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制动系统 / 制动力分配 / 磁路结构、使用磁路结构的发电装置和电子机器

磁路结构、使用磁路结构的发电装置和电子机器

阅读:126发布:2021-02-28

专利汇可以提供磁路结构、使用磁路结构的发电装置和电子机器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设置在 定子 架22的端部22b和磁心23的端部23b上的凹凸状的结构相互不同地组合而接合。这里,定子架22的上突出部22b-1与在磁心23的下突出部23b-2的上方形成的嵌入部分嵌合,磁心23的下突出部23b-2与在定子架22的上突出部22b-1的下方形成的嵌入部分嵌合。在该状态,定子架22和磁心23通过接合螺钉24和 支撑 座26连结固定。利用这种结构,可以减小磁路结构的磁阻,从而可以提高使用该磁路结构的发电装置的发电效率。,下面是磁路结构、使用磁路结构的发电装置和电子机器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具有分别由多个磁性体集层而成的第1集层部件和第2 集层部件以及将上述第1集层部件的端部与上述第2集层部件的端部 保持为相互接合的状态的接合单元,而由相互接合的上述第1集层部 件和上述第2集层部件构成至少磁路的一部分的磁路结构,其特征在 于:在上述第1集层部件和上述第2集层部件的各端部形成在指定方 向看构成为凹凸状的凹凸形状,以成为相互对应的形状关系,在两凹 凸形状相互不同地组合的状态利用上述接合单元而接合,处于相互对 应的集层方向的位置的上述第1集层部件的磁性体的端面与上述第2 集层部件的磁性体的端面相互接触
2.一种具有分别由多个磁性体集层而成的第1集层部件和第2 集层部件以及将上述第1集层部件的端部与上述第2集层部件的端部 保持为相互接合的状态的接合单元,而由相互接合的上述第1集层部 件和上述第2集层部件构成至少磁路的一部分的磁路结构,其特征在 于:在上述第1集层部件和上述第2集层部件的各端部形成在指定方 向看构成为凹凸状的凹凸形状,以成为相互对应的形状关系,在两凹 凸形状相互不同地组合的状态利用上述接合单元而接合,上述凹凸形 状分别形成不论在上述第1集层部件和上述第2集层部件的上述磁性 体的集层方向和平面方向的哪个方向看都成为凹凸状,不论在上述集 层方向和上述平面方向的哪个方向两凹凸形状都相互不同地组合。
3.按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路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集层部件的端部和上述第2集层部件的端部向其组合方向延 伸同时具有相互接触的接触面部分。
4.按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磁路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 凹凸形状在上述第1集层部件和上述第2集层部件中分别利用集层的 上述磁性体间的端面位置的不同来形成。
5.按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磁路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 接合单元利用都贯穿各自形成的上述凹凸形状相互组合的上述第1集 层部件和上述第2集层部件的上述端部而连结的连结部件将上述第1 集层部件与上述第2集层部件接合。
6.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磁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连结部 件中至少贯穿上述第1集层部件和上述第2集层部件的上述端部的部 分由软磁性材料构成。
7.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磁路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连结部件, 由插入到上述第1集层部件和上述第2集层部件的上述端部内的支撑 座和拧入到该支撑座中的接合螺钉构成,上述支撑座和上述接合螺钉 的至少一方由软磁性材料构成。
8.按权利要求1~7的任一权项所述的磁路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接合单元具有将分别在上述第1集层部件和上述第2集层部件上 形成的上述凹凸形状向使上述第1集层部件与上述第2集层部件相互 组合的上述端部相互接近的方向挤压的挤压部件。
9.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磁路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挤压部件 配置在上述第1集层部件与上述第2集层部件的接合区域的外侧。
10.按权利要求9所述的磁路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挤压部件 配置为与上述第1集层部件和上述第2集层部件中的至少一方的上述 端部相反侧的侧面部接触同时可以向指定方向移动,在上述侧面部和 上述挤压部件中的至少一方上设置与另一方接触同时向上述指定方 向倾斜的倾斜面,通过使上述挤压部件向上述指定方向移动而沿上述 倾斜面向使上述第1集层部件与上述第2集层部件的上述端部相互接 近的方向挤压。
11.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磁路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挤压部件 配置在上述第1集层部件与上述第2集层部件的接合区域内,是将上 述第1集层部件与上述第2集层部件连结的连结部件,通过连结该连 结部件而向使上述第1集层部件与上述第2集层部件相互接近的方向 挤压。
12.一种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11 的任一权项所述的磁路结构,设置有具有转子磁极并且可以转动的转 子、具有与上述转子磁极相对的定子磁极的定子架和具有与该定子架 磁耦合的磁心和卷绕在该磁心周围的电磁线圈的定子,并具有将上述 磁路结构应用于上述定子的发电部。
