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化学元素和化合物 / / 一种多功能碳火炉

一种多功能火炉

阅读:22发布:2023-02-23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多功能火炉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 碳 火炉,包括炉体;炉体包括前烤架、后烤架和集油盘,前烤架和后烤架前后对称的设置于集油盘顶部;前烤架与后烤架之间形成顶部和侧部开口的炉体内腔;炉体内腔内设置有木碳 支架 ,该木碳支架将炉体内腔划分有相互连通的加热室和 燃烧室 ,其中加热室包围于燃烧室外侧,加热室顶部和侧部分别开口设置;前烤架和后烤架分别对应加热室的侧部开口设有若干 定位 槽,烤针通过前后烤架上相互对称的两定位槽挂设于加热室侧部开口处;前烤架和后烤架分别对应加热室的顶部开口设有用于 支撑 烹饪器皿的支撑平面。本实用新型构建了一种三面立体加热结构,使其同时具备中餐烹饪功能和烧烤功能。,下面是一种多功能火炉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多功能火炉,包括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包括前烤架(3)、后烤架(8)和集油盘(4),前烤架(3)和后烤架(8)前后对称的设置于集油盘(4)顶部;前烤架(3)与后烤架(8)之间形成顶部和侧部开口的炉体内腔;炉体内腔内设置有木碳支架,该木碳支架将炉体内腔划分有相互连通的加热室(a)和燃烧室(b),其中加热室(a)包围于燃烧室(b)外侧,加热室(a)顶部和侧部分别开口设置;所述前烤架(3)和后烤架(8)分别对应加热室(a)的侧部开口设有若干定位槽(c),烤针(9)通过前后烤架上相互对称的两定位槽(c)挂设于加热室(a)侧部开口处;所述前烤架(3)和后烤架(8)分别对应加热室(a)的顶部开口设有用于支撑烹饪器皿(10)的支撑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碳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c)开设于前烤架(3)和/或后烤架(8)的侧部边缘,该定位槽(c)顶部开口设置、底部向下延伸,确保扁形的烤针(9)立式挂设于定位槽(c)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碳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烤架(3)的侧部边缘和后烤架(8)的侧部边缘分别倾斜设置,使加热室(a)的侧部开口倾斜设置,若干所述的定位槽(c)沿前烤架(3)侧部边缘和后烤架(8)侧部边缘倾斜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碳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烤架(3)和后烤架(8)分别对应加热室(a)的顶部开口设有若干立槽(d)和/或横槽(e);扁形的烤针(9)通过前后烤架上相互对称的两立槽(d)立式挂设于加热室(a)的顶部开口处,扁形的烤针(9)通过前后烤架上相互对称的两横槽(e)横式挂设于加热室(a)的顶部开口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碳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槽(d)线性排布于前烤架(3)和/或后烤架(8)的顶部边缘,该立槽(d)顶部开口设置;所述横槽(e)线性排布于前烤架(3)和/或后烤架(8)的顶部边缘,横槽(e)位于立槽(d)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碳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油盘(4)上设有一次进气口(401)和二次进气口(402),燃烧室(b)通过一次进气口(401)连通外界,加热室(a)通过二次进气口(402)连通外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碳