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包装材料及设备 / 蜡纸 / 一种西北干旱地区皇冠梨保活早产丰产栽培方法

一种西北干旱地区皇冠梨保活早产丰产栽培方法

阅读:765发布:2021-02-01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西北干旱地区皇冠梨保活早产丰产栽培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西北干旱地区皇冠梨保活早产丰产栽培方法,该方法结合西北干旱地区光热资源丰富、富硒 水 质优良等特点,从皇冠梨栽培模式、保墒促活方法、水肥管理、 病虫害防治 、器械开 角 、花果管理、安全越冬办法等技术手段入手,着 力 从根源解决皇冠梨黑胫病的传染与危害,提高了皇冠梨成活率、实现早产丰产有明显效果,对比种植传统作物,亩均提高经济效益在50%以上,不但能利用 沟灌 节约1/3的用水,而且能避免苗木嫁 接口 浸水、入土造成黑胫病的大面积发生。,下面是一种西北干旱地区皇冠梨保活早产丰产栽培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西北干旱地区皇冠梨保活早产丰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一垄双沟”栽培:沿定植行两侧开两条宽、深均为30-35cm的灌溉沟,两沟间距30-
40cm,沟间整理成宽度为30-40cm的栽植垄;
B、间作模式:前三年与矮秆夏禾作物套种;
C、定植:
a、皇冠梨苗木规格:砧木为杜梨,嫁接高度不低于20cm,整个高度100cm以上,嫁接口向上0.5cm处粗度0.6-0.8cm,嫁接口愈合良好,苗木充分木质化,主根不短于20cm,侧根3条以上;
b、授粉品种配置:选择抗寒、抗旱性强,适宜西北地区栽植的早酥梨作为皇冠梨授粉品种,皇冠梨与早酥梨同时定植,每亩地皇冠梨与早酥梨的栽植比例为5:1-4:1;
c、皇冠梨与早酥梨苗木处理:
(1)修根,剪除过长、劈裂、霉烂的根段至新鲜处;
(2)皇冠梨与早酥梨定植前将苗木根系在清中浸泡12-24小时,栽植时用生根粉泥浆蘸根,随蘸随栽;
d、定植密度:株行距3×4m,45-56株/亩,行向南北向;
e、定植时间:3月下旬-4月上旬将皇冠梨与早酥梨梨苗定植于栽植垄上;
D、当年定植幼树管理:
a、定干:在皇冠梨与早酥梨幼树70-80cm高度短截定干,剪口涂抹植物伤口愈合剂;
b、套袋:皇冠梨与早酥梨幼树定干后,用长度为0.8-1.2米的深色塑料袋套住树干防保湿,袋口下沿用湿土埋压,塑料袋上、中、下部均匀留有透气孔,外层中段套有长度为0.5-
0.7米的报纸袋进行遮阴;
c、覆膜:栽植行覆宽度为1.2-1.6米的地膜
E、土肥管理:
a、定植前1-2个月,在栽植垄两侧沟内深挖20-25cm,施入腐熟农家肥,再回填土壤形成厚度为30cm的营养层;
b、秋施基肥:基肥以腐熟的农家肥为主,再加入速效化肥组成,基肥中氮、磷、元素含量为1-2:2-3:2-3,幼树期每亩施基肥2000-2500kg,盛果期树每亩施基肥3000-3500kg,采用全园撒施或沟施;
c、追肥:在开花前、果实膨大期和采收后进行追肥,开花前、果实膨大期以氮肥为主,采收后以磷、钾肥为主,施肥量为每次0.6-0.8kg/株;
d、叶面喷肥:在萌芽期、开花期、落花后到果实膨大期、采收后到落叶前期进行叶面喷肥,萌芽期与开花期分别喷施由尿素和锌肥组成的混合液,落花后到果实膨大期分别喷施硫酸钙、尿素和磷酸二氢钾,采收后到落叶前期喷施尿素和磷酸二氢钾;
 F、水分管理:在定植后至套袋前,灌一次定根水,套袋后10天再灌一次促活水,发芽前、落花后、果实膨大期及采收后要保证水分充足,土壤相对含水量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
60-70%;
G、整形修剪
a、整形:纺锤形树形,抹除基部35cm以下萌芽,对生长阶段不同的主枝采用不同的技术模式进行开
(1)对当年春季萌生、长度不超过40cm的嫩枝在基部进行别角,使嫩枝在强势生长期与主干形成50-60度的夹角;
(2)制作长度20-25cm的“S”型别枝器,对生长期两年、主枝基部粗度在0.7-0.9cm的幼树进行别枝整形;
(3)利用修剪下的枝条,剪成长度为6-8cm、两端各剪有一个斜口的别枝条,顶在长势较强的幼枝与主干分枝底端进行别枝;
b、修剪:幼树以轻剪缓放为主,并进行拉枝,主枝的角度为75-80度,长势较强且主枝生长量大的树拉枝角度为83-87度;盛果期修剪维持健壮树势,维持树冠的结构;
