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特殊效果 / 变形 / 过载保护机构及具备过载保护机构的减速电机

过载保护机构及具备过载保护机构的减速电机

阅读:1065发布:2020-05-08

专利汇可以提供过载保护机构及具备过载保护机构的减速电机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抑制利用摩擦阻 力 的过载保护机构的 阈值 转矩的偏差及提供具备该过载保护机构的减速 电机 。该过载保护机构具备旋 转轴 、具有轴孔的旋转部件、以及作为圆环形状的金属板的第一环状板及第二环状板,第一环状板比第二环状板刚性高,将 旋转轴 的轴线方向上的一侧设为上、将另一侧设为下时,第一环状板夹在旋转部件的上表面和旋转轴的扩径部之间,第二环状板夹在旋转部件的下表面和旋转轴的一部分相对于第二环状板向上方压扁并塑性 变形 而形成的变形部之间,第二环状板的内周侧被变形部按压并向上方弹性变形。,下面是过载保护机构及具备过载保护机构的减速电机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过载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具备:
转轴
旋转部件,该旋转部件具有供所述旋转轴插通的轴孔;
第一环状板及第二环状板,该第一环状板及第二环状板是供所述旋转轴插通的圆环形状的金属板,
所述第一环状板比所述第二环状板刚性高,
将所述旋转轴的轴线方向上的一侧设为上、将另一侧设为下时,
所述第一环状板夹在所述旋转部件的上表面和设置于所述旋转轴的扩径部之间,所述第二环状板夹在所述旋转部件的下表面和变形部之间,所述变形部是所述旋转轴的一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二环状板向上方压扁并塑性变形而形成的,所述旋转部件的下表面中的所述轴孔的周边部比与所述第二环状板相接的部分凹陷,所述第二环状板的内周侧被所述变形部按压并向上方弹性变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载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环状板通过实施表面处理来提高该第一环状板的刚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载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环状板比所述第二环状板厚。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过载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件的上表面是平坦面。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过载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为金属制,
在连接部安装有树脂制的动传递部件,所述连接部是所述旋转轴上的比所述第一环状板靠上的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过载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旋转轴的所述连接部形成有俯视时非正圆形的止转部,
所述动力传递部件具有与所述止转部形状相同并与所述止转部嵌合的凹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过载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轴的所述连接部压入所述动力传递部件具有的凹部。
8.一种减速电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转子定子
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过载保护机构;以及
罩板,所述罩板是构成保持所述转子、所述定子及所述过载保护机构的壳体的一部分的板状部件,
