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通用采矿技术 / 定向力 / 一种声波测井换能器结构

一种声波测井换能器结构

阅读:681发布:2023-01-31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声波测井换能器结构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 声波 测井 换能器结构,包括 基座 、承压堵头、高压密针和 支撑 柱,所述的基座为主体安装骨架,在其内腔壁上开设有八个呈圆周均布的 活塞 腔,基座的外表面上开设有八个孔和注油孔并与活塞腔相通;所述的活塞腔内装有活塞缸;所述的承压堵头通过 螺纹 与基座相连接;所述的高压密针和支撑柱通过螺纹与承压堵头相连接,压电陶瓷元件套在支撑柱上,压盖通过螺纹与支撑柱相连接,并同时将压电陶瓷元件压紧。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基座上的内腔壁圆周面上均布八个相互独立、互不影响的压电陶瓷元件,解决井下声波的定向 辐射 和定向接收问题;该换能器可承受175℃、140MPa的 温度 和压 力 ,且可模 块 化。,下面是一种声波测井换能器结构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声波测井换能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承压堵头(2)、高压密针(4)和支撑柱(5),所述的基座(1)为主体安装骨架,在其内腔壁上开设有八个相互独立、互不相通的并呈圆周均布的活塞腔(13),基座(1)的外表面上开设有八个孔(14)和注油孔(15)并与活塞腔(13)相通;所述的活塞腔(13)内装有活塞缸(11),该活塞缸(11)与基座(1)间放置有第二密封圈(6),第二密封圈(6)放置于活塞缸(11)所开设的凹槽内;所述的承压堵头(2)通过螺纹与基座(1)相连接,该承压堵头(2)与基座(1)间放置有第一密封圈(3),第一密封圈(3)放置于承压堵头(2)所开设的凹槽内;所述的高压密针(4)和支撑柱(5)通过螺纹与承压堵头(2)相连接,高压密针(4)位于支撑柱(5)内,压电陶瓷元件(9)套在支撑柱(5)上,压盖(10)通过螺纹与支撑柱(5)相连接,并同时将压电陶瓷元件(9)压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波测井换能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油孔(15)内塞有注油塞(7),并通过注油孔(15)将活塞缸(11)内注满液压油;该注油孔(15)与注油塞(7)间放置有第三密封圈(8),第三密封圈(8)套于注油塞(7)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波测井换能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八个孔(14)和注油孔(15)分别位于活塞腔(13)两侧,且孔(14)、注油孔(15)、活塞腔(13)都一一相对应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波测井换能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1)一端的螺纹槽(16)内套有第四密封圈(12)。

说明书全文

一种声波测井换能器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程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声波测井换能器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声波能够有效地在固、液、气三相介质中长距离有效的传播。通过对声衰减、声速等声学参数的测量估算地层的孔隙度、渗透率、含饱和度等地层性质,声波测井已经成为石油勘探等领域非常重要的测量手段。
[0003] 无论是在电缆测井还是在随钻方面,声波换能器结构和振动模式的变化导致了声波测井技术的进步和重大演化。单极子声波测井技术已经成为我国成熟的声波测井技术,包括非对称声源技术在内的多极子声波测井技术是我国刚刚攻克的先进声波测井技术并已经进入产业化进程。以井下声波的定向辐射和定向接收为最主要特征的相控声波测井技术是正在研发的新一代声波测井技术。发明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为达到定向辐射和定向接收目的的声波测井换能器结构。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这种声波测井换能器结构,包括基座、承压堵头、高压密针和支撑柱,所述的基座为主体安装骨架,在其内腔壁上开设有八个相互独立、互不相通的并呈圆周均布的活塞腔,基座的外表面上开设有八个孔和注油孔并与活塞腔相通;所述的活塞腔内装有活塞缸,该活塞缸与基座间放置有第二密封圈,第二密封圈放置于活塞缸所开设的凹槽内;所述的承压堵头通过螺纹与基座相连接,该承压堵头与基座间放置有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圈放置于承压堵头所开设的凹槽内;所述的高压密针和支撑柱通过螺纹与承压堵头相连接,高压密针位于支撑柱内,压电陶瓷元件套在支撑柱上,压盖通过螺纹与支撑柱相连接,并同时将压电陶瓷元件压紧。
[0006] 作为优选,所述的注油孔内塞有注油塞,并通过注油孔将活塞缸内注满液压油;该注油孔与注油塞间放置有第三密封圈,第三密封圈套于注油塞上。
[0007] 作为优选,所述的八个孔和注油孔分别位于活塞腔两侧,且孔、注油孔、活塞腔都一一相对应分布。
[0008] 作为优选,所述的基座一端的螺纹槽内套有第四密封圈。
[0009]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利用独特的结构形式,即在基座上的内腔壁圆周面上均布八个相互独立、互不影响的压电陶瓷元件,解决井下声波的定向辐射和定向接收问题;该换能器可承受175℃、140MPa的温度和压,且可模化。
附图说明
[0010]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形结构示意图。
[0011]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2] 附图中的标号分别为:1、基座;2、承压堵头;3、第一密封圈;4、高压密针;5、支撑柱;6、第二密封圈;7、注油塞;8、第三密封圈;9、压电陶瓷元件;10、压盖;11、活塞缸;12、第四密封圈;13、活塞腔;14、孔;15、注油孔;16、螺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介绍:如附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基座1、承压堵头2、高压密针4和支撑柱5,所述的基座1为主体安装骨架,在其内腔壁上开设有八个相互独立、互不相通的并呈圆周均布的活塞腔13,基座1的外表面上开设有八个孔14和注油孔15并与活塞腔13相通;所述的活塞腔13内装有活塞缸11,该活塞缸11与基座1间放置有第二密封圈6,第二密封圈6放置于活塞缸11所开设的凹槽内;所述的承压堵头2通过螺纹与基座1相连接,该承压堵头2与基座1间放置有第一密封圈3,第一密封圈3放置于承压堵头2所开设的凹槽内;所述的高压密针4和支撑柱5通过螺纹与承压堵头2相连接,高压密针4位于支撑柱5内,压电陶瓷元件9套在支撑柱5上,压盖10通过螺纹与支撑柱5相连接,并同时将压电陶瓷元件9压紧;所述的注油孔15内塞有注油塞7,并通过注油孔15将活塞缸11内注满液压油;该注油孔15与注油塞7间放置有第三密封圈8,第三密封圈8套于注油塞7上;所述的基座1一端的螺纹槽16内套有第四密封圈12。
[0014] 所述的八个孔14和注油孔15分别位于活塞腔13两侧,且孔14、注油孔15、活塞腔13都一一相对应分布。
[0015]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及原理为:
[0016] 承压堵头2通过螺纹安装在基座1上,而支撑柱5通过螺纹安装在承压堵头2上,压电陶瓷元件9通过压盖10压紧在支撑柱5上,因此,压电陶瓷元件9可以看作是固定不动的;活塞缸11在外力作用下可自由地在基座1的活塞腔13内移动。
[0017] 在实际使用中,该换能器作为一个模块化的部件,几个这样的部件串联,两端再接上其他的零部件,即可组成一支仪器。基座上的窗口按一定的形状加工而成,发射出和接收到的声波可以做到互不干扰,即可达到定向测量的目的。
[0018]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不论在其形状或材料构成上作任何变化,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结构设计,都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变形,均应认为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