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动件组装机的盖体安装装置

申请号 CN201480002691.7 申请日 2014-01-24 公开(公告)号 CN104755223B 公开(公告)日 2016-11-30
申请人 YKK株式会社; 发明人 蓙谷诚;
摘要 本 发明 是一种滑动件组装机的盖体安装装置,可将带 锁 定爪的盖体安装于主体。盖体安装装置是当对滑动 紧 固件 用滑动件进行组装时,将盖体安装于主体的装置,滑动件是在将 弹簧 、拉片放置于滑动件的主体上的状态下,以盖体的卡止片与弹簧的端部的下表面相接的方式将带锁定爪的盖体装设于主体,且将盖体移动自如地对主体的支柱压紧而成,盖体安装装置包括盖体设定部及盖体压紧部,而可将盖体安装于主体,盖体设定部将以倾斜姿势暂置于主体的盖体装设于主体,倾斜姿势下所述卡止片比弹簧的端部更靠下方,盖体压紧部将所装设的盖体压紧至支柱上。
权利要求

1.一种滑动件组装机的盖体安装装置,所述滑动件组装机对滑动固件用滑动件进行组装,所述滑动紧固件的滑动件包括主体(1)、安装于所述主体(1)的上表面的弹簧(3)及拉片(4)、以及安装于所述主体(1)的上表面的盖体(2),
所述盖体(2)包括上板(20)、前板(21)、后板(22)及两侧板(23)、与卡止片(24)及定爪(26),所述卡止片(24)及锁定爪(26)设于所述盖体(2)的所述后板(22)附近,在主体(1)的上表面形成有支柱(15)与卡合柱(16),
所述盖体(2)在所述主体(1)的上表面,覆盖所述主体(1)的所述支柱(15)、所述卡合柱(16),所述卡止片(24)与所述弹簧(3)的端部(3a)的下表面相接,且所述两侧板(23)的所述前板(21)附近移动自如地安装于所述主体(1)的所述支柱(15),所述滑动件组装机的盖体安装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件组装机包括所述盖体(2)的暂置部,所述暂置部将所述盖体(2)以倾斜姿势暂置于所述主体(1),所述倾斜姿势是所述后板(22)比所述前板(21)低的姿势,所述盖体安装装置包括:盖体设定部(40),将以倾斜姿势暂置于所述主体(1)的所述盖体(2)装设于所述主体(1)的上表面,所述倾斜姿势是所述后板(22)比所述前板(21)低,且所述卡止片(24)比所述弹簧(3)的所述端部(3a)更靠下方的姿势;以及
盖体安装部,将装设于所述主体(1)的所述盖体(2)的所述两侧板(23)安装于所述主体(1)的所述支柱(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件组装机的盖体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设定部(40)包括:盖体推压件(42),下降至与暂置于所述主体(1)的所述盖体(2)的所述后板(22)相向的位置,且向朝着所述后板(22)的方向进行移动而推压暂置的所述盖体(2),将所述盖体(2)装设于所述主体(1);
盖体压垫(43),下降至与装设于所述主体(1)的所述盖体(2)的所述上板(20)相接的位置;以及
盖体定位片(44),下降至与装设于所述主体(1)的所述盖体(2)的所述前板(21)相抵接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滑动件组装机的盖体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安装部包括盖体压紧部(50),所述盖体压紧部(50)将装设于所述主体(1)的所述盖体(2)的所述两侧板(23)对所述主体(1)的所述支柱(15)进行压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滑动件组装机的盖体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组装机包括拉片支承台(45),所述拉片支承台(45)支撑安装于所述主体(1)的所述拉片(4),所述拉片支承台(45)通过在上下方向上移动而使所述拉片(4)的姿势变化,且在所述拉片(4)不会与所述盖体压紧部(50)相干涉的位置包括拉片支承台(45),所述盖体压紧部(50)将滑动件的所述盖体(2)对所述主体(1)的所述支柱(15)进行压紧,所述拉片支承台(45)使所述拉片(4)的姿势变化。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滑动件组装机的盖体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组装机包括转台(31)且在所述转台(31)具有收容凹部(31a),所述转台(31)每隔规定度地进行间歇旋转,所述收容凹部(31a)收容所述主体(1),
