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折叠的自动开收伞

申请号 CN201110345424.8 申请日 2011-11-04 公开(公告)号 CN103082600A 公开(公告)日 2013-05-08
申请人 黄致诚; 发明人 黄致诚;
摘要 一种方便折叠的自动开收伞,其中棒(2)包括内管(21)、第一外管(22)和第二外管(23);其中棒(2)内还设置有拉簧(6)和第二拉线(81);自动开收装置的开伞 弹簧 (73)设置在内管(21)和第一外管(22)内,所述拉簧(6)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一外管(22)和第二外管(23)的顶部,第一外管(22)顶部固设有第一 滑轮 (27),第二拉线(81)一端固定在自动开收装置的子弹头(71)上,另一端绕经该第一滑轮(27)后与第二外管(23)的底部连接。本 发明 的自动开收伞在收伞时,中棒的部分管体会同时折叠,中棒需要推入伞头的距离较短,收伞所需的 力 量也大大减少,使用者在日常的使用中更加得心应手。
权利要求

1.一种方便折叠的自动开收伞,包括:安装有收伞骨弹簧(11)的伞骨总成(1)、中棒(2)、伞头(3)、固定在所述中棒(2)顶部的上巢(51)、滑动套接于所述中棒(2)的下巢(52)以及自动开收装置;所述自动开收装置包括:子弹头(71)、一端连接该子弹头(71)另一端绕经上巢(51)和下巢(52)上设置的滑轮组后固定于上巢(51)的第一拉线(72)以及安装在中棒(2)内的开伞弹簧(73),所述中棒(2)包括从内至外依次滑动套接的内管(21)、第一外管(22)和第二外管(23);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中棒(2)内的拉簧(6)和第二拉线(81);所述开伞弹簧(73)设置在所述内管(21)和第一外管(22)内,所述拉簧(6)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外管(22)和第二外管(23)的顶部,所述第一外管(22)顶部固设有第一滑轮(27),所述第二拉线(81)一端固定在所述子弹头(71)上,另一端绕经该第一滑轮(27)后与所述第二外管(23)的底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折叠的自动开收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接在所述第二外管(23)外的第三外管(24)以及第三拉线(82),所述第二外管(23)顶部固设有第二滑轮(28),该第三拉线(82)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外管(22)顶部,另一端绕经该第二滑轮(28)后与所述第三外管(24)的底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便折叠的自动开收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管
(23)的底部外固定套接有第一外管套(25),所述第二拉线(81)的上端连接在该第一外管套(25)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便折叠的自动开收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外管(24)的底部外固定套接有第二外管套(26),所述第三拉线(82)的上端连接在该第二外管套(26)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便折叠的自动开收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管
(22)顶部固设有第一顶塞(91),该第一顶塞(91)上开设有可供所述第一拉线(72)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一滑轮(27)安装在该第一顶塞(91)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便折叠的自动开收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管(23)顶部固设有第二顶塞(92),该第二顶塞(92)上开设有可供所述第一拉线(72)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二滑轮(28)安装在该第二顶塞(92)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便折叠的自动开收伞,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弹头(71)内开设有两个孔(711),所述第一拉线(72)和第二拉线(81)的底端分别穿过该两个孔(711)后在该两个孔的底部打结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便折叠的自动开收伞,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弹头(71)内腔中设置有一内塞(712),该内塞(712)上开有两个孔,所述第一拉线(72)和第二拉线(81)的底端分别穿过该两个孔后打结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便折叠的自动开收伞,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弹头(71)内腔中设置有一个带有两个孔的内塞(712),所述第一拉线(72)和第二拉线(81)的底端呈圈状并分别穿过该两个孔后套在一个圆轴(713)上固定。

说明书全文

