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人工智能 / 泛在智能 / 一种上呼吸道扩张器及其应用方法

一种上呼吸道扩张器及其应用方法

阅读:1020发布:2020-06-03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上呼吸道扩张器及其应用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一种上 呼吸道 扩张器及其应用方法,属于医用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囊壁腔和充气管,所述囊壁腔为密闭结构,包括外 侧壁 和内侧壁,外侧壁与内侧壁之间通过多根分布均匀的 连接线 连接;充气管的一端与囊壁腔密封连接,另一端与充气 阀 门 连接。本 发明 采用软质材料制作,在 负压 条件下,占据空间较小,适用于张口度较小的病人,能够使上呼吸道扩张,咽喉部位空间扩大,为纤支镜等器械置入咽喉部位提供清晰的观察效果,无需特殊培训的麻醉医生,就能使用纤支镜完成气管 插管 ,极大降低了纤支镜操作的技术 水 平,为纤支镜广泛应用于解决困难气道,提供有利条件;由于上呼吸道变得通畅及免于损伤、咽喉部 视野 清晰,也为实现智能 机器人 进行气管插管铺平了道路。,下面是一种上呼吸道扩张器及其应用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上呼吸道扩张器,其特征是:包括囊壁腔(1)和充气管(2),所述囊壁腔(1)为密闭结构,包括外侧壁(3)和内侧壁(4),外侧壁(3)与内侧壁(4)之间通过一根以上均匀分布的连接线(5)连接,连接线的长度为2mm;所述充气管(2)的一端与囊壁腔(1)密封连接,另一端与充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呼吸道扩张器,其特征是:所述囊壁腔(1)负压状态截面最大直径小于0.5cm。
3.一种上呼吸道扩张器的应用方法,其特征是:应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呼吸道扩张器,辅助医疗器械置入咽喉部位进行治疗辅助治疗,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取一种上呼吸道扩张器,其囊壁腔(1)处于负压状态,且与上呼吸道弯曲形状一致,在囊壁腔(1)的外表面涂医用固定明胶;
步骤二、将上呼吸道扩张器囊壁腔(1)自口腔置入,通过医用固定明胶润滑软化,置入口腔舌根部位;
步骤三、打开充气阀门,自充气管(2)向囊壁腔(1)充气,使上呼吸道全程扩张,将纤支镜置入咽部,通过纤支镜辅助观察,完成气管插管

