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农用化学品和农药 / 病虫害防治 / 种子处理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种子处理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阅读:2发布:2020-10-19

专利汇可以提供种子处理剂组合物及其应用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 种子 处理剂组合物及其应用,涉及 农药 复配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种子处理剂组合物含有有效成分A、有效成分B与有效成分C。其中有效成分A为丙硫菌唑,有效成分B为吡虫啉,有效成分C为毒死蜱,所述有效成分A、有效成分B与有效成分C的重量比为1-30:1-30:1-30。该种子处理剂能够从不同的靶标点进行作用,既能杀虫又能杀菌,为种子提供全方位的保护,其环境相容性好,毒性低,对人畜、天敌等 生物 安全,属广谱高效的种子处理剂组合物。具有较高的协同增效作用,降低了应用成本,防治效果明显优于其单剂使用。该广谱高效的种子处理剂,具有明显的推广价值。,下面是种子处理剂组合物及其应用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种子处理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有效成分A、有效成分B与有效成分C。其中有效成分A为丙硫菌唑,有效成分B为吡虫啉,有效成分C为毒死蜱,所述有效成分A、有效成分B与有效成分C的重量比为1-30:1-30:1-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子处理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成分A、有效成分B与有效成分C的重量比为1-20:1-20:1-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种子处理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成分A、有效成分B与有效成分C的重量比为1-10:1-10:1-10。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种子处理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种子处理剂组合物中还含有农药制剂辅助成分,以制成适合农业上使用的剂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所述农药制剂辅助成分为溶剂、乳化剂、分散剂、稳定剂、防冻剂或湿润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种子处理剂组合物,其特征在,所述种子处理剂组合物的剂型是种子处理干粉剂、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油基种衣剂、种子处理悬浮剂、悬浮种衣剂。
7.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种子处理剂组合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制备防治植物病虫害的农药制剂中的应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作为种子处理剂,通过拌种或种子包衣,用于防治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地下害虫、刺吸式口器害虫、土传病害或叶面病害。
9.权利要求8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制备防治白粉病、纹枯病、根腐病、枯萎病、叶斑病、锈病、菌核病、网斑病、纹病、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的农药制剂中的应用。

说明书全文