13.按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定子架 和上述磁心是上述第1集层部件和上述第2集层部件。
14.具有权利要求12或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发电装置的电子机 器。
15.按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机器,其特征在于:设置了可以 自由转动的具有偏向于转动中心的周围的重量分配的转动锤,该转动 锤与上述转子连结。
16.按权利要求14或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机器,其特征在于: 具有根据在上述电磁线圈中发生的电动势检测上述转子的转动状态 的检测单元和根据该检测单元的检测值通过上述定子对上述转子的 转动状态进行电磁控制的转动控制单元。
17.按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机器,其特征在于:具有发生机 械能的能量发生单元、传递上述机械能的齿轮系、由该齿轮系驱动的 指针、由上述齿轮系驱动的上述发电装置、生成基准信号的基准信号 发生单元和将具有与上述发电装置的上述转子的转动周期对应的周 期的转动信号与上述基准信号进行比较并根据该比较结果而将上述 转子的转动控制信号向上述发电装置输出从而向上述转子施加电磁 制动的转动控制单元,至少利用上述发电装置的电动势驱动上述基 准信号发生单元和上述转动控制单元。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磁路结构、使用该磁路结构的发电装置和电子机器, 特别是由磁性体集层而成的集层部件构成的磁路结构。

背景技术

在电子表等小型的便携式电子机器中,有时内藏有由于机器的活 动而旋转锤发生转动或摇动从而由其动能驱动而发电所构成的小型 发电装置。这种小型发电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示于图18。图18是 表示内藏在电子表内的发电装置10的发电部的概略结构的概略透视 图。
在内藏发电装置10的电子表中,虽然图中未示出,但是,设置 了具有偏向于转动中心的周围的重量分配而构成的支撑在轴上可以 自由转动的旋转锤和与该旋转锤连结的传动齿轮系。该传动齿轮系与 和支撑在轴上可以自由转动的转子11一体化的齿轮部11a啮合,使 转子11进行转动。转子11在将为了降低损而由薄的软磁性材料构 成的磁性体或磁性板集层而成的定子架12的大致中央部形成的转子 孔12a内进行转动。这里,转子11的外周部起转子磁极的功能,定 子架12上的转子孔12a的内周面起定子磁极的功能。定子架12的两 端部12b重叠在磁心13的两端部13b的下侧与其接触,在该状态下, 定子架12与磁心13利用接合螺钉14而接合固定。电磁线圈15卷绕 在磁心13的轴部13a的周围。磁心13和定子架12一样,也具有将 由薄的软磁性材料构成的磁性板集层的结构。
图19是将上述发电装置10的定子架12与磁心13的接合区域放 大而表示的概略剖面图。图中,所示的是将定子架12和磁心13分别 尖了2磁性板的情况。在定子架12的端部12b和磁心13的端部13b 分别形成相互对应的形状与平面位置对应的接合孔,压入到地板17 中的支撑座16插入到这些接合孔内,接合螺钉拧入到该支撑座16 内。定子架12的端部12b和磁心13的端部13b通过由接合螺钉14 的头部14a和支撑座16的锷部16a从上下夹紧,以相互接合的状态 而固定。
在上述先有的发电装置10中,由于形状的简略化及薄型化等各 种设计的努,已实现了小型化和轻量化。然而,在使这种发电装置 小型化时,由于小型化而发生了结构上的限制,从而难于通过减小磁 路的磁阻来提高发电效率。特别是带发电装置的电子表的情况,利用 内藏在小的手表壳内的旋转锤的微小的动能有效地进行发电,必须确 保手表驱动用的电力,所以,提高发电效率就是非常重要的课题。
为了提高发电效率,必须减小由构成发电装置10的转子11、定 子架12和磁心13构成的磁路的磁阻,但是,从结构上和制造成本上 考虑,如图19所示,由于利用将定子架12与磁心13接合的结构构 成磁路的主要部分,所以,由于在该接合区域发生台阶高差结构等理 由,不能抑制磁通泄漏,从而将增大磁阻和降低有效磁通。
因此,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案的,目的旨在提供实 现可以降低磁路结构的磁阻的新的结构、并通过采用该磁路结构而比 以往提高发电效率的发电装置。另外,其目的还在于,特别是通过实 现极适合于小型化的发电装置的磁路结构而提高内藏在各种电子机 器内的发电装置的发电效率,从而提高电子机器的性能。
发明的公开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磁路结构的特征在于:具有分别由 多个磁性体集层而成的第1集层部件和第2集层部件以及将上述第1 集层部件的端部与上述第2集层部件的各端部保持为相互接合的状态 的接合单元,在由相互接合的上述第1集层部件和上述第2集层部件 构成至少磁路的一部分的磁路结构中,在上述第1集层部件和上述第 2集层部件的端部形成在指定方向看构成为凹凸状的凹凸形状,以成 为相互对应的形状关系,在两凹凸形状相互不同地组合的状态利用上 述接合单元而接合,处于相互对应的集层方向的位置的上述第1集层 部件的磁性体的端面与上述第2集层部件的磁性体的端面相互接触。
按照本发明,第1集层部件和第2集层部件在各自的端部形成的 凹凸形状在相互不同地组合的状态利用接合单元而接合,增大了相互 接合的面积,同时处于与第1集层部件的端部和第2集层部件的端部 的集层方向对应的位置的磁性体的端部之间相互接触,所以,磁通在 集层部件的平面方向可以不经过台阶高低差或间隙而通过,于是,可 以可靠地减小接合区域的磁阻,从而可以增加磁路的有效磁通。另 外,通过凹凸形状之间相互不同的组合,机械的接合状态稳定,组装 作业也很容易。
另外,本发明的磁路结构的特征在于:具有分别由多个磁性体集 层而成的第1集层部件和第2集层部件以及将上述第1集层部件的端 部与上述第2集层部件的各端部保持为相互接合的状态的接合单元, 在由相互接合的上述第1集层部件和上述第2集层部件构成至少磁路 的一部分的磁路结构中,在上述第1集层部件和上述第2集层部件的 端部形成在指定方向看构成为凹凸状的凹凸形状,以成为相互对应的 形状关系,在两凹凸形状相互不同地组合的状态利用上述接合单元而 接合,上述凹凸形状分别形成不论在上述第1集层部件和上述第2集 层部件的上述磁性体的集层方向和平面方向的哪个方向看都成为凹 凸状,不论在上述集层方向和上述平面方向的哪个方向两凹凸形状都 相互不同地组合。
