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的尼龙搭扣部件 |
|||||||
申请号 | CN201080020609.5 | 申请日 | 2010-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13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申请人 | 戈特利布捆扎机械有限及两合公司; | 发明人 | K·波拉基斯; | ||||
摘要 | 一种机械的尼龙搭扣部件,包括基底部分和多个附着元件,所述多个附着元件远离所述基底部分地沿柄延伸并在其自由端上分别设有头部(2),其中所述附着元件能划分成组(4)地设置在所述基底部分上,各组形成形式为多边形的假想的环结构,所述多边形具有被附着元件占据的 角 ,其特征在于,在各个组(4)的内部形成附着元件分组(6),所述附着元件分组的头部(2)在尼龙搭扣的未操作状态下相邻地彼此紧靠。 | ||||||
权利要求 | 1.机械的尼龙搭扣部件,包括基底部分(10)和多个附着元件,所述多底部分个附着元件远离所述基(10)地沿柄延伸并在其自由端上分别设有头部(2),其中所述附着元件能划分成组(4)地设置在所述基底部分(10)上,各组形成形式为多边形的假想的环结构,所述多边形具有被附着元件占据的角,其特征在于,在各个组(4)的内部形成附着元件分组(6),所述附着元件分组的头部(2)在尼龙搭扣的未操作状态下相邻地彼此紧靠。 |
||||||
说明书全文 | 机械的尼龙搭扣部件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的尼龙搭扣部件,包括基底部分和多个附着元件,所述多个附着元件远离所述基底部分地沿柄延伸并在其自由端上分别设有头部,其中所述附着元件能划分成组地设置在所述基底部分上,各组形成形式为多边形的假想的环结构,所述多边形具有被附着元件占据的角。 背景技术[0002] 这种尼龙搭扣部件为尼龙搭扣(Haftverschlüssen)的构件,如其在商标名称“Kletten”下已普遍知晓。以其柄与基底部分连在一起的附着元件利用其头部形成卡扣体,该卡扣体可优选具有蘑菇头的形状,但也可具有钩或毛圈的形状。在此,具有经常小于1mm的柄长度的附着元件以紧密的填充度这样分布地设置在基底部分上,使得头部的卡扣体和使该尼龙搭扣完整的另外的尼龙搭扣部件的对应元件形成卡扣嵌接。 [0003] 对于尼龙搭扣的良好使用性能的标准之一在于,对于锁合操作,能够可靠且舒适地实现卡扣嵌接,即使在力求提供操作的所述搭扣的高保持力时,附着元件以非常紧密的填充度设置在基底部分上。然而,对高填充密度的要求与对以很小的力消耗能简单地操作所述搭扣的要求是相互矛盾的。 [0004] 当尼龙搭扣部件彼此贴靠以进行锁合操作时,存在一定的可能性,即:头部平齐地彼此撞击在头部上。为了实现卡扣嵌接,必须实现一种挤压,以空出嵌接路径。由此特别是在高填充密度的情况下要求相应的高操作力。如果承受高操作力(这在特定应用领域中能够接受),则经常在操作状态下引起这样高的保持力,使得方便地松脱操作的所述搭扣变得困难或被阻止。 [0005] 鉴于该问题,现有技术以与规则矩阵不同的图案结构将附着元件设置在基底部分上。对此,在文献DE 60310529T2中公开一种开头所述类型的尼龙搭扣部件,其中附着元件按每四个附着元件的一组地设置,其中每个组的附着元件设置在近似正方形的矩形的角上。 [0006] 这种类型的尼龙搭扣部件由DE 9412526U1已知。该已知的尼龙搭扣部件或固定部件具有一个基部和多个设有头部的基本上销钉形的锚定元件,所述锚定元件彼此相邻并从基部伸出。第一锚定元件组这样设置在基部表面的位置上,使得其形成基本上规则六边形图案的角点。第一锚定元件的结构通过基本图案确定,该基本图案通过彼此邻接且在此共同具有一个侧边或角的规则六边形或者通过同心圆限定。此外,在每个多边形图案中,至少一个第二锚定元件设置在从中心点偏移的位置。以该方式形成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包括具有锚定元件的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还具有沿剪切方向的充分高的保持力。 发明内容[0007] 从现有技术出发,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尼龙搭扣部件,其特点在于在以很小的卡扣嵌接所需的力消耗实现在可靠且舒适的操作方面特别良好的使用性能,并且其中可实现相应所希望的保持力。 [0009] 因此本发明设定:形式为具有由附着元件占据的角的多边形的环结构的组的内部形成附着元件分组,所述附着元件分组的头部在尼龙搭扣的未操作状态下相邻地彼此紧靠。这样的图案结构(其中不仅包含具有头侧彼此紧靠的附着元件的分组,而且包含“自由竖立”的附着元件)在所需的操作力和总的附着力之间实现最佳折衷,特别是在附着元件的要力争的高填充密度的情况下。 [0010] 本发明的主题根据权利要求2也是一种开头所述类型的尼龙搭扣部件,其中所述2 附着元件以至少150/cm 的填充密度设置在所述基底部分上。 [0011] 关于具有头侧彼此紧靠的附着元件的分组,该结构可这样设置:所述附着元件分组通过附着元件对或由具有三个附着元件的三联体形成。 [0012] 在由附着元件对形成的分组中,每个组可优选具有至少六个由附着元件占据的角,其中在每个组中,至少两个角的附着元件形成具有彼此贴靠的头部的附着元件对。 [0013] 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附着元件具有蘑菇头形状的头部。 [0014] 优选地,等规聚丙烯设定为用于所述附着元件的材料。 [0015] 在具有形式为附着元件对的附着元件分组的实施例中,该结构优选这样设置:所述附着元件的所述组形成具有相应两个附着元件分组的不等边六边形,所述附着元件分组具有在其头部上彼此贴靠的附着元件对。 [0016] 当安置在所述组的所述附着元件对之间的各个附着元件的彼此的间距大于距相应相邻的附着元件对的间距时,在此可以实现特别良好的使用性能。 [0017] 根据在文献DE 10240986B3中示出的技术,所述基底部分由经纱、纬纱和绒头纱构成,所述绒头纱特别是W形扎结的形式。其中所述绒头纱的伸出于底布的毛圈被切开并且这样形成的纱端部被热处理,以便形成具有形式为卡扣体的头部的附着元件。 [0018] 该结构这样设置能够是有利的,即:所述经纱和纬纱为复丝,并且优选构造为单丝的绒头纱具有约0.20mm的直径。 [0020] 下文中借助在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在细节上阐释本发明。在附图中: [0021]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尼龙搭扣部件的实施例的附着元件的图案结构的高度示意性简化的和大大放大的示意图; [0022] 图2为第二实施例的图案结构的根据图1的示图;以及 [0023] 图3为用于制造根据本发明的尼龙搭扣部件的绒头组织(Polbindung)的示意性且大大放大的侧视图,其中仅仅示出绒头纱和经纱。 具体实施方式[0024]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尼龙搭扣部件的第一实施例的附着元件的图案结构。在图1中通过圆仅仅示出附着元件的头部2,这些头部在不可见的柄的端部形成蘑菇头形的卡扣体。在图1的示例中,附着元件的结构可以划分为各组4,这些组形成不等边六边形形状的环结构,其六个角分别由附着元件的头部2占据。该六边形形状具有彼此相对的两个短侧边,由此处于短侧边的角上的头部2彼此紧靠。因此,在每个组4的内部形成由各一个附着元件对6组成的两个附着元件分组。为了一目了然,在图1中没有全部对附着元件对6编号。如图1所示,形成一图案结构,在该图案结构中按照在附图中水平延伸的组4的顺序,由附着元件对6形成的分组与单个的头部2交替,其中不属于所述对6的头部2的彼此的间距大于距相应相邻的对6的间距。如所示,这样的图案结构(其中“自由竖立”的头部2以所示方式与通过头侧彼此紧靠的附着元件对6形成的分组交替)在锁合操作方面通过以相对较小的力消耗导致锁合接合而提供最佳的性能,即:尽管附着元件以例如大于150个 2 附着元件/cm 的高填充密度布置。在这样的图案结构中还可实现有利于使用性能的保持力。 [0025] 图2示出另一实施例,其中组4还限定了不等边六边形形状的环结构,其角分别由相关的附着元件的头部2占据。在图2的矩形形状中,两个长侧边相对置,同时在该长侧边之间在两侧设置两个短侧边。每个角也由附着元件的头部2占据。对应于在四个较短的侧边上的减小的角间距,在由长侧边分开的三个角上分别形成附着元件的三联体或三个一组的形式的分组,其中三个头部2相继彼此紧靠。因此,在该实施例中,交替的排8由紧密填充的头部2形成,这些排与形成自由空间的排8交替。根据选择的六边形形状的两个长侧边的长度以及形成在排8之间的自由空间的宽度,可以优化所述搭扣在保持力和操作力方面的性能。 [0026] 图3仅仅示出承载附着元件的基底部分10的底布的经纱12(未全部编号),其设有W形扎结(W-Bindung)的形式的绒头纱14,其中绒头纱14形成伸出底布的毛圈16。经纱、纬纱和绒头纱可由等规聚丙烯形成,由此经纱和纬纱优选为复丝,而绒头纱14优选构造为单丝,并具有约0.20mm的直径。对于这种材料,附着元件可以借助于由DE 10240986B3已知的技术由绒头纱14的毛圈16构成。当毛圈16通过热分离过程或切割过程而切开以形成附着元件时,自由的毛圈端部能够通过另外的加热而收缩,其中这些端部能够形成优选蘑菇形形状的锁合体或锁合钩。 [0027] 在绒头纱14的约0.20mm的直径的情况下和在具有200或110dtex的经纱和纬纱2 的情况下,可以实现所形成的附着元件的大于150/cm 的填充密度。未在图3中示出的纬纱的纬纱密度可在23/cm的范围内。 [0028] 当然,代替具有纱罗对的W形扎结形式的绒头组织,可设置其他类型的绒头组织,和/或特别是对于基底部分10的底布,可以考虑任意合适的塑料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