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变速箱和齿轮 / 牙嵌式离合器 / 转矩传递装置,尤其是具有复式离合器变速机构的转矩传递装置

转矩传递装置,尤其是具有复式离合器变速机构的转矩传递装置

阅读:660发布:2021-07-03

专利汇可以提供转矩传递装置,尤其是具有复式离合器变速机构的转矩传递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具有至少一个第一轴(45),至少一个第二轴(50)及至少一个第三轴(18)的转矩传递装置,所述转矩传递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可被转换到不同操作状态的驱动机构。,下面是转矩传递装置,尤其是具有复式离合器变速机构的转矩传递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转矩传递装置,具有
至少一个第一轴,至少一个第二轴及至少一个第三轴;及
至少一个变速装置,它可被转换到不同的转换位置上及它具有 多个不同的变速级,其中一部分变速级可在第一轴及第三轴之间被 转换,及其中一部分变速级可在第二轴及第三轴之间被转换;
其中至少一个可在第一轴及第三轴之间被转换的变速级的变速 比等于至少一个可在第二轴及第三轴之间被转换的变速级的变速 比。
2.转矩传递装置,具有
至少一个第一轴,至少一个第二轴及至少一个第三轴;及
至少一个变速装置,它可被转换到不同的转换位置上及它具有 多个不同的变速级,其中一部分变速级可在第一轴及第三轴之间被 转换,及其中一部分变速级可在第二轴及第三轴之间被转换;
其中多个变速级这样地构成,即在预定情况下在这些相应的变 速级中各引起第三轴一个相同的第一转向,及其中需要时另一变速 级这样地构成,即在预定情况下在该变速级中引起第三轴一个与第 一转向相反的第二转向;
其中引起第三轴的第一转向的及通过其变速比或通过配置给它 们的相应变速器路径总变速比来区分的变速级以递增的变速比或以 递增的变速器路径总变速比用从1开始的连续自然数来逐一编号 (挡);及
其中在第一轴及第三轴之间和/或在第二轴及第三轴之间至少可 转换一个用偶数表示的变速级及一个用奇数表示的变速级。
3.尤其根据以上权利要求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变速 装置不同挡位之间的转换过程期间和/或不同变速级之间的转换过程 期间,由转矩传递装置传递一个转矩。
4.转矩传递装置,具有:
多个轴,其中至少一个轴是第四轴,尤其为输入轴,及其中至 少一个轴是第三轴,尤其为输出轴;及
至少一个变速装置,它在预定情况下至少部分地被设置在该至 少一个第四轴及该至少一个第三轴之间的传递段上,及它可被转换 到不同的转换位置上,及借助它在该至少一个第四轴及该至少一个 第三轴之间可转换多个不同的变速级;
其中在变速装置的不同转换位置之间的转换过程期间,可在该 至少一个第四轴及该至少一个第三轴之间传递转矩;及
其中变速装置可被转换到至少两个不同的转换位置,在这些位 置上在该至少一个第四轴及该至少一个第三轴之间的变速比相等。
5.尤其根据权利要求4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至少 一个轴是第一轴,至少一个轴是第二轴及至少一个轴是第三轴,及 该变速装置可被转换到不同的转换位置上,在这些位置上至少得到 部分不同的变速级,其中这些变速级的一部分可在第一轴及第三轴 之间被转换及其中这些变速级的一部分可在第二轴及第三轴之间被 转换。
6.转矩传递装置,具有
至少一个第一轴,至少一个第二轴及至少一个第三轴;及
至少一个变速装置,它可被转换到不同的转换位置上及它具有 多个不同的变速级,其中一部分变速级可在第一轴及第三轴之间被 转换,及其中一部分变速级可在第二轴及第三轴之间被转换;
其中多个变速级这样地构成,即在预定情况下在这些相应的变 速级中各引起第三轴一个相同的第一转向,及其中需要时另一变速 级这样地构成,即在预定情况下在该变速级中引起第三轴一个与第 一转向相反的第二转向;
其中引起第三轴的第一转向的及通过其变速比来区分的变速级 以递增的变速比用从1开始的连续自然数来逐一编号(挡);及
其中由至少一个以自然数i表示的变速级不仅可转换到以自然数 (i+1)表示的变速级而且可转换到以自然数(i+2)表示的变速级和/ 或不仅可转换到以自然数(i-1)表示的变速级而且可转换到以自然 数(i-2)表示的变速级,及其中在这些转换过程期间转矩传递装置 传递转矩。
7.尤其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一项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可在第一轴及第三轴之间转换的变速级也可在第二轴及第 三轴之间转换。
8.尤其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一项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预定情况下至少一个可在第一轴及第三轴之间转换的变速级及至 少一个可在第二轴及第三轴之间转换的变速级可引起第三轴的相同 转向。
9.尤其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一项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有至少一个离合装置。
10.尤其根据权利要求10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至 少一个第一离合装置及至少一个第二离合装置。
11.尤其根据权利要求9及10中一项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 于:设有至少一个第三离合装置。
12.尤其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一项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围绕第一轴和/或第二轴和/或第三轴和/或第四轴的轴线设有至少一个 轮、如齿轮,及转矩传递装置可借助这些轮的至少一部分传递转矩。
13.尤其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中一项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 于:设有多个第三离合装置。
14.尤其根据权利要求9至13中一项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 于:至少一个轮可转动地支承在第一轴或第二轴或第三轴上,及通 过一个第三离合装置可与相应的轴无相对转动地耦合。
15.尤其根据权利要求9至14中一项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 于:至少一个第三离合装置可使多个可转动地支承在第一轴上的轮 或多个可转动地支承在第二轴上的轮与该相应的轴形成无相对转动 的连接并可使该连接脱开,其中该第三离合装置尤其可这样构成, 即它同时最多使一个轮与该轴无相对转动地连接。
16.尤其根据权利要求9至15中一项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 于:至少第三离合装置具有一个牙嵌式离合器
17.尤其根据权利要求9至16中一项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 于:至少第三离合装置具有一个同步装置。
18.尤其根据权利要求9至17中一项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 于:变速装置可被转换到n个变速级,及设有(n-m)个第三离合装 置,其中n及m均为自然数,及当n为一个奇数时,m=(n+1)/2, 及当n为一个偶数时,m=(n+2)/2。
19.尤其根据权利要求9至18中一项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 于:至少一部分第三离合装置由至少一个第三操作装置转换到不同 的转换位置上。
20.尤其根据权利要求19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 部分第三操作装置具有至少一个第三驱动装置。
21.尤其根据权利要求20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至少 一个第三驱动装置及由该第三驱动装置加载的第三离合装置之间设 有至少一个变速级。
22.尤其根据权利要求9至21中一项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 于:在一个第三驱动装置及由该第三驱动装置加载的第三离合装置 之间的至少一个信号传递段至少部分地与在另一个第三驱动装置及 由该另一第三驱动装置加载的另一第三离合装置之间的信号传递段 相同,其中对它们的相应驱动装置配置共同信号传递段的这些第三 离合装置尤其配置给相同的轴。
23.尤其根据权利要求9至22中一项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 于:在一个第三驱动装置及由该第三驱动装置加载的第三离合装置 之间的至少一个信号传递段至少部分地、尤其全部地与在另一个第 三驱动装置及由该另一第三驱动装置加载的所述另一第三离合装置 之间的信号传递段不同,其中对它们的相应驱动装置配置至少部分 不同的信号传递段的这些第三离合装置尤其配置给相同的轴。
24.尤其根据权利要求9至23中一项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 于:至少一个配置给第一轴的第三离合装置与至少另一配置给第二 轴的第三离合装置无关地被转换或操作。
25.尤其根据权利要求9至24中一项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 于:严格地设置一个可对配置给第一轴的所有第三离合装置加载的 第三驱动装置,及严格地设置另一个可对配置给第二轴的所有第三 离合装置加载的第三驱动装置。
26.尤其根据权利要求9至25中一项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 于:为每个第三离合装置各配有一个第三驱动装置。
27.尤其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一项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三操作装置具有至少一个转换辊,其中尤其是正好设有一个操作 第一轴的第三离合装置的转换辊及正好设有一个操作第二轴的第三 离合装置的转换辊。
28.尤其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一项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借助第一轴的一个轮及借助第二轴的一个轮可使转矩传递到第三轴 的至少一个轮上。
29.尤其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一项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可同时借助第一轴的一个轮及借助第二轴的一个轮使转矩传递到第 三轴的至少一个轮上。
30.尤其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一项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第一时间窗期间借助第一轴的一个轮使转矩传递到第三轴的至少 一个轮上,及在与第一时间窗不同的第二时间窗期间借助第二轴的 一个轮使转矩传递到第三轴的至少一个轮上。
31.尤其根据权利要求9至30中一项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 于:第一和/或第二离合装置具有一个摩擦式离合器
32.尤其根据权利要求9至31中一项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 于:第一和第二离合装置具有一个共同的离合器壳体。
33.尤其根据权利要求9至32中一项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 于:第一离合装置在至少一个第一转换位置上在第五轴及第六轴之 间传递转矩及在至少一个第二转换位置上在第五轴及第六轴之间不 传递转矩,其中第五轴尤其是一个机动车的曲轴及第六轴尤其是第 一或第二或第四轴。
34.尤其根据权利要求9至33中一项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 于:在预定情况下至少第二离合装置的一部分相对第一离合装置可 转动地设置,其中第二离合装置尤其可转动地设置在第六轴上。
35.尤其根据权利要求9至34中一项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 于:第二离合装置在第二离合装置的至少一个第一转换位置上在第 七轴及第八轴之间传递转矩,及在该第二离合装置的至少一个第二 转换位置上在第七轴及第八轴之间不传递转矩,其中第七轴尤其是 第五轴和/或一个机动车的曲轴及第八轴尤其是第一或第二或第四 轴。
36.尤其根据权利要求9至35中一项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 于:第一和/或第二离合装置被设置在具有转矩传递装置的一个机动 车的曲轴与第一轴或第二轴之间的转矩路径中。
37.尤其根据权利要求9至36中一项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 于:第一和/或第二离合装置被设置在第一轴或第二轴与具有转矩传 递装置的一个机动车的驱动轴之间的转矩路径中。
38.尤其根据权利要求9至37中一项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 于:设有操作或转换第一离合装置的第一操作装置及操作或转换第 二离合装置的第二操作装置。
39.尤其根据权利要求38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操 作装置具有第一驱动装置及第二操作装置具有第二驱动装置。
40.尤其根据权利要求39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 驱动装置及由它加载的第一离合装置之间和/或在第二驱动装置及由 该第二驱动装置加载的第二离合装置之间设有至少一个变速级。
41.尤其根据权利要求9至40中一项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 于:第一离合装置与第二离合装置无关地被转换或操作。
42.尤其根据权利要求9至41中一项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 于:在预定情况下第一离合装置与第二离合装置同时传递转矩。
43.尤其根据权利要求9至42中一项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 于:在预定情况下第一离合装置可传递的转矩和/或第二离合装置可 传递的转矩各被限制到一个预定的极限转矩值上,需要时该极限转 矩值可改变。
44.尤其根据权利要求9至43中一项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 于:在预定情况下该转矩传递装置起交叉转换作用,其中在该交叉 转换期间第一或第二离合装置逐渐闭合及这些离合装置中的另一个 逐渐打开,其中至少有时这两个离合装置至少部分地闭合,以使得 输入该转矩传递装置的转矩的一部分通过第一离合装置及输入该转 矩传递装置的转矩的另一部分通过第二离合装置传递,及其中在打 开及闭合期间该转矩传递装置传递转矩。
45.尤其根据权利要求44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交叉 转换紧前时刻该转矩传递装置通过第一离合装置及第一轴传递转 矩,及在交叉转换紧后时刻该转矩传递装置通过第二离合装置及第 二轴传递转矩,而在交叉转换期间第一离合装置基本上逐渐地打开 及第二离合装置基本上逐渐地闭合。
46.尤其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一项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预定情况下,第一轴与第三轴之间的变速级及第二轴与第三轴之 间的变速级同时地被转换,其中这些变速级的变速比基本上相同。
47.尤其根据权利要求46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在第 一轴与第三轴之间转换的变速比与在第二轴与第三轴之间转换的变 速比相一致时,在预定情况下第一及第二离合装置基本上闭合。
48.尤其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一项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设有转矩传递装置的机动车的曲轴与第一轴和/或第二轴之间至少 可得到一个变速级。
49.尤其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一项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变速装置的不同挡位之间至少一个换挡过程、尤其所有换挡过程 期间,在一个具有转矩传递装置的机动车的机动车驱动装置如内燃 机与该机动车的至少一个驱动轴之间传递转矩。
50.尤其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一项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变速装置的不同挡位上通过不同的齿轮传递转矩通量。
51.尤其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一项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三轴和/或第四轴是一个输入轴、如转矩传递装置的输入轴,或是 一个输出轴、如转矩传递装置的输出轴。
52.尤其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一项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有至少一个第四离合装置。
53.根据权利要求1至52中至少两项权利要求的转矩传递装置。
54.用于控制根据权利要求1至53中至少一项的转矩传递装置的 控制装置。
55.用于运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53中一项的转矩传递装置的方 法。

