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化学元素和化合物 /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 甲苯 / 脂肪环桥联芳香类二胺单体的制备方法

脂肪环桥联芳香类二胺单体的制备方法

阅读:202发布:2020-05-08

专利汇可以提供脂肪环桥联芳香类二胺单体的制备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一种脂肪环桥联芳香类二胺 单体 的制备方法,属于聚酰亚胺用二胺单体的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脂肪环桥联芳香类二胺单体的制备方法,是以环烷基 酮 和胺为原料,以 甲苯 为共沸剂,在全氟磺酸 树脂 /SiO2固体酸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亲核反应,然后进行后处理,得到脂肪环桥联芳香类二胺单体。本发明不仅降低了反应 温度 ,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了反应收率,还降低了后处理的毒性,降低了生产成本,适用范围广。,下面是脂肪环桥联芳香类二胺单体的制备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脂肪环桥联芳香类二胺单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环烷基和胺为原料,以甲苯为共沸剂,在全氟磺酸树脂/SiO2固体酸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反应,然后进行后处理,得到脂肪环桥联芳香类二胺单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脂肪环桥联芳香类二胺单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环烷基酮为环己酮、4-甲基环己酮、3,3,5-三甲基环己酮、2-金刚烷酮或2-降片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脂肪环桥联芳香类二胺单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胺为苯胺、2,6-二甲基苯胺或2,6-二氟苯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脂肪环桥联芳香类二胺单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环烷基酮与胺的摩尔比为1:3-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脂肪环桥联芳香类二胺单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环烷基酮与甲苯的摩尔比为1.7-4.3: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脂肪环桥联芳香类二胺单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温度为110-115℃,反应时间为6.5-9.5h。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脂肪环桥联芳香类二胺单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后处理包括调pH、分液、减压蒸馏、打浆、过滤和干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脂肪环桥联芳香类二胺单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打浆溶剂为石油醚-乙醇体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脂肪环桥联芳香类二胺单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石油醚与乙醇体积比为8:1-10: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脂肪环桥联芳香类二胺单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全氟磺酸树脂/SiO2固体酸催化剂重复使用3-5次。

