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汇可以提供尾气吸附制冷与压缩制冷机组复合使用的船舶空调系统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一种尾气 吸附 制冷与压缩制冷机组复合使用的 船舶 空调 系统,包括吸附制冷循环装置、 冰 蓄冷装置、压缩制冷空调机组;所述吸附制冷循环装置具有吸附床、吸附床上设置柴油机尾气进出通道,吸附床、 水 冷 冷凝器 、节流 阀 、 蒸发 器 依次连接形成吸附制冷循环;所述冰蓄冷装置包括 蓄冰槽 ,所述蓄冰槽一端与所述 蒸发器 进行换热,接收蒸发器的制冷剂供冷,另一端通 过冷 水盘管的冷 水循环 对空调器进行供冷,所述空调器放热侧的制冷剂盘管与蒸发器放热侧管路连通形成循环回路;所述制冷剂盘管还同时与压缩制冷机组形成制冷循环,接收压缩制冷机组的供冷;所述冰蓄冷装置通过阀 门 控制开启或关闭进行蓄冷或放冷,所述压缩制冷空调机组通过电源控制开启或关闭。,下面是尾气吸附制冷与压缩制冷机组复合使用的船舶空调系统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尾气吸附制冷与压缩制冷机组复合使用的船舶空调系统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船舶空调系统包括吸附制冷循环装置、冰蓄冷装置、压缩制冷空调机组;
所述吸附制冷循环装置具有吸附床(1)、吸附床上设置柴油机尾气进出通道,吸附床、水冷冷凝器(2)、节流阀(3)、蒸发器(4)依次连接形成吸附制冷循环;
所述冰蓄冷装置包括蓄冰槽(5),所述蓄冰槽一端与所述蒸发器(4)进行换热,接收蒸发器的制冷剂供冷,另一端通过冷水盘管(9)的冷水循环对空调器(8)进行供冷,所述空调器(8)放热侧的制冷剂盘管(10)与蒸发器(4)放热侧管路连通形成循环回路;
所述制冷剂盘管(10)还同时与压缩制冷机组(11)形成制冷循环,接收压缩制冷机组(11)的供冷;
所述冰蓄冷装置通过阀门控制开启或关闭进行蓄冷或放冷,所述压缩制冷空调机组通过电源控制开启或关闭;
所述蓄冰槽(5)与所述吸附制冷蒸发器(4)进行换热的一侧设有第一阀门(V1)和第二阀门(V2),所述第一阀门(V1)设在蓄冰槽出口侧,第二阀门(V2)设在蓄冰槽进口侧;
所述蓄冰槽(5)与所述空调器(8)连通的冷水循环管路上,设有冷水泵(7)、第三阀门(V3)、第四阀门(V4);所述冷水泵(7)、第三阀门(V3)设在蓄冰槽的出口侧,所述第四阀门(V4)设在蓄冰槽的进口侧;
所述空调器(8)的放热侧管路的出口设有第六阀门(V6),所述空调器(8)的放热侧管路的进口设有第五阀门(V5);所述压缩制冷机组(11)的吸热侧管路的进口设有第八阀门(V8),所述压缩制冷机组(11)的吸热侧管路的出口设有第七阀门(V7);
当船舶柴油机高负荷运行,排气量充足,且房间空调需要运行时,吸附式机组直接为空调器(8)供冷,此时阀第五阀门(V5),第六阀门(V6)打开,其他阀关闭;
当船舶柴油机高负荷运行,房间空调不需要运行时,吸附式机组为蓄冰槽组供冷制冰,此时阀第一阀门(V1)、第二阀门(V2)打开,其他阀关闭;
当船舶柴油机不运转或低负荷运转,排气量不足,且房间需要空调时,用融冰制冷为空调盘管供冷,此时第三阀门(V3),第四阀门(V4)打开,其他阀关闭;
当船舶柴油机不足,房间需要空调,且融冰已用完时,启动压缩制冷机组(11)为空调盘管制冷,此时第七阀门(V7)、第八阀门(V8)打开,其他阀关闭。
标题 | 发布/更新时间 | 阅读量 |
---|---|---|
一种用于污染土壤修复的土壤气相抽提系统 | 2020-05-13 | 115 |
直冷式智能自动化数控低温分散粉碎研磨成套设备 | 2020-05-12 | 87 |
重整、分离一体式中压制氢系统及其制氢方法 | 2020-05-08 | 775 |
重整、分离一体式低压制氢系统及其制氢方法 | 2020-05-08 | 165 |
一种电极材料碳包覆装置及方法 | 2020-05-16 | 894 |
隧道内利用地热资源直接降低空气温度的系统 | 2020-05-13 | 640 |
一种氦气压缩气路系统 | 2020-05-12 | 511 |
可升降式精馏塔六氟化硫气体回收净化设备 | 2020-05-15 | 736 |
一种炼化企业VOCs回收处理装置 | 2020-05-11 | 298 |
一种深冷式废气回收处理装置 | 2020-05-16 | 798 |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