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链用成型部件及具备该部件的拉链 |
|||||||
申请号 | CN201180075628.2 | 申请日 | 2011-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79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申请人 | YKK株式会社; | 发明人 | 水本和也; 奈良达朗; 阿部卓也; | ||||
摘要 | 本 发明 提供兼备机械强度和 镀 敷性的 拉链 用成型部件。一种拉链用成型部件,其以 树脂 组合物为材料,所述树脂组合物含有聚酰胺30~50 质量 %、强化 纤维 50~70质量%,聚酰胺及强化纤维的总量实质上为100质量%,聚酰胺的重均分子量为30,000~80,000,聚酰胺中的50质量%以上为脂肪族聚酰胺。 | ||||||
权利要求 | 1.一种拉链用成型部件,其以树脂组合物为材料,所述树脂组合物含有聚酰胺30~50质量%、强化纤维50~70质量%,聚酰胺及强化纤维的总量实质上为100质量%,聚酰胺的重均分子量为30,000~80,000,聚酰胺中的50质量%以上为脂肪族聚酰胺。 |
||||||
说明书全文 | 拉链用成型部件及具备该部件的拉链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拉头、上止及下止等拉链用成型部件。另外,本发明涉及具备该拉链用成型部件的拉链。 背景技术[0003] 图1表示一般的拉链的构成,拉链10主要由以下三个部分构成:一对长条带11、沿各带的一侧边缘缝制的作为拉链的啮合部分的许多链牙12、及通过将链牙12啮合及分离来控制拉链的开闭的拉头13。进而,为了防止拉头13脱落,可以设置上止14及打开部件15,在拉头13的表面可以安装拉攀16。打开部件15可以由插销15a和带插座销15b的插座15c构成。拉头13在移动至设置在长条带11的下部的打开部件15的同时解除链牙12的啮合,将插销15a从插座15c中拔出,从而将各带11分离。 [0004] 在拉链的构成部件中,已知链牙、拉头、上止及下止、打开部件是通常通过注射成型而制造的成型部件,可以以聚酰胺为材料来制造。 [0005] 例如,DE3444813号公报中记载的方法是,出于提高床上用品用的拉链中使用的拉头针对洗涤及熨斗的耐久性、以及针对拉头滑动的耐磨性的目的,以用玻璃纤维强化了的聚酰胺为材料注射成型拉头(权利要求1)。记载有玻璃纤维的长度设为4~8mm、将其含量设为25重量%以上(权利要求1)。记载有拉头在成型后实施重结晶处理(权利要求1)。另外,记载有使用聚酰胺6,6作为聚酰胺(权利要求6)。还记载有使用不含润滑剂或光滑剂(gliding agent)的聚酰胺,将玻璃纤维的含量设为大约40重量%(权利要求5)。 [0006] 另一方面,已知对聚酰胺制的物品进行金属镀敷的方法,日本特表2008-508399号公报中公开的是,“一种经金属镀敷的聚酰胺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对含有聚酰胺组合物的物品实施金属镀敷的工序,所述聚酰胺组合物包含重量百分数以组合物的总重量为基准的(a)大约40~大约95重量百分数的至少一种聚酰胺、(b)大约5~大约50重量百分数的至少一种无机填充剂、及(c)大约0.1~大约10重量百分数的至少一种增塑剂。”(权利要求1)。作为金属镀敷的方法,记载有包含如下工序的方法:用铬酸/硫酸混合物等酸对物品表面进行蚀刻的工序;紧接着使表面上熔敷锡稳定化胶体状钯颗粒等镀敷催化剂,然后去除锡稳定剂的工序;实施镍或者铜等金属的层的化学镀的工序;以及实施铜、镍、和/或铬等金属的电镀(进行电镀)的工序(第0019段)。