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 发明授权 | 法律事件 | 公开; 实质审查; 授权; |
专利有效性 | 有效专利 | 当前状态 | 授权 |
申请号 | CN202411162362.0 | 申请日 | 2024-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86820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4-10-29 |
申请人 | 常州洛克曼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申请人类型 | 企业 |
发明人 | 杨润学; 华海雨; | 第一发明人 | 杨润学 |
权利人 | 常州洛克曼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权利人类型 | 企业 |
当前权利人 | 常州洛克曼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当前权利人类型 | 企业 |
省份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省份:江苏省 | 城市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城市:江苏省常州市 |
具体地址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详细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工业园区城河路10号3栋5栋 | 邮编 | 当前专利权人邮编:213000 |
主IPC国际分类 | B21G3/00 | 所有IPC国际分类 | B21G3/00 ; B21G3/20 ; B24B5/38 ; B24B5/35 ; B24B41/06 |
专利引用数量 | 2 | 专利被引用数量 | 0 |
专利权利要求数量 | 4 | 专利文献类型 | B |
专利代理机构 | 常州市科谊专利代理事务所 | 专利代理人 | 何欢欢; |
摘要 | 本 发明 属于钉的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切割吻合器用 钛 钉加工系统及其工作方法,本装置包括:绕线辊,其前部为钛钉加工位,所述绕线辊包括成型底座和位于成型底座上方且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补偿件;其中所述成型底座与补偿件的贴合面以绕线辊的前部为始,从高到底倾斜延伸至绕线辊的后部;在所述钛钉加工位中,两补偿件的左、右外斜侧面作为钛钉的左、右打磨面,且在左和/或右打磨面磨损后,两补偿件沿贴合面向钛钉加工位方向同步移动,以使新的左、右外斜侧面移入钛钉加工位中作为新的左、右打磨面。 | ||
权利要求 | 1.一种切割吻合器用钛钉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
||
说明书全文 | 切割吻合器用钛钉加工系统及其工作方法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属于钉的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操作用钉的制造,尤其涉及一种切割吻合器用钛钉加工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0002] 吻合器是医学上使用的替代手工缝合的设备,主要工作原理是利用钛钉对组织进行离断或吻合,类似于订书机。 [0003] 为了生产钛钉,如专利号为“CN113084052B”的“吻合器缝合钛钉生产用切断设备”,其通过在六边行的绕线棒上缠绕钛丝,并通过切割槽对其上的钛丝进行打磨使其成型钛钉;但是,钛钉的钉脚尖部容易产生毛刺,为了防止毛刺的产生,在打磨过程中会增加打磨量,而增加打磨量却会使打磨面磨损,从而导致绕线棒上的针脚成型面宽度减小,进而影响尺寸。 [0004] 因此,如何在避免毛刺产生的同时防止绕线棒上针脚成型面的宽度减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0006] 本公开实施例至少提供一种切割吻合器用钛钉加工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0007]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切割吻合器用钛钉加工系统,包括: [0008] 绕线辊,其前部为钛钉加工位,所述绕线辊包括成型底座和位于成型底座上方且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补偿件;其中 [0009] 所述成型底座与补偿件的贴合面以绕线辊的前部为始,从高到底倾斜延伸至绕线辊的后部; [0010] 在所述钛钉加工位中,两补偿件的左、右外斜侧面作为钛钉的左、右打磨面,且在左和/或右打磨面磨损后,两补偿件沿贴合面向钛钉加工位方向同步移动,以使新的左、右外斜侧面移入钛钉加工位中作为新的左、右打磨面; [0011] 两补偿件之间留有间隙; [0012] 所述成型底座的上端面一侧设置有绕线基准机构,其包括: [0013] T型杆,其包括水平部与竖直部,其中竖直部设置在成型底座的上端面; [0014] 上基准保持件,套设在T型杆的长边部上并与长边部滑动连接;以及 [0015] 复位弹簧,设置在T型杆的短边部与上基准保持件之间,适于使上基准保持件的下端面始终与各补偿件的上端面贴合; [0016] 所述补偿件的上方设置有绷紧机构,其包括: [0017] 绷紧件,设置在两补偿件之间的间隙上方,适于在钛丝缠绕后于两补偿件之间下移,抵触钛丝进而将钛丝绷紧; [0018] 压合板,设置在绷紧件的上方,且所述压合板于所述绷紧件之间设置有绷紧弹簧;其中 [0019] 所述绷紧弹簧适于在绷紧件的下端面与钛丝抵触后压缩,保持绷紧件与钛丝紧密抵触; [0020] 所述绷紧件的外侧设置有压合板,且所述压合板位于补偿件的上方; [0021] 所述成型底座的下方设置有压合套;以及 [0022] 所述压合板与所述压合套之间通过螺钉进行连接;其中 [0023] 当钛丝缠绕完毕后放置在压合套内,通过旋转螺钉以将压合板移动压合在补偿件的上端面上。 [0024]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基准保持件上开设有穿丝孔;以及 [0025] 所述成型底座的下端面一侧设置有下基准保持件;其中 [0026] 所述下基准保持件与上基准保持件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 [0027]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成型底座的内部设置有转轴;以及 [0029] 所述限位螺母的一侧面与两补偿件的端面贴合以使两补偿件的端面共面,并通过转动限位螺母带动补偿件移动。 [0030]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成型底座的上端面设置有若干限位杆;以及 [0031] 所述补偿件内开设有若干限位槽; [0032] 各所述限位杆分别与各限位槽对应,且各限位杆均与该限位杆对应的限位槽滑动连接;其中 [0033] 当所述补偿件在成型底座上滑动时,限位槽与其对应的限位杆发生相对位移,以限制补偿件的滑动距离。 [0034]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采用如上所述的切割吻合器用钛钉加工系统的工作方法,如下步骤: [0035] 步骤S1,将钛丝的一端穿过上基准保持件上的穿丝孔并固定,随后将钛丝抵接下基准保持件进行缠绕; [0036] 步骤S2,待钛丝缠绕完毕后将成型底座放置在压合套内,并旋转螺钉以通过压合板和压合套对缠绕后的钛丝进行加持固定; [0037] 步骤S3,利用打磨器对打磨面上的钛丝进行打磨; [0038] 步骤S4,当打磨面出现磨损后,推动补偿件在成型底座上滑动以保持钉脚成型面的宽度不变。 [003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切割吻合器用钛钉加工系统采用成型底座和两个补偿件构成绕线辊,将钛丝缠绕在绕线辊上并对打磨面上的钛丝进行打磨形成钛钉,当打磨面出现磨损后,只需滑动补偿件,即打磨面磨损多少厚度,补偿件补偿多少厚度,在保持钛钉成型不变的情况下,始终保持钛钉的钉脚成型面的宽度不变,进而保证的钛钉的生产合格率。 [0040]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0041]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本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0042]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43]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整体立体图; [0044]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绕线辊立体图; [0045]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绕线辊内部结构立体图; [0046]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转轴及其周围部件立体图; [0047]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图2中A部分放大立体图; [0048]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绷紧件及其周围部件示意图; [0049]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补偿件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50] 图中: [0051] 1、绕线辊;10、补偿件;100、打磨面;101、补偿梯形面;102、限位槽;11、成型底座;110、成型梯形面;111、限位杆;112、滑槽;113、限位弹簧;12、下基准保持件;13、上基准保持件;130、穿丝孔;131、T型杆;132、复位弹簧;14、转轴;141、限位螺母;15、钉脚成型面; [0052] 2、压合套; [0053] 3、绷紧机构;30、螺钉;31、缺口;32、压合板;32a、水平压合部;32b、竖直压合部;33、绷紧件;34、绷紧弹簧。 [0054] 4、钛丝。 具体实施方式[0055]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56] 在本文中,当提到第一部件位于第二部件上时,这可以表示第一部件可以直接形成在第二部件上,或者第三部件可以插置在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此外,在附图中,为了有效描述技术内容,部件的厚度可以被夸大或缩小。 [0057] 在本文中,当元件或层被称为“位于”、“接合至”、“连接至”、“附着至”或“耦合至”另一元件或层时,其可直接位于、接合、连接、附着或耦合至另一元件或层,或可存在中间元件或层。相反,当一个元件被称为“直接在另一个元件或层上”、“直接接合到”、“直接连接到”、“直接附着到”或“直接耦合到”另一个元件或层时,可能不存在中间元件或层。用于描述元件之间关系的其他词语应该以类似的方式解释(例如,“之间”对“直接在之间”、“相邻”对“直接相邻”等)。如本文所用,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列出项目的任何和所有组合。 [0058] 在本文中,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实施方式。如这里所使用的,诸如“……中的至少一个”的表述当在一列元件之后时修饰整列元件,而不是修饰列表中的个别元件。例如,表述“a、b和c中的至少一个”应当被理解为包括仅a、仅b、仅c、a和b两者、a和c两者、b和c两者、或a、b和c中的全部。 [0059] 本文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的示例性配置,无意进行限制。如这里所使用的,单数冠词“一”、“一个”和“该”也可以旨在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本文清楚地表明不是这样。术语“包括”、“包含”和“具有”是包含性的,因此指定特征、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的存在,但是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本文描述的方法步骤、过程和操作不应被解释为必须要求它们以所讨论或示出的特定顺序来执行,除非被具体标识为执行顺序。可以采用额外的或替代的步骤。 [0060] 如本文所使用的,短语“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一个实施例”、“在一些实施例中”等通常指的是该短语之后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被包括在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的事实。因此,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被包括在本公开的多于一个实施例中,使得这些短语不一定指同一个实施例。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示例”、“示例性的”等用于“用作示例、实例或说明。本文中描述为“示例”或“示例性”的任何实施方式、方面或设计不一定被解释为优选或优于其他实施方式、方面或设计。相反,术语“示例”、“示例性”等的使用旨在以具体的方式呈现概念。 [0061] 经研究发现,现有技术在生产钛钉的过程中,钉脚尖部容易产生毛刺,为了防止毛刺的产生,在打磨过程中会增加打磨量,而增加打磨量却会使打磨面磨损,从而导致绕线棒上的针脚成型面宽度减小,进而影响尺寸。 [0062] 基于上述研究,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切割吻合器用钛钉加工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在开始对钛丝进行加工前,将钛丝缠绕在绕线辊1的表面,待缠绕完成后将其放置在压合套2内,并旋转螺钉30,带动压合板32下移,进而利用压合板32与压合套2对缠绕完成的钛丝进行加持,随后采用打磨器对打磨面100(单个打磨面100即为单个补偿件10的倾斜面,此时设置两个补偿件10,因此存在两个打磨面100)上的钛丝进行打磨,将该处的钛丝打磨后剩余的存留在压合套2内部的钛丝即为钛钉,而当人工在打磨过程中使得打磨面100产生磨损后,根据打磨面100的磨损程度,推动补偿件10在成型底座11上端面滑动,始终保持钉脚成型面15的宽度不变,进而保持打磨后的钛钉钉脚的长度不变。 [0063] 针对以上方案所存在的缺陷,均是发明人在经过实践并仔细研究后得出的结果,因此,上述问题的发现过程以及本文中本公开针对上述问题所提出的解决方案,都应该是发明人在本公开过程中对本公开做出的贡献。 [0064]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65]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66]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开始对钛丝4进行加工前,将钛丝4缠绕在绕线辊1的表面,待缠绕完成后将其放置在压合套2内,并旋转螺钉30,带动压合板32下移,由图可知,压合板32由水平压合部32a以及竖直压合部32b构成,利用水平压合部32a与压合套2对缠绕完成的钛丝4进行夹持,随后采用打磨器对打磨面100上的钛丝4进行打磨,将该处的钛丝4打磨后剩余的即为钛钉。 [0067] 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水平压合部32a与压合套2对缠绕完成的钛丝4加持后,采用打磨器对打磨面100上的钛丝4进行打磨,将该处的钛丝4打磨后剩余的即为钛钉,而在人工在打磨过程中使得打磨面100产生磨损后,根据打磨面100的磨损程度,推动补偿件10在成型底座11上端面滑动,F1为补偿件10的滑动方向,始终保持钉脚成型面15(如图2所示,单个钉脚成型面15由单个补偿件10的补偿梯形面101与成型底座11的成型梯形面 110所拼接而成,由于补偿件10设置有两个,因此钉脚成型面15存在两个)的宽度不变,进而保持打磨后的钛钉钉脚的长度不变,在补偿件10滑动的过程中,带动其上开设的限位槽102与限位杆111产生相对滑动。 [0068] 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保持补偿件10的下端面在滑动过程中始终与成型底座11的上端面贴合,可在限位杆111的外壁上套设限位弹簧113,使得限位弹簧113的下端始终挤压限位槽102,结合图3与图7可知,限位槽102由上下两块宽度不同的贯穿槽构成,下方窄槽宽度与限位杆111的直径相同,仅供成型底座11上的限位杆111穿过,限位杆111的顶部以及限位弹簧113位于上方宽槽内,限位弹簧113套设再限位杆111的顶部外壁上,且限位弹簧113的一端与限位杆111的顶部外壁固定,另一端与下方窄槽的顶面抵接,即限位弹簧113始终对补偿件10产生向下的推力,进而保持补偿件10的下端面在滑动过程中始终与成型底座11的上端面贴合 [0069] 为避免补偿件10在滑动过程中出现偏差,可在成型底座11的上端面开设滑槽112,并在补偿件10的下端面固定与滑槽112配合的滑块,进而通过滑块在滑槽112内滑动,对补偿件10的滑动进行导向。 [0070] 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钛丝4缠绕前,将钛丝4的一端穿过穿丝孔130,并固定在上基准保持件13远离限位杆111的一端面上,随后在缠绕第一圈钛丝4时,将钛丝贴着下基准保持件12靠近限位杆111的一端面上进行缠绕,以避免后续的钛丝4缠绕过程中所形成的钛丝环出现较大的倾斜。 [0071] 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成型底座11的内部固定一根转轴14,并在转轴14上螺纹连接一个限位螺母141,当补偿件10放置在成型底座11上端面并与成型底座11形成绕线辊1时,利用限位螺母141抵接补偿件10的一端面,以保持两补偿件10的端面处于同一平面内,进而保持打磨后钛钉的两钉脚长度相同,通过旋转限位螺母141,推动两补偿件10在成型底座11上同步滑动。 [0072] 如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当两补偿件10与成型底座11贴合后,将上基准保持件13放置在两补偿件10的上端面,在后续补偿件10滑动的过程中,上基准保持件13会同步在T型杆131的竖直部上滑动上移并挤压复位弹簧132,利用复位弹簧132的回弹力,始终保持上基准保持件13与补偿件10的上端面贴合,并通过观察上基准保持件13是否水平判断两补偿件10的移动距离是否相同。 [0073] 如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钛丝4缠绕完成后将其放置在压合套2内并利用水平压合部32a进行压紧,由图可知,两补偿件10之间存在间隙,绷紧件33为T型,此时绷紧件33竖直插接在间隙内,即将两补偿件10上端面的钛丝4挤压进入间隙内,进而对钛丝4进行绷紧,绷紧弹簧34的一端与绷紧件33的上端面连接,且另一端与竖直压合部32b的下端面进行连接,钛丝4缠绕的松紧程度不同,对绷紧件33产生的推力不同,进而对绷紧弹簧34的回弹力度不同,利用绷紧弹簧34的回弹力使得绷紧件33对钛丝4进行绷紧处理,即始终保持钛丝处于绷紧状态,且压合板32上开设有供上基准保持件13穿过的缺口。 [0074]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切割吻合器用钛钉加工系统的工作方法,如下步骤: [0075] 步骤S1,将钛丝的一端穿过上基准保持件上的穿丝孔并固定,随后将钛丝抵接下基准保持件进行缠绕; [0076] 步骤S2,待钛丝缠绕完毕后将成型底座放置在压合套内,并旋转螺钉以通过压合板和压合套对缠绕后的钛丝进行加持固定; [0077] 步骤S3,利用打磨器对打磨面上的钛丝进行打磨; [0078] 步骤S4,当打磨面出现磨损后,推动补偿件在成型底座上滑动以保持钉脚成型面的宽度不变。 [0079]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80]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诸如“第一”、“第二”和其他数字术语在本文中使用时并不暗示顺序或次序,除非上本文明确地指示。因此,在不脱离示例实施例的教导的情况下,以上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区段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区段。 [0081] 空间上相对的术语,例如“内部”、“外部”、“下方”、“下面”、“下”、“上面”、“上”等,可以在本文中使用以便于描述如图中所图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另一元件或特征的关系。除了图中所描绘的取向之外,空间上相对的术语可以旨在涵盖使用或操作中的装置的不同取向。例如,如果将图中的装置翻转,则描述为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下面”或“下方”的元件将被取向为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上面”。因此,示例术语“下面”可以涵盖上面和下面的取向。该装置可以以其他方式取向(旋转90度或以其他定向),并且本文使用的空间上相对的描述符被相应地解释。 [0082]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