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结订书钉

申请号 CN200910261897.2 申请日 2007-08-08 公开(公告)号 CN101769286A 公开(公告)日 2010-07-07
申请人 美克司株式会社; 发明人 青木亮;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一种能够在订书机内部被高 精度 地输送的连结订书钉,以及收纳该连结订书钉的订书钉盒。连结订书钉(1a)构成为将多个细长的具有正直形状的订书钉(2a)连接。各订书钉(2a)的长边方向端部附近形成为梯形形状,越靠近前端宽度越窄。此外,在各订书钉(2a)的长边方向的两端部附近的背面具有涂布有粘着剂的粘着部(31)。此外,各订书钉(2a)连接的边的距离两端部预定距离的 位置 处设有椭圆状的导孔(32)。各订书钉(2a)的两个导孔(32)之间被完全地切开,作为狭缝部(33)。在两个导孔(32)的外侧,到各订书钉(2a)连接的边的两端部为止的部分作为订书钉连接部34,形成为将各订书钉(2a)连接的状态。
权利要求

1.一种连结订书钉,其通过将多个纸制订书钉与该订书钉的长边方向平行地并排设置并通过连接部相互连接而成,所述纸制订书钉为大致正直状,在长边方向的两端部具有以预定长度向第一方向弯曲并贯穿装订用纸、沿所述装订用纸向第二方向弯曲并相互贴合的脚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订书钉的所述两端部形成为越靠前端越窄的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结订书钉,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连结订书钉通过设于所述两端部附近的各连接部相互连接,
所述各连接部沿该连结订书钉的长边方向从中心侧向外侧被切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结订书钉,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各订书钉背面的长边方向的一侧端部附近具有两脚部粘着部,其作为将贯穿了所述装订用纸的所述两脚部相互贴合的粘着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结订书钉,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各订书钉背面的另一侧的端部附近具有装订用纸粘着部,其作为将所述脚部与所述装订用纸贴合的粘着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结订书钉,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脚部粘着部具有比所述装订用纸粘着部更强的粘着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结订书钉,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脚部粘着部具有可剥离地安装的第一剥离纸。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结订书钉,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订用纸粘着部具有可剥离地安装的第二剥离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结订书钉,其特征在于,具有:
第一粘着部,其设于所述各订书钉背面的、至少长边方向的一侧端部附近;以及
第二粘着部,其设于所述各订书钉表面的、至少另一侧端部附近,并与所述第一粘着部贴合,
所述第一粘着部和所述第二粘着部相互贴合而发挥粘着力。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到将多个大致正直状的订书钉平行地并排设置并相互连接而成的连结订书钉,以及收纳该连结订书钉并装卸自如地安装于订书机中的订书钉盒。具体来说,通过使每个订书钉具有与输送构件的卡合部卡合的被卡合部,能够在订书机内部高精度地输送连结订书钉。

背景技术

以往都是采用通过金属制的订书钉(针)对装订用纸进行装订的订书机。使用这样的订书机,通过金属制的订书钉对用纸进行装订时,有时会将用纸放到碎纸机中,或者为了循环利用而要将用纸与订书钉分开。此外,从安全性问题考虑,对于在处理食品的作业场所中使用的文件,不优选使用金属制的订书钉。
此外,与上述不同地,提出有由纸等柔软的材料形成的订书钉(例如,特开平11-347966号公报)。特开平11-347966号公报中公开的订书钉是由纸等柔软的材料形成的,预先成型为两端向一个方向弯曲的形状并连接。特开平11-347966号公报中公开的订书钉在贯穿了通过切割器在装订用纸上设置的切孔后,沿装订用纸使两脚部弯曲并相互贴合,从而对装订用纸进行装订。
然而,在上述的特开平11-347966号公报中公开的订书钉中,存在如下所述的问题。特开平11-347966号公报中公开的订书钉由于是由纸等柔软的材料形成的,因而容易变形。此外,特开平11-347966号公报中公开的订书钉为通过压缩弹簧等按压连接的连结订书钉的后端部,在订书机内部沿预定方向被输送。因此,特开平11-347966号公报中公开的订书钉存在着在订书机内部发生变形,因而不能被高精度地输送到预定位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由纸制订书钉连接而成的连结订书钉、以及相对于订书机装卸自如地收纳该连结订书钉的订书钉盒:能够在订书机内部高精度地输送,并且能够高精度地进行订书钉的切断和对于装订用纸的贯穿,且能够减小包装,此外,能够防止用于使两脚部相互贴合的粘着部的粘着性降低。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所述的连结订书钉,通过将多个纸制订书钉与该订书钉的长边方向平行地并排设置并通过连接部相互连接而成,所述纸制订书钉为大致正直状,在长边方向的两端部具有以预定长度向第一方向弯曲并贯穿装订用纸、沿装订用纸向第二方向弯曲并相互贴合的脚部,其特征在于,各订书钉的两端部形成为越靠前端越窄的形状。
本发明所述的连结订书钉通过订书机将位于前端部的订书钉切断。通过订书机,将被切断的订书钉的长边方向的两端部的脚部以预定的长度向第一方向弯曲。
被向第一方向弯曲了的订书钉的两脚部通过订书机贯穿装订用纸。贯穿后的两脚部被沿装订用纸向第二方向弯曲,并相互贴合。
其中,例如,在各连结订书钉通过设于所述两端部附近的各连接部相互连接,各连接部沿该连结订书钉的长边方向从中心侧向外侧被切断时,对于位于连结订书钉前端部的订书钉和与位于前端部的订书钉相邻的订书钉,两订书钉的两脚部被同时向相反方向作用有从两订书钉的长边方向的中心侧朝向外侧的张,在该状态下,位于连结订书钉前端部位置的订书钉被切断。
本发明所述的连结订书钉通过将多个纸制订书钉与该订书钉的长边方向平行地并排设置并通过连接部连接而形成,所述纸制订书钉为大致正直状,在长边方向的两端部具有以预定长度向第一方向弯曲并贯穿装订用纸、沿装订用纸向第二方向弯曲并相互贴合的脚部。由此,能够减小包装,能够增大可以装填到订书机中的订书钉的个数。
此外,由于本发明所述的连结订书钉的各订书钉形成为两端部越靠前端越细的形状,因此能够高精度地贯穿装订用纸。
进而,在本发明所述的连结订书钉中,对位于前端部的订书钉和与位于前端部的订书钉相邻的订书钉同时向相反方向作用有张力,在该状态下,位于连结订书钉的端部的订书钉被切断。由此,能够高精度地进行位于端部的订书钉的切断。
附图说明
图1A是示出第一例的连结订书钉的结构例的说明图。
图1B是示出第一例的连结订书钉的结构例的说明图。
图2A是示出第一例的连结订书钉的结构例的说明图。
图2B是示出第一例的连结订书钉的结构例的说明图。
图3是示出通过订书钉对装订用纸进行装订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4A是示出第二例的连结订书钉的结构例的说明图。
图4B是示出第二例的连结订书钉的结构例的说明图。
图5A是示出第三订书钉的结构例的说明图。
图5B是示出第三订书钉的结构例的说明图。
图5C是示出第三订书钉的结构例的说明图。
图6是示出第四订书钉的结构例的说明图。
