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纤维类 / 纤维 / 双组分纤维 / 双组分纤维芯

双组分纤维

阅读:457发布:2020-05-11

专利汇可以提供双组分纤维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提供了双组分 纤维 芯用在处理分析物 流体 中。 双组分纤维 芯包括自持的、能传送流体的主体,所述主体包含多个成束的、卷曲的、双组分纤维,该纤维在间隔开的 接触 点处互相粘合。每一个双组分纤维具有包含第一纤维组分和第二纤维组分的纤维结构,所述第一纤维组分由聚酰胺材料形成。纤维共同限定了通过能传送流体的主体的曲折流体流路,构建纤维结构用于控制通过能传送流体的主体的分析物流体的流动,其中至少一部分第一纤维组分和分析物流体接触。,下面是双组分纤维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用在处理分析物流体中的双组分纤维芯,所述双组分纤维芯包含:
由在间隔开的接触点上互相粘合的多个连续的双组分纤维所形成的自持的能传送流体的主体,所述双组分纤维共同限定了通过所述能传送流体的主体的曲折流体流路,其中每个双组分纤维具有包含第一和第二纤维组分的纤维结构,每一个都具有沿双组分纤维长度方向连续延伸的离散横截面积,所述第一纤维组分由聚酰胺材料形成,所述第二纤维组分包含尼龙6、尼龙6,6、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乳酸、聚丙烯和聚乙烯中的至少一种,以及所述纤维结构适合于提供预定的聚酰胺组分比,所述预定的聚酰胺组分比等于单位体积的第一纤维组分重量与单位体积的总纤维重量之比,其中所述预定的聚酰胺组分比是在0.10到0.50的范围内。
2.权利要求1的双组分纤维芯,其中所述聚酰胺材料选自尼龙6、尼龙6,6、尼龙4、尼龙6,10、尼龙11、和尼龙12、及其共聚物组成的组。
3.权利要求1的双组分纤维芯,其中所述第一纤维组分沿双组分纤维长度方向形成连续的双组分纤维套,并且所述第二纤维组分形成被所述套环绕的连续双组分纤维核心。
4.权利要求1的双组分纤维芯,其中所述分析物流体是尿、血液、血清和唾液中的一种。
5.权利要求1的双组分纤维芯,其中所述双组分纤维是自卷曲的。
6.权利要求1的双组分纤维芯,其中所述预定的聚酰胺组分比是在0.20到0.35的范围内。
7.权利要求1的双组分纤维芯,其中所述预定的聚酰胺组分比是在0.25到0.30的范围内。

说明书全文

双组分纤维

[0001] 发明背景
[0002] 本发明一般地涉及吸湿性芯(wicks)和,更特别地,涉及可适合在测定装置中传送分析物流体双组分纤维芯。
[0003] 已知多种用在家庭、办公室、诊、医院或医生手术室的测定装置,以提供快速的和需要最小程度技能与用户介入的分析结果。这方面的实例是怀孕和能育期(排卵)的测试装置或测定。一般地,这些装置中,获得结果的操作数应该减到最小。
[0004] 典型的测定装置包含外壳、置于外壳中的反应介质,测定化学发生于其上,和收集待测液体并将其传送到反应介质的芯。通常,测定装置应当仅需要装置收集部分与样品接触(例如,用于怀孕测试的尿样),并在其后不需要进一步的用户动作。样品经由芯从收集部分运送到反应介质。对反应介质或运送反应介质的基质变化的观察提供了分析结果。理想地,分析结果应该在取样之后约数分钟内可观察到。
