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车轮和轮胎 / 汽车轮胎 / 侧壁 / 侧壁板组装线装置

侧壁板组装线装置

阅读:1062发布:2020-05-16

专利汇可以提供侧壁板组装线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一种缩短作业时间和提高生产性的 汽车 用 侧壁 板组装线装置,依次 串联 有组装站(ST2)、 焊接 站(ST3)和副作业站(ST4),具有搭载有从横向可保持侧壁板(W)于站立姿势的组装用具(91)的同时又往复运动自如地被设置于组装站(ST2)与焊接站(ST3)之间的组装台车(91)、和包含下部 框架 (80)与上部框架(81)并在两框架(80、81)之间利用搭载在各框架(80、81)上的夹持部件(821、822、823、831、832、833)而能保持侧壁板(W)于站立姿势的同时又往复运动自如地被置于焊接站(ST3)与副作业站(ST4)之间且与组装台车(91)可进行自如交接侧壁板(W)的框架台车81)。,下面是侧壁板组装线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侧壁板组装线装置,为依次串联有组装站、焊接站 和副作业站的汽车用侧壁板组装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搭载有从横向可固定保持侧壁板于站立姿势的组装 用具的同时,又往复运动自如地被设置于该组装站与焊接站之 间的组装台车;以及一包含有下部框架与上部框架,并在两框 架之间利用搭载在各框架上的夹持部件能够固定保持侧壁板于 站立姿势的同时,又往复运动自如地被设置于该焊接站与该副 作业站之间,且与组装台车可进行自如交接侧壁板的框架台车;
将侧壁板直接从上述组装台车交接于上述框架台车之前, 通过上述焊接站处的焊接自动装置对该侧壁板实施暂时性焊接 在上述交接之后,又对该侧壁板实施正式焊接,同时,在各焊 接作业中,又使没有对该侧壁板实施焊接作业的上述组装台车 及上述框架台车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壁板组装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焊接站具有:在沿着上述组装线的流动方向上至少在一侧 配设的焊接自动装置;上述组装台车相对于上述框架台车处在 与该焊接自动装置相反一侧的状态下,与该框架台车之间进行 上述侧壁板交接,同时,上述组装台车具有组装用具,上述组 装用具在与上述框架台车进行上述侧壁板交接的交接位置同固 定保持该侧壁板的拉进位置之间,在与上述组装线流动方向正 交的方向上进退自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侧壁板组装线装置,其特征 在于,为组装左右两侧的侧壁板,具有左右对称的一对组装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侧壁板组装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框架台车包括不在同一物体上的下部框架和上部框架,上 部框架与下部框架通过相互独立的各自驱动源的同步控制而同 步地自如地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侧壁板组装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沿着一侧的框架的移动轨迹而配设有与该框架连动的第1环状 可动部件,沿着另一侧的框架的移动轨迹而配设有与该框架连 动的第2环状可动部件,同时,为使两环状可动部件相互同步 地运动而设置一连结着的卷动传动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侧壁板组装线装置,其特征 在于,上述框架台车是由左右两侧的下部框架、和跨越两下部 框架的形框架、和与该门形框架连结的上部框架构成一体, 上述组装台车沿着上述组装线的流动方向可以自如地进入该框 架台车的两下部框架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壁板组装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使在上述组装站处搭载有侧壁板的上述组装台车回动至上 述焊接站,在该组装台车回动过程中,又使搭载有在上述组装 站焊接完了的侧壁板的上述框架台车从上述焊接站回动至上述 副作业站,在上述副作业站处对上述焊接完了的侧壁板进行送 出;在上述焊接站处,对搭载于上述组装台车上的侧壁板实施暂 时性焊接,在实施该暂时性焊接过程中,又使上述框架台车从 上述副作业站移动至该焊接站;将实施暂时性焊接后的侧壁板 直接从上述组装台移装载至上述框架台车上,对搭载在该框架 台车上的侧壁板实施正式焊接,在实施该正式焊接过程中,又 使上述组装台车移动至上述组装站;在上述组装站处,将下一个 侧壁板搭载在上述组装台车上,使该组装台车回动至上述焊接 站,在该组装台车回动过程中,又使搭载有实施上述正式焊接 后的侧壁板的上述框架台车从上述焊接站回动至上述副作业站。