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微电子学 / 吸杂 / 一种用于电容器含浸的入液装置

一种用于电容器含浸的入液装置

阅读:765发布:2020-05-11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用于电容器含浸的入液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器含浸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容器含浸的入液装置,包括进液管、入气管和存放有 电解 液的储液桶,所述进液管的第一端部插接于所述储液桶,且所述进液管的第一端部位于所述电解液的液面以下,所述进液管的第二端部用于连通储液缸,所述入气管的第一端部与所述储液桶相连通,所述入气管的第二端部与外部空气相连通,且所述入气管的第二端部可拆卸的连接有端盖。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用于电容器含浸的入液装置,该用于电容器含浸的入液装置使得电解液的入液操作便捷,且避免电解液吸 水 或吸入杂质而导致性能变差。,下面是一种用于电容器含浸的入液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用于电容器含浸的入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液管、入气管和存放有电解液的储液桶,所述进液管的第一端部插接于所述储液桶,且所述进液管的第一端部位于所述电解液的液面以下,所述进液管的第二端部用于连通储液缸,所述入气管的第一端部与所述储液桶相连通,所述入气管的第二端部与外部空气相连通,且所述入气管的第二端部可拆卸的连接有端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容器含浸的入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桶包括桶盖,所述桶盖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储液桶的顶侧,所述进液管的第一端部和所述入气管的第一端部分别穿过所述桶盖并伸入所述储液桶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容器含浸的入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包括位于所述桶盖外侧的外支管和位于所述储液桶内部的内支管,所述外支管的一端与所述内支管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外支管的管径大于和所述内支管的管径,且所述外支管和所述内支管的连接处形成台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电容器含浸的入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气管包括相连接的直管和与所述直管呈倾斜设置的弯折管,所述直管穿接于所述桶盖且伸出所述储液桶,所述弯折管的一端与所述直管相连接,所述弯折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所述端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电容器含浸的入液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桶盖的外侧的所述直管的管壁与所述外支管的内壁相连接,位于所述储液桶内的所述直管的管壁与所述内支管的外壁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电容器含浸的入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气管和所述进液管一体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电容器含浸的入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管的管径和所述弯折管的管径相等,且所述直管的管径d与所述外支管的管径D之前形成的比值为a,其中a的取值范围为0<a≤0.35。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电容器含浸的入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的第一端部设置有第一圆,所述入气管的第一端部设置有第二圆倒角。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电容器含浸的入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扣接于所述入气管的第二端部。

说明书全文

一种用于电容器含浸的入液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器含浸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电容器含浸的入液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电解电容器的制造工艺包括裁切、钉接、卷绕、含浸、组立、洗净、套管、串排、老化、检测、包装等工序,其中,含浸工序直接影响电容器的性能及寿命,含浸工序一般在含浸机中进行。
