是过滤95%以上的非油性颗粒,细菌、病毒的载体就是自然界中的非油性颗粒,而对大分子气体不具备过滤效果。根据测试,在指定气流量条件下,本发明防醚口罩能过滤掉高达99%的七氟醚等大分子物质,达到最佳防护效果。 附图说明 [0018] 图1是特殊型医用防醚外科口罩设计图。 [0019] 其中,1、疏水防护层,2、外熔喷层,3、亲醚树脂层,4、内熔喷层,5、亲肤层。 具体实施方式[0020]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特殊型医用防醚外科口罩的第3层为亲醚树脂层3,呈颗粒状的树脂被添加入内外两层熔喷布2和4之间。 [0021] 所述亲醚树脂层的制备,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22] S1、预处理:将大孔树脂在质量分数为99.7%的乙醇溶液中浸渍8~12h以去除表面杂质,再在50~100℃的条件下真空干燥3~6h,得到原始树脂。 [0023] S2、官能团植入:步骤S1所述原始树脂浸渍于0.1~5mol/L氟硫酸中,原始树脂和含氟酸的体积比为1:3,浸渍时间为6~12h,浸渍完成后用去离子水或者丙酮洗涤至中性,再将树脂在50~100℃的条件下真空干燥3~6h,得到含氟树脂。 [0024] S3、等离子体改性:步骤S2所述含氟树脂放于线管等离子体反应器中,改性过程通过纳秒脉冲电源激励,放电处理时间为2~15min,脉冲峰值电压为22~28kV,脉冲重复频率为100~200Hz,工作气体为氮气、氧气、氨气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混合,得到亲醚树脂新材料。 [0025] S4、将颗粒状亲醚树脂新材料放入口罩内外两层熔喷布2和4层之间,得到亲醚树脂层3。 [0026] 优选方式下,步骤S1中大孔树脂在乙醇中浸渍的时间为10h,干燥温度为70℃,干燥4h。 [0027] 优选方式下,步骤S2中氟硫酸浓度为1mol/L,浸渍时间为10h,干燥温度为80℃,干燥4h。 [0028] 优选方式下,步骤S3中放电时间为6min,脉冲峰值电压为28kV,脉冲重复频率为150Hz,工作气体为300mL/min氮气和氧气(氮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1:4)。 [0029] 优选方式下,放入亲醚树脂新材料的质量为500~800mg。 [0030] 所述特殊型医用防醚外科口罩主体包括:疏水防护层1,外熔喷层2,亲醚树脂层3,内熔喷层4,亲肤层5。 [0031] 所述特殊型医用防醚外科口罩采用无菌医用防护口罩标准(执行国标GB19083‑2019《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设计,在内外两层熔喷布2和4之间添加了亲醚树脂颗粒层 3。医用防护口罩技术指标要求是0.3μm直径的非油性细小颗粒,阻隔效果达到95%以上,对 2μm的细菌过滤效率要达到100%,另外还有良好密合性等指标要求。 [0032] 特殊型医用防醚外科口罩的防护原理: [0033] 在医用N95口罩防护基础上,在良好的密合性条件下,在两层熔喷布之间增加的亲醚吸附树脂新材料对七氟醚类大分子的吸附容量很大,每个口罩新增大约500~800mg的亲醚吸附树脂新材料能吸附麻醉过程中泄露的微量七氟醚等高达99%以上,防护了麻醉医师的个人健康,解决了医源性的职业暴露问题。 [0035]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