说明书全文

脂肪环桥联芳香类二胺单体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脂肪环桥联芳香类二胺单体的制备方法,属于聚酰亚胺用二胺单体的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聚酰亚胺(PI)是众所周知的具有优良热稳定性、良好的介电性能、耐化学性和尺寸稳定性的高分子材料。然而,大多数传统芳香族聚酰亚胺薄膜通常为浅黄色到深褐色,其可见光(波长400~700nm)透光率低下,在500nm处透光率不到40%,在400nm附近时被100%吸收,严重限制了其在光学或光学-电领域如柔性太阳辐射保护膜、液晶显示器取向膜和光学半波导体材料等方面的应用。增加PI透明性的原则是避免或减少共轭单元,减少分子内或分子间的传荷作用。将脂环结构引入PI分子中能够有效抑制PI分子内和分子间电荷转移络合物的形成,进而可显著减弱PI在紫外-可见光区域的吸收。
[0003] 目前,合成以1,1-双(4-基苯基)环己烷(BACH)为代表的脂环二胺单体的方法主要是在盐酸催化下,胺与环烷基发生亲核反应,或者胺的盐酸盐与环烷基酮直接进行亲核反应,但目前合成方法普遍存在反应温度高,时间长,收率较低等问题,后处理中也常用毒性较大的苯作为重结晶溶剂,有的还需要活性炭除色,进一步增加了成本。
[0004] 合成文献(Macromolecules,1997,30,5606-5611,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oluble Polyimides from1,1-Bis(4-aminophenyl)cyclohexane Derivatives)使用35%盐酸作为催化剂,BACH收率较好,为79.4%,反应温度相对较低,为
120℃,但反应时间长达20h,且使用苯作为重结晶溶剂。
[0005] 文献(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2013,78,72-59-7263,Guanidine-Guanidinium Cooperation in Bifunctional Artificial Phosphodiesterases Based on Diphenylmethane Spacers;gemDialkyl Effect on Catalytic Efficiency)使用35%盐酸作为催化剂,BACH收率为60%,反应温度高达150℃,反应时间长达48h。
[0006] 文献(Spectroscopy Letters,40:1,97-112,2007,Microwave Irradiated and Classical Syntheses of Symmetric Double Schiff Bases of 1,1'-Bis(4-aminophe-nyl)cyclohexane and their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使用胺盐作为原料,未使用催化剂,反应时间相对较短,为11h,反应温度为120-150℃,BACH收率仅为32%,后处理使用苯-正己烷作为重结晶溶剂。
[0007] 文献(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Part A:Polymer Chemistry,Vol.37,3449–3454(1999),SynthesisandCharacterization of Soluble Polyimides from 2,2-Bis(4-aminophenyl)cycloalkane Derivatives)未应用催化剂,2,2-双(4-氨基苯基)降片酮合成反应温度高达140-160℃,反应时间长达20h,使用活性炭作为除色剂,收率仅为35.2%。
