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电气元件和设备 / 电机 / 变压器 / 降压变压器 / 一种电源安全保护系统

一种电源安全保护系统

阅读:260发布:2020-05-12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电源安全保护系统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布了一种电源安全保护系统,所述故障预测 电路 接收 电压 互感器感应的主电源相线L的电压 信号 ,超过允许偏差±7﹪时,经计算出电压变化率,超过允许偏差±9﹪时,预测为故障,此时一路控制常闭 开关 K1‑1延时断开,常开开关K1‑2闭合,主电源延时断开,由储荷 泵 电路暂时为负载供电,另一路延时控制常开开关K2‑1延时闭合,启动备份电源;所述储荷泵电路在故障预测正常时,允许储能电路充电、储存 电能 ,经 升压电路 转换为AC220V,在主电源预测故障时为负载供电;所述 短路 判定电路通过 电流 互感器检测负载中流过的电流,短路时, 三极管 Q3、Q4组成复合管导通,继电器K3线圈得电,常闭触点K3‑1、K3‑2均断开,使主电源、备份电源、储荷泵电路均不向负载供电。,下面是一种电源安全保护系统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电源安全保护系统,包括主电源、备份电源、负载,所述主电源和备份电源为冗余电源,实现主电源故障时,备份电源为负载供电,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故障预测电路、储荷电路、短路判定电路;
所述故障预测电路接收电压互感器感应的主电源相线L的电压信号,超过允许偏差±
7﹪时,晶闸管VTL1触发导通,电压信号进入运算放大器AR1为核心的积分电路计算出电压变化率,电压变化率正向增长且超过允许偏差+9﹪或电压变化率负向增长且超过允许偏差-9﹪对应的电压时,预测为故障,三极管Q1导通,一路触发继电器K1线圈得电,串在主电源相线L的常闭开关K1-1延时断开,常开开关K1-2闭合,另一路经RC延时后触发三极管Q2导通,继电器K2线圈得电,串在备份电源相线L的常开开关K2-1延时闭合;
所述储荷泵电路在故障预测电路预测正常时,三极管Q5导通,变压器T1将主电源供电电压降压,经二极管D6整流后经导通的双向晶闸管VS1向电感L1、电阻R9、R10、R11和电容C4、C5、C6组成的储能电路充电,储存电能,充电后电压经变压器T2、三极管Q6、Q7组成的升压电路转换为AC220V,经闭合的常闭开关K1-2、常闭开关K2-1、常闭开关K3-1向负载供电;
所述短路判定电路通过电流互感器TA1检测负载中流过的电流,经电阻R14转换为电压,高于短路电流对应的阈值电压时,三极管Q3、Q4组成复合管导通,电压经电阻R17和电容C8延时后,触发晶闸管VTL2导通,继电器K3线圈得电,常闭触点K3-1、K3-2均断开,使主电源、备份电源、储荷泵电路均不向负载供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源安全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路判定电路包括电流互感器TA1,电流互感器TA1的上端连接电阻R14的一端,电阻R1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5的一端、三极管Q4的基极、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电源+4.7V,三极管Q4的发射极分别连接三极管Q3的基极、电阻R16的一端、电阻R17的一端、电容C8的一端,电阻R16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电阻R17的另一端连接晶闸管VTL2的控制极,电流互感器TA1的下端、电阻R15的另一端、电容C8的另一端、晶闸管VTL2的阴极均连接地,晶闸管VTL2的阳极分别连接继电器K3线圈一端、二极管D3的正极,继电器K3线圈另一端、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电源+12V,继电器K3常闭触点K3-1、常闭触点K3-3一端连接负载RL的一端,常闭触点K3-1、常闭触点K3-3的另一端分别经闭合的继电器K1常闭触点K1-1、继电器K2常闭触点K2-1连接熔断器RUZ1、RUB1的一端,熔断器RUZ1、RUB1的另一端连接主电源相线L、备份电源相线L,负载RL的另一端经闭合的继电器K1常闭触点K1-1A、继电器K2常闭触点K2-1A连接熔断器RUZ2、RUB2的一端,熔断器RUZ2、RUB2的另一端连接主电源相线N、备份电源相线N。