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肥料;肥料制造 / 分属于C05大类下各小类中肥料的混合物;由一种或多种肥料与无特殊肥效的物质,例如农药、土壤调理剂、润湿剂所组成的混合物(含有加入细菌培养物、菌丝或其他类似物的有机肥料入C05F 11/08;含植物维生素或激素的有机肥料入C05F 11/10);以形状为特征的肥料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201 生物基聚酯包衣树脂及其使用方法 CN202410333295.8 2024-03-22 CN117924650B 2024-06-07 刘延震
202 一株胶冻样类芽孢杆菌MSSW03及其应用 CN202311639516.6 2023-11-30 CN117645954B 2024-06-07 黄杰; 陈万阳; 邱鸿栓; 谭之磊; 周义新; 蒋羽; 刘琪; 凡登; 陈艳; 李伟; 焦义能; 黄飞; 晏先荣; 张世柏; 周镔
203 一种青皮有机肥的制备方法、有机无机复混肥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2311185241.3 2023-09-14 CN117142900B 2024-06-07 张海清; 贺熙勇; 郭刚军; 叶廷红
204 炭基复合肥颗粒冷却机 CN202210993241.5 2022-08-18 CN115355661B 2024-06-07 张沪宁; 吴磊; 杨刚; 高梦晗; 郭虎
205 一种5-基乙酰丙酸高产菌株及氨基酸喷施肥制备方法与应用 CN202410249963.9 2024-03-05 CN118126883A 2024-06-04 陈控; 汪良驹; 黄金成; 戚振; 宋凤琴; 石磊
发明涉及肥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5‑基乙酰丙酸高产菌株及氨基酸喷施肥制备方法与应用,包括以下步骤:S11:选择对5‑氨基乙酰丙酸具有产生能的菌株作为出发材料;S12:对原始菌株进行化学诱变处理;S13:最后在含有5‑氨基乙酰丙酸的培养基中筛选出生长良好的菌株;S11中的具有产生能力的菌株为巴氏杆菌属、链球菌属或大肠杆菌。本发明,通过使用5‑氨基乙酰丙酸高产菌株生产氨基酸,提供了一种成本效益高且环境友好的氨基酸肥料生产方法,有效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并促进了可持续农业的发展。
206 一种固降污并提高农田产量的方法 CN202410126098.9 2024-01-30 CN118126723A 2024-06-04 於灏宸; 任光前; 崔苗苗; 仇怡; 杨红; 徐志伟; 樊雪; 杜道林
一种固降污并提高农田产量的方法,通过创新的碳纳米管合成技术和入侵植物粉末混合工艺,实现了一种高效的土壤改良剂。此改良剂不仅提高了土壤的肥和作物产量,同时也增强了固碳和降污能力。尤其是将入侵植物通过干燥和研磨过程转化为粉末形式,再与碳纳米管混合并将这种混合物作为土壤改良剂,不仅适用于提高农田产量,而且作为生态友好的方法处理和利用入侵植物,有助于实现环境可持续性
207 化、贫瘠化障碍因子土壤改良剂、制备及改良方法 CN202410116437.5 2024-01-29 CN118125882A 2024-06-04 韩霁昌; 张璐璐; 张扬; 孙婴婴; 孙增慧; 王晶; 王璐瑶; 谢潇; 刘思琪; 孙文; 李健锋
发明公开了一种盐化、贫瘠化障碍因子土壤改良剂、制备及改良方法,属于土壤改良技术领域。该盐碱化、贫瘠化复合障碍因子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鸡粪15‑25份、粪5‑10份、秸秆50‑60份、5‑10份和热解碳5‑10份。本发明水热碳以牛粪、甲壳素为原料,与水以3‑5:1:6~7的比例至于水热碳化釜中,加入惰性气体,控制初始辅助压为5‑8MPa,升温至120‑150℃后碳化1‑2h,碳化结束后分离获得水热碳和酸性碳化液,热解碳以废弃亚麻制品、豆渣为原料,比例为10:1,氯化锌为活化剂,在无条件下碳化,本发明利用酸性碳化液降低盐碱化、贫瘠化土壤pH值,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利用高腐殖质生物有机肥作为改良剂增加盐碱化、贫瘠化土壤有机质、氮磷及多种有益元素含量,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水保肥能力,优化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提高作物产量。
