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链、拉链用的上止和拉链的制造方法

申请号 CN201080070633.X 申请日 2010-10-12 公开(公告)号 CN103260454A 公开(公告)日 2013-08-21
申请人 YKK株式会社; 发明人 高荷刚;
摘要 拉链 (1)包括:一对链带(2a、2b);拉链链齿(3a、3b)的列,其沿链带(2a、2b)的相面对的带侧缘部(21a、21b)配置;拉头(7),其用于使拉链链齿(3a、3b) 啮合 或分离;下止(4),其以横跨一对链带(2a、2b)的方式配置在拉链链齿(3a、3b)的列的一端;一对上止(6a、6b),其配置在拉链链齿(3a、3b)的列的另一端,该拉链(1)具备:凹状的收容部(32、42、62a、62b、72a、72b、72c),其设在拉链链齿(3a、3b)、拉头(7)、下止(4)和上止(6a、6b)的至少任一者的表面上;装饰零件(8),其被收容在收容部内;固定部(33),其与收容部形成为一体,该固定部(33)自收容部内突出,用于将装饰零件(8)固定在收容部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拉链(1),该拉链(1)包括:
一对链带(2a、2b);
拉链链齿(3a、3b)的列,其沿上述链带(2a、2b)的相面对的带侧缘部(21a、21b)配置;
拉头(7),其用于使上述拉链链齿(3a、3b)啮合或分离;
下止(4),其配置于上述一对链带(2a、2b)且位于上述拉链链齿(3a、3b)的列的一端;
一对上止(6a、6b),其配置在上述拉链链齿(3a、3b)的列的另一端,
该拉链(1)的特征在于,
该拉链(1)具备:
凹状的收容部(32、42、62a、62b、72a、72b、72c),其设在上述拉链链齿(3a、3b)、上述拉头(7)、上述下止(4)和上述上止(6a、6b)的至少任一者的表面(300、400、600、700)上;
装饰零件(8、8a、8b),其被收容在上述收容部(32、42、62a、62b、72a、72b、72c)内;
固定部(33、63a、63b),其与上述收容部(32、42、62a、62b、72a、72b、72c)形成为一体,该固定部(33、63a、63b)向上述收容部(32、42、62a、62b、72a、72b、72c)内突出,用于将上述装饰零件(8、8a、8b)固定在上述收容部(32、42、62a、62b、72a、72b、72c)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1),其特征在于,
上述装饰零件(8、8a、8b)将其截面中直径最大的最大直径部(82)作为分界,包括主体部(81)和外露部(83),上述主体部(81)位于比上述最大直径部(82)靠下方的位置,上述外露部(83)自上述主体部(81)向上方去而形成为顶端变细的形状,
以将上述装饰零件(8、8a、8b)的上述最大直径部(82)配置在比配置有上述装饰零件(8、8a、8b)的上述拉链链齿(3a、3b)、上述拉头(7)、上述下止(4)和上述上止(6a、6b)的上述表面(300、400、600、700)靠下方的位置的方式,将上述装饰零件(8、8a、8b)固定在上述收容部(32、42、62a、62b、72a、72b、72c)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1),其特征在于,
上述装饰零件(8、8a、8b)将其截面中直径最大的最大直径部(82)作为分界,包括主体部(81)和外露部(83),上述主体部(81)位于比上述最大直径部(82)靠下方的位置,上述外露部(83)自上述主体部(81)向上方去而形成为顶端变细的形状,
以上述装饰零件(8、8a、8b)的上述外露部(83)的顶面与配置有上述装饰零件(8、8a、
8b)的上述拉链链齿(3a、3b)、上述拉头(7)、上述下止(4)和上述上止(6a、6b)的上述表面(300、400、600、700)位于同一平面上、或配置在比上述表面(300、400、600、700)靠下方的位置的方式,将上述装饰零件(8、8a、8b)固定在上述收容部(32、42、62a、62b、72a、72b、72c)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1),其特征在于,
上述装饰零件(8、8a、8b)将其截面中直径最大的最大直径部(82)作为分界,包括主体部(81)和外露部(83),上述主体部(81)自上述最大直径部(82)向下方去而形成为顶端变细的形状,上述外露部(83)与上述主体部(81)连续,自上述主体部(81)向上方去而形成为顶端变细的形状,
