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 实用新型 | 法律事件 | 授权; |
专利有效性 | 有效专利 | 当前状态 | 授权 |
申请号 | CN202122392343.5 | 申请日 | 202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732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申请人 | 昆山威胜达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申请人类型 | 企业 |
发明人 | 路建伟; 刘威; 陈杰; 张冰华; | 第一发明人 | 路建伟 |
权利人 | 昆山威胜达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权利人类型 | 企业 |
当前权利人 | 昆山威胜达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当前权利人类型 | 企业 |
省份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省份:江苏省 | 城市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城市:江苏省苏州市 |
具体地址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详细地址: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玉山镇北门路2159号4号厂房 | 邮编 | 当前专利权人邮编:215316 |
主IPC国际分类 | B03C5/02 | 所有IPC国际分类 | B03C5/02 |
专利引用数量 | 0 | 专利被引用数量 | 0 |
专利权利要求数量 | 8 | 专利文献类型 | U |
专利代理机构 | 专利代理人 |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静电收集器,其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的静电收集组件及密封连接组件,所述静电收集组件通过密封连接组件与外部电源电连接,所述密封连接组件包括中空的 基座 、连接封头及连接器,所述基座连通所述壳体的内部与外部,基座与壳体密封连接,连接封头设于基座位于壳体外侧的一端,连接器设于基座位于壳体内侧的一端,连接封头、连接器均与基座密封连接。本实用新型的静电收集器通过密封连接组件将壳体内正 电极 与外部电源进行密封连接,在适应静电收集组件的结构的同时保证了壳体的 密封性 ,且增加了静电收集组件的固定强度。 | ||
权利要求 | 1.一种静电收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的静电收集组件及密封连接组件,所述静电收集组件通过密封连接组件与外部电源电连接,所述密封连接组件包括中空的基座、连接封头及连接器,所述基座连通所述壳体的内部与外部,基座与壳体密封连接,连接封头设于基座位于壳体外侧的一端,连接器设于基座位于壳体内侧的一端,连接封头、连接器均与基座密封连接。 |
||
说明书全文 | 静电收集器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2] 润滑油是用在各种类型的机械设备上以减少摩擦、保护设备的液体润滑剂,主要起到润滑、辅助冷却、防锈、清洁、密封、缓冲等作用。机械设备的运行过程会使油液产生固体颗粒物、油泥、漆膜、亚微米颗粒物、水分等,使油液劣化,劣化后的油液很有可能导致设备故障,例如设备的腐蚀、泄漏、动作失灵等。另外,润滑油在储存、运输过程中也会引入水分、颗粒杂质、金属离子及金属氧化物等。因此在使用时需对润滑油进行净化或过滤。 [0004]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静电收集器,以解决上述问题。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性较好的静电收集器。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静电收集器,其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的静电收集组件及密封连接组件,所述静电收集组件通过密封连接组件与外部电源电连接,所述密封连接组件包括中空的基座、连接封头及连接器,所述基座连通所述壳体的内部与外部,基座与壳体密封连接,连接封头设于基座位于壳体外侧的一端,连接器设于基座位于壳体内侧的一端,连接封头、连接器均与基座密封连接。 [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静电收集组件包括一对同心设置的正电极及负电极,以及设于正电极及负电极之间的收集部,所述正电极与所述连接器接触。 [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收集部包括至少一对同心设置的第一筒体、第二筒体及填充于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之间形成的收集腔内的过滤介质,所述第一筒体与正电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筒体与负电极电性连接。 [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正电极为设于所述第一筒体内部的圆柱状电极,所述负电极为所述壳体,所述第二筒体与所述壳体接触。 [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固定组件,其包括上压板及下压板,所述上压板及下压板固定于正电极上下两端,上压板及下压板的外径大于正电极的外径,并与收集部的上下两端抵接,以将收集部与所述正电极进行紧固。 [0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上压板下方设有用于支撑收集部的支撑条,所述下压板上方设有支撑所述收集部的支撑条,所述下压板为镂空板,所述上压板及下压板的材质为POM塑料。 [0012]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壳体包括位于下端的下盖,所述基座设于下盖与下压板之间,基座包括同轴设置的穿设于下盖内的第一端部及抵接于下盖与下压板之间的第二端部,第二端部与下盖之间还设有密封圈。 [0013]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器一端固定于基座内,另一端穿过下压板中心的连接器孔与正电极连接。 [0014]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静电收集器通过密封连接组件将壳体内正电极与外部电源进行密封连接,在适应静电收集组件的结构的同时保证了壳体的密封性,且增加了静电收集组件的固定强度。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静电收集器的立体图。 [0016] 图2为图1中静电收集器的剖视图。 [0017] 图3为图2中静电收集组件的仰视图。 [0018] 图4为图2中圆圈部分的放大图。 [0019] 图5为正电极与固定组件的分解图。 [0020] 图6为下压板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0021]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0022] 请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静电收集器,其包括壳体 10、设于壳体10内的静电收集组件20、固定组件30及密封连接组件40。 [0023] 壳体10包括筒部11、设于筒部11上端开口处的上盖12及设于筒部11下端开口处的下盖13。筒部11开设有进油口111及出油口112。上盖 12的上方设有与筒体11连通的自动排气阀50。本实施例中,壳体10作为负电极。 [0024] 请参图2及图3所示,静电收集组件20包括正电极21及套设于正电极21外周的收集部22。正电极21为圆柱状。收集部22包括两对同心设置的第一筒体221a、221b及第二筒体222a、222b。具体的,收集部22由内而外依次为第一筒体221a、第二筒体222a、第一筒体 221b、第二筒体222b。其中,第一筒体221a与第二筒体222a之间形成收集腔,第一筒体 221b与第二筒体222b之间形成收集腔。优选的,第二筒体222a与第一筒体221b之间也形成有收集腔。 [0025] 请参图3所示,收集腔内填充有过滤介质223,过滤介质223为同心设置的多层木浆纸,木浆纸纵向折叠为锯齿状,相邻两层折叠的木浆纸之间还设有起到分隔支撑作用的未折叠木浆纸。 [0026] 第一筒体221a、221b及第二筒体222a、222b均为导电的金属材料制成,优选为铝筒。第一筒体221a、221b与正电极21电性连接,第二筒体 222a、222b接地。具体的,第一筒体221a紧密套设于正电极21外侧,进一步,两个第一筒体221a、221b电性连接。优选的,第一筒体221a、221b 的一端通过铝片221c连接。两个第二筒体222a、222b电性连接,优选的,第二筒体222a、222b的一端通过铝片222c连接。第二筒体222b与筒部 11电性连接,进一步通过筒部11进行接地。第二筒体222a与铝片221c 不接触,第一筒体221b与铝片222c不接触。 [0027] 优选的,第二筒体222b与筒体11紧密贴合,使得静电收集组件20将壳体10内部分隔为进油腔11a及出油腔11b。请参图2所示,进油口111 及出油口112分别与收集腔连通,进油腔11a设于进油口111及收集腔之间,出油腔11b设于出油口112与收集腔之间,油液自进油口111、进油腔11a通过收集部进入出油腔11b,并从出油口112流出。 [0028] 当正电极21及壳体10通电后,第一筒体221a、221b均呈正电性,第二筒体222a、222b均呈负电性,且呈不同电性的筒体相邻设置。收集腔内的油液在相邻筒体之间形成的圆形高压静电场的作用下,使颗粒杂质分别显示正、负电性,带正、负电性颗粒各自向负、正电极方向游动,中性颗粒被带电颗粒物挤着移动,并在移动的过程中被过滤介质223拦截、吸附。 [0029] 固定组件30用于将收集部22与正电极21进行紧固。请参图2及图 5所示,固定组件30包括上压板31及下压板32,上压板31及下压板32 固定于正电极21上下两端,上压板31及下压板32的外径大于正电极21 的外径,并与收集部22的上下两端抵接,以将收集部22夹紧固定。 [0030] 上压板31具体通过螺栓33与正电极21的端部螺纹固定,上压板31 朝向收集部22的一侧设有用于支撑收集部22的支撑条(未标号),如此设置,使得自收集部22流出的油液不被上压板31挡住,可以自由流入出油腔11b。请一并参图6所示,下压板32通过螺栓(未图示)与正电极21 的端部螺纹固定,下压板32具体包括平板部321、设于平板部321上方的电极安装部323及支撑收集部22的支撑条324。电极安装部323位于下压板32中心位置。支撑条324呈辐射状分布,且其延伸方向平行于收集部22的径向。下压板32为镂空板,具体的,平板部321上开设有若干导流孔322、326。上压板31及下压板32的材质为绝缘材料,优选为POM 塑料。 [0031] 密封连接组件40用于将壳体10内的静电收集组件20与壳体10外部的电源密封连接。请参图4所示,密封连接组件40包括中空的基座41、连接封头42及连接器43。基座41连通壳体10的内部与外部,基座41与壳体10密封连接。具体的,基座41设于下盖113与下压板32之间,基座41包括同轴设置的穿设于下盖113内的第一端部及抵接于下盖13与下压板32之间的第二端部,第二端部与下盖113之间还设有密封圈44。连接封头42设于基座41位于壳体10外侧的一端,连接器43设于基座41 位于壳体10内侧的一端,连接器43一端固定于基座41内,另一端穿过下压板32中心的连接器孔325与正电极21连接。连接封头42、连接器 43均与基座41密封连接,具体的,连接封头42与基座41之间设有密封圈46,连接器43与基座41之间设有密封圈45。 [0032] 本实用新型中,密封连接组件40一方面使得静电收集组件20与外部电源密封连接,另一方面,由于基座41设于下压板32与下盖113之间,因此基座41还起到支撑静电收集组件20的作用,进一步增加了静电收集组件20的固定强度。 [0033]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静电收集器将收集部设置为一个整体,且收集部通过固定组件可拆卸的固定于正电极上,不仅方便安装,也便于维护过程中设备的拆解及收集部的替换;进一步的,收集部包括相互嵌套的两组第一筒体及第二筒体,不仅同组的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之间可进行静电收集过程,不同组之间的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之间也可以进行静电收集过程,增加了静电收集器的收集效率,进而提高单位时间净化油液的体积,或者,可以在保证收集效果的基础上增加油液的流量;密封连接组件的设置使得壳体内部的正电极可在密封条件下与外部的电源电性连接,防止油液的泄漏,造成环境污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