说明书全文

发明涉及一种转矩传递装置,尤其是具有复式离合器变速机 构的转矩传递装置。

已经公知了一种构成复式离合器变速机构的转矩传递装置(参 考:“机动车变速器”(Fahrzeuggetriebe),G.lechner,H.Naunheimer 著,柏林,1994年)。该复式离合器变速机构具有一个变速器输入轴, 该轴被作成实心或空心的轴。对于功率传送设有两个分路。在此情 况下,一个离合器构成第二及第四挡,而第二离合器构成第一及第 三挡。每个非工作分路的挡可被预先选择。换挡则通过从一个到另 一个离合器的转换来实现。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具有另外构型的转矩传递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特殊方面,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具 有另外结构的转矩传递装置,它具有复式离合器变速机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转矩传 递装置,它的结构简单及可成本合理地制造,及尤其可安装在机动 车中,保证优良的行驶舒适度。

该任务将通过一个转矩传递装置来实现,它至少具有以下说明 及权利要求书中所述的及附图中所示的多个特征中的一个特征。

该任务还将通过一个控制转矩传递装置的控制装置来实现,它 至少具有以下说明及权利要求书中所述的及附图中所示的多个特征 中的一个特征。

该任务还将通过一个操作转矩传递装置的方法来实现,它至少 具有以下说明及权利要求书中所述的及附图中所示的多个特征中的 一个特征。

该任务还将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或根据权利要求2或根据权利 要求4或根据权利要求6的转矩传递装置来解决。

该任务还将通过根据权利要求54的用于控制转矩传递装置的控 制装置米解决。

该任务还将通过根据权利要求55的用于操作转矩传递装置的方 法来解决。

根据本发明的转矩传递装置具有至少一个第一轴,至少一个第 二轴及至少一个第三轴,以及一个变速装置。第一和/或第二和/或第 三轴至少部分上是变速装置的一个组成部分或设置在变速装置的外 部。