[0005] 用于获得结果的实际分析技术一般确定生物体的组织和流体中不同分析物的存在或不存在和/或量化其数量。当前,大多数诊断试验是用血、尿、粪便物质、唾液、或组织活体解剖来进行。然而,基于这些材料的试验,必需对隐私的实质侵入和引起显著的安全危险(特别是用血液的测试)。改进的测定装置是必需的,允许具有更快的速度并控制流体样品的传送与分析。这些装置将取决于改进的芯材料及结构。
[0006] 发明概述
[0007] 本发明提供了利用双组分纤维的芯,其中至少一种纤维组分是聚酰胺材料。本发明的例证性方面提供了一种用在处理分析物流体中的双组分纤维芯。双组分纤维芯包含自持的、可传送流体的主体,主体包含多个成束的(bundled)、卷曲的、双组分纤维,该纤维在间隔开的(spaced apart)接触点上互相粘合。每一个双组分纤维具有纤维结构,该纤维结构包含第一纤维组分和第二纤维组分,所述第一纤维组分由聚酰胺材料形成。纤维共同限定了通过能传送流体的主体的曲折流路,构建所述纤维的结构用于控制通过所述能传送流体的主体的分析物流体的流动,其中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一纤维组分和所述分析物流体接触。
[0008] 附图简述
[0009] 通过阅读如下详细说明连同附图,本发明能够被更充分地理解,其中类似的参考指示用于指明类似的元件(elements),和其中:
[0010] 图1是依照本发明实施方案制造双组分纤维芯的方法的流程图
[0011] 图2是可用在本发明实施方案中的套(sheath)-核心双组分纤维的横截面视图;和
[0012] 图3是依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的双组分纤维芯的不按比例的透视图。
[0013] 发明详述
[0014] 本发明提供了双组分纤维芯,其特别适合于用在需要快速的、受控的流体传送的装置中。它们特别适合于用在需要传送分析物流体的测定装置中。这里所用的术语分析物流体意思是一种流体样品,以分析流体样品中一种或更多分析物的存在和/或量化存在于流体中的一种或更多分析物。
[0015] 本发明的芯是由双组分纤维形成的,纤维的结构和材料成分可被修整成为具体分析物和分析物流体提供特定流体输送性质。
[0016] 双组分纤维已在某种程度上被用在芯和医疗测定装置中。然而,大多数现有技术的测定装置,是由低成本的单组分纤维构成的,形成于这样的材料例如低密度聚乙烯(LDPE)、聚丙烯(PP)、高密度聚乙烯(HDPE)、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聚丙烯(PP)、聚偏氟乙烯(PVDF)、聚四氟乙烯(PTFE)、聚酯、和聚醚砜(polyethersulfone,PES)。通常发现,某些材料例如尼龙6也许是可用的,事实上由于它们天然的亲性质,也许是所希望的。然而,尼龙材料的使用在这样的单组分应用中不是有利的,部分由于它们的成本。也发现,形成自尼龙的无纺亲水结构通常不是自持(self-sustaining)的。此外,尼龙处理常需要额外的程序以避免尼龙纤维的不注意的吸湿。在一些情况下,这会需要一个专用的干燥过程。最后,纺织尼龙纤维的物理和机械性质随着时间易受改变(老化效应)。
[0017] 更典型地,不太昂贵的聚合物如目前用于形成测定装置芯的聚烯和聚酯具有两个缺点:(1)它们通常需要附加的材料如表面活性剂,以提供足够的流体迁移性能;和(2)除非官能化、衍生化或改性,它们不能为其他添加剂提供反应的平台。作为这些缺陷的结果,研究了尼龙作为天然亲水芯材料的潜在用途。本发明的芯实施方案利用了由于纤维结构中聚酰胺材料的使用而具有天然亲水性质的双组分纤维。这些纤维的结构适合于为最终芯产品提供在保持所需流动特性时最优的聚酰胺材料量。