图7是示出通过订书钉对装订用纸进行装订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8A是示出第五订书钉的结构例的说明图。
图8B是示出第五订书钉的结构例的说明图。
图9是示出第五连结订书钉的结构例的说明图。
图10是示出第六连结订书钉的结构例的说明图。
图11是示出第七连结订书钉的结构例的说明图。
图12A是示出第八连结订书钉的结构例的说明图。
图12B是示出第八连结订书钉的结构例的说明图。
图12C是示出第八连结订书钉的结构例的说明图。
图13是示出第九连结订书钉的结构例的说明图。
图14A是示出第一订书钉盒的结构例的说明图。
图14B是示出第一订书钉盒的结构例的说明图。
图15A是示出第二订书钉盒的结构例的说明图。
图15B是示出第二订书钉盒的结构例的说明图。
图16A是示出第三订书钉盒的结构例的说明图。
图16B是示出第三订书钉盒的结构例的说明图。
图17是示出订书机的结构例的说明图。
图18是示出订书机的结构例的说明图。
图19是示出订书机的结构例的说明图。
图20是示出订书机的结构例的说明图。
图21是示出订书机的结构例的说明图。
图22是示出订书钉装填部的结构例的说明图。
图23A是示出订书钉输送部、切断成型部、贯穿部的结构例的说明图。
图23B是示出订书钉输送部、切断成型部、贯穿部的结构例的说明图。
图24A是示出订书钉输送部、切断成型部、贯穿部的结构例的说明图。
图24B是示出订书钉输送部、切断成型部、贯穿部的结构例的说明图。
图25是示出订书钉输送部、切断成型部、贯穿部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26是示出订书钉输送部的结构例的说明图。
图27是输送路径部/推动件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28A是示出订书钉的输送方法的说明图。
图28B是示出订书钉的输送方法的说明图。
图29A是示出成形板的结构例的说明图。
图29B是示出成形板的结构例的说明图。
图29C是示出成形板的结构例的说明图。
图30A是示出驱动件的结构例的说明图。
图30B是示出驱动件的结构例的说明图。
图31是示出驱动件的结构例的说明图。
图32A是示出第一拔出刃的结构例、以及拔出孔的形状的说明图。
图32B是示出第一拔出刃的结构例、以及拔出孔的形状的说明图。
图32C是示出第一拔出刃的结构例、以及拔出孔的形状的说明图。
图32D是示出第一拔出刃的结构例、以及拔出孔的形状的说明图。
图33A是示出纸张按压件的结构例的说明图。
图33B是示出纸张按压件的结构例的说明图。
图34A是示出订书钉按压部的结构例的说明图。
图34B是示出订书钉按压部的结构例的说明图。
图35A是示出订书钉的切断、成型、输送方法的说明图。
图35B是示出订书钉的切断、成型、输送方法的说明图。
图35C是示出订书钉的切断、成型、输送方法的说明图。
图35D是示出订书钉的切断、成型、输送方法的说明图。
图35E是示出订书钉的切断、成型、输送方法的说明图。
图36A是示出订书钉的切断方法的说明图。
图36B是示出订书钉的切断方法的说明图。
图36C是示出订书钉的切断方法的说明图。
图37A是示出订书钉的成型方法的说明图。
图37B是示出订书钉的成型方法的说明图。
图37C是示出订书钉的成型方法的说明图。
图38A是示出订书钉的成型方法的说明图。
图38B是示出订书钉的成型方法的说明图。
图38C是示出订书钉的成型方法的说明图。
图39A是示出通过推动件将订书钉推出的方法的说明图。
图39B是示出通过推动件将订书钉推出的方法的说明图。
图40是示出订书钉弯曲部的结构例的说明图。
图41A是示出订书钉弯曲部的结构例的说明图。
图41B是示出订书钉弯曲部的结构例的说明图。
图41C是示出订书钉弯曲部的结构例的说明图。
图42A是示出推出单元结构例的说明图。
图42B是示出推出单元结构例的说明图。
图42C是示出推出单元结构例的说明图。
图42D是示出推出单元结构例的说明图。
图43A是示出滑动件的结构例的说明图。
图43B是示出滑动件的结构例的说明图。
图44是示出待机状态的订书机的剖视图。
图45是示出成形板开始动作后的状态下的订书机的剖视图。
图46是示出开始订书钉的成型的状态下的订书机的剖视图。
图47是示出订书钉成型完成状态下的订书机的剖视图。
图48是示出订书钉的贯穿完成,从滑动件底座取下滑动件后的状态下的订书机的剖视图。
图49是示出订书钉的箝紧完成状态下的订书机的剖视图。
图50是示出框架的回复完成,驱动件开始回复状态下的订书机的剖视图。
图51是示出推动件回复之前的状态下的订书机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连结订书钉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连结订书钉的结构例>
连结订书钉1由订书钉2连接构成,并被装填到后述的订书机3中使用。通过订书机3将位于连结订书钉1的端部的订书钉2切断。通过订书机3,被切断的订书钉成型为两端向一个方向弯曲的形状后,贯穿装订用纸,并使贯穿后的两脚部弯曲并相互贴合。由此对装订用纸进行装订。
图1A、图1B、图2A和图2B为示出第一例的订书钉2a和将订书钉2a连接形成的第一例的连结订书钉1a的结构的说明图。图1A是示出连结订书钉1a的详细的俯视图。图1B是示出使订书钉2a成型为两端向一个方向弯曲的形状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A和图2B是示出将连结订书钉1a安装到剥离纸30上,卷绕成辊状作为辊状订书钉4的状态的说明图。连结订书钉1a、订书钉2a以及辊状订书钉4例如为如下的结构。
如图1A所示,将多个具有细长的大致正直状的形状的订书钉2a与长边方向平行地并排设置并相互连接,构成连结订书钉1a。各订书钉2a例如在图1A的上下方向(订书钉2a的连接方向)的宽度为5~10mm左右,图1A的左右方向(订书钉2a的长边方向)的宽度为30~40mm左右。各订书钉2a的长边方向的端部附近形成为大致梯形形状,越向前端宽度越逐渐变窄。此外,在各订书钉2a的长边方向的两端部附近的背面(附着有剥离纸30的表面)具有涂布有粘着剂的粘着部31(31a、31b)。
此外,在距离各订书钉2a连接的边的两端部预定距离的位置,设有椭圆状的导孔32。在两个导孔32之间,各订书钉2a被完全地切开成狭缝部33。在两个导孔32的外侧,各订书钉2a连接直到各订书钉2a相连的边的两端部为止,构成订书钉连接部34。
此外,通过订书机3,如图1A所示从连结订书钉1a上切下端部的订书钉2,如图1B所示,成型为具有冠部35和从冠部35以大致直弯曲脚部36、使两端向一个方向弯曲的形状。
图3是示出通过订书钉2a对装订用纸37进行完装订的状态的剖视图。如图3所示,成型为两端向一个方向弯曲的形状的订书钉2a在贯穿装订用纸37后,使两脚部36沿装订用纸37弯曲,并使作为装订用纸粘着部的装订用纸37与一侧脚部36的粘着部31a(图3中A所示位置)以及作为两脚部粘着部的一侧脚部36与另一侧脚部36的粘着部31b(图3中B所示位置)分别贴合。由此,在通过订书钉2a对装订用纸37进行装订的状态下,能够提高订书钉2a对装订用纸7的保持性。此外,在订书钉2a对装订用纸37进行了装订的状态下,装订用纸37与订书钉2a的间隙消失,能够使装订好的状态下的订书钉2a的外观更美观。
此外,如图2A所示,连结订书钉1a在被保存着的状态下,安装在作为第一剥离纸和第二剥离纸的剥离纸30上并被卷绕起来。剥离纸30兼备作为第一剥离纸的功能和作为第二剥离纸的功能。如图2B所示,从连结订书钉1a前端侧的端部剥下预定长度的剥离纸30,装填到订书机3中。装填到订书机3a中的详细方法在后述说明。
本发明所述的连结订书钉1a形成为在各订书钉2a背面的粘着部31(31a、31b)上安装有剥离纸30,从而保护着各粘着部31a、31b的状态。由此,能够防止用于使两脚部36相互贴合的粘着部31b以及用于使装订用纸37与两脚部36的粘着部31a的粘着性下降。
接着,对第二例的订书钉2b以及连结订书钉1b进行说明。图4A和图4B是示出第二例的订书钉2b和由订书钉2b连接而成的第二例的连结订书钉1b的结构的说明图。图4A是示出连结订书钉1b的详细结构的俯视图。图4B是示出使订书钉2b成型为两端向一个方向弯曲的形状的状态的立体图。
订书钉2b与图1A和图1B所说明了的订书钉2a相比,仅导孔32的位置不同。订书钉2b在各订书钉2b的中央形成有圆形的导孔32。订书钉2b与订书钉2a相同地,具有粘着部31(31a、31b)、狭缝部33以及订书钉连接部34。