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源安全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故障预测电路包括稳压管Z1、Z2、晶闸管VTL1,稳压管Z2的正极、稳压管Z1的负极、晶闸管VTL1阳极均接收电压互感器感应的主电源中相线L上的电压,稳压管Z2的负极分别连接电阻R1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接地电容C1的一端、稳压管Z1的正极晶闸管VTL1控制极、接地电阻R2的一端,晶闸管VTL1的控制极连接电阻R3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运算放大器AR1的同相输入端、电阻R5的一端、电容C2的一端,运算放大器AR1的反相输入端分别连接电阻R4的一端、电位器RW1的可调端,电阻R4的另一端、电位器RW1的左端连接地,运算放大器AR1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电容C2的另一端、电位器RW1的右端、二极管D1的正极、二极管D2的负极,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运算放大器AR2的同相输入端,运算放大器AR2的反相输入端分别连接运算放大器AR2的输出端、二极管D1的负极、三极管Q1的基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6的一端、电阻R7的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继电器K1线圈一端、二极管D4的正极,继电器K1线圈另一端通过继电器K3的常闭触点K3-1和二极管D4的负极连接电源+5V,电阻R7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电解电容E1的正极,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8的一端,电阻R8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继电器K2线圈一端、二极管D5的正极,继电器K2线圈另一端通过继电器K3的常闭触点K3-2和二极管D5的负极连接电源+5V。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源安全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荷泵电路包括降压变压器T1,降压变压器T1的初级分别连接主电源的相线L和零线N,降压变压器T1的次级一端连接三极管Q5的发射极,降压变压器T1的次级另一端通过电容C3连接地,三极管Q5的基极连接运算放大器AR2的输出端,三极管Q5的集电极连接双向晶闸管VS1的主电极2,双向晶闸管VS1的主电极1连接电感L1的一端,电感L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9的一端、电阻R10的一端、电阻R11的一端,电阻R9、R10、电阻R1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4、C5、C6的一端,电容C4、C5、C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位器RP1的上端、变压器T2的引脚2,电位器RP1的可调端分别连接接地电容C7的一端、稳压管Z3的负极,稳压管Z3的正极连接双向晶闸管VS1的控制极,电位器RP1的下端连接地,变压器T2的引脚1分别连接三极管Q6的集电极、电阻R12的一端,电阻R12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7的基极,变压器T2的引脚3分别连接三极管Q7的集电极、电阻R13的一端,电阻R13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6的基极,变压器T2的次级一端经依次连接的继电器K1常开触点K1-2、继电器K2常闭触点K2-1、继电器K3常闭触点K3-1和变压器T2的次级另一端为负载提供电源。

说明书全文

一种电源安全保护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电源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源安全保护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对于一些需要长时间不间断操作、高可靠的系统,如基站通信设备、监控设备、服务器等,往往需要高可靠的电源供应,冗余电源设计是其中的关键部分,冗余电源一般配置2个或2个以上电源,当1个电源出现故障时,其他电源可以立刻投入,不中断设备的正常运行。
[0003] 冗余电源分为三种,冗余冷备份( 正常时由其中一个电源供电,当其故障时,备份电源立刻启动投入工作)、并联均流的N+1备份(各电源通过或二极管并联在一起,同时向设备供电)、冗余热备份(多个电源同时工作,但只由其中一个向设备供电,其他轻载),由于冗余冷备份电源切换时存在时间间隔,造成电压豁口、并联均流的N+1备份在负载短路容易波及所有电源单元,而冗余热备份成本投入大,不易被推广,因此,需提供一种电源切换时没有时间间隔、负载短路不会波及电源的冗余电源。
[0004] 所以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此问题。

发明内容

