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
电子称重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USB转红外通信装置及其磁吸式红外透明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
现有技术中,传统的RS232通信需要从仪表中引出通信线,破坏了仪表的整体防
水结构。因此采用低成本、低功耗的红外通信方案,可以提升仪表的防水等级,使仪表达到IP69K。
[0003] 其中,USB转红外通信装置是磁吸式红外透明传输装置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主要负责将来自称重仪表端的数据,透明传输至计算机,是一种具有光电转换和电光转换作用的通信装置,同时该装置也是一个防水设备,可以达到IP69K 的防水等级。
[0004] 有鉴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研究一种能够替代RS232的通信方式,解决仪表数据传输问题,同时该装置也是一个防水设备,可以达到IP69K的防水等级。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RS232通信容易破坏仪表的防水性能的
缺陷,提供一种USB转红外通信装置及其磁吸式红外透明传输装置。
[0006]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0007] 一种USB转红外通信装置,其特点在于,所述USB转红外通信装置包括 USB数据线、壳体、通信处理
电路板、第一红外发送管、第一红外接收管和铷磁体,所述通信处理
电路板固定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红外发送管和所述第一红外接收管安装在所述通信处理电路板上,所述USB数据线的端部连接在所述通信处理电路板上,所述铷磁体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底部;
[0008] 所述通信处理电路板将来自所述第一红外接收管的
信号转换为
电信号送至电脑,将需要发送的电信号通过所述第一红外发送管发送出去。
[0009]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
实施例,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上下扣合连接,将所述通信处理电路板固定在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之间。
[001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下壳体的底部开设有开孔,所述第一红外接收管和所述第一红外发送管嵌在所述开孔内。
[0011]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下壳体的底部开设有一凹槽,所述铷磁体固定在所述凹槽内。
[0012]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通信处理电路板上设置有一端口,所述USB数据线的端部插接在所述端口内。
[0013]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USB转红外通信装置采用防
水处理,在所述壳体内灌满防水
密封胶。
[0014]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磁吸式红外透明传输装置,其特点在于,所述磁吸式红外透明传输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USB转红外通信装置和仪表红外收发装置,所述仪表红外收发装置包括
外壳、多个红外导光头、第二红外发送管、第二红外接收管、红外收发处理电路板和
铁块;
[0015] 所述红外导光头设置在外壳上,位于仪表的红外收发区域内,所述第二红外发送管和所述第二红外接收管安装在所述红外收发处理电路板上,所述红外收发处理电路板固定在所述外壳的底端面上,所述第二红外发送管和所述第二红外接收管位于对应所述红外导光头的下方,所述铁块安装在所述外壳的上端面上。
[0016]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外壳的上端面开设有一安装槽,所述铁块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
[0017]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磁吸式红外透明传输装置还包括防水面板,所述防水面板盖在所述铁块的上方。
[0018]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防水面板上开设有多个孔,所述孔与所述红外导光头相对应,使得所述红外导光头嵌设在所述孔内。
[0019]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0020] 本实用新型USB转红外通信装置及其磁吸式红外透明传输装置具有如下诸多优点:
[0021] 一、透明传输,收发数据双向透明传输,无需数据转换。
[0022] 二、通信速率自适应,无需对收发处理单元的任何设置,可以适应电脑装置的任何速率设置。
[0023] 三、USB转红外通信装置,使用和操作方便,采用USB供电,无需提供额外电源,只需靠近仪表的红外收发区域即可自动吸合,并进行通信。
[0024] 四、USB转红外通信装置壳体内灌满防水密封胶,满足在高温高湿环境中使用的要求。
[0025] 五、采用封胶设计,具有防水功能,满足在高温高湿环境中使用的要求。
附图说明
[0026]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的更加明显,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的特征,其中:
[0027] 图1为本实用新型USB转红外通信装置的爆炸图。
[0028] 图2为本实用新型磁吸式红外透明传输装置的爆炸图。
[0029] 【附图标记】
[0030] USB数据线 10
[0031] 壳体 20
[0032] 通信处理电路板 30
[0033] 第一红外发送管 40
[0034] 第一红外接收管 50
[0035] 铷磁体 60
[0036] 上壳体 21
[0037] 下壳体 22
[0038] 开孔 221
[0039] 凹槽 222
[0040] 端口 31
[0041] USB转红外通信装置 A
[0042] 外壳 100
[0043] 红外导光头 200
[0044] 第二红外发送管 300
[0045] 第二红外接收管 400
[0046] 红外收发处理电路板 500
[0047] 铁块 600
[0048] 安装槽 110
[0049] 防水面板 700
[0050] 孔 710
具体实施方式
