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医疗设备 / 后装机 / 钴-60后装机放射源卡堵的检测装置

钴-60后装机放射源卡堵的检测装置

阅读:40发布:2020-05-14

专利汇可以提供钴-60后装机放射源卡堵的检测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钴-60 后装机 放射源 卡堵的检测装置。在钴-60后装机的 传动轴 (4)上固定连接有 齿轮 B(16),齿轮A(15)与齿轮B(16) 啮合 传动,在齿轮A(15)上开有若干个通孔,通孔的圆心均匀分布在距轴心为一固定距离的圆圈上;安装红外 二极管 V1的发射板(10)和安装光敏 三极管 V2的接收板(11)固定连接在一弯曲 支架 (12)的两端。 电机 正常传送放射源时,光敏三极管V2断续接收到红外二极管V1发出的红外光,产生稳定的脉冲 信号 ;若放射源被卡堵,则齿轮A停转,光敏三极管V2不会发出脉冲信号,即检测出放射源被卡堵。该装置简单,操作容易,适用于各种后装机放射源卡堵的检测。,下面是钴-60后装机放射源卡堵的检测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钴-60后装机放射源卡堵的检测装置,所述钴-60后装 机包括电机(17)及与之连接的传动轴(4),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传 动轴(4)上固定连接有一固定板(18)和一个齿轮B(16),固定板 (18)上设一个齿轮A(15)与齿轮B(16)啮合传动,在齿轮A(15) 上开有若干个通孔,通孔的圆心均匀分布在距轴心为一固定距离的圆 圈上;安装红外二极管V1的发射板(10)和安装光敏三极管V2的 接收板(11)固定连接在一个弯曲支架(12)的两端,并使得所述红 外二极管V1和光敏三极管V2之间的连线可以穿过所述通孔的圆心, 所述支架(12)与固定板(18)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钴-60后装机放射源卡堵的检测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红外二极管V1和安装光敏三极管V2分别与脉 冲检测电路连接;所述脉冲检测电路与控制系统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钴-60后装机放射源卡堵的检测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脉冲检测电路由一个放大器及若干个三极管、电 容组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钴-60后装机放射源卡堵的检测装置,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齿轮A(15)上开有通孔的数量为8~15个。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钴-60后装机放射源卡堵的检测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二极管V1输入端接Vcc,输出端通过一个电 阻接地,所述光敏三极管V2的集电极接Vcc,发射极通过一个电阻 接地;所述红外二极管V1及光敏三极管V2并联后与一个脉冲检测 电路相连,所述脉冲检测电路包括一个放大器、三极管V3V4V5V6 和电容C1C2,所述光敏三极管V2输出的信号通过放大器进入三极 管V3,V3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通过一个电阻接Vcc;所述电容 C1连接于V3的集电极和三极管V4的基极之间,V4的发射极接地, 集电极通过一个电阻接Vcc;三极管V5的基极与V4的集电极相连, V5的集电极接Vcc,V5的发射极通过若干个二极管和一个电阻与 V6的基极相连;三极管V6的集电极接控制系统,此集电极还通过 一个电阻接Vcc,V6的发射极接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钴-60后装机放射源卡堵的检测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大器为LM311,所述的三极管V3V4V5V6为 三极管S8050,所述的电容C1为涤纶电容,所述的电容C2为电解电 容。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放射医疗设备的辅助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钴-60 后装机放射源卡堵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国内外现有的后装机,放射源与驱动轴相连接,通过电机进行传 送,控制系统检测放射源有无卡堵主要采用定时的方法:首先计算出 传送到预定位置的时间,当控制系统的传送指令发出后开始计时,如 果在预定的时间内没有到达预定的位置,控制系统认为放射源被卡 堵。