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车辆内饰 / 车顶内衬 / 动态悬挂式顶篷内衬

动态悬挂式顶篷内衬

阅读:675发布:2020-05-25

专利汇可以提供动态悬挂式顶篷内衬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一种车辆顶篷 内衬 组件包括具有设置其上的电磁体的 车顶 结构。所述车辆顶篷内衬组件进一步包括具有至少一个设置其上的 永磁体 的顶篷内衬。所述顶篷内衬固定至所述车顶结构,从而所述永磁体可靠近并相对于所述车顶结构的所述电磁体。所述车辆顶篷内衬组件进一步包括 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设置成使所述电磁体通电以产生电 磁场 来相对于所述电磁体吸引或排斥所述顶篷内衬的所述永磁体。,下面是动态悬挂式顶篷内衬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车辆顶篷内衬组件,包括:
车顶结构,所述车顶结构具有设置于其上的电磁体;
顶篷内衬,所述顶篷内衬具有设置于其上的至少一个永磁体,所述顶篷内衬固定至所述车顶结构,从而所述永磁体邻近所述车顶结构的所述电磁体并且与所述电磁体相对;以及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配置成使所述电磁体通电以产生电磁场,以相对于所述电磁体吸引或排斥所述顶篷内衬的所述永磁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顶篷内衬组件,其中,所述控制器配置成通过所述电磁体的电磁线圈以第一方向施加电流以提供第一电磁体极性,所述第一电磁体极性对应于所述永磁体的极性,且其中,以所述第一方向施加电流相对于所述车顶结构的所述电磁体排斥所述顶篷内衬的所述永磁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顶篷内衬组件,其中,所述控制器配置成增大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电流以增大所述顶篷内衬的所述永磁体与所述车顶结构的所述电磁体之间的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顶篷内衬组件,其中,所述控制器配置成以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通过所述电磁线圈施加电流以提供第二电磁体极性,所述第二电磁体极性与所述永磁体的所述极性相反,且其中,以所述第二方向施加电流相对于所述车顶结构的所述电磁体吸引所述顶篷内衬的所述永磁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顶篷内衬组件,其中,所述控制器配置成增大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电流以减小所述顶篷内衬的所述永磁体与所述车顶结构的所述电磁体之间的间距。
6.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顶篷内衬组件,其中,所述控制器适于从检测器接收指示事件检测的信号,且其中,响应于接收所述信号,所述控制器适于改变通过所述电磁体的电磁线圈的电流以相对于所述车顶结构的所述电磁体吸引或排斥所述顶篷内衬的所述永磁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顶篷内衬组件,其中,所述检测器包括检测车辆撞击事件的撞击传感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顶篷内衬组件,其中,响应于接收所述信号,所述控制器改变所述电流,从而改变所述顶篷内衬的所述永磁体与所述车顶结构的所述电磁体之间的间距。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顶篷内衬组件,其中,改变所述电流包括增大第一方向上的电流以增大所述电磁体与所述永磁体之间的排斥来增大所述顶篷内衬与所述车顶结构之间的间距。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顶篷内衬组件,其中,改变所述电流包括减小第二方向上的电流以减小所述电磁体与所述永磁体之间的吸引力来增大所述顶篷内衬与所述车顶结构之间的间距。