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是涉及一种汽车侧壁板组装线的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作为这种侧壁板的组装线在以前已被记载于日 本国特开昭62-263876号公报上。根据上述公报所记载的技 术,在依次串联有组装站、和焊接站、和副作业站的汽车用侧 壁板组装线装置上,具有在该组装站与该焊接站之间往复运动 自如的第1组装台车和在该焊接站与该副作业站之间往复运动 自如的第2组装台车,在设置于该焊接站上并固定保持该侧壁 板的夹持部件和各组装台车之间,自如地交接该侧壁板。
根据上述公报所记载的技术,首先,在组装站处,将侧壁 板的构成部件安装在第1组装台车上,再使该第1组装台车回 动至焊接站。接着,在上述焊接站处,对上述侧壁板的构成部 件进行了暂时性焊接的状态下,将该侧壁板从上述第1组装台 车交接给设置在该焊接站上的夹持部件,用该夹持部件又固定 保持该侧壁板的构成部件的状态下,对其进行正式焊接。并且, 在进行上述正式焊接中,又使上述第1组装台车移动到上述组 装站,而进行下一个侧壁板的构成部件的组装作业。
另一方面,在上述焊接站处,上述正式焊接结束后,又使 上述第2组装台车移动至该焊接站处,将上述侧壁板的构成部 件从上述夹持部件上交接给第2组装台车。并且,使上述第2 组装台车回动至副作业站。
此时,在使上述第2组装台车回动至副作业站过程中,在 上述焊接站处,上述第1组装台车也回动至上述焊接站,对上 述侧壁板的构成部件实施暂时性焊接。
所以,根据上述公报所记载的技术,在上述焊接站处的焊 接作业和在上述组装站处的侧壁板的构成部件的组装作业可以 同时进行,对上述侧壁板的组装品依次进行送出,从而可以提 高生产性。
但是,上述公报所记载的技术中,在上述焊接站处,将上 述侧壁板的构成部件从上述第1组装台车交接于上述夹持部件, 在焊接作业结束后,又要从夹持部件交接给第2组装台车,从 而浪费很多时间,所以也就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改良。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这种情况,以提供一种缩短作业时间并能提高 生产性的汽车用侧壁板组装线装置为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侧壁板组装线装置,为依 次串联有组装站、焊接站和副作业站的汽车用侧壁板组装线装 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在搭载从横向可以固定保持侧壁板于站 立姿势的组装用具的同时又往复运动自如地被设置于该组装站 与焊接站之间的组装台车、和一包含有下部框架与上部框架并 在两框架之间利用搭载在各框架上的夹持部件而能够固定保持 侧壁板于站立姿势的同时又往复运动自如地被设置于该焊接站 与该副作业站之间且与组装台车可进行自如交接侧壁板的框架 台车;将侧壁板直接从上述组装台车交接于上述框架台车之前, 通过上述焊接站处的焊接自动装置对该侧壁板实施暂时性焊接, 在上述交接之后,又对该侧壁板实施正式焊接,同时,在各焊 接作业中,又使没有对该侧壁板实施焊接作业的上述组装台车 及上述框架台车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汽车用侧壁板组装线装置,首先,将上述组 装台车滑动至上述组装站处,安装侧壁板。安装有上述侧壁板 的上述组装台车又被滑动到上述焊接站处。
接着,对上述侧壁板实施暂时性焊接,在实施上述暂时性 焊接过程中,又使上述框架台车移动至上述焊接站。
然后,将上述侧壁板从上述组装台车交接到搭载在上述框 架台车的各框架上的夹持部件上,同时,对该侧壁板进行正式 焊接。并且,在进行正式焊接过程中,使上述组装台车又移动 到上述组装站,进行下一个侧壁板的安装。
而后,上述正式焊接结束之后,上述框架台车在上述夹持 部件固定夹持上述侧壁板的状态下,回动至上述副作业站。并 且,在上述框架台车回动至上述副作业过程中,安装着下一个 侧壁板的上述组装台车又回动至上述焊接站,反复地进行上述 工序。
所以,根据本发明的汽车用侧壁板组装线装置,在上述焊 接站处,没有必要进行将焊接后的侧壁板从设置在上述焊接站 处的夹持部件上再交接到上述框架台车上的作业,也即扣除将 侧壁板从该夹持部件交接到上述框架台车上所用时间,缩短了 整体作业时间,可以有效地提高生产性。
而且,在进行暂时性焊接过程中,可以使上述框架台车移 动至上述焊接站,在进行上述正式焊接过程中,也可以使上述 组装台车移动至上述组装站,所以,可以进一步缩短作业时间, 有效地提高生产性。
并且,上述副作业站在下游即使是具有第2焊接站的第2 组装站也可以,或者是将上述侧壁板送到下一工序的送出站也 可以。当上述副作业站是第2组装站的场合,上述框架台车回 动至作为该副作业站的第2组装站后,第2组装台车从设置于 下游的第2焊接站移动到第2组装站。并且,上述侧壁板又被 从上述框架台车交接到第2组装台车上。