上述收容部(32、42、62a、62b、72a、72b、72c)包括用于收容上述主体部(81)的第1槽(321、421、621、721a、721b),和在上述第1槽(321、421、621、721a、721b)的上方与上述第1槽(321、421、621、721a、721b)连续并用于收容上述外露部(83)的第2槽(322、422、622、
722a、722b),
上述固定部(33、63a、63b)自上述第2槽(322、422、622、722a、722b)的侧壁(34、64)鼓出而覆盖上述外露部(83)的一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1),其中,
在将上述装饰零件(8、8a、8b)配置于上述拉链链齿(3a、3b)和上述上止(6a、6b)的任一者或两者的情况下,埋设在上述拉链链齿(3a、3b)和上述上止(6a、6b)内的上述链带(2a、2b)的短边方向的长度小于上述收容部(32、62a、62b)的最大直径的5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1),其中,
在将上述装饰零件(8、8a、8b)配置于上述拉链链齿(3a、3b)和上述上止(6a、6b)的任一者或两者的情况下,以不将上述链带(2a、2b)埋设在上述收容部(32、62a、62b)的中心轴线上的方式,将上述链带(2a、2b)配置为偏离上述收容部(32、62a、62b)的中心。
7.一种拉链用的上止(6a、6b),其特征在于,
该拉链用的上止(6a、6b)包括:
树脂制的第1上止(6a),其配置在第1链带(2a)的带侧缘部(21a)上,包括形成在表面(600)上的凹状的第1收容部(62a)、收容在上述第1收容部(62a)内的第1装饰零件(8a)、和与上述第1收容部(62a)形成为一体且自上述第1收容部(62a)内突出而固定上述第1装饰零件(8a)的第1固定部(63a);
树脂制的第2上止(6b),其配置在第2链带(2b)的与上述第1链带(2a)相面对的带侧缘部(21b)上,包括形成在表面(600)上的凹状的第2收容部(62b)、收容在上述第2收容部(62b)内的第2装饰零件(8b)、和与上述第2收容部(62b)形成为一体且自上述第2收容部(62b)内突出而固定上述第2装饰零件(8b)的第2固定部(63b);
止部(61),其配置在上述带侧缘部(21b)上,该止部(61)与沿上述第1链带(2a)的带侧缘部(21a)配置的拉链链齿(3a)的列中的最靠近上述第1上止(6a)侧的拉链链齿(3a)相面对,该止部(61)与上述第2上止(6b)形成为一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拉链用的上止(6a、6b),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上止(6a)的中心配置在比埋设在上述第1上止(6a)的内部的上述第1链带(2a)的顶端向上述第2链带(2b)侧错位的位置,上述第2上止(6b)的中心配置在比埋设在上述第2上止(6b)的内部的上述第2链带(2b)的顶端向上述第1链带(2a)侧错位的位置。
9.一种拉链(1)的制造方法,该拉链(1)包括:
一对链带(2a、2b);
拉链链齿(3a、3b)的列,其沿上述链带(2a、2b)的相面对的带侧缘部(21a、21b)配置;
拉头(7),其用于使上述拉链链齿(3a、3b)啮合或分离;
下止(4),其配置于上述一对链带(2a、2b)且位于上述拉链链齿(3a、3b)的列的一端;
一对上止(6a、6b),其配置在上述拉链链齿(3a、3b)的列的另一端,
该拉链(1)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
该拉链(1)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工序:
在上述拉链链齿(3a、3b)、上述拉头(7)、上述下止(4)和上述上止(6a、6b)的至少任一者的表面(300、400、600、700)上形成凹状的收容部(32、42、62a、62b、72a、72b、72c);
将装饰零件(8、8a、8b)收容在上述收容部(32、42、62a、62b、72a、72b、72c)内;
使上述收容部(32、42、62a、62b、72a、72b、72c)的一部分熔融而形成向上述收容部(32、42、62a、62b、72a、72b、72c)内突出的固定部(33、63a、63b),利用上述固定部(33、63a、
63b)将上述装饰零件(8、8a、8b)固定在上述收容部(32、42、62a、62b、72a、72b、72c)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拉链(1)的制造方法,其中,
