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信号处理 / 信号 / 一种双面显示组件、显示装置、显示组件以及交通工具

一种双面显示组件、显示装置、显示组件以及交通工具

阅读:1068发布:2020-06-09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双面显示组件、显示装置、显示组件以及交通工具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面显示组件、显示装置、显示组件以及交通工具。用以减小封装壳体上的开口数量,提高双面显示组件的强度,并降低两个显示屏的叠置厚度,实现轻薄化显示。一种双面显示组件,包括背对背设置的两个显示屏;以及设置在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周边的封装壳体;该封装壳体沿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的厚度方向的第一 侧壁 上设置有开口;该开口被配置为供第一柔性线路板和第二柔性线路板分别与第一显示屏上的 信号 接口 和第二显示屏上的信号接口电连接后,经所述开口穿出。,下面是一种双面显示组件、显示装置、显示组件以及交通工具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双面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对背设置的两个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具有显示区和环绕所述显示区一周的周边区,所述周边区包括位于所述显示区其中一侧的第一子区,所述第一子区设置有驱动集成电路板,所述驱动集成电路板具有一信号接口
两个所述显示屏分别为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上的所述信号接口分别位于所述双面显示组件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的所述显示区的边界重合;
所述双面显示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周边的封装壳体,所述封装壳体用于对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进行固定;
所述封装壳体包括沿所述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的厚度方向延伸的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上设置有一开口,所述开口被配置为供第一柔性线路板和第二柔性线路板分别与第一显示屏上的信号接口和第二显示屏上的信号接口电连接后,经所述开口穿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口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一显示屏的信号接口对应位置处;
所述第一柔性线路板与所述第一显示屏上的信号接口电连接后,直接经所述开口穿出;
所述第二柔性线路板与所述第二显示屏上的信号接口电连接后,穿过所述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之间的间隙,并与所述第一柔性线路板汇集之后经所述开口穿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显示屏上的信号接口和所述第二显示屏上的信号接口位于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一方向是第一子区和与其相对的周边区的距离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双面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周边区还包括第二子区,所述第二子区与所述第一子区相对,且所述第一子区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子区的宽度,宽度方向是所述第一子区到所述第二子区的距离方向;
所述第一显示屏的第一子区超出第二显示屏的部分,和所述第二显示屏的第一子区超出第一显示屏的部分沿远离所述显示区的方向,均依次包括第一宽度部分和第二宽度部分,所述信号接口均设置于所述第二宽度部分上,且均位于所述显示屏的背面一侧;
所述第二柔性线路板与所述第二显示屏上的信号接口连接后,穿过所述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之间前的部分通过第一固定件固定在所述第二显示屏上的第一宽度部分的表面上,所述第二柔性线路板延伸至所述第一显示屏上的信号接口之前的部分还通过第二固定件固定在所述第一显示屏上的第一宽度部分的表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面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之间的间距等于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面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号接口均朝向远离所述显示区的方向,且所述信号接口在沿垂直于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的厚度方向上均呈扁平状,所述第二柔性线路板与所述第二显示屏上的信号接口电连接后,经180度反转后穿过所述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之间的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的厚度方向,所述封装壳体与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之间均设置有缓冲垫。