208 一种基于有机酸活化牡蛎壳的土壤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CN202410154192.5 2024-02-04 CN118125874A 2024-06-04 沈彦辉; 高璐阳; 肖晨星; 赵旭剑; 武良
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有机酸活化牡蛎壳的土壤调理剂,所述土壤调理剂的颗粒包括内层、中层和外层,内层包括磷尾矿粉与草酸,中层包括焙烧后的牡蛎壳粉与海藻酸,外层包括未焙烧的牡蛎壳粉。该土壤调理剂能有效改善酸性土壤,钝化土壤中铅、镉、、锌等多种重金属,还能为土壤提供钾肥和磷肥,并且肥料能缓慢释放。
209 一种抗低温寡照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2410052684.3 2024-01-15 CN118125873A 2024-06-04 龚林; 涂攀峰; 王蕾; 姬静华; 黄文喜; 马天; 叶文博; 劳荣昌; 李永泉; 李娟; 邓丽芳; 邓兰生; 张承林
发明公开了一种抗低温寡照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中,抗低温寡照肥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杂鱼提取液65~80份,植物蛋白6~8份,复合酶0.03~0.05份,营养元素2.5~4.5份,助剂4~10份。本发明属于农业肥料技术领域,利用鱼解蛋白和植物蛋白中含有的多肽、寡肽等多种天然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有效调节植物生长,加强植物在低温及寡照条件下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和利用,帮助植物降低低温寡照带来的不良影响,本发明的抗低温寡照肥料可以提高作物在低温及寡照情况下的生长,低温及寡照情况下,作物的株高、叶宽、茎粗、叶绿素含量均明显提高,本发明的抗低温寡照肥料制备简单,易于进行工业化生产,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210 一种植物生物有机肥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控方法 CN202410126255.6 2024-01-30 CN118120562A 2024-06-04 刘梦姣; 吴人敏; 李杨秀; 李飞飞; 庞师婵; 葛旭
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生物有机肥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土地处理时,施用植物源有机肥作为基肥,均匀地撒在土壤表面,然后深入翻入土壤中;S2:在香蕉苗假植期,将复合菌剂与植物源有机肥混合均匀,施于香蕉根区;S3:在香蕉生长过程中采用复合菌剂周期性喷施;所述植物源有机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花生麸120‑160份、禽畜粪便80‑100份、食用菌渣40‑50份、红土30‑50份、砂10‑15份、发酵菌剂2‑6份。本发明能够有效防治香蕉枯萎病。
211 一株防治松材线虫病的空气芽孢杆菌T-026及其应用 CN202310378645.8 2023-04-10 CN116855400B 2024-06-04 牛犇; 王浩宇; 张丽霞; 王琦; 吴迪; 包盛波; 赵宇; 林晓柯
发明提供了一株防治松材线虫病的空气芽孢杆菌T‑026及其应用,涉及生物及微生物应用技术领域。所述空气芽孢杆菌T‑026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6050。本发明通过高通量筛选,从与黑松共生的423株细菌菌株中筛选获得一株对松材线虫具有极高致死率的空气芽孢杆菌菌株,该菌株可以有效降低接种松材线虫的黑松幼苗的松材线虫病病情指数。本发明的芽孢杆菌T‑026及含有该菌株的微生物制剂能够防治由松材线虫引起的松树枯萎病,菌株T‑026可以作为防松树枯萎病微生物制剂的组分进行开发利用。
