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0001] 本
发明涉及
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远程通信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地灾监测系统是采集地质灾害监测点数据,并将数据通过网络传输模
块(包括4G模块、GPRS模块、CDMA模块、北斗通信模块)传输到远程
数据中心。地质灾害监测点大部分处于偏远地区,网络
信号不好,数据经常出现丢失、不完整情况,数据的完整性对地质灾害监测点的数据分析,危险预测及其重要,人工去现场获取灾害点数据难度大、成本高。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
现有技术中的地灾监测系统远程传输数据易丢失、完整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远程通信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能够有效避免数据丢失,提高远程数据传输的完整性。
[0004] 一种远程通信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0007] 选择一个远程中心,并判断所述远程中心是否正常工作;
[0008] 如果所述远程中心正常工作,将所述存储器中的地灾监测数据发送至所述远程中心,并判断所述地灾监测数据是否发送成功;
[0009] 如果发送不成功,则检测发送次数是否大于预设重发次数;
[0010] 如果发送次数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重发次数,则将所述地灾监测数据进行重发;
[0011] 如果发送次数大于预设重发次数,则将未发送地灾监测数据存储至存储器,置存储标识,进入下一个远程中心的地灾监测数据发送;
[0012] 如果当前的地灾监测数据发送成功,则检测是否存在上一次未发送地灾监测数据,如果存在,则进行补发。
[0013] 进一步地,所述存储器包括历史数据存储区和未发送数据存储区,所述地灾监测数据存储于所述历史数据存储区,所述未发送地灾监测数据存储于所述未发送数据存储区。
[0014] 进一步地,每个远程中心对应一个未发送数据存储区。
[0015] 进一步地,判断所述远程中心是否正常工作,包括:
[0016] 发送检测信号至所述远程中心,并判断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是否收到应答;
[0017] 如果收到应答,则确定所述远程中心正常工作。
[0018] 进一步地,检测是否存在上一次未发送地灾监测数据,如果存在,则进行补发,包括:
[0019] 检测当前远程中心对应的未发送数据存储区是否存在存储标识;
[0020] 如果存在存储标识,则确定存在上一次未发送地灾监测数据;
[0021] 将所述未发送地灾监测数据进行发送;
[0022] 判断所述未发送地灾监测数据是否发送成功;
[0023] 如果发送成功,则清零所述存储标识并清空所述未发送数据存储区;
[0024] 如果发送不成功,则对未发送地灾监测数据进行存储,并置新的存储标识。
[0025] 进一步地,判断所述地灾监测数据或者未发送地灾监测数据是否发送成功,包括:
[0026] 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检测是否收到远程中心发送的应答;
[0027] 如果收到应答,则确定所述地灾监测数据或者未发送地灾监测数据发送成功。
[0028] 进一步地,与所述远程中心通信的方式为4G、GPRS、CDMA或者北斗通信方式。
[0029] 进一步地,如果采用北斗通信方式,则每次补发所述未发送地灾监测数据的数量为10条。
[0030] 一种远程通信
数据处理系统,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多个传感器以及至少两个远程中心,所述多个传感器用于采集地灾监测数据,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
[0031] 控制多个传感器采集地灾监测数据;
[0032] 将所述地灾监测数据存储至存储器;
[0033] 选择一个远程中心,并判断所述远程中心是否正常工作;
[0034] 如果所述远程中心正常工作,将所述存储器中的地灾监测数据发送至所述远程中心,并判断所述地灾监测数据是否发送成功;
[0035] 如果发送不成功,则检测发送次数是否大于预设重发次数;
[0036] 如果发送次数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重发次数,则将所述地灾监测数据进行重发;
[0037] 如果发送次数大于预设重发次数,则将未发送地灾监测数据存储至存储器,置存储标识,进入下一个远程中心的地灾监测数据发送;
[0038] 如果当前的地灾监测数据发送成功,则检测是否存在上一次未发送地灾监测数据,如果存在,则进行补发。
[0039] 进一步地,所述远程中心的数量不超过5个。
[0040] 本发明提供的远程通信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能够对地灾监测数据进行重发的补发,最大限度的避免地灾监测数据的丢失,提高地灾监测数据的完整性。
附图说明
[0041]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远程通信数据处理方法一种
实施例的步骤图。
[0042]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远程通信数据处理方法一种实施例的
流程图。
[0043]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远程通信数据处理系统一种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4]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45] 实施例一
[0046] 参考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远程通信数据处理方法,包括[0047] 步骤S101,控制多个传感器采集地灾监测数据;
[0048] 步骤S102,将所述地灾监测数据存储至存储器;
[0049] 步骤S103,选择一个远程中心,并判断所述远程中心是否正常工作;
[0050] 步骤S104,如果所述远程中心正常工作,将所述存储器中的地灾监测数据发送至所述远程中心,并判断所述地灾监测数据是否发送成功;
[0051] 步骤S105,如果发送不成功,则检测发送次数是否大于预设重发次数;
[0052] 步骤S106,如果发送次数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重发次数,则将所述地灾监测数据进行重发;
[0053] 步骤S107,如果发送次数大于预设重发次数,则将未发送地灾监测数据存储至存储器,置存储标识,进入下一个远程中心的地灾监测数据发送;