11.一种车辆顶篷内衬控制系统,包括: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配置成从检测器接收指示事件检测的信号,并且作为响应,改变通过设置在车辆的车顶结构上的电磁体的电流以改变所述电磁体与设置在顶篷内衬上的永磁体之间的间距。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顶篷内衬控制系统,其中,所述控制器配置成通过所述电磁体的电磁线圈以第一方向施加电流以提供第一电磁体极性,所述第一电磁体极性对应于所述永磁体的极性,且其中,以第一方向施加电流相对于所述车顶结构的所述电磁体排斥所述顶篷内衬的所述永磁体。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辆顶篷内衬控制系统,其中,响应于接收所述信号,所述控制器配置成增大第一方向上的电流以增大所述电磁体与所述永磁体之间的排斥力来增大所述顶篷内衬与所述车顶结构之间的间距。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顶篷内衬控制系统,其中,所述控制器配置成通过所述电磁体的电磁线圈以第二方向施加电流以提供第二电磁体极性,所述第二电磁体极性与所述永磁体的极性相反,且其中,以所述第二方向施加电流相对于所述车顶结构的所述电磁体吸引所述顶篷内衬的所述永磁体。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车辆顶篷内衬控制系统,其中,响应于接收所述信号,所述控制器配置成减小第二方向上的电流以减小所述电磁体与所述永磁体之间的吸引力来增大所述顶篷内衬与所述车顶结构之间的间距。
16.一种用于控制顶篷内衬相对于车辆的车顶结构的间距的方法,包括:
使设置在所述车顶结构上的电磁体通电以产生电磁场来吸引或排斥设置在所述顶篷内衬上的永磁体,以增大或减小所述顶篷内衬相对于所述电磁体处的所述车顶结构的间距。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使所述电磁体通电包括:
通过所述电磁体的电磁线圈以第一方向施加电流以提供第一电磁体极性,所述第一电磁体极性对应于设置在所述顶篷内衬上的所述永磁体的极性,其中,以所述第一方向施加电流相对于所述电磁体处的所述车顶结构排斥所述顶篷内衬。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使所述电磁体通电包括:
通过所述电磁体的所述电磁线圈以第二方向施加电流以提供第二电磁体极性,所述第二电磁体极性与设置在所述顶篷内衬上的所述永磁体的极性相反,其中,以所述第二方向施加电流相对于所述电磁体处的所述车顶结构吸引所述顶篷内衬。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从检测器接收指示事件检测的信号;以及
响应于接收所述信号,改变通过所述电磁体的电磁线圈的电流以改变所述顶篷内衬与所述车辆的所述车顶结构之间的间距。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改变所述电流包括:
连续改变通过所述电磁线圈的电流,从而所述顶篷内衬与所述车顶结构之间的间距连续增加,其中,连续改变所述电流包括至少一个下列步骤:
连续增大第一方向上的电流以连续增大所述电磁体与设置在所述顶篷内衬上的所述永磁体之间的排斥力来增大所述顶篷内衬与所述车顶结构之间的所述间距;以及连续减小第二方向上的电流以连续减小所述电磁体与设置在所述顶篷内衬上的所述永磁体之间的吸引力来增大所述顶篷内衬与所述车顶结构之间的所述间距。

说明书全文

动态悬挂式顶篷内衬

技术领域

[0001] 本公开涉及一种动态悬挂式顶篷内衬,且更确切地讲,涉及一种电磁控制的悬挂式顶篷内衬。

背景技术

[0002] 车辆车顶车身结构一般包括车顶面板和若干车顶头板和弯梁,其都是固定至车辆车身的封闭段或通道形结构。车顶头板和弯梁沿车辆车顶的长度且横跨其宽度延伸以对
车顶面板提供支撑。车顶面板、头板和弯梁通常由冲压钣金构成。
[0003] 顶篷内衬附接至车顶结构的内侧以为车辆内部提供吸引人的外观。顶篷内衬还设置用于吸收声音、吸收能量和/或隐藏电线和HVAC通口。
[0004] 顶篷内衬已通过各种方式附接至车顶,包括使用螺丝或按扣式固件粘合剂、磁体和钩形及环形紧固件(比如VELCRO)。这些附接方式基本上不可见,但由于顶篷内衬必须由组装人员竖直地悬挂来对齐紧固件,所以这些方式通常使制造变得困难。此外,一旦紧固件附接,则它们几乎无法移动来调节顶篷内衬的位置以附接额外的紧固件。
[0005] 传统的顶篷内衬一般由单层或多层接合在一起的材料构成并安装在车顶结构和/或相关联的车架上。这些顶篷内衬通常由以下材料制成,比如刨花板纤维板、塑料板、织物和各种泡沫
[0006] 汽车工业上已提出和测试了用于顶篷内衬的各种材料和构造。例如,顶篷内衬可设有泡沫和/或顶板撞击对策(HIC)锥体。这些设计通常因为额外部件的附接或因为多层
的整体厚度而复杂,且通常制造和安装昂贵。此外,在安装顶篷内衬时,很多情况下HIC部件都必须修改或调整以提供适当的结实度与外观或功能。这些修改需要额外的时间和成本。
发明内容
[0007] 一种车辆顶篷内衬组件包括具有设置于其上的电磁体的车顶结构。车辆顶篷内衬组件进一步包括具有至少一个设置于其上的永磁体的顶篷内衬。顶篷内衬固定至车顶结
构,从而永磁体邻近车顶结构的电磁体并且与其相对。车辆顶篷内衬组件进一步包括控制
器,控制器配置成使电磁体通电以产生电磁场,以相对于电磁体吸引或排斥顶篷内衬的永
磁体。
[0008] 一种车辆顶篷内衬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控制器配置成从检测器接收指示事件检测的信号。作为响应,控制器配置成改变通过设置在车辆的车顶结构上的电磁体的电流
改变电磁体与设置在顶篷内衬上的永磁体之间的间距。
[0009] 一种用于控制顶篷内衬相对于车辆的车顶结构的间距的方法包括:使设置在车顶结构上的电磁体通电以产生电磁场来吸引或排斥设置在顶篷内衬上的永磁体以增加或减
小顶篷内衬相对于电磁体处的车顶结构的间距。
附图说明
[0010] 图1为具有顶篷内衬附接系统的车辆的俯视立体图。
[0011] 图2是示例性顶篷内衬的俯视立体图。
[0012] 图3是另一个示例性顶篷内衬的俯视立体图。
[0013] 图4是示例性车顶结构的仰视立体图。
[0014] 图5是示例性电磁体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根据需要,本文公开本发明的详细实施例;然而应了解,公开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可以各种替代形式实施的示例。附图不一定按照比例绘制,一些特征可能被夸大或最小化以示出具体部件的细节。因此,本文公开的特定结构和功能性细节不应理解为限制,而仅作为用于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如何以不同方式采用本公开的代表性基础
[0016] 为进行说明,术语“上”、“下”、“右”、“左”、“后”、“前”、“竖直”、“平”及其同义词应涉及图1中定向的本发明。但是应了解,本发明可采用各种替代方向,除非另有明确相反说明。还应了解,附图所示的以及下面说明书中描述的特定装置和过程均仅为附录权利要求书中限定的本发明概念的示例性实施例。因此,与本文公开的实施例有关的特定尺寸和