在本发明的意义上,该转矩传递装置是一个可传递转矩及可转 换到不同转换位置上的装置。最好在本发明的意义上该转矩传递装 置具有至少一个离合装置及至少一个变速装置。

在本发明的意义上,变速装置尤其指有级的或无级的及可或不 可牵引中断地转换到不同挡位上的装置,其中它可在两个预定轴 之间产生不同的变速比。变速装置换挡过程的控制可自动或手动或 部分自动或通过手的附加干预可能性自动或其它方式进行。变速装 置的换挡过程尤其是电子控制的。特别可取的是该变速装置这样构 成,以致在不同的变速级之间可无牵引力中断地被转换。

在本发明的意义上,变速级尤其是一个变速装置的组成部分, 如齿轮,它们可起到在两个预定轴之间传递转矩的作用。

根据本发明,变速装置具有多个不同的变速级,其中一部分可 在第一轴及第三轴之间转换,及其中一部分可在第二轴及第三轴之 间转换。

在这些变速级中转矩可直接或间接地在第一轴及第三轴之间或 在第二轴及第三轴之间传递。

在第一轴及第三轴之间或在第二轴及第三轴之间间接地传递转 矩也是可取的。

在本发明的意义上,直接传递可理解为:转矩从一个轴或与该 轴无相对转动地耦合的部件没有中间接其它部件地直接输入另一轴 或与该另一轴无相对转动地耦合的部件。

在本发明的意义上,转矩间接传递可理解为:转矩从一个轴或 与该轴无相对转动地耦合的部件输入中间部件或由中间部件组成的 装置及再由该中间部件传送到另一轴或与该另一轴无相对转动地连 接的部件。

在本发明的意义上,转矩传递通过齿轮或皮带装置或其它方式 来实现。齿轮的齿可为直齿或斜齿或为其它的方式。齿轮尤其可为 锥齿轮或圆柱齿轮及外齿或内齿的齿轮。

转矩尤其也可通过摩擦轮传递。根据本发明,可在第一轴及第 三轴之间转换的至少一个变速级具有与可在第二轴及第三轴之间转 换的一个变速级相同的变速比。

一部分变速级可在第一轴及第三轴之间转换及一部分变速级可 在第二轴及第三轴之间转换。

变速级最好这样地构成,即转矩“通量”可借助该转矩传递装 置通过设在第一轴及第三轴之间的变速级或变换地通过设在第二轴 及第三轴之间的变速级,或既通过设在第一轴及第三轴之间的变速 级又通过设在第二轴及第三轴之间的变速级“流动”。

该任务还可通过根据权利要求2的转矩传递装置来解决。

根据本发明的转矩传递装置具有至少一个第一轴,至少一个第 二轴及至少一个第三轴,以及一个变速装置。该变速装置可被转换 到不同的挡位。该变速装置还具有多个变速级,它们至少部分地通 过在这些变速级中可转换的变速比来区分。一部分变速级可在第一 轴及第三轴之间转换及一部分变速级可在第二轴及第三轴之间转 换。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形式中,根据本发明的转矩传递装置 被组装在一个机动车中,它具有机动车驱动装置,该机动车驱动装 置最好为内燃机及在预定转向上对曲轴加载。最好多个变速级这样 构成,即在该曲轴转向上在不同的变速级中总引起第三轴的相同转 向,其中这些变速级最好设在曲轴及第三轴之间的转矩路径中或可 在该转矩路径中转换。

最好这些变速级被这样地构成,在通过机动车驱动装置给定的 曲轴转向上产生第三轴的转向,后者引起机动车在向前行驶方向上 被驱动。

需要时至少另一变速级被这样构成,即在预定情况下它引起第 三轴的相反转向。特别有利的是,根据本发明的转矩传递装置被设 置在一个机动车中,该机动车具有机动车驱动装置、曲轴及至少一 个机动车驱动轴,其中通过机动车驱动装置确定的曲轴转向引起第 三轴的相反转向,后者则引起机动车在向后行驶方向上驱动。

特别有利地,该转向反向是这样引起的,即在第一及第三轴之 间或在第二及第三轴之间的变速级至少一次被分成部分变速级。

特别有利地,第三轴的第一转向或正向挡这样来产生,即挡级 被构成由齿轮组成的装置,其中一个与第一轴或第二轴无相对转动 地连接的齿轮直接地与连接在第三轴上的一个齿轮相啮合,以便产 生第三轴的第一转向。为了产生第三轴的相反转向或反向挡的转向, 在设在第一或第二轴上的齿轮及设在第三轴上的齿轮之间附加地设 有一个中间齿轮级。

设在第一与第三轴之间或第二与第三轴之间并引起第三轴的第 一转向或引起机动车驱动轴转向的变速级可这样地构成,即当机动 车被驱动在向前行驶的方向上,以相应变速级的递增变速比或以对 相应变速级配置的变速器总传动比的递增总变速比来编号,即用从1 开始递增的自然数来编号。

在此意义上,变速级的变速比尤其可理解为:配置给、需要时 分成部分级的、设置在第一轴及第三轴之间或第二轴及第三轴之间 的变速器或者说变速级的变速比。对该变速级配置的变速器线路的 总变速比尤其可理解为:当在第一轴与第三轴之间或第二轴与第三 轴之间转换到预定的变速级时所得到的一个机动车曲轴与该机动车 预定驱动轴之间的变速比。

配置给这些变速级的自然数尤其对应于机动车的挡。

根据本发明在第一轴及第三轴之间和/或在第二轴及第三轴之间 可转换至少一个用偶数表示的变速级及至少一个用奇数表示的变速 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形式,当在变速装置的不同挡或变 速级之间转换时由变速装置传递转矩,由此可实现在负载作用下的 换挡。

该任务还可通过根据权利要求4的转矩传递装置来解决。

根据本发明,该转矩传递装置具有多个轴,其中至少一个是第 三轴及至少一个是第四轴。最好第四轴是一个输入轴,例如一个转 矩传递装置的输入轴或变速器输入轴,及第三轴是一个输出轴,例 如变速器输出轴或转矩传递装置的输出轴或一个机动车的驱动轴。 在预定情况下变速装置至少部分地设在第三及第四轴之间的传递段 中及可转换到不同的挡位上。至少这些挡位的一部分区别在于:第 三及第四轴之间的变速比不同。在不同挡位或不同变速级之间的转 换过程期间,在第三轴及第四轴之间可传递转矩。在至少两个不同 挡位上在第三轴及第四轴之间被转换的变速比相同。可取的还在于, 这些挡位的多个组总有一个相同的、然而在这些组之间不同的变速 装置的变速比。

有利地,至少一个轴是第一轴,至少一个轴是第二轴及至少一 个轴是第三轴,其中变速装置可被转换到不同的挡位上及其中在这 些不同的挡位上可得到至少部分不同的变速比,及其中这些变速级 的一部分可在第一轴及第三轴之间转换及这些变速级的一部分可在 第二轴及第三轴之间转换。

该任务还可通过根据权利要求6的转矩传递装置来解决。

根据本发明的转矩传递装置具有至少一个第一轴,至少一个第 二轴及至少一个第三轴,以及一个变速装置。该变速装置可被转换 到不同的挡位及具有多个变速级。一部分变速级可在第一轴及第三 轴之间转换及一部分变速级可在第二轴及第三轴之间转换。变速级 在变速比或总变速比递增的方向上用递增的自然数被逐一编号。该 变速装置还可这样构成,即由设在第一及第三轴之间或第二及第三 轴之间、尤其配置给机动车预定挡的至少一个预定变速级可转换到 具有下两个高序号的变速级和/或可转换到用下两个低数字表示的变 速级,其中当转换期间该转矩传递装置仍传递转矩,即在这些不同 挡之间转换时尤其从设有该转矩传递装置的机动车的曲轴将转矩传 递到机动车的驱动轴。特别有利的还在于,从一个挡位可转换到下 三个高挡位和/或下三个低挡位,或可转换到下四个高挡位和/或下四 个低挡位。

