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调节尾座及机床

申请号 CN202311795985.7 申请日 2023-12-25 公开(公告)号 CN117840468A 公开(公告)日 2024-04-09
申请人 江苏恒望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光荣; 魏泽华; 金瀛洲;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自调节 尾座 及机床,包括尾座本体,所述尾座本体上设有自调节组件,且自调节组件包括安置筒,尾座本体的一侧开有安放槽,安置筒固定连接于安放槽的内部。本发明能够调节尾座本体与 工件 之间的距离,使得顶尖与工件的尾端相 接触 ,接触过程中,通过承压 传感器 进行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力 监测,随着工件加工的进行,当承压传感器上检测的压力发生改变,则工件的尾端夹持处于一种不安全状态,承压传感器的实时监测,确保在工件尾端夹持出现问题时,可以及时对其进行自调节,确保顶尖与尾端之间的顶紧力始终处于一个安全范围内的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自调节尾座,包括尾座本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尾座本体(5)上设有自调节组件(10),且自调节组件(10)包括安置筒(1001),尾座本体(5)的一侧开有安放槽,安置筒(1001)固定连接于安放槽的内部,所述安置筒(100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导轨(1008),且两个导轨(1008)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动(1019),两个滑动块(1019)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挤压环板(1018),挤压环板(1018)远离尾座本体(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框(1017),所述安装框(101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承压传感器(1016),且安装框(1017)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两个伸缩连杆(1009),两个伸缩连杆(100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连接环板(1015),连接环板(101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顶尖(1006),顶尖(1006)与承压传感器(1016)接触,所述顶尖(1006)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定位套筒(1005),定位套筒(1005)的外侧等距离开有刻度槽(1004),定位套筒(100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滑动杆(1007),两个滑动杆(1007)滑动连接于相对应的导轨(1008)的内部,所述安置筒(1001)位于刻度槽(1004)上方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机架(1003),且机架(1003)面向刻度槽(100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记录摄像头(1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调节尾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置筒(1001)远离挤压环板(1018)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调节弹簧杆一(1010),且两个调节弹簧杆一(1010)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块(1014),两个定位块(1014)的相向一侧均开有嵌入槽,安置筒(1001)靠近两个调节弹簧杆一(1010)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011),两个连接杆(1011)面向相邻的定位块(10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液压缸一(1012),液压缸一(101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嵌入块(1013),嵌入块(1013)插接于定位块(1014)的嵌入槽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调节尾座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安置筒(1001)的内部中心点固定连接有液压缸二(1022),且液压缸二(102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推动框(1023),推动框(1023)的内壁环形固定有调节弹簧杆二(1021),多个调节弹簧杆二(102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调节压块(10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调节尾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套筒(100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安装弯杆(7),且两个安装弯杆(7)的另一端均设有紧加固组件(12),两个锁紧加固组件(12)以尾座本体(5)的中心线对称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调节尾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加固组件(12)包括两个锁紧板(1201),且安装弯杆(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203),安装板(120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液压缸三(1204),液压缸三(120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中间板(1205),两个锁紧板(1201)通过铰链连接于中间板(1205)远离安装板(1203)的一侧,两个锁紧板(1201)以中间板(1205)的中间线对称分布,两个锁紧板(1201)的外侧均等距离设有摩擦齿(120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调节尾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板(1205)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抵触片(1209),且两个抵触片(1209)的外侧均等距离固定连接有挤压弹簧杆(1208),位于同一个抵触片(1209)上的多个挤压弹簧杆(120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相邻的锁紧板(1201)的外侧,抵触片(1209)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轴块(1211),其中一个轴块(121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1206),驱动电机(1206)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动轴(1210),转动轴(1210)的另一端通过轴承连接于另一个轴块(1211)的一侧,转动轴(1210)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按压板(1207)。