212 一种枯草芽孢杆菌、病原菌拮抗剂及其应用 CN202310762218.X 2023-06-26 CN116836856B 2024-06-04 吕贝贝; 章寅; 陈一帆; 蒋玮; 武国干
发明公开了一种枯草芽孢杆菌、病原菌拮抗剂及其应用,涉及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枯草芽孢杆菌对植物病原菌、食用菌病原菌或药用菌病原菌都有较强的拮抗活性,对病原菌的菌丝生长有很强的抑制性,对病原菌的侵染循环有很强的阻断作用。因此,本发明提供的枯草芽孢杆菌具有较高的应用开发潜,可以用于制备菌剂、生物农药或浸种剂。
213 一种杀菌剂在防治柑橘溃疡病中的应用 CN202211670752.X 2022-12-20 CN115812734B 2024-06-04 胡秀筠; 蔡德珍
发明公开了一种杀菌剂在防治柑橘溃疡病中的应用,将杀菌剂配制为杀菌剂溶液,将杀菌剂溶液兑稀释后对柑橘树叶和柑橘树梢喷雾使用;其中,所述杀菌剂含有四羟甲基磷阳离子,所述杀菌剂溶液中四羟甲基磷阳离子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wt%~85wt%;该杀菌剂在防治柑橘溃疡病的应用中效果非常优秀;而且含有四羟甲基磷阳离子的杀菌剂应用于防治柑橘溃疡病后可以降解,没有残留,不会造成柑橘果实药品残留问题;含有四羟甲基磷阳离子的杀菌剂属于低毒物质,不具有致畸变性和致癌性;含有四羟甲基磷阳离子的杀菌剂对柑橘相容性好,在高浓度下对柑橘不造成药害
214 一种提高鹅粪中磷回收率和植物可利用态磷的处理方法 CN202211418900.9 2022-11-14 CN115724697B 2024-06-04 丁晨; 薛银刚; 胡敏; 陈慧; 杨铖; 来青继; 吴书琴; 顾昊宇
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鹅粪中磷回收率和植物可利用态磷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添加环保酵素:先向鹅粪中加入环保酵素并混合均匀;S2、堆肥处理:在好条件下,对S1中开始发酵的鹅粪进行为期29~31天的堆肥处理;S3、补处理:在进行S2的堆肥处理时同步进行补水处理;本发明处理方法具有稳定性好、成本低、处理方式简单、耗时短的优势,可最大化利用堆肥中的磷养分,对其进行回收和利用,尤其适合大中型牧场畜禽粪便的处理。
215 一种含有枯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的复合生物菌剂及其应用 CN202210126913.2 2022-02-11 CN114574385B 2024-06-04 祝春华; 祝博伟; 祝伟倩; 李佩佩
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枯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的复合生物菌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纳米零价羽毛蛋白3‑5份、鸭粪7‑9份、大豆秸秆20‑25份、粪10‑15份、虾壳粉15‑20份、尿素10‑12份、磷酸氢二铵15‑18份、氯化6‑8份、微生物菌悬液20‑40份、辅剂5‑8份;所述微生物菌悬液包括枯草芽孢杆菌菌悬液和地衣芽孢杆菌菌悬液,二者体积比为20:7‑11:13;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中有效活菌数不少于≥2亿/克。所制备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对果蔬根线虫的防治效果好,作用时间长,同时促进植株生长繁殖,且易于存放和运输,失活率低。
216 泥池培育海水小球藻的方法及石斑鱼苗培育方法 CN202111077882.8 2021-09-15 CN113881569B 2024-06-04 孙佩银; 冯春元; 王火洋; 王庆; 赵会宏; 高延飞
发明公开了泥池培育海水小球藻的方法及石斑鱼苗培育方法,小球藻培育设置室外培藻水泥池;引种扩培:引种海水小球藻,扩培至密度104~106个/ml,得到藻水;生产性培养:将所述藻水加入室外培藻水泥池中,加入肥料,培育1~3天;之后每天往水泥池中添加两次含肥料海水,直至加满整池;倒池:扩大培育量。石斑鱼苗培育包括培苗阶段、标苗阶段。本发明可实现快速、高效、大密度的培育海水小球藻,且提高石斑鱼苗成活率的目的。