将这样的订书钉2b连接构成连结订书钉1b。连结订书钉1b与图2A和图2B所示的连结订书钉1a相同地,形成为安装有剥离纸30,并卷绕成辊状订书钉4的状态。
接着,对第三例的订书钉2ca~2cc进行说明。图5A、图5B和图5C是第三例的订书钉2ca~2cc的说明图。订书钉2ca~2cc与图1A和图1B所示的订书钉1a相比,仅各粘着部31a、31b的结构不同。在第三订书钉2ca~2cc中,如图3中的A所示的与装订用纸37贴合的粘着部31a与图3中的B所示的与另一侧脚部36贴合的粘着部31b相比,发挥较弱的粘着力。
图5A所示的订书钉2ca具有面积比粘着部31b窄的粘着部31a。由此,使与装订用纸37贴合的粘着部31a发挥比与另一侧脚部36贴合的粘着部31b弱的粘着力。
图5B所示的订书钉2cb具有涂布了粘着力比粘着部31b弱的粘着剂的粘着部31a。由此,使与装订用纸37贴合的粘着部31a发挥比与另一侧脚部36贴合的粘着部31b弱的粘着力。
图5C所示的订书钉2cc具有涂布了粘着力比粘着部31b弱的粘着剂、且面积更窄的粘着部31a。由此,使与装订用纸37贴合的粘着部31a发挥比与另一侧脚部36贴合的粘着部31b弱的粘着力。
第三例的订书钉2ca~2cc通过使与装订用纸37贴合的粘着部31a发挥比与另一侧脚部36贴合的粘着部31b弱的粘着力,从而使装订用纸37与脚部36以较弱的粘着力粘着。由此,在装订好装订用纸37后需要除去订书钉2ca~2cc时,能够使订书钉2ca~2cc的除去作业容易进行。
与图1A和图1B所示的订书钉2a同样地,将订书钉2ca~2cc连接构成连结订书钉1。由订书钉2ca~2cc连接而成的连结订书钉与图2A和图2B所示的连结订书钉1a相同地,形成为安装有剥离纸30,并卷绕成辊状订书钉4的状态。
接着,对第四例的订书钉2d进行说明。图6是第四例的订书钉2d的说明图。第四例的订书钉2d与图1A和图1B所示的订书钉2a不同,仅具有粘着部31b而不具有粘着部31a。图7是示出通过第四例的订书钉2d对装订用纸37进行装订的剖视图。
如图7所示,在通过订书钉2d对装订用纸37进行了装订的状态下,通过粘着部31b仅将两脚部36贴合,装订用纸37与脚部36不贴合。由此,与图5A、图5B和图5C所示的第三订书钉2ca~2cc相比,能够使装订好装订用纸37后除去订书钉2ca~2cc的作业更为容易地进行。
与图1A和图1B所示的订书钉2a同样地,将订书钉2d连接构成连结订书钉1。由订书钉2d连接而成的连结订书钉与图2A和图2B所示的连结订书钉1a相同地,形成为安装有剥离纸30,并卷绕成辊状订书钉4的状态。
接着,对第五例的订书钉2e进行说明。图8A和图8B是第五例的订书钉2e的说明图。图8A是订书钉2e的俯视图,图8B是使订书钉2e成型为两端向一个方向弯曲的形状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如图8A所示,订书钉2e与图1A和图1B所示的订书钉2a不同,其背面不具有与装订用纸37粘着的粘着部31a。订书钉2e在背面仅具有粘着部31b。此外,订书钉2e在具有粘着部31b的端部的另一侧的端部的正面具有粘着部31c。
如图7所示,通过使订书钉2e具有这样的结构,在通过订书钉2e对装订用纸37进行了装订的状态下,通过粘着部31b和粘着部31c仅将连接部36贴合,装订用纸37和脚部36并不贴合。由此,与图5A、图5B和图5C所示的第三订书钉2ca~2cc相比,能够使装订好装订用纸37后除去订书钉2ca~2cc的作业更为容易地进行。
此外,在订书钉2e中,在作为第一粘着部和第二粘着部的粘着部31b和粘着部31c上,例如涂布有自我融合性的粘着剂。自我融合性的粘着剂仅在与相同的粘着剂接触时产生粘着力,其他情况下不会产生粘着力。进而,在订书钉2e中,在粘着部31b和粘着部31c上涂布有例如两液混合式的粘着剂的各液体。两液混合式的粘着剂是在使两种液体混合是产生粘着力的粘着剂,在其他情况下不会产生粘着力。
图9是示出将由订书钉2e连接构成的连结订书钉1e卷绕成辊状而形成的辊状订书钉4e的说明图。如上所述,订书钉2e的粘着部31b和粘着部31c在不相互接触的状态下不产生粘着力。由此,与由第一至第四订书钉2连接而成的连结订书钉1不同,无需在保存状态下通过剥离纸30对粘着部31b和粘着部31c进行保护,能够如图9所示地直接将连结订书钉1e卷绕起来,形成辊状订书钉4e。
接着,对第六例的连结订书钉1f的结构例进行说明。图10是示出第六例的连结订书钉1f的结构例的说明图。如图10所示的连结订书钉1f的最后一个订书钉2fa具有与其他订书钉2不同的颜色。因此,使用者在通过最后的订书钉2fa对装订用纸37进行了装订后,能够认识到装填在订书机3内的订书钉2已经用尽的情况。
接着,对第七例的连结订书钉1g的结构例进行说明。图11是示出第七例的连结订书钉1g的结构例的说明图。在如图11所示的连结订书钉1g中,最后一个订书钉2ga具有能够沿打孔线断开的识别标签2gaa。由此,使用者在通过最后的订书钉2ga对装订用纸37进行了装订后,能够认识到装填在订书机3内的订书钉2已经用尽的情况。此外,由于识别标签2gaa能够沿打孔线断开,因此通过在对装订用纸37进行了装订后将识别标签2gaa断开,形成与通过其他订书钉2进行装订的状态相同的状态。
接着,对第八例的连结订书钉1h的结构例进行说明。图12A、图12B和图12C是第八例的连结订书钉1h的结构例的说明图。图12A和图12B示出了连结订书钉1h的结构例,图12C示出了通过图12A和图12B示出的连结订书钉1h的订书钉2对装订用纸37进行了装订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2A所示的连结订书钉1h在所有的订书钉2上具有D所示的连续序号。因此,使用者能够在每次装订作业后对装填在订书机3内的订书钉2的余量进行确认。
此外,图12B所示的连结订书钉1h在最后数个订书钉2上具有E所示的连续序号。因此,使用者能够在装填在订书机3内的订书钉2的余量较少时,对订书钉2的余量进行确认。
接着,对第九例的连结订书钉1i的结构例进行说明。图13是示出第九例的连结订书钉1i的结构例的说明图。如图13所示,连结订书钉1i具有订书钉2的颜色随着剩余的订书钉2的个数而改变的结构。在图13所示的例子中,订书钉2ia~2ie分别具有不同的颜色。在图13中示出了各订书钉2整个表面的颜色都不同的例子,然而也可以仅使各订书钉2局部的颜色不同。由此,通过如此构成,使用者能够在每次装订作业时对装填在订书机3内的订书钉2的余量进行确认。
在第六至第九例的连结订书钉1中,使用者能够认识到订书机3内的订书钉2用完的情况。由此,能够防止在订书机3内未装填订书钉2的状态下进行装订作业从而通过后述的订书钉3的拔出刃在装订用纸37上开出切孔。
接着,对用于将辊状订书钉4装填于订书机3中的本发明的订书钉盒70的结构例进行说明。图14A和图14B是示出第一例的订书钉盒70a的结构的说明图。图14A是示出订书钉盒70a的结构的立体图,为了方便说明将其一部分以透视的状态通过虚线进行表示。图14B是示出订书钉盒70a的结构的剖面。
如图14A和图14B所示,订书钉盒70a具有大小与辊状订书钉4对应的大致立方体的形状,并且在内部具有设置辊状订书钉4的订书钉收纳部70aa。此外,订书钉盒70a在一侧的侧面上部具有从辊状订书钉4将剥离了剥离纸30的连结订书钉1拉出并使其露出的连结订书钉拉出口70ab。进而,订书钉盒70a在订书钉盒70a内部的连结订书钉拉出口70ab的下方部,具有用于从连结订书钉1上将剥离纸30剥离的、作为突起状剥离部的剥离70ac。
此外,在具有连结订书钉拉出口70ab的侧面的相反侧的侧面下部,具有用于将从连结订书钉1上剥离下来的剥离纸30排出的剥离纸排出口70ad。进而,订书钉盒70a在从剥离块70ac的下方部到剥离纸排出口70ad为止,具有用于将从连结订书钉1上剥离下来的剥离纸30排出的剥离纸排出路径70ae。
通过从图14A和图14B所示的状态向图14B的箭头所示方向拉伸连结订书钉1,能够从连结订书钉拉出口70ab将连结订书钉1拉出,并且将从连结订书钉1上剥离下来的剥离纸30从剥离纸排出口70ad排出。订书钉盒70a例如由树脂构成。
接着,对第二例的订书钉盒70b的结构例进行说明。图15A和图15B是示出第二例的订书钉盒70b的结构的说明图。图15A是示出订书钉盒70b的结构的立体图,为了方便说明将其一部分以透视的状态通过虚线进行表示。图15B是示出订书钉盒70b的结构的剖面。
如图15A和图15B所示,订书钉盒70b具有大小与辊状订书钉4对应的立方体形状,并且在内部具有设置辊状订书钉4的订书钉收纳部70ba,以及用于收纳从连结订书钉1上剥离下来的剥离纸30的剥离纸收纳部70bf。