H、花果管理:于落花后2周进行,疏去病虫果、伤残果、畸形果、骨干枝稍部30cm以内的果及易与枝叶摩擦的果,保留大果、端正果及低序位果,每花序留一个,幼果空间距离为25-
30cm,初果期皇冠梨每亩留果4300-5000个,产量控制在1000-1250kg左右,盛果期每亩留果在12000个以内,产量控制在2800-3200kg左右;
I、果品套袋:
a、套袋时期:落花后40-50天进行套袋,6月中旬前完成;
b、套袋方法:套袋前喷施杀虫剂杀菌剂,套袋时使果实在袋内悬空,不接触袋内壁,扎紧袋口;
J、病虫害防治
a、冬季清园:秋末冬初清除树下枯枝、落叶、刮除树干老皮、病皮、虫皮,集中处理带病虫害的枝、皮、叶,秋末于树干和大枝上绑草,诱集越冬虫、螨,于清园时解除并做处理,冬季修剪剪除枯枝、病虫枝、刮除老翘皮集中焚毁,减少病虫源;
b、物理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每30-50亩安装杀虫灯1台,对病虫害防治实行网格式覆盖;在果树北面枝条悬绑迷向线条性诱剂,平均每亩间隔悬绑10-12个;盛花期行间悬挂
20×25cm规格的粘虫板,每亩悬挂20-30;喷施无公害低残留农药生物药剂;
K、果实采收、包装
L、越冬管护:
a、对主干高度不足140cm、主枝在3个以下的幼树,先在幼树嫁接点对侧基部垫高为20-
30cm的土堆并将幼树顺灌溉沟轻轻压倒,严防用过猛造成枝干损伤,然后用湿细土进行堆埋,埋土厚度为以枝条以上20cm;
b、对主干高度在140-180cm之间、主枝在4-8个的幼树,先在幼树基部堆高40cm、直径
50cm的土台,台面平整踏实,然后选择高120cm、直径不小于40-50cm的无底编织袋或塑料袋套在幼树上,袋内填入湿细土,如果枝条较多则先用绳子把枝条进行聚拢扎后再套袋填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西北干旱地区皇冠梨保活早产丰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苗木处理时生根粉泥浆为100ppm的ABT3号生根粉泥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西北干旱地区皇冠梨保活早产丰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植物伤口愈合剂为甲硫-奈乙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西北干旱地区皇冠梨保活早产丰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覆膜时采用黑色地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西北干旱地区皇冠梨保活早产丰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中叶面喷肥时萌芽期和开花期喷施按重量比为3:1的尿素和锌肥加水配制成的混合液,落花后到果实膨大期分别喷施浓度为1.2%的硅酸钙或硫酸钙、浓度为0.25-0.3%的尿素和磷酸二氢钾,采收后到落叶前期喷施尿素和磷酸二氢钾,喷施浓度为0.25-0.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西北干旱地区皇冠梨保活早产丰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G中对当年春季萌生、长度不超过40cm的嫩枝在基部采用牙签进行干枝别角,或将修剪下的枝条拧成麻花状担在主干与幼枝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西北干旱地区皇冠梨保活早产丰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中套袋时生产淡黄色果品选择外褐内黑加无纺布的三层纸袋,生产绿色果品选择单层白色蜡纸袋或双层黄纸袋,纸袋不小于18×16c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西北干旱地区皇冠梨保活早产丰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中杀虫剂为吡虫啉、噻虫啉、高效氯氰菊酯,杀菌剂为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甲基硫菌灵。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西北干旱地区皇冠梨保活早产丰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J中杀虫灯为频振式立杆式太阳能杀虫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西北干旱地区皇冠梨保活早产丰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J中无公害低残留农药或生物药剂为高效氯氰菊酯、阿维菌素、噻虫啉。