217 一种有机肥生产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02111234506.5 2021-10-22 CN113828242B 2024-06-04 卢方成; 付先财
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肥生产系统,其包括依次连接的布料机、混合机和造粒机,所述混合机内设置有机械混合组件和气动混合组件,来自所述布料机的物料分别经所述机械混合组件和所述气动混合组件进行两次混合后进入所述造粒机进行造粒;所述机械混合组件包括用于一次喷洒的第一喷洒部,所述造粒机包括用于二次喷洒的第二喷洒部。本发明还提供了该生产系统的使用方法,具体地,本发明通过两次喷洒,有效地补足了菌种含量不足的部分,同时设置的第一喷洒部还能在混合机运行时起到降尘的作用;在经过第一次菌液喷洒以及两次混合后使得物料形成小颗粒,有利于后续在造粒机中完成造粒形成最终产品。
218 一种用于农业滴灌的双连续反应制备装置 CN202410364442.8 2024-03-28 CN118109839A 2024-05-31 滕波涛; 张亚倩; 郝庆兰; 包海洪; 付国越; 马子俊; 王晨睿
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农业滴灌的双连续反应制备装置,具有一个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若干串联电解单元,以及一条穿过串联的电解单元的电解质管道,电解单元的阴极连接氢气收集装置;电解质管道的入口端连接储存电解质溶液的储液罐,出口端作为喷洒电解质溶液和双氧水的喷口。本发明可连续高产量生产双氧水,无需做分离处理,可与电解质同时用于农业滴灌,在给农作物提供养分的同时进行土壤消毒。另外,本发明可原位连续生产双氧水,避免了双氧水的运输与存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生产的双氧水无需使用稳定剂,避免了双氧水稳定剂对农作物的二次污染;此外,本发明可同时生产并储存氢气,可作为绿色能源应用于其它领域。
219 一种防治真菌病害的生物组合、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应用 CN202410459339.1 2024-04-17 CN118109370A 2024-05-31 孟环; 胡文靖; 田祖光; 栗美兰; 焦翠丽; 陈明涛; 曹宇
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治真菌病害的微生物组合、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应用。本发明通过分离花生冠腐病的病原菌及抑菌试验,筛选出对花生冠腐病病原菌具有抑制功能的3株生防菌—枯草芽孢杆菌GT018‑JZ18111、巨大芽孢杆菌和长枝木霉。之后建立了这3株菌的发酵工艺,为今后产品的大规模生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最后,本发明通过盆栽实验和大田实验,形成了一款具有良好效果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其中以枯草芽孢杆菌GT018‑JZ18111、巨大芽孢杆菌和长枝木霉按质量比2:1:2为最佳复配比例,3株菌起到相互促进作用,产品的有效活菌数达31.2亿/g,对花生冠腐病的防治率达到63%以上。
220 一株假丝酵母菌XHZG06-95A3及其应用 CN202410241003.8 2024-03-04 CN118109322A 2024-05-31 郑刚; 朱婧; 栗晗; 刘妍; 苏悦; 张文武; 姚燕来
发明涉及生物领域,公开了一株假丝酵母菌XHZG06‑95A3及其应用。所述假丝酵母菌XHZG06‑95A3在分类学上属于Candida palmioleophila,保藏编号为:CGMCC No.29215。本发明所提供的假丝酵母菌XHZG06‑95A3具有提高环境pH和解磷能,能够降低酸化土壤的酸度,并提高其中的有效磷含量,且能够适应的环境温度和pH范围较宽,这是首次在Candida palmioleophila这一种内发现能够提高环境pH并具有解磷能力的菌株。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