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电通信技术 / 扬声器、传声器、唱机拾音器或其他声—机电传感器;助听器;扩音系统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221 全集成多功能充电管脚控制电路及无线 CN202110282613.9 2021-03-16 CN112954534B 2024-05-03 邱东; 韦韧
发明公开一种全集成多功能充电管脚控制电路及无线机,属于耳机充电控制技术领域,提出以下方案:全集成多功能充电管脚控制电路,集成于电子设备的片上系统芯片,包括充电器、逻辑控制电路、开关电路和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充电器,包括电源输入端和电源输出端,用于将电源输入端输入的电流经电源输出端输出至锂电池;逻辑控制电路,用于根据充电器的电源输入端的电压大小输出开关控制信号,以控制开关电路的导通/关断;开关电路,用于在逻辑控制电路的控制下,导通电源输入端与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本发明技术方案提升了无线耳机充放电和信息传输的便捷性,同时提升了无线耳机的可靠性。
222 一种机光感校准装置及方法 CN202011433251.0 2020-12-10 CN112584268B 2024-05-03 赵鹤; 张金霞; 郭准; 潘先宾; 林爱军; 邹定锴; 李纪鹏
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光感校准装置及方法,包括光学传感器、柔性电路板、主控系统、耳机外壳,滤光片;主控系统通过柔性电路板光学传感器通信,用于检测安装有光学传感器和滤光片的耳机外壳;主控系统包括主控和多个子卡,主控用于控制子卡的工作流程,子卡用于耳机光感的校准,每个子卡对应一个耳机。首先进行对空测试,得到光学传感器对滤光片和耳机外壳的结构光值;测试各种光敏二极管放大倍数下的结构光值;进行放置有灰卡的光感测试,根据不同的光敏二极管放大倍数结构光值,计算得到既满足入耳识别距离又满足结构光的配置。本发明检测已经安装了光学传感器和滤光片的耳机外壳,可及时挑选出不良品,降低成本。
223 系统 CN202010382603.8 2020-05-08 CN111918194B 2024-05-03 J·赫贝尔
提供了一种双系统,包括:要在用户的第一耳朵处佩戴的或至少部分地在用户的第一耳朵中的第一听力设备(10),以及要在用户的第二耳朵处佩戴的或至少部分地在用户的第二耳朵中的第二听力设备(12)。听力设备中的每一个包括:接收机单元(14),其用于无线地接收射频(RF)信号,该接收机单元(14)包括用于测量接收到的RF信号的质量以便提供同侧RF信号质量参数的测量单元(32);控制单元(20);以及信号处理单元(18),其用于处理输入音频信号以便生成经处理的音频信号以提供听力辅助。该控制单元包括:偏移适配器单元(36),其用于调整同侧RF信号质量参数以产生经调整的同侧RF信号质量参数,该经调整的同侧RF信号质量参数被供应给同侧信号处理单元;以及滤波器单元(38),其用于通过对同侧RF信号质量参数进行滤波来确定经滤波的同侧RF信号质量参数。该控制单元被配置为:从另一听力设备接收经滤波的对侧RF信号质量参数,并且根据经滤波的同侧RF信号质量参数与经滤波的对侧RF信号质量参数之间的差异来调整偏移适配器单元。
224 具有无源护器的听保护装置 CN201910898801.7 2019-09-23 CN110944260B 2024-05-03 C·S·拉夫特
发明涉及一种包括听保护装置和通信装置的听力保护系统,其中,听力保护装置包括:第一连接器;第一护器,其包括第一声衰减体、第一主麦克和第一接收器,其中第一主麦克风和第一接收器分别电连接到第一连接器的第一主端子和第一接收端子,并且其中第一声衰减体配置为覆盖用户的外耳;以及第二护耳器,其包括第二声衰减体、第二主麦克风和第二接收器,其中第二主麦克风和第二接收器分别电连接到第一连接器的第二主端子和第二接收端子,并且其中第二声衰减体配置为覆盖用户的外耳。
225 一种MEMS结构 CN201910415711.8 2019-05-18 CN110099345B 2024-05-03 刘端
申请公开了一种MEMS(微机电系统)结构,包括:衬底,具有邻近设置的空腔和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在所述空腔的外围;压电复合振动层,形成在所述空腔的正上方并且位于所述第一凹槽中间,其中,位于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空腔之间的部分的所述衬底支撑所述压电复合振动层,其中,所述压电复合振动层的外围区域分布有贯穿所述压电复合振动层的多个第一通孔;质量,形成在所述压电复合振动层的中间区域。通过使得位于第一凹槽和空腔之间的部分衬底材料支撑压电复合振动层,提高了压电复合振动层在声压作用下的位移和形变,降低了残余应,进而提高了MEMS结构的灵敏度。