所述盖体(2)的所述暂置部在所述收容凹部(31a)的靠转台旋转中心处设有盖体支撑构件(39),所述盖体支撑构件(39)与暂置于所述主体(1)的所述盖体(2)的所述后板(22)相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滑动件组装机的盖体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压紧部(50)包括一对压紧压头(53),所述压紧压头(53)从所述转台(31)的外周侧向旋转中心附近移动而对所述盖体(2)进行压紧动作,
所述压紧压头(53)跨及下方位置与上方位置而上下移动自如,所述下方位置是将所述盖体(2)的所述两侧板(23)对所述主体(1)的所述支柱(15)进行压紧的位置,所述上方位置是比所述盖体(2)更靠上方的位置。

说明书全文

滑动件组装机的盖体安装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滑动件组装机的盖体安装装置,该滑动件组装机对滑动固件(slide fastener)用滑动件(slider)进行组装,该盖体安装装置将盖体(cover)安装于主体。

背景技术

[0002] 滑动紧固件用滑动件包括主体、拉片以及盖体,且通常以如下方式组装滑动件,即,在将拉片放置于主体上的状态下将盖体装设于主体,且通过将所述盖体对主体进行压紧,而将盖体安装于主体。
[0003] 作为滑动紧固件用滑动件,已知有带自动定装置的滑动件。
[0004] 例如,已知有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带自动锁定装置的滑动件。
[0005] 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滑动件包括主体1、盖体2、弹簧(spring)3以及拉片4。
[0006] 主体1利用引导柱12将上翼板10与下翼板11连结而具有引导拉链齿(fastener element)的引导槽(guide groove)13,且形成有在上翼板10的后部开口的缺口部而作为爪孔14。
[0007] 在上翼板10的前部设有支柱15,在上翼板10的后部设有卡合柱16。
[0008] 在上翼板10的宽度方向中央形成有弹簧安装用槽17。所述槽17的前部连续至支柱15,所述槽17的后部穿过卡合柱16而连续至后方。
[0009] 就前部、后部而言,滑动件在沿拉链齿进行移动的方向上,若朝向后部进行移动则拉链齿相分离,若朝向前部进行移动则拉链齿相咬合。
[0010] 盖体2由上板20、前板21、后板22以及两侧板23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较长且下表面开口的大致箱形状,以与后板22的下端相连续的方式设有卡止片24,且使两侧板23的下表面为大致圆弧形状而作为凸轮面(cam surface)25,并且在后部附近分别朝下地设有锁定爪26。
[0011] 弹簧3以嵌合于主体1的弹簧安装用槽17的方式安装,且所述弹簧3的端部3a从卡合柱16朝后方突出。
[0012] 拉片4具有轴4a,且以所述轴4a位于支柱15与卡合柱16之间的方式载置于主体1的上表面。
[0013] 盖体2以如下方式装设,即,在主体1的上表面,覆盖支柱15与卡合柱16,并且卡止片24与弹簧3的端部3a的下表面相接,且通过将两侧板23的前部附近对支柱15进行压紧而安装成上下揺动自如。
[0014] 安装于主体1的盖体2的上板20与主体1的上翼板10平行,即,盖体2与主体1平行。
[0015] 盖体2利用弹簧3而揺动地保持为朝下的姿势。
