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航空燃料组合物 CN202280070101.9 2022-10-12 CN118139947A 2024-06-04 G·M·瓦伦蒂希; E·M·迈纳
发明提供一种航空燃料组合物,该航空燃料组合物包含:由包含木质纤维素的固体生物质的加氢热解和加氢转化生成的环烷油,其中该环烷烃煤油包含至少90体积%的环烷烃和小于1体积%的芳烃;包含大于95%的量的正链烷烃和异链烷烃的基于链烷烃的煤油;以及任选的石油衍生的煤油。本发明的该航空燃料组合物提供环境友好的燃料,同时提供改善的润滑性和低温粘度特性。
2 利用木质生物质制备航空用支链双环己烷燃油的方法 CN202410167628.4 2024-02-06 CN118026795A 2024-05-14 帅李; 黄淑敏
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木质生物质制备航空用支链双环己烷燃油的方法。其是在布朗斯特催化下促进木质素单体纤维素或半纤维素衍生的呋喃化合物发生C‑C偶联反应12 h,生成双苯基呋喃化合物前驱体;然后在烷溶剂存在的条件下,采用负载型金属催化剂催化该双苯基呋喃化合物前驱体发生加氢脱反应,得到可用作航空用油的支链双环己烷燃料。本发明方法简单,高效,可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获得高质量的支链双环己烷燃料。
3 一种柴油抗磨剂及其制备方法 CN202311381917.6 2023-10-24 CN117264670B 2024-05-10 谈骐豪; 谈秉坤
发明涉及柴油抗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柴油抗磨剂,包括重量比为5‑10:1的不饱和脂肪酸酯和端羟基超支化聚醚,所述超支化聚醚由四氢呋喃和缩甘油反应得到,本发明所制备柴油抗磨剂加入后几乎不影响柴油理化性质,如乳化性、腐蚀性、化安定性等,并可以有效提高柴油的抗磨性能。
4 车用柴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2311666986.1 2023-12-06 CN117965211A 2024-05-03 刘念喜; 曹杰; 王洋; 祁居清; 熊卫平; 王小军; 郭辉; 朱英娣
发明涉及用车用柴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柴油制备技术领域。车用柴油组合物包括重量份比例的原料:航空油45~60份;加氢精制柴油35~45份;C9+芳5~10份;降凝剂0.006~0.012份;酸型抗磨剂0.02~0.026份;十六烷值改进剂0.03~0.23份。本发明车用柴油组合物既保障低凝柴油性质又能降低航煤柴油组分的用量。
5 一种呋喃基衍生物氢化开环转化生成多元醇和烷的方法 CN202210781852.3 2022-07-04 CN115181007B 2024-05-03 邓强; 李响
发明公开了一种呋喃基衍生物氢化开环转化生成多元醇和烷的方法,属于有机化学品合成技术领域。本发明工艺方法包括:以呋喃基衍生物为反应物,为反应介质,将二者混合;向所得混合液中加入双功能催化剂反应制备多元醇,或向所得混合液中加入复合催化剂反应制备烷烃。本发明方法以呋喃基化合物为原料,通过半加氢水解和加氢脱制备多元醇和生物燃料;该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反应条件温和,催化剂稳定能够多次循环使用,适合工业化生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6 生物质衍生的羰基化合物一步无溶剂制备可持续航空燃料的方法 CN202310157574.9 2023-02-23 CN116162483B 2024-04-30 王凯歌; 李坦; 苏静; 孙炳炎; 殷琳嘉; 王聪; 张祥琨; 张羿
发明提供一种生物质衍生的羰基化合物一步无溶剂制备可持续航空燃料的方法,该制备方法以同时负载化亚和单质铜的介孔氧化为催化剂,氧化亚铜和单质铜的存在使得该催化剂兼具羟缩合反应活性和加氢脱氧反应活性,使生物质衍生的羰基化合物可直接生成可持续航空燃料;该催化剂成本低廉,结合固定床反应器使用,反应过程不需要溶剂且副反应发生频次少,不存在产物与催化剂分离过程,同时实现了反应连续化进行,有效简化了生产流程,降低了生产成本。