按照本发明,设置在各集层部件的端部的凹凸形状不论在相互正 交的集层方向和平面方向的哪个方向看都构成为凹凸状,所以,可以 增大接合区域的第1集层部件与第2集层部件的接合面积,从而可以 减小磁阻,同时可以提高接合位置的稳定性,从而可以降低接合偏 离,所以,可以使组装作业容易。
在本发明中,上述第1集层部件的端部和上述第2集层部件的端 部最好向其组合方向延伸同时具有相互接触的接触面部分。按照该方 式,可以进而增大第1集层部件与第2集层部件之间的接合面积,从 而可以进一步减小磁阻。
在本发明中,上述凹凸形状在上述第1集层部件和上述第2集层 部件中最好分别利用集层的上述磁性体间的端面位置的不同来形 成。按照该方式,凹凸形状通过利用磁性体间的端面位置的不同而形 成,使制造变得容易,同时可以确保各磁性体的端面之间的接合对应 性,从而也可以防止集层方向的接合偏离,所以,组装作业也更容易, 同时,可以进一步减小磁阻。
在本发明中,上述接合单元最好利用都贯穿各自形成的上述凹凸 形状相互组合的上述第1集层部件和上述第2集层部件的上述端部而 连结的连结部件将上述第1集层部件与上述第2集层部件接合。
按照该方式,在两凹凸形状之间组合而成的接合区域,利用接合 单元的连结部件而接合,所以,在接合区域以外的场所不必配置接合 单元,从而可以实现磁路结构的紧凑化。
在本发明中,在上述连结部件中最好至少贯穿上述第1集层部件 和上述第2集层部件的上述端部的部分由软磁性材料构成。按照该方 式,通过至少连结部件贯穿接合区域的部分由软磁性材料构成,可以 使磁通通过连结部件的该部分,所以,可以进一步减小接合区域的磁 阻。这里,所谓连结部件,用于接合单元的接合的部件,相当于在后 面所述的实施例中的接合螺钉及支撑座。
在本发明中,上述连结部件,由插入到上述第1集层部件和上述 第2集层部件的上述端部内的支撑座和拧入到该支撑座中的接合螺钉 构成,上述支撑座和上述接合螺钉的至少一方由软磁性材料构成。按 照该方式,支撑座和接合螺钉都穿过接合区域,所以,通过至少它们 的一方由软磁性材料构成,可以减小接合区域的磁阻。特别是最好支 撑座和接合螺钉都由软磁性材料构成。
在本发明中,上述接合单元最好具有将分别在上述第1集层部件 和上述第2集层部件上形成的上述凹凸形状向使上述第1集层部件与 上述第2集层部件相互组合的上述端部相互接近的方向挤压的挤压部 件。按照该方式,通过由挤压部件向第1集层部件与第2集层部件相 互接近的方向挤压,在接合区域便可使挤压两集层部件相互挤压,从 而第1集层部件与第2集层部件的端面部之间被接合单元所挤压,所 以,可以使端面部之间的至少一部分成为可靠的接触状态,即使存在 相互不接触的端面部,也可以使之相互接近,于是,可以减小接合区 域的磁阻。
在本发明中,上述挤压部件最好配置在上述第1集层部件与上述 第2集层部件的接合区域的外侧。这时,利用接合单元从接合区域的 外侧将第1集层部件与第2集层部件向接合区域挤压而接合,所以, 在接合区域内不必设置连结部件等,从而可以使接合区域的结构更简 单。
在本发明中,上述挤压部件最好配置为与上述第1集层部件和上 述第2集层部件中的至少一方的上述端部相反侧的侧面部接触同时可 以向指定方向移动,在上述侧面部和上述挤压部件中的至少一方上设 置与另一方接触同时向上述指定方向倾斜的倾斜面,通过使上述挤压 部件向上述指定方向移动而沿上述倾斜面向使上述第1集层部件与上 述第2集层部件的上述端部相互接近的方向挤压。
在本发明中,上述挤压部件配置在上述第1集层部件与上述第2 集层部件的接合区域内,是将上述第1集层部件与上述第2集层部件 连结的连结部件,最好通过连结该连结部件而向使上述第1集层部件 与上述第2集层部件相互接近的方向(或两端部的凹凸形状的组合方 向)挤压。这时,连结部件是接合螺钉,通过旋转该接合螺钉,便可 将第1集层部件与第2集层部件连结,另外,最好在接合螺钉和第1 集层部件或第2集层部件的至少一方上形成用于通过旋转接合螺钉而 使两集层部件的端部向相互接近的方向挤压的锥形的倾斜面。
另外,在上述单元中,接合单元在接合区域内将第1集层部件与 第2集层部件相互挤压时,最好接合单元包括接合螺钉,通过旋转该 接合螺钉,根据伴随该旋转动作而发生的阻力而使与凹凸形状的组合 方向不同的方向相互接触的接触面部分(例如,凹凸形状的侧面部(例 如在组合方向延伸而形成的侧面之间))相互紧密接触的方向挤压。
本发明的发电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磁路结 构,设置有具有转子磁极并且可以转动的转子、具有与上述转子磁极 相对的定子磁极的定子架和具有与该定子架磁耦合的磁心和卷绕在 该磁心周围的电磁线圈的定子,是具有将上述磁路结构应用于上述定 子的发电部的发电装置。按照本发明,不会招致发电装置的大型化, 可以提高发电效率。这里,第1集层部件和第2集层部件相当于例如 定子架和磁心。
另外,通过构成具有上述发电装置的电子机器,由于发电效率的 提高可以期望在无电源的状态下更长时间工作,所以,特别是在便携 式电子机器中是有效的。
此外,在电子机器中,设置了可以自由转动的具有偏向于转动中 心的周围的重量分配的转动锤,该转动锤最好与上述转子连结。通过 将转动锤的转动或摇动动作传递给转子,便可进行发电,从而便可从 电磁线圈中取出电力。
另外,在构成使用由发电装置得到的电力而驱动电机的电子表 时,该电机的定子结构最好也采用本发明的磁路结构。
另外,在本发明中,最好构成具有根据在上述电磁线圈中发生的 电力检测上述转子的转动状态的检测单元和根据该检测单元的检测 值通过上述定子对上述转子的转动状态进行电磁控制的转动控制单 元的电子机器。按照该方式,通过设置本发明的定子结构,仅以微小 的转矩也可以有效地进行发电,所以,可以使转动控制单元可靠地动 作,另外,也可以提高通过定子的电磁的转动控制本身的控制性。
另外,在本发明中,电子机器的特征在于:具有发生机械能的能 量发生单元、传递上述机械能的齿轮系、由该齿轮系驱动的指针、由 上述齿轮系驱动的上述发电装置、生成基准信号的基准信号发生单元 和将具有与上述发电装置的上述转子的转动周期对应的周期的转动 信号与上述基准信号进行比较并根据该比较结果而将上述转子的转 动控制信号向上述发电装置输出从而向上述转子施加电磁制动力的 转动控制单元,至少利用上述发电装置的电动势驱动上述基准信号发 生单元和上述转动控制单元。
具体而言,上述电子机器就是电子表,利用发条等积蓄转动锤的 转动能,使用该转动能驱动发电装置,利用发电装置的输出检测转子 的转动速度,通过根据该转动速度由控制电路将卷绕在定子上的电磁 线圈短路而施加电磁制动力,将发电装置的转子制数控制为一定而进 行发电,同时,由上述转子的制动驱动指针。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磁路结构和发电装置的实施例1的结构的组 装平面图。