特别有利的是,根据本发明设有多个第一轴及多个第二轴,其 中在这些第一或第二轴及第三轴之间需要时可设置中间轴。

对于转换到下二个、三个、四个高挡位或低挡位尤其可理解为: 可选择这些要被转换的挡位中的任一个,而且在驱动路径中无牵引 力中断地转换。

有利地,该转矩传递装置及变速装置具有6个前进挡及一个倒 车挡,其中第一、第三、第四及第六前进挡配置给设在第一与第三 轴之间的变速级,及其中倒车挡、第二挡、第四挡及第五挡配置给 设在第二与第三轴之间的变速级。

在该示范实施形式中最好第四挡既设在第一及第三轴之间又设 在第二及第三轴之间。

由此对于在配置给不同轴对的变速级之间无牵引力中断地来回 换挡的情况可以作到:由第二挡转换到第三挡及第四挡,即可转换 到下两个连续的高挡位,及再从第三挡转换到第四挡及第五挡,即 同样可转换到下两个连续的高挡位。这些挡级的示范名称不会限制 本发明。

尤其在设有另外第一轴及另外第二轴及多个配置给每个预定挡 位的变速比可多重转换到变速装置的不同挡位的情况,可实现向任 何下一高挡位或任何下一低挡位的换挡过程,其中在这些换挡过程 期间在驱动路径中不中断牵引力。有利的还在于,配置给第一轴及 第三轴之间的变速级的多个变速比或总变速比同样可转换到第二轴 及第三轴之间的变速级。特别有利地,每个可转换的挡既可通过在 第一及第三轴之间转换相应的变速级来置入,也可通过在第二及第 三轴之间转换相应的变速级来置入,由此在该优选实施形式中可由 每个挡转换到任一另外挡。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形式,变速装置或转矩传递 装置可采用电子控制。

最好该转矩传递装置具有至少一个离合装置,优选的是具有至 少一个第一离合装置及至少一个第二离合装置。特别有利的是该转 矩传递装置在需要时可附加地设有至少一个第三离合装置。这些离 合装置可构有或无功率分支及可通过摩擦连接或形状配合连接或其 它方式传递转矩。最好,尤其第一及第二离合装置是摩擦式离合器, 它们具有两个或多个摩擦面。尤其第一及第二离合装置是片式离合 器或其它的摩擦离合器及第三离合装置是牙嵌式离合器

离合装置可被构成为具有及不具有同步装置。同步装置尤其可 作到:在两个可转动支承的部分耦合的情况下,在耦合前使这些部 分的转速适配。离合装置可构造为湿式或干式离合器。特别可取的 是,第一及第二离合装置被构成湿式片式离合器或干式摩擦离合器。

离合装置可被构成为自调节的或非自调节的及需要时可具有弹 簧或缓冲器弹簧-缓冲装置。该弹簧或缓冲器或弹簧-缓冲装置可有 利地与一个摩擦式离合器的摩擦衬相耦合。

最好围绕第一轴和/或第二轴和/或第三轴和/或第四轴或输入轴 和/或输出轴的轴线设有至少一个轮。特别有利地,该轮、需要时与 设置在另外轴上的轮组合用于传递转矩。

至少这些轮的一部分最好被构成外齿或内齿的圆柱齿轮或锥齿 轮或准双曲面齿轮或螺旋齿轮或蜗轮或摩擦轮。在本发明的意义上, 摩擦轮的概念应宽范围地理解及尤其包括这样地构成的摩擦轮:通 过与一个或多个其它摩擦轮的直接配合可传递转矩,或借助于皮带 装置传递转矩。

在带齿的轮之间借助皮带装置传递转矩也是可取的。

一个优选的转矩传递装置具有多个第三离合装置。

特别有利地,这些第三离合装置至少部分地被这样布置及构成, 即它们各被配置给至少一个设置在第一及第三轴之间或在第二及第 三轴之间的变速级;及它们将引起从第一轴通过相应变速级将转矩 传递到第三轴或可相反地传递转矩,或不允许传递转矩。特别有利 的是,第三离合装置被设置在第二及第三轴的区域中。最好第三离 合装置被构成牙嵌式离合器及特别有利地设有一个同步装置。该同 步装置尤其具有同步环。最好借助第三离合装置可使设在第一轴上 的齿轮与第一轴之间产生无相对转动的连接或脱联,或使设在第二 轴上的齿轮及第二轴之间产生无相对转动的连接或脱联,其中离合 装置在此被转换到不同的转换位置上。

尤其是配置给各个挡的变速级的设在第一及第二轴上的齿轮可 转动地支承在相应轴上及通过相应的第三离合装置与相应的轴无相 对转动地连接。

特别有利的是,至少一个第三离合装置使多个支承在第一或第 二轴上的齿轮无相对转动地与该相应的轴连接或使连接分离,最好 该第三离合装置这样地构成,即同时仅能使一个可与相应轴连接的 齿轮与该轴无相对转动地连接。

最好该转矩传递装置的变速装置可被转换到n个变速级或挡上, 其中设有(n-m)个第三离合装置及其中n及m均为自然数。在此情 况下,当n为一个奇数时有m=(n+1)/2,及当n为一个偶数时有m= (n+2)/2。特别有利地,该变速装置可被转换到8个变速级或挡上, 其中设有n个第三离合装置。有利地,该变速装置可被转换到7个 变速级或挡上,其中也设有4个第三离合装置。在此情况下8个挡 尤其包括6个不同的前进挡,一个倒车挡及另一前进挡,该前进挡 与6个前进挡中的一个相同。例如设有两个第四前进挡。7个挡则尤 其包括5个前进挡,一个倒车挡及一个与5个前进挡中的一个相同 的挡。但本发明不被限制在这些具体的挡上。还可设有多个倒车挡 或少于5个或多于6个的前进挡。不仅可多重地置入一个变速级或 挡,即变速装置设有不同的挡位,其中总置入相同的挡,而且还双 重地给出多个挡。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形式,第一和/或第二和/或第 三离合装置各被一个操作装置操作或转换。第三离合装置的操作装 置可被这样构成,即对于每个变速级或每个挡设有一个操作装置或 多个挡或变速级可由一个操作装置操作。最好操作装置具有一个驱 动装置或与一个驱作装置耦合。驱动装置及操作装置可构成液压的 和/或气动的和/或电的和/或电-磁的或仅是机械的或其它方式的。

在本发明的意义上,操作第一离合装置的操作装置及其所属的 驱动装置尤其被称为第一操作装置或驱动装置,操作第二离合装置 的操作装置及其所属的驱动装置尤其被称为第二操作装置或驱动装 置及操作第三离合装置的操作装置及其所属的驱动装置尤其被称为 第三操作装置或驱动装置。

在各驱动装置与相应的离合装置之间的传递段可构造有至少一 个变速级或无变速级。有利的还在于,在这些驱动装置的至少一个 中设有一个变速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形式,该转矩传递装置具有 至少两个第三离合装置,它们可由一个第三驱动装置或一个共同的 驱动装置加载,其中在这个或这些驱动装置及其所属的第三离合装 置之间的、用于这些第三离合装置的信号传送路径部分地相同。这 尤其是这样实现的:为了从一个第三驱动装置向相应的第三离合装 置传送所发送的信号,使用了至少部分上相同的部件和/或当这些不 同的离合装置被加载时这些部件以相同的方式被加载。