[0008] 基于目前技术,优化工艺条件,降低反应温度,缩短反应时间,提高反应效率和收率,更具有工业化生产价值。

发明内容

[0009]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脂肪环桥联芳香类二胺单体的制备方法,其不仅降低了反应温度,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了反应收率,还降低了后处理的毒性,降低了生产成本,适用范围广。
[0010] 本发明所述的脂肪环桥联芳香类二胺单体的制备方法,是以环烷基酮和胺为原料,以甲苯为共沸剂,在全氟磺酸树脂/SiO2固体酸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亲核反应,然后进行后处理,得到脂肪环桥联芳香类二胺单体。
[0011] 所述环烷基酮优选为环己酮、4-甲基环己酮、3,3,5-三甲基环己酮、2-金刚烷酮或2-降冰片酮。
[0012] 所述胺优选为苯胺、2,6-二甲基苯胺或2,6-二氟苯胺。
[0013] 所述环烷基酮与胺的摩尔比为1:3-5。
[0014] 所述环烷基酮与甲苯的摩尔比为1.7-4.3:1。
[0015] 所述反应温度为110-115℃。
[0016] 所述反应时间为6.5-9.5h。
[0017] 所述后处理包括调pH、分液、减压蒸馏、打浆、过滤和干燥。
[0018] 打浆溶剂为石油醚-乙醇体系。
[0019] 石油醚与乙醇体积比为8:1-10:1。
[0020] 所述全氟磺酸树脂/SiO2固体酸催化剂重复使用3-5次。
[0021] 所述全氟磺酸树脂/SiO2固体酸催化剂,参照本公司专利CN105665018A公开的方法进行制备,具体的制备方法举例如下:
[0022] 将交换容量为1.1的全氟磺酸树脂加入到乙醇-溶液中,高压、回流装置下,250℃机械搅拌8h,蒸发浓缩得到固含量为5%的全氟磺酸树脂溶液。向40g正烷乙酯中加入13.84g去离子水,然后在搅拌下加入10ml 0.04mol/L的HCl溶液,搅拌至澄清后继续在搅拌下将水解后的正硅酸乙酯溶液加入到38.44g全氟磺酸树脂和38.44g 0.05mol/L NaOH混合溶液中,溶液很快凝胶,然后将凝胶覆盖箔纸于75℃烘干2d,然后去掉铝箔纸于95℃恒温干燥箱中干燥1d得到固体颗粒,最后将固体颗粒于真空干燥箱140℃干燥1.5d,得到完全干燥的固体颗粒。然后将固体颗粒碾碎,用3.5mol/L HCl溶液浸泡5次,每次5min,然后用纯水洗涤,每次3min,烘干,然后将烘干的固体颗粒320℃高温煅烧,得到全氟磺酸树脂/SiO2固体酸催化剂。
[0023] 本发明涉及到的反应方程式如下
[0024]
[0025]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6] (1)本发明通用性较强,涉及原料胺和酮的选择种类多;
[0027] (2)本发明使用自制的全氟磺酸树脂/SiO2超强固体酸作为催化剂,并加入甲苯作为共沸剂,可以去除反应中产生的水,从而促进反应的正向进行,将120-160℃的反应温度降为110-115℃,提高了生产安全性;将反应时间由十几到二十几小时缩短为6.5-9.5小时;另外将收率由32%-79.4%提高至63.2-89.8%;
[0028] (3)本发明改进了后处理方式,取代了以苯为溶剂进行重结晶的方式,降低了毒性,得到纯度99%以上、色泽优良的产品;避免了使用活性炭除色,降低了成本;
[0029] (4)本发明中,使用自制的固体酸催化剂,降低了对反应器的腐蚀性,可重复使用性良好,重复使用3-5次后催化效率降低不明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其并不限制本发明的实施。
[0031] 所述全氟磺酸树脂/SiO2固体酸催化剂,参照本公司专利CN105665018A公开的方法进行制备,具体的制备方法如下:
[0032] 将交换容量为1.1的全氟磺酸树脂加入到乙醇-水溶液中,高压、回流装置下,250℃机械搅拌8h,蒸发浓缩得到固含量为5%的全氟磺酸树脂溶液。向40g正硅烷乙酯中加入13.84g去离子水,然后在搅拌下加入10ml 0.04mol/L的HCl溶液,搅拌至澄清后继续在搅拌下将水解后的正硅酸乙酯溶液加入到38.44g全氟磺酸树脂和38.44g 0.05mol/L NaOH混合溶液中,溶液很快凝胶,然后将凝胶覆盖铝箔纸于75℃烘干2d,然后去掉铝箔纸于95℃恒温干燥箱中干燥1d得到固体颗粒,最后将固体颗粒于真空干燥箱140℃干燥1.5d,得到完全干燥的固体颗粒。然后将固体颗粒碾碎,用3.5mol/L HCl溶液浸泡5次,每次5min,然后用纯水洗涤,每次3min,烘干,然后将烘干的固体颗粒320℃高温煅烧,得到全氟磺酸树脂/SiO2固体酸催化剂。