[0016] 若盖体2为朝下的姿势,则如图2所示,锁定爪26从爪孔14突出至主体1的引导槽13,以干涉的方式锁定于未图示的滑动紧固件的拉链齿之间,从而滑动件锁定而不会移动。
[0017] 用手抓着拉片4,且如图3所示使拉片4向斜上方移动,借此,拉片4的轴4a与盖体2的凸轮面25相接,使盖体2抵抗弹簧3而揺动成朝上的姿势。
[0018] 若盖体2为朝上的姿势,则锁定爪26从主体1的引导槽13拔出,从而滑动件可沿未图示的拉链齿进行移动。
[0019] 通过手放开拉片4,盖体2利用弹簧3而揺动成朝下的姿势,因此,滑动件自动地锁定而不会移动。
[0020] 现有技术文献
[0021] 专利文献
[0022]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实公昭49-43446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23]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0024] 若为所述包括主体、拉片以及盖体的普通滑动件,可通过如下方式将盖体安装于主体,即,在将拉片设置于主体上的状态下将盖体从上方笔直下降而装设于主体,且将盖体进行压紧,因此,能将盖体以正确的姿势安装于主体。
[0025] 当是所述包括主体、拉片、弹簧以及盖体的带自动锁定装置的滑动件时,在将弹簧3及拉片4配置于主体1上的状态下将盖体2装设于主体1,且将盖体2的两侧板23对支柱15进行压紧而安装,但因盖体2的卡止片24要与弹簧3的端部3a的下表面相接,所以无法将盖体2笔直下降而安装于主体1。
[0026] 因此,本申请人以如下方式将盖体2装设于主体1,即,以卡止片24与弹簧3不相干涉的方式倾斜地暂置盖体2,使盖体2向斜上方移动而使卡止片24位于弹簧3的端部3a的下方,然后使盖体2成为大致平而使卡止片24与弹簧3的端部3a的下表面相接,且使盖体2覆盖支柱15与卡合柱16,之后将盖体2的两侧板23对支柱15进行压紧而将盖体2安装于主体1。
[0027] 然而,因将盖体2以所述方式复杂地移动而装设并安装,所以当装设盖体2与主体1时容易发生位置偏移,而难以将盖体2以正确的姿势安装于主体1。
[0028] 本发明是鉴于所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制成一种滑动件组装机的盖体安装装置,当对包括主体、拉片、弹簧以及盖体的滑动件进行组装时,可将盖体以正确的姿势安装于主体。
[0029]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0030] 本发明是一种滑动件组装机的盖体安装装置,所述滑动件组装机对滑动紧固件用滑动件进行组装,滑动紧固件的滑动件包括主体1、安装于主体1的上表面的弹簧3及拉片4、以及安装于主体1的上表面的盖体2,
[0031] 所述盖体2包括上板20、前板21、后板22及两侧板23、与卡止片24及锁定爪26,所述卡止片24及锁定爪26设于所述盖体2的后板22附近,
[0032] 在主体1的上表面形成有支柱15与卡合柱16,
[0033] 所述盖体2在主体1的上表面,覆盖主体1的支柱15、卡合柱16,所述卡止片24与弹簧3的端部3a的下表面相接,且两侧板23的前板21附近移动自如地安装于主体1的支柱15,所述滑动件组装机的盖体安装装置的特征在于:
[0034] 所述滑动件组装机包括盖体2的暂置部,所述暂置部将盖体2以倾斜姿势暂置于所述主体1,所述倾斜姿势是后板22比前板21低的姿势,
[0035] 所述盖体安装装置包括:盖体设定部40,将以倾斜姿势暂置于所述主体1的盖体2装设于主体1的上表面,所述倾斜姿势是后板22比前板21低,且卡止片24比弹簧3的端部3a更靠下方的姿势;以及
[0036] 盖体安装部,将装设于主体1的盖体2的两侧板23安装于主体1的支柱15。
[0037] 本发明的滑动件组装机的盖体安装装置中,所述盖体设定部40可包括:盖体推压件(cover pusher)42,下降至与暂置于主体1的盖体2的后板22相向的位置,且向朝着后板22的方向进行移动而推压暂置的盖体2,将盖体2装设于主体1;
[0038] 盖体压垫(cover pressure pad)43,下降至与装设于主体1的盖体2的上板20相接的位置;以及