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油盘(4)上设有集油槽(403),该集油槽(403)位于加热室(a)下方且与加热室(a)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碳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木碳支架由若干立架(2)相互间隔配合而成,确保燃烧室(b)的顶部和侧部分别与加热室(a)连通,木碳条(11)叠置式架设于燃烧室(b)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碳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烤架(3)上设置有前保温层(6);和/或,所述后烤架(8)上设置有后保温层(7)。

说明书全文

一种多功能火炉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碳火加热炊具,具体是一种多功能碳火炉。

背景技术

[0002] 现实生活中,人们对食品种类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人们希望在用餐时有适合于成人食用的各类中式菜肴,又有儿童喜欢的各类烧烤食品;这种需求在人们野餐时尤其强烈;目前的现况是能用于炒菜的设备基本上不具有烧烤的功能,能用于烧烤的设备也不适用于中餐炒菜,更不要说在同一设备上同时完成炒菜及烧烤这两项任务。
[0003] 此外,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在使用碳火炉进行加热时,无论是中餐烹饪,还是烧烤活动,都只习惯于使用顶部的热量,往往并没有利用侧壁四周热量的概念,这不仅会降低碳火炉的加热能,还会造成极大的能源浪费;对于开放式燃烧而言,空气一般由底部及四周供给,燃烧产生的热量主要会以热辐射及高温烟气对流两种形式向外传递,侧壁四周主要以热辐射的形式向外辐射热量,顶部除以热辐射的形式向外辐射热量外,主要还是以高温烟气的对流作用向上传递热量;由于空气一般由底部及四周供给,顶部的燃烧往往处于缺状态,因而四周的燃烧强度要比顶部还要强烈,因而辐射的热量也多,不加以利用的话,是极大的能源浪费。
[0004] 因此,设计一种同时具有炒菜及烧烤功能的炉具是很有必要的。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三面立体加热结构,使其同时具备中餐烹饪功能和烧烤功能的多功能碳火炉。
[000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7] 一种多功能碳火炉,包括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包括前烤架、后烤架和集油盘,前烤架和后烤架前后对称的设置于集油盘顶部;前烤架与后烤架之间形成顶部和侧部开口的炉体内腔;炉体内腔内设置有木碳支架,该木碳支架将炉体内腔划分有相互连通的加热室和燃烧室,其中加热室包围于燃烧室外侧,加热室顶部和侧部分别开口设置;所述前烤架和后烤架分别对应加热室的侧部开口设有若干定位槽,烤针通过前后烤架上相互对称的两定位槽挂设于加热室侧部开口处;所述前烤架和后烤架分别对应加热室的顶部开口设有用于支撑烹饪器皿的支撑平面。
[0008] 所述定位槽开设于前烤架和/或后烤架的侧部边缘,该定位槽顶部开口设置、底部向下延伸,确保扁形的烤针立式挂设于定位槽底部。
[0009] 所述前烤架的侧部边缘和后烤架的侧部边缘分别倾斜设置,使加热室的侧部开口倾斜设置,若干所述的定位槽沿前烤架侧部边缘和后烤架侧部边缘倾斜排布。
[0010] 所述前烤架和后烤架分别对应加热室的顶部开口设有若干立槽和/或横槽;扁形的烤针通过前后烤架上相互对称的两立槽立式挂设于加热室的顶部开口处,扁形的烤针通过前后烤架上相互对称的两横槽横式挂设于加热室的顶部开口处。
[0011] 所述立槽线性排布于前烤架和/或后烤架的顶部边缘,该立槽顶部开口设置;所述横槽线性排布于前烤架和/或后烤架的顶部边缘,横槽位于立槽下方。
[0012] 所述集油盘上设有一次进气口和二次进气口,燃烧室通过一次进气口连通外界,加热室通过二次进气口连通外界。
[0013] 所述集油盘上设有集油槽,该集油槽位于加热室下方且与加热室连通。