在所述罩板上形成有使所述过载保护机构的所述动力传递部件露出到壳体外的开口部,
所述动力传递部件具有直径大于所述开口部的口径的止脱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减速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罩板的所述开口部具有从该开口部的开口边缘向上方立起的凸缘部,所述动力传递部件的外表面与所述凸缘部的内周面对置。

说明书全文

过载保护机构及具备过载保护机构的减速电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过载保护机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摩擦阻的过载保护机构。

背景技术

[0002] 以往,已知一种过载保护机构,该过载保护机构在正常工作时将驱动源的驱动力传递给输出部,在由于某种原因被施加过大的负载时切断动力的传递,从而保护驱动目标、动力传递机构。作为这种过载保护机构,例如已知有一种如以下的专利文献1所示的利用摩擦阻力的摩擦传动装置。在以下的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具备摩擦传动装置1的减速电机100。
[0003] 专利文献1所示的摩擦传动装置1具有:旋转轴2;筒状旋转部件4,其具有供旋转轴2插通的孔40;环状部件3,其是供旋转轴2插通的圆环状的金属板;以及板状施力部件5。而且,环状部件3夹在筒状旋转部件4的另一面48(更具体地说是一侧凸部47)和设置于旋转轴
2上的大径部21之间,板状施力部件5夹在筒状旋转部件4的一面46(更具体地说是另一侧凸部49)和旋转轴2的一部分相对于板状施力部件5向另一侧L2压扁并塑性变形而形成的变形部分23a之间。筒状旋转部件4的一面46中的轴孔的周边部比与板状施力部件5相接的一侧凸部47凹陷,板状施力部件5的内周部分56被变形部分23a按压并向另一侧L2弹性变形。
[0004] 现有技术文献
[0005] 专利文献
[0006]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58993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7]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8] 在摩擦传动装置1中,通过冲压成型后的变形部分23a使板状施力部件5向另一端侧L2弹性变形。变形后的板状施力部件5以将筒状旋转部件4按压到环状部件3的方式施力。由此,筒状旋转部件4通过板状施力部件5和环状部件3之间产生的摩擦阻力与旋转轴2一体旋转。当超过该摩擦阻力的外力施加在旋转轴2上时,旋转轴2相对于筒状旋转部件4滑动(空转),从而外力被释放。
[0009] 摩擦传动装置1的环状部件3在其一侧L1的面31的外周侧与筒状旋转部件4的另一侧凸部49相接,在另一侧L2的面32的内周侧与大径部21相接。因此,当冲压成型变形部分23a的力过大时,环状部件3被筒状旋转部件4按压而变形,存在旋转轴2开始滑动的阈值转矩紊乱的险。
[0010] 鉴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抑制利用摩擦阻力的过载保护机构的阈值转矩的偏差,及提供一种具备该过载保护机构的减速电机。
[0011]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0012]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宗旨在于,提供一种过载保护机构,其具备:旋转轴;旋转部件,其具有供所述旋转轴插通的轴孔;以及第一环状板及第二环状板,其是供所述旋转轴插通的圆环形状的金属板,所述第一环状板比所述第二环状板刚性高,将所述旋转轴的轴线方向上的一侧设为上、将另一侧设为下时,所述第一环状板夹在所述旋转部件的上表面和设置于所述旋转轴上的扩径部之间,所述第二环状板夹在所述旋转部件的下表面和所述旋转轴的一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二环状板向上方压扁并塑性变形而形成的变形部之间,所述旋转部件的下表面中的所述轴孔的周边部比与所述第二环状板相接的部分凹陷,所述第二环状板的内周侧被所述变形部按压并向上方弹性变形。