种子处理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农药复配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有效成分以丙硫菌唑、吡虫啉和毒死蜱为有效成分的杀虫防病的种子处理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种子处理剂是一类用于种子表面处理的农药,有效成分主要是杀虫剂杀菌剂,具有防治作物苗期病虫鼠害、提高幼苗成活率等作用。与常规使用的茎叶处理农药相比,种子处理剂在降低农药施用量和施用次数,减少环境污染,减少田间操作工序,省工、节本、增效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0003] 种子和幼苗易遭受地下和地上多种害虫和病原菌的危害和侵染,是作物生长过程中最脆弱的环节;种子、幼苗被害虫取食,或受病原菌侵染出现病苗、死苗现象,会降低单位面积作物的有效株数,致使作物大面积减产和品质下降。
[0004] 含有单一活性组分的种子处理剂频繁使用,实际效果较差,且作用范围较窄,无法达到同时消灭害虫病菌的目的。虽然丙硫菌唑、吡虫啉、毒死蜱作为杀菌剂、杀虫剂都是高效的,但是其单剂长期使用,容易使病害和害虫产生抗药性,导致用药量加大、防效降低、持效期缩短的问题,不利于环境可持续发展。因此,急需一种新型产品替代单一活性组分的种子处理产品,增加药效,延缓病害,减少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组分合理,增效作用显著,杀菌杀虫效果好,用药成本低,不易产生抗药性、对作物安全的种子处理剂组合物及其应用。它将多种活性组分复配使用,从而提高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效果,延长了活性组分药物的持效期,使农药的用药量降低,减少了农药残留和对环境的污染。
[0006] 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0007] 本发明所述的种子处理剂组合物,含有有效成分A、有效成分B与有效成分C,其中有效成分A为丙硫菌唑,有效成分B为吡虫啉,有效成分C为毒死蜱,所述有效成分A、有效成分B与有效成分C的重量比为1-30:1-30:1-30,优选为重量比为1-20:1-20:1-20,更优选重量比为1-10:1-10:1-10。
[0008] 本发明所述种子处理剂组合物中还可以含有农药制剂辅助成分,以制成适合农业上使用的剂型。所述农药制剂辅助成分为润湿剂、分散剂、渗透剂、成膜剂、增稠剂、消泡剂、防冻剂或警戒色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0009] 本发明所述的种子处理剂组合物中可加入常规量的农药制剂辅助成分,并且按常用方法制得种子处理干粉剂(DS)、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WS)、油基种衣剂(YG)、种子处理悬浮剂(FS)、悬浮种衣剂(FSC)、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CF)等。
[0010] 本发明所述的种子处理剂组合物可应用于制备防治植物病虫害的农药制剂。特别应用于,作为种子处理剂,通过拌种或种子包衣,用于防治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地下害虫、刺吸式口器害虫、土传病害或叶面病害。
[0011] 本发明所述的种子处理剂组合物对病原真菌和地下害虫、刺吸式害虫都具有较好防治效果,以及对作物田土壤中腐生真菌具有较高抑制活性,且对环境影响小的复配杀虫、杀菌剂的种子处理剂组合物。从而引导农户从作物种子开始对病虫害进行预防,保证对病虫害的最佳防治时期和防治效果,降低防治成本。
[0012] 所述地下害虫为蛴螬、金针虫、蝼蛄;所述刺吸式口器害虫为蚜虫、灰飞虱、蓟、白粉虱、叶蝉;所述病害为白粉病、根腐病、枯萎病、纹枯病、全蚀病、叶斑病、猝倒病、恶苗病、立枯病、菌核病、黑斑病、褐斑病、锈病、黑穗病、网斑病、纹病等。
[0013] 本发明所述的种子处理剂用于防治种子种传病害的方法之一是:种子用组合种子处理剂包衣后烘干后,在播种前用清浸泡24~60小时,再按常规催芽(或不催芽)后播种。
[0014] 本发明所述的种子处理剂用于防治种子种传病害的方法之二是:本发明的组合种子处理剂用清水稀释400~600倍,浸入种子,药液以超出种子面5~10cm为宜,药液浸种36~60小时后捞出种子,再按常规催芽(或不催芽)后播种。
[0015] 本发明所述的种子处理剂用于防治种子种传病害的方法之三是:种子用清水浸渍36~60小时后捞出种子,稍控干水分,按常规方法催芽24小时左右,待芽露白后,用本发明的组合种子处理剂拌种,拌种后再催芽24小时(或不催芽)后播种。
[001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7] 1、扩大防治对象,有效成分既有杀菌剂又有杀虫剂三者组合物可以扩大杀菌谱和杀虫谱,提高各成分的综合利用率;
