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处理系统

专利类型 发明公开 法律事件 公开; 实质审查;
专利有效性 实质审查 当前状态 实质审查
申请号 CN202211099047.9 申请日 2022-09-09
公开(公告)号 CN115339791A 公开(公告)日 2022-11-15
申请人 上海同健远大环保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申请人类型 企业
发明人 施炜; 乐海; 盛春强; 郑杰; 第一发明人 施炜
权利人 上海同健远大环保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权利人类型 企业
当前权利人 上海同健远大环保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类型 企业
省份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省份:上海市 城市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城市:上海市宝山区
具体地址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详细地址:上海市宝山区沪太路陶家桥西 邮编 当前专利权人邮编:201906
主IPC国际分类 B65F5/00 所有IPC国际分类 B65F5/00B65G35/00B65G65/23
专利引用数量 0 专利被引用数量 0
专利权利要求数量 5 专利文献类型 A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三方专利事务所 专利代理人 吴玮;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一种垃圾处理装置,包括若干运输轨道、若干垃圾处理装置、至少二台天车轨道以及至少二条地轨,其中运输轨道间平行设置,若干垃圾处理装置设置于第一运输轨道的一侧,至少二台天车轨道,第一台天车轨道横向设置于第一运输轨道和第二运输轨道上方,第二台天车轨道平行设置于第二运输轨道或第三运输轨道以及垃圾 箱体 运输车辆行驶道路上方,至少二条地轨,所述地轨上设有变轨平台车;本发明与 现有技术 相比,采用地轨与天轨相结合的运作方式使整个流程中无需多次转运和倒出,简洁无繁琐,且不会出现垃圾堆积的情况,减少了环境污染。
权利要求

1.一种垃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若干运输轨道, 运输轨道平行设置, 第一运输轨道上设有卸料移动车,用于运送垃圾箱并实现卸料,第二、三等运输轨道上设有移动小车,用于运送垃圾箱;
若干垃圾处理装置,设置于第一运输轨道的一侧,卸料移动车将垃圾箱内垃圾卸至所述若干垃圾处理装置内;
至少二台天车轨道,第一台天车轨道横向设置于第一运输轨道和第二运输轨道上方,第一台天车轨道上设有移动吊车,用于吊起垃圾箱,以实现垃圾箱体在第一运输轨道的卸料移动车和第二运输轨道的移动小车之间切换;第二台天车轨道平行设置于第二运输轨道或第三运输轨道以及垃圾箱体运输车辆行驶道路上方,车辆行驶道路与运输轨道垂直布置,第二台天车轨道上也设有移动吊车,用于吊起垃圾箱,以实现垃圾箱体在第二或第三运输轨道移动小车和垃圾箱体运输车辆之间切换;
至少二条地轨,地轨与若干运输轨道相交并构成环状通路,所述地轨上设有变轨平台车,变轨平台车用于将移动小车变轨至其他运输轨道,所述变轨平台车上设有与所述运输导轨相同高度、轨距的成对导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轨在地面下方开设有凹槽,凹槽为下沉平台结构,下沉平台上设有轨道,即地轨,变轨平台车在地轨上移动,以使变轨平台车导轨与运输轨道对齐,构成连续轨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轨道包括至少两条运输轨道,第一运输轨道上行驶卸料移动车,用于运输满箱的垃圾箱,并将满箱的垃圾箱运送至垃圾处理装置并卸出垃圾,然后将该卸出垃圾的箱体返回,第二、三、四等运输轨道上行驶移动小车,用于运输空箱或满箱的垃圾箱,通过地轨上的变轨平台实现变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垃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运输轨道和第二、三、四等运输轨道位于地轨的外侧,还设有第一运输轨道延伸段和第二、三、四等运输轨道延伸段,第一运输轨道延伸段和第二运输轨道延伸段上方还设有第三台天车轨道,第一、二运输轨道延伸段和第三、四等运输轨道延伸段末端设有第三地轨,第一、二运输轨道延伸段和第三、四等轨道延伸段均可用于暂存满箱或空箱的垃圾箱。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运输轨道的卸料移动车上设有翻转平台,翻转平台两侧设有液压油缸,液压油缸用于撑起翻转平台的一端,进而使得翻转平台带动垃圾箱一同倾斜,以使垃圾卸出垃圾箱进入垃圾处理装置。