[0013] 通过采用比第二环状板刚性高的金属板作为第一环状板,可以防止第一环状板因成形变形部时所施加的力而变形。另一方面,因为在本发明中使用第二环状板作为碟形弹簧,所以第二环状板需要变形组装。旋转轴和旋转部件开始滑动的阈值转矩由伴随第二环状板的弹性变形的作用力决定。在本发明中,通过使用刚性不同的分开的金属板作为这些环状板防止第一环状板的变形,可以抑制阈值转矩的偏差。
[0014]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环状板通过实施表面处理来提高其刚性。通过对第一环状板实施例如氮化处理等表面处理而提高刚性,不增大第一环状板的厚度,即不妨碍过载保护机构的小型化就可以防止第一环状板的变形。
[0015] 另外,也可以通过使上述第一环状板比上述第二环状板厚来提高第一环状板的刚性。如果过载保护机构的尺寸要求、设计上的要求允许的话,也可以通过增厚第一环状板而不实施表面处理等来提高刚性。
[0016] 在本发明的过载保护机构中,优选的是,所述旋转部件的上表面是平坦面。
[0017] 并非使第一环状板和旋转部件通过点、线接触,而是用旋转部件的平坦面支承第一环状板的旋转部件侧的整个面,由此,就可以更可靠地防止第一环状板的变形。
[0018] 在本发明的过载保护机构中,优选的是,所述旋转轴为金属制,在连接部安装有树脂制的动力传递部件,所述连接部是所述旋转轴上的比所述第一环状板靠上的部分。
[0019] 通过使用树脂制的动力传递部件作为与其他装置、其他部件的连接部,例如,在要求装置间的绝缘的用途中也可以使用本发明的过载保护机构。
[0020] 另外,这时,优选的是,在所述旋转轴的所述连接部形成有俯视时非正圆形的止转部,所述动力传递部件具有与所述止转部形状相同并与所述止转部嵌合的凹部。另外,优选的是,所述旋转轴的所述连接部压入所述动力传递部件具有的凹部。用于防止由于动力传递部件的松动、间隙导致的动作精度的下降。
[0021] 另外,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宗旨在于,提供一种减速电机,该减速电机具备:转子定子;本发明的过载保护机构;以及罩板,其是构成保持所述转子、所述定子及所述过载保护机构的壳体的一部分的板状部件,在所述罩板上形成有使所述过载保护机构的所述动力传递部件露出到壳体外的开口部,所述动力传递部件具有直径大于所述开口部的口径的止脱部。
[0022] 通过动力传递部件具有直径比罩板的开口部大的止脱部,可以防止减速电机组装时、减速电机运行时动力传递部件意外脱落。
[0023]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罩板的所述开口部具有从其开口边缘向上方立起的凸缘部,所述动力传递部件的外表面与所述凸缘部的内周面对置。
[0024] 通过动力传递部件的外表面与罩板的凸缘部对置,在外力施加于动力传递部件上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凸缘部阻止动力传递部件的倾倒,防止动力传递部件的轴倒塌。
[0025] (发明效果)
[0026] 这样,根据本发明的过载保护机构及具备其的减速电机,可以抑制旋转轴和旋转部件开始空转的阈值转矩的偏差。附图说明
[0027] 图1是实施方式的轴部件的俯视图及侧视图。
[0028] 图2是轴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0029] 图3是轴部件的侧视剖视图。
[0030] 图4是从树脂帽的下表面侧观察树脂帽时的立体图。
[0031] 图5是表示轴部件的变形例的侧视剖视图。
[0032] 图6是表示轴部件的变形例的侧视剖视图。
[0033]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减速电机的外观的立体图。
[0034] 图8是表示减速电机的内部构造的侧视剖视图。
[0035] 图9是表示减速电机的减速齿轮机构的俯视透视图。
[0036] 附图标记说明