说明书全文

一种西北干旱地区皇冠梨保活早产丰产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园艺、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西北干旱地区皇冠梨保活早产丰产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皇冠梨是梨中的早熟品种。具有早果早丰、抗病性强等优点。成熟早,7月下旬左右即可上市。外观美,果实椭圆,平均250克左右,果面黄白,果点小类似黄冠苹果。品质优,皮薄,肉厚,质细,松软多汁,味酸甜适口且带蜜香,果核小,可食率高,石细胞少,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6%。
[0003] 皇冠梨的生物学特性为:1、生长势强。8年生树高4.35米,干周37.2厘米,东西冠径3.5米,南北冠径3.1米,萌芽率高,成枝中等,新梢平均生长量86厘米,粗度0.623厘米,节间长4.28厘米。2、开始结果早。一般管理条件下,1年生苗形成顶花芽率达17%,2~3年生即可结果,以短果枝结果为主,短果枝占68.9%,中果枝占10.8%,长果枝占16.8%,腋花芽占
3.5%。一般每果台可抽生2个副梢,连续结果能力强,平均每果台坐果3.5个,采前落果轻,极丰产稳产。3、物候期花芽萌动期为3月中下旬。初花期为4月上中旬,终花期为4月中旬,花期
7天,新梢6月下旬停长,幼旺树二次生长,果实8月中旬成熟,果实生育期120天,落叶期为10月下旬或11月上旬,营养生长天数为220~230天。
[0004] 皇冠梨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苹果酸等,这些都是人体必需的物质,100克果肉的产热量为37千卡,比同量的其他瓜果热量都高,性味甘寒,具有清心润的作用,对肺结核,气管炎和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所出现的咽干、痒痛、音哑、痰稠等症皆有效,具有降低血压、养阴清热的功效。患高血压、心脏病、肝痰、肝硬化的病人,经常吃些梨大有益处,能促进食欲,帮助消化,并有利尿通便和解热作用,可用于高热时补充分和营养。
[0005] 皇冠梨主要产地为河北、山东等个别地区,因市场前景较好,近年来引种至西北干旱地区进行栽培,西北干旱地区主要指甘肃省西北部至内蒙边界地区,重点为河西走廊以东、祁连山北麓,这里拥有祁连山山地、走廊平原绿洲和沙漠沙生土壤三种主要地理特征,土地广阔且光热资源丰富,平均海拔在1440-3263米,拥有光照、温差等提高果品质量的独特优势,生产的梨果香甜可口,口感风味俱佳。但数十年来,干旱缺水、春霜冬寒是制约林果产业规模化发展的瓶颈,采用传统梨树栽培方法在当地出现“水土不服”现象,其主要表现为成活率低且早产丰产效果不理想,春季霜冻和冬季寒冷的自然条件影响幼树的成活和开花坐果,树形培育和病虫害防治方面人力、物力消耗较大。另外,黑胫病难以预防也是影响皇冠梨产业规模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提高成活率与越冬能力,促进皇冠梨早产丰产、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管理成本、降低黑胫病危害的西北干旱地区皇冠梨保活早产丰产栽培方法。
[0007]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西北干旱地区皇冠梨保活早产丰产栽培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一垄双沟”栽培:沿定植行两侧开两条宽、深均为30-35cm的灌溉沟,两沟间距30-
40cm,沟间整理成宽度为30-40cm的栽植垄;
B、间作模式:前三年与矮秆夏禾作物套种;