最好在两个不同的第三离合装置及所属的第三驱动装置之间的 信号传送路径中设有一个转换轴,后者可由一个第三驱动装置转动 地加载及可由另一第三驱动装置平移地加载。在此情况下特别有利 的是,通过转换轴在平移方向上的转换可确定:哪个第三离合装置 将被闭合或打开,及通过该转换轴的旋转运动可执行相应的闭合或 打开。

因此尤其执行了一个所谓的换挡运动及一个所谓的选挡运动。

特别可取的是这样一种装置,它具有换挡及选挡功能,并对于 第一轴的第三离合装置设置一个这样的装置及对于第二轴的第三离 合装置设置一个这样的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形式,设有多个第三离合装置, 它们各具有一个专为该第三离合装置设置的到其相应驱动装置的信 号传送路径,由此该信号传送路径或这些部件不被多个第三离合装 置使用来转换这些第三离合装置。

最好配置给第一轴的第三离合装置与配置给第二轴的第三离合 装置无关地转换。特别有利地,对于设有多个第一轴的情况,配置 给该第一轴的第三离合装置与配置给其它第一轴或另外第二轴的第 三离合装置无关地转换。

最好,以上方案也适用于设有多个第二轴的情况。

特别有利地,对于每个第三离合装置设有一个第三驱动装置。 有利地,至少一个第三操作装置具有一个转换辊。

在本发明的意义上,转换辊尤其可理解为一个部件,该部件可 被驱动装置加载及具有一个型廓,借助该型廓可实现强制控制。特 别有利的是,转换辊由驱动装置如一个电动机转动或平移地加载, 其中转换辊实际上可构成圆柱体,它具有设在外周面上的型廓槽, 槽中插入多个转换叉或类似件。这些转换叉还抓在离合装置、尤其 是第三离合装置中。借助这种强制导向件或转换叉可操作各第三离 合装置,并且尤其可保证:不会使具有不同变速比的多个挡位同时 被转换。

特别有利地,配置给一个或每个第一轴的或配置给一个或每个 第二轴的或配置给这些轴的第三离合装置各设有一个转换辊。

根据本发明的转矩传递装置的一个优选的实施形式,至少一个 设在第一轴杆上的齿轮及至少一个设在第二轴杆上的齿轮作用在设 在第三轴杆上的同一齿轮上,其中尤其该设在第一轴及第二轴上的 齿轮可与该相应的轴无相对转动地连接或与该轴分离。

借助这些齿轮可构成第一及第三轴或第二及第三轴之间之间的 变速级。在使用既由第一轴也由第二轴传递转矩的第三轴的齿轮的 情况下可转换的、第一及第三轴或第二及第三轴之间的变速级可以 相同也可不同。特别有利地,既可由第一轴也可由第二轴将转矩传 递到多个延伸地设在第三轴的齿轮上。特别可取地,一方面使用设 在第三轴上的一个齿轮转换第一挡,另一方面使用它转换倒车挡。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形式,一个预定挡、如第四挡可借助 第三轴的一个齿轮及第一轴的一个齿轮或借助第三轴的该齿轮及第 二轴的一个齿轮被置入。特别有利地,当该挡被转换时,转矩既在 第二轴及第三轴之间也在第一轴及第三轴之间传递,其中第一及第 二离合装置至少有时全部闭合。

特别有利地,在第一时间窗期间借助第一轴的一个轮及在与第 一时间窗不同的第二时间窗期间借助第二轴的一个轮使转矩传递到 第三轴的至少一个轮上。

有利地。根据本发明的离合装置被这样构成,即在预定情况下, 转矩既可由第一轴也可由第二轴传递给第三轴,其中借助第三轴的 一个齿轮使转矩从第一轴传递到第三轴,而其中借助第三轴的一个 与上述齿轮不同的齿轮使转矩从第二轴传递到第三轴。在此情况下 第一或第二轴的转矩可由同一驱动装置产生,及尤其通过具有根据 本发明的转矩传递装置的机动车的曲轴传递给第一轴及第二轴,其 中在曲轴及第一轴之间的转矩路径中及在曲轴及第二轴之间的转矩 路径中各设有一个离合装置,及其中特别有利的是,借助第一离合 装置使转矩传递到第一轴,及借助第二离合装置使转矩传递到第二 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形式,第一离合装置及第二离合 装置具有一个共同的离合器壳体。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特别优选的实 施形式,第一离合装置被这样构成,即它在至少一个第一转换位置 上在第五轴及第六轴之间传递转矩及在至少一个第二转换位置上被 打开,由此在这些轴之间不传递转矩。特别有利地,第一离合装置 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转换位置,在该位置上它可在第五及第六轴之 间传递限制的预定转矩。该第一离合装置尤其可构成摩擦式离合器, 以使得当要传递的输入转矩大于预定转矩时该离合器打滑。

第五轴尤其是一个机动车的曲轴,及第六轴尤其是一个第一或 第二或第四轴或一个输入轴、如变速器输入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形式,在预定情况下至少第 二离合装置的一部分相对第一离合装置可转动地布置,其中第二离 合装置尤其可转动地设置在第六轴上。这尤其是这样地实现的:第 一离合装置向从动侧的输出部分实际上与第六轴可形成无相对转动 的连接,第二离合装置的输出部分可绕第六轴转动及可能对其同心 布置地延伸。最好第二离合装置的输出部分实际上与一个齿轮无相 对转动的连接。

最好转矩通过这些相应的齿轮传递到第一轴或第二轴。

最好在该第二离合装置至少一个第一转换位置上,第二离合装 置在一个第七轴及一个第八轴之间传递转矩及在至少一个第二转换 位置上通过第二离合装置中断转矩通量。特别有利地,该第二离合 装置还可转换到至少一个第三转换位置上,在该位置上它可传递限 制的预定转矩。特别有利地,该第二离合装置被构成一个摩擦式离 合器,其中当超过预定转矩时它将打滑。

第七轴尤其是第五轴或一个机动车的曲轴或与该曲轴无相对转 动连接的部件。第八轴尤其是一个第一轴或第二轴或第四轴。

最好第一和/或第二离合装置被设置在一个具有该转矩传递装置 的机动车的曲轴及第一轴或第二轴之间的转矩路径中。

有利地,第一和/或第二离合装置被设置在第一轴或第二轴及一 个机动车的驱动轴之间的转矩路径中。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形式,在预定情况下第一和 第二离合装置同时传递转矩,该转矩尤其被传递到第一轴或第二轴 上。在此情况下特别有利地,由第一离合装置或第二离合装置传递 的极限转矩被限制在一个预定值上。

最好根据本发明的转矩传递装置具有一个控制装置,它根据预 定特性控制第一及第二离合装置的转换位置。特别有利地,该控制 装置还控制第三离合装置及可能的其它转换过程或类似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形式,在预定情况下,第一 离合装置及第二离合装置至少同时被转换,其中尤其是这些离合装 置的一个逐渐打开及这些离合装置的另一个逐渐闭合。根据本发明 尤其考虑,在预定情况下,第一及第二离合装置在交叉转换的意义 上被转换。特别有利的是,在交叉转换开始时刻这两个离合装置中 的一个完全闭合,而这两个离合装置的中另一个完全打开。一个离 合装置将逐渐打开,而另一个离合装置逐渐闭合,以使得转矩逐渐 通过另一个离合装置来传递及通过这一个离合装置的转矩传递下 降。在交叉转换结束时另一个离合装置被完全闭合及这一个离合装 置完全打开。由此尤其可实现:从其变速级设置在第一轴及第三轴 之间的一个置入挡可在负载作用下被转换到其变速级设置在第二轴 及第三轴之间的一个挡。该转矩传递装置可在挡之间转换的整个过 程中使转矩从一个设有该转矩传递装置的机动车的曲轴传递到该机 动车的驱动轴。