[0003] 含浸作业中需要将储液桶中的电解液通过进液管加入至储液缸中,此后进一步完成含浸作业。现有技术中,储液桶设置有桶盖,且储液桶与储液缸之间设置有进液管,电解液由储液桶进入到储液缸的其中一种具体操作为,首先对储液缸抽真空使其产生负压,然后将储液桶的桶盖打开,此时储液桶内的电解液在大气压的作用下通过进液管被压入储液缸内,上述操作繁琐,且由于储液桶的桶盖敞开,容易导致杂质和空气中分进入至储液桶造成电解液性能变差,混入杂质存在腐蚀电容器的隐患,吸入水分易产生水合现象,上述均会对电容器的质量产生致命影响。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容器含浸的入液装置,该用于电容器含浸的入液装置使得电解液的入液操作便捷,且避免电解液吸水或吸入杂质而导致性能变差。
[0005]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容器含浸的入液装置,包括进液管、入气管和存放有电解液的储液桶,所述进液管的第一端部插接于所述储液桶,且所述进液管的第一端部位于所述电解液的液面以下,所述进液管的第二端部用于连通储液缸,所述入气管的第一端部与所述储液桶相连通,所述入气管的第二端部与外部空气相连通,且所述入气管的第二端部可拆卸的连接有端盖。
[0006] 可选的,所述储液桶包括桶盖,所述桶盖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储液桶的顶侧,所述进液管的第一端部和所述入气管的第一端部分别穿过所述桶盖并伸入所述储液桶内。
[0007] 可选的,所述进液管包括位于所述桶盖外侧的外支管和位于所述储液桶内部的内支管,所述外支管的一端与所述内支管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外支管的管径大于和所述内支管的管径,且所述外支管和所述内支管的连接处形成台阶。
[0008] 可选的,所述入气管包括相连接的直管和与所述直管呈倾斜设置的弯折管,所述直管穿接于所述桶盖且伸出所述储液桶,所述弯折管的一端与所述直管相连接,所述弯折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所述端盖。
[0009] 可选的,位于所述桶盖的外侧的所述直管的管壁与所述外支管的内壁相连接,位于所述储液桶内的所述直管的管壁与所述内支管的外壁相连接。
[0010] 可选的,所述入气管和所述进液管一体成型。
[0011] 可选的,所述直管的管径和所述弯折管的管径相等,且所述直管的管径d与所述外支管的管径D之前形成的比值为a,其中a的取值范围为0<a≤0.35。
[0012] 可选的,所述进液管的第一端部设置有第一圆,所述入气管的第一端部设置有第二圆倒角。
[0013] 可选的,所述端盖扣接于所述入气管的第二端部。
[001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用于电容器含浸的入液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0015] 电解液由储液桶进入至储液缸时,使得储液桶和储液缸产生压差,此时储液桶内的气压大于储液缸内的气压,将打开入气管的第二端部的端盖,则储液桶内的电解液随着进液管进入至储液缸内,完成入液作业,能够防止储液桶被压皱发生变形,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入液装置,本入液装置在入液操作时,只需打开入气管设置的端盖,不需要将储液桶的桶盖打开,且入气管的管口较小,从而能够避免因储液桶的桶盖敞开而导致杂质和空气中水分进入至储液桶造成电解液性能变差,且本申请中入液装置只需要将入气管设置的端盖打开即可使得空气不断补充至储液桶中,从而使得电解液的入液操作便捷。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现有技术中用于电容器含浸的入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用于电容器含浸的入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中:1、进液管;11、外支管;12、内支管;12a、第一圆倒角; 2、入气管;21、直管;21a、第二圆倒角;22、弯折管;3、储液桶; 4、端盖;5、桶盖;6、电解液。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20]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1]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用于电容器含浸的入液装置,包括进液管1、入气管2和存放有电解液6的储液桶3,所述进液管1的第一端部插接于所述储液桶3,且所述进液管1的第一端部位于所述电解液6的液面以下,所述进液管1的第二端部用于连通储液缸,所述入气管2的第一端部与所述储液桶3相连通,所述入气管2的第二端部与外部空气相连通,且所述入气管2的第二端部可拆卸的连接有端盖4。需要指出的是,在电解液6进入至储液缸时,需要使得储液桶3和储液缸产生压力差,具体操作可以是将储液缸的气体抽出,从而使得储液缸的内部压力小于大气压,则储液桶3内的电解液6能够沿进液管1进入至储液缸内,或者采用气等设备将储液桶3内的液体抽至储液缸内,而入气管2不断往储液桶3吸入空气,从而保证储液桶3内的电解液6能够顺利进入至储液缸内。而现有技术中,参见图1,储液桶3设置有桶盖5,且储液桶3与储液缸之间设置有进液管1,电解液6由储液桶3进入到储液缸的其中一种具体操作为,首先对储液缸抽真空使其产生负压,然后将储液桶3的桶盖5打开,此时储液桶3内的电解液6在大气压的作用下通过进液管1被压入储液缸内。