[0018] 亲水结构中双组分芯的使用,一般是本领域中熟知的。例如,1997年3月4日颁发的美国专利号5,607,766,1997年4月15日颁发的美国专利号5,620,641,和1997年5月27日颁发的美国专利号5,633,082,所有这些通过参考全部结合于此,公开了双组分纤维的制造和使用,所述双组分纤维包含覆盖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套的热塑性材料核心。
这些专利记录了这样的纤维在伸长的、高度多孔元件的生产中特别有用,例如在芯中用于传送体液到诊断装置测试位置的元件。
[0019] 然而,现有技术没有公开由粘合的、卷曲的具有至少一种基于聚酰胺的组分的双组分纤维形成的芯结构。本发明的芯实施方案是由这样纤维形成的自持结构。这里所用的术语“双组分”指的是使用不同化学性质的两种聚合物,其放置在纤维结构的不连续横截面积中。两种聚合物被安排在基本不变定位的不同区域,所述区域穿过双组分纤维的横截面,沿着双组分纤维长度方向连续延伸。虽然其他形式的双组分纤维可能存在,更普通的双组分纤维类型是“并行的(side-by-side)”和“套-核心(sheath-core)”类型。第一个类型如此命名,是因为两种聚合物材料照字义形成并行的横截面构造。“套-核心”双组分纤维中,一种聚合物材料的套被纺成完全覆盖和围绕另一个聚合物材料核心,一般是低收缩、高强度热塑性聚合材料。
[0020] 本发明的芯结构可由至少包括一种聚酰胺纤维组分的并行的或套-核心的双组分纤维形成。聚酰胺纤维组分可选自尼龙6、尼龙6,6、尼龙4、尼龙610、尼龙11、和尼龙12,或具有亲水部分的任何不同尼龙的共聚物例如聚乙二醇和/或聚(环乙烷)二胺组成的组。在一些情况中,两种双组分纤维组分可以是选自上面列出组的聚酰胺。
[0021] 第二纤维组分的一种或多种聚合物可取决于双组分纤维的类型。在并行的纤维中,第一纤维组分可由聚酰胺材料形成,并且第二纤维组分可由选自包括但不限于聚烯烃、聚酯、聚酰胺、聚砜等的组的材料形成。在套-核心纤维中,套组分可由聚酰胺材料形成,而核心组分可由选自包括但不限于聚酰胺(例如尼龙6、尼龙6,6和其他尼龙)、聚酯(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和聚乳酸)和聚烯烃(例如间同立构的、全同立构的聚丙烯和聚乙烯)的组的热塑性聚合物材料形成。
[0022] 从上述注意到,并行的和套-核心双组分纤维类型都可具有一种聚酰胺材料的第一组分和另一种聚酰胺材料的第二组分。这样,本发明的芯实施方法可以,例如,由具有尼龙6的核心组分和尼龙6,6的套组分的套-核心纤维而形成。
[0023] 以下将更详细地讨论,已经发现,套-核心与并行纤维类型的纤维材料含量和纤维结构对最终芯产品的某些性质具有显著影响。也已经发现,可挑选纤维材料含量和纤维结构以提供所希望的芯性质,事实上,可基于多种设计准则进行优化。
[0024] 本发明实施方案中使用的双组分纤维可通过许多普通技术生产。这样的技术中有传统的熔纺方法,其中熔化的聚合物在压下被抽到纺丝头并从喷丝孔被挤压成大量连续纤维。熔纺只对于熔点温度低于其分解温度的聚合物有用,例如尼龙、聚丙烯等,由此聚合物材料可被熔化并没有分解地被挤压成纤维。其他聚合物,例如丙烯酸树脂,不能在不变黑或分解的情况下熔化。这样的聚合物可溶于适当的溶剂中(例如乙酸酯丙溶液(acetate in acetone)),一般是20%聚合物和80%溶剂。在湿纺法中,溶液在室温下被泵送通过浸没在液体浴(例如水)中的喷丝头,所述液体中溶剂是可溶的,以固化聚合物纤维。也可以在热空气而非液体浴中干纺纤维,蒸发溶剂并在纤维表面形成表层。其他普通纺织技术也可使用。