说明书全文

一种垃圾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垃圾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增加明显,这也导致了生活垃圾的产量也在不断地增加,生活垃圾的成本日趋复杂,因此处理生活垃圾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必要方式。
[0003] 目前上海的垃圾处理方式是将垃圾装箱后运送到集中点,达到集中点后统一装箱经过船运到达指定点靠岸,靠岸后再重新装箱将垃圾分装运输到垃圾处理坑中,最后才对垃圾进行处理,这样的垃圾处理方法中垃圾经过多次装箱转运和倒出,整个流程十分繁琐,且垃圾处理坑是露天坑,对周围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0004]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领域专业人员提出了将AGV小车应用到垃圾处理领域,这种方法固然过程简洁,且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但是每一辆AGV小车都装备有电磁或光学等自动导航装置,以确保能够沿规定的导航路径行驶,这就需要高额的成本,而且运行起来效率不高,无法满足上海的城市垃圾处理需求。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低成本、高效率、满箱和空箱分开运作的垃圾处理系统。
[0006]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垃圾处理系统,所述的垃圾处理系统包括:若干运输轨道,运输轨道平行设置,第一运输轨道上设有卸料移动车,用于运送垃圾箱并实现卸料,第二、三等运输轨道上设有移动小车,用于运送垃圾箱;
若干垃圾处理装置,设置于第一运输轨道的一侧,卸料移动车将垃圾箱内垃圾卸至所述若干垃圾处理装置内;
至少二台天车轨道,第一台天车轨道横向设置于第一运输轨道和第二运输轨道上方,第一台天车轨道上设有移动吊车,用于吊起垃圾箱,以实现垃圾箱体在第一运输轨道的卸料移动车和第二运输轨道的移动小车之间切换;第二台天车轨道平行设置于第二运输轨道或第三运输轨道以及垃圾箱体运输车辆行驶道路上方,车辆行驶道路与运输轨道垂直布置,第二台天车轨道上也设有移动吊车,用于吊起垃圾箱,以实现垃圾箱体在第二或第三运输轨道移动小车和垃圾箱体运输车辆之间切换;
至少二条地轨,地轨与若干运输轨道相交并构成环状通路,所述地轨上设有变轨平台车,变轨平台车用于将移动小车变轨至其他运输轨道,所述变轨平台车上设有与所述运输导轨相同高度、轨距的成对导轨。
[0007] 本发明还包括如下优选的技术方案:进一步,所述地轨在地面下方开设有凹槽,凹槽为下沉平台结构,下沉平台上设有轨道,即地轨,变轨平台车在地轨上移动,以使变轨平台车导轨与运输轨道对齐,构成连续轨道。
[0008] 进一步,所述运输轨道包括至少两条运输轨道,第一运输轨道上行驶卸料移动车,用于运输满箱的垃圾箱,并将满箱的垃圾箱运送至垃圾处理装置并卸出垃圾,然后将该卸出垃圾的箱体返回,第二、三、四等运输轨道上行驶移动小车,用于运输空箱或满箱的垃圾箱,通过地轨上的变轨平台实现变轨。
[0009] 进一步,所述第一运输轨道和第二、三、四等运输轨道位于地轨的外侧,还设有第一运输轨道延伸段和第二、三、四等运输轨道延伸段,第一运输轨道延伸段和第二运输轨道延伸段上方还设有第三台天车轨道,第一、二运输轨道延伸段和第三、四等运输轨道延伸段末端设有第三地轨,第一、二运输轨道延伸段和第三、四等轨道延伸段均可用于暂存满箱或空箱的垃圾箱。
[0010] 进一步,所述第一运输轨道的卸料移动车上设有翻转平台,翻转平台两侧设有液压油缸,液压油缸用于撑起翻转平台的一端,进而使得翻转平台带动垃圾箱一同倾斜,以使垃圾卸出垃圾箱进入垃圾处理装置。