图2是实施例1的分解平面图。
图3是表示沿图1的Ⅲ-Ⅲ线切断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4是表示沿图1的Ⅳ-Ⅳ线切断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5是模式地表示实施例1的接合区域的结构的放大透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磁泪珠结构和发电装置的实施例2的结构的 组装平面图。
图7是实施例2的分解平面图。
图8是模式地表示本发明的磁路结构和发电装置的实施例3的磁 路结构的接合区域的结构的放大透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磁路结构和发电装置的实施例4的接合区域 的概略结构的概略剖面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磁路结构和发电装置的实施例5的接合区域的 概略透视图。
图11是表示实施例5的接合区域的结构的模式的剖面图。
图12是表示与实施例5的比较例的接合区域的概略结构的概略 透视图。
图13是图11所示的比较例的概略剖面图。
图14是表示内藏在本发明实施例6的电子表内的发电装置的主 要部分的透视图。
图15是表示实施例6的内部结构的概略的平面配置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7的电子表的电路结构的概略电路 图。
图17是表示作为实施例7的变形例的电子表的电路结构的概略 电路图。
图18是表示先有的发电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概略透视图。
图19是表示先有的发电装置的磁路的接合区域的结构的模式的 概略剖面图。
实施发明的最佳的形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磁路结构和发电装置的实施例。以 下所述的各实施例都与图18和图19所示的一样,极适合于内藏到带 发电装置的电子表、手机、便携式信息终端等各种在一起中,但是, 本发明并不仅限于下述实施例的情况,可以应用于各种用途所使用的 发电装置,此外,也可以应用于发电装置以外的各种用途的磁路结 构。
(实施例1)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发电装置20的发电部结构的组装 状态图,图2是实施例1的分解剖面图。发电装置20具有支撑在转 轴上可以自由转动的圆盘状的转子21、将转子21收容到在中央形成 的转子孔22a内的定子架22、两端部通过接合螺钉24与定子架22 的两侧的端部22b接合的磁心23和卷绕在磁心23的轴部23a的周围 的电磁线圈25。为了降低在发电装置20中构成的磁路的铁损(涡流 损失),定子架22和磁心23都具有将由薄的软磁性材料构成的磁性 板集层的集层结构。
如图2所示,在定子架22的两端部22b上,形成仅上面侧的集 层部分向磁心23侧突出的在外侧形成的上突出部22b-1和仅下面侧 的集层部分突出的在内侧形成的下突出部22b-2。在上突出部22b- 1的下方不存在磁性板,定子架22的端部22b的下面侧的集层部分如 图中虚线所示的那样,具有比上突出部22b-1的前端面22b-1a大 大嵌入的端面22b-2b。另外,在下突出部22b-2的上方不存在磁性 板,上面侧的集层部分具有比下突出部22b-2的前端面22b-2a大 大嵌入的端面22b-1b。此外,在端部22b的大致中央部,分别切取 上突出部22b-1和下突出部22b-2的一部分而形成圆形剖面的接合 孔22c。
另一方面,在磁心23的两端部23b上,形成仅上面侧的集层部 分向定子架22侧突出的在内侧形成的上突出部23b-1和仅下面侧的 集层部分突出的在外侧形成的下突出部23b-2。在上突出部23b-1 的下方不存在磁性板,磁心23的端部23b的下面侧的集层部分如图 中虚线所示的那样具有比上突出部23b-1的前端面23b-1a大大嵌 入的端面23b-2b。另外,在下突出部23b-2的上方不存在磁性板, 上面侧的集层部分具有比下突出部23b-2的前端面23b-2大大嵌入 的端面23b-1b。此外,在端部23b的大致中央部分别切取上突出部 23b-1和下突出部23b-2的一部分而形成圆形剖面的接合孔23c。
设置在上述定子架22的端部22b和磁心23的端部23b上的凹凸 状的结构相互不同的组合。该端部22b的凹凸形状与端部23b的凹凸 形状之间的对应关系示于图3~图5。图3表示沿图1的Ⅲ-Ⅲ线切 断的状态,图4表示沿图1的Ⅳ-Ⅳ线切断的状态。另外,图5是表 示定子架和磁心的端部的结构的透视图。
两凹凸形状组合时,如图3所示,以在定子架22的上突出部22b -1与在磁心23的下突出部23b-2的上方形成的嵌入部分嵌合、磁 心23的下突出部23b-2与在定子架22的上突出部22b-1的下方形 成的嵌入部分嵌合的状态由接合螺钉24和支撑座26将定子架22与 磁心23连结固定。
图3中虽然未示出,但是,同样定子架22的下突出部22b-2与 在磁心23的上突出部23b-1的下方形成的嵌入部分嵌合、磁心23 的上突出部23b-1与在定子架22的下突出部22b-2的上方形成的 嵌入部分嵌合。
在上述结构中,定子架22的上突出部22b-1的前端面22b-1a 与处于集层方向的对应位置(即处于相同高度位置)的磁心23的端 部23b的端面23b-1b接触,磁心23的下突出部23b-2的前端面 23b-2a与处于集层方向的对应的位置的定子架22的端部的端面22b -2b接触。另外,同样,磁心23的上突出部23b-1的前端面23b -1a与处于集层方向的对应位置的定子架22的端部的端面22b-1b 接触,定子架22的下突出部22b-2的前端面22b-2a与处于集层方 向的对应位置的磁心23的端部23b的端面23b-2b接触。
此外,如图1和图2所示,定子架22的上突出部22b-1的侧面 与磁心23的上突出部23b-1的侧面相互接触,定子架22的下突出 部22b-2的侧面与磁心23的下突出部23b-2的侧面也相互接触。 这些侧面都向两端部22b、23b的组合方向(与前端面或端面交叉的 方向)延伸,构成相互接触的接触面部分。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在定子架22的端部22b上形成的 上下2个突出部22b-1及22b-2和在磁心23的端部23b上形成的 上下2个突出部23b-1及23b-2相互在集层方向(图示上下方向) 和平面方向(图示平方向)构成凹凸形状,这两个方向的凹凸形状 相互进行不同的组合而紧紧地相互嵌合。