[0005]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本发明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安全保护系统,具有构思巧妙、人性化设计的特性,有效的解决了电源切换时存在时间间隔、负载短路会波及电源的问题。
[0006]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主电源、备份电源、负载,所述主电源和备份电源为冗余电源,实现主电源故障时,备份电源为负载供电,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故障预测电路、储荷电路、短路判定电路;
[0007] 所述故障预测电路接收电压互感器感应的主电源相线L的电压信号,超过允许偏差±7﹪时,晶闸管VTL1触发导通,电压信号进入运算放大器AR1为核心的积分电路计算出电压变化率,电压变化率正向增长且高于允许偏差±9﹪对应的电压时,预测为故障,三极管Q1导通,一路触发继电器K1线圈得电,串在主电源相线L的常闭开关K1-1延时断开,常开开关K1-2闭合,另一路经RC延时后触发三极管Q2导通,继电器K2线圈得电,串在备份电源相线L的常开开关K2-1延时闭合;
[0008] 所述储荷泵电路在故障预测电路预测正常时,三极管Q5导通,变压器T1将主电源供电电压降压,经二极管D6整流后经导通的双向晶闸管VS1向电感L1、电阻R9、R10、R11和电容C4、C5、C6组成的储能电路充电,储存电能,充电后电压经变压器T2、三极管Q6、Q7组成的升压电路转换为AC220V,经闭合的常闭开关K1-2、常闭开关K2-1、常闭开关K3-1向负载供电;
[0009] 所述短路判定电路通过电流互感器TA1检测负载中流过的电流,经电阻R14转换为电压,高于短路电流对应的阈值电压时,三极管Q3、Q4组成复合管导通,电压经电阻R17和电容C8延时后,触发晶闸管VTL2导通,继电器K3线圈得电,常闭触点K3-1、K3-2均断开,使主电源、备份电源、储荷泵电路均不向负载供电。
[0010]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采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电压互感器感应的主电源相线L的电压信号,超过允许偏差±7﹪时,晶闸管VTL1触发导通,电压信号进入运算放大器AR1为核心的积分电路计算出电压变化率,电压变化率正向增长且高于允许偏差±9﹪对应的电压时,预测主电源为故障,一路触发继电器K1线圈得电,串在主电源相线L的常闭开关K1-1延时断开,常开开关K1-2闭合,主电源延时断开,由储荷泵电路暂时为负载供电,另一路经RC延时后触发继电器K2线圈得电,串在备份电源相线L的常开开关K2-1延时闭合,备份电源启动之后,由备份电源为负载供电,解决了电源切换存在时间间隔的问题,同时采用延时动作、储荷泵电路填补电源豁口避免了电源误切换的问题;
[0011] 负载短路时,三极管Q3、Q4组成复合管导通,经延时后,触发晶闸管VTL2导通,继电器K3线圈得电,常闭触点K3-1、K3-2均断开,使主电源、备份电源、储荷泵电路均不向负载供电,解决了负载短路引起的电源故障的问题。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本发明的故障预测电路原理图。
[0013] 图2为本发明的储荷泵电路原理图。
[0014] 图3为本发明的短路判定电路原理图。
[0015] 图4为本发明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1至附图4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结构内容,均是以说明书附图为参考。
[0017]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各示例性的实施例。
[0018] 实施例一,一种电源安全保护系统,包括主电源、备份电源、负载,所述主电源和备份电源为冗余电源,实现主电源故障时,备份电源为负载供电,还设置故障预测电路、储荷泵电路、短路判定电路;
[0019] 所述故障预测电路接收电压互感器感应的主电源相线L的电压信号,超过允许偏差±7﹪时,晶闸管VTL1触发导通,电压信号进入运算放大器AR1为核心的积分电路计算出电压变化率,电压变化率正向增长且高于允许偏差±9﹪对应的电压时,预测为故障,三极管Q1导通,一路触发继电器K1线圈得电,串在主电源相线L的常闭开关K1-1延时断开,常开开关K1-2闭合,另一路经RC延时后触发三极管Q2导通,继电器K2线圈得电,串在备份电源相线L的常开开关K2-1延时闭合,采用延时动作以避免主电源故障预判断失误的问题;
[0020] 所述储荷泵电路在故障预测电路预测正常时,三极管Q5导通,变压器T1将主电源供电电压降压,经二极管D6整流后经导通的双向晶闸管VS1向电感L1、电阻R9、R10、R11和电容C4、C5、C6组成的储能电路充电,储存电能,充电后电压经变压器T2、三极管Q6、Q7组成的升压电路转换为AC220V,经闭合的常闭开关K1-2、常闭开关K2-1、常闭开关K3-1向负载供电,也即在主电源故障预发生时,由储荷泵电路为负载供电,备份电源启动之后,由备份电源为负载供电,解决了电源切换存在时间间隔的问题,同时采用延时动作、储荷泵电路填补电源豁口避免了电源误切换的问题;