[0033] 实施例1
[0034] 向安有共沸器的三口瓶中加入8g上述制备的固体酸催化剂,然后加入25g(0.255mol)环己酮、13.82g(0.15mol)甲苯和71.2g(0.764mol)苯胺于115℃反应8h,降至室温后将催化剂滤出,用乙醇洗涤,50℃干燥3h以备重复使用。将反应液用NaOH溶液调至pH=10,分液,取有机相减压蒸馏出过量的苯胺(苯胺可重复使用),然后加入100ml V(石油醚):
V(乙醇)=9:1的溶液于0℃,有白色固体产物BACH析出,过滤,干燥,产品收率为67%,纯度为99%。催化剂重复使用三次反应收率降低不明显,收率依次为82.2%、81.8%和81.3%。
[0035] 实施例2
[0036] 向安有共沸器的三口瓶中加入8g上述制备的固体酸催化剂,然后加入25g(0.255mol)环己酮、13.82g(0.15mol)甲苯和118.7g(1.27mol)苯胺于115℃反应8h,降至室温后将催化剂滤出,用乙醇洗涤,50℃干燥3h以备重复使用。将反应液用NaOH溶液调至pH=10,分液,取有机相减压蒸馏出过量的苯胺(苯胺可重复使用),然后加入100ml V(石油醚):
V(乙醇)=9:1的溶液于0℃打浆,有白色固体产物BACH析出,过滤,干燥,产品收率为
89.2%,纯度为99.3%。催化剂重复使用三次反应收率降低不明显,收率依次为89.2%、
88.5%和87.8%。
[0037] 实施例3
[0038] 向安有共沸器的三口瓶中加入8g上述制备的固体酸催化剂,然后加入25g(0.255mol)环己酮、13.82g(0.15mol)甲苯和94.9g(1.02mol)苯胺于115℃反应8h,待降至室温后将催化剂滤出,用乙醇洗涤,50℃干燥3h以备重复使用。将反应液用NaOH溶液调至pH=10,分液,取有机相减压蒸馏出过量的苯胺(苯胺可重复使用),然后加入100ml V(石油醚):V(乙醇)=9:1的溶液于0℃打浆,有白色固体产物BACH析出,过滤,干燥,产品收率为89.8%,纯度为99.5%。催化剂重复使用三次反应收率降低不明显,收率依次为89.8%、
87.6%和88.1%。
[0039] 实施例4
[0040] 向安有共沸器的三口瓶中加入8g上述制备的固体酸催化剂,然后加入25g(0.255mol)环己酮、9.2g(0.1mol)甲苯和94.9g(1.02mol)苯胺于115℃反应8h,待降至室温后将催化剂滤出,用乙醇洗涤,50℃干燥3h以备重复使用。将反应液用NaOH溶液调至pH=10,分液,取有机相减压蒸馏出过量的苯胺(苯胺可重复使用),然后加入100ml V(石油醚):
V(乙醇)=9:1的溶液于0℃打浆,有白色固体产物BACH析出,过滤,干燥,产品收率为
88.9%,纯度为99.2%。催化剂重复使用三次反应收率降低不明显,收率依次为88.9%、
89.1%和88.1%。
[0041] 实施例5
[0042] 向安有共沸器的三口瓶中加入8g上述制备的固体酸催化剂,然后加入25g(0.255mol)环己酮、5.6g(0.06mol)甲苯和94.9g(1.02mol)苯胺于115℃反应8h,待降至室温后将催化剂滤出,用乙醇洗涤,50℃干燥3h以备重复使用。将反应液用NaOH溶液调至pH=10,分液,取有机相减压蒸馏出过量的苯胺(苯胺可重复使用),然后加入100ml V(石油醚):
V(乙醇)=9:1的溶液于0℃打浆,有白色固体产物BACH析出,过滤,干燥,产品收率为
75.2%,纯度为99%。催化剂重复使用三次反应收率降低不明显,收率依次为75.2%、
74.6%和73.9%。
[0043] 实施例6
[0044] 向安有共沸器的三口瓶中加入8g上述制备的固体酸催化剂,然后加入25g(0.255mol)环己酮、9.2g(0.1mol)甲苯和94.9g(1.02mol)苯胺于115℃反应8h,待降至室温后将催化剂滤出,用乙醇洗涤,50℃干燥3h以备重复使用。将反应液用NaOH溶液调至pH=10,分液,取有机相减压蒸馏出过量的苯胺(苯胺可重复使用),然后加入100ml V(石油醚):