C、定植:
a、皇冠梨苗木规格:砧木为杜梨,嫁接高度不低于20cm,整个高度100cm以上,嫁接口向上0.5cm处粗度0.6-0.8cm,嫁接口愈合良好,苗木充分木质化,主根不短于20cm,侧根3条以上;
b、授粉品种配置:选择抗寒、抗旱性强,适宜西北地区栽植的早酥梨作为皇冠梨授粉品种,皇冠梨与早酥梨同时定植,每亩地皇冠梨与早酥梨的栽植比例为5:1-4:1;
c、皇冠梨与早酥梨苗木处理:
(1)修根,剪除过长、劈裂、霉烂的根段至新鲜处;
(2)皇冠梨与早酥梨定植前将苗木根系在清水中浸泡12-24小时,栽植时用生根粉泥浆蘸根,随蘸随栽;
d、定植密度:株行距3×4m,45-56株/亩,行向南北向;
e、定植时间:3月下旬-4月上旬将皇冠梨与早酥梨梨苗定植于栽植垄上;
D、当年定植幼树管理:
a、定干:在皇冠梨与早酥梨幼树70-80cm高度短截定干,剪口涂抹植物伤口愈合剂;
b、套袋:皇冠梨与早酥梨幼树定干后,用长度为0.8-1.2米的深色塑料袋套住树干防风保湿,袋口下沿用湿土埋压,塑料袋上、中、下部均匀留有透气孔,外层中段套有长度为0.5-
0.7米的报纸袋进行遮阴;
c、覆膜:栽植行覆宽度为1.2-1.6米的地膜
E、土肥管理:
a、定植前1-2个月,在栽植垄两侧沟内深挖20-25cm,施入腐熟农家肥,再回填土壤形成厚度为30cm的营养层;
b、秋施基肥:基肥以腐熟的农家肥为主,再加入速效化肥组成,基肥中氮、磷、元素含量为1-2:2-3:2-3,幼树期每亩施基肥2000-2500kg,盛果期树每亩施基肥3000-3500kg,采用全园撒施或沟施;
c、追肥:在开花前、果实膨大期和采收后进行追肥,开花前、果实膨大期以氮肥为主,采收后以磷、钾肥为主,施肥量为每次0.6-0.8kg/株;
d、叶面喷肥:在萌芽期、开花期、落花后到果实膨大期、采收后到落叶前期进行叶面喷肥,萌芽期与开花期分别喷施由尿素和锌肥组成的混合液,落花后到果实膨大期分别喷施硫酸钙、尿素和磷酸二氢钾,采收后到落叶前期喷施尿素和磷酸二氢钾;
F、水分管理:在定植后至套袋前,灌一次定根水,套袋后10天再灌一次促活水,发芽前、落花后、果实膨大期及采收后要保证水分充足,土壤相对含水量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
70%;
G、整形修剪
a、整形:纺锤形树形,抹除基部35cm以下萌芽,对生长阶段不同的主枝采用不同的技术模式进行开
(1)对当年春季萌生、长度不超过40cm的嫩枝在基部进行别角,使嫩枝在强势生长期与主干形成50-60度的夹角;
(2)制作长度20-25cm的“S”型别枝器,对生长期两年、主枝基部粗度在0.7-0.9cm的幼树进行别枝整形;
(3)利用修剪下的枝条,剪成长度为6-8cm、两端各剪有一个斜口的别枝条,顶在长势较强的幼枝与主干分枝底端进行别枝;
b、修剪:幼树以轻剪缓放为主,并进行拉枝,主枝的角度为75-80度,长势较强且主枝生长量大的树拉枝角度为83-87度;盛果期修剪维持健壮树势,维持树冠的结构;
H、花果管理:于落花后2周进行,疏去病虫果、伤残果、畸形果、骨干枝稍部30cm以内的果及易与枝叶摩擦的果,保留大果、端正果及低序位果,每花序留一个,幼果空间距离为25-
30cm,初果期皇冠梨每亩留果4300-5000个,产量控制在1000-1250kg左右,盛果期每亩留果在12000个以内,产量控制在2800-3200kg左右;
I、果品套袋:
a、套袋时期:落花后40-50天进行套袋,6月中旬前完成;
b、套袋方法:套袋前喷施杀虫剂杀菌剂,套袋时使果实在袋内悬空,不接触袋内壁,扎紧袋口;
J、病虫害防治:
a、冬季清园:秋末冬初清除树下枯枝、落叶、刮除树干老皮、病皮、虫皮,集中处理带病虫害的枝、皮、叶,秋末于树干和大枝上绑草,诱集越冬虫、螨,于清园时解除并做处理,冬季修剪剪除枯枝、病虫枝、刮除老翘皮集中焚毁,减少病虫源;
b、物理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每30-50亩安装杀虫灯1台,对病虫害防治实行网格式覆盖;在果树北面枝条悬绑迷向线条性诱剂,平均每亩间隔悬绑10-12个;盛花期行间悬挂
20×25cm规格的粘虫板,每亩悬挂20-30;喷施无公害低残留农药或生物药剂;
K、果实采收、包装
L、越冬管护:
a、对主干高度不足140cm、主枝在3个以下的幼树,先在幼树嫁接点对侧基部垫高为20-
30cm的土堆并将幼树顺灌溉沟轻轻压倒,严防用力过猛造成枝干损伤,然后用湿细土进行堆埋,埋土厚度为以枝条以上20cm;
b、对主干高度在140-180cm之间、主枝在4-8个的幼树,先在幼树基部堆高40cm、直径