而且,本发明的汽车用侧壁板组装线装置的特征还在于, 上述焊接站具有:在沿着上述组装线的流线方向上至少于一侧 配设的焊接自动装置;上述组装台车相对于上述框架台车处在 与该焊接自动装置相反一侧的状态下,与该框架台车之间进行 上述侧壁板交接,同时,在与上述框架台车进行上述侧壁板交 接的交接位置同保持该侧壁板拉进位置之间,具有在与上述组 装线流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进退自如的上述组装用具。
根据上述构成,上述组装台车回动至上述焊接站,上述框 架台车移动至上述焊接站的时候,上述组装台车相对于上述框 架台车处在与上述焊接自动装置相反一侧的位置。在这种状态 下,上述组装台车使上述组装用具从上述拉进位置向与上述组 装线流动方向正交的方向前进,移动至上述交接位置。并且, 在上述交接位置,与上述框架台车进行上述侧壁板的交接之后, 上述组装台车又使上述组装用具在与上述组装线流动方向正交 的方向上后退,返回上述拉进位置。
通过这个操作,在上述焊接自动装置对固定保持在上述框 架台车上的侧壁板实施焊接作业过程中,上述组装台车与上述 焊接自动装置将互不妨碍,并能够顺利移动至上述组装站。
在本发明的汽车用侧壁板的组装线装置中,上述组装台车 和上述框架台车即使将左右的侧壁板分别固定保持也可以,或 者,将左右的侧壁板一起地固定保持也可以。
本发明的汽车用侧壁板的组装线装置,当是上述组装台车 和上述框架台车将左右的侧壁板分别固定保持的场合时,为组 装左右两侧的侧壁板,即使分别设置各自的组装线也可以,或 者,将一对组装线左右对称地设置也可以。在将一对组装线左 右对称地设置场合时,通过上述一对的组装线也可以并排组装 左右的侧壁板。
此时,可以采用下列构成,上述框架台车包括不在同一物 体上的下部框架和上部框架,上部框架与下部框架通过相互独 立的各自驱动源的同步控制而同步地自如地移动。但是,当下 部框架和上部框架同步地自如移动时,如果遇到停电等异常现 象发生,上述驱动源将停止工作,由于惯性不同,各框架将 发生前后错位,侧壁板发生变形,也有可能损伤夹持部件。因 此,为了防止在异常时发生的前后错位现象,上述框架台车最 好具有各框架的同步式构成。
作为上述同步式构成,可以采用下列构成,例如,沿着一 侧的框架的移动轨迹而配设有与该框架连动的第1环状可动部 件,沿着另一侧的框架的移动轨迹而配设有与该框架连动的第 2环状可动部件,同时,为使两环状可动部件相互同步地运动 而设置一连结着的卷动传动装置。
此外,在本发明的汽车用侧壁板组装线装置中,上述组装 台车和上述框架台车将左右的侧壁板一起地固定保持的场合时, 可以采用下列构成,例如,上述框架台车是由左右两侧的下部 框架、和跨越两下部框架的形框架、和与该门形框架连结的 上部框架构成一体。上述组装台车沿着上述组装线的流动方向 可以自如地进入该框架台车的两下部框架之间。
附图简单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的汽车用侧壁板组装线装置的一实施例的 平面图。
图2是从图1中的II-II处所视的组装线的侧面图。
图3是图2上所示的框架台车的扩大侧面图。
图4是从图3的左方所视的框架台车的正面图。
图5是图3的V-V线处的截面图。
图6是图3的VI-VI线处的截面图。
图7是图2上所示的组装台车的扩大侧面图。
图8是从图7的左方所视的组装台车的正面图。
图9是取下组装用具后的组装台车的平面图。
图10是图9的V-V线处的截面图。
图11是图1上所示的实施形态的第1变形例子的框图
图12是图1上所示的实施形态的第2变形例子的框图。
图13是本发明的汽车用侧壁板组装线装置的另一实施例 中的框架台车和组装台车的正面图。
图14是从图13的右方所视的框架台车的侧面图。
图15是汽车用侧壁板的立体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面对本发明的实施形态进行详细说明。
图1及图2所示的是组装汽车的左右侧壁板W、W的侧壁 板组装线(以下称组装线)。侧壁板W如图15所示,是将外加 强板Wb、前内杆Wc、中心内柱Wd、后部内板We等各种内侧部 件焊接在外框Wa上组装成侧壁板W。
上述组装线是将组装左右侧壁板W、W的一对流线左右 对称地设置。并且,在各组装线流水线上从上游依次串联设置 有投入站ST1、第1组装站ST2、第1焊接站ST3、第2组装站 ST4、第2焊接站ST5、送出站ST6。
根据上述组装线,沿着组装线的流动方向,在一侧配设有 作业自动装置。作为上述作业自动装置,在投入站ST1处配设 有投入自动装置1及涂装自动装置2;在第1组装站ST2处配设 有内部组装自动装置3;在第1焊接站ST3处配设有焊接自动装 置4;在第2组装站ST4处配设有内部组装自动装置5;在第2 焊接站ST5处配设有焊接自动装置6;在送出站ST6处配设有送 出自动装置7。