还记载有可以使用玻璃纤维作为强化剂(第0016段)。 [0007] 另外,在日本特公平6-76668号公报中,出于提高金属镀敷覆膜对塑料表面的密合性的目的,公开的是“一种塑料镀敷方法,其包含在对塑料的基体表面进行化学镀时,预先使该基体表面接触以氟气和非活性气体为主体的混合气体,从而对该表面进行蚀刻和/或活化。”(权利要求1)。 [0008] 现有技术文献 [0010] 专利文献1:DE3444813号公报 [0011] 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08-508399号公报 [0012] 专利文献3:日本特公平6-76668号公报 发明内容[0013]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14] 在以聚酰胺系树脂为材料制造拉头等拉链用成型部件时,考虑到由于原始状态使用设计性不足,因此有时要求通过对表面实施金属镀敷来提高设计性。另一方面,还要求拉链用成型部件具有能经得住实用的强度。然而,现有的以聚酰胺系树脂为材料的拉头以提高针对洗涤及熨斗的耐久性、针对拉头滑动的耐磨性为主要目标,没有针对兼顾机械强度和镀敷性的目的进行探讨。 [0015]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兼备机械强度和镀敷性的拉链用成型部件。另外,本发明的另一个课题在于,提供具备上述拉链用成型部件的拉链。 [0016]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7] 本发明人为了推进以含有聚酰胺及强化纤维的树脂组合物为材料的拉链用成型部件的改良而反复进行了潜心研究,结果得到以下见解。 [0018] (1)根据聚酰胺的种类而与玻璃纤维等强化纤维的亲和性有所不同。由于芳香族聚酰胺或脂环式聚酰胺等具有环结构的聚酰胺具有刚性,因此与强化纤维的亲和性不足,另一方面,脂肪族聚酰胺的柔软性高,与强化纤维的亲和性高。因此,对具有环结构的聚酰胺大量混合强化纤维时,相反地强度会降低,但如果是脂肪族聚酰胺,则即使大量添加强化纤维也可得到较高的提高强度的效果。另外,当大量含有苯环等环结构的聚酰胺以高浓度包含强化纤维时,成型时容易发生熔体断裂,因此成型加工性差。 [0019] (2)通过增加强化纤维的浓度,强度提高,但聚酰胺成分的浓度减少,其结果,由于末端羧基也减少,因此镀敷性劣化。 [0020] (3)聚酰胺的分子量越高越有助于提高强度,但因为粘度提高所以生产率受损,或由于末端羧基相对减少而使镀敷性降低。为了得到较高的镀敷性需要降低分子量,但这会使强度受损。 [0021] (4)虽然添加芳香族成分时耐热性提高,但韧性受损,机械强度降低。 [0022] (5)当提高强化纤维的浓度或提高聚酰胺的分子量时,树脂组合物的熔体流动速率(MFR)变低,但MFR变得过低时因流动性劣化而发生将拉头等拉链用成型部件注射成型时的填充率变差、成品率降低或成型周期延长等问题。如果降低强化纤维的浓度或降低聚酰胺的分子量,则树脂组合物的熔体流动速率(MFR)变高。通过扩大分子量分布也可使低分子量成分增加,因此,MFR上升,注射成型时的流动性提高。但是,如果变得过高,则不仅强度降低,而且还会发生因低分子量成分增加而产生流动不均从而导致外观不良、或由源于聚合物成分的吸水率的影响而导致夏季环境下尺寸稳定性变差等问题。 [0023] 本发明人基于上述见解发现,通过将聚酰胺的重均分子量(Mw)抑制在比较低的水平来确保镀敷性,并且通过以高浓度使用与强化纤维的亲和性高的脂肪族聚酰胺、提高强化纤维的混合比例来谋求提高强度,从而可以兼顾强度及镀敷性。而且发现,通过不添加聚酰胺及强化纤维以外的成分,最好不添加脂肪族聚酰胺及强化纤维以外的成分,可以充分发挥由脂肪族聚酰胺和强化纤维的高亲和性带来的提高强度的效果。