8.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双面显示组件,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显示屏上的信号接口和所述第二显示屏上的信号接口电连接的信号转接板;
所述信号转接板上设置有与第一显示屏上的信号接口对应连接的第一信号接口,和与所述第二显示屏上的信号接口对应连接的第二信号接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号转接板位于所述封装壳体的第一侧壁一侧,且与所述开口正对位置处;
所述信号转接板的厚度方向和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的厚度方向一致,所述第一信号接口和所述第二信号接口均设置于所述信号转接板朝向所述开口的侧部,且所述第一信号接口和与之相对应连接的第一显示屏的信号接口位于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直线上,所述第二方向是所述第二显示屏上的信号接口到所述第一显示屏上的信号接口的方向。
10.一种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8-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以及夹合件;
所述夹合件包括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双面显示组件和所述信号转接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且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对应所述双面显示组件的显示区的位置呈透明,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的周边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用于对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进行固定。
11.一种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厢,以及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组件,所述显示组件通过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车厢内。

说明书全文

一种双面显示组件、显示装置、显示组件以及交通工具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面显示组件、显示装置、显示组件以及交通工具。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公共交通例如公交车、地、轻轨等为了满足更多人的观看需求,通过在过道、座位旁等安装双面显示的装置,为信息、广告等的传播和投放提供了便利。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面显示组件、显示装置、显示组件以及交通工具。用以减小封装壳体上的开口数量,提高双面显示组件的强度,并降低两个显示屏的叠置厚度,实现轻薄化显示。
[0004]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双面显示组件,包括背对背设置的两个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具有显示区和环绕所述显示区一周的周边区,所述周边区包括位于所述显
示区其中一侧的第一子区,所述第一子区设置有驱动集成电路板,所述驱动集成电路板
有一信号接口;两个所述显示屏分别为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
第二显示屏上的所述信号接口分别位于所述双面显示组件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显示屏和
所述第二显示屏的所述显示区的边界重合;所述双面显示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显示
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周边的封装壳体,所述封装壳体用于对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
示屏进行固定;所述封装壳体包括沿所述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的厚度方向延伸的第一
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上设置有一开口;所述开口被配置为供第一柔性线路板和第二柔性线
路板分别与第一显示屏上的信号接口和第二显示屏上的信号接口电连接后,经所述开口穿