进而,订书钉盒70b与订书钉盒70a同样地,在一侧的侧面上部具有将剥离了剥离纸30的连结订书钉1拉出并使其露出的连结订书钉拉出口70bb。进而,订书钉盒70b在订书钉盒70b内部的连结订书钉拉出口70bb的下方部,具有用于从连结订书钉1上将剥离纸30剥离的、作为突起状剥离部的剥离块70bc。
此外,订书钉盒70b在从剥离块70bc的下方部到剥离纸收纳部70bf为止的部位,具有用于将从连结订书钉1上剥离下来的剥离纸30运送到剥离纸收纳部70bf的剥离纸排出路径70be。
通过从图15A和图15B所示的状态向图15B的箭头所示方向拉伸连结订书钉1,能够从连结订书钉拉出口70bb将连结订书钉1拉出,并且将从连结订书钉1上剥离下来的剥离纸30运送到剥离纸收纳部70bf中进行收纳。订书钉盒70b例如由树脂构成。
接着,对第三例的订书钉盒70c的结构例进行说明。图16A和图16B是示出第三例的订书钉盒70c的结构的说明图。图16A是示出订书钉盒70c的结构的立体图,为了方便说明将其一部分以透视的状态通过虚线进行表示。图16B是示出订书钉盒70c的结构的剖面。
如图16A和图16B所示,订书钉盒70c具有大小与辊状订书钉4对应的大致立方体形状,且一部分具有曲面,并且在内部具有设置辊状订书钉4的订书钉收纳部70ca。此外,订书钉盒70c在一侧的侧面上部具有将剥离了剥离纸30的连结订书钉1拉出的连结订书钉拉出口70cb。进而,订书钉盒70c在订书钉盒70c内部的连结订书钉拉出口70cb的下方部,具有用于从连结订书钉1上将剥离纸30剥离的、作为突起状剥离部的剥离块70cc。
此外,在具有连结订书钉拉出口70cb的侧面的相反侧的侧面下部,具有用于将从连结订书钉1上剥离下来的剥离纸30排出的剥离纸排出口70cd。进而,订书钉盒70c在从剥离块70cc的下方部到剥离纸排出口70cd为止,具有用于将从连结订书钉1上剥离下来的剥离纸30排出的剥离纸排出路径70ce。
通过从图16A和图16B所示的状态向图16B的箭头所示方向拉伸连结订书钉1,能够从连结订书钉拉出口70cb将连结订书钉1拉出,并且将从连结订书钉1上剥离下来的剥离纸30从剥离纸排出口70cd排出。
订书钉盒70c例如由纸构成。由此,与由树脂构成的订书钉盒70a和订书钉盒70b相比,能够廉价地制作出订书钉盒70c。另外,也可以仅使剥离块70cc为树脂制。
<订书机的结构例>
接着,对使用本发明的连结订书钉1对装订用纸37进行装订的订书机3的结构例进行说明。
(1)订书钉3的概要
订书机3为通过后述的连结订书钉1对作为装订对象的装订用纸37进行装订的设备。图17是示出订书机3的立体图,图18是示出从图17的箭头c方向观察到的状态的侧视图,图19是示出从图17的箭头d方向观察到的状态的主视图。在下面的说明中,以图18的左方作为订书机3的前面侧,以图18的右方作为订书机3的背面侧。此外,以图19的左方为订书机3的左侧,图19的右方为订书机3的右侧。
图20至图21为示出订书机3的内部结构的说明图。图20是示出图19的h-h剖面的剖视图。图21是示出卸下操作柄5,将后述的订书钉盖6打开后的状态下的立体图。
如图17至图19所示,订书机3构成为包括在进行装订动作时由使用者按下的操作柄5、具有位于操作柄5下方且供装订用纸插入的纸张插入口7等的框架8、以及支撑操作柄5和框架8的基座9。
操作柄5如图18的箭头e和图20的箭头I所示,通过操作柄/订书钉盖转动轴10可转动地安装在框架8后端的上部。操作柄5在进行装订动作时由使用者按下,由此相对于框架8沿图18和图20的逆时针方向旋转。此外,在向后述的框架8的订书钉保持器11填充辊状订书钉4等时,操作柄5沿图18和图20的顺时针方向旋转,使框架8的上表面形成为打开状态。
如图18的箭头f和图20的箭头J所示,框架8通过框架转动轴12可转动地安装在基座9的后端。此外,如图20和图21所示,框架8的上表面具有作为订书钉按下部的订书钉盖6,该订书钉盖6通过操作柄/订书钉盖转动轴10与操作柄5同样地、被可转动地安装。
此外,框架8的后端部具有订书钉保持器11,该订书钉保持器11作为装填辊状订书钉4的订书钉装填部。进而,框架8具有平面状的输送路径13,该输送路径13作为从订书钉保持器11朝向前方进行订书钉2的输送的订书钉输送部。输送路径13的左右具有板簧14,通过该板簧14,使订书钉盖6形成为如图20所示的相对于输送路径13被按压的状态。
此外,框架8在输送路径13的前端部附近具有成形板15,该成形板15作为订书钉切断成型部,其用于通过操作操作柄5,进行订书钉2的切断以及形成使两端向一个方向弯曲的形状的成型。进而,框架8具有驱动件18,该驱动件18作为订书钉贯穿部,其用于通过操作操作柄5,进行订书钉2对于装订用纸的贯穿。进而,框架8具有纸张按压件19,该纸张按压件19用于在进行订书钉2的切断、成型和贯穿时,按压装订用纸。
此外,框架8在输送路径13的下部具有推进弹簧16和通过推进弹簧16向前方施力的推动件17,该推进弹簧16和推动件17作为移动机构,用于使订书钉2从所述的进行订书钉2的切断和成型的位置向进行订书钉2的贯穿的位置移动。在成形板15、驱动件18、纸张按压件19以及推动件17的下方具有供作为装订对象的装订用纸插入的纸张插入口7以及设置有装订用纸37的操作台20。
在操作台20的下部具有弯曲部,其用将于在贯穿位置贯穿了装订用纸的订书钉2的两脚部沿装订用纸弯曲,并使弯曲了的两脚部贴合。作为弯曲部,订书机3具有安装于作为框架8的底部的弯曲部设置台21上的箝紧单元23(参考图40)、推出单元24以及通过滑动件弹簧25向前方施力的滑动件26。
此外,作为弯曲部,订书机3在基座9上具有支撑箝紧中心27进行定位的箝紧升降件28。进而,订书机3具有支撑滑动件26的滑动件底座29、以及支撑弯曲部设置台21的回复弹簧22。
订书机3具有这样的结构,基于使用者对操作柄5的操作,通过订书钉2进行将在纸张插入口7内设置于操作台20上的装订用纸装订起来的作业。
(2)订书钉装填部的结构例
接着,对订书机3的订书钉装填部的结构例进行说明。图22是示出在订书钉装填部中装填有辊状订书钉4的状态的说明图。订书机3在框架8的后端部具有订书钉保持器11,作为装填辊状订书钉4的订书钉装填部。如前所述的图21所示,通过打开操作柄5和订书钉盖6,能够对作为订书钉装填部的订书钉保持器11进行操作。
此外,如图20和图22等所示,在框架8的上部具有输送路径13,该输送路径13用于从订书钉保持器11朝向具有订书钉切断成型部等的前方输送从剥离纸30上剥离了的连结订书钉1。在该输送路径13的开始端具有与剥离纸30的形状对应地形成的突起状的剥离块38。此外,从该剥离块38的下方部开始,经由设置于订书钉保持器11内的辊状订书钉4的下方,到设于框架8的后端面的剥离纸排出口39为止,具有剥离纸排出路径40。
由于具有这样的结构,在订书钉装填部中,如下所示装填有辊状订书钉4、连结订书钉1。如图22所示,从由装填在订书钉保持器11内的辊状订书钉4拉出的带剥离纸的连结订书钉1上,通过剥离块38将剥离纸30剥离。剥离了剥离纸30的连结订书钉1被输送到输送路径13,被剥离的剥离纸30经由剥离纸排出路径40从剥离纸排出口排出。
此外,在订书机3中设置可进行装填的图14A、图14B、图15A、图15B、图16A和图16B所示的各种订书钉盒70时,订书机3在框架8的后端部取代订书钉保持器11而具有订书钉盒70的装填部。该情况下,订书钉3不具有剥离块38,订书钉盒70在装填好的状态下,连结订书钉拉出口位于与输送路径13的端部相应的位置。
由此,与图22相同地,能够从装填在订书钉收纳部内的辊状订书钉4中拉出的带剥离纸的连结订书钉1上,通过订书钉盒70内的剥离块将剥离纸30剥离,并将剥离了剥离纸30的连结订书钉1输送到输送路径13,被剥离了的剥离纸30经由订书钉盒70内的剥离纸排出路径被从订书钉盒70的剥离纸排出口排出。
(3)订书钉输送、切断成型、贯通部、按压部的结构例
接着,对输送已剥离剥离纸30的连结订书钉1的订书钉输送部、进行从被输送的连结订书钉1上切下位于端部的订书钉2并使之成型的订书钉切断成型部、以及进行已成型的订书钉2贯穿装订用纸的订书钉贯穿部的结构例进行说明。