如图4所示,接合螺钉24和支撑座26具有和先有结构基本上相 同的形状,设置压入到在地板27上形成的孔部的圆筒状的支撑座 26,利用该支撑座26的锷部26a和拧入到支撑座26中的接合螺钉24 的头部24a,从上下将定子架22的端部22b和磁心23的端部23b夹 紧而接合。
以往,接合螺钉24和支撑座26利用费磁性体形成,地,在本实 施例中,将作为连结部件的接合螺钉24和支撑座26都用软磁性材料 构成。接合螺钉24和支撑座26在定子架22的端部和磁心23的端部 接合的接合区域贯穿并沿其集层方向而延伸,所以,通过用软磁性材 料构成它们,在接合区域便可很容易通过磁通,从而可以减小磁阻。 这时,特别是在集层方向具有使磁通容易通过的效果。本发明者等人 将用软磁性材料构成接合螺钉24和支撑座26的情况与不用软磁性材 料构成的情况进行比较检验的结果,判明通过用软磁性材料构成两者 可以得到非常大的效果。即使用软磁性材料仅构成接合螺钉24和支 撑座26的某一方也可以得到明显的效果。对于构成在本实施例中所 示的各部件的软磁性材料,有例如铁和坡莫合金等各种铁合金。
在本实施例中,在构成发电装置20的磁路的主要部分的定子架 22和磁心23中,和以往一样,设置了定子架22的端部22b与磁心 23的端部23b的接合区域,但是,由于该接合区域构成为相互的凹凸 形状相互不同地组合的结构,所以,可以增大定子架22与磁心23的 接合面积,从而可以减小磁阻、增大有效磁通、提高发电效率。
特别是定子架22和磁心23都具有降低铁损的集层结构,通过利 用该集层结构形成层间具有高低差的凹凸形状,可以降低制造成本, 减小磁阻。
通常,具有集层结构的磁性材料的情况,具有在各磁性层内前进 的方向即平面方向,磁导率高、磁通容易通过,而在磁性层间前进的 方向即集层方向,磁导率低、磁通难于通过的性质。因此,在先有的 图19所示的接合结构中,定子架12的端部12b和磁心13的端部13b 仅上下相互接触,接合面积当然很小,由于定子架12与磁心13仅在 层间方向接触,所以,磁通难于通过接合面,不能减小磁阻。与此相 反,在本实施例中,定子架22的端部22b与磁心23的端部23b将相 互的凹凸形状组合,各磁性层之间相互接触,所以,磁通在平面方向 通过接合区域,从而磁通容易通过接合面,从这一点也可以减小磁 阻。
特别是,如上所述,定子架和磁心的各自的上突出部和下突出部 的前端面和与其相对的端面相互接触,同时,定子架的上突出部与磁 心的上突出部的侧面之间以及定子架的下突出部与磁心的下突出部 的侧面之间(接触面部分)分别接触。因此,通过与集层方向对应的 这些端面和侧面之间相互接触,增大了定子架与磁心之间的平面方向 的接合面积,所以,大幅度地减小了磁阻。
另外,在定子架22和磁心23中,处于相互对应的集层方向的位 置的上突出部22b-1和上突出部23b-1,如上所述,在定子架22 和磁心23的凹凸形状的组合方向延伸的接触面部分(各突出部的侧 面之间接触的部分)A接触,所以,即使定子架22与磁心23的组合 深度随接纳接合螺钉24和支撑座26的接合孔22c、23c的形成位置 的偏离等而变化,该接触面部分的接触状态也不商品影响,可以可靠 地传递磁通。上述关系,对于下突出部22b-2与下突出部23b-2的 关系也是完全相同的。
在本实施例中,由上突出部22b-1及23b-1与在其下方形成的 嵌入部分或下突出部22b-2及23b-2与在其上方形成的嵌入部分的 关系可知,对于定子架22和磁心23向磁性板的集层结构的集层方向 看分别形成凹凸形状。另外,同时由上突出部22b-1及23b-1与其 侧方的嵌入部分或向突出部22b-2及23b-2与其侧方的嵌入部分的 关系可知,向定子架22和磁心23集层的各磁性板的平面方向(即各 磁性板的板面方向)看也形成凹凸形状。这样,在本实施例中,接合 区域的两凹凸形状向相互正交的集层方向和平面方向看都形成为凹 凸状,这些凹凸形状相互组合而接合,所以,显著地增大了接合面积, 从而可以大幅度地减小磁阻。另外,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定子架22 和磁心23在集层方向和平面方向都相互定位,所以,组装作业容易, 同时对提高组装精度和组装强度都是有利的。
在本实施例中,另外在上述凹凸形状中,向集层方向即上下方向 看构成为凹凸状的凹凸形状通过根据构成定子架22和磁性23的集层 的各磁性板间的端面位置的不同而形成,制造也容易,同时可以确保 各磁性板的端面间的接合位置的对应性,从而可以防止集层方向的接 合偏离,所以,组装作业也更容易,同时,可以进一步减小磁阻。
不论上述实施例的形式如何,作为本发明,凹凸形状不必在集层 方向和平面方向都形成,在接合部只要在向某一方向看形成凹凸形状 并以该凹凸形状组合的状态而接合就行。
(实施例2)
下面,参照图6和图7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发电装置30。在 本实施例中,在定子架32的端部32b也设置了上面侧的集层部分向 外侧突出的上突出部32b-1和下面侧的集层部分向内侧突出的下突 出部32b-2,在磁心33的端部33b,设置了上面侧的集层部分向内 侧突出的上突出部33b-1和下面侧的集层部分向外侧突出的下突出 部33b-2。
在本实施例中,和实施例1一样,在定子架32的端部32b和磁 心33的端部33b都下集层方向和平面方向看形成凹凸形状。但是, 不同的地方在于,各上突出部32b-1及33b-1和下突出部32b-2 及33b-2分别具有略呈三形的平面形状,上突出部32b-1和33b -1在相对于接合方向倾斜的倾斜端面32b-1a和33b-1a接触,下 突出部32b-2和33b-2同样也在倾斜端面32b-2a和33b-2a接 触。
在本实施例中,也可以获得和上述实施例1相同的效果。另外,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相对于定子架32和磁心33接合的接合方向(图 示上下方向)倾斜的倾斜端面之间接触,所以,即使定子架32和磁 心33的形状尺寸有误差等而不是相互完全紧紧嵌合的形状,倾斜端 面之间也可以可靠地接触,所以,在接合区域可以抑制在处于对应的 集层方向的位置的磁性板的端面间发生间隙,从而可以进一步可靠地 减小磁阻。
(实施例3)