出。
[0006] 可选的,所述开口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一显示屏的信号接口对应位置处;所述第一柔性线路板与所述第一显示屏的信号接口电连接后,直接经所述开口穿出;所述第二柔性线路板与所述第二显示屏的信号接口电连接后,穿过所述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
示屏之间的空隙,并与所述第一信号线汇集之后经所述开口穿出。
[0007] 可选的,所述第一显示屏上的信号接口和所述第二显示屏上的信号接口位于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一方向是第一子区和与其相对的周边区的距离方向。
[0008] 可选的,所述周边区还包括第二子区,所述第二子区与所述第一子区相对,且所述第一子区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子区的宽度,宽度方向是所述第一子区到所述第二子区的距离方向;所述第一显示屏的第一子区超出第二显示屏的部分,和所述第二显示屏的第一子
区超出第一显示屏的部分沿远离所述显示区的方向,均依次包括第一宽度部分和第二宽度
部分,所述信号接口均设置于所述第二宽度部分上;所述第二柔性线路板与所述第二显示
屏上的信号接口连接后,穿过所述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之间前的部分通过第一固定件
固定在所述第二显示屏上的第一宽度部分的表面上,所述第二柔性线路板延伸至所述第一
显示屏上的信号接口之前的部分还通过第二固定件固定在所述第一显示屏上的第一宽度
部分的表面上。
[0009] 可选的,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之间的间距等于所述第二柔性线路板的厚度。
[0010] 所述信号接口均朝向远离所述显示区的方向,且所述信号接口在沿垂直于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的厚度方向上均呈扁平状,所述第二柔性线路板与所述第二显示屏上的
信号接口电连接后,经180度反转后穿过所述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之间的间隙。
[0011] 可选的,沿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的厚度方向,所述封装壳体与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之间均设置有缓冲垫。
[0012]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双面显示组件,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显示屏上的信号接口和所述第二显示屏上的信号接口电连接的信号转接板;所述信号转接板上设置有与第一显示屏上的信号接口对应连接的第一信号接口,
和与所述第二显示屏上的信号接口对应连接的第二信号接口。
[0013] 可选的,所述信号转接板位于所述封装壳体第一侧壁一侧,且与所述开口正对位置处;所述信号转接板的厚度方向和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的厚度方向一致,
所述第一信号接口和所述第二信号接口均设置于所述信号转接板朝向所述开口的侧部,且
所述第一信号接口和与之相对应连接的第一显示屏的信号接口位于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
一直线上,所述第二方向是所述第二显示屏上的信号接口到所述第一显示屏上的信号接口
的方向。
[0014]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组件,包括如上所述的显示装置,以及夹合件;所述夹合件包括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双面显示组件和所述信号转接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且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对应所述双面显示组件
的显示区的位置呈透明,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的周边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
用于对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进行固定。
[0015] 再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交通工具,包括车厢,以及如上所述的显示组件,所述显示组件通过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车厢内。
[0016]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双面显示组件、显示装置、显示组件以及交通工具,通过仅设置一个开口,即可使第一柔性线路板和第二柔性线路板经同一个开口穿出,能够减少在封装壳体上的开口数量,从而能够提高该双面显示组件的强度。同时,通过在封装壳体的第一侧壁与第一显示屏上的信号接口对应位置处设置开口,在布线过程中,仅第二柔性
线路板穿过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之间的间隙,且第二柔性线路板在穿过第一显示屏和