根据上述组装线,首先,在投入站ST1处,通过外部投入 自动装置1对左右侧壁板W、W的外框Wa进行投入作业。并且 同时,通过涂装自动装置2对外框Wa进行密封剂的涂装作业。 接着,在第1组装站ST2处,通过内部组装自动装置3对外框 Wa进行由外加强板Wb构成的内部构件的组装作业。然后,在 第1焊接站ST3处,通过焊接自动装置4对外框Wa进行外加 强板Wb的焊接作业。而后,在第2组装站ST4处,通过内部 组装自动装置5对外框Wa进行由前内杆Wc、中心内柱Wd以及 后部内板We构成的内部构件的组装作业。其次,在第2焊接 站ST5处,通过焊接自动装置6对外框Wa进行前内杆Wc、中 心内柱Wd、后部内板We焊接作业,形成侧壁板W。另外,在 送出站ST6处,通过送出自动装置7将左右的侧壁板W、W推 送到图外边的悬挂式传送机上。
在上述侧壁板组装线上,分别设有第1至第3的各左右一 对的框架台车81、82、83和第1及第2的左右各一对的组装台 车91、92。第1框架台车81在最初是位于投入站ST1处,而后 自如地往复运动在投入站ST1和第1组装站ST2之间。第1组 装台车91在初始状态下是位于第1焊接站ST3处,自如地往复 运动在第1组装站ST2和第1焊接站ST3之间。第2框架台车 82在初始状态下是位于第2组装站ST4处,自如地往复运动在 第1焊接站ST3和作为副作业站的第2组装站ST4之间。第2 组装台车92在初始状态下是位于第2焊接站ST5处,自如地往 复运动在第2组装站ST4和第2焊接站ST5之间。此外,第3 框架台车83在初始状态下是位于送出站ST6处,自如地往复运 动在第2焊接站ST5和作为副作业站的送出站ST6之间。
各框架台车81、82、83如图3及图4所示,沿着组装线的 流动方向,具有在前后方向上较长的下部框架80和在前后方 向上较长的上部框架81。在下部框架80上搭载有把持侧壁板 W下边缘部的前后3个夹持部件821、822、823;在上部框架81 上搭载有把持侧壁板W上边缘部的前后3个夹持部件831、832、 833。并且,各框架台车81、82、83利用夹持部件821、822、823、 831、832、833,在下部框架80和上部框架81之间,能够以汽 车宽方向上的侧壁板外侧一面朝向流水线流动方向的内侧(另 一组装线一侧)一面的内朝向站立姿势保持侧壁板W。
在此,在上述组装线的地板部上沿着组装线的流动方向分 别并排设置有各一对左右对称的外侧第1下部轨道框架101和 内侧第2下部轨道框架102。此外,在组装线上方介于多个支 柱11左右对称地并排设置有一对的上部轨道框架12。
左右各一侧的各框架台车81、82、83的下部框架80介于安 装在下部框架80上前后多处的线状导向槽80a而移动自如地 支撑在固定于左右各一侧的第1下部轨道框架101的上面外侧 部分处的一对导轨10a、10a上。在下部框架80上搭载有为驱 动源的电动机84,处于电动机84的输出轴上的小齿轮84a又 与固定在第1下部轨道框架101上的齿条10b相啮合
另一方面,左右各一侧的各框架台车81、82、83的上部框 架81介于安装在上部框架81上前后多处的线状导向槽81a而 移动自如地支撑在固定于左右各一侧的上部轨道框架12上的 一对导轨12a、12b上。在上部框架81上搭载有为驱动源的电 动机85,处于电动机85的输出轴上的小齿轮85a又与固定在 上部轨道框架12上的齿条12b相啮合。
并且,左右各一侧的各框架台车81、82、83通过两个电动 机84、85的同步控制,下部框架80和上部框架81相互同步 地沿着组装线的流动方向自行走动。
但是,当电动机84、85突然遇到停电等异常现象发生而 停止时,作为各框架台车81、82、83的一对可动框架的下部框 架80和上部框架81由于相互的惯性不同,有可能发生前后错 位现象。下部框架80和上部框架81如果发生前后错位,侧壁 板W将发生变形,夹持部件821-833也有可能受到损伤。因此, 各框架台车81、82、83为了防止在异常时下部框架80和上部框 架81的前后错位现象而采用同步式构成。
上述同步式构成是由沿着下部框架80的移动轨迹而配设 有作为环状可动部件的第1齿轮式传送带86、和沿着上部框架 81的移动轨迹而配设有作为环状可动部件的第2齿轮式传送带 87、和为使两齿轮式传送带86、87相互同步地运动而连结两 者的卷动传动装置88构成。
第1齿轮式传送带86被卷动在处于沿着组装线的流动方 向的第1下部轨道框架101的外侧并各设有中轴的前后一对传 动轮86a、86b之间。其中,该前后一对传动轮86a、86b之间 的间隔多少大于各框架台车81、82、83往复运动的运动距离。 下部框架80介于连结片86c与第1齿轮式传送带86连结,并 使第1齿轮式传送带86与下部框架80相连动。
并且,第2齿轮式传送带87被卷动在处于沿着组装线的 流动方向的上部轨道框架12的内侧并设有中轴的前后一对传 动轮87a、87b之间。其中,该前后一对传动轮87a、87b之间 的间隔多少大于各框架台车81、82、83往复运动的运动距离。 上部框架81介于连结片87c与第2齿轮式传送带87连结,并 使第2齿轮式传送带87与下部框架81相连动。