[0022]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电解液6由储液桶3进入至储液缸时,使得储液桶3和储液缸产生压力差,此时储液桶3内的气压大于储液缸内的气压,将打开入气管2的第二端部的端盖4,则储液桶3内的电解液 6随着进液管1进入至储液缸内,完成入液作业,能够防止储液桶3 被压皱发生变形,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入液装置,本入液装置在入液操作时,不需要将储液桶3的桶盖5打开,只需打开入气管2设置的端盖4,且入气管2的管口较小,从而能够避免因储液桶3的桶盖5 敞开而导致杂质和空气中水分进入至储液桶3造成电解液6性能变差,且本申请中入液装置只需要将入气管2设置的端盖4打开即可使得空气不断补充至储液桶3中,从而使得电解液6的入液操作便捷。
[0023]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储液桶3包括桶盖5,所述桶盖5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储液桶3的顶侧,所述进液管1的第一端部和所述入气管2 的第一端部分别穿过所述桶盖5并伸入所述储液桶3内,储液桶3设置桶盖5使得整个储液桶3结构稳定,而进液管1和入气管2连接在桶盖5上,从而使得整个结构连接方便,需要指出的是,进液管1、入气管2与桶盖5之间的连接处连接紧密,根据需要在上述连接处设置密封圈,从而确保整个结构紧密不会发生漏气。
[0024] 其中,所述进液管1包括位于所述桶盖5外侧的外支管11和位于所述储液桶3内部的内支管12,所述外支管11的一端与所述内支管 12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外支管11的管径大于和所述内支管12的管径,且所述外支管11和所述内支管12的连接处形成台阶,需要指出的是,形成的台阶上为入气管2提供了容纳空间,使得进液管1和入气管2 的结构稳定。
[0025] 优选地,所述入气管2包括相连接的直管21和与所述直管21呈倾斜设置的弯折管22,所述直管21穿接于所述桶盖5且伸出所述储液桶3,所述弯折管22的一端与所述直管21相连接,所述弯折管22的另一端连接有所述端盖4,采用直管21使得入气管2的连接方便,而弯折管22的设置使得进气操作方便,能够更容易在弯折管22的端部连接端盖4,且避免端盖
4对进液管1造成干扰。进一步地,位于所述桶盖5的外侧的所述直管21的管壁与所述外支管
11的内壁相连接,位于所述储液桶3内的所述直管21的管壁与所述内支管12的外壁相连接。
则进液管1和入气管2同壁设置,而直管21的管壁与内支管12 的外壁相连接,由此保证空气和电解液6相分离,避免空气由进液管1 进入至储液缸内。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入气管2和所述进液管1一体成型,从而使得进液管1和入气管2结构稳定,且加工方便。
[0026] 具体地,所述直管21的管径和所述弯折管22的管径相等,且所述直管21的管径d与所述外支管11的管径D之前形成的比值为a,其中a的取值范围为0<a≤0.35,从而保证入气管2能够导入足够的空气至储液桶3,从而确保储液桶3内的电解液6顺利进入至储液缸,当上述比值过小时,则使得空气量不够,使得储液桶3的电解液6不能顺利进入储液缸,而当是上述比值过大时,则过大管径的导气管容易使得杂质和水分进入至储液桶3中,故上述a的取值为优选技术方案。
[0027] 优选地,所述进液管1的第一端部设置有第一圆倒角12a,从而防止进液管1的端口与桶底接触时发生堵塞,便于入液操作顺利进行,所述入气管2的第一端部设置有第二圆倒角21a。进一步地,所述端盖 4扣接于所述入气管2的第二端部,即端盖4为按压式结构,则不需要螺旋拧开,操作方便。
[0028] 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电容器含浸的入液装置,电解液6由储液桶3进入至储液缸时,使得储液桶3和储液缸产生压力差,此时储液桶3内的气压大于储液缸内的气压,将打开入气管2的第二端部的端盖4,则储液桶3内的电解液6随着进液管1进入至储液缸内,完成入液作业,能够防止储液桶3被压皱发生变形,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入液装置,本入液装置在入液操作时,不需要将储液桶3的桶盖5打开,只需打开入气管2设置的端盖4,且入气管2的管口较小,从而能够避免因储液桶3的桶盖5敞开而导致杂质和空气中水分进入至储液桶3造成电解液6性能变差,且本申请中入液装置只需要将入气管2设置的端盖4打开即可使得空气不断补充至储液桶3中,从而使得电解液6的入液操作便捷。
[0029]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0030]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