使上述收容部(32、42、62a、62b、72a、72b、72c)的一部分熔融而形成向上述收容部(32、42、62a、62b、72a、72b、72c)内突出的固定部(33、63a、63b)的工序,包括对上述收容部(32、42、62a、62b、72a、72b、72c)施加声波振动而使上述收容部(32、42、62a、62b、72a、
72b、72c)的一部分熔融的操作。

说明书全文

拉链、拉链用的上止和拉链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拉链,特别是涉及在拉链的构成构件上配置有装饰零件的拉链、拉链用的上止和拉链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关于拉链,通过将拉头插到安装在左右一对链带的相面对的带侧缘部的左右的链齿列上,并使拉头沿链齿列滑动,从而使链齿列啮合或分离。在这种拉链中,开始在拉链链齿等的表面上配置装饰零件,使拉链链齿等具有装饰性而提高美观性。例如在日本专利特许第3176936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具有装饰性的链齿。在该公报中提出了在链齿的表面设置凹槽,将装饰石嵌入在凹槽上的结构。
[0003] 但是,在日本专利特许第3176936号公报所述的发明中,并未公开用于将装饰石嵌入在凹槽上的具体方法。另一方面,由于装饰零件由相对于拉链构成构件单独的零件构成,所以装饰零件的连接可靠性弱,有时会随着使用而自拉链脱落,影响外观性。
[0004]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许第3176936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5]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06] 本发明提供能够更加牢固地连接装饰零件和拉链构成构件、提高了外观性的拉链、拉链用的上止和拉链的制造方法。
[0007]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08]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拉链包括:一对链带;拉链链齿的列,它们沿链带的相面对的带侧缘部配置;拉头,其用于使拉链链齿啮合或分离;下止,其配置于一对链带且位于拉链链齿的列的一端;一对上止,它们配置在拉链链齿的列的另一端,该拉链具备:凹状的收容部,其设在拉链链齿、拉头、下止和上止的至少任一者的表面上;装饰零件,其被收容在收容部内;固定部,其与收容部形成为一体,该固定部向收容部内突出,用于将装饰零件固定在收容部内。
[0009] 在本发明的拉链的一技术方案中,装饰零件将截面中直径最大的最大直径部作为分界,包括主体部和外露部,上述主体部位于比最大直径部靠下方的位置,上述外露部自主体部向上方去而形成为顶端变细的形状,以将装饰零件的最大直径部配置在比配置有装饰零件的拉链链齿、拉头、下止和上止的表面靠下方的位置的方式,将装饰零件固定在收容部内。
[0010] 在本发明的拉链的另一技术方案中,装饰零件将截面中直径最大的最大直径部作为分界,包括主体部和外露部,上述主体部位于比最大直径部靠下方的位置,上述外露部自主体部向上方去而形成为顶端变细的形状,以装饰零件的外露部的顶面与配置有装饰零件的拉链链齿、拉头、下止和上止的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上、或配置在比上述表面靠下方的位置的方式,将装饰零件固定在收容部内。
[0011] 在本发明的拉链的另一技术方案中,装饰零件将截面中直径最大的最大直径部作为分界,包括主体部和外露部,上述主体部自最大直径部向下方去而形成为顶端变细的形状,上述外露部与主体部连续,并自主体部向上方去而形成为顶端变细的形状,收容部包括用于收容主体部的第1槽和在第1槽的上方与第1槽连续并用于收容外露部的第2槽,固定部自第2槽的侧壁鼓出而覆盖外露部的一部分。
[0012] 在本发明的拉链的另一技术方案中,在将装饰零件配置于拉链链齿和上止的任一者或两者的情况下,埋设在拉链链齿和上止内的链带的短边方向的长度小于收容部的最大直径的50%。
[0013] 在本发明的拉链的另一技术方案中,在将装饰零件配置于拉链链齿和上止的任一者或两者的情况下,以不将链带埋设在收容部的中心轴线上的方式,将链带配置为偏离收容部的中心。