而且,卷动传动装置88具有跨越两下部轨道框架101、102 且轴部被支撑的转动轴88a。转动轴88a又具有沿着流水线的 流动方向且被固定在外侧一端的第1齿轮式传动轮88b、和沿 着转动轴88a的流水线的流动方向且被固定在内侧一端的第2 齿轮式传动轮88c。另外,在支柱11上同轴地设有第3齿轮式 传动轮88d和第4齿轮式传动轮88e。在第2齿轮式传动轮88c 和第3齿轮式传动轮88d之间卷动有第3齿轮式传送带88f。 并且,通过转动轴88a、第1齿轮式传动轮88b、第2齿轮式 传动轮88c、第3齿轮式传动轮88d、第4齿轮式传动轮88e、 以及第3齿轮式传送带88f构成卷动传动装置88。
根据各框架台车81、82、83,第1齿轮式传送带86介于导 向传动轮86d、86d而被卷动至第1齿轮式传动轮88b上,同 时,第2齿轮式传送带87介于导向传动轮87d、87d也被卷动 至第4齿轮式传动轮88e上。于是,当发生停电等异常现象时, 下部框架80和上部框架81中的一个,假如是,下部框架80 由于惯性若走在上部框架81之前,下部框架80的惯性将介于 第1齿轮式传送带86和第1齿轮式传动轮88b而被传递给转 动轴88a。接着,上述惯性又介于安装在转动轴88a上的第2 齿轮式传动轮88c而被传递给第3齿轮式传送带88f,然后, 又介于第3齿轮式传送带88f被传递给第3齿轮式传动轮88d。 而后,上述惯性介于与第3齿轮式传动轮88d同轴设置的第4 齿轮式传动轮88e被传递给第2齿轮式传送带87,又介于第2 齿轮式传送带87最终传递给上部框架81。结果,上部框架81 追随下部框架80而运动,从而防止了两框架80、81的前后错 位现象。
另外,代替第1至第3的各齿轮式传送带86、87、88f而 使用链条也可以。而且,图中86e、87e、88g是弹簧式传动轮。
上述夹持部件821-833为能对应因汽车种类不同而引起的 侧壁板W的改变,其位置可自由调整地搭载在下部框架80和 上部框架81上。进而言之,首先,将略正交于含有下部框架80 和上部框架81的面的横向的坐标轴作为X轴、正交于X轴的 纵向的坐标轴作为Y轴。
此时,搭载在下部框架80上的前侧夹持部件821和中间夹 持部件822的位置调整机构如图3、图4及图5所示,其具有 在X轴方向上固定于下部框架80上的较长的导向架82a、和在 Y轴方向上由导向架82a所固定支撑的较长的导向架82c。导 向架82c通过伺服电动机82b介于进给丝杆机构在X轴方向上 移动自如,同时又支撑着可动体82e。可动体82e通过伺服电 动机82d介于进给丝杆机构在Y轴方向上移动自如,同时又具 有支撑臂82f,夹持部件821、822被安设在支撑臂82f上。由 此,夹持部件821、822的位置调整机构构成2轴正交坐标型可 动机构。
并且,搭载在上部框架81上的前侧夹持部件831和中间夹 持部件832的位置调整机构如图3、图4及图6所示,其具有 在X轴方向上固定于上部框架81上的较长的导向架83a、和在 Y轴方向上由导向架83a所固定支撑的较长的导向架83c。导 向架83c通过伺服电动机83b介于进给丝杆机构在X轴方向上 移动自如,同时又支撑着可动体83e。可动体83e通过伺服电 动机83d介于进给丝杆机构在Y轴方向上移动自如,同时又具 有支撑臂83f,夹持部件831、832被安设在支撑臂83f上。由 此,夹持部件831、832的位置调整机构构成同夹持部件821、822 的场合同样的2轴正交坐标型可动机构。
另一方面,搭载在下部框架80上的后侧夹持部件823的位 置调整机构如图3及图4所示,其具有固定于下部框架80上 并在沿着流水线的流动方向上的较长的导向架82g、和由导向 架82g所支撑的与上述同样的2轴正交坐标型可动机构。该2 轴正交坐标型可动机构又具有X轴方向导向架82a、Y轴方向 导向架82c、介于支撑臂82f支撑夹持部件823的可动体82e、 以及伺服电动机82b和82d,且该机构又通过X轴方向导向架 82a被导向架82g所支撑。并且,X轴方向导向架82a通过伺 服电动机82h介于进给丝杆机构在流水线的流动方向上移动自 如。
此外,搭载在上部框架81上的后侧夹持部件833的位置 调整机构如图3及图4所示,其具有固定于上部框架81上又 于倾斜的上下方向上较长的导向架83g、和由导向架83a所支 撑与上述同样的2轴正交坐标型可动机构。该2轴正交坐标型 可动机构又具有X轴方向导向架83a、Y轴方向导向架83c、 介于支撑臂83f支撑夹持部件833的可动体83e、以及伺服电 动机83b和83d,且该机构又通过X轴方向导向架83a被导向 架83g所支撑。并且,X轴方向导向架83a通过伺服电动机83h 介于进给丝杆机构在倾斜的上下方向上移动自如。
各组装台车91、92如图7至图9所示,其具有:介于下 面两侧部的线状导向槽90a可移动自如地被支撑在固定于上述 第1下部轨道框架101、第2下部轨道框架102上面的导轨10c、 10c上的台车本体90。在台车本体90上搭载着安设有多个侧 壁板用的夹持部件(图中未示)的组装用具91,并从横向上能 将侧壁板W沿着流水线的流动方向以面向内侧的内朝向站立姿 势固定保持。并且,被安设在台车本体90一端的电动机的输 出轴上的小齿轮92a又与固定在第1下部轨道框架101的内侧 面上的齿条10d相啮合。结果,各组装台车91、92通过电动 机92的工作而沿着导轨10c及组装线的流动方向自行走动。