50cm的土台,台面平整踏实,然后选择高120cm、直径不小于40-50cm的无底编织袋或塑料袋套在幼树上,袋内填入湿细土,如果枝条较多则先用绳子把枝条进行聚拢扎后再套袋填土。
[0008]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C中苗木处理时生根粉泥浆为100ppm的ABT3号生根粉泥浆。
[0009]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D中植物伤口愈合剂为甲硫-奈乙酸。
[0010]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D中覆膜时采用黑色地膜。
[0011]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E中叶面喷肥时萌芽期和开花期喷施按重量比为3:1的尿素和锌肥加水配制成的混合液,落花后到果实膨大期分别喷施浓度为1.2%的硅酸钙或硫酸钙、浓度为0.25-0.3%的尿素和磷酸二氢钾,采收后到落叶前期喷施尿素和磷酸二氢钾,喷施浓度为0.25-0.3%。
[0012]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G中对当年春季萌生、长度不超过40cm的嫩枝在基部采用牙签进行干枝别角,或将修剪下的枝条拧成麻花状担在主干与幼枝之间。
[0013]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I中套袋时生产淡黄色果品选择外褐内黑加无纺布的三层纸袋,生产绿色果品选择单层白色蜡纸袋或双层黄纸袋,纸袋不小于18×16cm。
[0014]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I中杀虫剂为吡虫啉、噻虫啉、高效氯氰菊酯,杀菌剂为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甲基硫菌灵。
[0015]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J中杀虫灯为频振式立杆式太阳能杀虫灯。
[0016]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J中无公害低残留农药或生物药剂为高效氯氰菊酯、阿维菌素、噻虫啉。
[0017] 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结合西北干旱地区光热资源丰富、富硒水质优良等特点,从皇冠梨栽培模式、保墒促活方法、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器械开角、花果管理、安全越冬办法等技术手段入手,着力从根源解决皇冠梨黑胫病的传染与危害,提高了皇冠梨成活率、实现早产丰产有明显效果,对比种植传统作物,亩均提高经济效益在50%以上,不但能利用沟灌节约1/3的用水,而且能避免苗木嫁接口浸水、入土造成黑胫病的大面积发生。
[0018] 2、本发明采用“一垄两沟”栽植模式,可以有效遏制黑胫病的发生与蔓延,同时,在保证果实品质的前提下,可以适度解决干旱地区灌溉水匮乏的难题。与传统的灌水方式漫灌相比,沟灌表现出用水量少,产量和品质的提高进一步直观反映了沟灌在皇冠梨引种栽培上的节水优势。沟灌与传统的漫灌相比蒸发量小、持续时间长,对根系的供水具有持续和稳定性
[0019] 3、本发明着力解决了西北干旱地区风沙、低温冻害等气候条件恶劣造成幼树成活率低的问题,通过采用定干、套双层袋、覆地膜相结合的方式,在树干套塑料袋防风保湿,外层套报纸袋进行遮阴,栽植行覆黑色地膜,即可减少树干水分的蒸发损耗,促进其尽快萌发,又可减少杂草生长量,避免与果树争水肥,促进苗木成活率和强壮度,能使苗木成活率达到90%以上,与传统栽植模式相比提高率在20%以上。
[0020] 4、本发明通过采用三种别枝开角方式,能有效减少后期拉枝的人工劳动量50%以上,并减少30%因拉枝造成的枝干损伤,利用修剪下的废枝条进行别枝开角,不但节约拉枝时使用的绳子、木楔等材料,还缩短工作时间并提高拉枝效率,实现早产丰产;通过埋土、套袋填土等方式,增强梨树冬季抗寒性,提高皇冠梨在西北干旱地区栽植的成活率。