图23A、图23B、图24A和图24B是示出订书钉输送部、订书钉切断成型部以及订书钉贯穿部的说明图。图23A是示出从斜前方观察订书钉输送部、切断成型部以及贯穿部的状态下的立体图。图23B是示出从斜后方观察订书钉输送部、切断成型部以及贯穿部的状态下的立体图,为了方便说明,示出的是将订书钉2设置在输送路径13的一部分上的状态。图24A是示出从右方观察订书钉输送部、切断成型部以及贯穿部的状态下的侧视图,图24B是剖视图,此外,图25是订书钉输送部、订书钉切断成型部以及订书钉贯穿部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如图20所示,订书钉输送部、订书钉切断成型部以及订书钉贯穿部位于框架8的上部、订书钉装填部的前方。如图23A、图23B、图24A和图24B所示,订书机3具有输送路径部41、推动件基座42以及输送路径设置台43等作为输送连结订书钉1的订书钉输送路径。此外,订书机3具有成形板15和驱动件18,所述成形板15作为订书钉切断成型部,其进行从连结订书钉1上切下位于前端部的订书钉2并使之成型,所述驱动件18作为订书钉贯穿部,其进行切断成型了的订书钉2相对于装订用纸的贯穿。此外,框架8具有纸张按压件19,该纸张按压件19用于在进行订书钉2的切断成型和贯穿时,按压装订用纸。从订书钉装填部的位置开始向前方依次设置输送路径部41、成形板15、驱动件18以及纸张按压件19。
首先,对订书钉输送部的结构进行说明。图26是示出订书钉输送部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如图15A和图15B所示,订书钉输送部构成为包括输送路径部41、推动件17、推动件弹簧16、推动件基座42以及输送路径设置台43。
输送路径部41具有平板状的输送路径13,该输送路径13的宽度与连结订书钉1的各订书钉2的长边方向的宽度对应。此外,在输送路径13的两端部,在与设于订书钉2的背面的粘着部31对应的位置上具有输送路径槽13a。进而,在输送路径13的前端部具有用于使后述的安装于推动件17上的进给棘爪44从输送路径13上突出的进给棘爪槽13b。此外,在输送路径13的前端部具有供后述的成形板15的订书钉成型部15a嵌合的基台部13c。
进而,输送路径部41在输送路径13前方部的两端具有三角形的侧板45。在该侧板45内,在如图24B所示的订书钉输送部、订书钉切断成型部以及订书钉贯穿部组装在一起的状态下,具有受扭螺旋弹簧56。
图27是输送路径部41和推动件17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在订书机3组装好的状态下,推动件17位于输送路径部41的下部。推动件17的前端部具有订书钉按压部17a,该订书钉按压部17a的四角上具有突起部17aa。此外,在推动件17的与输送路径部41的进给棘爪槽13b对应的位置上,具有通过进给棘爪转动轴17b可转动地安装的进给棘爪44。
如图27所示,进给棘爪44由进给棘爪弹簧17c向箭头M所示方向施力。此外,进给棘爪44从输送路径13突出的突出部的前表面作为卡合斜面44a垂直地形成,后表面作为非卡合斜面44b倾斜地形成。如图26所示,此外,推动件17的下部具有形成为L字型的L字型支臂17d,并且具有推动件轴孔17e。
推动件基座42具有保持输送路径部41和推动件17的立方体的形状。推动件基座42在与设置有推动件17的推动件轴孔17e对应的位置上具有长孔状的推动件轴长孔17f。通过使未图示的推动件轴58贯穿推动件17的推动件轴孔17e和推动件基座42的推动件轴长孔17f,推动件17相对于推动件基座42在前后方向的预定长度内滑动自如。此外,推动件基座42具有对推动件17的L字型支臂17d的后部向前方施力的推动件弹簧16。保持输送路径部41和推动件17的推动件基座42经由输送部设置台43安装于框架8上。
其中,对通过安装于推动件17上的进给棘爪44进行的在输送路径13上输送连结订书钉1的方法进行说明。图28A、图28B是说明通过安装于推动件17上的进给棘爪44对连结订书钉1进行输送的方法的说明图。图28A示出的是安装于推动件17上的进给棘爪44向前方移动的状态,图28B示出的是安装于推动件17上的进给棘爪44向后方移动的状态。
如图28A所示,推动件17向前方移动时,向箭头N方向施力的进给棘爪44的突出部在位于前方的卡合斜面44a处与连结订书钉1的导孔32卡合,从而使连结订书钉1在输送路径13上向前方移动。此外,如图28B所示,在推动件17向后方移动时,进给棘爪44的突出部通过位于后方的非卡合斜面44b与连结订书钉1的导孔32形成非卡合,进给棘爪44如箭头P所示旋转并向后方移动。
接着,对构成订书钉切断成型部的成形板15的结构例进行说明。图29A、图29B和图29C是示出成形板15的结构的说明图。图29A是从斜前方观察的状态下的立体图,图29B是从斜后方观察的状态下的立体图。图29C是成形板15的主视图,示出的是将一部分结构简化后的状态。
如图29A、图29B和图29C所示,成形板15是具有预定厚度的板状形状,并且中央具有开口部。在开口部的上部具有订书钉成型部15a,该订书钉成型部15a具有与上述输送路径部41的基台部13c相嵌合的、下部开口的形状。订书钉成型部15a的下部以比订书钉成型部15a更宽的预定宽度开口。此外,在开口部的下部具有供所述推动件17的订书钉按压部17a贯穿的订书钉按压部贯穿部15b。
进而,在成形板15的开口部内,具有突起状的开口按压件15c,该开口按压件15c从订书钉按压部贯穿部15b的两端向上方形成、其斜面相互对置。
此外,成形板15在前表面侧(驱动件18所在的一侧)的开口部左右具有槽部。如图25和图29A所示,作为槽部,首先具有以预定的深度和长度沿上下方向形成的V槽46。V槽46的下端部46a形成得比其他位置更深。从V槽46开始隔着预定长度的平台部47向下方,具有深度与V槽46的下端部46a的深度相同的V槽48。
进而,成形板15在背面侧(订书钉输送部所在的一侧)安装有两个切断刃49。各切断刃49的刃尖49a在朝向斜外侧的状态下,且刃尖在开口部内突出预定量的状态下,安装在成形板15上。
进而,成形板15的左右具有凸部15d,如图21所示,与框架8的侧槽50嵌合。由此,成形板15可相对于框架8沿上下方向滑动。
接着,对构成订书钉贯穿部的驱动件18的结构例进行说明。图30A是示出从斜前方观察驱动件18的状态下的分解立体图,图30B是示出从斜后方观察驱动件18的状态下的分解立体图。图31是示出在主体部安装有拔出刃51,并且两端向一个方向弯曲的形状的订书钉3位于拔出刃51内的状态的立体图。
驱动件18包括具有预定厚度的板状的驱动件主体部18a、突出销18d和两个拔出刃51。驱动件主体部18a的上端部具有与图20所示的位于操作柄5的背面的驱动件推动件66抵接的驱动件推动件抵接部18b。
此外,驱动件主体部18a的下端部附近,在左右两端部附近的突出销安装部18c安装有突出销18d。如图25所示,突出销18d的前端部为圆锥形且内部形成为空洞,在内部具有由压缩弹簧构成的突出销弹簧18e的状态下,安装到驱动件18上。由此,突出销18d沿图25的箭头所示沿前后方向自由滑动,并且在向背面方向(成形板15所在的方向)施力的状态下被安装到驱动件主体部18a上。
此外,突出销18d的前端部的圆锥形部具有与成形板15所具有的V槽46和V槽48对应的形状。进而,突出销18d和V槽46、V槽48具有如下的形状:当突出销18d位于V槽46内时,突出销18d的圆锥形部的一部分处于位于槽内的状态,在突出销18d位于V槽46的下端部46a和V槽48内时,突出销18d的圆锥形部的全部都处于位于槽内的状态。
此外,驱动件主体部18a的下端部中央具有突出预定量的、立方体的订书钉按下部18f。如图31所示,在订书钉按下部18f的左右分别安装有拔出刃51。在此,对拔出刃51的结构进行说明。图32A、图32B和图32C是示出拔出刃51的结构的说明图。图32A是拔出刃51的立体图,图32B是拔出刃51的侧视图,图32C是拔出刃51的主视图。
如图32A、图32B和图32C所示,拔出刃51具有预定的长度,在一方的端部具有刃尖51e。此外,拔出刃51在具有刃尖51e的端部附近具有至少在刃尖51e侧有斜面并突出预定量的突起部51d。在此,突起部51d并未形成在拔出刃51的整个宽度上,拔出刃51如图32B所示,具有沿长边方向从一侧端部连接到另一侧端部的直线部51f。由此,对于沿图32C所示状态下的左右方向上的弯曲具有预定的强度。此外,突起部51d可以通过比铸模加工廉价的冲压加工形成。
进而,拔出刃51在中央部具有预定形状的推出孔51c,在推出孔51c的上方具有用于安装到驱动件主体部18a的订书钉按下部18f上的安装孔51g。通过使具有这样的结构的拔出刃51贯穿装订用纸,从而形成如图32D所示形状的切孔52。
回到图30A、图30B和图31,驱动件主体部18a的左右具有凸部18g,如图21所示,与框架8的侧槽53嵌合。由此,驱动件主体部18a可相对于框架8沿上下方向滑动。