方便折叠的自动开收伞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日常使用的伞具,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开收的多折伞。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技术中,有一种自动开收的多折伞,它通过在中棒内腔设置开伞弹簧提供伸展中棒的动,在伞骨上设置拉簧等结构提供伞骨收折的动力,一个可被固定在伞头内或被释放的子弹头以及两端分别与该子弹头和下巢连接的拉线可以拉动下巢上滑开伞或者释放下巢收伞。如公告号为CN2827075的中国发明专利就公开了一种多折伞的自动开、收装置,通过按压伞头上的按钮就能实现开伞或收折伞骨的目的。但是现有的这种自动开收伞在收伞时只能是折叠伞骨,并不能折叠中棒,还需要使用者用力将中棒展开的各节管体压缩到位才能完全收伞,但因为中棒各节管体都伸展开来比较长,要完全压缩起来需要较大的力气才能完成,所以对于年老体弱者就感觉非常不方便。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收伞时除了收折伞骨还能折叠部分中棒管体的自动开收伞。
[0004]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方便折叠的自动开收伞,包括:安装有收伞骨弹簧的伞骨总成、中棒、伞头、固定在所述中棒顶部的上巢、滑动套接于所述中棒的下巢、以及自动开收装置;所述自动开收装置包括:子弹头、一端连接该子弹头另一端绕经上巢和下巢上设置的滑轮组后固定于上巢的第一拉线以及安装在中棒内的开伞弹簧,所述中棒包括从内至外依次滑动套接的内管、第一外管和第二外管。
[0005] 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中棒内的拉簧和第二拉线;所述开伞弹簧设置在所述内管和第一外管内,所述拉簧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外管和第二外管的顶部,所述第一外管顶部固设有第一滑轮,所述第二拉线一端固定在所述子弹头上,另一端绕经该第一滑轮后与所述第二外管的底部连接。
[0006] 本发明的自动开收伞还包括套接在所述第二外管外的第三外管以及第三拉线,所述第二外管顶部固设有第二滑轮,该第三拉线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外管顶部,另一端绕经该第二滑轮后与所述第三外管的底部连接。
[0007] 所述第二外管的底部外固定套接有第一外管套,所述第二拉线的其中一端连接在该第一外管套上。
[0008] 所述第三外管的底部外固定套接有第二外管套,所述第三拉线的其中一端连接在该第二外管套上。
[0009] 所述第一外管顶部固设有第一顶塞,该第一顶塞上开设有可供所述第一拉线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一滑轮安装在该第一顶塞上。
[0010] 所述第二外管顶部固设有第二顶塞,该第二顶塞上开设有可供所述第一拉线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二滑轮安装在该第二顶塞上。
[0011] 所述子弹头内开设有两个孔,所述第一拉线和第二拉线的底端分别穿过该两个孔后在该两个孔的底部打结固定。
[0012] 所述子弹头内腔中设置有一内塞,该内塞上开有两个孔,所述第一拉线和第二拉线的底端分别穿过该两个孔后打结固定。
[0013] 所述子弹头内腔中设置有一个带有两个孔的内塞,所述第一拉线和第二拉线的底端呈圈状并分别穿过该两个孔后套在一个圆轴上固定。
[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自动开收伞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开伞弹簧只安装在下部的部分管体内,开伞时可通过拉线将上部的其余管体向上拉以展开中棒,而当按压按钮以释放子弹头收伞时,部分管体会在拉簧的作用下自动折叠,由此收伞后的长度比现有的自动开收伞的要短,将中棒完全压缩至伞头扣位时所需要的距离也较短,因此所需的压缩中棒的力量也大大减少,使用者在日常使用中更加得心应手。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发明自动开收伞的外观示意图;图2为三折伞时所述中棒2的各节管体及其内拉线的结构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自动开收伞为三折伞在开伞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自动开收伞为三折伞在收伞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自动开收伞为三折伞在完全收伞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自动开收伞为四折伞在开伞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第一拉线72和第二拉线81与子弹头71连接的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图8为第一拉线72和第二拉线81与子弹头71连接的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图9为第一拉线72和第二拉线81与子弹头71连接的实施例三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7]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发明方便折叠的自动开收伞包括:伞骨总成1及安装在伞骨总成1的收伞骨弹簧11、中棒2、固定在所述中棒2底部的伞头3、固定在所述中棒2顶部的上巢51、滑动套接于所述中棒2的下巢52以及用于控制开伞或收伞的自动开收装置。其中,所述收伞骨弹簧11为设置在伞骨总成1上的拉簧,当下巢52向上移时,伞骨总成1抵抗该拉簧11的拉力张开伞面,而当下巢52失去向上移动的力量时,伞骨总成1将会在该拉簧11的拉力的作用下自动折叠起来。所述自动开收装置包括:子弹头71、第一拉线72、安装在中棒2内的开伞弹簧73、套接在该第一拉线72底段的胶管74、设置在伞头3上的按钮75、中部铰接于伞头3内部并带有复位弹簧78的卡制件77、套在该卡制件77上部且其底部设有复位弹簧79的滑套76。所述第一拉线72一端连接子弹头71,另一端绕过设置在上巢
51滑轮座53上的滑轮54后,再绕经下巢52上设置的滑轮55,最后固定在上巢51上。所述子弹头71可被卡制件77下部锁定于伞头3内部或者被释放并向上升至中棒2内腔中。