[0021] 5、本发明通过对果实进行套袋,一是防止灰尘、垃圾感染果面,保持果面鲜艳干净的色泽,提高商品率;二是减少农药、有害空气、叶面肥料对果实的妨害,生产绿色无公害果品;三是减轻病、虫、对果实的危害,提高果实质量;四是防治相互摩擦造成果面损伤。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23] 实施例1一种西北干旱地区皇冠梨保活早产丰产栽培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一垄双沟”栽培:沿定植行两侧开两条宽、深均为30-35cm的灌溉沟,两沟间距30-
40cm,沟间整理成宽度为30-40cm的栽植垄。
[0024] 2、间作模式:前三年与矮秆夏禾作物(如小麦、制种刀豆、胡麻、辣椒等)套种。
[0025] 3、定植:3.1皇冠梨苗木规格:砧木为杜梨,嫁接高度不低于20cm,整个高度100cm以上,嫁接口向上0.5cm处粗度0.6-0.8cm,嫁接口愈合良好,苗木充分木质化,主根不短于20cm,侧根3条以上,苗木无失水、无检疫性病虫害、无机械损伤。
[0026] 3.2授粉品种配置:选择抗寒、抗旱性强,适宜西北地区栽植的早酥梨作为皇冠梨授粉品种,皇冠梨与早酥梨同时定植,每亩地皇冠梨与早酥梨的栽植比例为5:1-4:1。
[0027] 3.3皇冠梨与早酥梨苗木处理:3.3.1修根,剪除过长、劈裂、霉烂的根段至新鲜处。
[0028] 3.3.2皇冠梨与早酥梨定植前将苗木根系在清水中浸泡12-24小时,栽植时用100ppm的ABT3号生根粉泥浆蘸根,随蘸随栽。
[0029] 3.4定植密度:株行距3×4m,45-56株/亩,行向南北向。
[0030] 3.5定植时间:3月下旬-4月上旬将皇冠梨与早酥梨梨苗定植于栽植垄上。
[0031] 4、当年定植幼树管理:4.1定干:在皇冠梨与早酥梨幼树70-80cm高度短截定干,剪口涂抹甲硫-奈乙酸植物伤口愈合剂。
[0032] 4.2套袋:皇冠梨与早酥梨幼树定干后,用长度为0.8-1.2米的深色塑料袋套住树干防风保湿,袋口下沿用湿土埋压,中段可适度扎绳,避免风吹扯烂塑料袋,塑料袋上、中、下部均匀留有透气孔,外层中段套有长度为0.5-0.7米的报纸袋进行遮阴。
[0033] 4.3覆膜:栽植行覆宽度为1.2-1.6米的黑色地膜,黑色地膜使用寿命比白色地膜长1-2年,并能明显减少杂草生长量、增加保墒能力。
[0034] 5、土肥管理:5.1定植前1-2个月,在栽植垄两侧沟内深挖20-25cm,施入腐熟农家肥,再回填土壤形成厚度为30cm的营养层。
[0035] 5.2秋施基肥:基肥以腐熟的农家肥为主,再加入速效化肥组成,基肥中氮、磷、钾元素含量为1-2:2-3:2-3,幼树期每亩施基肥2000-2500kg,盛果期树每亩施基肥3000-3500kg,采用全园撒施或沟施。
[0036] 5.3追肥:在开花前、果实膨大期和采收后进行追肥,开花前、果实膨大期以氮肥为主,采收后以磷、钾肥为主,施肥量为每次0.6-0.8kg/株。
[0037] 5.4叶面喷肥:在萌芽期、开花期、落花后到果实膨大期、采收后到落叶前期进行叶面喷肥,萌芽期和开花期喷施按重量比为3:1的尿素和锌肥加水配制成的混合液,落花后到果实膨大期分别喷施浓度为1.2%的硅酸钙或硫酸钙、浓度为0.25-0.3%的尿素和磷酸二氢钾,采收后到落叶前期喷施尿素和磷酸二氢钾,喷施浓度为0.25-0.3%,磷酸二氢钾在果实采收前两周喷施最佳。叶面喷肥喷施时间避开中午,如喷后遇雨需重喷。
[0038] 6、水分管理:以“前期保证、后期控制”为原则,在定植后至套袋前,灌一次定根水,套袋后10天再灌一次促活水,发芽前、落花后、果实膨大期及采收后要保证水分充足,土壤相对含水量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70%。
[0039] 7、整形修剪:7.1整形:纺锤形树形,抹除基部35cm以下萌芽,对生长阶段不同的主枝采用不同的技术模式进行开角。
[0040] 7.1.1对当年春季萌生、长度不超过40cm的嫩枝在基部采用牙签进行干枝别角,或将修剪下的枝条拧成麻花状担在主干与幼枝之间,使嫩枝在强势生长期与主干形成50-60度的夹角。
[0041] 7.1.2制作长度20-25cm的“S”型别枝器,对生长期两年、主枝基部粗度在0.7-0.9cm的幼树进行别枝整形。
[0042] 7.1.3利用修剪下的枝条,剪成长度为6-8cm、两端各剪有一个斜口的别枝条,顶在长势较强的幼枝与主干分枝底端进行别枝。
[0043] 7.2修剪:幼树以轻剪缓放为主,避免外围枝头过多、过大,保持均衡的树势和枝势,并进行拉枝,主枝的角度为75-80度,长势较强且主枝生长量大的树拉枝角度为83-87度;盛果期修剪维持健壮树势,调节生长与结果的平衡,维持树冠的结构,延长盛果的年限。