226 发声器模组 CN201811215886.6 2018-10-18 CN109195084B 2024-05-03 郝正恩; 张军; 周树芝
发明提供一种发声器模组,通过在后声腔灌装吸音颗粒的区域设置隔离部件,从而使得灌装区域形成可以相互空气流通的两个腔体,在使用时即使该腔体内的吸音颗粒堆积,由于另一个腔体的存在仍然可以实现空气流通顺畅,提高了吸音颗粒与空气的接触面积,避免了由于部分吸音颗粒的堆积造成的气流不畅的问题,从而能够发挥出吸音效果,并且能够防止因为吸音颗粒堆积造成的吸音颗粒分布不均匀带来的F0差异的问题。
227 一种数字音频功放系统 CN201810979080.8 2018-08-27 CN109068241B 2024-05-03 周佳宁
发明公开了一种数字音频功放系统,该数字音频功放系统通过提高第一电流源模和第二电流源模块的等效输出阻抗,进而减小第一电流源模块对电源抑制比的影响,并且提高了分压电阻之间的匹配程度,进而提高数字音频功放系统的电源抑制比,消除了喇叭上的噪声。
228 一种扬声器弹波成型压制模 CN201810804192.X 2018-07-20 CN108928018B 2024-05-03 方勇峰
发明公开了一种扬声器弹波成型压制模具,涉及扬声器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加工台,加工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加工台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加工台的上端活动连接有活动板,活动板的底端固定连接伸缩杆的一端,伸缩杆的另一端贯穿固定板并固定连接有限位,伸缩杆的周向设有弹簧,活动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下成型面,活动板的中心处开设有第一通孔,底座的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夹盘。该扬声器弹波成型压制模具,通过设置活动板,能够在加工时起到缓冲的作用,通过设置第二通孔和钻头,能够在压模的同时进行钻孔处理,高效方便,通过设置弹簧,为活动板提供了上升动,能够将加工完成的弹波顶出。
229 受话器加工用自动定位装置 CN201711424137.X 2017-12-25 CN107889043B 2024-05-03 马响玉
发明涉及一种受话器加工用自动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机构;驱动机构,其上安装有至少2个所述定位机构,用于带动安装在所述驱动机构上的定位机构运动;控制器,其用于控制所述驱动机构做间歇运动;当所述定位机构跟随所述驱动机构做间歇运动时,下一定位机构恰好能够运动至上一定位机构所在工作位置后停止运动。上述自动定位装置只需要进行一次定位位置调节,无需重复多次位置调节,即简化了工序,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利于规模化生产。
230 一种低频反射式超重低频音箱 CN201711214143.2 2017-11-28 CN107743287B 2024-05-03 李伟荣
发明公开了一种低频反射式超重低频音箱,喇叭板平行于壳体的后板设置并且喇叭板固定在壳体内部靠近后板一侧,低音单元固定在喇叭板上并且低音单元面向后板设置,壳体两侧侧板设置有开口并且开口位于后板和喇叭板之间,侧网固定在开口内,出气口为沿竖直方向设置的长方体筒体出气口并且两个出气口设置在低音单元两侧靠近壳体两侧侧板位置,出气网固定在出气口上端将出气口上端完全覆盖,壳体底板两侧开有两个与出气口形状匹配的通孔,出气口下端固定在通孔上与壳体外界连通。本发明通过后板反射并从两侧开口和底板上的两个出气孔出音,形成球形低频扩散音波,使声场多方面充满包围感,达到良好的低音效果。
231 音频的播放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202311813211.2 2023-12-26 CN117956388A 2024-04-30 刘逸伦; 唐杰; 林进华; 孙聪
申请提供的一种音频的播放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在音响设备播放音频信号的情况下,获取区域内的雷达波检测信号;基于所述雷达波检测信号确定目标用户的位置;基于所述目标用户的位置确定目标音响设备的位置和声学调整信息;基于所述声学调整信息对音频信号进行处理,得到处理后的音频信号;将所述音频信号发送至所述位置对应的目标音响设备,以使所述目标音响设备播放所述音频信号,能够实现音频播放随用户移动而自动调整,从而提高用户的听觉效果。