第二显示屏之间的间隙的过程中不发生弯折,与在该封装壳体的第一侧壁与该第一显示屏
的左侧或右侧设置一个开口,由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的叠置厚度取决于第一柔性线路
板和第二柔性线路板发生弯折后的厚度相比,能够降低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的叠置厚
度,实现轻薄化显示。
附图说明
[0017]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
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交通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0]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2]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3]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图5的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4] 图7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5] 图7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6]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7]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背对背设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背对背设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30]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1]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显示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3]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
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34]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交通工具,参见图1,包括车厢100和显示组件200,该显示组件200通过连接件300设置于该车厢100内。
[0035] 如图所示,该显示组件200包括显示装置1,以及夹合件2。该显示装置1包括双面显示组件11和信号转接板12。该夹合件2包括第一夹板21和第二夹板22,该双面显示组件11和信号转接板12设置于该第一夹板21和第二夹板22之间,且第一夹板21和第二夹板22对应该双面显示组件11的显示区A的位置呈透明。该第一夹板21和第二夹板22的周边设置有该连
接件300,该连接件300用于对第一夹板21和第二夹板22进行固定。
[0036] 其中,该交通工具可以为公交、地铁、轻轨等,该显示组件200可以通过夹合件2周边的连接件300固定在座位旁边或者过道上,供车厢内更多的乘客进行观看。
[0037] 如图2和图3所示,该双面显示组件11包括背对背设置的两个显示屏,两个该显示屏分别为第一显示屏111和第二显示屏112,以及设置在该第一显示屏111和第二显示屏112
周边的封装壳体113,该封装壳体113用于对第一显示屏111和第二显示屏112进行固定。
[0038] 其中,该第一显示屏111和第二显示屏112可以为能够分别进行独立显示的显示屏。
[0039] 例如,该第一显示屏111和第二显示屏112可以均为液晶显示屏,也可以均为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还可以其中之一为液晶显示
屏,另一个为OLED显示屏。
[0040] 在此,以该第一显示屏111和第二显示屏112均为液晶显示屏为例,对该第一显示屏111和第二显示屏112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0041] 如图4所示,该第一显示屏111和第二显示屏112均可以包括框架01、盖板玻璃02、液晶显示面板03、背光模组04、以及其他电子配件等。
[0042] 其中,框架01的纵截面例如呈U型,液晶显示面板03、背光模组04等其他电子配件设置于框架01内,背光模组04设置于液晶显示面板03的下方,盖板玻璃02位于液晶显示面
板03远离背光模组04的一侧。
[0043] 继续参见图4,液晶显示面板03包括阵列基板031、对置基板032以及设置于阵列基板031和对置基板032之间的液晶层033,阵列基板031和对置基板032通过封框胶对合在一
起,从而将液晶层033限定在封框胶围成的区域内。
[0044] 如图5所示,该第一显示屏111和第二显示屏112均包括显示区A和周边区S,显示区A设置有多个亚像素P。周边区S用于布线,也可将栅极驱动电路设置于周边区S。
[0045] 这里如图5所示,以多个该亚像素P呈矩阵形式排列为例进行说明。在此情况下,沿水平方向X排列成一排的亚像素P称为同一行亚像素,沿竖直方向Y排列成一排的亚像素P称为同一列亚像素。同一行亚像素P可以与一根栅线连接,同一列亚像素P可以与一根数据线
