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服装 / 适用于机械化作业的接发方法

适用于机械化作业的接发方法

专利类型 发明公开 法律事件 公开; 实质审查;
专利有效性 实质审查 当前状态 实质审查
申请号 CN202411014976.4 申请日 2024-07-26
公开(公告)号 CN118923988A 公开(公告)日 2024-11-12
申请人 深圳华恺力拓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类型 企业
发明人 葛翔; 第一发明人 葛翔
权利人 深圳华恺力拓科技有限公司 权利人类型 企业
当前权利人 深圳华恺力拓科技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类型 企业
省份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省份:广东省 城市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城市:广东省深圳市
具体地址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详细地址: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翠竹街道翠平社区田贝一路23号文锦广场A座一段第19层1936 邮编 当前专利权人邮编:518000
主IPC国际分类 A41G5/00 所有IPC国际分类 A41G5/00
专利引用数量 0 专利被引用数量 0
专利权利要求数量 4 专利文献类型 A
专利代理机构 蚌埠鼎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专利代理人 王琪; 和聚龙;
摘要 本 发明 给出了一种适用于机械化作业的接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取第一线状物料和第二线状物料,第一线状物料两端分别为始端和末端,第一线状物料上设有第一折叠点,第二线状物料中部也设有第二折叠点;将第一线状物料的第一折叠点靠近第二线状物料的第二折叠点;通过钩状部件勾住第一线状物料的第一折叠点和第二线状物料的第二折叠点,操作钩状部件带动第一线状物料和第二线状物料翻转至少180°;第一线状物料和第二线状物料翻转后,形成环状闭合图形;将第二线状物料的两端及第一线状物料的末端分别穿过环状闭合图形,去除钩状部件,再拉紧第二线状物料的两端及第一线状物料的末端。本适用于机械化作业的接发方法自动、高效地结合两根线状物料,提高生产效率和结合 质量 。
权利要求

1.一种适用于机械化作业的接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选取至少一根第一线状物料(100)和至少一根第二线状物料(200),第一线状物料(100)两端分别为始端(110)和末端(120),处于始端(110)与末端(120)之间的第一线状物料(100)上设有第一折叠点(130),所述第二线状物料(200)中部也设有第二折叠点(210);
b)第一线状物料(100)和所有第二线状物料(200)紧挨放置,将第一线状物料(100)的第一折叠点(130)靠近第二线状物料(200)的第二折叠点(210);
c)通过钩状部件(300)勾住第一线状物料(100)的第一折叠点(130)和第二线状物料(200)的第二折叠点(210)且向其旁侧方向拉动,第一线状物料(100)的始端(110)和末端(120)及第二线状物料(200)两端相对固定,操作钩状部件(300)带动第一线状物料(100)和第二线状物料(200)沿钩状部件(300)的主体周向方向翻转至少180°;
第一线状物料(100)和第二线状物料(200)翻转后,形成环状闭合图形(400);
d)将第二线状物料(200)的两端及第一线状物料(100)的末端(120)分别穿过步骤c)中的环状闭合图形(400),去除钩状部件(300),再拉紧第二线状物料(200)的两端及第一线状物料(100)的末端(1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机械化作业的接发方法,其特征是:
所述步骤c)中操作钩状部件(300)带动第一线状物料(100)和第二线状物料(200)沿钩状部件(300)的主体周向方向翻转36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机械化作业的接发方法,其特征是:
所述第二折叠点(210)处于第二线状物料(200)轴向方向的中点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机械化作业的接发方法,其特征是:
所述第一折叠点(130)也处于第一线状物料(100)轴向方向的中点位置。

