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间隔纸及制备方法

申请号 CN202111279432.7 申请日 2021-11-01 公开(公告)号 CN114086428A 公开(公告)日 2022-02-25
申请人 苏州普源纸业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徐波;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玻璃间隔纸及制备方法,所述玻璃间隔纸包括 质量 分数分别为50‑70%的原生阔叶木浆、25‑40%的原生针叶木浆、10‑15%的 淀粉 、3‑10%的 纳米 纤维 增强剂和1‑5%的PH调节剂,按上述比例混合好后将所述原生阔叶木浆和所述原生针叶木浆分别进行蒸煮分离纤维和漂白操作,再以30‑40°SR的打浆度进行打浆处理。本发明通过100%纯木浆纤维打浆处理和高速超压工艺,实现对玻璃表面无污染无擦划伤,并且取放简单提高工作效率,有效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玻璃间隔纸的生产流程不利于环保以及间隔纸在低克重下容易破损和影响压 力 缓冲的问题。
权利要求

1.一种玻璃间隔纸,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间隔纸包括质量分数分别为50‑70%的原生阔叶木浆、25‑40%的原生针叶木浆、10‑15%的淀粉、3‑10%的纳米纤维增强剂和1‑5%的PH调节剂,按上述比例混合好后将所述原生阔叶木浆和所述原生针叶木浆分别进行蒸煮分离纤维和漂白操作,再以30‑40°SR的打浆度进行打浆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间隔纸,其特征在于,所述淀粉为铃薯淀粉、红薯淀粉、木薯淀粉、玉米淀粉、小麦淀粉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间隔纸,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纤维增强剂为针叶木纳米纤维和阔叶木纳米纤维制得的生物质纳米纤维,直径为5‑10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间隔纸,其特征在于,所述PH调节剂为浓度为20‑30%的硫酸溶液。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玻璃间隔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蒸煮漂白:按比例要求将所述原生阔叶木浆和所述原生针叶木浆分别进行蒸煮分离纤维操作,洗净之后加入所述PH调节剂进行漂白,分别制得漂白阔叶木浆和漂白针叶木浆;
打浆处理:将所述漂白阔叶木浆和所述漂白针叶木浆放入打浆机中进行打浆处理,打浆度为30‑40°SR,以制得混合浆料;
上网抄造:向所述混合浆料里加入所述纳米纤维增强剂和所述淀粉,混合均匀后放入长网纸机中进行上网抄造,制得湿网纸;
压榨干燥:将所述湿网纸进行压榨脱,然后经干燥和超级压光后制得样品纸;
裁切包装:将所述样品纸放入裁切机中裁切平板,然后进行净化除尘除静电,完成分选包装后入库,制得成品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玻璃间隔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蒸煮漂白的步骤中,包括:
蒸煮分离纤维的温度设为80‑9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玻璃间隔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蒸煮漂白的步骤中,还包括:
漂白的PH值设为4‑6。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玻璃间隔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网抄造的步骤中,包括:
长网纸机的抄造速度设为220‑250m/min。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玻璃间隔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纸的含水量