7.一种机床,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自调节尾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床本体(1),所述机床本体(1)的顶部开有两个调节滑槽(8),且两个调节滑槽(8)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调节滑块(11),两个调节滑块(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推动滑架(4),自调节尾座安装于推动滑架(4)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床本体(1)的底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接地座(9),且机床本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端部板(2),端部板(2)面向推动滑架(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气缸(3),气缸(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于推动滑架(4)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滑架(4)的外侧设有限定组件(6),且限定组件(6)包括两个外展杆(601),两个外展杆(601)均固定连接于推动滑架(4)靠近两端的顶部,机床本体(1)位于两个接地座(9)之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对接摩擦条(606),两个外展杆(601)的相对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一(602),两个电动伸缩杆一(602)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摩擦板(605),两个摩擦板(605)与对接摩擦条(606)处于同一平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机床,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外展杆(601)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607),且两个固定块(607)的同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二(608),两个电动伸缩杆二(608)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整合块(604),两个整合块(604)的同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减震弹簧杆(603),减震弹簧杆(603)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于相对应的调节滑槽(8)的内壁。

说明书全文

一种自调节尾座及机床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自调节尾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调节尾座及机床。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技术中,机床加工一般是通过主轴和尾座来装夹工件的,由主轴带动工件旋转,配合刀具完成加工,机床的尾座是用来固定工件的装置,刀具在切削金属时,会产生极大的切以及震动,所以必须利用尾座牢固地夹紧工件,防止工件切割发生移动或偏移现象,因此尾座属于机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0003] 现有的机床尾座在使用过程中,随着工件加工的持续进行,工件与尾座顶头之间的顶紧力在逐步发生变化,这将导致顶头与工件之间的夹持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过度挤压,一种是过度松弛,无论是哪种状态,都将导致工件的加工受到一定的影响,然而,现有的尾座无法在对工件的夹持中自行调节两者之间的顶紧力,导致该尾座使用价值较低。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公开一种自调节尾座,旨在解决现有的机床尾座在使用过程中,随着工件加工的持续进行,工件与尾座顶头之间的顶紧力在逐步发生变化,这将导致顶头与工件之间的夹持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过度挤压,一种是过度松弛,无论是哪种状态,都将导致工件的加工受到一定的影响,然而,现有的尾座无法在对工件的夹持中自行调节两者之间的顶紧力的技术问题。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自调节尾座,包括尾座本体,所述尾座本体上设有自调节组件,且自调节组件包括安置筒,尾座本体的一侧开有安放槽,安置筒固定连接于安放槽的内部,所述安置筒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导轨,且两个导轨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动,两个滑动块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挤压环板,挤压环板远离尾座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承压传感器,且安装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两个伸缩连杆,两个伸缩连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连接环板,连接环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顶尖,顶尖与承压传感器接触,所述顶尖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定位套筒,定位套筒的外侧等距离开有刻度槽,定位套筒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滑动杆,两个滑动杆滑动连接于相对应的导轨的内部,所述安置筒位于刻度槽上方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机架,且机架面向刻度槽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记录摄像头。
[0007] 通过设置有自调节组件,在进行工件加工时,调节尾座本体与工件之间的距离,使得顶尖与工件的尾端相接触,接触过程中,通过承压传感器进行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监测,随着工件加工的进行,当承压传感器上检测的压力发生改变,则工件的尾端夹持处于一种不安全状态,承压传感器的实时监测,确保在工件尾端夹持出现问题时,可以及时对其进行自调节,确保顶尖与尾端之间的顶紧力始终处于一个安全范围内,进而提高该自调节尾座的使用价值。