连接。
[0046] 如图6所示,该阵列基板031在每个亚像素P所在的区域还设置有位于第一衬底0311上的薄膜晶体管10和像素电极20。薄膜晶体管10包括有源层、源极、漏极、栅极(Gate)及栅绝缘层(Gate Insulator,简称GI),源极和漏极分别与有源层接触,像素电极20与薄膜晶体管10的漏极电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阵列基板031还包括设置在第一衬底0311上的公共电极30。像素电极20和公共电极30可以设置在同一层,在此情况下,像素电极20和公共电极30均为包括多个条状子电极的梳齿结构。如图6所示,像素电极20和公共电极30也可以设置在不同层。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对置基板032包括公共电极。阵列基板031还包括栅线和数据线,薄膜晶体管10的栅极与栅线电连接,源极与数据线电连接。阵列基板031上的薄膜晶体管10用于控制向像素电极20施加信号与否,在栅线输入信号时,与该栅线连接的薄膜晶
体管10导通,数据线上的信号通过导通的薄膜晶体管10施加到像素电极20上。
[0047] 如图6所示,对置基板032包括设置在第二衬底0321朝向液晶层033的侧面上的彩色滤光层0322。其中,对应于红色亚像素的彩色滤光层0322为红色滤光层;对应于绿色亚像素的彩色滤光层0322为绿色滤光层;对应于蓝色亚像素的彩色滤光层0322为蓝色滤光层。
对应于红色亚像素的彩色滤光层0322是指沿液晶显示面板03的厚度方向,彩色滤光层0322
中正对红色亚像素的部分。对应于绿色亚像素的彩色滤光层0322为绿色滤光层是指沿液晶
显示面板03的厚度方向,彩色滤光层0322中正对绿色亚像素的部分。对应于蓝色亚像素的
彩色滤光层0322是指沿液晶显示面板03的厚度方向,彩色滤光层0322中正对蓝色亚像素的
部分。
[0048] 不管是红色滤光层,绿色滤光层还是蓝色滤光层,其材料均包括高分子材料和有机染料混合而成的材料,称为有机染料材料。红色滤光层,绿色滤光层和蓝色滤光层这三层材料的不同在于,有机染料的不同。此外,为避免相邻亚像素之间发生串扰,该对置基板032还包括黑矩阵(Black Matrix,BM),黑矩阵包括多条平行的第一遮光条和多条平行的第二
遮光条,多条第一遮光条和多条第二遮光条围成的多个网格,每个网格为一个亚像素所在
区域。
[0049]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液晶显示面板03以公共电极30设置于阵列基板031进行描述,但本申请并不限于此,公共电极30还可设置于对置基板032上,具体在此不再赘述。
[0050] 如图7a和图7b所示,背光模组04包括光源041、导光板042以及设置于导光板042出光侧的光学膜片043。在本申请中,光学膜片043可以包括扩散片和/或增光膜等。增光膜可以包括棱镜膜(Brightness Enhancement Film,BEF)和反射型偏光增亮膜(Dual 
Brightness Enhancement Film,DBEF),两者可以结合使用。
[0051] 其中,光源041可以设置于导光板042的侧面,在此情况下,如图7a所示,该背光模组04为侧入式背光模组。在此基础上,如图7a所示,背光模组04还可以包括反射片044,反射片044设置于导光板042的远离出光侧的一侧。
[0052] 导光板042的断面形状有楔形和平板型两种,图7a中以导光板042为楔形板进行示意。
[0053] 光源041也可以设置于导光板042的远离出光侧的一侧,在此情况下,如图7b所示,该背光模组04为直下式背光模组。光源041例如可以是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图7a和图7b中的背光模组04的结构仅为示意,不做任何限定。
[0054] 在背光模组04为直下式背光模组的情况下,可采用阵列式排布的微小蓝光LED制作成灯板,设置于背光模组04的底部,灯板出光方向对着液晶显示面板03。
[0055] 示例性的,如图7b所示,提供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蓝光LED作为光源041制作成灯板,在灯板的上方设置有光学膜片043,光源041的下方还可以设置有反射片044。
[0056] 基于以上结构,为了方便后续说明,以下将以该第一显示屏111和第二显示屏112为结构、型号均完全相同的显示屏,且该第一显示屏100和第二显示屏200的周边区S环绕显示区A一周设置为例进行说明。
[0057]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在该第一显示屏111和第二显示屏112为结构、型号完全相同的显示屏,且第一显示屏111和第二显示屏112背对背设置的情况下,为了保证显示区A在视觉上的重合。可选的,该第一显示屏111和第二显示屏112的显示区A的边界重合。
[0058] 基于以上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该第一显示屏111和第二显示屏112的周边区S均包括位于显示区A其中一侧的第一子区S1,该第一子区S1设置有驱动集成电路板1,该驱动集成电路板1具有一信号接口X。
[0059] 其中,以在该第一显示屏111和第二显示屏112的正面视图中,该第一子区S1为位于该显示区A的下侧的周边区S为例,该第一子区S1均设置有数据驱动IC(集成电路)以及用
于驱动栅极驱动电路的走线,该驱动集成电路板1设置于第一子区S1,并与该数据驱动IC和用于驱动该栅极驱动IC的走线电连接。