[0037] 1:减速电机;11:电机壳体;12:罩板;12b:翻边部(开口部);20:定子;30:转子;S:轴部件(过载保护机构);50:轴芯部(旋转轴);50a:连接部;51:前端部;51a:卡合部(止转部);52:扩径部;53:车轴部;53a:卡合部;54:变形部;55:基端部;60:齿轮部(旋转部件、齿轮部件);60a:上表面;60b:下表面;61:中段部;62:中段部;63:轴孔;64:齿部;71、71t:上侧垫圈(第一环状板);71a:卡合部;72:下侧垫圈(第二环状板);72a:卡合部;80:树脂帽(动力传递部件);81:连接部;81a:卡合部;82:大径部;821:凸缘部(止脱部);83:压入凹部(凹部);83a:卡合部;84:嵌合凹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构成概要]
[0039] 以下,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以下说明的轴部件S是两个动力传递部件通过摩擦阻力一体旋转的过载保护机构。轴部件S具有下述转矩限制功能:在正常动作时将驱动源的驱动力传递给输出部,在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其被施加过大的负载时切断动力的传递并保护驱动目标、动力传递机构。
[0040] 图1是轴部件S的俯视图(a)及侧视图(b)。图2是轴部件S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轴部件S的侧视剖视图。在以下说明中,“上”及“下”是指与图1-3所示的轴线L平行的方向,将图1的(b)所示的轴部件S的上端侧设为“上”、下端侧设为“下”。另外,关于轴部件S,“前端”与“上端”同义,“基端”与“下端”同义。
[0041] 本实施方式的轴部件S由作为旋转轴的轴芯部50、作为齿轮部件的齿轮部60、以夹着齿轮部60的上下表面的方式配置的上侧垫圈71(第一环状板)及下侧垫圈72(第二环状板)以及作为树脂制的轴体的树脂帽80构成。齿轮部60及树脂帽80是分别与其他装置、部件连接并传递动力的动力传递部件,它们被安装于轴芯部50。
[0042] [轴芯部]
[0043] 轴芯部50是大致圆柱形状的金属制的旋转轴。轴芯部50在其轴线L方向上的大致正中间形成有直径尺寸局部较大的扩径部52。轴芯部50的基端部55及其附近部以呈阶梯状变细的方式形成。
[0044] 轴芯部50的前端部51及扩径部52构成安装有树脂帽80的连接部50a。前端部51在其周向上的对称位置具有周面被切割成平面状的一对卡合部51a。卡合部51a是阻止树脂帽80的空转的止转部。在轴芯部50上的扩径部52和基端部55之间,设置有安装齿轮部60的车轴部53。车轴部53与前端部51同样地,也在其周向上的对称位置具有周面被切割成平面状的一对卡合部53a。
[0045] [齿轮部]
[0046] 齿轮部60是具有供轴芯部50的车轴部53插通的轴孔63的树脂制旋转部件。在齿轮部60的外周面形成有构成正齿轮的齿部64。齿轮部60的上表面60a及下表面60b形成为面位置从齿轮部60的径向外侧向内侧呈阶梯状降低。在上表面60a,在与齿部64相邻的中段部61的上表面设置有平坦面部分61a。同样地,在下表面60b,在与齿部64相邻的中段部62的下表面设置有平坦面部分62a。
[0047] [垫圈]
[0048] 轴部件S的齿轮部60在其上下表面60a、60b配置有上侧垫圈71及下侧垫圈72。上侧垫圈71配置于轴芯部50的扩径部52和齿轮部60的上表面60a之间。下侧垫圈72配置于齿轮部60的下表面60b和后文将描述的变形部54之间。这些上侧垫圈71及下侧垫圈72是通过摩擦力连接轴芯部50和齿轮部60的部件。
[0049] 上侧垫圈71是供轴芯部50的车轴部53插通的圆环形状的金属板。本实施方式的上侧垫圈71及下侧垫圈72厚度相同。通过对上侧垫圈71实施盐浴软氮化处理来提高其刚性。在上侧垫圈71的孔中,在其周向上的对称位置设置有形成直线状的一对卡合部71a。上侧垫圈71的卡合部71a与车轴部53的卡合部53a卡合,从而上侧垫圈71与轴芯部50一体旋转。上侧垫圈71的下表面的外侧的周缘与中段部61的平坦面部分61a相接。上侧垫圈71的上表面的内侧的周缘与扩径部52相接,外侧的周缘与树脂帽80的下表面相接。