[0039] 盖体定位片44,下降至与装设于主体1的盖体2的前板21抵接的位置。
[0040] 如此,利用盖体压垫43与盖体定位片44而将盖体2定位,从而可将盖体2正确地装设于主体1。
[0041] 而且,当利用盖体安装部将盖体2安装于支柱15时,可利用盖体压垫43压住盖体2的上板20,从而易于进行安装动作。
[0042] 本发明的滑动件组装机的盖体安装装置中,盖体安装部可包括盖体压紧部50,所述盖体压紧部50将装设于主体1的盖体2的两侧板23对主体1的支柱15进行压紧。
[0043] 如此,通过将盖体2的两侧板23对支柱15进行压紧,而可安装盖体2。
[0044] 本发明的滑动件组装机的盖体安装装置中,所述滑动件组装机包括拉片支承台45,所述拉片支承台45支撑安装于主体1的拉片4,所述拉片支承台45通过在上下方向上移动而使拉片4的姿势变化,且
[0045] 可在拉片4不会与盖体压紧部50相干涉的位置包括拉片支承台45,所述盖体压紧部50将滑动件的盖体2对主体1的支柱15进行压紧,所述拉片支承台45使拉片4的姿势变化。
[0046] 如此,当将盖体2进行压紧时拉片4不会造成妨碍。
[0047] 本发明的滑动件组装机的盖体安装装置中,所述滑动件组装机包括转台(turntable)31且在转台31具有收容凹部31a,所述转台31每隔规定度地进行间歇旋转,所述收容凹部31a收容主体1,且
[0048] 所述盖体2的暂置部可在所述收容凹部31a的靠转台旋转中心处设有盖体支撑构件39,所述盖体支撑构件39与暂置于主体1的盖体2的后板22相接。
[0049] 如此,可利用盖体支撑部39支撑暂置于主体1的盖体2。
[0050] 本发明的滑动件组装机的盖体安装装置中,所述盖体压紧部50包括一对压紧压头(punch)53,所述压紧压头53从转台31的外周侧向旋转中心附近移动而对盖体2进行压紧动作,且
[0051] 所述压紧压头53可跨及下方位置与上方位置而上下移动自如,所述下方位置是将盖体2的两侧板23对主体1的支柱15进行压紧的位置,所述上方位置是比盖体2更靠上方的位置。
[0052] 如此,当不进行压紧动作时压紧压头53不会造成妨碍。
[0053] 发明的效果
[0054] 根据本发明,可利用盖体设定部40推压暂置于主体1的盖体2而进行装设,且在所述状态下利用盖体安装部将盖体2安装于支柱15,因此当对包括主体1、拉片4、弹簧3以及盖体2的滑动件进行组装时,可将盖体2以正确的姿势安装于主体1。附图说明
[0055] 图1是滑动紧固件用滑动件的分解立体图。
[0056] 图2是组装成的滑动件的剖面图。
[0057] 图3是组装成的滑动件的剖面图。
[0058] 图4是本发明的滑动件组装机的概略俯视图。
[0059] 图5是将盖体暂时设定于主体上的状态的剖面图。
[0060] 图6是盖体安装装置的前视图。
[0061] 图7是盖体设定部的详细说明图。
[0062] 图8是盖体压紧部的俯视图。
[0063] 图9是盖体压紧部的压紧动作状态的俯视图。
[0064] 图10是将盖体安装于主体的动作说明图。
[0065] 图11是将盖体安装于主体的动作说明图。
[0066] 图12是将盖体安装于主体的动作说明图。
[0067] 图13是将盖体安装于主体的动作说明图。
[0068] [符号的说明]
[0069] 1:主体
[0070] 2:盖体
[0071] 3:弹簧
[0072] 3a:端部
[0073] 4:拉片
[0074] 4a:轴
[0075] 10:上翼板
[0076] 11:下翼板
[0077] 12:引导柱
[0078] 13:引导槽
[0079] 14:爪孔
[0080] 15:支柱
[0081] 15a:被压紧部
[0082] 16:卡合柱
[0083] 17:弹簧安装用槽
[0084] 20:上板
[0085] 21:前板
[0086] 22:后板
[0087] 23:两侧板
[0088] 24:卡止片
[0089] 25:凸轮面
[0090] 26:锁定爪
[0091] 30:机械框架
[0092] 30a:基台
[0093] 30b:中央框架
[0094] 31:转台
[0095] 31a:收容凹部
[0096] 31b:上表面
[0097] 31c:外周面
[0098] 32:主体供给装置
[0099] 33:弹簧供给装置