V(乙醇)=9:1的溶液于0℃打浆,有白色固体产物BACH析出,过滤,干燥,产品收率为
89.4%,纯度为99.2%。催化剂重复使用五次反应收率降低不明显,收率依次为89.4%、
88.2%、87.5%、86.8%和85.9%。
[0045] 实施例7
[0046] 向安有共沸器的三口瓶中加入8g上述制备的固体酸催化剂,然后加入25g(0.255mol)环己酮、9.2g(0.1mol)甲苯和94.9g(1.02mol)苯胺于110℃反应9.5h,待降至室温后将催化剂滤出,用乙醇洗涤,50℃干燥3h以备重复使用。将反应液用NaOH溶液调至pH=10,分液,取有机相减压蒸馏出过量的苯胺,然后加入100ml V(石油醚):V(乙醇)=9:1的溶液于0℃打浆,有白色固体产物BACH析出,过滤,干燥,产品收率为88.4%,纯度为99.3%。催化剂重复使用三次反应收率降低不明显,收率依次为88.4%、87.5%和86.2%。
[0047] 实施例8
[0048] 向安有共沸器的三口瓶中加入8g上述制备的固体酸催化剂,然后加入25g(0.255mol)环己酮、9.2g(0.1mol)甲苯和94.9g(1.02mol)苯胺于110℃反应6.5h,待降至室温后将催化剂滤出,用乙醇洗涤,50℃干燥3h以备重复使用。将反应液用NaOH溶液调至pH=10,分液,取有机相减压蒸馏出过量的苯胺,然后加入100ml V(石油醚):V(乙醇)=9:1的溶液于0℃打浆,有白色固体产物BACH析出,过滤,干燥,产品收率为70.5%,纯度为99.3%。催化剂重复使用三次反应收率降低不明显,收率依次为72.1%、71.4%、71.1%。
[0049] 实施例9
[0050] 向安有共沸器的三口瓶中加入8g上述制备的固体酸催化剂,然后加入25g(0.255mol)环己酮、9.2g(0.1mol)甲苯和94.9g(1.02mol)苯胺于110℃反应8h,待降至室温后将催化剂滤出,用乙醇洗涤,50℃干燥3h以备重复使用。将反应液用NaOH溶液调至pH=10,分液,取有机相减压蒸馏出过量的苯胺(苯胺可重复使用),然后加入100ml V(石油醚):
V(乙醇)=8:1的溶液于0℃打浆,有白色固体产物BACH析出,过滤,干燥,收率为82.8%,纯度为99.5%。催化剂重复使用三次反应收率降低不明显,收率依次为82.8%、82.5%、
80.9%。
[0051] 实施例10
[0052] 向安有共沸器的三口瓶中加入8g上述制备的固体酸催化剂,然后加入25g(0.255mol)环己酮、9.2g(0.1mol)甲苯和94.9g(1.02mol)苯胺于110℃反应8h,待降至室温后将催化剂滤出,用乙醇洗涤,50℃干燥3h以备重复使用。将反应液用NaOH溶液调至pH=10,分液,取有机相减压蒸馏出过量的苯胺(苯胺可重复使用),然后加入100ml V(石油醚):
V(乙醇)=10:1的溶液于0℃打浆,有白色固体产物BACH析出,过滤,干燥,收率为89%,纯度为85%。催化剂重复使用三次反应收率降低不明显,收率依次为89%、88.5%和88.3%。
[0053] 实施例11
[0054] 向安有共沸器的三口瓶中加入6g上述制备的固体酸催化剂,然后加入25g(0.255mol)环己酮、9.2g(0.1mol)甲苯和94.9g(1.02mol)苯胺于110℃反应8h,待降至室温后将催化剂滤出,用乙醇洗涤,50℃干燥3h以备重复使用。将反应液用NaOH溶液调至pH=10,分液,取有机相减压蒸馏出过量的苯胺(苯胺可重复使用),然后加入100ml V(石油醚):
V(乙醇)=9:1的溶液于0℃打浆,有白色固体产物BACH析出,过滤,干燥,产品收率为
71.5%,纯度为99%。催化剂重复使用三次反应收率降低不明显,收率依次为71.5%、
70.7%和69%。
[0055] 实施例12
[0056] 向安有共沸器的三口瓶中中加入10g上述制备的固体酸催化剂,然后加入25g(0.255mol)环己酮、9.2g(0.1mol)甲苯和94.9g(1.02mol)苯胺于110℃反应8h,待降至室温后将催化剂滤出,用乙醇洗涤,50℃干燥3h以备重复使用。将反应液用NaOH溶液调至pH=10,分液,取有机相减压蒸馏出过量的苯胺(苯胺可重复使用),然后加入100ml V(石油醚):
V(乙醇)=9:1的溶液于0℃打浆,有白色固体产物BACH析出,过滤,干燥,产品收率为
88.7%,纯度为99.4%。催化剂重复使用三次反应收率降低不明显,收率依次为88.7%、