3.5‑4.8%。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玻璃间隔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品纸的理化指
2 3
标包括但不限于:定量为50±5%g/m ;松厚度为1.3±0.1cm/g;白度为≥80%;纵向抗张强度为≥3.0KN/m;横向抗张强度为≥1.0KN/m。

说明书全文

一种玻璃间隔纸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玻璃间隔纸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玻璃间隔纸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间隔纸产品主要用于TFT玻璃基板膜玻璃基片包装间隔使用,又称玻璃间隔纸、玻璃隔层纸、玻璃隔衬纸,对玻璃基片间隔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可以有效提高玻璃成品率,降低企业成本。然而目前市场上的玻璃间隔纸大都是化学制浆,将氯、苯、荧光粉等致癌物添加在纸浆漂白过程中,导致制造工艺存在污染问题,另外严格的市场需要既要求低克重的产品,又需要兼顾纸张强度,避免掉毛、掉粉和破纸,另一方面也要保证纸张的松厚度,提高纸张的压缓冲保护性能,目前还没有一种低成本、污染少、产品性质优的玻璃间隔纸及生产工艺。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玻璃间隔纸及制备方法,有效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玻璃间隔纸的生产流程不利于环保以及间隔纸在低克重下容易破损和影响压力缓冲的问题。
[0004]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玻璃间隔纸,所述玻璃间隔纸包括质量分数分别为50‑70%的原生阔叶木浆、25‑40%的原生针叶木浆、10‑15%的淀粉、3‑10%的纳米纤维增强剂和1‑5%的PH调节剂,按上述比例混合好后将所述原生阔叶木浆和所述原生针叶木浆分别进行蒸煮分离纤维和漂白操作,再以30‑40°SR的打浆度进行打浆处理。
[0005] 进一步地,所述淀粉为铃薯淀粉、红薯淀粉、木薯淀粉、玉米淀粉、小麦淀粉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
[0006] 进一步地,所述纳米纤维增强剂为针叶木纳米纤维和阔叶木纳米纤维制得的生物质纳米纤维,直径为5‑100nm。
[0007] 进一步地,所述PH调节剂为浓度为20‑30%的硫酸溶液。
[0008]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玻璃间隔纸的制备方法,所述玻璃间隔纸的制备方法包括:蒸煮漂白:按比例要求将所述原生阔叶木浆和所述原生针叶木浆分别进行蒸煮分离纤维操作,洗净之后加入所述PH调节剂进行漂白,分别制得漂白阔叶木浆和漂白针叶木浆;打浆处理:将所述漂白阔叶木浆和所述漂白针叶木浆放入打浆机中进行打浆处理,打浆度为30‑40°SR,以制得混合浆料;上网抄造:向所述混合浆料里加入所述纳米纤维增强剂和所述淀粉,混合均匀后放入长网纸机中进行上网抄造,制得湿网纸;压榨干燥:将所述湿网纸进行压榨脱,然后经干燥和超级压光后制得样品纸;裁切包装:将所述样品纸放入裁切机中裁切平板,然后进行净化除尘除静电,完成分选包装后入库,制得成品纸。
[0009] 进一步地,所述蒸煮漂白的步骤中,包括:蒸煮分离纤维的温度设为80‑90℃。
[0010] 进一步地,所述蒸煮漂白的步骤中,还包括:漂白的PH值设为4‑6。
[0011] 进一步地,所述上网抄造的步骤中,包括:长网纸机的抄造速度设为220‑250m/min。
[0012] 进一步地,所述样品纸的含水量为3.5‑4.8%。
[0013] 进一步地,所述成品纸的理化指标包括但不限于:定量为50±5%g/m2;松厚度为3
1.3±0.1cm/g;白度为≥80%;纵向抗张强度为≥3.0KN/m;横向抗张强度为≥1.0KN/m。
[0014]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100%纯木浆纤维打浆处理和高速超压工艺,实现对玻璃表面无污染无擦划伤,并且取放简单提高工作效率,有效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玻璃间隔纸的生产流程不利于环保以及间隔纸在低克重下容易破损和影响压力缓冲的问题。附图说明