[0014] 所述木碳支架由若干立架相互间隔配合而成,确保燃烧室的顶部和侧部分别与加热室连通,木碳条叠置式架设于燃烧室内。
[0015] 所述前烤架上设置有前保温层;和/或,所述后烤架上设置有后保温层。
[0016]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7] 炉体由前烤架、后烤架及集油盘组成,其所形成的炉体内腔侧部和顶部开口设置,整体形成一三面立体加热结构,其可加热位置分布在侧部和顶部,因此可同时在顶部进行中餐烹饪,在侧部进行烧烤,实现中餐烹饪和烧烤的同时进行,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前烤架与后烤架的侧面和顶部分别对应设有定位槽、立槽及横槽,其可有效的对烤串起定位及固定作用,避免其转动;集油盘位于碳火炉的底部,用以集接烧烤过程中产生的油脂,集油盘中的集油槽会事先加,能有效的防止油烟的产生;在碳火炉的前后方分别对应设有前后保温层,有效阻止热量向前后方散失,以降低碳火炉的表面温度。本多功能的碳火炉其外形体积较小,因此方便携带,特别适合户外使用;另外,由于可同时进行中餐烹饪和烧烤,所以功能齐全,能实现一机多用的效果;巧妙的运用炭火温度对食物的影响,进而避免产生油烟,减少油烟污染,而且热利用率提升,还能从根本上确保食物的安全性,操作性好。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同时进行中餐烹饪和烧烤的剖视状态主视图。
[0019]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同时进行中餐烹饪和烧烤的剖视状态侧视图。
[0020]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同时进行中餐烹饪和烧烤的剖视状态俯视图。
[0021]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单纯进行烧烤的剖视状态主视图。
[0022]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单纯进行烧烤的剖视状态侧视图。
[0023]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烤针挂设于定位槽上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4]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烤针挂设于立槽上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5]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烤针挂设于横槽上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6] 图9和图10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烤针不同方位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28] 参见图1-图10,本多功能碳火炉,包括炉体,该炉体包括前烤架3、后烤架8和集油盘4,前烤架3和后烤架8前后对称的设置于集油盘4顶部的前后侧;前烤架3与后烤架8之间形成顶部和侧部开口的炉体内腔,集油盘4用以收集烧烤过程中产生的油脂,烧烤时,往集油槽403内加水,避免油脂烧焦难以清洁及释放出刺鼻有毒气体;炉体内腔内设置有用于容纳木碳塔的木碳支架,该木碳支架将炉体内腔划分有相互连通的加热室a和燃烧室b,其中加热室a包围于燃烧室b的左右侧和上侧,加热室a顶部和侧部分别开口设置,整体构成一种三面立体加热结构;前烤架3和后烤架8分别对应加热室a的侧部开口设有若干定位槽c,烤针9通过前后烤架上相互对称的两定位槽c挂设于加热室a侧部开口处;前烤架3和后烤架8分别对应加热室a的顶部开口设有用于支撑烹饪器皿10的支撑平面。本结构的多功能碳火炉中,炉体的侧部可用于挂设串有食物F的烤串,立体顶部可用于支撑炒菜用的烹饪器皿10,使本多功能碳火炉可同时进行中餐烹饪和烧烤,满足用户需要;为提高炉体的稳固性,前烤架3和后烤架8顶部两侧分别通过挡板1相互连接,该挡板1还可防止在进行中餐烹饪时对下方正处于烧烤状态的食物F产生污染。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炉体提供了一种三面立体加热结构,其不仅能有效的利用顶部的热量,还能对侧面的热量加以充分利用。