下面,参照模式地表示接合区域的结构的图8说明本发明的实施 例3。在本实施例中,除了接合区域的形状(定子架和磁心的端部的 形状)外,具有和上述各实施例相同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构 成在定子架42和磁心43的端部形成的用于接纳接合螺钉和支撑座的 接合孔,在定子架42的端部42b设置了前端开口的半圆形的开口部 42c,同时在磁心43的端部43b设置了前端开口的半圆形的开口部 43c。    
这样,由于开口部42c及43c具有向侧方敞开的开口形状(切口 形状),所以,构成接合区域的定子架和磁心的端部的形状比上述各 实施例容易形成,从而制造容易。另外,即使构成接合孔的开口部42c 及43c与为了在接合区域相互接触而设置的前端面42b-1a、42b- 2a、43b-1a、43b-2a和端面42b-1b、42b-2b、43b-1b、43b- 2b之间的位置关系多少有些偏离(不匹配),在两端部42b及43b 的上述前端面与上述端面之间也难于形成间隙。
在本实施例中,上突出部42b-1及43b-1和下突出部42b-2 及43b-2也构成集层方向和平面方向的凹凸形状而相互嵌合。
(实施例4)
下面,参照图9说明本发明的磁路结构和发电装置的实施例4。 图9是模式地表示实施例4的发电装置50的定子架52与磁心53之 间的接合区域的结构的剖面图。在本实施例中,在定子架52的端部 52b设置上突出部52b-1,在磁心53的端部53b设置下突出部53b -2,关于将它们相互组合而接合的问题,和上述各实施例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不是将接合单元设置在接合区域的内部,如图所 示,为了将定子架52和磁心53向在接合区域相互接近的方向挤压, 而在接合区域的外侧设置了一对接合螺钉54及55和略呈圆筒状的挤 压部件56及57。
接合螺钉54及55穿过挤压部件56及57与埋入到地板58中的 螺母部58a及58b拧合。挤压部件56及57至少在定子架52和磁心 53侧形成相对于垂直面略倾斜的锥形的挤压面56a及57a。另外,为 了挤压上述挤压面56a及57a,定子架52和磁心53的被挤压面52c 及53c形成为与其对应的锥形。将穿过挤压部件56及57的接合螺钉 54及55拧入到埋入地板58中的螺母部58a及58b中时,挤压面56a 及57a就挤压被挤压面52c及53c,所以,定子架52的端部52b与 磁心53的端部53b就相互挤压地加压而相互接合。
按照该结构,在接合区域内不必设置用于穿过接合螺钉的接合 孔,所以,可以使接合区域的结构更简单。另外,配置在接合区域的 定子架和磁心的端面之间可以挤压而相互紧密接触,所以,端面间的 接触可靠,从而可以进一步减小磁阻。
(实施例5)
下面,参照图10和图11说明本发明的磁路结构和发电装置的实 施例5。图10是表示实施例5的接合区域的结构的概略透视图,图 11是表示实施例5的接合区域的概略剖面图。
本实施例对于与上述实施例1的接合部类似的结构,表示将功能 与上述实施例4所示的接合单元基本上相等的接合单元设置在接合区 域内时的结构。在发电装置60中,定子架62的端部62b和磁心63 的端部63b通过接合螺钉64与支撑座66的拧合而连结固定。在两者 的端部62b及63b上,和上述实施例1基本上一样,形成上突出部62b -1及63b-1和下突出部62b-2及63b-2,它们在集层方向(图示 上下方向)和水平方向(图示与纸面正交的方向)分别相互不同地组 合。
在本实施例中,上突出部63b-1和与其重叠的下突出部62b-2 形成的幅宽大于上突出部62b-1和下突出部63b-2,仅在这些上突 出部63b-1和下突出部62b-2上分别形成接合孔62c及63c。
另外,接合螺钉64的头部64a形成为锥形,与该头部64a嵌合 的接合孔63c的内周面,如图所示,形成为与头部64a对应的锥形。 此外,接合孔63c相对于接合孔62c或对撑座66对地板67的压入位 置偏心地形成。因此,将接合螺钉64拧入支撑座66时,接合螺钉64 的头部64a的锥形面将接合孔63c的开口边缘逐渐地向接合方向(定 子架62和磁心63组合、相互接近而接触的方向)挤压。
按照本实施例,将接合螺钉64拧入支撑座66内时,可以向使定 子架62与磁心63接合的方向挤压,所以,可以使在两者的端部形成 的凹凸结构更深地组合,例如,上突出部63b-1的前端面被挤压得 与位于定子架63的下突出部63b-2的基部的上方的基部端面接触。 因此,由于定子架62与磁心63可靠地组合而接合,所以,可以进一 步减小磁阻,从而也难于在定子架与磁心之间发生间隙。
与此相反,在图12和图13所示的比较例中,具有1层结构的板 状的定子架72的端部72b通过冲压加工等而薄型化,磁心73的端部 73b重叠地配置在该端部72b上,在端部72b和端部73b上形成的接 合孔72c及73c中,通过将和上述一样的接合螺钉74和支撑座76拧 合,定子架72与磁心73接合。这里,磁心73除了其端部73b外, 是2层结构。在该比较例中,在端部72b及73b的前端面与相对的基 部端面接触的状态,可靠地制造部件使接合孔72c与接合孔73c平面 一致是困难的,在各端部的形状与接合孔的形成位置之间必须有吸收 与公差对应的偏差的余量,所以,如图所示,在定子架72和磁心73 的各端部72b及73b的前端面与基部端面之间不得不设置间隙。因 此,通过定子架72和磁心73的相对的端面间相互分离,图示水平方 向的磁通的通过阻抗将增大,与图5所示的实施例5相比,磁阻增大, 发电效率恶化。
特别是,在上述比较例中,定子架72与磁心73的组合深度变化 时,在位于对应的厚度方向(集层方向,即图示上下方向)的位置(高 度)的部分之间形成的间隙的大小发生变化,所以,磁阻的大小也将 随组合的偏差而发生起伏。另一方面,在上述实施例5中,上突出部 62b-1的侧面与上突出部63b-1的侧面接触而成的接触面部分A形 成向图中的组合方向F延伸,所以,即使组合深度发生变化,接触面 部分A的接触状态也几乎不变化另外,在实施例5中,接合螺钉64 是以右螺旋拧入进行固定的,所以,通过接合螺钉64的螺纹的旋转 运动,由于该旋转阻力的作用而上突出部63b-1向上突出部62b-1 侧(接触面部分A侧)靠近,从而可以更可靠地进行接触面部分A的 两端面间的接触。
上述各实施例都是以具备有4层或2层的集层结构的定子架和磁 心的结构例进行说明的,但是,各部件的集层数是任意的,例如,也 可以具有更多的集层数。
(实施例6)
下面,参照图14和图15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6。实施例6表示 电子机器的实施形式,具体而言,就是具备具有上述各实施例所示的 磁路结构的发电装置的电子表。