接着,对在通过订书钉贯穿部使订书钉2贯穿装订用纸、以及通过后述的订书钉弯曲部使订书钉2的两脚部弯曲并贴附起来时,相对于操作台20按压装订用纸的纸张按压件19的结构进行说明。图33A、图33B是示出纸张按压件19的结构的说明图。图33A是示出从斜前方观察纸张按压件19的状态下的分解立体图,图33B是示出从斜后方观察纸张按压件19的状态下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33A、图33B所示,纸张按压件19具有有着预定厚度且剖面为L字状的纸张按压主体部19a和方窗19b。纸张按压主体部19a的中央部具有安装成使方窗19b自由开闭的方窗孔19c。此外,纸张按压主体部19a的下端部具有纸张按压部19d,在纸张按压部19d的中央具有在通过订书钉贯穿部使订书钉贯穿时使用的订书钉装订孔19e。
进而,纸张按压主体部19a的左右具有凸部19f,如图17和图21所示,与框架8的侧槽54嵌合。由此,驱动件主体部19a相对于框架8可沿上下方向滑动。
接着,对成形板15、驱动件18和纸张按压件19的上下方向的支撑结构进行说明。如前所述,成形板15的侧部具有凸部15d,驱动件主体部18a的侧部具有凸部18g,纸张按压主体部19a的侧部具有凸部19f。通过使各凸部与框架8的侧槽50、侧槽53和侧槽54嵌合并滑动,使成形板15、驱动件18和纸张按压件19分别在预定的位置沿上下方向自由移动。
首先,如图25所示,在待机状态下,成形板15形成为下端部15d载置于推动件17的L字型支臂17d的上部的状态。此外,如图20等所示,纸张按压件19通过拉伸弹簧55安装到框架8上,成为被向上方拉伸的状态。待机状态下的纸张按压件19的上死点由框架8的侧槽54和纸张按压主体部19a的凸部19f确定。
此外,如图24B所示,在纸张按压主体部19a和驱动件主体部18a之间具有受扭螺旋弹簧56,其对纸张按压主体部19a向下方施力,并且对驱动件主体部18a向上方施力。即,在待机状态下,驱动件主体部18a相对于框架8被向上方施力,驱动件主体部18a的上死点由框架8的侧槽53和驱动件主体部18a的凸部18g确定。
此外,如图18所示,连接件57转动自如地安装在驱动件主体部18a的侧部。连接件57在长孔57a中与推动件轴58卡合,在长孔57b中与轴59Z卡合。并且,通过按下操作柄5使驱动件主体部18a下降,使连接件57向图18的箭头i所示方向旋转,推动件轴58在长孔57a中沿箭头j所示方向移动。
由此,图20等所示的推动件17后退,成形板15的下端部15d从推动件17的L字型支臂17d的上部偏离开,成形板15可以下降。
此外,在框架8的侧槽54、侧槽53和侧槽50中,为了提高凸部19f、凸部18g和凸部15d的滑动性,具有通过树脂等进行了倒角垫圈部。
接着,对作为订书钉按压部的订书钉罩6和在订书钉罩6上具有的止回弹簧59的结构例进行说明。图34A、图34B是示出订书钉按压部的结构的说明图。图34A是示出通过止回弹簧59按压连结订书钉1的状态的俯视图,图34B是示出通过止回弹簧59按压连结订书钉1的状态的侧视图。
如图22所示,订书机3在框架8上端的后端部具有通过操作柄/订书钉罩转动轴10可转动地安装的订书钉罩6。订书钉罩6具有与框架宽度对应的宽度,如图20所示,以按压输送路径13上的连结订书钉1的状态被板簧14按压。
此外,在订书钉罩6的安装到操作柄/订书钉罩转动轴10的安装部相反侧的端部具有作为按压片的一个例子的止回弹簧59。止回弹簧59是具有弹性的薄板状的金属,构成为包括位于中央的第一止回弹簧59a和位于第一止回弹簧59a左右的第二止回弹簧59b。
其中,第一止回弹簧59a比第二止回弹簧59b更长,在订书钉罩6被板簧14按压的状态下,对位于作为所述的订书钉切断成型部的成形板15下方的订书钉2A,如图34A的R和图34B的T所示,在其端部进行按压。此外,第二止回弹簧59b对位于订书钉2A的订书钉装填部侧相邻位置的订书钉2B,如图34A的S和图34B的U所示,在其端部进行按压。
接着,对通过订书钉切断成型部对位于连结订书钉1的端部的订书钉2进行切断、成型和输送的方法,参照图35A至图35E等进行说明。图35A、图35B、图35C、图35D和图35E是对订书钉2的切断、成型和输送方法进行说明的说明图,示出了将连结订书钉1、止回弹簧59和进给棘爪44剖开的剖面图示状态。在图35A~图35E中,以未剖开的侧视状态示出了成型为两端向一个方向弯曲的形状后的订书钉。
图35A示出了订书机3的待机状态下各订书钉2、止回弹簧59和进给棘爪44。订书钉2A与图34A、图34B相同地,是连结订书钉1的端部的订书钉2,位于成形板15的下方、基台部13c上。订书钉2B是位于订书钉2A的订书钉装填部侧相邻位置的订书钉2,订书钉2C是成型为两端向一个方向弯曲的形状、并且如图20等所示位于驱动件18下方的订书钉2。另外,在图35B以后,不表示订书钉2C。
图35B示出了进给棘爪44向下方移动的状态。图35C示出了通过切断刃49将订书钉2A和订书钉2B的连结部切断的状态。图35D示出了通过成形板15使订书钉2A成型的状态。图35E示出了通过进给棘爪44使连结订书钉1移动,并且通过推动件17的订书钉按压部17a使订书钉2C向前方移动的状态。
从图35A所示的订书机3的待机状态开始,通过按下操作柄5,驱动件18下降,连接件57旋转,推动件17向后方移动。由此,如图35B和图35C所示,进给棘爪44转动并向后方移动,进给棘爪44的卡合部从订书钉2A的订书钉装填部侧(图35A~图35B的右侧)的导孔32中脱出,成为与订书钉2B的订书钉装填部侧的导孔32卡合的状态。
此外,在图35A至图35C所示的过程中,通过被驱动件18按下,成形板15下降。对由驱动件18按下成形板15在后面详细叙述。通过使具有切断刃49的成形板15相对于连结订书钉1下降,由切断刃49将订书钉2A和订书钉2B的连结部切断。图36A、图36B和图36C是示出了由切断刃49切断订书钉2的时间序列的说明图。
如图36A至图36C所示,通过使两个切断刃49相对于订书钉2下降,以两个切断刃49的刃尖49a将各订书钉连接部34切断。其中,相对于订书钉2A和订书钉2B之间的各订书钉连接部34,各刃尖49a从订书钉2内侧向外侧分别向相反方向按压,切断各订书钉连接部34。由此,在切断各订书钉连接部34时,为如下状态:在订书钉2A和订书钉2B上,通过各刃尖49a同时施加朝向相反方向的力。
由此,无需在较广的范围内支撑作为切断对象的订书钉2A和与切断对象订书钉2A相邻的订书钉2B,通过由止回弹簧59进行按压的简单的结构,可以稳定地进行订书钉2的切断。
在图36C中,将订书钉2A和订书钉2B的订书钉连接部34切断后,通过使成形板15进一步下降,进行形成使订书钉2A的两端向一个方向弯曲的形状的成型。图37A、图37B和图37C、图38A、图38B和图38C是示出通过基台部13c和成形板15进行订书钉2的成型的时间序列的说明图。
如图37A、图37B、图37C和图38A所示,相对于设置在基台部13c上并从相邻的订书钉2上切下的订书钉2,成形板15下降,基台部13c与订书钉成型部15a嵌合。由此,订书钉2a以形成冠部35和从冠部35以直角弯曲的脚部36的方式,成型为两端向一个方向弯曲的形状。
此外,如图38A所示使订书钉2成型为两端向一个方向弯曲的形状后,通过驱动件18的上升,成形板15也上升。对驱动件18和成形板15的上升在后面详细叙述。在此,如图38B和图38C所示,在成形板15上升时,成型为两端向一个方向弯曲的形状的订书钉2的两脚部36被开口按压件15c按压。这样,通过由开口按压件15c从两外侧进行保持,防止了因回弹使订书钉2的两脚部36打开。
成形板15上升,形成通过开口按压件15c保持成型为两端向一个方向弯曲的形状的订书钉2的两脚部36的状态后,驱动件18进一步上升,连接件57旋转,由推动件弹簧16施力的推动件17向前方移动。由此,如图35E的箭头I所示,进给棘爪44处的连结订书钉1向前方移动,并且如箭头k所示,通过未图示的订书钉按压部17a将订书钉2A向前方推出。
本发明所述的连结订书钉1通过使卡合部卡合在导孔32中的进给棘爪44,在订书机3内部被沿连接方向输送。由此,能够高精度地在订书机3内部进行输送。
图39A和图39B是示出了通过推动件17的订书钉按压部17a将订书钉2推出的方法的说明图。如图39A和图39B所示,通过推动件17向前方移动,由订书钉按压部17a将两端向一个方向弯曲的形状的订书钉2从成形板15内沿驱动件18的两个拔出刃51之间推出。此时,通过订书钉按压部17a对订书钉2的推出是通过设于订书钉按压部17a的四个突起部17aa按压订书钉2的两脚部36的背面侧的上部和下部来进行的。
(4)订书钉弯曲部的结构例
接着,对将通过订书钉贯穿部贯穿了装订用纸的订书钉2的两脚部36沿装订用纸37弯曲,并使装订用纸37与一侧脚部36通过粘着部31a贴合、使一侧脚部36与另一侧脚部36通过粘着部31b贴合的订书钉弯曲部的结构例进行说明。另外,粘着部31b与粘着部31c的贴合也相同。