[0029] 进一步地,参见图6,定位槽c开设于前烤架3和后烤架8的侧部边缘,该定位槽c顶部开口设置、底部向下延伸,确保扁形的烤针9立式挂设于定位槽c底部,定位槽c使烤针9始终处于立式挂设状态,有效防止烤串转动,影响烧烤效果。
[0030] 进一步地,前烤架3的侧部边缘和后烤架8的侧部边缘分别倾斜设置,使加热室a的侧部开口倾斜设置,即炉体内腔整体呈上小下大的锥形设置;若干的定位槽c沿前烤架3侧部边缘和后烤架8侧部边缘倾斜排布,本结构可有效保证各烤串受热的一致性。
[0031] 进一步地,前烤架3和后烤架8分别对应加热室a的顶部开口设有若干立槽d和横槽e;参见图7,扁形的烤针9通过前后烤架上相互对称的两立槽d立式挂设于加热室a的顶部开口处;参见图8,扁形的烤针9通过前后烤架上相互对称的两横槽e横式挂设于加热室a的顶部开口处;立槽d和横槽e分别有效的限定扁形的烤针,防止烤串在烧烤过程中转动,通过对不同方位的固定烧烤,有效提高烧烤质量
[0032] 进一步地,立槽d线性排布于前烤架3和后烤架8的顶部边缘,该立槽d顶部开口设置;横槽e线性排布于前烤架3和后烤架8的顶部边缘,横槽e位于立槽d下方。
[0033] 进一步地,集油盘4底部设有一次进气口401和二次进气口402,燃烧室b通过一次进气口401连通外界,加热室a通过二次进气口402连通外界,一次进气口401可为木碳塔内部供氧,二次进气口402可为木碳塔外部供氧。
[0034] 进一步地,集油盘4左右两侧分别设有集油槽403,该集油槽403位于加热室a下方且与加热室a连通,燃烧室b位于集油盘4中部;烧烤时,往集油槽403内加水,有效的防止油脂加热后产生油烟;集油盘4底部设置有炉脚5。
[0035] 进一步地,木碳支架由若干立架2相互间隔配合而成,确保燃烧室b的顶部和侧部分别与加热室a连通,木碳条11叠置式架设于燃烧室b内。
[0036] 进一步地,前烤架3内侧设置有前保温层6,后烤架8内侧设置有后保温层7,有效阻止热量向前后方散失,以降低碳火炉的表面温度,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0037] 本多功能碳火炉具体有以下工作模式:
[0038] 模式一:(参见图1-图3)三面立体加热模式,本模式能改善侧部能源浪费的问题;具体是:1.引火升温阶段;先将点燃的木碳条11叠置式架设木碳支架内,在热空气对流作用的影响下,下部的空气会从一次进气口401和二次进气口402吸入,底部已着火的木碳条11首先燃烧,并依次将上部的木碳条11引燃,燃烧不断被强化,直到所有的木碳条11都着火燃烧。2.明火燃烧阶段;在燃烧的初期,木碳条11表面的温度较低,向外辐射的热量有限,而且还有黑烟产生;就顶部而言,此时还不具备烧烤的条件,但木碳条11内部易挥发性的有机物会率先燃烧,形成较高外焰的明火,明火燃烧阶段虽不具备烧烤的条件,但却能很好的适用于中餐烹饪需要,此时放上烹饪器皿10(一般是平底锅),火焰直接在烹饪器皿10底部燃烧,燃烧反应放出的热量能对烹饪器皿10底部进行有效的加热,进行中餐烹饪的效果较好,如炒、煮、蒸、煎等。与此同时,也可将烤串依次放入前后烤架左右两侧的定位槽c中,进行烧烤前的预热;由于明火的燃烧反应是从下向上进行,不会与处于侧面的烤串发生接触,因而不会对烤串产生不良影响;此时的烤串是处于一种小火慢烤的状态;另外,烤串与前后烤架能形成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环境,这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环境,不仅能有效的减少热量散失,还能增强烟囱效应,增加空气的对流作用,能强化燃烧反应,加快升温过程。3.三面立体加热阶段,当木碳塔的侧面和顶部均进入红热的辐射状态后即已进入额定的三面立体加热阶段;在三面立体加热的状态下,侧面红热的木碳条11表面能以热辐射的形式对烤串进行辐射加热,食物F吸收辐射热后温度不断上升,由于多功能碳火炉侧面的烤串是处于一种立烤状态且呈一定的倾斜度分布,上面烤串烧烤时产生的油脂能依次滴落到下面的烤串上,最后滴落到集油盘中,因此,中下部的烤串即使不刷油也能有极好的外观及质量;由于集油盘4中事先已加有水,水能有效的阻止温度过高,因而油脂滴落到集油4中时不会产生油烟。