其他物理特性不应视为限制性的,除非权利要求书中另有明确说明。
[0017] 参考图1,车辆10包括顶篷内衬附接系统12,其用于将顶篷内衬14附接至车顶结构16以形成车辆10的车顶18。车顶18由各种柱支撑,包括A柱20、B柱22、C柱24和D柱26。前28限定在A柱20和B柱22之间,且后门30限定在B柱22和C柱24之间。车辆10的相对侧类似地包
括对应的支撑车顶18的相对侧的柱配置。顶板32在A柱20和D柱26之间延伸以分别支撑车顶
18的前部和后部。应考虑到,各种替代柱配置可支撑具有本公开的顶篷内衬14附接件的车
顶18。因此,车辆10可想到的替代车型包括比如汽车、卡车、船只和其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熟知的车辆。
[0018] 车辆10还包括控制器34,比如电子控制单元。控制器34可为专用顶篷内衬控制模块,用于控制顶篷内衬附接系统12,如本文其他地方详细所述。
[0019] 控制器34可操作地连接至电池36。电池36可为低压(LV)电池,比如12伏特电池。在一种方法中,电池36为与控制器34连通的专用电池。在其他方法中,电池36可用来为各种车辆配件(诸如前照灯)和/或车辆辅助系统充电,其中车辆辅助系统诸如用于加热、冷却或控制车辆10内部气候的HVAC系统、用于给玻璃除霜的加热系统、用于加热座椅或方向盘的加热系统、排风扇/冷却扇或用于给第三方设备(比如,移动电话、GPS设备等)充电或操作提供电能的充电系统。在又一个方法中(未示出),控制器34可操作地连接至车辆推进电池,比如能够将电能输出到车辆推进系统的高压电池。
[0020] 在一些方法中,控制器34可操作地连接至撞击检测系统38。例如,通过撞击检测系统38,控制器34可从以下传感器接收数据:诸如加速度仪等的撞击传感器(未示出)、诸如雷达传感器、图像传感器等的预撞击传感器、以及例如指示一个或多个车辆乘客的重量、身高、年龄等的占用传感器、指示座椅位置的座椅传感器、指示安全带例如扣上或未扣上的状态的安全带扣传感器等。
[0021] 虽然图1所示控制器34、电池36和撞击检测系统38位于车辆10的前侧围板中,但控制器34、电池36和撞击检测系统38中的一个或多个可设置在车辆10中任何适当的位置处。
[0022] 现参考图2,顶篷内衬14可在各种附接区域处固定至车顶结构16的下侧。例如,顶篷内衬14的向前区域可设有一个或多个定位器40(例如,四路定位器销)和磁体42用于磁性
连接至与磁体42相对的车顶结构16上的质构件。顶篷内衬14的向后区域可设有一个或多
个定位器44(例如,四路定位器销)和磁体42用于磁性连接至与磁体42相对的车顶结构16上
的铁质构件。顶篷内衬14还可设有附加磁体或一个或多个用于将顶篷内衬14固定至车顶结
构16的机械紧固件(未示出)。例如,可在抓握区域使用固位夹将顶篷内衬14支撑在车顶结
构的下方。在其他示例中,顶篷内衬14可在一个或多个焊接位置(未示出)处焊接至车顶结
构16。
[0023] 按此方式,顶篷内衬14的区域可刚性地固定至车顶结构16,从而顶篷内衬14与车顶结构16之间的间距固定在这些区域中。然而,显而易见的是,顶篷内衬14和车顶结构16之间的间距在顶篷内衬14未刚性固定至车顶结构16的区域中是可调节的。
[0024] 在一种方法中,如图2所示,顶篷内衬14可设有用于吸收撞击能量的附加部件。例如,泡沫块46和/或HIC锥体48可固定至顶篷内衬14用于增加结构性能。可使用泡沫块46和
HIC锥体48控制在顶篷内衬14未刚性固定至车顶结构16的位置处的顶篷内衬14和车顶结构
16之间的间距。然而,为了改变或调节这些位置处的间距(例如,以便提供适当的结实度与外观或功能),必须手动操纵或替换泡沫块46和HIC锥体48。
[0025] 在优选方法中,如图3所示,顶篷内衬14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顶篷内衬14的上方区域14a上的磁体50。磁体50优选由铁磁金属、稀土金属(例如钕)或复合材料(例如铁素体)形成,且优选为永磁体。磁体50可具有任何合适的形状,比如圆盘形或条形。如图3所示,磁体