图40、图41A、图41B和图41C是示出订书钉弯曲部的一部分结构的说明图。图40是示出订书钉弯曲部的一部分结构的立体图。图41A是从上方观察订书钉弯曲部的一部分结构的状态的俯视图。图41B是示出订书钉弯曲部的一部分结构的剖视图,示出的是图41A的V-V剖面。图41C是示出从下方观察订书钉弯曲部的一部分结构的状态的仰视图。
如图40、图41A~图41C所示,订书钉弯曲部构成为具有安装于作为框架8底部的弯曲部设置台21上的箝紧单元23、两个推出单元24、以及滑动件26。首先对箝紧单元23的结构进行说明。
箝紧单元23构成为具有:箝紧保持器23a,其为相邻两表面开放的立方体形状;左箝紧器60,其通过箝紧轴23b以可转动的方式安装在箝紧保持器23a上;箝紧中心27;以及右箝紧器61。
左箝紧器60和右箝紧器61具有左右相互对称的形状,分别具有从箝紧保持器23a突出来的弯曲部、弯曲部,以隔着箝紧中心27的状态安装在箝紧保持器23a上。此外,箝紧中心27具有从箝紧保持器23a上突出的贴合部。
此外,在左箝紧器60和箝紧中心27、以及右箝紧器61和箝紧中心27之间,分别具有未图示的受扭螺旋弹簧。由此,形成左箝紧器60相对于箝紧中心27向上方施力,右箝紧器61相对于箝紧中心27向上方施力的状态。
此外,通过设于箝紧中心27左右的未图示的槽部以及分别设于左箝紧器60和右箝紧器61上的、与箝紧中心27左右的槽部卡合的未图示的凸部,来确定左箝紧器60相对于箝紧中心27的上死点以及右箝紧器61相对于箝紧中心27的上死点。在此,在订书机3中,例如右箝紧器61相对于箝紧中心27的上死点位于比左箝紧器60相对于箝紧中心27的上死点更高的位置。即,在订书机3的待机状态下,右箝紧器61的弯曲部61a位于比左箝紧器60的弯曲部60a更高的位置。
此外,在弯曲部设置台21的设置有箝紧单元23的位置处形成有如图41B和图41C所示的箝紧孔部23c。进而,如图41B所示,箝紧中心27具有长孔27b。其中,如图20所示,订书机3在作为弯曲部一部分的基座9上具有支撑箝紧中心27并进行定位的箝紧升降件28。箝紧升降件28在上下方向上具有与基座9对应的长度,其上端部具有与箝紧中心27的长孔27b卡合的凸部。
如图20的箭头J所示,通过框架转动轴12使框架8相对于基座9旋转,从而箝紧升降件28的凸部在箝紧中心27的长孔27b内的位置变化,确定箝紧中心27的位置。同时,通过受扭螺旋弹簧相对于箝紧中心27施力的左箝紧器60和右箝紧器61的位置也被确定。
其次,对推出单元24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40所示安装在弯曲部设置台21上的两个推出单元24具有相同的结构。此外,各推出单元24设置于与驱动件18对应的位置。图42A、图42B、图42C和图42D是示出推出单元24的结构的说明图。图42A和图42B是示出后述的凸轮24a和推出推动件24b位于待机位置的状态。图42C和图42D是示出后述的凸轮24a和推出推动件24b位于推出位置的状态。此外,从图42A至图42D均为推出单元24的立体图。
如图42A至图42D所示,推出单元24构成为具有:具有上部开口的形状的推出单元基座24c、凸轮24a和推出推动件24b。凸轮24a的两端具有弯曲形状的爪部24d,在推出单元基座24c内,通过凸轮轴24e以可沿图42A的箭头所示方向转动的方式安装在推出单元基座24c上。
推出推动件24b为立方体形状,安装于双列螺旋弹簧(doubletorsion spring)24f的上端部。双列螺旋弹簧24f通过双列螺旋弹簧轴24g旋转自如地安装在推出单元基座24c上。由此,推出推动件24b形成为被向沿图42B的箭头所示方向施力的状态。此外,推出推动件24b在由双列螺旋弹簧24f施力的方向上具有薄板形的圆弧状推出部24ba。该推出部24ba具有可贯穿图32A、图32B和图32C所示的拔出刃51的推出孔51c的形状。
在推出推动件24b如图42A和图42B所示位于待机位置的状态下,通过使凸轮24a沿图42B的箭头所示方向旋转,由双列螺旋弹簧24f施力的推出推动件24b如图42C和图42D所示向推出位置移动。相反地,当推出推动件24b位于推出位置的状态下,通过使凸轮24a沿图42D的顺时针方向旋转,双列螺旋弹簧24f按压凸轮24a,推出推动件24b向待机位置移动。
接着,对滑动件26的结构例进行说明。图43A和图43B是示出滑动件26的结构例的说明图。图43A是示出从斜前方观察滑动件26的状态的立体图,图43B是示出从斜后方观察滑动件26的状态的立体图。
如图43A和图43B所示,滑动件26具有立方体的形状,具有从两端向前方延伸的滑动支臂26a和滑动支臂26b。滑动支臂26a的前端部具有支臂斜面26aa和支臂斜面26ab。支臂斜面26aa形成于滑动件26的内侧,且形成有向着下侧和前侧的角度。支臂斜面26ab形成于滑动件26的内侧、支臂斜面26aa的后部,且形成有向着上侧和后侧的角度。
滑动支臂26b也与滑动支臂26a相同地,在前端部具有支臂斜面26ba和支臂斜面26bb。支臂斜面26ba形成于滑动件26的内侧,且形成有向着下侧和前侧的角度。支臂斜面26bb形成于滑动件26的内侧、支臂斜面26ba的后部,且形成有向着上侧和后侧的角度。
此外,滑动件26在后端部附近具有供滑动轴63贯穿的滑动轴孔26c,该滑动件26以可沿图41A的箭头和图41B的箭头n所示的方向前后滑动的方式被安装。在订书机3被组装好的状态下,如图20所示,滑动轴63形成为位于框架8的长孔64内的状态。在此,通过按下操作柄5使驱动件主体部18a下降,使连接件57沿图18的箭头i所示方向转动,设于连接件57的下端部的突起部57c与滑动轴63卡合并向后方压下滑动轴63,使滑动件26向后方移动。
进而,滑动件26在背面部具有设置有滑动件弹簧25的滑动件弹簧孔26d,该滑动件26在订书机3组装好的状态下由滑动件弹簧25相对于弯曲部设置台21向前方施力。此外,如图41B和图41C所示,在弯曲部设置台21的滑动件26下部形成有预定大小的滑动孔部23d。
接着,对推出单元24和箝紧单元23的动作关系进行说明。如图40、图41A、图41B和图41C所示,在隔着左箝紧器60的弯曲部、箝紧中心27的贴合部以及右箝紧器61的弯曲部上下移动的部位的位置处,配置各推出单元24。在各推出单元24的推出推动件24b位于推出位置的状态下,通过使左箝紧器60、箝紧中心27和右箝紧器61沿图41B的箭头所示方向转动,通过左箝紧器60和右箝紧器61将各推出单元24的爪部24d推起,凸轮24a旋转,推出推动件24b向待机位置移动。
接着,对推出单元24和滑动件26的动作关系进行说明。在图40、图41A、图41B和图41C所示的状态下,各推出单元24的推出推动件24b位于待机位置,滑动件26的滑动支臂26a、26b的前端部位于各推出单元24的两个爪部24d之间。从该状态开始,通过使滑动件26向后方移动,滑动支臂26a的支臂斜面26ab和滑动支臂26b的支臂斜面26bb与位于各推出单元24后方的爪部24d抵接,凸轮24a旋转,推出推动件24b向推出位置移动。
此外,各推出单元24的推出推动件24b位于待机位置,滑动件26的滑动支臂26a、26b的前端部离开各推出单元24的两个爪部24d之间、位于后方位置,由该状态,使滑动件26向前方移动时,滑动支臂26a的支臂斜面26aa和滑动支臂26b的支臂斜面26ba与位于各推出单元24后方的爪部24d抵接,滑动支臂26a、26b向两侧撑开,形成滑动件26的滑动支臂26a、26b的前端部位于各推出单元24的两个爪部24d之间的位置的状态。
(6)其他基座部的结构例
接着,对基座9的其他结构进行说明。订书机3具有支撑滑动件26的滑动件底座29。该滑动件底座29位于与弯曲部设置台21的滑动孔部23d相对应的位置,在订书机3的待机状态下,如图20所示,形成为支撑滑动件26的状态。通过按下操作柄5使滑动件26向后方移动,形成滑动件26从滑动件底座29脱开的状态。
此外,如图20所示,订书机3在基座9上具有支撑弯曲部设置台21的回复弹簧22。通过该回复弹簧22,弯曲部设置台21形成为被施加有使其通过框架转动轴12沿图20的顺时针方向的弹力的状态。
<连结订书钉和订书机的动作例>
接着,对使用连结订书钉1通过订书机3对装订用纸37进行装订的动作进行说明。图44至图51是示出通过订书机3使用订书钉2对装订用纸37进行装订的动作的剖视图。图44至图51以图19的h-h剖面对各状态下的订书机3进行表示。
在下面,参照附图对通过订书机3使用订书钉2对装订用纸37进行装订的动作进行说明。图44是示出待机状态下订书机3的各部分的状态的说明图。
在图44所示的订书机3的待机状态下,订书机3的各部分为以下所述状态。在订书机3的待机状态下,辊状订书钉4装填于订书钉保持器11内,如图22所示,从辊状订书钉4拉出的连结订书钉1以剥开了剥离纸30的状态设置于输送路径13上。此外,从连结订书钉上剥开的剥离纸30被设置成通过剥离纸排出路径40从设于订书机3的后部的剥离纸排出口39排出的状态。