与此同时,在炉体顶部,红热的木碳条11表面能以热辐射的形式对烹饪器皿10底部进行辐射加热,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能以对流的形式对烹饪器皿10底部进行对流加热,燃烧产生的明火还能对烹饪器皿10底部进行直接加热,烹饪器皿10底部受热后即可进行各项中餐烹饪,如炒、煮、蒸、煎等;烧烤的过程中,挡板1防止在进行中餐烹饪时对下方正处于烧烤状态的食物F产生污染;因此,烧烤与中餐烹饪不仅能同时进行,还能做到互不于涉。
[0039] 模式二:(参见图4和图5)三面立体烧烤模式,由于中餐烹饪的速度较快,而烧烤的速度较慢,所以在实际使用中中餐烹饪任务往往会先于烧烤活动完成,这时可将碳火炉的顶部用于烧烤。传统碳火炉应用顶部烧烤方式时,食物F产生的油脂会滴落到红热的木碳条11表面,进而产生严重的油烟。本多功能碳火炉的三面立体烧烤模式则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0040] 具体是,对整个烧烤过程而言,食物对火力的要求是不同的,发生的变化也是不一样的,实验证明,并不是整个烧烤过程食物F都会产生油脂。以烤肉串为例,在烤制肉串时,前期预热阶段烤制的目的是快速将食物F表面的水份烤干,并要求能在短时间内使食物F表面的细胞快速收紧以定食物内的水份,以便于刷油封存;因此前期预热阶段烤制的特点是火力要猛,时间要尽量短,但没有油脂产生,即前期预热阶段适合在碳火炉顶部完成。在本多功能碳火炉的顶部,红热的木碳条11表面能以热辐射的形式对顶部的烤串进行辐射加热,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又能以对流的形式对烤串进行对流加热,在双重加热的条件下,食物F表面的水份在转瞬间就能蒸发干尽,细胞快速收紧以锁定食物F内的水份,当食物F表面开始溢出油脂时前期预热阶段完成,进入中期的加热阶段。前期预热阶段完成后应及时在食物F表面刷油,并将烤串移至碳火炉的侧面,完成整个中期的加热过程;由于碳火炉的侧面只能以热辐射的形式对烤串进行辐射加热,火力不及顶部猛烈,属中火的状态,这种火力不仅能保证食物F受热均匀,还能够保证热量能有足够的时间向食物F的内部传递,避免发生因火力过猛而导致食物F的外面烤焦而里面还没有熟的现象发生;在侧面,红热的木碳条11表面能以热辐射的形式对烤串进行辐射加热,食物F吸收辐射热后温度不断上升,由于多功能碳火炉侧面的烤串是处于一种立烤状态且呈一定的倾斜角度分布,上面烤串烧烤时产生的油脂能依次滴落到下面的烤串上,最后滴落到集油盘4中,因此,中下部的烤串即使不刷油也能有极好的外观及质量;由于集油盘4中事先已加有水,水能有效的阻止温度过高,因而油脂滴落到集油盘中时不会产生油烟,当食物的一面烤至六七成熟时,可翻面烤制另一面,当另一面也烤至六七成熟时,中期加热过程完成,进入最后的着色阶段。中期加热过程完成后,食物F内部的油脂已大量溢出,但食物F的表面颜色还欠佳,香味也还不浓厚,应及时添加香料,并移至顶部猛火着色;在本多功能碳火炉的顶部,红热的木碳条11表面能以热辐射的形式对烤串进行辐射加热,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又能以对流的形式对烤串进行对流加热,在双重加热的条件下,食物F表面的颜色会变成焦黄色,并且能香味四溢;至此,整个三面立体烧烤过程结束。
[0041] 在本三面立体烧烤模式下,烧烤过程被分成三个阶段,前期预热阶段,中期的加热阶段,最后的着色阶段;在空间上,烤串经过了从顶部到侧面,再到顶部的循环;从加热方式上,烤串经过了从大火到中火,再到大火的循环。这两个循环不仅有效消除了油烟,还从根本上确保了烧烤的品质。
[0042] 上述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一种碳素材料增碳剂 2020-05-13 370
碳刷 2020-05-11 280
碳蜂窝体 2020-05-11 226
碳刷 2020-05-11 640
风电碳刷 2020-05-11 1039
一种碳碳螺栓 2020-05-11 185
生产碳纤维的碳化炉 2020-05-13 481
一种高效碳酸钙碳化塔 2020-05-12 574
一种碳刷 2020-05-12 763
一种碳刷 2020-05-12 491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