[0014]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拉链用的上止包括:树脂制的第1上止,其配置在第1链带的带侧缘部上,包括形成在表面上的凹状的第1收容部、收容在第1收容部内的第1装饰零件、和与第1收容部形成为一体且自第1收容部内突出而固定第1装饰零件的第1固定部;树脂制的第2上止,其配置在第2链带的与第1链带相面对的带侧缘部上,包括形成在表面上的凹状的第2收容部、收容在第2收容部内的第2装饰零件、和与第2收容部形成为一体且自第2收容部内突出而固定第2装饰零件的第2固定部;止部,其配置在带侧缘部上,该止部与沿第1链带的带侧缘部配置的拉链链齿的列中的最靠近第1上止侧的拉链链齿相面对,该止部与第2上止形成为一体。
[0015] 在本发明的拉链用的上止的一技术方案中,第1上止的中心配置在比埋设在第1上止的内部的第1链带的顶端向第2链带侧错位的位置,第2上止的中心配置在比埋设在第2上止的内部的第2链带的顶端向第1链带侧错位的位置。
[0016] 在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拉链的制造方法中的拉链包括:一对链带;拉链链齿的列,它们沿链带的相面对的带侧缘部配置;拉头,其用于使拉链链齿啮合或分离;下止,其配置于一对链带且位于拉链链齿的列的一端;一对上止,它们配置在拉链链齿的列的另一端,该拉链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工序:在拉链链齿、拉头、下止和上止的至少任一者的表面上形成凹状的收容部;将装饰零件收容在收容部内;使收容部的一部分熔融而形成向收容部内突出的固定部,利用固定部将装饰零件固定在收容部内。
[0017] 在本发明的拉链的制造方法的一技术方案中,使收容部的一部分熔融而形成向收容部内突出的固定部的工序,包括对收容部施加声波振动而使收容部的一部分熔融的操作。
[0018] 发明的效果
[0019] 采用本发明,能够提供可更加牢固地连接装饰零件和拉链构成构件、提高了外观性的拉链、拉链用的上止和拉链的制造方法。附图说明
[0020]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拉链的一例的轮廓图。
[0021] 图2是图1的拉链的侧视图。
[0022]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拉链的上止的一例的剖视图。
[0023]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拉链的上止的一例的立体图。
[0024] 图5是表示将装饰零件固定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拉链的上止后的状态的剖视图。
[0025] 图6是图5所示的上止的变形例。
[0026] 图7是图5所示的上止的另一变形例。
[0027] 图8是图5所示的上止的另一变形例。
[0028] 图9是图5所示的上止的另一变形例。
[0029] 图10是图5所示的上止的另一变形例。
[0030] 图11是图5所示的上止的另一变形例。
[0031]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拉链的拉链链齿的一例的俯视图。
[0032] 图13是表示图12的拉链链齿的一例的剖视图。
[0033]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拉链的下止的一例的俯视图。
[0034] 图15是表示图14的下止的一例的剖视图。
[0035]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拉头的拉片的一例的俯视图。
[0036] 图17是表示图16的拉片的从A–A方向看去的一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以下的附图的所表示的内容中,对于相同或类似的部分,标注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另外,下述的实施方式只是例示用于将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具体化的装置和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并不将构成零件的构造、配置和材质等特定于下述实施方式。
[0038]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拉链1包括:一对链带2a、2b;拉链链齿3a、3b的列,它们沿链带2a、2b的相面对的带侧缘部21a、21b配置;拉头7,其用于使拉链链齿3a、3b啮合或分离;下止4,其以横跨一对链带2a、2b的方式配置在拉链链齿3a、3b的列的一端;一对上止6a、6b,它们配置在拉链链齿3a、3b的列的另一端。