说明书全文

一种上呼吸道扩张器及其应用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医用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上呼吸道扩张器及其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正常情况下,人体口腔、舌咽部、口咽部、后咽部,即上呼吸道是开放的。病人麻醉诱导后,上呼吸道完全闭合,变成了一个潜在的腔隙,使用纤支镜气管插管时,一般是托下颌前移舌根,使上呼吸道张开,或纤支镜引导器使纤支镜到达咽喉部,但由于咽喉部空间较小、视野不清晰,特殊培训人员才能快速调整操作、识别声,经验少的操作者很难迅速、有效完成气管插管,极大限制了纤支镜的普遍应用。
[0003] 目前应用的使上呼吸道开放的器械,如口咽通气道、纤支镜引导器等,都是硬质的固定形状,张口度小于1cm病人不能使用;目前的鼻咽通气道可以用于张口度较小的病人进行纤支镜置入咽喉部,此两者由于空间狭小,观察声门等周围器官有很大困难,进行纤支镜专门培训的医生,才能实现观察声门、进入气管,进行气管插管。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上呼吸道扩张器及其应用方法,使上呼吸道扩张、通畅,使咽喉部空间扩大,纤支镜进入咽喉腔后视野清晰,操作者无需特殊培训和经验,就能容易观察到声门,快速完成气管插管。
[0005] 一种上呼吸道扩张器,其特征是:包括囊壁腔和充气管,所述囊壁腔为密闭结构,包括外侧壁和内侧壁,外侧壁与内侧壁之间通过一根以上均匀分布的连接线连接,连接线的长度为2mm;所述充气管的一端与囊壁腔密封连接,另一端与充气门连接。
[0006] 所述囊壁腔负压状态截面最大直径小于0.5cm。
[0007] 一种上呼吸道扩张器的应用方法,其特征是:应用一种上呼吸道扩张器,辅助医疗器械置入咽喉部位进行治疗辅助治疗,包括以下步骤,
[0008] 步骤一、取一种上呼吸道扩张器,其囊壁腔处于负压状态,且与上呼吸道弯曲形状一致,在囊壁腔的外表面涂医用固定明胶;
[0009] 步骤二、将上呼吸道扩张器囊壁腔自口腔置入,通过医用固定明胶润滑软化,置入口腔舌根部位;
[0010] 步骤三、打开充气阀门,自充气管向囊壁腔充气,使上呼吸道全程扩张,将纤支镜置入咽部,通过纤支镜辅助观察,完成气管插管。
[0011] 通过上述设计方案,本发明可以带来如下有益效果:一种上呼吸道扩张器及其应用方法,采用软质材料制作,在负压条件下,占据空间较小,适用于张口度较小的病人,能够使上呼吸道扩张,咽喉部位空间扩大,为纤支镜等器械置入咽喉部位提供清晰的观察效果,无需特殊培训的麻醉医生,就能使用纤支镜完成气管插管,极大降低了纤支镜操作的技术平,为纤支镜广泛应用于解决困难气道,提供了有利条件。由于上呼吸道变得通畅及免于损伤、咽喉部视野清晰,也为实现智能机器人进行气管插管铺平了道路。附图说明
[0012]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3] 图1为本发明一种上呼吸道扩张器充气后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为本发明一种上呼吸道扩张器囊壁腔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5] 图3为本发明一种上呼吸道扩张器囊壁腔纵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6] 图中1-囊壁腔、2-充气管、3-外侧壁、4-内侧壁、5-连接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一种上呼吸道扩张器及其应用方法,如图1~图3所示,包括囊壁腔1和充气管2,其中,囊壁腔1为密闭结构,由柔性、耐拉强度大、弹性好、耐磨、无生物毒性、极薄的面料制作,包括外侧壁3和内侧壁4,外侧壁3与内侧壁4之间通过一根以上的连接线5连接,连接线5为柔性、无弹材料制备,连接线5的长度为2mm,均匀分布在外侧壁3和内侧壁4之间,囊壁腔卷曲为内径0.5cm~2cm圆桶;所述充气管2的一端与囊壁腔1密封连接,另一端与充气阀门连接;囊壁腔1通过充气管2充气后,形状与口腔至咽喉之间的曲线一致。
[0018] 本发明的应用方法为:使用前,本发明一种上呼吸道扩张器囊壁腔1处于负压状态,并保持上呼吸道的弯曲形状,外表面薄薄涂一层医用固定明胶,其截面最大直径小于0.5cm;囊壁腔1负压及医用固定明胶会保证其一定强度,维持弯曲形状。当囊壁腔1自口腔置入时,医用固定明胶遇到水分,有润滑作用,又能够快速软化,能够顺利将其置入舌根部位,然后打开充气阀门,通过充气管2对囊壁腔1进行充气,充气后的囊壁腔1就能够使上呼吸道全程扩张,为纤支镜等器械置入咽喉部位提供清晰的观察效果,为经过声门、进入气管创造最佳条件。
[0019] 本发明的上呼吸道扩张器为软质面料制作,负压条件下占据空间变小,适用于张口度小于1cm的病人,而且能够使上呼吸道扩张,咽喉部位空间扩大,为纤支镜等器械置入咽喉部位提供清晰的观察效果,无需特殊培训的麻醉医生,就能使用纤支镜完成气管插管,极大降低了纤支镜操作的技术水平,为纤支镜广泛应用于解决困难气道,提供了有利条件。由于上呼吸道变得通畅及免于损伤、咽喉部视野清晰,也为实现智能机器人进行气管插管铺平了道路。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