[0008] 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安置筒远离挤压环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调节弹簧杆一,且两个调节弹簧杆一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块,两个定位块的相向一侧均开有嵌入槽,安置筒靠近两个调节弹簧杆一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两个连接杆面向相邻的定位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液压缸一,液压缸一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嵌入块,嵌入块插接于定位块的嵌入槽内部。
[0009] 通过设置有调节弹簧杆一、定位块和嵌入块,当承压传感器监测的压力值大于原有的压力值范围,则调节液压缸一带动嵌入块与定位块上的嵌入槽分离,则顶尖在压力作用下向着安置筒的内部移动,移动过程中,挤压环板对定位块进行挤压,顶尖的位置微调,降低顶尖与工件之间的挤压力,防止工件因挤压过度而弯折损坏,当承压传感器监测的数值位于标准值内,则调节液压缸二带动调节压块与挤压环板接触,接触的过程中,调节弹簧杆二逐步进入压缩状态直至承压传感器监测的数值达标后,液压缸二停止调节,实现顶尖的限定,确保顶尖对工件的顶紧力处于标准值内,当调节弹簧杆二压缩至极限状态后,调节弹簧杆二全部进入推动框中,确保调节弹簧杆二不被过度挤压损坏。
[0010] 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床,所述安置筒的内部中心点固定连接有液压缸二,且液压缸二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推动框,推动框的内壁环形固定有调节弹簧杆二,多个调节弹簧杆二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调节压块。
[0011] 通过设置有液压缸二、推动框、调节弹簧杆二和调节压块,在顶尖与工件之间的压力低于标准值,则直接调节液压缸二带动带动调节压块与挤压环板接触,接触的过程中,调节弹簧杆二逐步进入压缩状态,当承压传感器监测的压力值达标后,停止液压缸二的调节,实现顶尖的限定,确保顶尖对工件的顶紧力处于标准值内,调节弹簧杆二的存在使得顶紧力的增加处于逐增的状态,避免快速调节造成工件损坏。
[0012] 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定位套筒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安装弯杆,且两个安装弯杆的另一端均设有紧加固组件,两个锁紧加固组件以尾座本体的中心线对称分布。
[0013] 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锁紧加固组件包括两个锁紧板,且安装弯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液压缸三,液压缸三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中间板,两个锁紧板通过铰链连接于中间板远离安装板的一侧,两个锁紧板以中间板的中间线对称分布,两个锁紧板的外侧均等距离设有摩擦齿。
[0014] 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中间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抵触片,且两个抵触片的外侧均等距离固定连接有挤压弹簧杆,位于同一个抵触片上的多个挤压弹簧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相邻的锁紧板的外侧,抵触片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轴块,其中一个轴块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的另一端通过轴承连接于另一个轴块的一侧,转动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按压板
[0015] 通过设置有锁紧加固组件,顶尖与工件之间的顶紧力达到指定值后,调节液压缸三带动锁紧板向着工件的外侧移动,移动的过程中,锁紧板内侧的摩擦齿与工件的外侧逐步接触,接触挤压的过程中,锁紧板向着外侧展开,则挤压弹簧杆被压缩,实现工件外侧的锁紧,初步锁紧后,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转动轴上的转动按压板对锁紧板进行转动挤压,使得锁紧板与工件外侧的摩擦力更大,进一步提高工件夹持后的牢固性。
[0016]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机床,包括如上述的自调节尾座,还包括机床本体,所述机床本体的顶部开有两个调节滑槽,且两个调节滑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调节滑块,两个调节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推动滑架,自调节尾座安装于推动滑架的一侧。
[0017] 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机床本体的底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接地座,且机床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端部板,端部板面向推动滑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气缸,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于推动滑架的一侧。
[0018] 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推动滑架的外侧设有限定组件,且限定组件包括两个外展杆,两个外展杆均固定连接于推动滑架靠近两端的顶部,机床本体位于两个接地座之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对接摩擦条,两个外展杆的相对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一,两个电动伸缩杆一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摩擦板,两个摩擦板与对接摩擦条处于同一平面上。
[0019] 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两个所述外展杆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且两个固定块的同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二,两个电动伸缩杆二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整合块,两个整合块的同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减震弹簧杆,减震弹簧杆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于相对应的调节滑槽的内壁。
[0020] 通过设置有限定组件,在尾座本体位置调节后,调节电动伸缩杆一带动摩擦板与对接摩擦条接触,从而实现尾座本体的进一步限定,尾座本体上夹持的工件在加工状态下,各个减震弹簧杆对加工产生的震动进行削弱,从而降低震动对尾座本体稳定性和位置造成的影响,确保其调节后处于一个稳固的状态。
[0021] 有益效果:
[0022] 本发明提供的自调节尾座能够在进行工件加工时,调节尾座本体与工件之间的距离,使得顶尖与工件的尾端相接触,接触过程中,通过承压传感器进行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监测,随着工件加工的进行,当承压传感器上检测的压力发生改变,则工件的尾端夹持处于一种不安全状态,承压传感器的实时监测,确保在工件尾端夹持出现问题时,可以及时对其进行自调节,确保顶尖与尾端之间的顶紧力始终处于一个安全范围内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
