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测心率报警手环以及处理模块及其装置 |
|||||||
申请号 | CN201710026351.3 | 申请日 | 2017-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059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9 |
申请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发明人 | 郝亮; 陈俐婉; 高胜严; 张波; 柴华逸; | ||||
摘要 | 本 发明 涉及一种智能测心率报警手环以及其处理模 块 和包含该两者的装置。本发明是智能测心率报警手环装置,用于实时监测使用者的心率并在使用者处于危及时刻时,进行警报提示、 定位 以及通知医疗急救中心进行及时救援。本发明的智能测心率报警手环包括:佩戴于使用者 手腕 上手环本体以及设置在手环本体上的传感部、芯片部、显示部、报警部、GPS定位部、通信部以及电源部。处理模块适用于智能测心率报警手环的芯片部中,包括:存储部、传感数据获取部、运算部、存储数据获取部、判断部、报警信息生成部、定位数据获取部、发送部、挂号部以及控制上述各部的控制部。 | ||||||
权利要求 | 1.一种智能测心率报警手环,用于实时监测使用者的心率、处理心率数据并进行相关警示,其特征在于,包括: |
||||||
说明书全文 | 智能测心率报警手环以及处理模块及其装置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2] 当今社会老龄化严重,据统计,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近1.44亿,并且以每年3%,也就是每年有60万人,进入老年人口的速度,快速增长。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一些问题也引起广泛关注,例如心脏病、高血压等已成为是老年人的高发疾病。 [0003] 人的动脉中血液流动时电阻会发生改变,这种电阻的变化与血液流动变化具有一定规律的,通过检测该电阻数据再进行相应的数据处理,可以得到对应的心率数据。现在市面上已有家用的检测心率的装置,但是,这类装置大多只是检测数据,并没有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判断,还需要后期人为分析。如此,对于老年人而言这类产品显得太繁琐,且不能及时的得到相应的反馈。因此,如何做到对老年人的病情进行实时监测并能及时给予警示反馈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0004]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测心率报警手环以及其处理模块和包含该两者的装置。 [0005]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测心率报警手环,用于实时监测使用者的心率、处理心率数据并进行相关警示,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手环本体,佩戴于使用者手腕上;传感部,设置在手环本体上,用于实时监测使用者的动脉电阻;芯片部,设置在手环本体上,用于处理传感部测得的电阻数据,得到对应的当前心率数据;显示部,设置在手环本体上,显示当前心率数据;报警部,设置在手环本体上,用于进行警报提示;GPS定位部,设置在手环本体上,用于进行当前定位;通信部,通过通信网络与医疗急救中心相连接,发送当前GPS定位数据;电源部,对传感部、芯片部、显示部、报警部、GPS定位部以及通信部进行供电。 [0006] 在本发明提供的智能测心率报警手环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通信部具有蓝牙适配器,通过通信网络与智能终端相连接。 [0007] 在本发明提供的智能测心率报警手环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传感部包含有两个电极片,两个电极片呈一定间距的设置在手环上,两个电极片紧贴于使用者皮肤,测量使用者的动脉电阻,一定间距至少为5cm。 [0009] 在本发明提供的智能测心率报警手环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报警部为扬声器,用于发出语音警报提示。 [0010] 在本发明提供的智能测心率报警手环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电源部为电池。 [0011]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处理模块,适用于上述的智能测心率报警手环,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存储部,存储有心率数据的第一阈值数据;传感数据获取部,用于获取传感部测得的动脉电阻;运算部,将传感数据获取部获取的动脉电阻进行运算,得到对应的心率数据;存储数据获取部,基于运算部得到心率数据,获取存储的第一阈值数据;判断部,判断运算部得到心率数据是否超出存储数据获取部获取的第一阈值数据;报警信息生成部,当判断部判断的心率数据超出第一阈值数据时,生成报警提示信息,并发送给报警部和GPS定位部;定位数据获取部,获取GPS定位部的当前定位信息;以及发送部,与医疗急救中心以及使用者亲属的手机进行通信连接,基于报警提示信息,发送使用者的当前定位信息。 [0012] 在本发明提供的处理模块,还包括:挂号部,与通信网络连接,用于使用者问诊挂号。 [0013] 在本发明提供的处理模块,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存储部还存储有心率数据的第二阈值数据和挂号数据,当判断部判断的心率数据超出第二阈值数据且不超出第一阈值数据时,挂号部基于挂号数据,通过通信网络进行问诊挂号。 [0014]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测心率报警手环装置,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智能测心率报警手环和处理模块,其中,智能测心率报警手环为上述的智能测心率报警手环,处理模块为上述的处理模块。 [0015] 发明的作用与效果 [0016]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智能测心率报警手环,因为包括:手环本体、传感部、芯片部、显示部、报警部、GPS定位部、通信部以及电源部,所以,使用者将本发明的智能测心率报警手环佩戴在手腕上,传感部实时监测使用者的动脉电阻,再经过芯片部处理测得的电阻数据,得到对应的心率数据,当心率数据超过预定值时,即使用者处于生命危险状态,此时报警部进行警报提示,GPS定位部进行当前定位,通信部发送当前GPS定位数据给医疗急救中心。本发明所涉及的智能测心率报警手环,可以实时监测使用者的心率,适用于心脏功能欠佳的人群,尤其是当中的独居的老年人,当他们处于危及时刻时,能及时进行定位并通知医疗急救中心进行及时救援。附图说明 [0017]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智能测心率报警手环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智能测心率报警手环装置的框图;以及 [0019]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智能测心率报警手环装置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0020]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智能测心率报警手环装置作具体阐述。 [0021] 本实施例中的智能测心率报警手环装置100包括智能测心率报警手环200和处理模块300。 [0022]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智能测心率报警手环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智能测心率报警手环200包括:手环本体201、传感部202、芯片部203、显示部204、报警部205、GPS定位部206、通信部207以及电源部208。 [0024] 手环本体201佩戴于使用者手腕上。 [0025] 传感部202设置在手环本体201上,包含有两个电极片202a,间距为5cm,两电极片202a紧贴于使用者皮肤,实时监测使用者的动脉电阻。 [0026] 芯片部203设置在手环本体201上,用于处理传感部测得的电阻数据,得到对应的当前心率数据。 [0027] 显示部204设置在手环本体201上,显示当前心率数据。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部204采用电子显示屏,根据周围环境亮度自动调节屏幕亮度。 [0028] 报警部205设置在手环本体201上,用于进行警报提示。在本实施例中报警部205为扬声器,用于发出语音警报提示以提醒使用者。 [0029] GPS定位部206设置在手环本体201上,用于进行当前定位。 [0030] 通信部207通过通信网络与医疗急救中心相连接,当心率数据超过预定值时,发送当前GPS定位数据。在本实施例中通信部207具有蓝牙适配器。蓝牙适配器通过通信网络还与智能终端相连接,平常时间,使用者可以通过通信网络在智能终端上问诊挂号。 [0031] 电源部208对传感部202、芯片部203、显示部204、报警部205、GPS定位部206以及通信部207进行供电。