232 一种用于汽车声学系统的下线检测方法 CN202410049305.5 2024-01-12 CN117956386A 2024-04-30 张胜; 卢明辉; 谢海圣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声学系统的下线检测方法,包括:S1、播放采集,测试扬声器和麦克组成的混合系统,系统逐个驱动扬声器播放设定信号,同步的控制麦克风采集,获得录音数据;S2、传递函数计算,计算扬声器与麦克风之间的传递函数;S3、模型训练,通过监督学习方法进行模型训练,得到高斯混合模型;S4、判断,通过已训练的模型进行判断。由于不需要布额外的麦克风、扬声器进行单独测试,且可同时测试麦克风和扬声器,从而能够节省测试时间,适合于汽车下线的短时间内对汽车内的声学系统进行测试。
233 电子器件、复合器件、发声模组、触控模组和智能终端 CN202410094827.7 2024-01-23 CN117956384A 2024-04-30 李芳庆; 颜嘉甫; 李冠勋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电子器件、复合器件、发声模组、触控模组和智能终端。电子器件包括: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第一压电膜层,所述第一压电膜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所述第一压电膜层包括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和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中间导电层,所述第一表面朝向所述第一导电层设置、且所述第一表面持续带有第一静电荷,所述第二表面朝向所述第二导电层设置、且所述第二表面持续带有第二静电荷,所述第二静电荷和所述第一静电荷的极性相反;所述第一压电膜层和所述第一导电层之间绝缘设置、所述第一压电膜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绝缘设置。
234 一种基于平面声场的无源前腔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202410141462.9 2024-02-01 CN117956382A 2024-04-30 吴贲华; 路林; 胡金峰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平面声场的无源前腔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涉及涉及音乐玻璃技术领域,解决了凹坑陷阱,包括超表面晶体层,超表面晶体层上设有驱动结构和无源腔体,驱动结构与超表面晶体层形成超导面发声,无源腔体包括若干阵列排布的前腔结构,前腔结构包括声导体和塑磁薄膜,声导体围成腔体结构,且腔体结构上设有进气孔和出气孔,塑磁薄膜为前腔的音腔盖。使FR曲线更平滑,THD降低、杂音消失,达到了提高面声源音质的效果,更加满足于新能源汽车低功耗、减薄、减重的需求,呈现一种全新的音频体验,给车载音响赋予全新的震撼效果。
235 一种壳体及电子设备 CN202211352581.6 2022-10-29 CN117956378A 2024-04-30 向飞
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壳体及电子设备。壳体包括边框、板体和封堵件。边框和板体采用一体成型结构,第一通道在板体上形成进音口并在边框的外侧形成开口,第二通道的一端和第一通道连通并在边框上形成出音口,开口和出音口两者朝向不同,即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形成的出音通道弯折至少一次,在开口处设置封堵件后,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就能形成满足听筒出音的通道。相比于相关技术壳体,本申请的壳体采用边框和板体的一体结构件以及封堵件,共两个单独零件,采用常规的加工工艺制作和组装,零件较少,组装方便,成本较低。电子设备包括听筒和壳体,听筒设于板体上,听筒产生的声音经过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后,由出音口向外传播,能满足听筒的声音输出。
236 一种音频判断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202211336717.4 2022-10-28 CN117956376A 2024-04-30 陈明良