[0021] 所述短路判定电路通过电流互感器TA1检测负载中流过的电流,经电阻R14转换为电压,高于短路电流对应的阈值电压时,三极管Q3、Q4组成复合管导通,电压经电阻R17和电容C8延时后,触发晶闸管VTL2导通,继电器K3线圈得电,常闭触点K3-1、K3-2均断开,使主电源、备份电源、储荷泵电路均不向负载供电,解决了负载短路引起的电源故障的问题,实现电源安全保护。
[0022] 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短路判定电路通过电流互感器TA1检测负载中流过的电流,经电阻R14转换为电压,高于短路电流对应的阈值电压(也即设备正常运行时额定电流的7倍)时,三极管Q3、Q4组成复合管导通,电压经电阻R17和电容C8延时后,触发晶闸管VTL2导通,继电器K3线圈得电,常闭触点K3-1、K3-2均断开,使主电源、备份电源、储荷泵电路均不向负载供电,包括电流互感器TA1,电流互感器TA1的上端连接电阻R14的一端,电阻R1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5的一端、三极管Q4的基极、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电源+4.7V,三极管Q4的发射极分别连接三极管Q3的基极、电阻R16的一端、电阻R17的一端、电容C8的一端,电阻R16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电阻R17的另一端连接晶闸管VTL2的控制极,电流互感器TA1的下端、电阻R15的另一端、电容C8的另一端、晶闸管VTL2的阴极均连接地,晶闸管VTL2的阳极分别连接继电器K3线圈一端、二极管D3的正极,继电器K3线圈另一端、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电源+12V继电器K3常闭触点K3-1、常闭触点K3-3一端连接负载RL的一端,常闭触点K3-1、常闭触点K3-3的另一端分别经闭合的继电器K1常闭触点K1-1、继电器K2常闭触点K2-1连接熔断器RUZ1、RUB1的一端,熔断器RUZ1、RUB1的另一端连接主电源相线L、备份电源相线L,负载RL的另一端经闭合的继电器K1常闭触点K1-1A、继电器K2常闭触点K2-1A连接熔断器RUZ2、RUB2的一端,熔断器RUZ2、RUB2的另一端连接主电源相线N、备份电源相线N。
[0023] 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故障预测电路接收电压互感器感应的主电源相线L的0-5V电压信号(可采用变比为100/2的电压互感器进行感应),超过允许偏差±7﹪时,也即电源低于204.6或高于235.4时,稳压管Z1或Z2反向击穿,晶闸管VTL1触发导通,电压信号进入运算放大器AR1、电阻R3-电阻R5、电位器RW1、电容C2组成的积分放大电路积分,计算出输出一定时间的电压变化率对应的电压信号,积分时间常数由电阻R3、电容C2的值大小决定,为避免运算放大器AR1失调设置反馈电阻R5,电位器RW1反馈电位器,用于控制积分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计算出正或负的电压变化率对应的电压信号,之后经运算放大器AR2、二极管D1、D2组成的绝对值电路计算出正的电压信号,电压变化率正向增长且高于允许偏差±9﹪对应的电压时,也即电源低于200.2或高于239.8时,预测为故障,三极管Q1导通,一路触发继电器K1线圈得电,串在主电源相线L的常闭开关K1-1延时断开,常开开关K1-2闭合,另一路经电阻R7和电解电容E1组成的延时电路RC延时后触发三极管Q2导通,继电器K2线圈得电,串在备份电源相线L的常开开关K2-1延时闭合,包括稳压管Z1、Z2、晶闸管VTL1,稳压管Z2的正极、稳压管Z1的负极、晶闸管VTL1阳极均接收电压互感器感应的主电源中相线L上的电压,稳压管Z2的负极分别连接电阻R1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接地电容C1的一端、稳压管Z1的正极晶闸管VTL1控制极、接地电阻R2的一端,晶闸管VTL1的控制极连接电阻R3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运算放大器AR1的同相输入端、电阻R5的一端、电容C2的一端,运算放大器AR1的反相输入端分别连接电阻R4的一端、电位器RW1的可调端,电阻R4的另一端、电位器RW1的左端连接地,运算放大器AR1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电容C2的另一端、电位器RW1的右端、二极管D1的正极、二极管D2的负极,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运算放大器AR2的同相输入端,运算放大器AR2的反相输入端分别连接运算放大器AR2的输出端、二极管D1的负极、三极管Q1的基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6的一端、电阻R7的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继电器K1线圈一端、二极管D4的正极,继电器K1线圈另一端通过继电器K3的常闭触点K3-1和二极管D4的负极连接电源+5V,电阻R7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电解电容E1的正极,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8的一端,电阻R8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继电器K2线圈一端、二极管D5的正极,继电器K2线圈另一端通过继电器K3的常闭触点K3-2和二极管D5的负极连接电源+5V。