7 一种含油渣提钒前处理以及焙烧处理方法 CN202111465906.7 2021-12-03 CN114480832B 2024-04-26 王科; 徐东; 戴川; 殷维; 李飞; 龙武涛
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油渣提钒前处理以及焙烧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含钒石油渣原料倒入容器中,搅拌均匀,得到均一物料;B、称取一定量的均一物料放入至压机的成型模具中,调整压力机的压力值,对均一物料进行压制成型,压制一定时间后,得到成型石油渣;C、对成型石油渣于100-120℃下进行干燥,得到干燥后的成型石油渣,干燥后的成型石油渣作为提钒焙烧工艺的原料使用。本发明以含钒石油渣为原材料,使用压制成型法将石油渣当中的轻油提取出来,以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减缓了石油渣在回转窑当中燃烧的速度,降低了含油量,达到了控制炉内温度的目的,同时,压制成型的石油渣在焙烧时,其粉尘产生量极少,解决了粉尘污染的问题。
8 低硫船用燃料油及其制备方法 CN202111065751.8 2021-09-10 CN115786013B 2024-04-12 施俊林; 姜立; 谢华波; 蔡铖; 路庆花; 胡鸿飞
发明涉及低硫船用燃料油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低硫船用燃料油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低硫船用燃料油包括20重量份的沸腾床渣油加氢装置未转化油,3‑30重量份的芳组分,5‑35重量份的常减压渣油,10‑55重量份的低硫馏分;其中,所述低硫馏分选自硫含量为0.1‑0.3wt%的渣加蜡油和/或硫含量为0.02‑0.12wt%的V加氢精制蜡油。本发明利用芳烃组分、常减压渣油、低硫馏分对沸腾床渣油加氢装置未转化油进行调和,可以将沸腾床渣油加氢装置未转化油变废为宝,得到高品质的低硫船用燃料油,满足低硫船用燃料油对总沉积物(老化)指标、硫含量指标和粘度指标及其它全性能指标的要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9 无铅航空汽油及其制备方法 CN202211222953.3 2022-10-08 CN117844540A 2024-04-09 严家富; 谢华波; 蔡铖; 岑惠君; 吕捷
发明涉及航空汽油技术领域,公开了无铅航空汽油及其制备方法。该无铅航空汽油包括:该无铅航空汽油包括:多甲基苯75‑85wt%,烷基化油、烷基化装置的侧线馏出组分、轻石脑油和异戊烷中的至少两种15‑25wt%;其中,所述多甲基苯的达法辛烷值不小于108。本发明的无铅航空汽油的产品质量指标符合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即ASTM D7719‑2018高芳无铅航空汽油的技术要求。本发明的无铅航空汽油具有组分连惯性好、燃烧平稳、马达法辛烷值高等特点,并具备无铅、高辛烷值航空汽油的高标准使用要求。
10 一种应用于高醇氢解制高碳烷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202410224421.6 2024-02-29 CN117797842A 2024-04-02 张浅; 江山; 王铁军; 吴小平; 仇松柏
发明提出了一种应用于高醇氢解制高碳烷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催化剂技术领域,本发明以钼源、可溶性钴盐和葡萄糖为原料制备前驱体,将所述前驱体碳化,得到应用于高碳醇氢解制高碳烷烃的催化剂,本发明的催化剂既有高催化活性,又兼具对于高碳烷烃的高选择性,更为关键的是可以保持良好的稳定性
11 来自再循环聚合物的具有增加的烯和减少的氯化物和金属的热解油及其生产方法 CN202280054060.4 2022-07-15 CN117795039A 2024-03-29 A·博萨诺; C·J·安德莱; G·W·菲奇特尔; 孙平