伞头3内设有与所述按钮75联动的卡扣751,一弹簧752朝中棒2的方向推动该卡扣751。
所述卡制件77一端被复位弹簧78向内推,由此保持将子弹头71卡在伞头3内的趋势。以上结构均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0018] 下面分别以三折伞和四折伞为例对本发明的改进之处作详细说明。
[0019] 当为三折伞时,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中棒2包括从内至外依次滑动套接的内管21、第一外管22和第二外管23。本发明的特别之处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中棒2内的拉簧6和第二拉线81。该拉簧6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外管22和第二外管23的顶部,由此使第一外管22和第二外管23保持收缩折叠的趋势。所述第一外管22顶部固定有第一顶塞91,该第一顶塞91上开设有可供所述第一拉线72穿过的通孔93,且该第一顶塞91上还安装有第一滑轮27。所述第二拉线81一端固定在所述子弹头71上,另一端绕经该第一滑轮27后与所述第二外管23的底部连接。所述开伞弹簧73安装在内管21和第一外管
22内,保持一个将该第一外管22和内管21伸展开来的趋势。
[0020] 如图2,所述第二外管23的底部外固定套接有第一外管套25,该第一外管套25在与第二外管23相接处设有一通孔,所述第二拉线81的其中一端穿过该通孔并打结由此卡接于该第一外管套25上。此结构能将第二拉线81可靠地连接在第二外管23的底部,且第一外管套25的内壁阻挡在该第二拉线81端部与第一外管22之间,能防止第二拉线81的端部打结处与第一外管22摩擦而损坏。
[0021] 所述第一拉线72和第二拉线81与子弹头71连接的方法有多种,如图7所示,可在子弹头71内开两个孔711,第一拉线72和第二拉线81分别穿过该两个孔711后在该两孔的底部打结固定。或者,如图8所示,在子弹头71内腔中设一内塞712,该内塞712上开有两个孔分别供第一拉线72和第二拉线81穿过并打结固定。又或者,如图9所示,在子弹头71内腔中设一内塞712,该内塞712上开有两个孔分别供第一拉线72和第二拉线81穿过,并在内塞712下方设一圆轴713,所述第一拉线72和第二拉线81的底端呈圈状并套在该圆轴713上固定。
[0022] 当第一次按压按钮75使伞处于完全打开状态时,如图3所示,此时第二外管23被释放,滑套76失去第二外管23的压制力后在复位弹簧79的作用下上升至与按钮75对应的位置,但子弹头71仍然被卡制件77锁定在伞头3内,在开伞弹簧73的伸展力作用下,所述第一外管22向上弹升,使得子弹头71与第一滑轮27之间的距离变长,所述第二拉线81便将第二外管23的底部向上拉升至开伞的最高位,此时,第一拉线72通过上巢51滑轮54和下巢52滑轮55将该下巢51向上拉至最高位,使得伞骨总成1完全张开,同时拉簧6被拉长。
[0023] 当第二次按压按钮75收伞时,如图4所示,按钮75通过滑套76按动卡制件77上端,使得该卡制件77的下端抵抗复位弹簧78的弹力而外移从而释放子弹头71,该子弹头71便会向上弹升至中棒2内腔中,此时,下巢51失去第一拉线72的拉力,伞骨总成1便会在收伞骨弹簧11的作用下自动收折起来,并推动下巢52下移。同时,第二外管23也失去了第二拉线81的拉力,在拉簧6的拉力作用下,第二外管23就会向下折叠于第一外管22外面,此时,中棒2需压缩的长度只有内管21和第一外管22两折,收伞所需的力量就大大减小,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0024] 当将中棒2压缩折叠到位时,如图5所示,弹簧752推动卡扣751内移并卡在第二外管23的收伞卡口位处从而将第二外管23锁定,同时滑套76被第二外管23向下压。胶管74则被第一外管22顶部的第一顶塞91向下压由此将子弹头71压入伞头3内并被卡制件77锁定,开伞弹簧73被压缩,积蓄能量为下次开伞做准备。
[0025] 当为四折伞时,如图6所示,本发明的自动开收伞是在三折伞的基础上增加了:第三外管24、第三拉线82和第二滑轮28。所述第三外管24套接在第二外管23外,所述第二外管23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二顶塞92,该第二顶塞92上也开设有可供所述第一拉线72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二滑轮28安装在该第二顶塞92上,所述第三拉线82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外管22顶部的第一顶塞91上,另一端绕经该第二滑轮28后与所述第三外管24的底部连接。同样,该第三外管24的底部外固定套接有第二外管套26,第三拉线82连接在该第二外管套26上。
[0026] 当按压按钮75开伞时,第二外管23被释放,但子弹头71仍然被卡制件77锁定在伞头3内,在开伞弹簧73的伸展力作用下,所述第一外管22向上弹升,使得子弹头71与第一滑轮27之间的距离变长,所述第二拉线81便将第二外管23的底部向上拉升至开伞的最高位,这样,第一顶塞91与第二滑轮28之间的距离也相应变长,所述第三外管24的底部便被第三拉线82向上拉升至开伞的最高位。此时,第一拉线72通过上巢51滑轮54和下巢52滑轮55将该下巢51向上拉至最高位,使得伞骨总成1完全张开,同时拉簧6被拉长。
[0027] 收伞时,与三折伞相同,由于子弹头71被释放,下巢52失去第一拉线72的拉力而下移,伞骨总成1自动收折,同时,第二外管23也失去了第二拉线81的拉力,在拉簧6的拉力作用下,第二外管23就会向下折叠于第一外管22外面,此时,第一顶塞91与第二滑轮28之间的距离也相应变短,在伞骨总成1自重及下巢52下移的推动力作用下,该第三外管24也会向下折叠于第二外管23外。可见,该四折伞也只需压缩内管21和第一外管22两折管体即可。
[0028] 本发明的自动开收伞还可应用于四折以上的多折伞,只需在相应的外管上增加拉线和滑轮,必要时增加拉簧,同样可以达到收伞时自动折叠部分管体的目的。
[0029]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