[0025] 纺织之后,以快于挤出速度的速度从纺丝装置抽出纤维,纤维通常变细。通过将纤维缠绕在以快于挤出速度的速度旋转的压料辊上或在不同速度操作的压料辊之间,纤维可变细。依靠聚合物的性质,用这种方式拉伸纤维,通过使它们更具晶状,能使它们更牢固。
[0026] 通过使用熔体喷射工艺,变细作用也能实现。此方法中,当纤维从喷丝口发出时,通过将它们接触流体如高速空气,纤维变细。流体的作用是将纤维拉成纤细的细丝。为了后续加工,这些细丝可被收集作为不断移动表面如传送带或转筒表面上缠绕的纤维网。此方法,被称为“熔体喷射”在许多产品生产中有特殊的商业重要性,由于它的当纤维还是熔化状态时使纤维变细的能力。
[0027] 任何上述方法可用于生产在本发明的芯中使用的双组分纤维。那些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用于指定纤维的实际方法会取决于纤维的组分和构造。不管形成双组分纤维的方式如何,它们随后被收集在一起并通过一个或多个加工站,在其中纤维被粘合并成形以生产连续的、自持的、多孔的恒定横截面的芯元件。
[0028] 然后,芯元件可被进一步处理和/或被分成单独的芯元件,每个芯元件都是自持的结构,作为连续的、粘合的纤维网络而形成。此纤维网络通过毛细管作用为流体通道和载荷物质的空隙包埋提供了曲折空隙路径和/或流体中输送的物质在那里通过。
[0029] 关于图1,依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的形成双组分纤维芯元件的制造过程现在将更详细地讨论。过程在S100和S110开始,提供了多个具有至少一种聚酰胺纤维组分的双组分纤维。典型地在分离筒管上提供了单独的纤维,通过进料辊,可从分离筒管抽出纤维。作为选择,纤维可作为丝束,或以熔体喷射、纺粘(spun bond),或混合无纺粗纱被提供。在S120,纤维可通过一个温度和湿度受控的抽出盒被抽出,其中纤维被加热并以预定拉伸比延伸。在例举性实施方案中,预定拉伸比可以是约1.5比1到约6比1的范围内,并优选约2.5比1到约3.5比1的范围。
[0030] 在S130,可以在纤维中建立卷曲。在卷曲前,聚集的纤维形成多个连续的线性纤维元件。卷曲纤维引起它们变成多维,并具有提高最终芯产品松密度和loft的作用。而且,卷曲提高了芯主体结构和,特别是,构成经由芯产品的曲折流体途径的毛细管的一致性。卷曲可通过机械方法实现或,用某些双组分纤维构造,通过诱导自卷曲作用实现。机械卷曲可适用于任何纤维类型,并倾向于生产从纤维的侧面和/或上面看是Z字形或锯齿形式样。任何适当的机械卷曲方法可用在本发明的实践中。
[0031] 自卷曲纤维通常是其中两种纤维组分具有不同收缩/膨胀特性的双组分纤维。通常,纤维组分的一种(一般是套-核心纤维的核心组分)比第二组分具有更高的熔化温度、更低的收缩性和更高的强度。当自卷曲纤维被加热然后松弛,两种组分性质上的差异引起纤维以可预料的方式变形,或卷曲。通过对两种纤维组分的组分材料和横截面几何的选择,可引入所需要的三维形变。