另外还发现,通过将MFR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可得到优异的成型性、良好的外观及优异的尺寸稳定性。 [0024] 因而,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是一种拉链用成型部件,其以树脂组合物为材料,所述树脂组合物含有聚酰胺30~50质量%、强化纤维50~70质量%,聚酰胺及强化纤维的总量实质上为100质量%,聚酰胺的重均分子量为30,000~80,000,聚酰胺中的50质量%以上为脂肪族聚酰胺。 [0025] 在本发明的拉链用成型部件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树脂组合物的熔体流动速率为6~50g/10分钟。 [0026] 在本发明的拉链用成型部件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部件表面的羧基当量为0.9原子%以上。 [0027] 在本发明的拉链用成型部件的又一个实施方式中,以聚酰胺的总量为100质量份,脂肪族聚酰胺所占的比例为80质量份以上。 [0028] 在本发明的拉链用成型部件的又一个实施方式中,以聚酰胺的总量为100质量份,脂肪族聚酰胺所占的比例为100质量份。 [0029] 在本发明的拉链用成型部件的又一个实施方式中,脂肪族聚酰胺包含至少一种通过脂肪族二胺和脂肪族二羧酸的共缩聚而得到的脂肪族聚酰胺。 [0030] 在本发明的拉链用成型部件的又一个实施方式中,脂肪族聚酰胺包含选自由尼龙6,6、尼龙6,10、及尼龙6,12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0032] 在本发明的拉链用成型部件的又一个实施方式中,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进行了金属镀敷。 [0033]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案是一种拉链,其具备本发明的拉链用成型部件。 [0034] 发明的效果 [0035] 根据本发明,可得到兼备机械强度和镀敷性的拉链用成型部件。通过对本发明的拉链用成型部件实施镀敷,还可以实现高设计性。另外,通过不含有多余的成分,可以充分发挥由脂肪族聚酰胺和强化纤维的高亲和性带来的提高强度的效果,而且还可以降低成本。另外,通过以控制了MFR的树脂组合物为材料,可以以高生产效率制造品质稳定性高的拉链用成型部件。附图说明 [0036] 图1是表示拉链的一个构成例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0037] 在本发明中,特征之一是,为了实现拉链用成型部件所要求的机械强度和镀敷性,将以规定比例仅配混聚酰胺和强化纤维而得到的树脂组合物作为材料来构成拉链用成型部件。在通常的树脂制的拉链用成型部件中,添加了填充剂、耐热稳定剂、耐候剂、耐水解剂及颜料等各种添加剂,而本发明中不使用那样的添加剂。对于由脂肪族聚酰胺和强化纤维的高亲和性带来的提高强度的效果而言,这样的添加剂反倒有可能成为阻碍。添加各种添加剂还会导致成本增加。因而,对于本发明,在一个观点中,在发现以最少的成分能提供实用性高的树脂制的拉链用成型部件这一方面可以说有很大的技术贡献。 [0038] 具体而言,本发明的拉链用成型部件以树脂组合物为材料,所述树脂组合物含有聚酰胺30~50质量%、强化纤维50~70质量%,聚酰胺及强化纤维的总量实质上为100质量%,聚酰胺的重均分子量为30,000~80,000,聚酰胺中的50质量%以上为脂肪族聚酰胺。“实质上”是指设想了非预期的杂质在制造过程混入组合物中,而非设想了主动地添加其他成分。