在本实施例中电源部208采用电池。 [0032]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智能测心率报警手环装置的框图。 [0033] 处理模块300适用于智能测心率报警手环200的芯片部中,包括:存储部301、传感数据获取部302、运算部303、存储数据获取部304、判断部305、报警信息生成部306、定位数据获取部307、发送部308、挂号部309以及控制上述各部的控制部310。 [0034] 如图2所示,控制部310包含用于控制存储部301、传感数据获取部302、运算部303、存储数据获取部304、判断部305、报警信息生成部306、定位数据获取部307、发送部308、挂号部309、传感部202、显示部204、报警部205、GPS定位部206、通信部207以及电源部208的计算机运行程序。 [0035] 存储部301存储有心率数据的第一阈值数据、第二阈值数据和挂号数据。 [0036] 传感数据获取部302用于获取传感部测得的动脉电阻。 [0037] 运算部303将传感数据获取部302获取的动脉电阻进行运算,得到对应的当前心率数据。 [0038] 存储数据获取部304基于运算部303得到当前心率数据,获取存储的第一阈值数据和第二阈值数据。 [0039] 判断部305判断运算部303得到当前心率数据是否超出存储数据获取部304获取的第一阈值数据或第二阈值数据。 [0040] 报警信息生成部306当判断部305判断的当前心率数据超出第一阈值数据时,生成报警提示信息并传输给报警部205和GPS定位部206。 [0041] 定位数据获取部307获取GPS定位部206的当前定位信息。 [0042] 发送部308与医疗急救中心以及使用者亲属的手机进行通信连接,基于报警提示信息,发送使用者的当前定位信息。 [0043] 挂号部309与通信网络连接,用于使用者问诊挂号。 [0044]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智能测心率报警手环装置的流程图。 [0045] 步骤S1:使用者将智能测心率报警手环100佩戴在手腕上,传感部202测量使用者的动脉电阻,然后进入步骤S2。 [0046] 步骤S2:传感数据获取部302获取传感部202得到的动脉电阻,运算部303进行运算得到,对应的当前心率数据,然后进入步骤S3。 [0047] 步骤S3:显示部204显示当前心率数据,存储数据获取部204基于当前心率数据,从存储部301中获取第一阈值数据和第二阈值数据,然后进入步骤S4。 [0048] 步骤S4:判断部305判断当前心率数据是否超出第一阈值数据,当判断结果为是时,进入步骤S5;当判断结果为否时,进入步骤S7。 [0049] 步骤S5:报警信息生成部306生成报警提示信息,GPS定位部基于报警提示信息进行当前GPS定位,报警部基于报警提示信息进行语音警报提示,然后进入步骤S6。 [0050] 步骤S6:定位数据获取部307获取当前GPS定位,发送部发送当前GPS定位给医疗急救中心以及使用者亲属的手机,医疗急救中心进行救援,接着进入结束状态。 [0051] 步骤S7:判断部305进一步判断当前心率数据是否超出第二阈值数据,当判断结果为是时,然后进入步骤S8。 [0052] 步骤S8:挂号部309通过通信网络连接智能终端,使用者在智能终端上进行问诊挂号等操作,接着进入结束状态。 [0053] 实施例的作用与效果 [0054] 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智能测心率报警手环装置,包括智能测心率报警手环和处理模块。存储部存储有心率数据的第一阈值数据、第二阈值数据和挂号数据。使用者将本实施例的智能测心率报警手环佩戴在手腕上,传感部实时监测使用者的动脉电阻,再经过运算部运算得到对应的当前心率数据,判断部判断当前心率数据超出第一阈值数据时,报警部进行警报提示,GPS定位部进行当前定位,发送部发送当前GPS定位数据给医疗急救中心和使用者的亲属手机;判断部判断当前心率数据超出第二阈值数据时但不超出第一阈值时,使用者可通过智能终端进行问诊挂号等操作。 [0055] 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智能测心率报警手环,可以实时监测使用者的心率,适用于心脏功能欠佳的人群,尤其是当中的独居的老年人,当他们处于危及时刻时,能及时进行定位并通知医疗急救中心进行及时救援。 [0056] 上述实施方式为本发明的优选案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57] 在上述实施例中,智能测心率报警手环为一个,其中传感部的两个电极片同设置在该手环本体上。但作为本发明的智能测心率报警手环装置,其中智能测心率报警手环可以为两个,且传感部的两个电极片分别设置在两个手环本体上,两个手环分别佩戴在使用者的左右手的手腕上,这样的测量数据更准确,测量效果更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