[0032] 在并行的和套-核心的双组分纤维中,纤维的自卷曲作用将受纤维组分中所用材料和两种组分的相对横截面积的影响。特别优选的自卷曲纤维形状的横截面图解于图2中。如所示,纤维10是套-核心纤维,其中核心组分12和套组分14的横截面都基本是圆形的(外半径分别是R1和R2),但不是同心的。这样的纤维可被称作偏心的套-核心纤维。纤维的偏心率可定义为两组分中心间的偏移量X和纤维外半径的比值,纤维外半径等于套组分的外半径R1。当纤维卷曲时,两组分偏心率的程度和相对横截面积可随着变形程度的改变而变化。本发明的芯中所用纤维典型地具有从约0.1到约0.5范围内的偏心率。
[0033] 如果图1过程中使用自卷曲纤维,在聚集纤维中建立卷曲的操作可包括,将纤维通过拉伸部分拉伸纤维,然后通过空气喷射的湍流区域,在那里它们被松弛并呈现典型的自卷曲纤维型式。这种多维纤维形变导致聚集纤维的混合,这在下游的自持芯的形成中是所希望的。
[0034] 在S140,混合的卷曲纤维通过烘箱或其他加热装置被拉伸,其中温度是在或接近至少两种纤维组分之一的熔化温度。优选实施方案中,其中所述纤维是套-核心纤维,烘箱温度设定在或接近聚酰胺套材料的熔化温度以至少部分地熔化套材料。小心地控制烘箱中环境以保证纤维的均匀加热。在S150,混合的纤维通过加热定型模被拉伸,引起混合的卷曲纤维在沿着熔化的纤维组分长度方向上不同的空间隔离点上互相接触。在S160冷却后,纤维在这些接触点上保持粘合,从而生产自持的纤维结构。取决于过程的特性,纤维可在环境条件下冷却,或通过将拉伸的纤维结构通过一个后续的冷却模,通过应用冷却空气或通过应用冷却剂流体。在纤维是套-核心纤维的优选实施方案中,纤维结构的粘合在沿纤维的聚酰胺套部分的多个散布点上形成。
[0035] 过程中在这一点上,卷曲的双组分纤维已经形成为连续的芯主体结构。尽管连续芯主体的横截面一般是矩形的,但是将被理解,它可以是任何几何形状。在S170,连续的芯主体结构可被切成所需要的长度以形成分离的芯主体。代表性的最终产品芯100表示在图3中(不按比例)。芯100具有一个矩形的能传送流体的芯主体110,其由通常成一直线的但是三维混合的、粘合的、卷曲的双组分纤维120形成。过程结束于S190。
[0036] 在一些情况下,会需要最终芯产品是负载或涂有添加剂材料的。典型的添加剂材料可包括,例如,链端封接剂、表面活性剂和活性剂。添加剂可以通过在切割之前或之后用添加剂溶液涂布或浸渍芯主体结构。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法中,可用泵将溶液中的添加剂涂敷到形成的芯元件上。涂敷到芯的添加剂的量可通过溶液中添加剂的浓度、泵速和芯通过溶液的速度进行控制。可使用料条型板除去额外的添加剂。然后,芯结构可通过本领域内公知的方法进行脱水。
[0037] 像本发明所有的芯实施方案一样,上述方法的最终产品是粘合的双组分纤维的自持网络。这个网络对于通过芯的流体通道限定了曲折流动路径。众所周知,这样形成的结构提供了不同于毛细管作用的无流动推动力的输送流体方法。毛细管作用的程度,和如此,对于指定流体的流速由经由纤维结构的隙间毛细管边界的表面能量程度而确定。如果没有增强添加剂如表面活性剂的使用,毛细面能量将由纤维中所用的聚合物材料确定。芯的全部流体迁移性能也可受到通过卷曲纤维而建立的混合纤维结构一致性的影响。
[0038] 如前所解释,聚酰胺材料,和特别是尼龙,是天然亲水的(例如,当和其他普通纤维形成材料如聚烯烃和聚酯相比,具有天然地高表面能)。相应地,可以理解,在芯结构中尼龙纤维组分的使用能在不使用增强添加剂情况下,提供相对高的流体流速。在本发明双组分纤维结构中,至少一些形成毛细管边界的暴露的纤维表面是由双组分纤维的聚酰胺纤维组分提供的。由具有聚酰胺套组分的套-核心纤维而形成的芯和两种组分都由聚酰胺材料形成的并行纤维而形成的芯中,所有的暴露表面是由聚酰胺提供的。在只有一种纤维组分是聚酰胺的并行纤维形成的芯中,天然毛细流动势的程度可由聚酰胺组分相比于非聚酰胺组分呈现的表面积的相对表面积而确定。