[0018] 2、节省药本和工本,由于把杀虫剂和杀菌剂混合使用,使得农民应用一次浸种或种子处理即可防治多种病虫害;
[0019] 3、适用于多种作物种子,包括甘蔗、玉米、水稻、油菜、花生、小麦、果树等。可减轻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减少喷药次数和喷药量,环境中农药面源污染源减少;
[0020] 4、提高药效,与单剂相比,复配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提高了防治效果;
[0021] 5、种子处理剂由两种作用机制不同的有效成分组成,杀菌杀虫效果好,有利于克服和延缓病菌害虫抗药性的产生;
[0022] 6、药剂混配减少了用药量,从而降低了成本和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
[002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组分合理,治疗加保护作用,杀菌杀虫效果好,用药成本低,且其杀虫和杀菌活性效果不是各组分活性的简单叠加,而是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对作物安全性好,符合农药制剂的安全性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用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但本发明绝非限于这些例子。
[0025] 本发明选用的两种杀虫剂:吡虫啉为有效成分B,毒死蜱为有效成分C做二元复配时,已表现出良好的增效效果,而不仅仅是两种药剂的简单叠加。
[0026] 为了防治农业生产中玉米、水稻、小麦等作物上的重要虫害,发明人以蚜虫为靶标试虫对毒死蜱、吡虫啉进行复配的增效研究,筛选到毒死蜱、吡虫啉最佳配比用量范围,用于田间病虫害的防治。
[0027] 一、毒死蜱、吡虫啉的复配对蚜虫的协同作用测定
[0028] 供试对象:蚕豆蚜(Aphis craccivora),3日龄若蚜,室内饲养的敏感品系。
[0029] 测试条件:温度:24-26℃,湿度:RH60%,光照:L:D=14:10
[0030] 试验方法:采用带虫植株浸渍法。以蚕豆苗为载体,以清水处理作为对照,试验设置3次重复。取带虫植株,在配置好的药液中浸渍3-5s,靠壁除去多余药液,罩上自制玻璃罩,移入观察室进行培养观察。96h后调查死、活虫数。用Abbott公式计算校正死亡率,计算供试单剂及各不同配比混剂的LC50值,用孙云沛法计算共毒系数。测试结果见表1。
[0031] 表1含毒死蜱和吡虫啉的组合物对蚕豆蚜3龄若蚜协同作用测定
[0032]供试药剂 配比 LC50(mg/L) 共毒系数
毒死蜱 —— 0.76 ——
吡虫啉 —— 0.81 ——
毒死蜱和吡虫啉 1:30 0.65 124.35
毒死蜱和吡虫啉 5:20 0.58 137.84
毒死蜱和吡虫啉 10:10 0.54 145.22
毒死蜱和吡虫啉 20:5 0.61 126.15
毒死蜱和吡虫啉 30:1 0.63 120.88
[0033] 表1的测定结果显示,在重量比1-30:1-30的范围内毒死蜱和吡虫啉复配对蚜虫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防治效果优异且好于单剂品种。
[0034] 二、制剂实施例
[0035] 实施例1 32%丙硫菌唑·吡虫啉·毒死蜱种子处理干粉剂
[0036] 丙硫菌唑1%,吡虫啉30%,毒死蜱1%,颜料色粉1%,聚乙烯醇2%,白炭黑5%,磺酸盐甲缩合物3%,十二烷基硫酸钠2%,高岭土补足至100%。
[0037] 按照配方要求,将有效成分丙硫菌唑、吡虫啉和毒死蜱、成膜剂、警色剂、载体预混合均匀,再进行粉碎,然后混合均匀,控制指标随时检测,合格后出料,分装,即得种子处理干粉剂。
[0038] 实施例2 30%丙硫菌唑·吡虫啉·毒死蜱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
[0039] 丙硫菌唑5%,吡虫啉20%,毒死蜱5%,十二烷基硫酸钠7%,颜料色粉1%,膨润土5%,木质素磺酸钠3%,十二烷基硫酸钠7%,高岭土补足至100%。
[0040] 按照配方要求,将有效成分丙硫菌唑、吡虫啉和毒死蜱,分散剂、警色剂、载体预混合均匀,再进行粉碎,然后混合均匀,控制指标随时检测,合格后出料,分装,即得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
[0041] 实施例3 30%丙硫菌唑·吡虫啉·毒死蜱种子处理悬浮剂
[0042] 丙硫菌唑10%,吡虫啉10%,毒死蜱10%,十二烷基苯磺酸钠4%,木质素磺酸钠7%,拉开粉4%,黄原胶1%,酸镁1%,颜料色浆1%,水补足至100%。