[0100] 34:拉片供给装置
[0101] 35:盖体供给装置
[0102] 36:盖体安装装置
[0103] 37:完成品检查装置
[0104] 38:完成品排出装置
[0105] 39:盖体支撑构件
[0106] 39a:支撑部
[0107] 40:盖体设定部
[0108] 41:升降体
[0109] 42:盖体推压件
[0110] 43:盖体压垫
[0111] 43a:下表面
[0112] 44:盖体定位片
[0113] 44a:盖体抵接面
[0114] 45:拉片支承台
[0115] 50:盖体压紧部
[0116] 51:本体
[0117] 52:压头安装体
[0118] 52a:凹部
[0119] 53:压紧压头
[0120] 53a:压紧部
[0121] 53b:基部
[0122] 53c:前部
[0123] 54:压头移动机构
[0124] 55:引导槽
[0125] 56:臂
[0126] 57:纵轴
[0127] 58:拉伸弹簧
[0128] 59:辊
[0129] 60:凸轮体
[0130] 61:凸轮槽
[0131] a:箭头

具体实施方式

[0132] 本发明的滑动件组装机对如图1、图2、图3所示的滑动紧固件用滑动件进行组装,且如图4中概略性所示,机械框架(frame)30包括基台30a及中央框架30b,所述中央框架30b设于所述基台30a的中央。
[0133] 在作为旋转盘的转台31的周围,在转台31的旋转方向上隔开间隔而安装有以下装置:主体供给装置32、弹簧供给装置33、拉片供给装置34、盖体供给装置35、盖体安装装置36、完成品检查装置37、完成品排出装置38,所述转台31设于中央框架30b且每隔规定角度地在箭头方向上进行间歇旋转。
[0134] 转台31为圆盘状,在其周缘部在旋转方向上以等间隔具有多个主体支撑部,所述主体支撑部例如为收容凹部31a,支撑滑动件的主体1使其无法移动。
[0135] 所述滑动件组装机以如下方式组装滑动件。
[0136] 使转台31间歇旋转而使一个收容凹部31a与主体供给装置32相向,从所述主体供给装置32供给主体1将其收容于收容凹部31a。
[0137] 之后,通过转台31的旋转而使收容有主体1的收容凹部31a与弹簧供给装置33相向,利用所述弹簧供给装置33对主体1供给弹簧3将其插入槽17中。
[0138] 以下同样地,利用拉片供给装置34供给拉片4将其载置于主体1,利用盖体供给装置35供给盖体2将其暂置于主体1,且利用盖体安装装置36将盖体2安装于主体1而组装完成,制成完成品的滑动件。
[0139] 利用完成品检查装置37对所述组装完成的滑动件进行检测,利用完成品排出装置38从转台31的收容凹部31a分选排出至未图示的合格品收集部与次品收集部。
[0140] 如图5所示,转台31的收容凹部31a在转台31的上表面31b及与旋转中心为相反侧的外周面31c开口。
[0141] 主体1以如下方式放置并收容于收容凹部31a内,即,支柱15(前部)朝转台31的外周面31c侧,卡合柱16(后部)朝转台31的旋转中心侧。
[0142] 将弹簧3插入主体1的槽17中之后载置拉片4,然后,将盖体2暂置于主体1。
[0143] 拉片4以如下方式载置于主体1,即,轴4a和主体1的上表面的支柱15与卡合柱16之间相接,且拉片4比转台31的外周面31c更突出。
[0144] 所谓盖体2的暂置是指以如下方式将盖体2放置于主体1上,即,如图5所示,相对于盖体2的上板20(上表面)与主体1的上翼板10(上表面)平行的水平姿势,而处于前板21(前部)比后板22(后部)低的倾斜姿势,前板21与支柱15的上表面相接,并且上板20的内侧与卡合柱16的上表面相接,卡止片24比弹簧3的端部3a更靠下方,且在后方侧(转台31的旋转中心侧)与弹簧3的端部3a相隔开。
[0145] 在转台31设置有盖体2的暂置部。盖体2的暂置部包括盖体支撑构件39,所述盖体支撑构件39设于比转台31的收容凹部31a的主体1更靠后侧,即,更靠转台31的旋转中心。
[0146] 盖体支撑构件39包括支撑部39a,所述支撑部39a接触于盖体2的一部分而进行倾斜支撑。支撑部39a是将盖体支撑构件39的一部分切缺而成,所述支撑部39a的剖面为锥面(tapered surface)或圆弧状面,且与盖体2的圆弧状部或缘部相接。