[0039] 可以这样理解,本发明的芯结构能提供高度的流体流动势。也可以理解,结合套-核心纤维类型的实施方案中,流动势的程度基本上不取决于纤维套中聚酰胺的体积,只要保持足够的尼龙纤维表面积即可。相应地,纤维中聚酰胺材料的量可相对于较不昂贵的核心材料减到最小。这样,套-核心纤维构造可提供显著优势,其中所有暴露纤维表面可通过只形成一部分总纤维材料的尼龙套而建立。如果仅需要考虑表面能,可用完全覆盖核心组分需要的最小量聚酰胺材料形成芯纤维。
[0040] 然而,在选择聚酰胺纤维组分的量和构造时,还有其他需要考虑的事项。例如,对于指定的聚酰胺材料,本发明的双组分纤维粘合以形成自持芯主体的能力会与聚酰胺材料使用的量相关。对于具有聚酰胺套的套-核心纤维,这是特别正确的。也如前面所讨论,由于对粘合纤维结构和由此形成的曲折流路的一致性的影响,卷曲纤维,特别是自卷曲纤维的使用影响芯的流动传输性质。如上所示,一般地,自卷曲纤维的卷曲性质不但是两种纤维组分的相对膨胀(或收缩)性质的函数,而且是这些组分的相对横截面积—因而也是相对材料量—的函数。
[0041] 作为结果,在一些情况下,可以有提高双组分纤维中聚酰胺材料的量到所需最小量以上的动机,需要所述所需最小量以生产特定的聚酰胺材料表面积。所用聚酰胺材料的量可由此基于多重设计约束条件,包括基于表面能要求、结构一致性和粘合程度的参数。然而,也可能存在需要将符合这些约束条件所需的聚酰胺材料的量减到最小。本发明提供了修整纤维几何形状以符合一个或更多的这些设计准则。
[0042] 对于指定的聚酰胺材料和纤维类型,流动表面积基本上由所需流体传递性能确定。其余的性能参数将与双组分纤维中的聚酰胺组分比有关。这里所用的术语“聚酰胺组分比”意思是为芯的毛细管提供聚酰胺表面的单位长度(或体积)的聚酰胺材料的重量与单位长度(或体积)的双组分纤维的总重的比率。可以容易地理解,在具有聚酰胺第一纤维组分和非聚酰胺第二纤维组分的双组分纤维中,聚酰胺组分比将是单位长度的第一组分重量除以单位长度的总纤维重量。也可以容易地理解,具有给定聚酰胺套材料和具有高聚酰胺组分比的双组分纤维会具有一定程度的表面能和粘合程度(bondability),但是由于聚酰胺材料的高百分比,也会具有相对高的成本。另一方面,具有低聚酰胺组分比的纤维会具有较低成本,但是会具有粘合问题并且不能提供足够的聚酰胺表面积。应当说明的是,因为一些双组分纤维会具有二者都由聚酰胺材料形成的组分,聚酰胺组分比会高达1.0。
[0043] 对于指定的双组分纤维类型,纤维的实际横截面几何形状可由聚酰胺表面积要求和聚酰胺组分比的结合而确定。如果使用自卷曲纤维,也要把卷曲性质包括在内。
[0044] 基于上述内容,可以理解,为了芯性能性质的特定组合,本发明的双组分纤维芯可被最优修整。双组分纤维芯的可传送流体的主体可由多个在间隔开的接触点上互相粘合的双组分纤维形成。在发明的所有芯中,纤维共同限定了通过芯主体的曲折三维流体流路。双组分纤维具有这样的纤维结构,包含第一和第二纤维组分,每个纤维组分具有沿双组分纤维长度方向连续延伸的离散的(discrete)横截面积。纤维至少包括一种聚酰胺材料。
一般地,纤维将具有由聚酰胺材料形成的第一组分和不是由聚酰胺材料形成的第二组分,尽管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二组分也可以是具有与第一组分的聚酰胺不同性质的聚酰胺材料。双组分纤维的几何形状可特定地适合于提供聚酰胺组分比,以便提供适合于符合预定设计要求的最终的芯结构。
