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调味料,色素和添加剂 / 食品添加剂 / 增稠剂 / 大豆分离蛋白 / 一种生产菌蛋白肉的配方及其工艺

一种生产菌蛋白肉的配方及其工艺

阅读:845发布:2022-04-02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生产菌蛋白肉的配方及其工艺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一种生产菌蛋白肉的配方及其工艺,本 发明 涉及 生物 工程 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利用食用 真菌 及细菌菌(体)蛋白和菌 纤维 ,生产菌蛋白肉的配方和工艺方法,其主要解决现有仿生人造肉,口感差,成型不好,营养成分不全等问题,本发明至少包括:菌组织纤维,菌分离蛋白、 大豆分离蛋白 、活性 面筋 、 植物 油 、 淀粉 、 水 和 氨 基酸 调味剂 ,天然香料、色素、 甜味剂 ,植物胶,精盐组成,本发明实施生产的菌蛋白肉,口感好,氨基酸含量齐全,比动物肉蛋白含量高等特点。,下面是一种生产菌蛋白肉的配方及其工艺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生产菌蛋白肉的配方及其工艺,它至少包括:菌组织 纤维,菌分离蛋白,大豆分离蛋白,活性面筋植物油,淀粉基酸调味剂,精盐等物质,其菌组织纤维是将食用真菌菌丝体、 子实体、酵母细菌菌体,通过打丝、过滤、过程所获取;菌分离蛋 白是将菌体浓浆,经胶体磨微磨,低温脱溶(常温)离心分离收 取;他离后的菌液加入少量豆粉、无机盐,调整PH值,接种,经 氨基酸发酵,抽提收取氨基酸调味品;大豆分离蛋白是将大豆经脱 皮、粉碎、溶出、离心处理收取;活性面筋是将小麦去麸皮、细 粉、经水洗搓揉收取;在收取上述菌蛋白肉的主要组成材料后,将 菌组织纤维与淀粉混合,取混合物1/3,加入适量植物油再混均匀 备用;取混合物2/3,用天然食用色素适量,污染色备;白色部分 作为肥肉骨架,红黄色部分作为瘦肉骨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菌蛋白肉的配方及其工 艺,其特征是将菌分离蛋白,大豆分离蛋白与活性面筋混合均匀, 加入水,经1500~2000R/min,搅拌25min,置5℃低温柜冷凝6h 以上,收得凝胶,再经搅拌机打碎得细碎胶凝蛋白。将氨基酸系调 味品,植物油,精盐,天然香料,天然甜味剂,混合,再用声波 高频振荡器处理,使其乳化,得乳化香油料。再将1/3碎胶凝蛋 白,1/3乳化香油料与1/3未染色菌组织纤维混合,经捏合机 2000R/min充分挤压成型得肥肉料,用2/3碎胶凝白、2/3乳化 香油料与2/3经染色菌组织纤维混合,经捏合机2000R/min充分 挤压成型得瘦内料。取植物胶,经粉碎,加热溶化,加入植物油少 许,将似毛孔粒混合均匀,得皮料液,备用。最后,将皮料胶先注 入模具,依然为肥肉料,瘦肉料或肥、瘦分多层注入,封口。置于 80℃水浴灭菌热凝固25min,冷却,脱模整理表面、干燥、贴标 签,包装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生产菌蛋白肉的配方及其工 艺,其特征是:菌蛋白肉的主要中间体构成,其配方重量百分比 是: 菌组织纤维        12-14% 菌分离蛋白        14-16.5% 氨基酸系调味剂    0.6-0.8% 大豆分离蛋白      8-9% 活性面筋          3-5% 淀    粉           5-7% 植 物 油           5-6% 精    盐           3-4% 植 物 胶           5-6.5%    水              35-40% 其它的微量元素,天然香料、天然甜味剂、天然色素适量放入。

说明书全文

发明涉及生物工程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利用食用真菌及细菌 菌(体)蛋白和菌纤维,生产菌蛋白肉的配方和工艺方法。

在本发明提出之前,国内外生产仿生肉的情况均有报道和市场销 售。但存在以下缺陷:这类仿生肉,主要是以大豆、小麦、花生等植 物蛋白为主要原料,添加部分动物肉,为了使产品具有肉汁口味,均 加入了一定量的动物油。另外,这类仿生肉中人体必须的基酸种类 不齐全,产品的成型状态不好,不具备有皮、有膘、有瘦肉层的动物 肉形态,味和口感不太理想,同时伴有一定的豆腥味道。目前,国 外市场推出了一种高档仿生肉,也系采用纤维状食用植物蛋白,并非 生物纤维类,因此适口性也比较差。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菌(体)蛋白,即菌蛋白作主蛋 源,生物纤维作产品成型材料,生产菌蛋白肉的配方及其工艺方法, 使菌蛋白肉,具有动物肉的完整外观形态、色泽、口嚼感,肉汁感 强,而且含有动物肉所有各种氨基酸成份,以达到口感与营养具佳的食 肉标准。