如图14和图15所示,在本实施例的电子表100中,设置了具有 偏向于转动方向的重量分配的旋转锤101、和与该旋转锤101一体地 安装的由齿轮102、与齿轮102啮合的齿轮103以及相对于齿轮103 在旋转方向固定的齿轮104构成的增速齿轮系。该增速齿轮系的最末 级的齿轮104与设置在构成发电装置的转子106上的齿轮部105啮 合。
转子106在定子架107的转子孔107a内,支撑在轴上可以自由 转动。定子架107通过连结螺钉109与磁心108接合固定。电磁线圈 110卷绕在磁心108上。如图15所示,在定子架107的端部107b与 磁心108的端部108b的接合区域,如上述各实施例所示的那样,凹 凸形状相互组合。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在手表的表壳体111的内部,收 容了图14所示的结构,同时,进而内藏了用于构成电子表的结构。 电池112是用于储蓄由上述发电装置发生的电力的电容器或化学2 次电池,其输出电位供给手表控制电路113。
另外,在表壳体111的内部,设置了由利用手表控制电路113驱 动的步进电机等构成的驱动电机114。驱动电机114用于驱动图中未 示出的指针(时针、分针等),设置在转子114a上的齿轮部与减速 齿轮系的齿轮115啮合。该驱动电机114具有定子架、具有与定子架 相对的磁极的转子、与定子架接合的磁心和卷绕在磁心上的电磁线 圈,具有和上述发电装置类似的结构。
在该驱动电机114的定子架与磁心的接合部分,也可以应用上述 各实施例所示的接合区域的结构(凹凸形状相互组合的结构)。这时, 可以减少驱动电机114的磁路的磁通泄漏,增加有效磁通量,所以, 可以提高驱动电机114的输出效率,结果,便可降低驱动电机114的 电力消耗。
在上述实施例6中,图15所示的转子基本上具有2极结构,但 是,本发明并不限定转子和定子的极数,例如,即使是具有4极以上 的转子和定子结构的多极发电机也具有同等的效果。
(实施例7)
下面,说明作为本发明的电子机器的实施例的实施例7的电子表 150。图16表示本实施例的电子表150的电路结构在该电子表150 中,具备由具有上述各实施例所述的接合区域的结构(凹凸形状相互 组合的结构)的定子架152和磁心153构成的磁路结构。内藏在电子 表150内的发电装置具有转子151、具有与在该转子151上形成的转 子磁极151a相对的定子磁极152a的定子架152、和上述各实施例一 样与定子架152接合的磁心153和卷绕在该磁心153上的一对电磁线 圈154。
本实施例通过图中未示出的传递机构将图中未示出的驱动源的 动力传递给转子151进行转动驱动,同时通过同一传递机构驱动图中 未示出的被驱动部。该传递机构使驱动源、转子和被驱动部同步地动 作。
作为本实施例的具体例,例如,有电子控制式机械钟表,该电子 控制式机械钟表将利用轴支撑的可以自由转动的旋转锤进行上弦或 者其他的动力源或利用手动上弦而构成的发条机构作为驱动源,从发 条机构输出的转动驱动力通过传递齿轮系传递给作为被驱动部的指 针进行驱动,同时传递给转子151,通过电磁式地控制转子的转动状 态,对指针进行调速。
在本实施例中,一对电磁线圈154串联连接,该串联电路的一端 侧通过兼作整流电路的升压电路155而另一端侧通过电容器向控制部 156供给电力。
在控制部156中,设置了与由一对电磁线圈154构成的串联电路 的另一端连接的用于检测转子151的转动速度的检测电路156a、接收 检测电路156a的输出信号并与基准信号进行比较的比较电路156b、 根据比较电路156b输出的比较信号向后面所述的开关电路157输出 控制信号的控制电路156c、包括晶体振子等的振荡电路156d和将振 荡电路156d输出的时钟信号进行分频并向上述比较电路输出基准信 号的分频电路156e。
开关电路157接收到从上述控制电路156c输出的控制信号后, 就使由一对电磁线圈154构成的串联电路的两端部间短路或断开。开 关电路157可以利用众所周知的二极管电路或晶体管电路很容易地构 成。
在本结构例中,转子151转动时,利用在一对电磁线圈154中发 生的电动势向控制部156进行馈电,同时,检测电路156a检测转子 151的转动速度,该转动速度与分频电路156e输出的基准信号进行比 较,根据该比较结果,控制电路156c控制开关电路157,使由电磁线 圈154构成的串联电路短路或断开。例如,如果转子151的转动速度 大于基准速度,开关电路157就短路,给转子151加上电磁制动力, 如果转子151的制动速度小于基准速度,开关电路157就断开,就解 除加到转子上的电磁制动力,同时进行发电。这样,通过进行控制, 转子151就调整为总是基本上以指定的速度进行制动,结果,从驱动 源向被驱动部传递的动力也以指定的速度进行传递,最终控制被驱动 部的动作速度。例如,在驱动源为发条机构而被驱动部为指针的电子 控制式机械钟表的情况,转子151和指针都控制为以一定的速度进行 制动。
图17是表示上述实施例的变形例。该变形例使用了由和上述一 样的转子161、定子架162、磁心163和一对电磁线圈164构成的发 电装置,但是,不将一对电磁线圈164相互连接,分别具有不同的功 能。
电磁线圈164的一方通过和上述一样的兼作整流电路的升压电路 165向与上述一样的控制部166供给电力,同时,向和上述一样的检 测电路166a输出信号,使检测电路166a检测转子161的转动速度。 另一方面,和上述一样的开关电路167与电磁线圈164的另一方的两 端连接,该开关电路167根据控制部166的和上述一样的控制电路 166c的控制信号使该电磁线圈164的两端短路或断开,增减加到转子 161上的电磁制动力,从而控制转子161的转动速度。
在上述实施例7中,图16和图17所示的定子基本上具有2极结 构,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转子和定子的极数,例如,即使是具有4 极以上的转子和定子结构的多极发电机,也具有同等的效果。
本发明的发电装置并不限定上述图示的例子,在不超出本发明的 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种种变更。另外,作为可以搭载本发明的发 电装置的电子机器,除了电子表(电子驱动式(手表)钟表、电子控 制式机械钟表)外,还有计算器、呼机、手机、电脑(特别是便携式 信息终端)等各种电子机器。特别是,通过将本发明应用于便携式的 电子机器,可以利用自力发电进行电力供给,同时对便携式机器的小 型化和轻量化有显著的效果。
产业上利用的可能性