在本发明的意义上,第三轴尤其是一个输入轴、如转矩传递装 置或变速装置的输入轴,或一个输出轴、如转矩传递装置或变速装 置的输出轴。

在本发明的意义上,第四轴尤其是一个输入轴、如转矩传递装 置或变速装置的输入轴,或一个输出轴、如转矩传递装置或变速装 置的输出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形式,该转矩传递装置具有 至少一个第四离合装置。

第一和/或第二和/或第四离合装置最好被构成为起动离合器。

特别有利地,该转矩传递装置具有一个第一、一个第二、多个 第三及一个第四离合装置。在此情况下特别有利地,第四离合装置 被构成起动装置,其中该第四离合装置的输入部分与一个机动车的 曲轴无相对转动地连接。

第三离合装置配置给变速装置的变速级及最好如上述那样地构 成。

最好各被构成多片式开离合器的第一及第二离合装置可使第一 轴及第四轴或输出轴或第二轴及第四轴或输出轴相连接或分离。变 速装置的变速级最好设置在第三轴及第一轴之间或设置在第三轴及 第二轴之间。第三轴尤其是一个变速器输出轴。

该任务还通过根据权利要求54的用于控制转矩传递装置的控制 装置来解决。

该任务还通过根据权利要求55的方法来解决。

在根据本发明的意义上“控制”的概念尤其可理解为在DIN(德 国工业标准)意义上的“调节”和/或控制。相应地这也适用于由“控 制”的概念导出的其它概念。

与本申请一起提交的权利要求书是一种撰写建议而非达到深入 的专利保护的成规。本申请人仍保留:将至今仅公开在说明书和/或 附图中的特征继续提出保护。

从属权利要求中使用的回引指示:通过相应从属权利要求的 特征对独立权利要求的主题进一步地构型;它们不应被理解为对回 引的从属权利要求的特征组合放弃实现一个独立的具体保护。

因为相对优先权日现有技术这些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是特有 的且可构成独立的发明,本申请人仍保留:将它们作为独立权利要 求的主题或部分说明。它们还可以包含其它的独立发明,这些独立 发明具有与上述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无关的构型。

这些实施例不应被看作对本发明的限制。而在本发明公开的范 围内可具有多种变更及修改,尤其是一些变型、单元及组合和/或材 料,它们例如是通过个别特征与一般说明及实施形式和权利要求中 所描述的及附图中包含的特征或单元或方法步骤的组合或变换,它 们对于专业人员鉴于解决其任务来说是可推知的,或通过可组合的 特征导致一个新的主题或新的方法步骤或方法步骤顺序,并且是就 它们涉及制造、检验及工作方法而言。

以下借助示范的、非限制性的实施形式来详细地描述本发明。 附图为:

图1:根据本发明的转矩传递装置的第一概要部分截面图;

图2:根据图1的一个简化示图;

图3:借助图2的示图象征表示其示范换挡过程的示图;

图4:借助图2的示图象征表示其示范换挡过程的第二示图;

图5:借助图2的示图象征表示其示范换挡过程的第三示图;

图6:根据图1的示范实施形式可在负载作用下换挡的可能换挡 过程的表格化表示;

图7:本发明的第二示范实施形式的概要部分截面图;

图8:本发明的第三示范实施形式的概要部分截面图;

图9:本发明的第四示范实施形式的概要部分截面图;

图10:本发明的第五示范实施形式的概要部分截面图;

图11:本发明的第六示范实施形式的概要部分截面图;

图12:本发明的第七示范实施形式的概要部分截面图。

图1表示根据本发明的转矩传递装置1的第一示范实施形式。

转矩传递装置1具有一个转矩传递装置输入轴10的部分,第一 离合装置12,第二离合装置14,变速装置16及一个输出轴18,后 者同时作为变速装置16的输出轴。

转矩传递装置1的输入轴10这里被构成一个机动车的曲轴,它 由机动车的汽缸20加载。该汽缸20尤其是一个机动车驱动装置如 内燃机的汽缸。

第一离合装置12及第二离合装置14各被构成摩擦式离合器, 及尤其各具有一个挡板22,24,一个离合盘及一个压板。离合装置 12,14还具有一个共同的壳体。该共同壳体在离合装置12,14的驱 动侧无相对转动地与转矩传递装置1的输入轴10相连接。“驱动侧” 可被理解为,向着机动车驱动装置的驱动路径内部的一侧;而“从 动侧”可被理解为,向着机动车驱动轴的驱动路径内部的一侧。

第一离合装置12被设置在第二离合装置14的驱动侧。第一离 合装置12及第二离合装置14各具有一个弹簧-阻尼器装置36,38。 弹簧-阻尼器装置36,38实际上被设置在向着挡板22,24,离合盘 或压板的圆周方向上,及最好各具有多个彼此在圆周方向上隔开的 弹簧件。

第一离合装置12的输出部分30与第一变速器输入轴40无相对 转动地连接,及第二离合装置的输出部分32与第二变速器输入轴42 无相对转动地连接,该输入轴是一个空心轴。尤其,第二变速器输 入轴42可在轴向上具有短结构。

第一变速器输入轴40通过一个可转换成慢速的变速级44与第 一轴46相耦合,及第二变速器输入轴42通过一个可转换成慢速的 变速级48与第二轴50相耦合,由此可由第一变速器输入轴40将转 矩传递到第一轴46及第二变速器输入轴42将转矩传递到第二轴48。

在根据图1的实施例中,变速级44,48的变速比相同。此外, 在输入侧转向相同的情况下通过这些变速级44,48可产生相同的输 出侧转向。

但变速级44和/或变速级48也可这样构成-图1中未示出,即 这些变速级的变速比高于或等于1∶1。此外变速级44,48也可这样 构成,即这些变速级44,48的变速比可不同。这些变速级44,48 还可这样构成-图1中也未示出,即在相同输入转向情况下产生不 同的输出转向。

图1中,这些变速级44,48各被构成齿轮对。但这些变速级44, 48也可这样构成,即在第一变速器输入轴40及第一轴46之间或在 第二变速器输入轴42及第二轴50之间的变速通过多个相互啮合的 齿轮产生或借助皮带装置或摩擦轮或其它方式来产生。

在第一轴46及第三轴18之间设有4个变速级或有4个变速级 可被换挡,即变速级52,54,56,58。在第二轴46及第三轴18之 间设有4个变速级可被换挡,即变速级60,62,64,66。

这里变速级通过齿轮对或由多个齿轮组成的装置来实现。但变 速级也可用其它的方式方法来实现。

变速级52,54,56,58,62,64,66在第一轴或第二轴50相 同转向时使第三轴18具有相同转向,这是这样实现的,即这些变速 级各由一个齿轮对构成。这些变速级52,54,56,58,62,64,66 在变速比升高的方向上以开始于1的自然数编号。这些自然数字尤 其相应于可由转矩传递装置1或变速装置16转换的正向挡的编号。 因此在根据图1的示图中变速级52是第一挡,变速级64是第二挡, 变速级58是第三挡,变速级54及62是第四挡,变速级66是第五 挡及变速级56是第六挡。

变速级60具有三个相互啮合的齿轮,其中第一齿轮设置在第二 轴50上,第二齿轮设置在一个中间轴上及第三齿轮设置在第三轴18 上,该变速级相对正向挡在第二轴50转向相同时将引起第三轴18 转向反向。该变速级60被配置给反向挡。图1中仅示出一个变速级 60,它被配置给反向挡。但也可能设置多个被配置给反向挡的变速 级。