[0060] 该驱动集成电路板1例如可以包括时序控制电路,该信号接口X用于接收图像数据信号、控制信号以及时钟信号,例如可以为LVDS(Low Voltage Differential Signaling,电压摆幅的差分信号),此时,该信号转接板用于将接收到的图像信号转换成LVDS。该时序控制电路用于将该LVDS转换成适合于数据和栅极驱动IC的数据信号、控制信号、时钟信
号,驱动该第一显示屏111和第二显示屏112进行显示。
[0061] 而又由于该第一显示屏111和第二显示屏112为结构、型号均完全相同的显示屏,因此,该第一显示屏111上的信号接口X和第二显示屏112上的信号接口X的位置对应。
[0062] 基于以上结构,该第一显示屏111和第二显示屏112背对背设置具有多种可能的情况。
[0063]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要提供以下两种可能的情况:
[0064] 第一种可能的情况下,如图9所示,该第一显示屏111上的信号接口X和第二显示屏112上的信号接口X位于该双面显示组件100的同一侧。即可以如图9所示,将第一显示屏111背向纸面放置,将第二显示屏112朝向纸面放置,并将两者叠置,使第一显示屏111的第一子区S1和第二显示屏112的第一子区S1位于该双面显示组件100的同一侧,以使得该第一显示
屏111和第二显示屏112上的信号接口X位于该双面显示组件100的同一侧。
[0065] 第二种可能的情况下,如图10所示,第一显示屏111上的信号接口X和第二显示屏112上的信号接口X分别位于该双面显示组件100的相对两侧。即可以如图9所示,将第一显
示屏111背向纸面放置,将第二显示屏112朝向纸面放置,并将第二显示屏112绕中心轴线旋转180度,再将两者叠置,使第一显示屏111的第一子区S1和第二显示屏112的第一子区S1位于该双面显示组件100的相对两侧,以使得该第一显示屏111和第二显示屏112上的信号接
口X分别位于该双面显示组件100的相对两侧。
[0066] 其中,针对第一种可能的情况,如图9所示,第一显示屏111的信号接口X和第二显示屏112的信号接口X分别位于该双面显示组件100的对应第一子区S1的左右两侧。针对第
二种可能的情况,如图10所示,第一显示屏111和第二显示屏112的信号接口分别位于该双
面显示组件100的上下两侧,且原本相对应设置的第一显示屏111上的信号接口X和第二显
示屏112上的信号接口X位于沿第一方向(如图10中竖直方向L)延伸的同一直线上,第一方
向是第一子区S1和与之相对的周边区的距离方向。
[0067]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该封装壳体113包括沿第一显示屏111和第二显示屏112的厚度方向延伸的第一侧壁,该第一侧壁上设置有一开口M。该开口M被配置为供第一柔性线路板F1和第二柔性线路板F2分别与第一显示屏111上的信号接口X和第二显
示屏112上的信号接口X电连接后,经该开口M穿出。
[0068] 其中,示例的,该开口M设置于第一侧壁上与第一显示屏111上的信号接口对应位置处;该第一柔性线路板F1与第一显示屏111上的信号接口X电连接后,直接经该开口M穿
出;该第二柔性线路板F2与第二显示屏112上的信号接口X电连接后,穿过第一显示屏111和第二显示屏112之间的间隙,并与第一柔性线路板F1汇集后经该开口M穿出。
[0069] 相对于第一种可能的情况中,为了使第一柔性线路板F1和第二柔性线路板F2在与第一显示屏111的信号接口X和第二显示屏112的信号接口X电连接后,直接从开口穿出,需
要在第一侧壁上设置两个开口相比,由于该第一显示屏111的信号接口X和第二显示屏112
的信号接口X位于第一方向的同一直线上,因此,通过仅设置一个开口M,即可使第一柔性线路板F1和第二柔性线路板F2经同一个开口M穿出,能够减少在封装壳体113上的开口数量,
从而能够提高该双面显示组件100的强度。
[0070] 同时,相对于如图11所示,在该封装壳体的第一侧壁与该第一显示屏111的左侧或右侧设置一个开口,将第一柔性线路板F1和第二柔性线路板F2均穿过第一显示屏111和第
二显示屏112之间的间隙经开口M穿出的情况下,第一柔性线路板F1和第二柔性线路板F2需
要在第一显示屏111和第二显示屏112之间的间隙中发生90度弯折,而第一柔性线路板F1和
第二柔性线路板F2在弯折时会增加厚度,从而不利于双面显示组件100的轻薄化显示。
[0071]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通过在封装壳体113的第一侧壁与第一显示屏111的信号接口X对应位置处设置开口M,在布线过程中,仅第二柔性线路板F2穿过第一显示屏111和第二显示屏112之间的间隙,且第二柔性线路板F2在穿过第一显示屏111和
第二显示屏112之间的间隙的过程中不发生弯折,与在该封装壳体113的第一侧壁与该第一
显示屏111的左侧或右侧设置一个开口,由第一显示屏111和第二显示屏112的叠置厚度取
决于第一柔性线路板F1和第二柔性线路板F2发生弯折后的厚度相比,能够降低第一显示屏
111和第二显示屏112的叠置厚度,实现轻薄化显示。
[0072]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在该封装壳体113的第一侧壁与第二显示屏112的信号接口X对应位置处设置开口M,具有与在该封装壳体113的第一侧
壁与第一显示屏111的信号接口X对应位置处设置开口M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本实用新型实
施例中,仅以在该封装壳体113的第一侧壁与第一显示屏111的信号接口X对应位置处设置
开口M为例进行说明。在该封装壳体113的第一侧壁与第二显示屏112的信号接口X对应位置