[0039] 另外,在上述和以下的说明中,“拉链链齿3a、3b的列的一端”是指位于拉链链齿3a、3b的列的与使拉头7沿链带2a、2b的长度方向滑动而将拉链1打开的方向相向的一侧的端部。“拉链链齿3a、3b的列的另一端”是指位于拉链链齿3a、3b的列的与使拉头7沿链带2a、2b的长度方向滑动而将拉链1闭合的方向相向的一侧的端部。另外,将链带2a、2b的正反方向定义为“上下方向”或“高度(深度)方向”。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链带2a、2b的正面侧作为“上方”、将链带2a、2b的背面侧作为“下方”而进行说明。
[0040] 链带2a、2b使用由合成纤维或天然纤维织成或编成的带状材料,链带2a、2b沿着在长度方向上延伸的带侧缘部21a、21b配置有卷芯5a、5b。如图2所示,拉链链齿3a、3b具有以链带2a、2b为中心相对于链带2a、2b的正反面大致对称的形状。拉链链齿3a、3b的具体形状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如图12所示,拉链链齿3b包括固定在链带2b上的基部35、自基部35向面对的链带2a侧突出的颈部36、和自颈部36进一步向链带2a侧鼓出的啮合头部37。图1所示的拉头7通过在拉链链齿3a、3b上上下滑动,能够使拉链链齿3a、3b的列啮合或分离。
[0041] 如图2所示,拉头7包括:拉头主体71,其用于将拉链链齿3a、3b收容在内部而使拉链链齿3a、3b啮合或分离;拉片保持部74,其配置在拉头主体71的表面上;拉片75,其被拉片保持部74支承。如图1所示,下止4是通过注塑而成形在拉链链齿3a、3b的列的最下端附近的零件,具有大致方形的外形。另一方面,上止6a、6b是通过注塑而成形在拉链链齿3a、3b的列的最上端附近的零件,在图1中,上止6a、6b俯视呈圆形。上止6a、6b形成为沿链带2a、2b的正反方向具有不会进入拉头7的前口端(即,拉头7的位于闭合拉链1的方向侧的端部)的程度的高度。下止4和上止6a、6b的形状不限定于图1所示的例子,当然可以采用各种外形。
[0042] 作为拉链链齿3a、3b、拉头7、下止4和上止6a、6b,使用树脂,作为具体例,可以使用聚酰胺(PA)、聚缩(POM)、聚酸酯(PC)、改性聚苯醚系树脂(m-PPE)、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玻璃纤维强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GF-PET)和环状聚烯(COP)等。拉链链齿3a、3b、拉头7、下止4和上止6a、6b的材料只要是能利用后述的超声波振动而熔融的材料即可,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是铅、等低熔点金属。
[0043] 在拉链链齿3a、3b、拉头7、下止4和上止6a、6b的至少任一者的表面300、400、600、700上,安装有装饰零件8。说明例如在上止6a、6b上配置有装饰零件8的例子。如图
1所示,在第1链带2a的最上端的带侧缘部21a上配置有树脂制的第1上止6a。在第2链带2b的最上端的带侧缘部21b与第1链带2a相面对的部分上配置有第2上止6b。第1上止6a包括:凹状的第1收容部62a,其形成在表面600上;第1装饰零件8a,其收容在第1收容部62a内;第1固定部63a,其与第1收容部62a形成为一体,自第1收容部62a内突出而固定第1装饰零件8a。第2上止6b包括:凹状的第2收容部62b,其形成在表面600上;
第2装饰零件8b,其收容在第2收容部62b内;第2固定部63b,其与第2收容部62b形成为一体,自第2收容部62b内突出而固定第2装饰零件8b。
[0044] 如图1和图4所示,在第2上止6b设有止部61,该止部61配置在带侧缘部21b上,该止部61与拉链链齿3a的列中的最靠近第1上止6a的拉链链齿3a(未图示)相面对,该止部61与第2上止6b形成为一体。止部61的沿链带2b的正反方向的厚度与拉链链齿3a、3b相等,止部61的从链带2b的短边方向看去的长度与拉链链齿3b的基部35的长度大致相等。通过形成有止部61,能够防止拉头7脱离拉链链齿3a、3b的列,也能提高在沿宽度方向拉拽了链带2a、2b的情况下的强度。