其不足在于:如果放射源刚被送出时就被卡堵,则要等到预定时 间才能被控制系统反应,这样卡堵的时间过长,容易毁坏电机,甚至 造成更大的故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准确、及时判断放射源在传送 过程中发生卡堵故障的钴-60后装机放射源卡堵的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一种钴-60后装机 放射源卡堵的检测装置,钴-60后装机包括电机及与之连接的传动 轴。在传动轴上固定连接有一固定板和一个齿轮B,固定板上设有一 个齿轮A与齿轮B啮合传动,在齿轮A上开有若干个通孔,通孔的 圆心均匀分布在距轴心为一固定距离的圆圈上;安装红外二极管V1 的发射板和安装光敏三极管V2的接收板固定连接在一个弯曲支架的 两端,并使得红外二极管V1和光敏三极管V2之间的连线可以穿过 通孔的圆心,支架与固定板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由于在齿轮A上开有若干个通孔,且红外二极 管V1和光敏三极管V2之间的连线可以这些通孔的圆心,这样,在 电机正常运转传送放射源的时候,光敏三极管V2断续接收到红外二 极管V1发出的红外光,并产生光敏作用而发出均匀稳定的脉冲信号; 若放射源被卡堵,电机也会停止工作,则齿轮A停止转动,这时显 然光敏三极管V2不会接受到均匀断续的红外光,也不会发出脉冲信 号,此时即检测出放射源被卡堵。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在于:在检测的过程中由于采用了光电技术, 所以能够准确及时地反应出放射源在传送过程中有无卡堵现象,其反 应时间可控制在0.1秒以内,从而保证了电机不致因长时间被堵而毁 坏,并可及时地把放射源收回到驻源容器中。装置简单,操作容易, 适用于各种后装机放射源卡堵的检测。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具有两个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与钴-60后装机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图中:1驱动轮挡板;2驱动轮;3小齿轮;4传动轮;5紧螺 母;6驱动轮挡板;7螺钉;8驱动软轴;9螺钉;10发射板;11衬 垫;12支架;13接收板;14轴承;15齿轮A;16齿轮B;17电机; 18固定板。V1红外二极管;V2光敏三极管;V3、V4、V5、V6三 极管;C1涤纶电容;C2电解电容。
具体实施方案
如图1所示,整个检测装置通过固定板18用螺钉固定在后装机 的驱动机构上。电机17通过螺钉与固定板18连接,传动轴4套在电 机17的轴上并且用螺钉连接,驱动轮挡板1、6用螺钉7固定在驱动 轮2上,齿轮B16、驱动轮2以及小齿轮3通过键连接在传动轴4上, 锁紧螺母5贴着小齿轮3拧紧在传动轴4上。齿轮A15通过轴承14 连接在固定板18上,且与齿轮B16互相啮合。发射板10和接收板 13用螺钉9及衬垫11固定在一个弯曲的支架12上,支架12通过螺 钉连接在固定板18上。驱动软轴8均匀地盘绕在驱动轮2的螺纹槽 里,外面由遥压带压住以免驱动软轴8乱串。
如图2所示,红外二极管V1输入端接Vcc,输出端通过一个电 阻接地,光敏三极管V2的集电极接Vcc,发射极通过一个电阻接地; 红外二极管V1及光敏三极管V2并联后与一个脉冲检测电路相连, 此脉冲检测电路包括一个放大器LM311、S8050三极管V3V4V5V6、 涤纶电容C1和电解电容C2。光敏三极管V2输出的信号通过放大器 进入三极管V3,V3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通过一个电阻接Vcc;电 容C1连接于V3的集电极和三极管V4的基极之间,V4的发射极接 地,集电极通过一个电阻接Vcc;三极管V5的基极与V4的集电极 相连,V5的集电极接Vcc,V5的发射极通过若干个二极管和一个电 阻与V6的基极相连;三极管V6的集电极接控制系统,此集电极还 通过一个电阻接Vcc,V6的发射极接地。
在具体工作中,当放射源正常传送时,驱动软轴8匀速移动,, 驱动轮2、齿轮B16、电机17、齿轮A15正常转动,由于齿轮A15 的匀速转动,发射板10上的红外二极管V1发出的红外光通过均匀 分布在齿轮15周边的8个通孔,被接收板13上的光敏三极管V2接 收,从而使得光敏三极管V2导通和截止,产生均匀的脉冲信号。通 过脉冲检测电路处理后,输出正常运转的信号给控制系统,从而产生 无卡堵的信号。将电容C2上的充电时间设计成稍大于电机正常转速 时间,C2上的电荷就积累不起来,三极管V6的集电极输出高电平信 号,控制系统检测到此信号后认为放射源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当放射源由于通道不通畅或其它原因被卡堵时,驱动软轴8也被 卡堵,驱动轮2、齿轮B16、电机17、齿轮A15均不能转动,于是光 敏三极管V2只能产生固定电平信号而非脉冲信号,三极管V4始终 处于截止状态,电容C2上的电荷积累到大于3.5V时,三极管V6的 集电极输出低电平信号,控制系统检测到此信号后及时地做出相应的 报警和紧急处理措施。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