实现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措施,在于所述的菌蛋白,它至少包括:菌 组织纤维,菌分离蛋,大豆分离蛋白,活性面筋植物油淀粉及 氨基酸调味剂,精盐等物质,其菌组织纤维是将食用真菌菌丝体、子 实体、酵母细菌菌体,通过打丝、过滤、过程所获取;菌分离蛋白是 将菌体浓浆,经胶体磨微磨,低温脱溶(常温)离心分离收取;分离 后的菌液加入少量豆粉、无机盐,调整PH值,接种,经氨基酸发酵, 抽提收取氨基酸调味品;大豆分离蛋白是将大豆经脱皮、粉碎、溶 出、离心处理收取;活性面筋是将小麦去麸皮、细粉、经水洗搓揉收 取;在收取上述菌蛋白肉的主要组成材料后,将菌组织纤维与淀粉混 合,取混合物1/3,加入适量植物油再混均匀备用;取混合物2/3, 用天然食用色素适量,经染色备;白色部分作为肥肉骨架,红黄色部 分作为瘦肉骨架。

将菌分离蛋白,大豆分离蛋白与活性面筋混合均匀,加入水,经 1500~2000R/min,搅拌25min,置5℃低温柜冷凝6h以上,收得凝 胶,再经搅拌机打碎得细碎胶凝蛋白。

将氨基酸系调味品,植物油,精盐,天然香料,天然甜味剂,混 合,再用声波高频振荡器处理,使其乳化,得乳化香油料。

再将1/3碎胶凝蛋白,1/3乳化香油料与1/3未染色菌组织纤 维混合,经捏合机2000R/min充分挤压成型得肥肉料,用2/3碎胶 凝白、2/3乳化香油料与2/3经染色菌组织纤维混合,经捏合机 2000R/min充分挤压成型得瘦内料。

取植物胶,经粉碎,加热溶化,加入植物油少许,将似毛孔粒混 合均匀,得皮料液,备用。

最后,将皮料胶先注入模具,依然为肥肉料,瘦肉料或肥、瘦分 多层注入,封口。置于80℃水浴灭菌热凝固25min,冷却,脱模整理 表面、干燥、贴标签,包装,检验,即成品菌蛋白肉。

本发明所述菌蛋白肉的主要中间体构成,其配方重量百分比是:

菌组织纤维            12-14%

菌分离蛋白            14-16.5%

氨基酸系调味剂        0.6-0.8%

大豆分离蛋白          8-9%

活性面筋              3-5%

淀    粉              5-7%

植 物 油              5-6%

精    盐              3-4%

植 物 胶              5-6.5%

   水                 35-40%

其它的微量元素,天然香料、天然甜味剂、天然色素等根据要 求,放入量很小。

本发明与现有的仿生人造肉相比较,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其主要表 现在本发明菌蛋白肉是以菌蛋白作为主蛋白源,以菌纤维作成型材 料,原料易得,生产工艺简单,其产品经检测总蛋白含量高于动物肉 的含量,氨基酸种类齐全,符合食品卫生标准。

本发明所提供的附图为生产菌蛋白肉的工艺流程框图

本发明附图中取植物胶,经粉碎,加热溶化,加入植物油少许, 将似毛孔粒混合均匀,得皮料液,未染色的菌组织白色纤维或染色的 红、黄纤维中,再加入碎胶凝蛋白,混合成型,再注模,封口,无菌 热凝固,整理,表面干燥,贴标签,包装,即制成菌蛋白肉。

本发明菌蛋白肉,按1000克产品,制作的实施例

将食用菌子实体,菌丝体,细菌混合固形物600g经打丝机打丝, 滤过,收得菌组织纤维120g。菌体浓浆经胶体磨微磨,低温脱溶(常 温)离心分离收的菌分离蛋白156g,分离出的菌液加入少量豆粉,无 机盐,调整PH值,接种,经氨基酸发酵,抽提收得氨基酸系调味剂 8g。

将大豆229g经脱皮,粉碎,溶出,离心处理收得大豆分离蛋白 89g。

将小麦303g经去麸皮,细粉,水洗加工得活性面筋34g。

菌组织纤维120g与淀粉65g混合,取混合物的1/3,加入植物油 5g再混匀备用;取混合物的2/3用天然食用色素适经染色备用。白色 作肥肉骨架,红黄色作瘦肉骨架。

菌蛋白156g,豆蛋白89g与活性面筋34g混合均匀,加矿泉水 388ml经1500~2000R/min,搅拌25min,再经上述搅拌机打碎得细 碎胶凝蛋白667g。

将氨基酸系调味料8g,植物油42g,精盐35g,天然香料适量,天 然甜味剂少许混合,进超声波高频振荡器处理,使其乳化。得乳化香 油料90g。

将1/3碎胶凝蛋白,1/3乳化香油料与1/3未染色菌组织纤维 混合,进捏合机2000R/min充分挤压成型得肥肉料。

将2/3碎胶凝蛋白,2/3乳化香油料与1/3未染色菌组织纤维 混合,进捏合机2000R/min充分挤压成型得瘦肉料。

植物胶55g粉碎,加热燃化,加入植物油3g,似毛孔粒混合均 匀,得皮料液。

皮料胶先注入模具,依次为肥肉、瘦肉注模或肥瘦分多层注入, 封口置80℃水浴灭菌热凝固25min,冷却清洁清理表面干燥,贴标签 外包装,检验合格菌蛋白肉成品。收得量1000g。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