[0024] 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储荷泵电路在故障预测电路预测正常时或接受不到预测信号时,三极管Q5导通,允许变压器T1将主电源供电电压降压,经二极管D6整流后经导通的双向晶闸管VS1向电感L1、电阻R9、R10、R11和电容C4、C5、C6组成的储能电路充电,储存电能,双向晶闸管VS1的导通由电位器RP1采集储能电路的电能量,低于12V 的20﹪时,经反向击穿的稳压管Z3加到双向晶闸管VS1的控制极,双向晶闸管VS1触发导通,充电后电压经变压器T2、三极管Q6、Q7组成的升压电路转换为AC220V,经闭合的常闭开关K1-
2、常闭开关K2-1、常闭开关K3-1向负载供电,也即在主电源故障发生时,为储荷泵电路为负载供电,备份电源启动之后,由备份电源为负载供电,包括降压变压器T1,降压变压器T1的初级分别连接主电源的相线L和零线N,降压变压器T1的次级一端连接三极管Q5的发射极,降压变压器T1的次级另一端通过电容C3连接地,三极管Q5的基极连接运算放大器AR2的输出端,三极管Q5的集电极连接双向晶闸管VS1的主电极2,双向晶闸管VS1的主电极1连接电感L1的一端,电感L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9的一端、电阻R10的一端、电阻R11的一端,电阻R9、R10、电阻R1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4、C5、C6的一端,电容C4、C5、C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位器RP1的上端、变压器T2的引脚2,电位器RP1的可调端分别连接接地电容C7的一端、稳压管Z3的负极,稳压管Z3的正极连接双向晶闸管VS1的控制极,电位器RP1的下端连接地,变压器T2的引脚1分别连接三极管Q6的集电极、电阻R12的一端,电阻R12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7的基极,变压器T2的引脚3分别连接三极管Q7的集电极、电阻R13的一端,电阻R13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6的基极,变压器T2的次级一端经依次连接的继电器K1常开触点K1-2、继电器K2常闭触点K2-1、继电器K3常闭触点K3-1和变压器T2的次级另一端为负载提供电源。
[0025] 本发明具体使用时,电压互感器感应的主电源相线L的0-5V电压信号,超过允许偏差±7﹪时,也即电源低于204.6或高于235.4时,稳压管Z1或Z2反向击穿,晶闸管VTL1触发导通,电压信号进入运算放大器AR1、电阻R3-电阻R5、电位器RW1、电容C2组成的积分放大电路积分,计算出输出一定时间的电压变化率对应的电压信号,之后经运算放大器AR2、二极管D1、D2组成的绝对值电路计算出正的电压信号,电压变化率正向增长且高于允许偏差±9﹪对应的电压时,也即电源低于200.2或高于239.8时,预测为故障,三极管Q1导通,一路触发继电器K1线圈得电,串在主电源相线L的常闭开关K1-1延时断开,常开开关K1-2闭合,另一路经电阻R7和电解电容E1组成的延时电路RC延时后触发三极管Q2导通,继电器K2线圈得电,串在备份电源相线L的常开开关K2-1延时闭合,所述储荷泵电路在故障预测电路预测正常时或接受不到预测信号时,三极管Q5导通,允许变压器T1将主电源供电电压降压,经二极管D6整流后经导通的双向晶闸管VS1向电感L1、电阻R9、R10、R11和电容C4、C5、C6组成的储能电路充电,储存电能,双向晶闸管VS1的导通由电位器RP1采集储能电路的电能量,低于
12V 的20﹪时,经反向击穿的稳压管Z3加到双向晶闸管VS1的控制极,双向晶闸管VS1触发导通,充电后电压经变压器T2、三极管Q6、Q7组成的升压电路转换为AC220V,经闭合的常闭开关K1-2、常闭开关K2-1、常闭开关K3-1向负载供电,也即在主电源故障预发生时,由储荷泵电路为负载供电,备份电源启动之后,由备份电源为负载供电,解决了电源切换存在时间间隔的问题,所述短路判定电路通过电流互感器TA1检测负载中流过的电流,经电阻R14转换为电压,高于短路电流对应的阈值电压(也即设备正常运行时额定电流的7倍)时,三极管Q3、Q4组成复合管导通,电压经电阻R17和电容C8延时后,触发晶闸管VTL2导通,继电器K3线圈得电,常闭触点K3-1、K3-2均断开,使主电源、备份电源、储荷泵电路均不向负载供电,解决了负载短路引起的电源故障的问题。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