[0045] 如图3所示,第1收容部62a包括:第1槽621,其形成为随着向上止6a的下方(深度方向)延伸而顶端变细的形状;第2槽622,其在第1槽621的上方与第1槽621连续,与表面600相连接。如图5所示,在装饰零件8将截面中直径最大的最大直径部82作为分界而包括主体部81和外露部83的情况下,装饰零件8的主体部81收容在第1槽621的内部,外露部83收容在第2槽622的内部,上述主体部81位于比最大直径部82靠下方的位置,上述外露部83自主体部81向上方去而形成为顶端变细的形状。如图3所示,在比第1收容部62a靠下方部位埋设有在顶端具有卷芯5a的链带2a。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的是,链带2a(卷芯5a)的顶端位于第1收容部62a的中心623(中心轴线C)的正下方,或者配置为偏离中心623(中心轴线C)。即,优选的是,第1上止6a的中心623(中心轴线C)位于埋设在第1上止6a的内部的第1链带2a的顶端的正上方,或者配置在比顶端向第2链带2b侧错位的位置。同样优选的是,图1或图4所示的第2上止6b的中心(未图示)位于埋设在第2上止6b的内部的第2链带2b的顶端的正上方,或者配置在比顶端向第1链带2a侧错位的位置。通过将链带2a和卷芯5a配置为偏离中心轴线C,在后述的制造方法中,固定装饰零件8时的振动不易传递到链带2a或卷芯5a,所以装饰零件8的固定在短时间内就能完成。为了高效地固定装饰零件8,链带2a的顶端(卷芯5a的顶端)与中心C的宽度方向(短边方向)上的错开量d4(参照图3)例如可以为0mm以上,优选分开0mm~1mm左右,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
[0046] 优选的是,埋设在第1上止6a内的链带2a的短边方向的长度d2在第1收容部62a的最大直径d1的宽度方向的长度的50%以下,更优选为25%~50%。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在利用超声波振动熔接固定装饰零件8的情况下,与链带2a和卷芯5a相比,超声波振动能够更加高效地传递到构成第1上止6a的树脂层,所以能在更短的时间内高效地固定装饰零件8。第1收容部62a的中心(最深部)623与链带2a(卷芯5a)的最上端的距离d3通常可以设为0mm~1mm左右,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第2上止6b的第2收容部62b当然也可以采用与第1上止6a实际上同等的结构,对此省略图示以及详细的说明。
[0047] 作为装饰零件8,只要是晶、钻、宝石等以珠宝装饰为目的的构件即可,没有特别限制。装饰零件8的形状也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如图5或图10所示,装饰零件8可以是如下形状:将截面中直径最大的最大直径部82作为分界而包括主体部81和外露部83的形状(钻石状),上述主体部81自最大直径部82向下方去而形成为顶端变细的形状,上述外露部83自主体部81向上方去而形成为顶端变细的形状。如图6所示,装饰零件8也可以是如下形状:主体部81为柱状,以最大直径部82作为分界具有自主体部81向上方去而形成为顶端变细的形状的外露部83。如图7或图8所示,装饰零件8也可以是如下的锥体形状,即,具有自截面中直径最大的最大直径部82向下方去而形成为顶端变细的形状的主体部81的锥体形状。如图9所示,装饰零件8也可以是球状或椭圆球状。如图11所示,也可以是具有自最大直径部82向上方去而形成为顶端变细的形状的外露部83的形状。
[0048] 装饰零件8与按扣型固件的构成构件(拉链链齿3a、3b、拉头7、下止4和上止6a、6b)的位置关系也没有特别限制,例如优选的是,以将装饰零件8的最大直径部82配置在比第1上止6a的表面600靠下方的位置的方式,将装饰零件8固定在收容部(第1收容部62a)内。由此,装饰零件8在收容部内是稳定的,不易脱落。
[0049] 另外,可以按照使装饰零件8的外露部83的顶面与拉链链齿3a、3b、拉头7、下止4和上止6a、6b的至少任一者的表面300、400、600、700位于同一平面上、或者配置在比表面300、400、600、700靠下方的位置的方式,将装饰零件8固定在收容部32、42、62a、62b、72a、
72b、72c内。即,在图10所示的例子中,装饰零件8的外露部83的顶面83a与第1上止6a的表面600位于同一平面上。由此,与外露部83自第1上止6a的表面600突出的情况相比,不易受到因与外部的接触而产生的摩擦等的影响,所以装饰零件8不易自拉链1脱落。
[0050] 在安装装饰零件8时,将装饰零件8配置在例如图3所示的第1收容部62a内。然后,使用超声波发信器自装饰零件8的上表面向构成第1收容部62a的树脂层,对装饰零件8的表面部施加20kHz左右、优选20kHz~40kHz左右的超声波振动。通过施加超声波振动,如图5所示,第1收容部62a的与装饰零件8的最大直径部82相面对的第1槽621与第2槽622的分界附近的树脂熔融,树脂自第1收容部62a内的第2槽622的侧壁64鼓出而形成将外露部83的一部分覆盖起来的固定部63a(第1固定部)。由于通过使构成第1上止6a的树脂的一部分熔融而与外露部83一体地形成固定部63a,所以与在外露部83上利用与外露部83独立的构件固定外露部83的情况相比,装饰零件8不易脱落,能够更加牢固地连接装饰零件8和拉链构成构件。此外,通过利用超声波振动熔出树脂,能够容易且高效地固定装饰零件8。由于固定部63a只是覆盖外露部83的极少一部分,所以不影响装饰零件8的外观,也能提高外观性。