通常情况下,树脂组合物中的脂肪族聚酰胺及强化纤维的总量为99质量%以上、优选为99.5质量%以上、更优选为99.9质量%以上、最优选为100质量%。 [0039] 在本发明中,使聚酰胺中的50质量%以上为脂肪族聚酰胺是因为如上所述与强化纤维的亲和性高而能高填充强化纤维的缘故。另外,脂肪族聚酰胺与芳香族聚酰胺相比,单位分子结构中的酰胺键多。因此,其原因在于,后面说明的由表面改性带来的增加羧基的效果高,容易提高镀敷性。聚酰胺中的脂肪族聚酰胺优选为8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100质量%。 [0040] 对脂肪族聚酰胺没有限定,可通过脂肪族二胺和脂肪族二羧酸的共缩聚、ω-氨基酸的缩聚及内酰胺类的开环聚合等来得到。作为脂肪族二胺,例如,可举出:乙二胺、丙二胺、丁二胺、1,6-己二胺、2-甲基丙二胺、3-甲基丙二胺、1,8-辛二胺、癸二胺、十二烷二胺等直链状或支链状的脂肪族二胺。作为脂肪族二羧酸,例如,可举出:琥珀酸、丙二酸、丁二酸、戊二酸、己二酸、庚二酸、辛二酸、壬二酸、癸二酸、十二烷二酸、十一烷二酸、二聚酸、氢化二聚酸等直链状或支链状的脂肪族二羧酸。作为ω-氨基酸,例如,可举出:6-氨基己酸、11-氨基十一烷酸、12-氨基十二烷酸等。作为内酰胺,可举出:ε-己内酰胺、十一内酰胺及十二内酰胺等。 [0041] 作为脂肪族聚酰胺的具体结构,没有限定,具有下式:-NHR1NHC(=O)R2C(=O)-或-NHR1C(=O)-(式中,R1和R2为相同或不同的基团,为具有至少2个碳原子的亚烷基,优选为具有2~12个碳原子的亚烷基,更优选为具有6~10个碳原子的亚烷基)所示的重复单体单元或这些单体单元的组合的聚酰胺为代表性物质。作为脂肪族聚酰胺的具体例,可以举出聚四亚甲基己二酰二胺(尼龙4,6)、聚六亚甲基己二酰二胺(尼龙6,6)、聚六亚甲基壬二酰二胺(尼龙6,9)、聚六亚甲基癸二酰二胺(尼龙6,10)、聚六亚甲基十二烷二酰胺(尼龙6,12)、聚七亚甲基庚二酰二胺(尼龙7,7)、聚八亚甲基辛二酰胺(尼龙8,8)、聚九亚甲基壬二酰胺(尼龙9,9)、及聚十亚甲基壬二酰二胺(尼龙10,9)等通过脂肪族二胺和脂肪族二羧酸的共缩聚反应而合成的脂肪族聚酰胺,除此之外,还可举出聚(4-氨基丁酸)(尼龙4)、聚(6-氨基己酸)(尼龙6)、聚(7-氨基庚酸)(尼龙7)、聚(8-氨基辛酸)(尼龙8)、聚(9-氨基壬酸)(尼龙9)、聚(10-氨基癸酸)(尼龙10)、聚(11-氨基十一烷酸)(尼龙11)、及聚(12-氨基十二烷酸)(尼龙12)等通过ω-氨基酸的缩聚反应或内酰胺的开环聚合而合成的脂肪族聚酰胺。这些脂肪族聚酰胺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将2种以上混合使用。 [0042] 进而,还可以使用通过脂肪族聚酰胺的重复单元的任意组合而得到的共聚物。没有限定,作为这样的脂肪族聚酰胺共聚物,可举出己内酰胺/六亚甲基·己二酰二胺共聚物(尼龙6/6,6)、六亚甲基·己二酰二胺/己内酰胺共聚物(尼龙6,6/6)、六亚甲基·己二酰二胺/六亚甲基-壬二酰二胺共聚物(尼龙6,6/6,9)等。 [0043] 在本发明中,在得到高镀敷性方面,优选包含至少一种通过脂肪族二胺和脂肪族二羧酸的共缩聚而得到的脂肪族聚酰胺,更优选仅使用这样的脂肪族聚酰胺作为脂肪族聚酰胺。这是因为羧基浓度越高镀敷性越好,而通过使用二羧酸可以提高羧基浓度的缘故。另外,由于使用分子量小的单体时酰胺键的相对量增加,因此镀敷性提高,而相反地氢键位点增加,因此吸水性变高,还会发生强度的湿度依赖性变大之类的问题。因此,在具有上述式:-NHR1NHC(=O)R2C(=O)-的重复单体单元的聚酰胺中,优选R1及R2的碳数分别为6~ 12的脂肪族聚酰胺,例如,优选使用选自由尼龙6,6、尼龙6,10、及尼龙6,12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0044] 脂肪族聚酰胺以外的聚酰胺无需主动地添加在树脂组合物中,但只要在聚酰胺中低于50质量%就可以允许。