上述组装用具91在与各框架台车81、82、83进行侧壁板W 交接的交接位置同固定保持侧壁板W的拉进位置之间,并且又 在与上述组装线的流动方向成正交的方向上进退自如地被台车 本体90支撑。进而言之,如图9及图10所示,在台车本体90 上设置有支撑组装用具91的支撑板93、和固定在台车本体90 上的于X轴方向上较长的前后多个导向架94。支撑板93通过 伺服电动机95介于进给丝杆机构95a而沿着导向架94在X轴 方向上移动自如地被设置,并使组装用具91进退于X轴方向 外侧的交接位置和X轴方向内侧的拉进位置之间。
组装用具91由对应于汽车种类不同而带来的侧壁板W的 差异的专用用具构成,并通过设置在支撑板93上的多个夹具96 装拆自如地被支撑在支撑板93上。而且,在各组装台车91、92 的前后两端上设有利用各汽缸97a而被升降的升降轨97、97, 同时,在组装用具91的前后两端又安设有滚轮91a、91a。由 此,在更换用具时,将组装用具91退至拉进位置,在此状态 下不让夹具96夹持而提升升降轨97,通过升降轨97又介于滚 轮91a使组装用具91从支撑板93上被抬起。
在组装侧壁板W时,首先,在投入站ST1处,通过各外部 投入自动装置1将左右的各侧壁板W的外框Wa放入左右各一 侧的第1框架台车81的下部框架80和上部框架81之间。接着, 介于搭载在下部框架80和上部框架81上的夹持部件821、822、 823、831、832、833将外框Wa稳固保持在第1框架台车81上, 之后,通过涂装自动装置2对外框Wa进行密封剂的涂装作业。
而后,使第1框架台车81移动至第1组装站ST2,同时, 也使第1组装台车91移动至第1组装站ST2,且使第1组装台 车91上的组装用具91进入交接位置。并且,通过内部组装自 动装置3将内部构件之一的外加强板Wb组装到固定保持在第1 框架台车81上的外框Wa上,使外框Wa和外加强板Wb共同保 持在组装用具91上。
然后,使组装用具91后退至拉进位置,在此状态下,使 第1组装台车91回动至第1焊接站ST3,此时同时地,使第1 框架台车81移动至投入站ST1。并且,在第1焊接站ST3处, 通过焊接自动装置4将外加强板Wb暂时性地焊接到保持在第1 组装台车91上的外框Wa上。
接着,在第1焊接站ST3处,将外加强板Wb暂时性地焊 接到外框Wa上的过程中,使第2框架台车82移动至第1焊接 站ST3。并且,在上述暂时性焊接之后,使第1组装台车91上 的组装用具91进入交接位置,将外框Wa移载到第2框架台车 82上,介于搭载在其下部框架80和上部框架81上的夹持部件 821、822、823、831、832、833保持其稳固。
然后,通过焊接自动装置4将外加强板Wb正式焊接到固 定保持在第2框架台车82上的外框Wa上。另一方面,第1组 装台车91在上述正式焊接作业过程中,又使组装用具91退回 到拉进位置,并在此状态下自身也被移动到第1组装站ST2。
而后,在上述正式焊接之后,使第2框架台车82回动至第 2组装站ST4,同时,又使第2组装台车92移动至第2组装站 ST4。并且,在使第2组装台车92上的组装用具91进入交接位 置同时,通过内部组装自动装置5将由前内杆Wc、中心内柱Wd 以及后部内板We构成的内部构件组装到固定保持在第2框架 台车82上的外框Wa上,并使外框Wa和这些内部构件Wc、Wd、 We共同保持在组装用具91上。
接着,使组装用具91后退至拉进位置,在此状态下,使 第2组装台车92回动至第2焊接站ST5。此时同时地,使第2 框架台车82移动至第1焊接站ST3。并且,在第2焊接站ST5 处,通过焊接自动装置6将内部构件Wc、Wd、We暂时性地焊 接到保持在第2组装台车92上的外框Wa上,即形成侧壁板W。
然后,在第2焊接站ST5处,在将内部构件Wc、Wd、We 暂时性地焊接到第2组装台车92上的外框Wa上而形成侧壁板 W过程中,又使第3框架台车83移动至第2焊接站ST5。并且, 在上述暂时性焊接之后,使第2组装台车92上的组装用具91 进入交接位置,将侧壁板W移载到第3框架台车83上,介于搭 载在其下部框架80和上部框架81上的夹持部件821、822、823、 831、832、833保持其稳固。接着,第2组装台车92使组装用具 91退回到拉进位置,并在此状态下自身也被移动到第2组装站 ST4。
另一方面,在第2焊接站ST5处,通过焊接自动装置6将 内部构件Wc、Wd、We正式焊接到固定保持在第3框架台车83 上的侧壁板W上。在上述正式焊接之后,使第3框架台车83回 动至送出站ST6,通过送出自动装置7对侧壁板W进行送出作 业。
以上,已经对本发明适用在从第1组装站ST2经由第1焊 接站ST3到作为副作业站的第2组装站ST4的组装线部分、和 从第2组装站ST4经由第2焊接站ST5到作为副作业站的送出 站ST6的组装线部分的实施形态进行了说明。在上述实施形态 中,分别设有2处组装站和2处焊接站,但是,即使设置各一 处组装站和焊接站的组装线也同样地适用本发明。这种场合 下,在上述组装站处,将所有的内部构件组装到外框上之后, 又在上述焊接站处,再将所有的内部构件焊接到外框板上组装 成侧壁板。而后,在焊接站的下一站的送出站处,对侧壁板进 行送出作业。
另外,作为上述实施形态的变形例子,将上述组装线分成 以2处焊接站的各处为中心的2部分也可以。图11所示的是 将上述组装线分成2部分场合下排列的一例。
