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残疾人专用配件 / 听觉模型 / 全息录音技术

全息录音技术

阅读:847发布:2020-05-15

专利汇可以提供全息录音技术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为全息录音技术,属于 电子 声像技术领域,具体内容为一种通过模拟人类听觉习惯从而获得立体、仿真听觉的声音录制、处理方法与相关设备的制备。该发明通过技术设备对人类听觉习惯中的必要因素进行模拟补充,从而达到使音频信息具有立体感、空间感、真实感的目的。该发明主要由人头模型,仿真软 耳 , 拾音器 或麦克 风 组成,通过人头模型及仿真软耳进行人类听觉信息模拟。由于声音具有立体感、空间感、真实感,故可以应用于电影、电视、广播、音乐、游戏、实况直播、作战模拟等多个领域,全面更新代替现有的传统录音及音效技术,提升声音的收听效果及品质。,下面是全息录音技术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人头形录音设备,包括人头模型(1)、拾音器(2)或麦克(3)、仿真软(4),其特征在于:仿真软耳(4)加装在人头模型(1)耳部的相应位置,拾音器(2)或麦克风(3)加装在仿真软耳(4)的耳道位置,可以实现通过该装置进行拾音、录音。
2.根据权利1所述的人头形录音设备,其特征在于:人头模型(1)类似人类头部结构,其内部中空,外部可加装仿真软耳(4),内部可加装必要的录音设备,例如拾音器(2)、麦克风(3)、声卡(5)、数字信号处理器(6)等,人头模型(1)的大小与尺寸基本与实际人类头部相仿。
3.根据权利1所述的人头形录音设备,其特征在于:仿真软耳(4)类似人类耳部结构,性状与人耳相仿,仿真软耳(4)材质具有一定的软度及弹性,仿真软耳(4)内部可加装拾音器(2)或麦克风(3)。
4.根据权利1所述的人头形录音设备,其特征在于:拾音器(2)、麦克风(3)加装在仿真软耳(4)内,用于对声音的拾取及录制。
5.根据权利1所述的人头形录音设备,其特征在于:人头模型(1)、仿真软耳(4)、拾音器(2)或麦克风(3)可组装及拆卸,可根据实际要求进行固定位置的调整及移动。
6.根据权利1所述的人头形录音设备,其特征在于:人头模型(1)可加装辅助设备,包括用于固定仿真软耳(4)的空心无封口的圆柱管,用于处理音频信号的声卡(5)、数字信号处理器(6),用于固定声卡(5)、数字信号处理器(6)的螺纹槽,用于将人头模型(1)固定在其他器械上的螺纹槽及接口,用于人头模型(1)开合组装的接口及插槽。

说明书全文

全息录音技术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电子声像技术领域,具体内容为一种通过模拟人类听觉习惯从而获得立体、仿真听觉的声音录制、处理方法与相关设备的制备。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市场上广泛采用的声音录制、处理、重放方法一般为杜比环绕音,即传统的立体声。
[0003] 传统的立体声,通过放置多个音箱,并依据声源方位将多个声音在不同位置的音箱中重放,以达到声音环绕、立体的效果。
[0004] 该技术有较多如下弊病。
[0005] 1.需要基于音箱播放,多种场合无法适用:除了在固定的厅堂、影院中可以应用该技术,在一般的日常生活中,或移动运动中,无法使用该立体声技术。 [0006] 2.声源所处空间位置度受音箱个数影响:例如杜比5.1环绕音是5个常规音箱配合1个重低音音箱,那么该系统只能重现5个方位的声音。以此类推,杜比7.1环绕音可以重现7个方位的声音。但是随着音箱个数的上升,无论是音频的制作成本还是重放成本都将大大提高,且永远无法实现无空白域全角度的声源重现。
[0007] 3.声源距离固定:音箱常规情况下无法自由移动,故重现的声源距离无论是否与声音的实际情况吻合,该距离都是无法变更的,固定的。无论声音远近在重放时收听者感受到的声音距离都是固定等同于音箱距离的。
[0008] 4.声音无真实感:由于声音的录制及重放环节不吻合人类听觉习惯,故收听者可以轻易分辨该声音来自于扬声器重放,而非真实存在与空间中的真实声,在电影、游戏、实况直播等需要真实代入感的领域应用效果较差。
[0009] 5.音频信息制作技术及过程繁复:由于不同声音要指定至不同音箱进行播放,故会对音频信息的制作及录制带来极大的工作量,制作者需要分别录制每个音箱所要播放的音频信息,并且对每个音频信息加以调校编辑。
[0010]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用机进行重放,声源角度全覆盖,声源距离可随需要任意幅度调整,声音听觉真实感极强,音频信息制作简单的全新录音技术及录音设备,以消除上述所有技术缺点。
[0011] 该技术可以通过耳机、音箱等任何常规重放器重放。根据需要,音频信息内的声源位置可处于任何空间角度,任何空间距离。声音的收听感极为真实,代入感极强。且相关音频信息可以一次性于录音时同步完成,不需要额外的音轨分道等后期编辑操作,极大节省工作时间。

发明内容

[0012] 在人类收听声音的系统过程中,人类最终鼓膜处获得的声波,并非声源点发出的原始声波。由于空气滤波作用,面部结构对声波的反射、折射、衍射作用,耳部结构对声波的反射、折射、衍射作用,最终声波已经发生了细微的变化。人类的听觉系统就是通过这些变化信号,对声音的位置及距离产生判断与定位
[0013] 其中,面部结构及耳部结构对声波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效应之合称为头相关传输效应。
[0014] 传统的录音方式由于无法记录头相关传输效应,故获得的音频信息特征与人类听觉系统不符,故无法进行方位、距离判断,且真实感较差。
[0015] 本发明由于具有与人类身体结构相仿的面部结构及耳部结构。故可以完美的补偿、重现人类听觉习惯中的特征要素。
[0016] 该功能主要依靠三个结构部分协作实现,分别是人头模型、仿真软耳、麦克。 [0017] 声音信息在经过人头模型及仿真软耳的综合影响效应后呗拾音器或麦克风所记录。在声音重放时,由于人头模型及仿真软耳已经代替人耳完成了头相关传输效应,故收听到的声音符合人类听觉习惯,具有空间感,立体感,以及高真实性。
[0018] 附图说明图1为人头模型的正视示意图
图2为仿真软耳的示意图。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