[0054] 步骤S108,如果当前的地灾监测数据发送成功,则检测是否存在上一次未发送地灾监测数据,如果存在,则进行补发。
[0055] 具体地,执行步骤S101,多个传感器设置于地灾监测区域,传感器包括但不限于
温度传感器、
湿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等,用于采集地灾监测数据。
[0056] 进一步地,执行步骤S102,将地灾监测数据存储至存储器,具体地,所述存储器包括历史数据存储区和未发送数据存储区,采集到的地灾监测数据存储于所述历史数据存储区。
[0057] 进一步地,执行步骤S103,选择一个远程中心,并判断该远程中心是否正常工作。具体地,发送检测信号至所述远程中心,并判断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是否收到应答,如果收到应答,则确定所述远程中心正常工作,如果没有收到应答,则对下一个远程中心发送检测信号,判断下一个远程中心,直到找到正常工作的远程中心。
[0058] 进一步地,执行步骤S104,如果远程中心正常工作,将存储器中历史数据存储区存储的地灾监测数据发送至所述远程中心,并判断所述地灾监测数据是否发送成功。
[0059] 具体地,判断所述地灾监测数据是否发送成功,包括:
[0060] 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检测是否收到远程中心发送的应答;
[0061] 如果收到应答,则确定所述地灾监测数据或者未发送地灾监测数据发送成功。
[0062] 进一步地,执行步骤S105,如果发送不成功,则检测发送次数是否大于预设重发次数,预设重发次数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
[0063] 进一步地,执行步骤S106,如果发送次数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重发次数,则将所述地灾监测数据进行重发。
[0064] 进一步地,执行步骤S107,如果发送次数大于预设重发次数,则将未发送地灾监测数据存储至存储器的未发送数据存储区,并置存储标识,进入下一个远程中心的地灾监测数据发送。
[0065] 每个远程中心对应一个未发送数据存储区。
[0066] 下一个远程中心的数据发送流程同步骤S101-步骤S107。
[0067] 进一步地,执行步骤S108,如果当前的地灾监测数据发送成功,则检测是否存在上一次未发送的地灾监测数据,由于每个远程中心对应一个未发送数据存储区,因此通过检测该未发送数据存储区的存储标识,判断是否存在上一次未发送的地灾监测数据,如果存在,则进行数据的补发。
[0068] 具体地,数据的补发,包括:
[0069] 将所述未发送地灾监测数据进行发送;
[0070] 判断所述未发送地灾监测数据是否发送成功;
[0071] 如果发送成功,则清零所述存储标识并清空所述未发送数据存储区;
[0072] 如果发送不成功,则对未发送地灾监测数据进行存储,并置新的存储标识。
[0073] 进一步地,判断未发送地灾监测数据是否发送成功,包括:
[0074] 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检测是否收到远程中心发送的应答;
[0075] 如果收到应答,则确定未发送地灾监测数据发送成功。
[0076] 补发不成功的地灾监测数据,下一次向该远程中心发送数据成功后再次进行补发。
[0077]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与所述远程中心通信的方式为4G、GPRS、CDMA或者北斗通信方式。
[0078] 进一步地,如果采用北斗通信方式,则每次补发所述未发送地灾监测数据的数量为10条。
[0079] 本实施例提供的远程通信数据处理方法,能够对地灾监测数据进行重发的补发,最大限度的避免地灾监测数据的丢失,提高地灾监测数据的完整性。
[0080] 实施例二
[0081] 参考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远程通信数据处理系统,包括处理器201、存储器202,、多个传感器203以及至少两个远程中心204,多个传感器203用于采集地灾监测数据,处理器201用于执行:
[0082] 控制多个传感器203采集地灾监测数据;
[0083] 将地灾监测数据存储至存储器202;
[0084] 选择一个远程中心204,并判断远程中心204是否正常工作;
[0085] 如果远程中心204正常工作,将存储器202中的地灾监测数据发送至远程中心204,并判断地灾监测数据是否发送成功;
[0086] 如果发送不成功,则检测发送次数是否大于预设重发次数;
[0087] 如果发送次数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重发次数,则将所述地灾监测数据进行重发;
[0088] 如果发送次数大于预设重发次数,则将未发送地灾监测数据存储至存储器202,置存储标识,进入下一个远程中心的地灾监测数据发送;
[0089] 如果当前的地灾监测数据发送成功,则检测是否存在上一次未发送地灾监测数据,如果存在,则进行补发。
[0090]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远程中心204的数量不超过5个。
[0091]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存储器202包括历史数据存储区和未发送数据存储区,地灾监测数据存储于所述历史数据存储区,所述未发送地灾监测数据存储于所述未发送数据存储区。
[0092] 每个远程中心对应一个未发送数据存储区。
[0093] 进一步地,处理器201还用于执行:
[0094] 送检测信号至所述远程中心,并判断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是否收到应答;
[0095] 如果收到应答,则确定所述远程中心正常工作。
[0096] 进一步地,处理器201还用于执行:
[0097] 检测当前远程中心对应的未发送数据存储区是否存在存储标识;
[0098] 如果存在存储标识,则确定存在上一次未发送地灾监测数据;
[0099] 将所述未发送地灾监测数据进行发送;
[0100] 判断所述未发送地灾监测数据是否发送成功;
[0101] 如果发送成功,则清零所述存储标识并清空所述未发送数据存储区;
[0102] 如果发送不成功,则对未发送地灾监测数据进行存储,并置新的存储标识。
[0103] 进一步地,处理器201还用于执行:
[0104] 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检测是否收到远程中心发送的应答;
[0105] 如果收到应答,则确定所述地灾监测数据或者未发送地灾监测数据发送成功。
[0106] 具体工作原理请参考实施例一,在此不再赘述。
[0107] 本实施例提供的远程通信数据处理系统,能够对地灾监测数据进行重发的补发,最大限度的避免地灾监测数据的丢失,提高地灾监测数据的完整性。
[0108]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
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