[0147] 而且,通过使盖体2的后板22与盖体支撑构件39的支撑部39a相接,可将盖体2以倾斜的状态暂置于主体1的上表面。
[0148] 利用盖体供给装置35使盖体2朝主体1下降,借此,可将盖体2暂置于主体1的上表面。
[0149] 如图6所示,盖体安装装置36包括:盖体设定部40,将以倾斜姿势暂置于主体1的盖体2装设于主体1的上表面;以及盖体安装部,将所装设的盖体2安装于主体。盖体安装部包括盖体压紧部50,所述盖体压紧部50将盖体2的两侧板23对主体1的支柱15进行压紧。
[0150] 盖体设定部40包括:升降体41,上下移动自如地设于中央框架30b;盖体推压件42,揺动自如地设于所述升降体41;盖体压垫43及盖体定位片44,上下移动自如地设于升降体41;以及拉片支承台45,上下移动自如地安装于转台31的外周面31c。
[0151] 盖体压紧部50包括:本体51,安装于基台30a;压头安装体52,上下移动自如地安装于所述本体51;一对压紧压头53,安装于所述压头安装体52,且在水平方向上朝转台31移动自如;以及压头移动机构54,使一对压紧压头53在水平方向上移动而进行压紧动作。一对压紧压头53可自如地从转台31的外周侧向旋转中心附近进行往返移动。
[0152] 一对压紧压头53与压头安装体52一起上下移动。压紧压头53跨及压紧位置与上方位置而在上下方向上移动,所述压紧位置是利用压紧压头53的压紧部53a将盖体2对放置于转台31的收容凹部31a的主体1的支柱15进行压紧的位置,所述上方位置是比支柱15更靠上方的位置。压紧部53a具有突起,利用压紧部53a的突起对盖体2的两侧板23进行按压而将盖体2对主体1的支柱15压紧。
[0153] 对盖体设定部40进行详细说明。另外,设将转台31的旋转中心与外周面31c连结的方向的旋转中心侧为后侧、外周面31c侧为前侧而进行说明,即,设主体1的前部为前侧、主体1的后部为后侧而进行说明。
[0154] 盖体推压件42位于比暂置的盖体2的后板22更靠后侧,且如图7所示,下降至与暂置的盖体2的后板22大致相同的高度位置,即,与后板22相向的盖体推压位置。
[0155] 然后,盖体推压件42在盖体推压位置上如箭头a所示,向朝着盖体2的后板22的方向揺动(移动),而将盖体2朝主体1的前部推压。
[0156] 盖体压垫43以下表面43a为大致水平、优选为水平的方式位于暂置的盖体2的上板20的上方。而且,如图7所示,盖体压垫43朝向以虚拟线所示的状态正确地装设于主体1的上表面的盖体2的上板20下降,且下降至盖体压垫43的下表面43a与盖体2的上板20相接的盖体按压位置。
[0157] 在盖体定位片44的下部具有盖体抵接面44a,所述盖体抵接面44a的形状与正确地装设的盖体2的前板21的形状大致相同、优选为相同。
[0158] 盖体定位片44下降至其盖体抵接面44a与正确地装设于主体1的盖体2的前板21相接的定位位置。
[0159] 安装于转台31的外周面31c的拉片支承台45在上下方向上移动自如,通过移动至图7中虚拟线所示的上方位置,而使拉片4如虚拟线所示揺动成朝上的姿势,从而使拉片4的姿势倾斜而比支柱15的被压紧部15a更靠上方。支撑拉片4的拉片支承台45通过上下移动而使拉片4的姿势变化。借此,当利用一对压紧压头53将盖体2的两侧板23进行压紧时,使拉片4与压紧压头53不会相干涉,从而压紧时拉片4不会造成妨碍。
[0160] 另外,拉片支承台45也可不安装于转台31的一部分而安装于机械框架30,从而设于滑动件组装机。
[0161] 对盖体压紧部50进行详细说明。
[0162] 如图6及图8所示,一对压紧压头53包括基部53b及前部53c,所述基部53b安装成沿压头安装体52的引导槽55在水平方向上移动自如,所述前部53c设于所述基部53b,且在前部53c设置有压紧部53a。
[0163] 在压头安装体52上安装有一对臂(arm)56,且所述臂56安装成绕纵轴57在水平面方向上揺动自如。
[0164] 所述臂56的前端部与压紧压头53的基部53b以如下方式连结,即,通过使臂56在水平方向上揺动,基部53b会沿引导槽55移动。例如,将设于臂56的前端部的销(pin)嵌合于基部53b的槽而连结。
[0165] 因此,通过使臂56揺动,一对压紧压头53会相接近而进行压紧动作或者相离开。