说明书全文

适用于机械化作业的接发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接发领域,特别是一种适用于机械化作业的接发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社会生活压增加,脱发人群数量越来越大,头发稀疏已经成为影响美观的主要因素,接发技术应运而生。在接发作业过程中,需要将真发与线状物料(如金属线、塑料线、纤维线、假发等)的结合,接发作业基本是纯人工,真假发对接打结方法繁琐,而且打结结点较大,导致头发很难梳理,严重影响舒适感。传统的结合方法大多依赖于手工操作,效率低下,且难以保证结合的质量和一致性。
[0003] 申请号为CN201810650506.5的发明公开了一种编织绳,包括绳芯和设于所述绳芯上的多个连续的螺旋段,所述螺旋段包括第一螺旋面和第二螺旋面;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编织绳的编织方法,包括绳芯和缠绕编织在所述绳芯外表面的活动绳;本发明提供的编织绳通过在绳芯上编织螺旋段,提高了绳索的表面粗糙度,从而增大了绳索与物体之间的摩擦力,进而使得该编织绳具有较好的防滑效果;本发明提供的编织绳的编织方法便于操作,编织起来效率高。
[0004] 但是上述专利技术中的编织方法无法实现头发单根续接多根绳材的目的,也不能解决现有技术中接发作业存在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机械化作业的接发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6] 1)如何能够自动、高效地结合两根或多根线状物料(真发及假发),提高生产效率和结合质量。
[0007] 2)如何能够在原有线状物料的基础上累加新增线状物料,使得单根线状物料变为多根或者线束装。
[0008]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9] 一种适用于机械化作业的接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 a)选取至少一根第一线状物料和至少一根第二线状物料,第一线状物料两端分别为始端和末端,处于始端与末端之间的第一线状物料上设有第一折叠点,所述第二线状物料中部也设有第二折叠点;
[0011] b)第一线状物料和所有第二线状物料紧挨放置,将第一线状物料的第一折叠点靠近第二线状物料的第二折叠点;
[0012] c)通过钩状部件勾住第一线状物料的第一折叠点和第二线状物料的第二折叠点且向其旁侧方向拉动,第一线状物料的始端和末端及第二线状物料两端相对固定,操作钩状部件带动第一线状物料和第二线状物料沿钩状部件的主体周向方向翻转至少180°;
[0013] 第一线状物料和第二线状物料翻转后,形成环状闭合图形;
[0014] d)将第二线状物料的两端及第一线状物料的末端分别穿过步骤c)中的环状闭合图形,去除钩状部件,再拉紧第二线状物料的两端及第一线状物料的末端。
[0015]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16] 进一步,所述步骤c)中操作钩状部件带动第一线状物料和第二线状物料沿钩状部件的主体周向方向翻转360°。
[0017] 进一步,所述第二折叠点处于第二线状物料轴向方向的中点位置
[0018] 进一步,所述第一折叠点也处于第一线状物料轴向方向的中点位置。
[0019] 本适用于机械化作业的接发方法在原有第一线状物料的基础上累加新增第二线状物料,使得原本处于单根状态的第一线状物料续接上第二线状物料,继而使得第一线状物料末端一侧变为三根或者多线的线束。本适用于机械化作业的接发方法自动、高效地结合两根或多根线状物料,提高生产效率和结合质量。
[0020]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0021] 1)便于机械化操作,提高了结合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
[0022] 2)结合过程稳定,保证了结合的质量和一致性。
[0023] 3)适用于多种不同类型的线状物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
[0024] 图1是本适用于机械化作业的接发方法实施例步骤a)中的状态图。
[0025] 图2是本适用于机械化作业的接发方法实施例步骤c)中的状态图之一。
[0026] 图3是本适用于机械化作业的接发方法实施例步骤c)中的状态图之二(图中省略了钩状部件300)。
[0027] 图4是是本适用于机械化作业的接发方法实施例步骤c)中的状态图之三(图中省略了钩状部件300)。
[0028] 图5是是本适用于机械化作业的接发方法实施例步骤d)中的状态图。
[0029] 图中标号说明:
[0030] 第一线状物料‑100;始端‑110;末端‑120;第一折叠点‑130;第二线状物料‑200;第二折叠点‑210;钩状部件‑300;环状闭合图形‑400。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0032]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33]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34] 本适用于机械化作业的接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5] a)如图1所示,选取两根线状物料,分别是第一线状物料100(本实施例选用真发)和第二线状物料200(本实施例选用假发束),第一线状物料100两端分别为始端110和末端120,处于始端110与末端120之间的第一线状物料100上设有第一折叠点130,第一折叠点
130处于第一线状物料100轴向方向的中点位置,第二线状物料200中部也设有第二折叠点
210,第二折叠点210处于第二线状物料200轴向方向的中点位置。
[0036] b)第一线状物料100和第二线状物料200紧挨放置,将第一线状物料100的第一折叠点130靠近第二线状物料200的第二折叠点210。
[0037] c)如图2所示,通过钩状部件300勾住第一线状物料100的第一折叠点130和第二线状物料200的第二折叠点210且向其旁侧方向拉动,第一线状物料100的始端110和末端120及第二线状物料200两端相对固定;
[0038] 如图3所示,操作钩状部件300带动第一线状物料100和第二线状物料200沿钩状部件300的主体周向方向翻转180°;如图4所示,操作钩状部件300带动第一线状物料100和第二线状物料200沿钩状部件300的主体周向方向再翻转180°(共翻转360°);
[0039] 第一线状物料100和第二线状物料200翻转后,形成环状闭合图形400。
[0040] 通过控制钩状部件300的旋转速度和旋转度,可以精确地控制线状物料的翻转程度,从而确保形成的环状闭合图形400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0041] d)如图5所示,将第二线状物料200的两端及第一线状物料100的末端120分别穿过步骤c)中的环状闭合图形400,去除钩状部件300,再拉紧第二线状物料200的两端及第一线状物料100的末端120。
[0042] 拉紧第二线状物料200的两端及第一线状物料100的末端120时,可以使用专用的夹具或机械臂进行操作,以确保拉紧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0043]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