[0050] 下侧垫圈72是有轴芯部50的车轴部53插通于其孔中的圆环形状的金属板。如上所述,下侧垫圈72和上侧垫圈71厚度相同。此外,下侧垫圈72未实施盐浴软氮化处理等表面处理。在下侧垫圈72的孔中,在其周向上的对称位置设置有形成直线状的一对卡合部72a。通过下侧垫圈72的卡合部72a与车轴部53的卡合部53a卡合,下侧垫圈72与轴芯部50一体旋转。下侧垫圈72的上表面的外侧的周缘与中段部62的平坦面部分62a相接。而且,下侧垫圈72的下表面的内侧的周缘,如图3的(a)(b)所示与变形部54相接,变形部54是通过对轴芯部
50的一部分实施冲压加工、将其相对于下侧垫圈72向上方压扁并塑性变形而形成的。
[0051] [树脂帽]
[0052] 树脂帽80是大致圆柱形状的树脂制轴体。更具体地说,树脂帽80例如由POM(聚缩)树脂、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或玻璃纤维填充PBT树脂等电绝缘性的树脂材料形成。树脂帽80的材料不限于此,也可以使用其他电绝缘性的材料。树脂帽80从上往下按顺序由连接部81、大径部82及凸缘部821构成,它们以从上往下呈阶梯状扩径的方式连续。
[0053] 连接部81是与其他装置、部件连接的输出轴输入轴。连接部81在其周向上的对称位置具有外周面被切割为平面状的一对卡合部81a。此外,本实施方式的连接部81的形状、甚至本实施方式的树脂帽80的形状只是一例,可以根据与之连接的其他装置、部件的形状适当地变更。
[0054] 图4是从下表面侧观察树脂帽80时的立体图。如图3及图4所示,树脂帽80在其内部设置有空洞。在树脂帽80的下表面形成有嵌合凹部84,该嵌合凹部84是供轴芯部50的扩径部52嵌合的开口部。在嵌合凹部84的底面还形成有压入凹部83,该压入凹部83是供轴芯部50的前端部51压入的凹部。压入凹部83的形状与轴芯部50的前端部51形状相同,在其内周面设置有卡合部83a,该卡合部83a是与前端部51的卡合部51a相对应的平面部。通过压入凹部83的卡合部83a和前端部51的卡合部51a卡合,轴芯部50及树脂帽80沿周向一体旋转。在本实施方式中,前端部51通过压入与该前端部51形状相同的压入凹部83,可以防止由树脂帽80的松动、间隙导致的动作精度的降低。此外,这些卡合部51a、卡合部83a的形状不限于本实施方式的形状,只要轴芯部50的前端部51在俯视时非正圆形,且压入凹部83是与之对应的形状,则可以获得与本实施方式相同的防空转效果。
[0055]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轴部件S中,与其他装置、部件连接的动力传递部件(树脂帽80、齿轮部60)由树脂制的电绝缘材料形成,由此,例如,在要求装置间的绝缘的用途中也可以使用轴部件S。
[0056] [摩擦构造]
[0057] 以下,参照图3对通过摩擦阻力使构成轴部件S的齿轮部60和树脂帽80一体旋转的摩擦构造进行说明。
[0058] 轴部件S的齿轮部60的上下表面60a、60b夹在上侧垫圈71和下侧垫圈72之间。上侧垫圈71夹在齿轮部60的上表面60a和轴芯部50的扩径部52之间。下侧垫圈72夹在齿轮部60的下表面60b和变形部54之间。本实施方式所示的过载保护机构主要由以夹着设置在图1所示的轴部件S上的齿轮部60的上下表面的方式配置的上侧垫圈71(第一环状板)及下侧垫圈72(第二环状板)构成。
[0059] 变形部54通过冲压加工从图3的(b)的状态相对于下侧垫圈72向上方压扁。这时,因为齿轮部60的下表面60b上的轴孔63的周边部比与下侧垫圈72相接的中段部62凹陷,所以下侧垫圈72的内周缘被变形部54向上推,以内周缘向上方翘起的方式弹性变形。由此,下侧垫圈72作为碟形弹簧发挥作用,对齿轮部60向上方施力。而且,被施力的齿轮部60向上侧垫圈71推压。因为上侧垫圈71比下侧垫圈72刚性高,所以即使受到下侧垫圈72的作用力也不会变形。由此,齿轮部60通过上侧垫圈71和下侧垫圈72之间产生的摩擦阻力与轴芯部50一体旋转。而且,超过该摩擦阻力的外力施加到轴部件S上时,上侧垫圈71及下侧垫圈72和齿轮部60滑动,轴芯部50或齿轮部60空转,从而外力被释放。
[0060]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的轴部件S中,上侧垫圈71使用比下侧垫圈72刚性高的金属板。由此,防止了上侧垫圈71因冲压成型变形部54时施加的力而变形。