[0015]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0016]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玻璃间隔纸制备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0017]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玻璃间隔纸制备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9]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20]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玻璃间隔纸制备方法的步骤流程图。该方法包括步骤:
[0021] 步骤S110:蒸煮漂白:按比例要求将所述原生阔叶木浆和所述原生针叶木浆分别进行蒸煮分离纤维操作,温度设为85℃,洗净之后加入所述PH调节剂进行漂白,PH值设为4.5,分别制得漂白阔叶木浆和漂白针叶木浆。
[0022] 示例性地,选取纤维粗度较高,且树脂含量和灰分含量较少的木浆,分别称取质量分数为60%的原生阔叶木浆和25%的原生针叶木浆投入到连续式蒸煮器中,在85℃温度条件下蒸煮30分钟以分离纤维,蒸煮结束后将其分别洗净,然后加入浓度为30%的硫酸溶液作为PH调节剂,加入量为原料总质量的2%,调节浆料PH值为4.5,继续蒸煮20分钟,分别制得漂白阔叶木浆和漂白针叶木浆。
[0023] 步骤S120:打浆处理:将所述漂白阔叶木浆和所述漂白针叶木浆放入打浆机中进行打浆处理,打浆度设为35°SR,以制得混合浆料。
[0024] 示例性地,首先检查打浆机浆缸内有无杂物,然后将漂白阔叶木浆和漂白针叶木浆放入浆缸内,启动搅拌机,选择合理的工艺转速,若浆料温度过高,可在夹层中放入片制冷,打浆机采用循环回流的方式进行轻刀疏解,适当切断纤维,使混合浆料的打浆度升至35°SR,打浆结束后自动排出浆料,按下停止按钮,打浆机停止工作。
[0025] 步骤S130:上网抄造:向所述混合浆料里加入所述纳米纤维增强剂和所述淀粉,混合均匀后放入长网纸机中进行上网抄造,抄造速度设为235m/min,制得湿网纸。
[0026] 示例性地,分别称取质量分数为10%的淀粉和3%的纳米纤维增强剂,所述纳米纤维增强剂为针叶木纳米纤维和阔叶木纳米纤维制得的生物质纳米纤维,直径为5‑100nm;所述淀粉为马铃薯淀粉、红薯淀粉、木薯淀粉、玉米淀粉、小麦淀粉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
[0027] 示例性地,抄造采用长网纸机进行抄造,在网上以车速为235m/min的抄造速度进行脱水成型,在整个抄纸过程中使用清水作为浆料载体,同时在整个抄造环境中在各源头处添加多个高精度的过滤装置,避免水源和浆料中有杂质混入。
[0028] 步骤S140:压榨干燥:将所述湿网纸进行压榨脱水,然后经干燥和超级压光后制得样品纸,含水量为4.2%。
[0029] 示例性地,将湿网纸在真空条件下抽吸实现压榨脱水,脱去一定水含量的湿网纸再进入烘缸干燥2小时,干燥结束后将湿网纸平铺造在超级软辊压光机上,既可以采用在线压光也可以采用机外超压,通常都是通过压区的压力控制来回热辊的温度调整,辊子表面温度大约是70‑90℃,底部压区压力调整为45MPa,样品纸含水量可维持在4.2%,还可获得纸张要求的平滑度和光泽度。
[0030] 步骤S150:裁切包装:将所述样品纸放入裁切机中裁切平板,然后进行净化除尘除静电,完成分选包装后入库,制得成品纸。
[0031] 示例性地,在振动式裁切机中按照客户需求对样品纸进行面积不同的裁切工艺,在最优激振频率时,可以保证裁切力最小以实现纸张高质量裁切,然后分别进入除尘室和静电消除器以实现净化除尘除静电,然后卷曲包装入库,制得成品纸。
[0032] 本发明实施例一通过蒸煮漂白、打浆处理、上网抄造、压榨干燥和裁切包装这一系列规范化流程操作,制备得到所述玻璃间隔纸,有效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玻璃间隔纸的生产流程不利于环保以及间隔纸在低克重下容易破损和影响压力缓冲的问题。
[0033]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玻璃间隔纸制备方法的步骤流程图。该方法包括步骤:
[0034] 步骤S210:蒸煮漂白:按比例要求将所述原生阔叶木浆和所述原生针叶木浆分别进行蒸煮分离纤维操作,温度设为90℃,洗净之后加入所述PH调节剂进行漂白,PH值设为5.2,分别制得漂白阔叶木浆和漂白针叶木浆。
