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热处理 / 热处理 / 退火 / 铜线退火罐及退火方法

线退火罐及退火方法

阅读:816发布:2020-05-12

专利汇可以提供线退火罐及退火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用于漆包线生产的 铜 线 退火 罐,属于线缆生产设备领域。包括罐体和罐盖,罐体的上沿口和罐盖之间设有 密封圈 ,罐体上沿口的下方设有下冷却环,罐盖的上方设有上冷却环,上下冷却环为中空结构并相互连通,上冷却环设有进液口,下冷却环设有出液口;罐盖设有压 力 表、充气管、抽 真空 管和 温度 计, 温度计 伸入罐体内部。通过在退火罐内安装温度计,在加热过程中可以退火罐内的温度进行实时掌控,避免退火罐与电罐之间的温差影响退火效果;通过在上下冷却环中注入 冷却液 进行对罐盖进行循环冷却,保证退火罐的 密封性 能,以保证退火效果。本发明还公开了利用上述铜线退火罐的退火方法。,下面是线退火罐及退火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线退火罐,包括罐体和罐盖,罐体的上沿口和罐盖之间设有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上沿口的下方设有下冷却环,罐盖的上方设有上冷却环,上下冷却环为中空结构并相互连通,上冷却环设有进液口,下冷却环设有出液口;所述罐盖设有压表、充气管、抽真空管和温度计,温度计伸入罐体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线退火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底部设有支撑环。
3.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或2所述铜线退火罐的退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铜线吊装到退火罐内并盖紧密封后置入电罐中;
2)、对退火罐进行抽真空到-0.07Mpa至-0.13Mpa;
3)、向退火罐充入惰性保护气体,压力达到0.07Mpa至0.13Mpa;
4)、对电罐进行加热后保温,加热过程中保证罐内压力在0.2Mpa以下,并通过进液口注入冷却液对上下冷却环进行循环冷却;
5)、加热结束后将退火罐出炉冷却20H以上,并保持上下冷却环中冷却液循环畅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退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铜线宽度为1-2CM时,加热温度为280℃—370℃,加热时长为150min—200min,保温时间为60min—100min,冷却时间为20h。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退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铜线宽度为2-3CM时,加热温度为330℃—470℃,加热时长为200min—240min,保温时间为180min—240min,冷却时间为20—24h。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退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铜线宽度为3-4CM时,加热温度为430℃—520℃,加热时长为240min—280min,保温时间为240min,冷却时间为
24—28h。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退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铜线宽度为4-5CM时,加热温度为480℃—520℃,加热时长为250min—300min,保温时间为240min,冷却时间为
28—32h。