处设置开口M,以及由此所带来的以下技术方案的变形也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0073] 基于以上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8所示,该第一显示屏111和第二显示屏112的周边区S还包括第二子区S2,该第二子区S2与第一子区S1相对,且该第
一子区S1的宽度大于第二子区S2的宽度,宽度方向是第一子区S1和第二子区S2的距离方
向。
[0074] 即,由于该第一子区S1均设置有数据驱动IC以及用于驱动该栅极驱动IC的走线,因此,该第一子区S1的宽度大于该第二子区S2的宽度。
[0075] 基于此,在该第一显示屏111和第二显示屏112的显示区A的边界重合的情况下,该第一显示屏111的第一子区S1超出该第二显示屏112的边缘,该第二显示屏112的第一子区
S1超出第一显示屏111的边缘。即,该第一显示屏111的第一子区S1的边缘和第二显示屏112的第一子区S1的边缘分别形成一个错落的空间。
[0076] 基于此,如图3所示,该第一显示屏111的第一子区S1超出第二显示屏112的部分,和该第二显示屏112的第一子区S1超出第一显示屏111的部分沿远离显示区A的方向,均依
次包括第一宽度部分K1和第二宽度部分K2,该信号接口X均设置于第二宽度部分K2上,且均位于该显示屏的背面一侧。
[0077] 即,能够在该第一显示屏111上的信号接口X和第二显示屏112的信号接口X位置分别形成一个错落的空间,从而能够为第一柔性线路板S1和第二柔性线路板S2提供足够的汇
集空间。
[0078] 在此基础上,如图3和图12所示,该第二柔性线路板F2与第二显示屏112上的信号接口X连接后,穿过该第一显示屏111和第二显示屏112之间前的部分通过第一固定件G1固
定在该第二显示屏112上的第一宽度部分K1的表面上,该第二柔性线路板F2延伸至第一显
示屏111上的信号接口X之前的部分还通过第二固定件G2固定在该第一显示屏111上的第一
宽度部分K1的表面上。
[0079]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对第二柔性线路板F2进行固定,还能够防止第二柔性线路板F2受到外作用而发生松动。
[0080] 其中,该第一固定件G1和第二固定件G2可以为胶板,通过硅胶板将第二柔性线路板S2压在第一显示屏111超出第二显示屏112的部分和第二显示屏112超出第一显示屏
111的部分表面上,再通过粘贴进行固定。
[0081] 基于以上的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该第一显示屏111和第二显示屏112之间的间距g等于该第二柔性线路板F2的厚度。即,该第二柔性线路板F2在第一显示屏111和第二显示屏112之间不发生弯折,能够最大程度上降低双面显示组件100的
整体厚度。
[0082]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12所示,该信号接口X均朝向远离该显示区的方向,且该信号接口X在沿垂直于第一显示屏111和第二显示屏112的厚度方向上呈扁
平状,该第二柔性线路板F2与第二显示屏112上的信号接口X电连接后,经180度反转穿过第一显示屏111和第二显示屏112之间的间隙。
[0083] 即,该第二柔性线路板F2直接经180度反转后从内部出来汇集到同一个开口M后出来,操作方便。
[0084] 基于以上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12所示,沿第一显示屏111和第二显示屏112的厚度方向,该封装壳体113与第一显示屏111和第二显示屏112之间均设置有缓冲垫400。
[0085]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能够对封装壳体113与第一显示屏111和第二显示屏112之间接触进行缓冲。其中,该缓冲垫400的材料可以为硅胶材料。
[0086] 基于以上的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该信号转接板200上设置有与第一显示屏111上的信号接口X一一对应连接的第一信号接口a,和与第二显
示屏112上的信号接口X一一对应连接的第二信号接口b。此时,该第一柔性线路板F1可以连接在第一信号接口a和第一显示屏111上的信号接口X之间,该第二柔性线路板F2连接在第
二信号接口b和第二显示屏112上的信号接口X之间。
[0087]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中,如图2、图3和图13所示,该信号转接板12位于该封装壳体113的第一侧壁一侧,且与该开口M正对位置处;该信号转接板12的厚度方向和该第一显示屏111和第二显示屏112的厚度方向一致,该第一信号接口a和第二信号接口b均设置于
该信号转接板12朝向该开口M的侧部,且该第一信号接口a和与之相对应连接的第一显示屏
111上的信号接口X位于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直线上,该第二方向是第二显示屏111上的
信号接口X到第一显示屏111上的信号接口X的方向(如图2中直线L的延伸方向)。
[0088]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第一柔性线路板F1沿第二方向从开口M穿出后,直接与第一信号接口a电连接,该第二柔性线路板F2沿第二方向穿过第一显示屏111和第二显示屏
112之间的间隙后,在与第一柔性线路板F1汇集后经开口M穿出,在该双面显示组件11的外
部经过两次弯折与第二信号接口b电连接,不影响第一显示屏111和第二显示屏112的叠置
厚度。
[0089]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