[0061] 本实施方式的上侧垫圈71及下侧垫圈72厚度相同。通过对上侧垫圈71实施盐浴软氮化处理,其刚性提高。通过对上侧垫圈71实施表面处理来提高其刚性,不增加上侧垫圈71的厚度,即不妨碍轴部件S的小型化就可以防止上侧垫圈71的变形。
[0062] 此外,因为在轴部件S中使用下侧垫圈72作为碟形弹簧,所以下侧垫圈72需要变形并组装。在本实施方式的轴部件S中,通过使用比下侧垫圈72刚性高的垫圈作为上侧垫圈71,可以可靠地防止上侧垫圈71的变形,另外,由此,可以使下侧垫圈72更大幅度地弹性变形来提高阈值转矩。此外,这里所说的“阈值转矩”是指轴芯部50和齿轮部60中的一方固定而另一方被施加外力时该另一方开始空转的转矩。
[0063]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轴部件S,通过防止上侧垫圈71的变形,抑制了轴芯部50和齿轮部60开始空转的阈值转矩的偏差。另外,容易将该阈值转矩设定得大。
[0064] [轴部件的变形例]
[0065] 图5及图6是表示轴部件S的变形例的侧视剖视图。图5及图6是表示防止上述实施方式的上侧垫圈71的变形的其他结构的图。在以下说明中,通过对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或相似的结构标注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符号,省略其详细说明。
[0066]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对上侧垫圈71实施表面处理来提高其刚性。在图5的变形例中,使用上侧垫圈71t作为与上述实施方式的上侧垫圈71相当的部件,该上侧垫圈71t是比下侧垫圈72厚的金属板。如果轴部件S的尺寸要求、设计上的要求允许的话,通过这种结构也可以提高上侧垫圈71的刚性。
[0067] 在图6的变形例中,上述实施方式的齿轮部上表面60a不是呈阶梯状凹陷,而是该上表面60a整个面被设计为平坦面。并非使上侧垫圈71和齿轮部60通过点、线接触,而是用齿轮部60的平坦面(上表面60a)支承上侧垫圈71的下表面整个面,由此,可以更可靠地防止上侧垫圈71变形。
[0068] [减速电机]
[0069] 图7是表示安装有上述实施方式的轴部件S的减速电机1的外观的立体图。在以下的说明中,“上”及“下”是指与图7中所绘制的坐标轴显示的z轴平行的方向,将z1侧设为“上”,将z2侧设为“下”。“前”及“后”是指与上述坐标轴显示的x轴平行的方向,将x1侧设为“前”,将x2侧设为“后”。同样地,“左右”是指与上述坐标轴显示的y轴平行的方向。
[0070] 减速电机1具备有底筒状的电机壳体11、盖在电机壳体11上端的开口的板状部件即罩板12及安装于电机壳体11的前侧的端子罩15。
[0071] 在罩板12上设置有使轴部件S的树脂帽80露出到壳体外的开口,在其开口边缘形成有向上方立起的俯视时为圆形的凸缘部即翻边部12b。树脂帽80的大径部82的外周面与翻边部12b的内周面对置。另外,在罩板12上设置有朝向左右以舌片形状延伸的一对安装片12a。安装片12a是在将减速电机1与其上位装置等组装时的连接部。
[0072] 端子罩15安装成覆盖设置于电机壳体11的周面的一部分的开口部。端子罩15由安装于电机壳体11的开口部的基底部151及以从基底部151向前方伸出的方式设置的连接器外壳152构成。在连接器外壳152的内部保持有左右排成一排的端子29。
[0073] 图8是表示从图7的A方向观察减速电机1时的内部构造的侧视剖视图。作为减速电机1的供电端子的端子29是其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向上下弯曲的引脚端子。端子29的向下方弯曲的部分配置在连接器外壳152内,构成连接公连接器的端子的外部连接部292。端子29的向上方弯曲的部分构成扎减速电机1的定子线圈22、27(后文将描述)的线圈线的捆扎部291。
[0074] 本实施方式的减速电机1是二相步进电机,其定子20具有卷绕于A相线圈骨架21上的A相定子线圈22和卷绕于B相线圈骨架26上的B相定子线圈27。在A相线圈骨架21的前缘形成有保持端子29的厚壁部即端子保持部21a。A相定子线圈22具有作为爪极式突极的上侧轭23a及下侧轭23b。B相定子线圈27同样也具有上侧轭28a和下侧轭28b。此外,通过电机壳体
11的底面的一部分向电机壳体11内切起,形成B相定子线圈27的下侧轭28b。