图11所示的组装线是将组装左右侧壁板W、W的一对组装 线左右对称地设置。各组装线从流水线上游一侧开始依次直线 状地配置由投入站ST1a、第1组装站ST2a、第1焊接站ST3a、 第1送出站ST4a串联地配置构成的第1方BL1、和由第2组 装站ST5a、第2焊接站ST6a、送出站ST7a串联地配置构成的 第2方块BL2。并且,在第1方块BL1和第2方块BL2之间又 具有质量检查部13。
在图11所示的组装线中,从投入站ST1a、第1组装站ST2a 到第1焊接站ST3a的构成与图1中的组装线的投入站ST1、第 1组装站ST2、第1焊接站ST3的构成完全相同,也进行相同 的作业。但是,图11所示的组装线中在第1焊接ST3a的下 一站设置的是第1送出站ST4a。固定保持在从第1焊接站ST3a 回动至第1送出站ST4a处的第1组装台车91上的外框Wa和外 加强板Wb在第1送出站ST4a处、通过图中未显示的送出自动 装置又被送至质量检查部13处。
外框Wa和外加强板Wb在质量检查部13处被检查后,如 无异常又被送至第2组装站ST5a处。第2组装台车92又被移 动至第2组装站ST5a,外框Wa和外加强板Wb通过在图中未显 示的送出自动装置被放至第2组装台车92上并被其保持。
在图11上,组装线的第2组装站ST5a、第2焊接站ST6a、 送出站ST7a的构成中,除第2组装站ST5a具有上述投入自动 装置以外,其他部分与图1中的组装线的第2组装站ST4、第 2焊接站ST5、送出站ST6的构成完全相同。因此,根据图11 中的组装线,对于被固定保持在第2组装台车92上的外框Wa 和外加强板Wb采用同图1中组装线相同的作业,而形成侧壁 板W,又在送出站ST7a处送至图中未显示的悬挂式传送机上。
根据图11中的组装线,第1方块BL1和第2方块BL2虽 然被配置成直线状。但如图12所示,即使使左右第2方块BL2 与各自的第1方块BL1形成直关系,将全体配置成T字状也 可以。
另外,根据图1至图12所示的上述实施形态(以下略称为 第1实施形态),虽然将各框架台车81、82、83和各组装台车91、 92为对应左右的侧壁板W、W用而分别设置成左右各一对,但 是如图13及图14所示,即使采用将各框架台车81、82、83和 各组装台车91、92设置成对于左右的侧壁板W、W都可兼用的 各一台的构成也可以。
即,根据图13及图14所示的第2实施形态,将各框架台 车81、82、83设制成具有左右两侧的下部框架80、80和跨越两 下部框架80、80的门形框架89和固定在门形框架89上部的 上部框架81、81的构成。当是第1框架台车81场合时,门形 框架89被设置于沿着两下部框架80、80的上述组装线的流动 方向上的上游一侧的端部位置处,当是第2框架台车82、第3 框架台车83场合时,门形框架89被设置于沿着两下部框架80、 80的上述组装线的流动方向上的下游一侧的端部位置处。
各框架台车81、82、83在左右两侧的下部框架80、80上搭 载有对应左右各侧壁板W用的前后3个夹持部件821、822、823, 同时,又在上部框架81上分别左右一对地搭载有对应左右各 侧壁板W用的前后3个夹持部件831、832、833。并且,各框架 台车81、82、83在左右两侧的下部框架80和上部框架81之间 介于这些夹持部件821-833能够稳固地保持左右的各个侧壁板 W。
在此,在上述组装线的地板部上并排设置有左右两侧的轨 道框架10、10,各框架台车81、82、83介于安装在左右两侧的 下部框架80上的线状导向槽80a而移动自如地支撑在固定于 两轨道框架10、10的上面外侧部分上的一对导轨10a、10a上。 在各下部框架80上搭载有电动机84,在电动机84的输出轴上 的小齿轮84a又与固定在各轨道框架10的外侧上的齿条10b 相啮合。此外,各框架台车81、82、83通过电动机84,沿着导 轨10a、10a自行地走动。
并且,第2实施形态的夹持部件821-823的位置调整机构 与上述第1实施形态具有同样的构成,故而,同一部件采用同 一符号省略其说明。
另外,第2实施形态的各组装台车91、92具有:介于线状 导向槽90a被支撑在固定于左右两侧的轨道框架10、10的上 面内侧部分上的导轨10c、10c上的台车本体90。对应左右侧 壁板W、W用的左右一对组装用具91、91分别在左侧攀升的X 轴方向和右侧攀升的X轴方向上进退自如地被支撑在台车本体 90上。其他的构成与上述第1实施形态的组装台车的构成相同, 故而,同一部件采用同一符号省略其说明。
根据第2实施形态,首先,在图1及图2的投入站ST1处, 通过各外部投入自动装置1将左右各侧壁板W的外框Wa放入 第1框架台车81的左右各一侧的下部框架80、80和上部框架 81、81之间。接着,介于搭载在下部框架80和上部框架81上 的夹持部件821、822、823、831、832、833将外框Wa保持在第 1框架台车81上,之后,通过涂装自动装置2对外框Wa进行 密封剂的涂装作业。