[0044] 8、花果管理:于落花后2周进行,疏去病虫果、伤残果、畸形果、骨干枝稍部30cm以内的果及易与枝叶摩擦的果,保留大果、端正果及低序位果,每花序留一个,幼果空间距离为25-30cm,初果期皇冠梨每亩留果4300-5000个,产量控制在1000-1250kg左右,盛果期每亩留果在12000个以内,产量控制在2800-3200kg左右。
[0045] 9、果品套袋:9.1套袋时期:落花后40-50天(果实直径1-2cm大小)进行套袋,6月中旬前完成。
[0046] 9.2套袋方法:套袋前喷施杀虫剂和杀菌剂,杀虫剂为吡虫啉、噻虫啉、高效氯氰菊酯,杀菌剂为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甲基硫菌灵,套袋时使果实在袋内悬空,不接触袋内壁,扎紧袋口;套袋不能在喷药后7天完成时,则需补喷一次,套袋时生产淡黄色果品选择外褐内黑加无纺布的三层纸袋,生产绿色果品选择单层白色蜡纸袋或双层黄纸袋,纸袋不小于18×16cm。
[0047] 10、病虫害防治:10.1冬季清园:秋末冬初清除树下枯枝、落叶、刮除树干老皮、病皮、虫皮,集中处理带病虫害的枝、皮、叶(焚烧或深埋),秋末于树干和大枝上绑草,诱集越冬虫、螨,于清园时解除并做处理(焚烧或深埋),冬季修剪剪除枯枝、病虫枝、刮除老翘皮集中焚毁,减少病虫源。
[0048] 10.2物理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每30-50亩安装频振式立杆式太阳能杀虫灯1台,对病虫害防治实行网格式覆盖;在果树北面枝条悬绑迷向线条性诱剂,重点对潜叶蝇、蚜虫等虫害进行防治,平均每亩间隔悬绑10-12个;盛花期行间悬挂20×25cm规格的黄色粘虫板,每亩悬挂20-30块,诱杀梨茎蜂、梨木虱及蚜虫等害虫;喷施无公害低残留农药或生物药剂,无公害低残留农药或生物药剂为高效氯氰菊酯、阿维菌素、噻虫啉。
[0049] 11、果实采收、包装。
[0050] 12、越冬管护:12.1对主干高度不足140cm、主枝在3个以下的幼树,先在幼树嫁接点对侧基部垫高为
20-30cm的土堆并将幼树顺灌溉沟轻轻压倒,严防用力过猛造成枝干损伤,然后用湿细土进行堆埋,埋土厚度为以枝条以上20cm。
[0051] 12.2对主干高度在140-180cm之间、主枝在4-8个的幼树,先在幼树基部堆高40cm、直径50cm的土台,台面平整踏实,然后选择高120cm、直径不小于40-50cm的无底编织袋或塑料袋套在幼树上,袋内填入湿细土,如果枝条较多则先用绳子把枝条进行聚拢捆扎后再套袋填土。
[0052] 对比例1不同栽培模式对比:对皇冠梨幼苗采取“一垄两沟”和大田平地栽培两种不同栽培模式。选择长势一致、中庸健壮、无病虫害的皇冠梨苗为材料并分成两组。其中一组按照本发明实施例1的方法对皇冠梨进行栽培(“一垄两沟”模式进行苗木定植,采取垄栽沟灌方式灌水),另外一组按照大田平地栽培模式进行苗木定植,采取传统漫灌方式灌水,其他管理、间作物种植以及病虫害防治与实施例1栽培方法的相同。
[0053] 实施对比内容:苗木定植管护至少一年后,对不同栽培模式地块统计全年用水量及黑胫病发生状况,定期对幼树生长状况、发病情况、水资源消耗情况进行统计记录。
[0054] 实施对比结果:采取大田平地栽植的地块全年每亩平均用水量为520方,其中:春季萌芽水和冬季越冬水各140方,夏季花前、坐果、幼果膨大期各浇80方。由于嫁接口离地面较近,大田漫灌使嫁接口容易浸泡水中,造成黑胫病持续发生,幼树感染率在10%-20%之间(亩栽56株,平均发病苗木为6-10株)。采取“一垄两沟”栽植的地块全年每亩平均用水量为320方,其中:春季萌芽水和冬季越冬水各100方,夏季花前、坐果、幼果膨大期各浇50方。由于栽植于垄上,嫁接口离地面较高,灌水全部在栽植沟进行,嫁接口不会浸泡水中,黑胫病发生很少甚至未发生,幼树感染率不到4%。采取“一垄两沟”栽植模式,可有效节约用水200方左右,只需大田漫灌的60%;黑胫病发生情况也仅为大田平地栽植的1/5。
[0055] “一垄双沟”栽培模式的优势:创新“一垄两沟”栽植模式,可以有效遏制黑胫病的发生与蔓延,同时,在保证果实品质的前提下,可以适度解决干旱地区灌溉水匮乏的难题。与传统的灌水方式漫灌相比,沟灌表现出用水量少,产量和品质的提高进一步直观反映了沟灌在皇冠梨引种栽培上的节水优势。沟灌与传统的漫灌相比蒸发量小、持续时间长,对根系的供水具有持续和稳定性。
[0056] 对比例2越冬管护技术对比:冬水灌溉完毕后,选择长势一致、中庸健壮、无病虫害的皇冠梨苗分成8组并采取不同防寒措施。具体方法:分别采用压倒埋土、套袋埋土、捆绑草绳、树干涂白(掺加石硫合剂)、刷防冻液、刷液态地膜、缠绕塑料薄膜、自然越冬共8项不同的防护措施,按照条田走势,以行为单位实施。定期对温度、幼树生长状况、受冻情况、措施影响状况进行统计记录。