如上所述,按照本发明,第1集层部件和第2集层部件以分别在 它们的端部形成的凹凸形状相互不同地组合的状态利用解合单元而 解合,所以,增大了相互的解合面积,同时,通过端部的凹凸形状之 间相互解合,各磁性体的端面之间相互解除,所以,解合部的磁阻减 小,从而可以增加磁路的有效磁通。另外,通过凹凸形状之间相互组 合,解合状态稳定,并且组装作业也很容易。
权利要求
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一种具有分别由多个磁性体集层而成的第1集层部件和第2 集层部件以及将上述第1集层部件的端部与上述第2集层部件的端部 保持为相互接合的状态的接合单元,而由相互接合的上述第1集层部 件和上述第2集层部件构成至少磁路的一部分的磁路结构,其特征在 于:在上述第1集层部件和上述第2集层部件的各端部形成在指定方 向看构成为凹凸状的凹凸形状,以成为相互对应的形状关系,在两凹 凸形状相互不同地组合的状态利用上述接合单元而接合,上述凹凸形 状分别形成为向上述第1集层部件和上述第2集层部件的上述磁性体 的集层方向和平面方向看都成为凹凸状,不论在上述集层方向还是上 述平面方向两凹凸形状都相互不同地组合。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路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集层 部件的端部和上述第2集层部件的端部具有向其组合方向延伸的同时 相互接触的接触面部分。
3.按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路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凹凸形状在上述第1集层部件和上述第2集层部件分别利用集层 的上述磁性体间的端面位置的不同而形成。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路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接合单元 利用都贯穿各自形成的上述凹凸形状相互组合的上述第1集层部件和 上述第2集层部件的上述端部而连结的连结部件将上述第1集层部件 与上述第2集层部件接合。
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连结部 件中至少贯穿上述第1集层部件和上述第2集层部件的上述端部的部 分由软磁性材料构成。
6.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磁路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连结部件, 由插入到上述第1集层部件和上述第2集层部件的上述端部内的支撑 座和拧入到该支撑座中的接合螺钉构成,上述支撑座和上述接合螺钉 的至少一方由软磁性材料构成。
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路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接合单元 具有将分别在上述第1集层部件和上述第2集层部件上形成的上述凹 凸形状向使上述第1集层部件与上述第2集层部件相互组合的上述端 部相互接近的方向挤压的挤压部件。
8.按权利要求7所述的磁路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挤压部件 配置在上述第1集层部件与上述第2集层部件的接合区域的外侧。
9.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磁路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挤压部件 配置为与上述第1集层部件和上述第2集层部件中的至少一方的上述 端部相反侧的侧面部接触同时可以向指定方向移动,在上述侧面部和 上述挤压部件中的至少一方上设置与另一方接触同时向上述指定方 向倾斜的倾斜面,通过使上述挤压部件向上述指定方向移动而沿上述 倾斜面向使上述第1集层部件与上述第2集层部件的上述端部相互接 近的方向挤压。
10.按权利要求7所述的磁路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挤压部件 配置在上述第1集层部件与上述第2集层部件的接合区域内,是将上 述第1集层部件与上述第2集层部件连结的连结部件,通过连结该连 结部件而向使上述第1集层部件与上述第2集层部件相互接近的方向 挤压。
11.一种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路结 构,设置有具有转子磁极并且可以转动的转子、具有与上述转子磁极 相对的定子磁极的定子架和具有与该定子架磁耦合的磁心和卷绕在 该磁心周围的电磁线圈的定子,并具有将上述磁路结构应用于上述定 子的发电部。
12.按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定子架 和上述磁心是上述第1集层部件和上述第2集层部件。
13.具有权利要求11或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发电装置的电子机 器。
14.按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机器,其特征在于:设置了可以 自由转动的具有偏向于转动中心的周围的重量分配的转动锤,该转动 锤与上述转子连结。
15.按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机器,其特征在于:具有根据在 上述电磁线圈中发生的电动势检测上述转子的转动状态的检测单元 和根据该检测单元的检测值通过上述定子对上述转子的转动状态进 行电磁控制的转动控制单元。
16.按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机器,其特征在于:具有发生机 械能的能量发生单元、传递上述机械能的齿轮系、由该齿轮系驱动的 指针、由上述齿轮系驱动的上述发电装置、生成基准信号的基准信号 发生单元和将具有与上述发电装置的上述转子的转动周期对应的周 期的转动信号与上述基准信号进行比较并根据该比较结果而将上述 转子的转动控制信号向上述发电装置输出从而向上述转子施加电磁 制动力的转动控制单元,至少利用上述发电装置的电动势驱动上述基 准信号发生单元和上述转动控制单元。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