88.2%和87.6%。
[0057] 实施例13
[0058] 向安有共沸器的三口瓶中加入8g上述制备的固体酸催化剂,然后加入28g(0.255mol)2-降冰片酮、9.2g(0.1mol)甲苯和94.9g(1.02mol)苯胺于110℃反应8h,待降至室温后将催化剂滤出,用乙醇洗涤,50℃干燥3h以备重复使用。将反应液用NaOH溶液调至pH=10,分液,取有机相减压蒸馏出过量的苯胺(苯胺可重复使用),然后加入100ml V(石油醚):V(乙醇)=9:1的溶液于0℃打浆,有白色固体析出,即为目标产物,过滤,干燥,产品收率为74.2%,纯度为99.1%。催化剂重复使用三次反应收率降低不明显,收率依次为74.2%、72.9%和71.5%。
[0059] 实施例14
[0060] 向安有共沸器的三口瓶中加入8g上述制备的固体酸催化剂,然后加入38g(0.255mol)2-金刚烷酮、9.2g(0.1mol)甲苯和123.6g(1.02mol)2,6-二甲基苯胺于110℃反应8h,待降至室温后将催化剂滤出,用乙醇洗涤,50℃干燥3h以备重复使用。将反应液用NaOH溶液调至pH=10,分液,取有机相减压蒸馏出过量的苯胺(苯胺可重复使用),然后加入100ml V(石油醚):V(乙醇)=9:1的溶液于0℃打浆,有白色固体析出,即为目标产物,过滤,干燥,产品收率为68.4%,纯度为99%。催化剂重复使用三次反应收率降低不明显,收率依次为68.4%、67.9%、66.3%
[0061] 实施例15
[0062] 向安有共沸器的三口瓶中加入8g上述制备的固体酸催化剂,然后加入28.6g(0.255mol)4-甲基环己酮、9.2g(0.1mol)甲苯和131.7g(1.02mol)2,6-二氟苯胺于110℃反应8h,待降至室温后将催化剂滤出,用乙醇洗涤,50℃干燥3h以备重复使用。将反应液用NaOH溶液调至pH=10,分液,取有机相减压蒸馏出过量的苯胺(苯胺可重复使用),然后加入100ml V(石油醚):V(乙醇)=9:1的溶液于0℃打浆,有白色固体析出,即为目标产物,过滤,干燥,产品收率为63.2%,纯度为99.3%。催化剂重复使用三次反应收率降低不明显,收率依次为63.2%、64.1%和62.4%。
[0063] 对比例1
[0064] 将29.79g(0.23mol)苯胺盐酸盐与9.8g(0.1mol)环己酮于120℃反应2h,然后于145±5℃反应9h,降温至120℃,加入50ml沸水,反应液呈深红色,继续向溶液中加入活性炭回流20min,然后将活性炭滤出,反应液变澄清,然后加入10%氢化钠溶液将胺盐转变为胺,将固体产物滤出,用蒸馏水洗涤,于50℃干燥,然后将产物于苯-正己烷体系中进行重结晶得到亮棕色针状晶体产品,产品收率为32%。
[0065] 对比例2
[0066] 向环己酮3g(30.6mmol)和11ml 35%盐酸溶液中加入过量苯胺10ml(110mmol),然后于150℃反应48h,冷却后将反应液用NaOH溶液调至pH=13,分液,取有机相减压蒸馏出过量的苯胺,剩余产品用柱层析进行纯化(SiO2,正己烷:乙酸乙酯=10:1-3:1),得到浅黄色固体产物4.91g(18.4mmol),产品收率为60%。
[0067] 对比例3
[0068] 向三口瓶中加入8g上述制备的固体酸催化剂,然后加入25g(0.255mol)环己酮和94.9g(1.02mol)苯胺于110℃反应8h,待降至室温后将催化剂滤出,用乙醇洗涤,50℃干燥
3h以备重复使用。将反应液用NaOH溶液调至PH=10,分液,取有机相减压蒸馏出过量的苯胺(苯胺可重复使用),然后加入100ml V(石油醚):V(乙醇)=9:1的溶液于0℃打浆,有白色固体析出,即为目标产物,过滤,干燥,产品收率为64.9%,纯度为99.2%。
[0069] 对比例4
[0070] 向安有共沸器的三口瓶中加入25g(0.255mol)环己酮、9.2g(0.1mol)甲苯和132.2g(1.02mol)苯胺盐酸盐于110℃反应8h,待降至室温后将反应液用NaOH溶液调至PH=
10,分液,取有机相减压蒸馏出过量的苯胺(苯胺可重复使用),然后加入100ml V(石油醚):
V(乙醇)=9:1的溶液于0℃打浆,有白色固体析出,即为目标产物,过滤,干燥,产品收率为
55.3%,纯度为99%。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