[0011]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摒弃了露天坑处理垃圾的方式,减少了环境污染,利用天轨和地轨结合的方式,使满箱和空箱能有序地分开运行,整个垃圾处理方式更加快捷和方便,且整体成本较低,实用性较强。附图说明
[0012] 图1 为本发明的整体平面图。
[0013] 图2为本发明的变轨平台车工作场景图。
[0014] 图中:1.第一运输轨道 2.第二运输轨道 3.第三运输轨道 4.第四运输轨道 5.变轨平台车 6.垃圾箱 7.地轨 8.移动小车 9.移动吊车10.垃圾处理装置 11.第一台天车轨道 12.第二台天车轨道 13.车辆行驶道路 14.卸料移动车。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为了让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描述。
[0016] 实施例1.参见图1和图2,本发明公开一种垃圾处理系统,所述垃圾处理系统包括若干运输轨道、若干垃圾处理装置10、至少二台天车轨道和至少二条地轨7,所述的运输轨道平行设置,第一运输轨道1上设有卸料移动车14,用于运送垃圾箱6并实现卸料,第二运输轨道2、第三运输轨道3等上设有移动小车8,用于运送垃圾箱6;所述若干垃圾处理装置10设置于第一运输轨道1的一侧,卸料移动车14将垃圾箱内垃圾卸至垃圾处理装置10内;至少二台天车轨道,其中第一台天车轨道11横向设置于第一运输轨道1和第二运输轨道2的上方,第一台天车轨道11上设有移动吊车9,用于吊起垃圾箱6,以实现垃圾箱6在第一运输轨道1的卸料移动车14和第二运输轨道2的移动小车8之间切换;第二台天车轨道12平行设置于第二运输轨道2或第三运输轨道3以及垃圾箱6运输车辆行驶道路13上方,车辆行驶道路13与运输轨道垂直布置,第二台天车轨道12上也设有移动吊车9,用于吊起垃圾箱6,以实现垃圾箱6在第二运输轨道2或第三运输轨道3的移动小车8和垃圾箱6运输车辆之间切换;至少二条地轨7,地轨7与若干运输轨道相交并构成环状通路,所述地轨7上设有变轨平台车5,变轨平台车5用于将移动小车8变轨至其他运输轨道或将第一运输轨道1上的卸料移动车14运输至第一运输轨道1的延伸段,所述变轨平台车5上设有与所述运输导轨相同高度、轨距的成对导轨。
[0017] 为了让本领域技术人员给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对本发明的运行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0018] 在具体运行方式上,卡车将满装垃圾箱6拉到第二运输轨道2前,将满装垃圾箱6移至移动小车8上,移动小车8在第二运输轨道2上运输至第一台天车轨道11,垃圾箱6被第一台天车轨道11上的移动吊车9吊起,被吊到第一台运输轨道1上的卸料移动车14上,卸料移动车14上设有框架,框架两侧设有液压撑杆,在运输过程中,当运输至垃圾处理装置10时,液压撑杆撑起卸料移动车14框架的一端,进而使得框架倾斜,以使垃圾进入垃圾处理装置10,变成空箱的垃圾箱6继续运输至第一台天车轨道11的延伸段,被第一台天车轨道11上的移动吊车9吊起,实现第一运输轨道1和第二运输轨道2的变轨,将空箱的垃圾箱6统一安置在一;当垃圾处理装置10已满,不能再进行倾倒垃圾,此时第二运输轨道2继续将满载垃圾箱6运输至与地轨7接轨处,由于地轨7在地面下方开设有凹槽,凹槽为下沉平台结构,下沉平台上设有轨道,即地轨7,变轨平台车5在地轨7上移动,以使变轨平台车5与运输轨道处于同一平面,此时的满装垃圾箱6经过变轨平台车5运送到第二、三运输轨道的延伸段,等待垃圾处理装置10处理完成后再处理。
[0019] 实施例2本实施例中,第一运输轨道1、第二运输轨道2和第三运输轨道3上均设有卸料移动小车14,此时第一运输轨道1的卸料移动小车14与第二运输轨道2的卸料移动小车14通过第一台天车轨道11实现垃圾箱6之间的交换,第一运输轨道1和第二运输轨道2和第三运输轨道3上的卸料移动小车均可以通过地轨7实现相互变轨。
[0020] 实施例3本实施例中,除了第一运输轨道1、第二运输轨道2和第三运输轨道3外还包括第四运输轨道4和第五运输轨道等,通过地轨7实现将多余的垃圾箱变轨储存到第四运输轨道4和第五运输轨道上。
[0021] 以上所述,仅为此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新型的构思加于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