[0045] 尽管取决于所用的特定聚酰胺材料会有一些变化,已经确定,可从聚酰胺组分比在约0.10到约0.50范围内的卷曲双组分纤维生产合格的芯。优选实施方案中,可由聚酰胺组分比在约0.20到约0.35范围内的卷曲双组分纤维生产合格的芯。在最优选实施方案中,可从聚酰胺组分比在约0.25到约0.30范围内的卷曲双组分纤维生产合格的芯。
[0046] 实施例
[0047] 由具有不同聚酰胺含量水平和几何形状的双组分纤维成功地形成了芯结构。使用前面讨论的加工方法由自卷曲的套-核心双组分纤维生产芯,所述套-核心双组分纤维中核心纤维组分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Dupont4441)而套纤维组分是尼龙6(Ultramid BASF BS403N)。使用常规双组分熔纺技术用有288个单独丝的纺丝组合形成纤维。丝被纺成25dpf(但尼尔每丝)并且绕成单独的包装以提供有足够密度的最终芯产品。收集的纱在150-160℃以拉伸比为3.5被拉伸,以诱导形成自卷曲纤维结构。然后纱通过200-235℃的烘箱并经由加热模拉伸以形成自持的具有2.45mm乘11.5mm矩形横截面的芯结构。然后,将连续的芯结构切成44mm的长度。
[0048] 生产了两套芯,都具有外纤维直径为38微米。第一套中,为了产生聚酰胺组分比为0.40,形成了芯径为29.4微米和偏心率为0.45的芯纤维。第二套中,为了产生聚酰胺组分比为0.25,形成了芯径为32.9微米和偏心率为0.27的芯纤维。两套芯提供了充分粘合的自持的、能传送流体的主体,具有基本近似的流体传输特性,远远超过常规的未处理双组分纤维芯。
[0049] 发明的芯具有广阔的适应性,并且可用在任何流体传递应用中。它们特别适合于用在测定装置中,例如可用在医学应用中。因而,例如,本发明的芯能够被用于实际上任何分析物流体的传输,包括生物分析物流体如尿、血液和唾液。而且,本发明的芯可用在检测一种或多种分析物的测定仪器中,所述分析物包括,但不限于,激素如经常用作怀孕标记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抗原、酶、HIV抗体、HTLV抗体、幽门螺杆菌抗体、肝炎抗体、麻疹抗体、肝炎抗原、terponemes抗体、宿主抗体或传染试剂,病理学细胞标记,包括,但不限于,心磷脂、卵磷脂、胆固醇、脂多糖和唾液酸、腮腺炎抗体、疹抗体、可替宁、可卡因、苯甲酰芽子、苯并二氮杂 类、四氢大麻酚、烟碱、乙醇茶碱、苯妥英、对乙酰基酚、锂、安定、去甲替林、司可巴比妥、苯巴比妥、茶碱、睾酮、雌二醇、17-羟孕酮、孕酮、甲状腺素、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onhormone)、促卵泡激素、黄体生成素、转化生长因子α、表皮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和II、促生长素抑制素、IGA和性激素结合球蛋白;和其它分析物包括葡萄糖、胆固醇、咖啡因、胆固醇、皮质类固醇结合球蛋白、PSA,或DHEA结合糖蛋白。
[0050] 尽管前述内容举例说明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典范实施例,将理解,本发明不仅限于这里公开的设计。本发明可以在不背离实质和本质属性情况下,以其它形式实施。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