[0035] 示例性地,选取纤维粗度较高,且树脂含量和灰分含量较少的木浆,分别称取质量分数为55%的原生阔叶木浆和28%的原生针叶木浆投入到连续式蒸煮器中,在90℃温度条件下蒸煮25分钟以分离纤维,蒸煮结束后将其分别洗净,然后加入浓度为30%的硫酸溶液作为PH调节剂,加入量为原料总质量的1%,调节浆料PH值为5.2,继续蒸煮18分钟,分别制得漂白阔叶木浆和漂白针叶木浆。
[0036] 步骤S220:打浆处理:将所述漂白阔叶木浆和所述漂白针叶木浆放入打浆机中进行打浆处理,打浆度设为40°SR,以制得混合浆料。
[0037] 示例性地,首先检查打浆机浆缸内有无杂物,然后将漂白阔叶木浆和漂白针叶木浆放入浆缸内,启动搅拌机,选择合理的工艺转速,若浆料温度过高,可在夹层中放入冰片制冷,打浆机采用循环回流的方式进行轻刀疏解,适当切断纤维,使混合浆料的打浆度升至40°SR,打浆结束后自动排出浆料,按下停止按钮,打浆机停止工作。
[0038] 步骤S230:上网抄造:向所述混合浆料里加入所述纳米纤维增强剂和所述淀粉,混合均匀后放入长网纸机中进行上网抄造,抄造速度设为240m/min,制得湿网纸。
[0039] 示例性地,分别称取质量分数为11%的淀粉和5%的纳米纤维增强剂,所述纳米纤维增强剂为针叶木纳米纤维和阔叶木纳米纤维制得的生物质纳米纤维,直径为5‑100nm;所述淀粉为马铃薯淀粉、红薯淀粉、木薯淀粉、玉米淀粉、小麦淀粉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
[0040] 示例性地,抄造采用长网纸机进行抄造,在网上以车速为240m/min的抄造速度进行脱水成型,在整个抄纸过程中使用清水作为浆料载体,同时在整个抄造环境中在各源头处添加多个高精度的过滤装置,避免水源和浆料中有杂质混入。
[0041] 步骤S240:压榨干燥:将所述湿网纸进行压榨脱水,然后经干燥和超级压光后制得样品纸,含水量为3.8%。
[0042] 示例性地,将湿网纸在真空条件下抽吸实现压榨脱水,脱去一定水含量的湿网纸再进入烘缸干燥1.5小时,干燥结束后将湿网纸平铺造在超级软辊压光机上,既可以采用在线压光也可以采用机外超压,通常都是通过压区的压力控制来回热辊的温度调整,辊子表面温度大约是70‑90℃,底部压区压力调整为50MPa,样品纸含水量可维持在3.8%,还可获得纸张要求的平滑度和光泽度。
[0043] 步骤S250:裁切包装:将所述样品纸放入裁切机中裁切平板,然后进行净化除尘除静电,完成分选包装后入库,制得成品纸。
[0044]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250可参阅步骤S150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0045] 本发明实施例二通过蒸煮漂白、打浆处理、上网抄造、压榨干燥和裁切包装这一系列规范化流程操作,制备得到所述玻璃间隔纸,有效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玻璃间隔纸的生产流程不利于环保以及间隔纸在低克重下容易破损和影响压力缓冲的问题。
[0046] 本发明分别测试了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制备得到的玻璃间隔纸的理化指标,包括定量、松厚度、白度、平滑度、抗张强度、撕裂度、吸水性、透气度、尘埃度和PH,具体试验方法严格遵守GB/T 451.2《纸和纸板定量的测定法》、GB/T 451.3《纸和纸板厚度的测定》、GB/T 7974《纸、纸板和纸浆亮度的测定》(漫射/垂直法)、GB/T 456《纸和纸板平滑度的测定法》(别克法)、GB/T 12914《纸和纸板抗张强度的测定法》、GB/T 455《纸和纸板撕裂度的测定》、GB/T 1540《纸和纸板吸水性的测定法》(可勃法)、GB/T 458《纸和纸板透气度测定法》(肖伯尔法)、GB/T 1541《纸和纸板尘埃度的测定法》和GB/T 1545.2《纸、纸板和纸浆水抽提液pH的测定》,具体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0047]
[0048]
[0049] 表1
[0050] 由所述表1的测试结果可知,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制备得到的玻璃间隔纸成品纸的理化指标均符合技术标准,进一步说明所述制备方法制得的玻璃间隔纸平滑度高、性能优良,以及间隔纸在低克重下不易破损且能够有效解决压力缓冲的问题。
[0051]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