作为脂肪族聚酰胺以外的聚酰胺,没有特别限制,可举出芳香族聚酰胺或非芳香族环式聚酰胺,这些聚酰胺可通过使用至少一种具有芳香族性基团或非芳香族环式基团的二胺、二羧酸、或ω-氨基酸作为单体成分进行缩聚来得到。脂肪族聚酰胺以外的聚酰胺可以使用一种,也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0045] 作为所述二胺,例如,可举出:1,2-二氨基苯、1,3-二氨基苯、1,4-二氨基苯、及间苯二甲胺等芳香族二胺;异佛尔酮二胺、2-氨基甲基哌啶、4-氨基甲基哌啶、4,4’-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4,4’-diamino dicyclohexylene methane)、4,4’-二氨基-3,3’-二甲基二环己基甲烷、1,3-二(4-哌啶基)-丙烷、1,2-二氨基环己烷、1,3-二氨基环己烷、1,4-二氨基环己烷、N-氨基丙基哌嗪、4,4’-二氨基二环己基丙烷、1,2-双(氨基甲基)环己烷、及1,4-双(氨基丙基)哌嗪等具有非芳香族环式基团的二胺等。 [0046] 作为所述二羧酸,可举出:邻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等芳香族二羧酸;1,4-环己烷二羧酸、1,2-环己烷二羧酸、1,3-环己烷二羧酸、四氢邻苯二甲酸、四氢邻苯二甲酸酐、六氢邻苯二甲酸、六氢邻苯二甲酸酐、3-甲基-1,2,3,6-四氢邻苯二甲酸酐、4-甲基-1,2,3,6-四氢邻苯二甲酸酐、3-甲基-1,2,3,6-四氢邻苯二甲酸、4-甲基-1,2,3,6-四氢邻苯二甲酸、3-甲基-六氢邻苯二甲酸酐、4-甲基六氢邻苯二甲酸酐、3-甲基六氢邻苯二甲酸、4-甲基六氢邻苯二甲酸等具有非芳香族环式基团的二羧酸等。 [0047] 作为所述ω-氨基酸,例如,可举出:4-哌啶羧酸、3-哌啶羧酸、2-哌啶羧酸等。 [0048] 作为脂肪族聚酰胺以外的聚酰胺的具体例,可举出PA6T(1,6-己二胺和对苯二甲酸的共缩聚)、PA6I(1,6-己二胺和间苯二甲酸的共缩聚)、PA-MXD(间苯二甲胺和己二酸的共缩聚)等。 [0049] 使本发明中使用的聚酰胺的重均分子量为30,000~80,000是因为通过使分子量比较低而使末端羧基增多、提高镀敷性的缘故。聚酰胺的优选的重均分子量为35,000~65,000。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里所说的聚酰胺的重均分子量,在仅使用一种聚酰胺时是指该聚酰胺的重均分子量,在使用两种以上聚酰胺时是指将它们混合后进行测定时的重均分子量。在本发明中,重均分子量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来进行测定。 [0050] 通常情况下,如果降低分子量则会对机械强度有不良影响,在本发明中通过提高强化纤维的浓度来弥补机械强度的降低。具体而言,对于成为本发明的拉链部件的材料的树脂组合物,当强化纤维为50~70质量%时,树脂组合物的重量的一半以上由强化纤维构成,剩余的30~50质量%为聚酰胺。如上所述,由于在本发明中以高比率使用与强化纤维的亲和性高的脂肪族聚酰胺,因此,这样一来即使使组合物中含有高浓度的强化纤维也可以维持提高强度的效果。将强化纤维的上限设为70质量%是因为强化纤维超过70质量%时容易使镀敷性变得不充分的缘故,将强化纤维的下限设为50质量%是因为低于50质量%时难以显现充分的机械强度的缘故。从机械强度和镀敷性、以及与成本的平衡的观点考虑,优选树脂组合物中的强化纤维为60~70质量%,以剩余的聚酰胺的总量为100质量份,80~100质量份为脂肪族聚酰胺。 [0051] 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强化纤维,没有限定,例如,可以使用碳纤维、芳族聚酰胺纤维等有机纤维,除此之外,还可以使用玻璃纤维、针状硅灰石、晶须(例如:钛酸钙晶须、碳酸钙晶须、硼酸铝晶须)等无机纤维,除了考虑成本及刚性以外,从通过利用硅烷偶联剂加强纤维表面可以提高与聚酰胺的亲和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使用玻璃纤维。这些强化纤维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将两种以上组合使用。作为混合在树脂中之前的平均纤维直径,优选为3~20μm左右,更优选为5~10μm左右。作为混合在树脂中之前的平均纤维长度,优选为1mm~10mm左右,更优选为3mm~6mm左右。这里,纤维直径是指求出强化纤维的截面积、将其截面积视为正圆进行计算时的直径。另外,混合在树脂中之前的长径比=平均纤维直径:平均纤维长度优选为1:50~3:10000、更优选为1:300~1:1200。混合在树脂中并成型后,强化纤维的平均纤维长度通常达到之前的平均纤维长度的1/10~1/20,例如为 0.1~1mm、典型的为0.1~0.5mm。 [0052] 另外,优选控制成为本发明的拉链成型部件的材料的树脂组合物的熔体流动速率(MFR)。如上所述,MFR变得过低时因流动性劣化而发生将拉头等拉链用成型部件注射成型时的填充率变差、成品率降低或成型周期延长等问题。另一方面,MFR变得过高时,不仅强度降低,而且还会发生因分子量分布变宽而产生流动不均从而导致外观不良、或由源于聚合物成分的吸水率的影响而导致夏季环境下尺寸稳定性变差等问题。优选的MFR为6~50g/10分钟,更优选的MFR为10~30g/10分钟。在本发明中,MFR按照JIS K7210(A法)在320℃、测定载荷2.16kg的条件下进行测定。通过使用MFR位于该范围的树脂组合物,能以高生产效率制造成型性及品质稳定性优异的拉链用成型部件。 [0053] 作为拉链用成型部件,只要是构成拉链的成型部件就没有特别限制,通常可举出链牙、拉头、拉攀、上止及下止、打开部件。使用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可以制造这些拉链成型部件的至少一种,尤其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可以优选用作拉头用、拉攀用的材料。进而,可以制造具备该拉链用成型部件的各种拉链。对作为拉链的啮合部分的链牙12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制,可举出例如环扣拉链(coil fastener)、挤出拉链、注射拉链等。 [0054] 对使用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制造拉链用成型部件的方法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首先,对作为树脂组合物的成分的聚酰胺及强化纤维充分地进行混炼以使成分没有偏颇。混炼可以使用单螺杆挤出机、双螺杆挤出机、及捏合机等。将混炼后的树脂组合物利用具有规定的形状的模具进行注射成型,制成各种拉链用成型部件。对注射成型的条件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优选使用双螺杆挤出机。而且,在高浓度的玻璃纤维的情况下,在生产率方面优选使用侧喂料机向熔融状态的树脂中混合玻璃纤维。作为注射成型的条件,从在不使其劣化的情况下能确保高生产率的观点考虑,优选将料筒温度设定在280~320℃的范围内,另外,模具温度比一般情况高,优选设定为例如90~130℃。 [0055] 在本发明的拉链用成型部件中,表面的羧基当量优选为0.9原子%以上、更优选为1.5原子%以上,典型的可以设为1~4原子%、更典型的可以设为1~2原子%。因为如果部件表面的羧基当量为0.9原子%以上则可得到良好的镀敷性而不容易剥落的缘故。部件表面的羧基当量取决于使用的聚酰胺的种类、浓度。为了提高羧基当量,可举出使用低分子量的聚酰胺、或使用二羧酸作为聚酰胺的单体。 [0056] 另外,通过在成型后对表面进行改性也可以使羧基当量增加。作为表面改性的方法,可举出通过对表面的酰胺键进行水解来形成羧基的方法。作为那样的方法,例如,除了如日本特公平6-76668号公报记载的那样利用氟气的表面处理以外,还可举出:照射UV的方法、照射等离子体的方法等。可以主动地供给用于水解的水分,但空气中作为湿气所含的量既已足够。但是,应该注意的是,即使进行了表面改性,未适当选择所使用的聚酰胺的种类、浓度时也不能形成充分的羧基。 [0057] 对于本发明的拉链用成型部件,可以实施各种金属镀敷。作为金属镀敷,没有限定,例如,可举出:镀铬、镀镍、镀铜、镀金、镀黄铜、镀敷其他合金等。作为金属镀敷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除了电镀法(优选在电镀前进行化学镀)以外,也可以适当实施真空蒸镀法、溅射法、离子镀法等干式镀敷。也可以将这些方法组合。其中,优选可以牢固地覆盖至复杂形状的拉头内部的电镀法,更优选在预先进行化学镀后进行电镀。 [0058] 实施例 [0059] 下面,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但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及其优点而提供的,而并非想限定本发明。 [0060] 作为聚酰胺,使用PA6T(1,6-己二胺和对苯二甲酸的共缩聚)、PA6I(1,6-己二胺和间苯二甲酸的共缩聚)、及PA66(聚六亚甲基己二酰二胺)。作为强化纤维,使用玻璃纤维(平均纤维直径:11μm、成型前的平均纤维长度:3mm、成型后的平均纤维长度:0.25mm)。 [0061] 各聚酰胺的重均分子量(Mw)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在以下的条件下进行测定。在将多种聚酰胺混合使用的例子中,将使用双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混合,以线料状挤出,测定将由此获得的样品进行冷却、裁剪而得到的粒料的分子量。 [0062] 洗脱液:六氟异丙醇+添加剂CF3COONa(5mmol/L) [0063] 标准物质:标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对苯二甲酸二甲酯 [0064] 注入量:100μL [0065] 流速:1.0mL/分钟 [0066] 柱温:40℃ [0067] 湿度:0.2w/v% [0068] 前处理:用膜过滤器(孔径:0.2μm)过滤 [0069] 另外,按照JIS K7210(A法)测定各聚酰胺在320℃下的熔体流动速率(MFR)。在将多种聚酰胺混合使用的例子中,使用与测定分子量时同样操作得到的粒料进行测定。 [0070] 将上述聚酰胺及玻璃纤维以使其为表1记载的各配混比例(质量基准)的方式用双螺杆挤出机进行混炼,其后,将熔融树脂以线料状挤出,用冷却水槽使其固化后,将线料用造粒机切割,由此制备成为实验对象的例1~7的树脂组合物的粒料。对其进行注射成型,成型以JIS S3015定义的M级(链宽为5.5mm以上且低于7.0mm)的拉链用拉头。拉头的罩(cover)及拉攀也由相同材料进行注射成型。罩是用于将拉攀固定于拉头的部件。 [0071] 对于得到的各拉头,测定拉头综合强度、上止纵拉强度。测定分别按照JIS-S-3015来进行。上止纵拉强度在常温环境(23℃、相对湿度50%)及高温环境(40℃、相对湿度80%)这两种环境下进行测定。 [0072] 对于拉头综合强度,在用树脂成型而制成的单体的拉头13中,测定在拉攀16和拉头主体的下表面施加载荷时的拉头13的阻力。通过对拉头13的拉攀16从拉头上面施加拉伸载荷、进而在拉头主体的下面施加载荷,从而进行拉头13是否破损或变形的强度试验。 [0073] 另外,对于上止纵拉强度,固定链牙12啮合的拉链10的带11的下部(设有打开部件15的方向),将拉头13拉至上止14处,然后强力地拉伸拉头,测定上止保持于带10的上止保持强度。通过拉头13与上止14接触来确认拉头13的破损、变形。 [0074] 另外,对各拉头进行氟气处理,测定在其前后的拉头表面的羧基当量。氟气处理通过使拉头在氟气浓度2体积%、温度25℃的条件下在处理槽内静置10分钟来实施。对于羧基当量的测定,将拉头浸渍在硝酸银水溶液中30分钟作为前处理,将拉头取出后,用丙酮冲洗未反应水溶液,在室温下干燥24小时。由此将羧基末端的氢原子置换成Ag(-COOH→-COOAg)。根据用X射线光电子分光装置测定进行了该前处理的拉头而得到的Ag的浓度测定表面的羧基。 [0075] 另外,对于各拉头,以0.5μm的厚度形成化学镀铜镍层,并在其上以70μm的厚度形成焦磷酸铜电镀层,进而在其上以1μm的厚度形成电镀铜锡锌层。其后,评价各拉头的洗涤、干洗耐久性。 [0076] 对于通过洗涤的评价,将拉头安装于拉链链条而形成拉链,基于AATCC标准进行洗涤/干燥。洗涤及干燥通过以洗涤→漂洗→脱水→干燥为1个循环、重复5个循环来进行。 [0077] 干洗耐久性的评价通过以下步骤来进行。在洗涤坚牢度试验器的容器中加入四氯乙烯,加温至60℃后,将拉头放入并进行密闭,保持60℃不变使其旋转60分钟。经过60分钟后,取出拉头。 [0078] 不管在哪一个评价试验中,将通过目测观察到2处以上剥离的情况评价为NG、将1处以下剥离的情况评价为OK。 [0079] 将结果示于表1。例1~3、6是发明例,例4~5、7是比较例。 [0080] 在例1~3、6中,由于聚酰胺的重均分子量、聚酰胺中的脂肪族聚酰胺的配混量、及玻璃纤维的浓度均适当,因此,具有拉头综合强度为140N以上、上止纵拉强度(常温)为100N以上、上止纵拉强度(高温)为70N以上的较高的机械强度,由氟气处理带来的羧基当量增加的效果也高。另外,洗涤、干洗耐久性也高。 [0081] 与例1相比,例3的玻璃纤维浓度低,而脂肪族聚酰胺(PA66)的配混比高,因此,例3的拉头综合强度比例1高。进而,例2中仅使用脂肪族聚酰胺(PA66)作为聚酰胺,因此,拉头综合强度最高,由氟气处理带来的羧基当量增加的效果也最高。 [0082] 另一方面,例4中未使用脂肪族聚酰胺(PA66),而且重均分子量也过低,因此,机械强度及由氟气处理带来的羧基当量增加的效果不充分。例5中虽然使用了脂肪族聚酰胺(PA66)但其配混比低,因此,依然无法得到充分的机械强度,由氟气处理带来的羧基当量增加的效果也不充分。例6是在仅使用脂肪族聚酰胺(PA66)作为聚酰胺这一点上与例2相同而玻璃纤维浓度更高的例子。强度比例2高,但作为镀敷性指标的羧基当量比例2少。例7仅使用脂肪族聚酰胺(PA66)作为聚酰胺,因此镀敷性高。另外,拉头综合强度也高。然而,由于玻璃纤维浓度低,因此在高温环境(40℃)下的上止纵拉强度为67N,不充分。 [0083] [表1] [0084] [0085] 附图标记翻译 [0086] 10 拉链 [0087] 11 长条带 [0088] 12 链牙 [0089] 13 拉头 [0090] 14 上止 [0091] 15 打开部件 [0092] 16 拉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