而后,使第1框架台车81移动至第1组装站ST2,同时, 也使第1组装台车91移动至第1组装站ST2,并使之进入第1 框架台车81的左右各一侧的下部框架80、80之间。此时,门 形框架89在第1框架台车81的场合时虽然被设置于沿着两下 部框架80、80的上述组装线的流动方向的下游一侧的端部位 置处也可以,但通过将其设置于上游一侧的端部位置处,可达 到不易妨碍第1组装台车91从下游侧进入两下部框架80、80 之间。
并且,使第1组装台车91上的组装用具91进入交接位置, 通过内部组装自动装置3将内部构件之一的外加强板Wb组装 到固定保持在第1框架台车81上的外框Wa上,使外框Wa和外 加强板Wb共同保持在组装用具91上。
然后,使组装用具91后退至拉进位置,在此状态下,使 第1组装台车91回动至第1焊接站ST3,此时同时地,使第1 框架台车81回动至投入站ST1。并且,在第1焊接站ST3处, 通过焊接自动装置4将外加强板Wb暂时性地焊接到保持在第1 组装台车91上的外框Wa上。
接着,在第1焊接站ST3处,将外加强板Wb暂时性地焊 接到外框Wa上过程中,使第2框架台车82移动至第1焊接站 ST3,并使第1组装台车91相对地进入两下部框架80、80之间。 此时,由于第2框架台车82的门形框架89被设置于沿着两下 部框架80、80的上述组装线的流动方向的下游一侧的端部位 置处。所以,当第2框架台车82从上述组装线的下游一侧移动 至第1焊接站ST3时,门形框架89不会同进行上述暂时性焊 接的焊接自动装置4或者第1组装台车91发生相互妨碍的现 象。
并且,在上述暂时性焊接之后,使第1组装台车91上的组 装用具91进入交接位置,将外框Wa移载到第2框架台车82上, 介于搭载在其下部框架80和上部框架81上的夹持部件821、 822、823、831、832、833保持其稳固。
然后,通过焊接自动装置4将外加强板Wb正式焊接到固 定保持在第2框架台车82上的外框Wa上。另一方面,第1组 装台车91在上述正式焊接作业过程中,又使组装用具91退回 到拉进位置,并在此状态下自身也被移动到第1组装站ST2。
而后,在上述正式焊接之后,使第2框架台车82回动至第 2组装站ST4,同时,又使第2组装台车92移动至第2组装站 ST4,并使之进入第2框架台车82的左右各一侧的下部框架80、 80之间。并且,在使第2组装台车92上的组装用具91进入交 接位置同时,通过内部组装自动装置5将由前内杆Wc、中心内 柱Wd以及后部内板We构成的内部构件组装到固定保持在第2 框架台车82上的外框Wa上,并使外框Wa和这些内部构件Wc、 Wd、We共同保持在组装用具91上。
接着,使组装用具91后退至拉进位置,在此状态下,使 第2组装台车92回动至第2焊接站ST5。此时同时地,使第2 框架台车82移动至第1焊接站ST3。并且,在第2焊接站ST5 处,通过焊接自动装置6将内部构件Wc、Wd、We暂时性地焊 接到保持在第2组装台车92上的外框Wa上,即形成侧壁板W。
然后,在第2焊接站ST5处,在将内部构件Wc、Wd、We 暂时性地焊接到第2组装台车92上的外框Wa上而形成侧壁板 W过程中,使第3框架台车83移动至第2焊接站ST5,并使第 2组装台车92相对地进入两下部框架80、80之间。此时,由 于第3框架台车83的门形框架89被设置于沿着两下部框架80、 80的上述组装线的流动方向的下游一侧的端部位置处。所以, 当第3框架台车83从上述组装线的下游一侧移动至第2焊接站 ST5时,门形框架89不会同进行上述暂时性焊接的焊接自动装 置6或者第2组装台车92发生相互妨碍的现象。
并且,在上述暂时性焊接之后,使第2组装台车92上的组 装用具91进入交接位置,将侧壁板W移载到第3框架台车83 上,介于搭载在其下部框架80和上部框架81上的夹持部件 821、822、823、831、832、833保持其稳固。接着,第2组装台 车92使组装用具91退回到拉进位置,并在此状态下自身也被 移动到第2组装站ST4。
另一方面,在第2焊接站ST5处,通过焊接自动装置6将 内部构件Wc、Wd、We正式焊接到固定保持在第3框架台车83 上的侧壁板W上。在上述正式焊接之后,使第3框架台车83回 动至送出站ST6,通过送出自动装置7对侧壁板W进行送出作 业。
从上述说明很明显地可知,根据上述各实施形态的组装 线,在框架台车上搭载夹持部件,用该夹持部件固定保持暂时 性焊接后的侧壁板而后进行正式焊接,同时,在将正式焊接后 的侧壁板W保持在该框架台车上的状态下,被送至副作业站, 所以,能够缩短周期循环时间,有效地提高生产性。
在产业上利用的可能性:
本发明可以利用在汽车用侧壁板的组装流水线上。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管道侧壁钳剪 2020-05-12 646
侧壁散热片 2020-05-11 706
灰化后侧壁修复 2020-05-12 335
侧壁光电检测器 2020-05-13 746
一种侧壁材料 2020-05-11 961
隧道侧壁喷涂机 2020-05-11 519
侧壁透气花盆 2020-05-13 206
轿车的侧壁组件 2020-05-12 878
侧壁保护肋 2020-05-11 335
侧壁式滑行船 2020-05-12 884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