[0166] 以横跨一对臂56的比压头安装体52更突出的基端部之间的方式安装有拉伸弹簧58,使一对臂56的基端部平行,借此,将一对压紧压头53保持为相隔开的状态。
[0167] 在一对臂56的基端部安装有辊(roller)59。
[0168] 在本体51安装有凸轮体60,且所述凸轮体60安装成向朝着转台31的旋转中心的方向移动自如地往返。在所述凸轮体60分别具有圆弧状的凸轮槽61,所述凸轮槽61供各辊59嵌入,通过使辊59嵌入所述凸轮槽61中,臂56会向使其基端部相离开的方向揺动。
[0169] 若一对臂56向使其基端部相离开的方向揺动,则一对压紧压头53向接近方向移动而进行压紧动作。
[0170] 当压紧压头53处于上方位置时,如图6所示,压头安装体52位于设在本体51的凸轮体60的上方附近,辊59的位置向比凸轮体60的凸轮槽61更靠上方处偏移。
[0171] 当压紧压头53处于压紧位置时,压头安装体52与凸轮体60为同一高度,且辊59与凸轮槽61为同一高度。压紧压头53可在上下方向上移动,使压紧压头53下降至压紧位置,所述压紧位置成为下方位置。
[0172] 若在所述状态下使凸轮体60朝压头安装体52移动,则凸轮槽61朝辊59移动,辊59与凸轮槽61相嵌合,从而如图9所示,臂56向使其基端部相离开的方向揺动,一对压紧压头53向接近的方向移动。
[0173] 因此,通过使压头安装体52向下方移动而使压紧压头53处于压紧位置(下方位置),且使凸轮体60朝压头安装体52移动,而可利用一对压紧压头53将正确地安装于主体1的盖体2的两侧板23对支柱15压紧。盖体2的两侧板23是利用压紧部53a以使两侧板23凹陷的方式对支柱15的被压紧部15a进行压紧,所述压紧部53a以从压紧压头53向内侧突出的方式具有突起。
[0174] 如图8所示,压头安装体52在朝转台31的一侧具有凹部52a,从而使压头安装体52不与载置于主体1的拉片4及拉片支承台45相干涉,所述主体1收容于转台31的收容凹部31a内。
[0175] 接下来,对将盖体2正确地装设于主体1的动作进行说明。
[0176] 如图10所示,使盖体推压件42下降至盖体推压位置,而使其下端部42a与以倾斜姿势暂置于主体1的盖体2的后板22相向。
[0177] 于所述状态下,通过使盖体推压件42向箭头a方向揺动地移动,而将盖体2朝主体1的前部推压。
[0178] 借此,盖体2的上板20沿着卡合柱16的上表面,并且前板21沿着支柱15的上表面朝主体1的前部移动,卡止片24伸入弹簧3的端部3a的下方,且前板21从支柱15的上表面落下,从而如图11所示,盖体2以如下方式装设于主体1的上表面,即,在主体1的上表面,覆盖支柱15及卡合柱16,并且卡合片24与弹簧3的端部3a的下表面相接。若盖体2成为所述姿势,则如图7的虚拟线及图11所示,盖体2成为正确地装设于主体1的状态。
[0179] 之后,如图12所示,盖体压垫43移动至按压盖体2的上表面的按压位置,并且盖体定位片44移动至按压盖体2的前方的定位位置,从而盖体压垫43的下表面43a与盖体2的上板20相接,并且盖体定位片44的盖体抵接面44a抵接于盖体2的前板21,借此,将盖体2定位于正确地装设于主体1的姿势。
[0180] 当盖体2成为正确地装设于主体1的上表面的姿势时,盖体压垫43的下表面43a与盖体2的上板20相接,盖体定位片44的盖体抵接面44a抵接于盖体2的前板21,盖体推压件42抵接于盖体2的后板22,从而将盖体2保持于主体1。
[0181] 然后,如图13所示,使盖体定位片44上升而与盖体2的前板21相离开,使盖体推压件42与盖体2的后板22相离开,且使拉片支承台45上升而处于上方位置,借此,使拉片4以揺动成朝上的姿势的方式移动,从而盖体定位片44及拉片4不会妨碍盖体2的压紧动作。
[0182] 使一对压紧压头53移动至盖体2的压紧位置,且使凸轮体60移动而使一对压紧压头53向接近方向移动,借此,将盖体2的两侧板23对支柱15压紧而将盖体2上下揺动自如地安装于主体1。
[0183] 在盖体2安装完成后,使盖体推压件42、盖体压垫43上升而与盖体2相离开,且使拉片支承台45下降而使拉片4成为与主体1的上表面相接的水平姿势。
[0184] 与此同时,使一对压紧压头53向远离方向移动,且上升至待机位置。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