[0051]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0052] 现在将详细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现在将详细参考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其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在任何可能的情况下,在所有附图中将使用相同的标记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
[0053] 此外,尽管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术语是从公知公用的术语中选择的,但是本实用新型
说明书中所提及的一些术语可能是
申请人按他或她的判断来选择的,其详细含义在本文的描述的相关部分中说明。
[0054] 此外,要求不仅仅通过所使用的实际术语,而是还要通过每个术语所蕴含的意义来理解本实用新型。
[0055] 图1为本实用新型USB转红外通信装置的爆炸图。
[0056]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USB转红外通信装置A,其包括USB 数据线10、壳体20、通信处理电路板30、第一红外发送管40、第一红外接收管50和铷磁体60,将通信处理电路板30固定在壳体20内,第一红外发送管 40和第一红外接收管50安装在通信处理电路板30上,USB数据线10的端部连接在通信处理电路板30上,铷磁体60安装在壳体20的底部。通信处理电路板30将来自第一红外接收管50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送至电脑,将需要发送的电信号通过第一红外发送管40发送出去。
[0057]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壳体20包括上壳体21和下壳体22,将上壳体21和下壳体22上下扣合连接,将通信处理电路板30固定在上壳体21和下壳体22 之间。在下壳体22的底部开设有开孔221,将第一红外接收管50和第一红外发送管40嵌在开孔221内。在下壳体22的底部开设有一凹槽222,铷磁体60 固定在凹槽222内。
[0058] 进一步地,通信处理电路板30上设置有一端口31,USB数据线10的端部插接在端口31内。所述USB转红外通信装置采用防水处理,在壳体20内灌满防水密封胶。
[0059] 根据上述结构描述,本实用新型USB转红外通信装置自带的USB数据线具有与计算通信并给红外通信电路板供电的作用,通信处理电路板的作用是将来自红外接收管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送至电脑,将需要发送的电信号通过红外发送管发送出去。该装置接入计算机后,计算机自动搜索并安装驱动后,将该装置虚拟为一个串口设备,代替传统的计算机串口设备,并通过红外透明传输的方式与称重仪表进行数据通信。
[0060] 红外收发管嵌在塑料外壳的底部,并在外壳底部开孔,方便仪表端的红外接收装置的导光头插入。塑料外壳底部开有方形槽,铷磁体通过胶水固定在外壳的方形槽内,当靠近仪表端的红外通信区域的时,因与仪表外壳的上的铁块吸引,自动与仪表吸合。
[0061] 电路板采用防水处理,通过防水胶密封在塑料外壳内。该装置无需外置供电设备直接采用计算机的USB
接口供电,可以叫计算机的数据透明传输至称重仪表,也可以将来自称重仪表的数据,透明传输至计算机。
[0062] 图2为本实用新型磁吸式红外透明传输装置的爆炸图。
[0063]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磁吸式红外透明传输装置,其包括如上所述的USB转红外通信装置和仪表红外收发装置,所述仪表红外收发装置包括外壳100、多个红外导光头200、第二红外发送管300、第二红外接收管 400、红外收发处理电路板500和铁块600。红外导光头200设置在外壳100上,位于仪表的红外收发区域内,第二红外发送管300和第二红外接收管400安装在红外收发处理电路板500上,红外收发处理电路板500固定在外壳100的底端面上,第二红外发送管300和第二红外接收管400位于对应红外导光头200 的下方,将铁块600安装在外壳100的上端面上。
[0064] 优选地,在外壳100的上端面开设有一安装槽110,将铁块600安装在安装槽110内。
[0065] 进一步地,所述磁吸式红外透明传输装置还包括防水面板700,将防水面板700盖在铁块600的上方。在防水面板700上开设有多个孔710,孔710与红外导光头200相对应,使得红外导光头200嵌设在孔710内。防水面板700 的设置可以保证铁块600不会因与水汽
接触而生锈,它与USB转红外通信装置内的铷磁体,形成强
磁场互相吸引。当USB转红外通信装置靠近时,由于磁场的作用,产生很强的吸
力,自动与仪表吸合,防止因仪表振动或外力作用导致 USB转红外通信装置脱落。
[0066] 根据上述结构描述,本实用新型磁吸式红外透明传输装置是整个防水仪表的组成部分,在仪表的红外收发区域有两个红外导光头,它具有将仪表内的红外信号导出和将接收到的红外信号导入仪表内的红外接收装置作用,同时具有
定位作用。
[0067] 当电脑红外收发装置靠近仪表红外区域时,由于磁力的作用自动吸合,红外导光头自动插入USB转红外通信装置的圆孔内,起到固定作用,防止USB 转红外通信装置脱落。
[0068] 仪表红外
信号处理电路板的作用是将来自红外接收管的红外信号转换为电信号送至电脑装置,将需要发送的电信号通过红外发送管发送出去。同时将处理完的电信号,透明传输给仪表的
主板,红外处理板的通信速率自动匹配接收信号的速率,无需配置,只要保证主板和电脑装置的通信速率相同即可。
[0069] 所述USB转红外通信装置
中红外收发管嵌在塑料外壳的底部,并在外壳底部开孔,方便仪表端的红外接收装置的导光头插入。塑料外壳底部开有方形槽,铷磁体通过胶水固定在外壳的方形槽内,当靠近仪表端的红外通信区域的时,因与仪表外壳的上的铁块吸引,自动与仪表吸合。
[0070]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USB转红外通信装置及其磁吸式红外透明传输装置具有如下诸多优点:
[0071] 一、透明传输,收发数据双向透明传输,无需数据转换。
[0072] 二、通信速率自适应,无需对收发处理单元的任何设置,可以适应电脑装置的任何速率设置。
[0073] 三、USB转红外通信装置,使用和操作方便,采用USB供电,无需提供额外电源,只需靠近仪表的红外收发区域即可自动吸合,并进行通信。
[0074] 四、USB转红外通信装置壳体内灌满防水密封胶,满足在高温高湿环境中使用的要求。
[0075] 五、采用封胶设计,具有防水功能,满足在高温高湿环境中使用的要求。
[0076]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
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作出多种变更或
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