[0043] 按照配方要求,将有效成分、润湿分散剂、乳化剂、增稠剂、警色剂、分散介质等混合,进行高剪切预分散,然后加入砂磨釜中,进行研磨至粒径小于5μm,即可制得种子处理悬浮剂。
[0044] 实施例4 45%丙硫菌唑·吡虫啉·毒死蜱悬浮种衣剂
[0045] 丙硫菌唑20%,吡虫啉5%,毒死蜱20%,木质素磺酸钠9%,十二烷基苯磺酸钠4%,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5%,黄原胶1%,硅酸镁铝1%,颜料色浆1%,聚乙烯醇2%,水补足至100%。
[0046] 按照配方要求,将有效成分、润湿分散剂、乳化剂、增稠剂、警色剂、成膜剂、分散介质等混合,进行高剪切预分散,然后加入砂磨釜中,进行研磨至粒径小于5μm,即可制得悬浮种衣剂。
[0047] 实施例5 61%丙硫菌唑·吡虫啉·毒死蜱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
[0048] 丙硫菌唑30%,吡虫啉1%,毒死蜱30%,聚丙烯酸钠2%,聚脲预聚体10%,苯乙烯顺丁烯二酸酐共聚物1%,二甲基亚砜15%,盐酸3%,氢化钠1%,黄原胶1%,颜料色浆1%,聚乙烯醇3%,水补足至100%。
[0049] 将有效成分溶于二甲苯溶剂中,得到均一的油相溶液;向其中加入含乳化分散剂的水溶液,伴随剧烈搅拌,配制出以固体原药、二甲苯为油相,以含乳化分散剂的水溶液为水相的O/W型稳定乳液。将预先配制好的尿素-甲醛预聚物加入乳液中,使用低含量盐酸调节系统pH值,在酸催化条件下发生聚合反应,使油相物质被包裹起来,形成微囊悬浮剂。向此微囊悬浮剂中加入增稠剂、抗冻剂、成膜剂、警色剂,搅拌均匀,既得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
[0050] 三、田间药效试验
[0051] 1、上述实施例制备的农药制剂防治小麦病虫害田间药效试验。
[0052] 供试药剂:实施例1-5中的三元复配种子处理剂。
[0053] 对照药剂:40%毒死蜱乳油(对照药剂1),48%吡虫啉悬浮剂(对照药剂2),30%丙硫菌唑种子处理悬浮剂(对照药剂3)。
[0054] 防除对象:金针虫、蚜虫、纹枯病。
[0055] 试验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进行。按照随机区组排列方式进行小区排列,每处理重复四次,播种前两天按处理剂量进行拌种处理,要求药剂均匀粘在种子上,设空白对照(清水对照)。
[0056] 出苗率调查:播种15天后,每个小区取5个点,每个点20株,统计出苗率。
[0057] 蚜虫调查:于播种后200天左右进行田间调查,调查内容为各处理小区蚜虫数量,并计算百株或百穗蚜虫数量和防效。
[0058] 地下害虫调查:于播种后145天左右进行调查,按照各处理小区“Z”型五点随机挖苗调查,各点挖土50cm×50cm×30cm,调查小麦地下害虫危害麦株数量,并计算小麦的被害株率或防效;
[0059] 纹枯病调查:于灌浆中期调查各处理小区病株数量,并计算病株率或防效。试验结果见表3。
[0060]
[0061]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中丙硫菌唑,吡虫啉和毒死蜱的重量比1-30:1-30:1-30范围内也具有一定的复配增效效果,与杀虫剂单剂相比,对害虫的防治效果优异,不仅能综合防治小麦病虫害,且增产效果明显。(2)前述实施例制备的农药制剂防治玉米病虫害田间药效试验
[0062] 供试药剂:实施例1-5中的三元复配种子处理剂。
[0063] 对照药剂:40%毒死蜱乳油(对照药剂1),48%吡虫啉悬浮剂(对照药剂2),30%丙硫菌唑种子处理悬浮剂(对照药剂3)。
[0064] 将玉米种子和上述制剂以合适的药种比进行均匀包衣。试验选择土壤肥等较好、近年有一定程度病虫害为害的。科学安排试验小区,按照播种习惯合理播种,以未包衣种子为空白对照。小区采用随机区组排列,重复4次。按《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相关要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和结果调查。试验结果见表4。
[0065] 表4本发明的药剂处理玉米种子对玉米病虫害防治效果
[0066]
[0067] 上表的结果显示,本发明提供的悬浮种衣剂,对玉米病虫害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病虫兼治,扩大防治谱,且对玉米整个生长期表现安全,无药害症状发生,增产作用明显。
[0068]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