所生产的热解油具有低平的污染物,诸如氯化物和金属。所使用的方法无需使用加氢处理器,而是具有以聚氯乙烯以及包括金属的非塑料为目标的预处理部分和首先熔化塑料并去除析出的HCl气体的第二氯化物去除步骤。吸附剂用于将氯化物和金属含量改进至可接受的水平。该热解油具有显著的烯含量,诸如36重量%至56重量%。
12 一种渗透膜及其在环丙烷基航天燃料的脱方法中的应用、脱水方法、脱水系统及燃料 CN202210656271.7 2022-06-10 CN115105862B 2024-03-26 张星; 李展展; 蒋榕培; 王镜淇; 赵坦; 张汉杰; 孙海云; 项锴; 方涛; 杨思锋
发明公开一种渗透膜及其在环丙烷基航天燃料的脱方法中的应用、脱水方法、脱水系统及燃料,脱水方法包括:1)将环丙烷基航天燃料在4‑15℃的温度范围内进行低温脱水;2)将低温脱水后的环丙烷基航天燃料在50‑90℃的温度范围内进行高温处理;3)将高温处理后的环丙烷基航天燃料采用负压渗透膜进行渗透脱水,得到脱水后的环丙烷基航天燃料。环丙烷基航天燃料经过低温处理后,燃料中的溶解水的溶解度下降,进而析出、产生游离水,游离水聚集成较大的水珠沉降,从而将水和环丙烷基航天燃料液体分离;高温的环丙烷基航天燃料中的水分子在压差的作用下可以通过渗透膜、并在负压下汽化成水蒸气,水蒸气降温形成液体水,实现了与燃料的分离,完成脱水。
13 一种四环氢化合物的前体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四环碳氢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2310332974.9 2023-03-31 CN116354812B 2024-03-22 潘伦; 邹吉军; 张欣芳; 史成香; 王涖; 张香文
发明提供了一种四环氢化合物的前体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四环碳氢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燃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四环碳氢化合物的前体化合物具有多环结构,该前体化合物经加氢脱反应即可制备得到具有高密度(0.986g/cm3)和高热值(41.14MJ/L)和低点(<‑60℃)的具有式II所示结构的四环碳氢化合物,四环碳氢化合物的燃烧和耐低温性能优异,作为燃料使用时兼具保证飞行器灵活轻便和有效提高其航程、航速、载荷等飞行器性能的双重作用,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imgabs0#
14 一种镁共掺杂化木海绵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基于类芬顿体系转化塑料为燃料的方法 CN202310946155.3 2023-07-28 CN116899565B 2024-03-15 李宁; 叶静雅; 陈冠益; 程占军; 颜蓓蓓; 崔孝强; 林法伟
发明提供了一种镁共掺杂化木海绵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基于类芬顿体系转化塑料为燃料的方法,属于塑料废弃物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在木质原料上涂覆聚多巴胺,作为木海绵基底,在木海绵基底负载铜元素和镁元素后,经高温热解制备铜镁共掺杂碳化木海绵催化剂,实现了木海绵层状结构上纳米反应器的负载,通过结合木海绵基底优越的三维片层结构和纳米反应器的结构优势,形成独特的空间微环境和协同效应,催化剂表面活性位点多,促进表面的电子转移途径,能够实现过硫酸盐的高效活化,产生羟基自由基和硫酸盐自由基等具有高标准还原电位的活性物种,使得塑料产品定向转化为和含燃料,解决塑料废弃物难转化、难利用的技术难题。
15 一种防结垢、防积的乙二醇液体燃料 CN202311302448.4 2023-10-10 CN117586807A 2024-02-23 黄惠君
发明提供的是一种防结垢、防积的乙二醇液体燃料,该液体燃料是由乙二醇、稀释剂、防垢剂、防积碳剂经充分混合搅拌而成,本方案通过在液体燃料中加入稀释剂、防垢剂、防积碳剂等化学材料,对乙二醇进行改性,从而使乙二醇液体做为燃料,在灶具燃烧过程中流动性好,少结垢,少积碳,甚至不结垢,不积碳。使之成为一种理想的节能环保燃料产品,使液体燃料可以广泛推广,为人们提供清洁环保燃料。