图1中挡的编号仅通过变速级52,54,56,58,62,64,66的 变速比来确定,因为在图1的驱动路径中不设有其它的变速级-这 些变速级在离合装置闭合及输入轴10相同转速的情况下可引起第一 轴46或第二轴50转速不同。尤其是,根据大小排列的变速级52,54, 56,58,62,64,66的顺序可对应于输入轴10及第三轴18或具有 转矩传递装置1的机动车的预定驱动轴(这里未示出)之间根据大 小排列总变速比的顺序。需要时在挡编号时需要考虑其它的变速 级,当这些变速级对曲轴及轴18或未示出的机动车的驱动轴之 间的相应总变速比具有影响时。

应当指出,从驱动路径的方向上看,这些变速级的其它配置也 是可取的。

第一挡的变速级52具有一个无相对转动地设置在第三轴18上 的齿轮68,当反向挡的变速级60被置入或换入时也可通过该齿轮68 对第三轴加载,由此第一轴的变速级52及第二轴的变速级60均作 用在第三轴18的同一齿轮18上。

无论当设在第一轴46及第三轴18之间的第四挡的变速级54被 置入或换入时还是当设在第二轴50及第三轴18之间的第四挡的变 速级62被置入时,一个无相对转动地设置在第三轴18上的齿轮70 均被加载。齿轮72,74,76,78仅各被配置给一个变速级64,56, 66,58。第一、第四、第六及第三挡的齿轮80,82,84,86均可转 动地支承在第一轴46上。

齿轮88,90,92,94可转动地支承在第二轴50上。

通过被构成具有同步装置的牙嵌式离合器的第三离合装置96可 被转换到第一挡或第四挡上。由此在第一轴46及第一挡的齿轮80 之间或在第一轴46及第四挡的齿轮82之间产生无相对转动的连接。 该第三离合装置被设置在第一轴46上第一挡的齿轮80及第四挡的 齿轮82之间。

以类似的方式,借助离合装置98可置入第六挡或第三挡,借助 第三离合装置100可置入反向挡或第四挡,及借助第三离合装置102 可置入第二挡或第五挡。第三离合装置96,98可与第三离合装置100, 102无关地转换。

以下将描述根据图1的转矩传递装置1的工作原理的一个方面:

对此首先描述一个换挡过程的一些情况,在该换挡过程中将从 设在第一轴46及第三轴18之间的变速级52,54,56,58转换到设 在第二轴50及第三轴18之间的变速级60,62,64,66或相反地转 换。这将借助从第二挡向第三挡的转换来说明。

首先被置在第二挡上,其中第三离合装置102在齿轮92及第二 轴50之间产生无相对转动的连接,及其中第二离合装置14被闭合 并由此传递转矩。第一离合装置12实际上被打开及第三离合装置96, 98,100实际上完全被打开,以致在一个变速级的齿轮及第一轴46 之间不产生无相对转动的连接。由此从机动车驱动装置的方向通过 输入轴10,第二离合装置14,空心轴42及变速级48传递到第二轴 50上,转矩由第二轴50通过第三离合装置102及变速级64传递到 第三轴18及从这里尤其传送到机动车的驱动轴。

当要转换到第三挡时,尤其当第一离合装置12打开的情况下借 助同步装置或第三离合装置的同步环使第一轴46的转速适配或同步 于第三挡的变速级58齿轮86的转速。一旦第一轴46及齿轮86具 有相同转速,第三离合装置98的牙嵌式离合器将闭合,以使得第一 轴46实际上与第三挡的变速级58的齿轮86形成无相对转动的连接。

因此通过第三离合装置的闭合使第一轴46转动,但第一离合装 置12首先还是打开的。接着第一离合装置12逐渐地闭合,而第二 离合装置14逐渐地打开。由此尤其使-如上所述的-从输入轴10 通过第二轴50传递到第三轴18转矩分量减少,及取代该转矩分量 使通过输入轴10、第一离合装置12、第一变速输入轴40及变速级44 传递到第一轴46的转矩增加,并由这里通过离合装置98及第三挡 的变速级58使转矩继续传递到第三轴18。

一旦由该转矩传递装置的输入轴10输入的总转矩实际上通过第 一离合装置12传递,第二离合装置14将完全被打开。现在第一离 合装置使输入轴10或内燃机与新的挡的转速相同步。从一个离合装 置12,14向另一离合装置12,14的转换被称为交叉换挡。在整个 换挡或交叉换挡期间,由转矩传递装置的输入轴10输入到转矩传递 装置1的转矩将由转矩传递装置1传送到从动侧,由此得到负载的 换挡。

在根据图1的示图中,不仅可从第二挡转换到下一挡即第三挡, 而且也可从第二挡直接转换到第四挡,其中在这些相应的换挡过程 中转矩传递装置1仍传递转矩。

图2表示该转矩传递装置的一个简化的示图,其中第三离合装 置110,112,114,116,118,120,122,124各在从动侧配置给变 速级,由此这里尤其可使配置给第三轴的上述变速级的齿轮与第三 轴耦合或与第三轴分离。

图3至5类似于图2地表示可用根据本发明的转矩传递装置实 现的示范换挡。应当指出,在根据图3至5的示图中第三离合装置 尤其也用如图1中所示的方式构成。

图3尤其表示从第一向第二挡,从第二向第三挡,从第三向第 四挡,从第四向第五挡及从第五向第六挡的负载换挡。从第一向第 二挡,从第二向第三挡,及从第五向第六挡的负载换挡实际上如刚 才对于从第二向第三挡的换挡所述地那样进行。从第三向第四挡的 负载换挡实际上首先以相同方式联系。但一旦在第二轴及第三轴之 间置入第四挡,则在第一轴46及第三轴18之间也附加地转换或置 入到第四挡。第一离合装置12及第二离合装置14尤其是摩擦式离 合器。当两个第四挡均被置入时,则不用担心其机械的闭。当两 个第四挡均被置入时第一离合装置12及第二离合装置14实际上均 被闭合。

其不均衡性例如可通过弹簧-阻尼器装置36,38来平衡。

为了从第四挡转换到第五挡,将使第二离合装置14及最好同时 地使第三离合装置124打开,通过该第三离合装置124在第二轴50 及第三轴18之间已转换到变速级64。接着借助第三离合装置126使 第二轴50根据第五挡的变速级进行同步,然后如以上相应描述地, 使第三离合装置的牙嵌式离合器闭合。接着进行从挡4向挡5的交 叉换挡。

图4表示一个与图3实际上相应的示图,借助它表示从第二向 第四挡或从第四向第六挡的负载换挡。

首先从第二挡或变速级62实际上这样地转换到设置在第一轴46 及第三轴之间的第四挡或变速级56,即如同以上对于从第二向第三 挡的换挡所述那样地换挡。这将借助于交叉换挡来实现。一旦第三 离合装置114闭合,第三离合装置124将闭合,其中尤其进行根据上 述的同步。接着第二离合装置14再被闭合。为了转换到第六挡上第 一离合装置12及第三离合装置114将被打开。接着将以交叉换挡进 行换挡,它实际上相应于以上对于从第二向第三挡的换挡所述的换 挡过程。

图5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变速装置的示图,它实际上对应于 根据图2的示图。

在图5中尤其表示从第三向第五挡的负载换挡。该换挡可根据 以上对于从第二向第三挡的换挡所述的换挡过程来进行换挡。

在图6中概要地表示一个6挡变速器的不同换挡过程,其中通 过连接线连接的两个数目表示:在以这些数目编号的挡位之间进行 转换。

在根据图1至5的转矩传递装置或双离合器变速装置中,在图6 中未画圈的换挡过程可在负载作用下转换,而画圈的换挡过程,即 双重换挡1-3,三重换挡2-5与3-6及五重换挡1-6,根据图1至5的 实施形式不能在负载作用下进行。