说明书全文

线退火罐及退火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退火罐及退火方法,具体讲是一种用于漆包线生产的铜线退火罐及退火方法,属于线缆生产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退火是漆包线生产过程中必经的工艺环节,退火的目的是使由于模具拉伸过程中因晶格变化而变硬的铜线经过一定的温度加热,使分子晶格重排后恢复工艺要求的柔软度,同时除去拉伸过程中铜线表面残留的润滑剂、油污等,使铜线易于涂漆,保证漆包线的质量。目前常用成盤退火过程中,通常将成圈硬裸铜线放入退火罐然后置入电炉进行加热退火软化,退火温度全部由电炉进行控制,实际加热过程中因热量的散耗等原因,退火罐罐内实际温度与电炉设定加热温度无法保持一致,容易导致铜线无法达到工艺要求的退火温度,影响退火效果。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能对退火罐内温度进行精确控制,以保证退火效果的铜线退火罐及退火方法。
[0004]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铜线退火罐,包括罐体和罐盖,罐体的上沿口和罐盖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罐体上沿口的下方设有下冷却环,罐盖的上方设有上冷却环,上下冷却环为中空结构并相互连通,上冷却环设有进液口,下冷却环设有出液口;所述罐盖设有压表、充气管、抽真空管和温度计,温度计伸入罐体内部。
[0005] 本发明中,所述罐体的底部设有支撑环。
[0006] 本发明中还提供了利用上述铜线退火罐的退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铜线吊装到退火罐内并盖紧密封后置入电罐中;
2)、对罐内进行抽真空到 -0.07Mpa至-0.13Mpa;
3)、向罐内充入惰性保护气体,压力达到0.07Mpa至0.13Mpa;
4)、对电罐进行加热后保温,加热过程中保证罐内压力在0.2Mpa以下,并通过进液口注入冷却液对上下冷却环进行循环冷却;
5)、加热结束后将退火罐出炉冷却20H以上,并保持上下冷却环中冷却液循环畅通。
[0007] 本发明中,所述步骤4)中铜线宽度为1-2CM时,加热温度为280℃—370℃,加热时长为150min—200min,保温时间为60min—100min,冷却时间为20h。
[0008] 本发明中,所述步骤4)中铜线宽度为2-3CM时,加热温度为330℃—470℃,加热时长为200min—240min,保温时间为180min—240min,冷却时间为20—24h。
[0009] 本发明中,所述步骤4)中铜线宽度为3-4CM时,加热温度为430℃—520℃,加热时长为240min—280min,保温时间为240min,冷却时间为24—28h。
[0010] 本发明中,所述步骤4)中铜线宽度为4-5CM时,加热温度为480℃—520℃,加热时长为250min—300min,保温时间为240min,冷却时间为28—32h。
[001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发明通过在退火罐内安装温度计,在加热过程中可以退火罐内的温度进行实时掌控,避免退火罐与电罐之间的温差影响退火效果;通过在上下冷却环中注入冷却液进行对罐盖进行循环冷却,保证退火罐的密封性能,以保证退火效果;(2)、通过抽真空并在罐内注入保护气体,可以改善退火后铜线表面光泽和颜色,提高铜线的柔软度。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本发明铜线退火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4] 如图1所示,本发明铜线退火罐,包括罐体1和罐盖2,罐体1底部连接支撑环17。罐盖2盖在罐体1的上沿口3上,罐体上沿口3与罐盖2之间设有橡胶密封圈6,罐盖2与罐体上沿口3沿周向间隔设有多个紧机构,锁紧机构包括螺杆8和手拧螺母7,罐盖2与罐体上沿口3上对应设有螺杆8卡入的开槽,螺杆8的下端部安装在罐体上沿口3的下方,可上下旋转卡入的开槽,手拧螺母7拧入螺杆8的上端,实现对罐体1和罐盖2之间的连接固定。
[0015] 在罐体上沿口3的下方设有下冷却环5,下冷却环5与罐体上沿口3相通;罐盖2的上方设有上冷却环4,上冷却环4与罐盖2相通。下冷却环5和上冷却环4均为中空结构,内部可以注入冷却。上冷却环4上设有进水口13和出水口14,下冷却环5上设有进水口15和出水口16,上冷却环4上出水口14与下冷却环5上进水口15通过水管相连通,上冷却环4上的进水口13连接供水管,下冷却环5上的出水口16连接冷却水回收箱。
[0016] 罐盖设有压力表9、温度计10、充气管11、抽真空管12,温度计10伸入罐体1内部,抽真空管12连接真空
[0017] 本发明通过在罐体内设置温度计可以对退火温度进行精确掌控,减少退火温度误差,提高退火温度的精确性;在加热、保湿和冷却过程中时刻保持上下冷却环中冷却水流通循环,保证整个过程退火罐密封性,保证退火效果。
[0018] 下面以实施例说明对本发明铜线退火罐使用方法进行说明。
[0019] 实施例11)、将宽度1-2CM的裸铜线吊装到退火罐内,装炉时应注意轻吊轻放,放置好层间垫物,防止裸铜线损伤;
2)、检查密封圈是否完好,盖上罐盖并拧紧手拧螺母,并保证各手拧螺母保持受力均匀,然后起吊转运到电罐中,吊转过程是应注意平稳、安全;
2)、将抽真空管连接真空泵对罐内进行抽真空,压力为-0.07Mpa至-0.13Mpa;
3)、通过充气管向罐内充入保护气体二,压力达到0.07Mpa至0.13Mpa,充分时间为15min—20min;
4)、通过电罐对退火罐进行加热并保温,加热温度为280℃—370℃,加热时长为
150min—200min,保温时间为60min—100min;加热过程中保证罐内压力在0.2Mpa以下,并通过进液口注入冷却液对上下冷却环进行循环冷却,防止密封圈烫坏漏气;
5)、加热结束后将退火罐出炉冷却20H,并保持罐盖冷却液循环畅通。
[0020] 实施例2裸铜线宽度为2-3CM,其加热温度为330℃—470℃,加热时长为200min—240min,保温时间为180min—240min,出炉冷却时间为20—24h,其余步骤同实施例1。
[0021] 实施例3裸铜线宽度为3-4CM,其加热温度为430℃—520℃,加热时长为240min—280min,保温时间为240min,出炉冷却时间为24—28h,其余步骤同实施例1。
[0022] 实施例4裸铜线宽度为4-5CM时,其加热温度为480℃—520℃,加热时长为250min—300min,保温时间为240min,出炉冷却时间为28—32h,其余步骤同实施例1。
[0023]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退火设备及其退火工艺 2020-05-12 72
退火装置 2020-05-11 598
退火装置 2020-05-11 913
退火方法 2020-05-12 755
退火设备 2020-05-12 36
退火装置和退火工艺 2020-05-13 778
退火装置 2020-05-12 631
退火支架 2020-05-12 706
退火炉 2020-05-11 462
退火系统和退火方法 2020-05-12 927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