[0075] 在定子线圈22、27的环内,隔开规定的气隙配置有转子30。转子30由作为永磁体的转子磁32和嵌入成形于转子磁铁32的树脂制的轴体即转子支架31构成。在转子支架31的径向中心形成有上下贯通的轴孔,在该轴孔中插通有作为固定轴的转子支轴39。转子支轴39固定于电机壳体11的底面和罩板12。转子30的下表面被板簧即板弹簧35支承,转子30通过板弹簧35被向上方施力。
[0076] 在定子20的上表面配置有作为平板部件的齿轮板13。在转子支架31的上端形成作为齿轮部的小齿轮31a,小齿轮31a从设置于齿轮板13的贯通孔向上方突出。在齿轮板13的上表面和罩板12的下表面固定有多个支轴49,在支轴49上能旋转地支承有后文将描述的第一齿轮41、第二齿轮42及第三齿轮43。另外,轴部件S的轴芯部50的基端部55被设置于齿轮板13的上表面的轴承44c能旋转地支承。
[0077] 图9是表示减速电机1的减速齿轮机构的俯视透视图。构成减速齿轮机构的第一齿轮41、第二齿轮42及第三齿轮43分别是节圆直径不同的正齿轮沿轴线方向一体化形成的复合齿轮。小齿轮31a的旋转经由这些第一齿轮41、第二齿轮42及第三齿轮43被减速并传递给轴部件S。具体地说,小齿轮31a与第一齿轮41的大径齿轮部41a啮合,第一齿轮41的小径齿轮部41b与第二齿轮42的大径齿轮部42a啮合。同样地,第二齿轮42的小径齿轮部42b与第三齿轮43的大径齿轮部43a啮合。而且,第三齿轮43的小径齿轮部43b与轴部件S的齿轮部60啮合。
[0078] 这样,减速电机1具备上述的过载保护机构,将从由转子20及定子30构成的电机部输出的旋转动力传递给轴部件S的齿轮部60,另一方面,当发生过载时切断转矩传递,允许电机部和齿轮部60的相对旋转。即,当电机部和齿轮部60之间的转矩在上侧、下侧垫圈71、72和齿轮部60的中段部61、62之间产生的摩擦力以下时,电机部和齿轮部60一体旋转,所以,电机部的驱动力经由上侧、下侧垫圈71、72传递给齿轮部60。当电机部和齿轮部60之间的转矩超过作用在上侧、下侧垫圈71、72和中段部61、62之间的摩擦力时,上侧、下侧垫圈
71、72相对于中段部61、62滑动,所以,从电机部向齿轮部60的转矩传递被切断。由此,可以允许齿轮部60和电机部的相对旋转。因此,即使在齿轮部60侧施加过大的负载时,也可以防止齿轮的损伤。
[0079] [轴部件保持构造]
[0080] 以下,参照图8对减速电机1保持轴部件S的构造进行说明。
[0081] 轴部件S的轴芯部50的基端部55被设置于齿轮板13的上表面的轴承44c能旋转地支承。而且,如图8所示,树脂帽80的凸缘部821的直径比罩板12的翻边部12b的口径大。即,凸缘部821作为树脂帽80的止脱部发挥作用。由此,防止了在组装减速电机1时、运行时树脂帽80意外脱落。
[0082] 本实施方式的减速电机1使用树脂制的树脂帽80作为其输出轴,以便能够用于例如要求装置间的绝缘的用途。另外,因为树脂比金属加工性强,所以通过适当地变更树脂帽80的形状,可以容易地实现与其他各种装置的连接。另一方面,存在以下技术问题:树脂帽
80比使用齿轮部60发挥止脱作用的轴芯部50更容易脱落。于是,在树脂帽80的下端设置直径大于翻边部12b的口径的凸缘部821,并由其发挥止脱作用,由此,可以灵活运用树脂帽80的优点,并且可以防止其脱落。
[0083]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减速电机1中,树脂帽80的大径部82的外周面隔着规定余隙与罩板12的翻边部12b的内周面对置。由此,即使在对树脂帽80沿径向施加外力的情况下,也可以由翻边部12b阻止树脂帽80的倾倒,防止树脂帽80的轴倒塌。另外,由于本实施方式的罩板12为金属制,树脂帽80为树脂制,因此它们具有良好的滑动性,并且不会引起不同的金属接触腐蚀的优点。
[0084]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改变。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树脂帽80和轴芯部50制成分开的部件,但在不要求与其他装置、部件的绝缘等的用途中,也可以将这些与树脂帽80相当的部分设为金属制并且与轴芯部50设为单个零件。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