50优选封装在塑料模块内。例如,优选使用热熔胶将塑料模块贴附至顶篷内衬14。然而,塑料模块可通过任何适当的方法固定至车顶结构16,包括焊接或使用机械紧固件。
[0026] 参考图4,车顶结构16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车顶结构16的下方区域16a上的电磁体60。电磁体60优选定位和对齐成电磁地连接至对应的磁体50以形成磁性连接。如图4所示,电磁体60优选封装在塑料模块内。塑料模块优选地螺栓连接至车顶结构16。然而,塑料模块可通过任何适当的方法固定至车顶结构16,包括焊接或使用粘合剂(例如,热熔胶)或使用
其他机械紧固件(例如,夹)。
[0027] 电磁连接器(例如,磁体50和电磁体60)优选设置在车顶16中通常的头板撞击区域处。例如,磁体50和电磁体60可邻近或靠近A柱20、B柱22、C柱24和/或D柱26设置。虽然本文所述的顶篷内衬附接系统12包括附接至顶篷内衬14的磁体50和附接至车顶结构16的电磁
体,但应明确地了解,可在顶篷内衬14和车顶结构16上设置任何适当的磁体50和电磁体60
的组合或配置。例如,顶篷内衬14可设有一个或多个电磁线圈,且车顶结构16可设有对应的磁体。此外,虽然本文所述的顶篷内衬附接系统12基本无HIC部件(例如,泡沫块46和/或HIC锥体48),但顶篷内衬附接系统可在电磁连接器(例如,磁体50和电磁体60)之外设有HIC部
件。
[0028] 如图5所示,电磁体60可具有围绕芯体72设置的电磁线圈70,其中芯体72优选为圆柱形芯体。芯体72可由铁磁或亚铁磁材料形成并用以聚集磁通量以及增加电磁体60的磁
场。所示电磁线圈70具有围绕芯体72卷绕的多
[0029] 电磁体还包括电源接口74,例如,其适于从线束接收电能。电源接口电连接至电磁线圈70的第一终端76和第二终端78以分配通过电磁线圈70的电流。
[0030] 芯体72和电源接口74可固定至塑料安装板或载体80。例如,图5所示的安装载体80可为封装电磁体60的塑料模块的一部分,如上所述。塑料模块将线圈70和芯体72固定到位
并提供与附接部件的隔离。
[0031] 安装载体80可具有多个穿过其设置的孔。孔提供固定载体板80的附接能,并从而将电磁体60固定至车辆。例如,孔可使热熔体穿过,或可提供用于机械紧固件(诸如螺栓)的通孔。
[0032] 电磁线圈70由例如由控制器34通过线束控制的电流来电气通电,以产生围绕芯体72的极性。当电流施加至线圈终端76、78时,产生电磁场。当电流以第一方向施加至线圈70时,产生第一电磁场导致围绕芯体72的第一极性。例如,第一方向上的电流可产生在芯体72的一端72a上的南极S。当电流在线圈70上以相对方向反转时,电磁场位于相对方向上,从而在芯体72的端部72a上产生相反的第二极性(例如,北极N)。芯体72处产生的磁场的强度可
取决于施加至线圈70的电流量和线圈70的匝数。虽然本文示出了单个线圈70,但应了解,可使用多个线圈。
[0033] 如上所述,在制造车辆10的车顶18的过程中,顶篷内衬14在各种位置(例如,定位器40、44处)处使用各种方法(例如,磁体、机械紧固件等)固定至车顶结构16。在优选方法中,一旦顶篷内衬14固定至车顶结构16,则控制器34自动调节标准或起始间距。该调节可基于限定为确保正确安装和装配至相邻的内部装饰部件的标准参数。在一些情况下,可根据
车架变形来调节标准间距。因此,存储在控制器34中的相应参数优选允许灵活地根据需要
进行调整。
[0034] 在前述方法中,对顶篷内衬14与车顶结构之间的间距的控制一般受到限制。然而,通过控制器34,顶篷内衬14与车顶结构16之间的间距可在顶篷内衬附接系统12的磁性连接器处受到控制。更具体地,控制器34适于控制施加至电磁体60的电流,这进而影响磁体50与对应电磁体60之间的磁力。在优选方法中,控制器34能够控制施加至单个电磁体的电流,例如通过线束控制。控制器34还能够控制施加至多组电磁体或所有电磁体的电流。