[0051] 图12和图13表示将装饰零件8安装于拉链链齿3b的情况的例子。在基部35的表面300上配置有收容部32。如图13所示,收容部32包括第1槽321和第2槽322,该第2槽322在第1槽321的上方并与第1槽321连续。在拉链链齿3b的下方埋设有链带2b
和设于该链带2b的顶端的卷芯5b。优选的是,埋设在基部35内的链带2b的短边方向的长度小于收容部32的最大直径的50%。另外,优选的是,链带2b的顶端(卷芯5b的顶端)配置为避开收容部32的中心。在将图5所示的那种装饰零件8配置在收容部32内的情况下,在将主体部81收容到第1槽321内、将外露部83收容到第2槽322内后,对装饰零件8施加超声波振动,从而自第1槽321与第2槽322的分界部(第2槽322的侧壁34)开始,使构成基部35的树脂熔融突出而形成将装饰零件8的一部分覆盖起来的固定部(未图示)。
[0052] 图14和图15表示将装饰零件8安装于下止4的情况的例子。在下止4的表面400上配置有收容部42。如图15所示,收容部42包括第1槽421和第2槽422,该第2槽
422在第1槽421的上方并与第1槽421连续。在下止4的下方埋设有链带2a、2b和设于链带2a、2b的顶端的卷芯5a、5b。在图15所示的情况下,也优选将链带2a、2b的顶端(卷芯
5a的顶端)配置为避开收容部42的中心。在将图5所示的那种装饰零件8配置在收容部
42内的情况下,在将主体部81收容到第1槽421内、将外露部83收容到第2槽422内后,对装饰零件8和下止4施加超声波振动,从而自第1槽421与第2槽422的分界部(第2槽
422的侧壁44附近)开始,使构成下止4的树脂熔融突出而形成将装饰零件8的一部分覆盖起来的固定部(未图示)。
[0053] 图16和图17表示将装饰零件8安装于拉头7的拉片75的情况的例子。在拉片75的表面700上配置有收容部72a、72b、72c。如图17所示,收容部72a包括第1槽721a和第2槽722a,该第2槽722a在第1槽721a的上方并与第1槽721a连续,收容部72b包括第
1槽721b和第2槽722b,该第2槽722b在第1槽721b的上方并与第1槽721b连续。在
将图5所示的那种装饰零件8配置于拉片75的情况下,在将主体部81收容到第1槽721a、
721b内、将外露部83收容到第2槽内722a、722b后,对装饰零件8和拉片75施加超声波振动,从而自第1槽721a、721b与第2槽722a、722b的分界部开始,使构成下止4的树脂熔融突出而形成将装饰零件8的一部分覆盖起来的固定部(未图示)。
[0054]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不应将构成该公开内容的一部分的论述和附图理解为限定本发明。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链带2a、2b的正面侧作为“上方”、将链带2a、2b的背面侧作为“下方”,而将珠宝装饰零件8形成在拉链链齿3a、3b、拉头7、下止4和上止6a、6b的链带2a、2b的正面侧的例子。但是,珠宝装饰零件8当然也可以配置在链带2a、2b的背面侧。在该情况下,只要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则就能容易理解将链带2a、2b的背面侧作为“上方”、将链带2a、2b的正面侧作为“下方”的配置方式。这样,本发明当然包括在这里未写明的各种结构,在实施阶段,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变形而将本发明具体化。
[0055] 附图标记说明
[0056] 1、拉链;2a、2b、链带;3a、3b、拉链链齿;4、下止;5a、5b、卷芯;6a、6b、上止;7、拉头;8、8a、8b、装饰零件;21a、21b、带侧缘部;32、42、62a、62b、72a、72b、72c、收容部;33、63a、63b、固定部;34、44、64、侧壁;61、止部;71、拉头主体;74、拉片保持部;75、拉片;81、主体部;82、最大直径部;83、外露部;83a、顶面;300、400、600、700、表面;321、421、621、
721a、721b、第1槽;322、422、622、722a、722b、第2槽。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