[0057] 不同越冬技术效果比对:对上述采取了不同越冬技术的皇冠梨幼树越冬成活情况进行汇总统计,统计结果:①号试验地采用各类越冬措施的皇冠梨幼树均为15株,其中采取套袋埋土死亡1株,成活率93.3%;压倒埋土死亡2株,成活率86.7%;捆绑草绳死亡3株,成活率80%;树干涂白(参加石硫合剂)死亡3株,成活率80%;刷防冻液死亡4株,成活率73.3%;刷液态地膜死亡4株,成活率73.3%;缠绕塑料薄膜死亡5株,成活率66.7%;自然越冬死亡6株,成活率60%。以上实施试验的幼树死亡总数28株,总成活率为76.7%。②号试验地采用各类越冬措施的皇冠梨幼树均为22株,其中采取套袋埋土死亡1株,成活率95.5%;压倒埋土死亡0株,成活率100%;捆绑草绳死亡4株,成活率81.8%;树干涂白(参加石硫合剂)死亡5株,成活率77.3%;刷防冻液死亡4株,成活率81.8%;刷液态地膜死亡5株,成活率77.3%;缠绕塑料薄膜死亡5株,成活率77.3%;自然越冬死亡7株,成活率68.2%。以上实施试验的幼树死亡总数31株,总成活率为82.4%。③号试验地采用各类越冬措施的皇冠梨幼树均为18株,其中采取套袋埋土死亡1株,成活率94.4%;压倒埋土死亡2株,成活率88.9%;捆绑草绳死亡4株,成活率77.8%;树干涂白(参加石硫合剂)死亡5株,成活率72.2%;刷防冻液死亡7株,成活率
61.1%;刷液态地膜死亡7株,成活率61.1%;缠绕塑料薄膜死亡6株,成活率66.7%;自然越冬死亡10株,成活率44.5%。以上实施试验的幼树死亡总数42株,总成活率为70.8%。
[0058] 结论:依据以上三处试验地的皇冠梨幼树成活率可以看出,采用压倒埋土和套袋埋土对幼树安全越冬的保障性最高,平均成活率分别为91.9%和94.4%;而采用捆绑草绳、树干涂白、刷防冻液、刷液态地膜、缠绕塑料薄膜、自然越冬等传统越冬方法的平均成活率分别为79.9%、76.5%、72.1%、70.6%、70.2%、57.6%,相对最低。显而易见,本发明的埋土套袋越冬技术,对提高西北寒旱地区梨树的越冬成活有明显优势。
[0059] 对比例3覆膜套袋促成活技术对比:对当年栽植的皇冠梨幼苗采取双层套袋措施,保障苗木成活率。选择长势良好、树势均匀、无病虫害的皇冠梨苗,分4个试验地进行技术对比。
[0060] 测试内容:以上四处各选用新栽植皇冠梨试验地100亩、幼树5000—5600株。在树干套蓝色塑料袋防风保湿,外层套报纸袋进行遮阴,栽植行覆黑色地膜。对采取双层套袋、覆黑色地膜的栽植地块与未采取上述措施的地块进行比对,定期对外部温度、袋内温度、膜下地表温度、苗木发芽状况、杂草生长情况进行数据比对,并统计记录。数据比对:5月中旬,对上述各试验地的皇冠梨幼树发芽、生长状况进行汇总统计,结果表明,采取双层套袋、覆黑色地膜措施的实验地苗木发芽成活率分别为:①号试验地98%、②号试验地92%、③号试验地98%、④号试验地95%;未采取措施的苗木发芽成活率分别为:80%、76%、78%、80%。
[0061] 结论:采取双层套袋、覆黑色地膜措施,能有效提高苗木发芽成活率在20%以上,既可减少树干水分的蒸发损耗,促其尽快萌芽,又可减少杂草生长量,避免与果树争水肥,还能有效增加苗木抗风沙、抗干旱能力,对提高西北地区皇冠梨产业规模化发展具有主导意义。
[0062] 对比例4采用器械别角开枝技术进行树体整形:树形为纺锤形,抹除基部35cm以下萌芽,对生长阶段不同的主枝采用不同的技术模式进行开角。一是对当年春季萌生、长度不超过40cm的嫩枝在基部采用牙签进行干枝别角,或将修剪下的枝条拧成麻花状担在主干与幼枝之间,使嫩枝在强势生长期与主干形成50-60度的夹角。二是制作长度20-25cm的“S”型别枝器,对生长期两年、主枝基部粗度在0.7-0.9cm的幼树进行别枝整形。三是利用修剪下的枝条,剪成长度为6-8cm、两端各剪有一个斜口的别枝条,顶在长势较强的幼枝与主干分枝底端进行别枝。
[0063] 与传统的拉枝模式进行效率比对:对采取器械别角开枝的幼树和采取绳子绑缚定桩的幼树进行效率与效果比对,结果表明,采取器械别角开枝技术每人每日可完成3.5亩左右,并且不影响农民对间作物的生产管护;采取绳子绑缚定桩的幼树每人每日可完成1.5亩左右,农民进行间作和浇水的时候部分绑缚定好的桩松动脱落或遭人为破坏,增加了后期梨树整形管护工作量。
[0064] 结论:本发明的利用自制别枝器和修剪枝进行树体开角整形,能有效减少后期拉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