[0023]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自调节尾座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自调节尾座的自调节组件示意图。
[0025] 图3为图2中结构拆分图。
[0026] 图4为图2中整体结构剖视图。
[0027]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自调节尾座的锁紧加固组件示意图。
[0028] 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自调节尾座的锁紧板结构放大图。
[0029] 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机床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0] 图8为图7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0031] 图9为本发明提出的机床的限定组件示意图。
[0032] 图中:1、机床本体;2、端部板;3、气缸;4、推动滑架;5、尾座本体;6、限定组件;601、外展杆;602、电动伸缩杆一;603、减震弹簧杆;604、整合块;605、摩擦板;606、对接摩擦条;607、固定块;608、电动伸缩杆二;7、安装弯杆;8、调节滑槽;9、接地座;10、自调节组件;
1001、安置筒;1002、记录摄像头;1003、机架;1004、刻度槽;1005、定位套筒;1006、顶尖;
1007、滑动杆;1008、导轨;1009、伸缩连杆;1010、调节弹簧杆一;1011、连接杆;1012、液压缸一;1013、嵌入块;1014、定位块;1015、连接环板;1016、承压传感器;1017、安装框;1018、挤压环板;1019、滑动块;1020、调节压块;1021、调节弹簧杆二;1022、液压缸二;1023、推动框;
11、调节滑块;12、锁紧加固组件;1201、锁紧板;1202、摩擦齿;1203、安装板;1204、液压缸三;1205、中间板;1206、驱动电机;1207、转动按压板;1208、挤压弹簧杆;1209、抵触片;
1210、转动轴;1211、轴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34] 参照图1‑图6,本发明的自调节尾座,包括尾座本体5,尾座本体5上设有自调节组件10,且自调节组件10包括安置筒1001,尾座本体5的一侧开有安放槽,安置筒1001固定连接于安放槽的内部,安置筒100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导轨1008,且两个导轨1008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动块1019,两个滑动块1019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挤压环板1018,挤压环板1018远离尾座本体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框1017,安装框101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承压传感器1016,且安装框1017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两个伸缩连杆1009,两个伸缩连杆100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连接环板1015,连接环板101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顶尖1006,顶尖1006与承压传感器1016接触。
[0035] 同时,本发明还在顶尖1006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定位套筒1005,定位套筒1005的外侧等距离开有刻度槽1004,定位套筒100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滑动杆1007,两个滑动杆1007滑动连接于相对应的导轨1008的内部,安置筒1001位于刻度槽1004上方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机架1003,且机架1003面向刻度槽100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记录摄像头1002。
[0036]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在进行工件加工时,调节尾座本体5与工件之间的距离,使得顶尖1006与工件的尾端相接触,接触过程中,通过承压传感器1016进行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监测,随着工件加工的进行,当承压传感器1016上检测的压力发生改变,则工件的尾端夹持处于一种不安全状态,承压传感器1016的实时监测,确保在工件尾端夹持出现问题时,可以及时对其进行自调节,确保顶尖1006与尾端之间的顶紧力始终处于一个安全范围内,进而提高该自调节尾座的使用价值。
[0037] 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安置筒1001远离挤压环板1018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调节弹簧杆一1010,且两个调节弹簧杆一1010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块1014,两个定位块1014的相向一侧均开有嵌入槽,安置筒1001靠近两个调节弹簧杆一1010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011,两个连接杆1011面向相邻的定位块10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液压缸一1012,液压缸一101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嵌入块1013,嵌入块
1013插接于定位块1014的嵌入槽内部,安置筒1001的内部中心点固定连接有液压缸二
1022,且液压缸二102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推动框1023,推动框1023的内壁环形固定有调节弹簧杆二1021,多个调节弹簧杆二102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调节压块1020。
[0038] 具体的,当承压传感器1016监测的压力值大于原有的压力值范围,则调节液压缸一1012带动嵌入块1013与定位块1014上的嵌入槽分离,则顶尖1006在压力作用下向着安置筒1001的内部移动,移动过程中,挤压环板1018对定位块1014进行挤压,顶尖1006的位置微调,降低顶尖1006与工件之间的挤压力,防止工件因挤压过度而弯折损坏,当承压传感器1016监测的数值位于标准值内,则调节液压缸二1022带动调节压块1020与挤压环板1018接触,接触的过程中,调节弹簧杆二1021逐步进入压缩状态直至承压传感器1016监测的数值达标后,液压缸二1022停止调节,实现顶尖1006的限定,确保顶尖1006对工件的顶紧力处于标准值内;
[0039] 而当调节弹簧杆二1021压缩至极限状态后,调节弹簧杆二1021全部进入推动框1023中,确保调节弹簧杆二1021不被过度挤压损坏。