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音频判断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在课堂上采集的音频信号;根据音频信号,获得音频信号的声音到达度信息以及音频信号的声音能量数据,若音频信号的声音能量数据超过预设的声音能量阈值,获取预设的干扰声音到达角度;根据干扰声音到达角度,排除声音到达角度信息中与干扰声音到达角度相关联的声音到达角度,获得排除后的声音到达角度信息;若排除后的声音到达角度信息的声音到达角度数目超过预设的第一声源数目阈值,确定所述音频信号为齐声朗读,本申请实施实现了对齐声朗读的音频的准确判断,降低了成本。
237 音频处理方法及音频处理系统 CN202310080061.2 2023-01-19 CN117956374A 2024-04-30 姚炜; 罗小冬; 郑校; 娄声波
申请提出一种音频处理方法及音频处理系统,用于对增益后的音频信号进行处理以适应扬声器播放。该音频处理方法包括:获取增益后的音频信号的最大电压;判断最大电压是否大于扬声器的额定电压;若是,则对音频信号进行压缩处理,以将音频信号由初始幅度压缩至目标幅度,即,使得压缩处理后的音频信号的最大电压小于或者接近扬声器的额定电压。相比较于限幅器直接削除音频信号大于限幅的部分,本申请的压缩处理不会造成音频信号的缺失,更好的保留音频信号的原始层次感,不易失真,播放效果更佳。
238 一种 CN202311389684.4 2023-10-24 CN117956368A 2024-04-30 徐江; 张浩锋; 郑泽英; 张磊; 顾善勇; 赵洪强; 童珮耕; 解国林; 李永坚; 招涛; 武多多; 戢澳; 齐心; 王力维; 王真
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机,包括:发声部,包括换能器和容纳换能器的壳体;耳挂,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佩戴状态下,第一部分挂设在用户耳廓和头部之间,第二部分向耳廓背离头部的一侧延伸并连接发声部,将发声部佩戴于耳道附近但不堵塞耳道口的位置;其中,耳挂和发声部在用户矢状面形成第一投影,非佩戴状态下,第一投影与切线段共同界定第一封闭曲线,第一封闭曲线的第一面积范围为300mm2‑500mm2;内轮廓中与耳挂对应部分包括第一曲线,第一曲线在第一方向具有极值点,第一方向垂直于发声部投影长轴方向;极值点位于耳挂上顶点在矢状面的投影点后侧,耳挂上顶点为佩戴状态下耳挂内侧壁沿用户垂直轴的最高点。
239 一种 CN202311386846.9 2023-10-23 CN117956366A 2024-04-30 张磊; 童珮耕; 解国林; 李永坚; 徐江; 招涛; 武多多; 戢澳; 齐心
说明书提供一种机,包括:发声部,包括换能器和容纳换能器的壳体,壳体上开设出声孔与泄压孔,出声孔设置于壳体朝向耳廓的内侧面,泄压孔设置于壳体其他侧面;耳挂,被配置为佩戴状态下将发声部放置于耳道附近但不堵塞耳道的位置;麦克组件,至少包括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第一麦克风或第二麦克风设置于发声部或耳挂中,发声部或耳挂开设有分别与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风对应的第一收音孔和第二收音孔;第一收音孔在矢状面的投影到出声孔在矢状面的投影的距离与第一收音孔在矢状面的投影到泄压孔在矢状面的投影的距离的差值小于6mm,第二收音孔在矢状面的投影到出声孔在矢状面的投影和泄压孔在矢状面的投影中任一者的距离不小于7mm。
240 一种 CN202311159929.4 2023-09-08 CN117956363A 2024-04-30 张磊; 童珮耕; 解国林; 李永坚; 徐江; 招涛; 武多多; 戢澳; 齐心
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机,包括发声部,包括换能器和容纳换能器的壳体,发声部朝向用户耳廓的内侧面上开设出声孔,用于将换能器产生的声音导出壳体后传向用户耳道;以及耳挂,在佩戴状态下,将发声部佩戴于耳道附近但不堵塞耳道口的位置;其中,发声部的至少部分插入耳甲腔,发声部的后侧面在矢状面的投影与耳甲腔的边缘在矢状面的投影的距离范围为0mm~7.25mm,出声孔的中心距发声部的后侧面的距离范围为8.15mm~12.25mm。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耳机在保证使发声部与耳甲腔共同围成的腔体结构尺寸较大的前提下,可以通过基于发声部从X方向上限定出声孔的位置,可以使出声孔置于发声部11与耳甲腔之间形成的腔体结构内部,保证出声孔即听音位置的声音强度。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