[0035] 当无电流通过线圈70供应时,顶篷内衬14和车顶结构16保持在中性间距构型中。当控制器以第一方向通过线圈70供应电流时,电磁体60具有与对应磁体50相同的极性。按
此方式,电磁体60和对应的磁体50受到具有与以第一方向流过线圈70的电流大小成比例的
磁通量密度的排斥力。该排斥力从中性间距构型增加了顶篷内衬14与车顶结构16之间的间
距。减小第一方向上的电流使顶篷内衬14与车顶结构16之间的排斥力减小,从而减小间距。
相反,增加第一方向上的电流使顶篷内衬14与车顶结构16之间的排斥力增大,从而增大间
距。
[0036] 类似地,当控制器34以第二方向通过线圈70供应电流时,电磁体60具有与对应磁体50相反的极性。按此方式,电磁体60和对应的磁体50受到具有与以第二方向流过线圈70
的电流大小成比例的磁通量密度的吸引力。该吸引力从中性间距构型减小了顶篷内衬14与
车顶结构16之间的间距。增加第二方向上的电流使顶篷内衬14与车顶结构16之间的吸引力
增加,从而减小了间距。相反,降低第二方向上的电流使顶篷内衬14与车顶结构16之间的吸引力减小,从而增大间距。
[0037] 在制造过程中,控制器34可微调一个或全部电磁连接器之间的间距以提供顶篷内衬14的适当的结实度与外观以及功能。如本文使用的,适当的结实度与外观指顶篷内衬14
与车顶结构16之间的间距。更具体地,适当的结实度与外观指顶篷内衬14到相邻的装饰部
件的最终外观。还如本文使用的,适当的功能指顶篷内衬14的期望特征(例如,用以提供声音吸收、能量吸收、电线和HVAC通风口的隐藏和以其他方式提供车辆10内部的吸引人的外
观)。
[0038] 如前所述,控制器34可操作地连接至撞击检测系统38。按此方式,在检测到撞击或即将撞击时,控制器34可改变施加至电磁体60的电流,从而改变顶篷内衬14与车顶结构16之间的间距。例如,控制器34可将电流供应至电磁体60,从而顶篷内衬14与车顶结构16之间的间距从标准间距增大。施加至电磁体60以增加间距的电流量优选与间距期望的增量成比
例,如控制器34所编程序。此外,间距所期望的增量可与通过撞击检测系统38检测到的撞击大小成比例。在另一种方法中,控制器34可将电流供应至电磁体60,从而顶篷内衬14与车顶结构16之间的间距从标准间距减小。通过增加顶篷内衬14与车顶结构16之间的间距,顶篷
内衬14可在撞击事件过程中用作“电磁包”,其可降低对车辆乘员的伤害。
[0039] 可通过控制器(例如,控制器34)来执行撞击检测逻辑程序。该程序可开始于从撞击检测系统接收预撞击信号。作为响应,确定是否启用碰撞模式。如果未启用碰撞模式,则程序启用碰撞模式。
[0040] 在碰撞模式中,控制器增加通过至少一个电磁体(例如,电磁体60)的电流。电磁体可设置在车辆的头板撞击区中。
[0041] 随后,程序可确定是否已接收到(例如,从撞击检测系统)即将发生碰撞的信号。如果未接收到即将发生碰撞的信号,则程序减小通过至少一个电磁体的电流。电流可减小至默认、预碰撞值。该程序可进一步禁止碰撞模式,并返回监控来自撞击检测系统的预碰撞信号。
[0042] 如果已接收到即将发生碰撞的信号,则程序确定是否帘式气囊将展开。如果帘式气囊将展开,则程序减小通过至少一个电磁体的电流。可将电流减小直到电磁体完全停用
(即,无磁场产生),以便防止在帘式气囊展开时间上出现任何延迟。该程序可进一步禁止碰撞模式,并返回监控来自撞击检测系统的预碰撞信号。
[0043] 如果帘式气囊将不展开,则程序监控通过至少一个电磁体的电流。该程序随后可监控反向/逆向电流峰值。当反向电流超过预定阈值时,程序可逐步减小电流。此外,该程序可反转极性。
[0044] 尽管以上描述了示例性实施例,但是这些实施例并不旨在描述本发明所有可能的形式。相反,在说明书中所用的措词是用于说明而不是用于限制,且应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情况下,可进行多种更改。另外,可组合各种实施例的特征以进一步形成本发明的进一步的实施例。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