[0040] 需要说明的是,在顶尖1006与工件之间的压力低于标准值,则直接调节液压缸二1022带动带动调节压块1020与挤压环板1018接触,接触的过程中,调节弹簧杆二1021逐步进入压缩状态,当承压传感器1016监测的压力值达标后,停止液压缸二1022的调节,实现顶尖1006的限定,确保顶尖1006对工件的顶紧力处于标准值内,调节弹簧杆二1021的存在使得顶紧力的增加处于逐增的状态,避免快速调节造成工件损坏。
[0041]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图2、图5和图6,定位套筒100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安装弯杆7,且两个安装弯杆7的另一端均设有锁紧加固组件12,两个锁紧加固组件12以尾座本体5的中心线对称分布。
[0042]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锁紧加固组件12包括两个锁紧板1201,且安装弯杆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203,安装板120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液压缸三1204,液压缸三120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中间板1205,两个锁紧板1201通过铰链连接于中间板1205远离安装板1203的一侧,两个锁紧板1201以中间板1205的中间线对称分布,两个锁紧板1201的外侧均等距离设有摩擦齿1202,中间板1205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抵触片1209,且两个抵触片
1209的外侧均等距离固定连接有挤压弹簧杆1208,位于同一个抵触片1209上的多个挤压弹簧杆120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相邻的锁紧板1201的外侧,抵触片1209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轴块1211,其中一个轴块121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1206,驱动电机1206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动轴1210,转动轴1210的另一端通过轴承连接于另一个轴块1211的一侧,转动轴1210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按压板1207。
[0043] 需要说明的是,顶尖1006与工件之间的顶紧力达到指定值后,调节液压缸三1204带动锁紧板1201向着工件的外侧移动,移动的过程中,锁紧板1201内侧的摩擦齿1202与工件的外侧逐步接触,接触挤压的过程中,锁紧板1201向着外侧展开,则挤压弹簧杆1208被压缩,实现工件外侧的锁紧,初步锁紧后,启动驱动电机1206,驱动电机1206带动转动轴1210上的转动按压板1207对锁紧板1201进行转动挤压,使得锁紧板1201与工件外侧的摩擦力更大,进一步提高工件夹持后的牢固性。
[0044]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机床,如图7‑图9所述,该机床包括自调节尾座,还包括机床本体1,机床本体1的顶部开有两个调节滑槽8,且两个调节滑槽8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调节滑块11,两个调节滑块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推动滑架4,自调节尾座安装于推动滑架4的一侧。
[0045] 机床本体1的底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接地座9,且机床本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端部板2,端部板2面向推动滑架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气缸3,气缸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于推动滑架4的一侧,推动滑架4的外侧设有限定组件6。
[0046]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上述的限定组件6包括两个外展杆601,两个外展杆601均固定连接于推动滑架4靠近两端的顶部,机床本体1位于两个接地座9之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对接摩擦条606,两个外展杆601的相对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一602,两个电动伸缩杆一602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摩擦板605,两个摩擦板605与对接摩擦条606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两个外展杆601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607,且两个固定块607的同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二608,两个电动伸缩杆二608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整合块604,两个整合块604的同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减震弹簧杆603,减震弹簧杆603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于相对应的调节滑槽8的内壁。
[0047]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在尾座本体5位置调节后,调节电动伸缩杆一602带动摩擦板605与对接摩擦条606接触,从而实现尾座本体5的进一步限定,尾座本体5上夹持的工件在加工状态下,各个减震弹簧杆603对加工产生的震动进行削弱,从而降低震动对尾座本体5稳定性和位置造成的影响,确保其调节后处于一个稳固的状态。
[0048] 使用时,首先调节气缸3带动推动滑架4下方的调节滑块11在调节滑槽8中移动,使得顶尖1006与工件的尾端接触,接触后,气缸3持续推进,则承压传感器1016上监测的数值逐步增加,当其增加至指定值后,气缸3停止运行,调节电动伸缩杆一602带动摩擦板605与对接摩擦条606接触,从而实现尾座本体5的进一步限定;
[0049] 接着,调节液压缸三1204带动锁紧板1201向着工件的外侧移动,移动的过程中,锁紧板1201内侧的摩擦齿1202与工件的外侧逐步接触,接触挤压的过程中,锁紧板1201向着外侧展开,则挤压弹簧杆1208被压缩,实现工件外侧的锁紧;
[0050] 初步锁紧后,启动驱动电机1206,驱动电机1206带动转动轴1210上的转动按压板1207对锁紧板1201进行转动挤压,完成工件的外侧锁定,工件加工过程中,当承压传感器
1016监测的压力值大于原有的压力值范围,则调节液压缸一1012带动嵌入块1013与定位块
1014上的嵌入槽分离,则顶尖1006在压力作用下向着安置筒1001的内部移动,移动过程中,挤压环板1018对定位块1014进行挤压,顶尖1006的位置微调,当承压传感器1016监测的数值位于标准值内,则调节液压缸二1022带动调节压块1020与挤压环板1018接触,接触的过程中,调节弹簧杆二1021逐步进入压缩状态直至承压传感器1016监测的数值达标后,液压缸二1022停止调节,实现顶尖1006的限定,在顶尖1006与工件之间的压力低于标准值,则直接调节液压缸二1022带动带动调节压块1020与挤压环板1018接触,接触的过程中,调节弹簧杆二1021逐步进入压缩状态,当承压传感器1016监测的压力值达标后,停止液压缸二
1022的调节,实现顶尖1006的限定。
[0051]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