16 船用燃料 CN201911247079.7 2019-12-09 CN111349480B 2024-02-23 R·雷; P·克尔比
17 一种由甘油和糠醇制备高密度高热值航油组分的方法 CN202311513015.3 2023-11-14 CN117567228A 2024-02-20 张兴华; 房振全; 马隆龙; 张琦; 陈伦刚; 刘建国
发明公开一种由甘油和糠醇制备高密度高热值航油组分的方法,属于生物液体燃料技术领域;方法包括:用去离子、正己烷、糠醇以及催化剂在氢气氛围下,经水相重整得到2‑环戊烯;用正己烷、2‑环戊烯酮以及催化剂,催化得到环戊二烯;用甘油和催化剂进行搅拌,经液相催化脱水得到丙烯;用丙烯醛、环戊二烯和溶剂进行搅拌,经Diels‑Alder反应得到5‑降片烯‑2‑甲醛;用溶剂、5‑降冰片烯‑2‑甲醛和负载型催化剂进行搅拌,经脱羰基反应得到降冰片烯;用降冰片烯和双环戊二烯进行搅拌,经Diels‑Alder反应得到四环[6,2,1,13,6,02,7]十二‑4烯;用四环[6,2,1,13,6,02,7]十二‑4烯、催化剂、溶剂进行氢化反应得到四环[6,2,1,13,6,02,7]十二烷;产物的密度为1.01g/cm3,热值为42.41MJ/L。
18 一种清洁车用燃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202311531648.7 2023-11-17 CN117551483A 2024-02-13 刘伟; 杨建平
发明涉及燃料添加剂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清洁车用燃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其中,清洁车用燃料添加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Ni‑Co双金属MOF@CNTs纳米材料5~40份、3‑羟基丁酸甲酯70~100份、抗化剂5~40份、十六烷值改进剂30~50份、防冻剂5~15份、表面活性剂5~25份、清洁添加剂10~80份。Ni‑Co双金属MOF@CNTs纳米材料由纳米管和Ni‑Co双金属MOF纳米颗粒组成,二者复合,不仅存在双金属间协同效应和催化活性及碳纳米管的强度和耐磨特性及导电性,还利用二者高比表面积特性,在其表面吸附更多燃料分子,提高反应面积、提供氧气使燃料燃烧效率提高,闪点提高、燃点降低,NOx和CO排放量下降。
19 配制的燃料 CN202210144514.9 2016-10-18 CN114437810B 2024-02-13 M·沃哈比; T·F·普鲁特
申请涉及配制的燃料。该配制的燃料包括轻质致密油和加氢转化反应流出物,该燃料具有多种,从初沸点的石脑油到终沸点为可溶于戊烷、庚烷或其他链烷烃溶剂的最高沸点组分的油,该溶剂是用于加氢转化的未转化油再循环到加氢转化反应的进料的溶剂分离制备中使用的溶剂。该配制的燃料包括全部或部分的轻质致密油和通过溶剂分离处理的加氢转化流出物,以除去较重的沥青质并从加氢转化的未转化油中基本上消除金属,该燃料具有多种烃,从初沸点的石脑油到终沸点为可溶于丙烷、丁烷、戊烷、庚烷或其他链烷烃溶剂的最高沸点油,该溶剂是用于加氢转化的任何进料的溶剂分离制备中使用的溶剂。
20 汽油机车使用的新能源静态调合油及其调合方法 CN202311553397.2 2023-11-21 CN117511613A 2024-02-06 杜桂侠; 王淼; 赵亮; 李延章; 高建勋; 李领; 谢志勇; 南新亚; 南星吏
发明公开了一种汽油机车使用的新能源静态调合油,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构成:20‑30份汽油、300‑400份生物质原料、10‑15份甲醇、3.1‑8.5份复合改性剂、1‑3份表面活性剂。本发明属于石油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是提供了一种汽油机车使用的新能源静态调合油及其调合方法,通过本方案所制得的调合油,具有热值高、污染少、环保效能好,稳定性高的优点,同时,以生物质原料为主要材料,节能环保,极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改善燃油的性能。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