在图6中,“单一”(einfach)表示转换到下一较高或下一较低 的挡位;“双重”(doppelt)表示直接向上转换两个挡位或向下转换 两个挡位;“三重”(dreifach)表示直接向上转换两个三个挡位或向 下转换三个挡位;“四重”(vierfach)表示直接向上转换两个四个挡 位或向下转换四个挡位;“五重”(fünffach)表示直接向上转换五个 挡位或向下转换五个挡位。

但本发明尤其不应被根据图1至5的实施形式作如下的限制: 即图6中被画圈的换挡过程不是在负载作用下或在全部转矩传递的 情况下由转矩传递装置转换。

因此,由根据图1的转矩传递装置1的1-6及3-6换挡可这样地 实现,即可在第二轴50及第三轴18之间附加地设置或转换一个变 速级,该变速级具有配置给第六挡或变速级56的变速比。

由第二挡直接转换到第五挡或相反转换的可能性可在根据图1 至5中一个的转矩传递装置上这样地实现,即在第一轴46及第三轴 18之间设置另一变速级,该变速级具有的变速比相应于第五挡的变 速级66的变速比。第一向第三挡轴负载作用下的换挡可在根据图1 至5中一个的转矩传递装置上这样地实现,即在第二轴50及第三轴 18之间设置另一变速级,该变速级的变速比实际上相应于第三挡的 变速级58的变速比。

但此外还存在,可在双离合器变速装置上或在多个第一轴或多 个第二轴的情况下在三重离合器变速装置或四重离合器变速装置或a 重离合器变速装置上,在负载作用下在任意预定挡之间实现换挡的 其它多种可能性,其中a是一个大于5的自然数。

图7至11表示各转矩传递装置或双离合器变速装置,它们实际 上相似于根据图1的实施形式。下面将描述根据图7至11的这些实 施形式相对图1的实施形式或它们之间的区别:

根据图7的实施形式与根据图1的实施形式的区别实际上在于, 在图7中在第一变速器输入轴40及第一轴46之间及第二变速器输 入轴42及第二轴50之间选择了另外的变速比。在此情况下,尤其 在图7中在第一变速器输入轴40及第一轴46之间的变速比等于1∶ 1,或在图7中第一变速器输入轴40及第一轴46被构成一个(整体) 轴。

因此,不同于根据图1的实施形式地,在根据图7的实施形式 中第三轴18不是与第一变速器输入轴40同心地对准布置。

此外,根据图7的实施形式与根据图1的实施形式的不同还在 于,第二变速器输入轴42及第二轴50之间的变速比与图1不同地 选择。图8中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形式与图7中所示的本发明的实 施形式的区别在于,在图8中不是第一轴46,而是第二轴50与转矩 传递装置同心地对准布置。此外,在图8中第二离合装置14设置在 第一离合装置12的变速器侧。此外根据图8的示图与根据图7的示 图不同之处在于,第二变速器输入轴42同心地设置在第一变速器输 入轴40的内部。第一变速器输入轴40是一个空心轴。

在根据图9的实施形式中,与图1不同地附加地表示出具有一 个驱动装置182的、用于操作第一离合装置12的第一操作装置180, 具有一个第二驱动装置185的、用于操作第二离合装置14的第二操 作装置184,及具有第三驱动装置192,194,196,198的第三操作 装置188,190。

具有驱动装置182,186,192,194,196,198的操作装置180, 184,188,190具有变速比200,202,204,206。

为了转换及操作第一离合装置12及第二离合装置14设有分开 的操作装置180或184,它们各具有一个分开的驱动装置182或186。 并且第三操作装置188,190实际上也是彼此分开或无关的。具有第 三驱动装置192,194或196,198的第三操作装置188,190各为相 似或相同的。第三操作装置188或190各具有一个电动机194或198, 它们可这样地移动一个配合件,即将该配合件转换到一个转换位置 上,由该位置该配合件可与第三离合装置96或98或100或102相 配合或由该位置可转换第三离合装置。该转换运动由一个转换达 或电动机192或196产生。

图10表示本发明的一个示范实施例,它与图9中所示的实施形 式的区别实际上在于第三操作装置188,190及其驱动装置210,212。 第一轴46及第二轴50各仅设有一个驱动装置210或212。该驱动装 置对一个转换辊214,216加载,需要时它们各具有一个变速级。借 助转换辊214可操作第三离合装置96,98,而借助转换辊216可操 作第三离合装置100,102。

图11中所示的本发明示范实施形式与图9及10中所示的本发 明示范实施形式的区别实际上在于,每个第三离合装置96,98,100, 102设有一个操作装置220,222,224,226,后者各具有一个驱动 装置228,230,232,234。需要时在操作装置220,222,224,226 内部设有变速比236,238,240,242。

图12中所示的本发明示范实施形式与图1中所示的本发明示范 实施形式的区别实际上在于,第一离合装置12及第二离合装置14 被设置在第一轴46或第二轴50的从动侧。在转矩传递装置1的输 入轴10及第三轴18之间设有第四离合装置260,它被构成摩擦离合 器,及使输入轴10与第三轴18可无相对转动地耦合或可使这些轴 10,18分离。此外该第四离合装置可被转换到一个中间级,在该中 间级上第四离合装置260可传送被限制的预定转矩。

第三轴18被设置在第二轴46及第三轴50中间的输入侧上。

第一轴及第二轴的从动侧各设有第一离合装置12及第二离合装 置14,它们为片式离合器及可由具有驱动装置162,186的操作装置 180或184操作。第一离合装置12可使一个可转动地支承在第一轴 46上的轮262-这里为齿轮-与第一轴46无相对转动地耦合,使 转矩传递到变速器输出轴268的齿轮264上。

以相应的方式,第二离合装置可使一个可转动地支承在第二轴50 上的齿轮270与第二轴50无相对转动地耦合,由此在第二轴50及 变速器输出轴268之间通过齿轮270,264传递转矩。

与本申请一起提交的权利要求书是一种撰写建议而非达到深入 的专利保护的成规。本申请人仍保留:将至今仅公开在说明书和/或 附图中的特征组合继续提出保护。

在从属权利要求中使用的回引指示:通过相应从属权利要求的 特征对独立权利要求的主题进一步地构型;它们不应被理解为对回 引的从属权利要求的特征组合放弃实现一个独立的具体保护。

因为相对优先权日的现有技术这些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是特有 的且可构成独立的发明,本申请人仍保留:将它们作为独立权利要 求的主题或部分说明。它们还可以包含其它的独立发明,这些独立 发明具有与上述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无关的构型。

这些实施例不应被看作对本发明的限制。而在本发明公开的范 围内可具有多种变更及修改,尤其是一些变型、单元及组合和/或材 料,它们例如是通过个别特征与一般说明及实施形式和权利要求中 所描述的及附图中包含的特征或单元或方法步骤的组合或变换,它 们对于专业人员鉴于解决其任务来说是可推知的,或通过可组合的 特征导致一个新的主题或新的方法步骤或方法步骤顺序,并且是就 它们涉及制造、检验及工作方法而言。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牙嵌式离合器装置 2020-05-12 920
牙嵌式离合器操纵机构 2020-05-12 141
滑柱式牙嵌离合器 2020-05-13 901
压合式牙嵌超越离合器 2020-05-13 924
一种自动牙嵌式离合器 2020-05-11 1012
一种自动牙嵌式离合器 2020-05-12 933
牙嵌式离合器装置 2020-05-13 171
导向式牙嵌超越离合器 2020-05-13 903
牙嵌式离合器机构 2020-05-11 615
牙嵌式离合器 2020-05-14 260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