此外,连结订书钉1的端部的订书钉2A位于成形板15下部的输送路径13的基台部13c上。进而,成型为两端向一个方向弯曲的形状的订书钉2C位于驱动件18的拔出刃51内。
此外,在订书机3的待机状态下,纸张按压件19被拉伸弹簧55相对于框架8向上方势力,位于由凸部19f和侧槽54确定的上端部。驱动件18通过受扭螺旋弹簧56相对于纸张按压件19向上方施力,位于由凸部18g和侧槽53确定的上端部。成形板15通过驱动件18的突出销18d位于由凸部15d和侧槽50确定的上端部。
进而,在订书机3的待机状态下,推动件17被推动件弹簧16向前方施力,形成为订书钉按压部17a与驱动件18的拔出刃51抵接的状态。此外,滑动件26被滑动弹簧25向前方施力,形成为落在基座9上的滑动件底座29上的状态。
此外,在订书机3的待机状态下,作为框架8的底部的弯曲部设置台21,被基座9的回复弹簧22向上方施力,形成为弯曲部设置台21的前端部与固定于基座9上的轴64相抵的状态。
图45是示出将纸张按压件19设置在操作台20上并开始成形板15的动作的状态下,订书机3的各部分的状态的说明图。由图44所示的待机状态,通过按下操作柄5,操作柄5通过操作柄/订书钉罩转动轴10沿图45的逆时针方向转动,通过驱动件推动件66将驱动件18按下。
由此,通过按下驱动件18,被受扭螺旋弹簧56施力的纸张按压件19也被向下方按下,如图45所示,形成为操作台20上的装订用纸37被纸张按压件19的纸张按压部19d按压的状态。
此外,安装于驱动件18上的拔出刃51贯穿设置于操作台20上、被纸张按压件19按压着的装订用纸37。
此外,通过进一步按下驱动件18,连接件57沿图18的箭头i所示方向进一步旋转,使与长孔57a卡合的推动件轴58被向后方按压,推动件17进一步向后方移动。由此,图25所示的成形板15的下端部15d形成为从推动件17的L字形支臂17d上脱开的状态。此时,安装在推动件17上的进给棘爪44与连结订书钉1的导孔32的卡合脱开,进给棘爪44向后方移动。
此外,驱动件18的突出销18d在成形板15的V槽46内移动,到达V槽46的下端部46a。驱动件18的突出销18d在到达V槽46的下端部46a后,通过驱动件18的进一步下降,在突出销18d与V槽46的下端部46a卡合的状态下,成形板15与驱动件18一同开始下降。
图46是示出订书钉2A进行切断、滑动件26开始移动、订书钉2A开始成型的状态下订书机3的各部分的状态的说明图。由图45所示的状态,通过进一步按下操作柄5,使操作柄5通过操作柄/订书钉罩转动轴10沿图46的逆时针方向转动,通过驱动件推动件66进一步按下驱动件18。由此,如图46所示,安装在驱动件18上的拔出刃51进一步贯穿设置于操作台20上、由纸张按压件19按压着的装订用纸37。
此外,通过驱动件18的下降,在突出销18d与V槽46的下端部46a卡合的状态下,成形板15与驱动件18一同下降。由此,如图36A~图36C所示,位于连结订书钉1的前端部的订书钉2A和所连接订书钉2B的订书钉连接部34被安装在成形板15上的切断刃49切断。
此外,在突出销18d与V槽46的下端部46a卡合的状态下,成形板15与驱动件18一同下降。由此,如图37A~37C所示,通过成形板15的订书钉成型部15a开始设置于基台部13c上的订书钉2A的成型。
此外,通过进一步按下驱动件18,连接件57沿图18的箭头i所示方向进一步旋转,滑动件26与和连接件57的突起部57c卡合的滑动轴63一同向后方移动。由此,滑动件26的滑动支臂26a和滑动支臂26b分别与位于各推出单元24的后侧的爪部24d抵接,并且凸轮24a如图42A的箭头所示转动。由此,各推出单元24的推出推动件24b从待机位置向推出位置方向转动。由此,形成各推出推动件24b的推出部24ba与贯穿装订用纸37的拔出刃51的外侧表面抵接的状态。
图47是示出订书钉2A的成型完成后的状态下的订书机3的各部分的状态的说明图。由图46所示的状态,通过进一步按下操作柄5,使操作柄5通过操作柄/订书钉罩转动轴10沿图47的逆时针方向转动,通过驱动件推动件66进一步按下驱动件18。由此,如图47所示,安装于驱动件18上的拔出刃51进一步贯穿设置于操作台20上、由纸张按压件19按压着的装订用纸37,位于拔出刃51内的订书钉2C的两脚部36贯穿装订用纸37。
此外,通过驱动件18的下降,在突出销18d与V槽46的下端部46a卡合的状态下,成形板15与驱动件18一同下降。由此,成形板15的下端部15d与框架8的预定位置相接触,成形板15下降至不能相对于框架8下降的位置为止。由此,如图38A所示,通过成形板15的订书钉成型部15a,设置在基台部13c上的订书钉2A成型为具有冠部35和两脚部36的、两端向一个方向弯曲的形状。
此外,通过进一步按下驱动件18,连接件57沿图18的箭头i所示方向进一步旋转,滑动件26与和连接件57的突起部57c卡合的滑动轴63一同进一步向后方移动。
图48是示出订书钉2C的贯穿完成、滑动件26从滑动件基座29上脱开的状态下订书机3的各部分的状态的说明图。由图47所示的状态,通过进一步按下操作柄5,使操作柄5通过操作柄/订书钉罩转动轴10沿图48的逆时针方向转动,通过驱动件推动件66进一步按下驱动件18。由此,如图48所示,安装于驱动件18上的拔出刃51进一步贯穿设置于操作台20上、由纸张按压件19按压着的装订用纸37,位于拔出刃51内的订书钉2C的两脚部36完全贯穿装订用纸37。
此外,由各双列螺旋弹簧24f施力、与各拔出刃51外侧的表面抵接状态下的各推出推动件24b的推出部24ba贯穿到各拔出刃51的推出孔51c内。由此,订书钉2A的两脚部36由各推出部24ba向内侧按压并弯曲,从而形成离开各拔出刃51的状态。
此外,通过驱动件18的下降,突出销18d从V槽47向V槽48内移动。进而,连接件57沿图18的箭头i所示方向进一步旋转,滑动件26与和连接件57的突起部57c卡合的滑动轴63一同进一步向后方移动,由此如图48所示,形成滑动件26从滑动件底座29脱开的状态。进而,滑动支臂26a和26b的前端部形成为从各推出单元24的各爪部24d之间向后方脱开的状态。
图49是示出订书钉2C的箝紧完成后的状态下的订书机3的各部分的状态的说明图。由图48所示的状态,通过进一步按下操作柄5,框架8通过框架转动轴12相对于基座9沿图49的逆时针方向转动,如图49所示,形成作为框架8的底边部的弯曲部设置台21与基座9相接触的状态。另外,由弯曲部设置台21与基座9相接触的状态,操作柄5不能被进一步按下。
由此,通过箝紧升降件28,箝紧中心27通过箝紧轴23b转动,形成为相对于箝紧保持器23a向上方抬起的状态。通过使箝紧中心27相对于箝紧保持器23a向上方抬起,由受扭螺旋弹簧相对于箝紧中心27向上方施力的左箝紧器60和右箝紧器61,也通过箝紧轴23b转动,并相对于箝紧保持器23a向上方抬起。
此外,右箝紧器61相对于箝紧中心27的上死点被设置成比左箝紧器60相对于箝紧中心27的上死点更靠上方。由此,箝紧中心27通过箝紧轴23转动并向上方抬起,从而形成右箝紧器61将订书钉2C右侧的脚部36向内侧沿装订用纸37完全向内侧弯曲并保持的状态。
然后,箝紧中心27通过箝紧轴23b转动并进一步向上方抬起,从而形成通过左箝紧器60将订书钉2C左侧的脚部36向内侧沿装订用纸37完全向内侧弯曲并保持的状态。
然后,通过箝紧中心27通过箝紧轴23b转动并向上方进一步抬起,如图49所示,形成订书钉2C的两脚部36的重合部被箝紧中心27前端的贴合部27a按压的状态。由此,如图3所示,订书钉2C右侧的脚部36的粘着部31和左侧的脚部36、以及左侧脚部36的粘着部31a和装订用纸37,分别形成为相互贴合的状态。
图50是示出框架8的回复完成,驱动件18的回复开始的状态下的订书机3的各部分的状态的说明图。由图49所示的状态,通过使用者解除对操作柄5的下压,首先,在图18所示的基座9上的回复弹簧22的作用下,框架8通过框架转动轴12相对于基座9沿图50的顺时针方向转动。
由此,弯曲部设置台21的前端部与固定于基座9的轴64抵接,框架8和基座9成为与图44所示的待机状态相同的位置关系。此外,通过箝紧升降件28,箝紧中心27相对于箝紧保持器23a被拉下,箝紧保持器23a、左箝紧器60、箝紧中心27和右箝紧器61成为与图44所示的待机状态相同的位置关系。
此外,在回复弹簧22的作用下,框架8通过框架转动轴12转动,在弯曲部设置台21的前端部与轴64抵接后,通过如图24B所示的设置于驱动件18和纸张按压件19之间的受扭螺旋弹簧56,驱动件18开始向上方移动。
图51是示出推动件17回复之前的状态下的订书机3的各部分的状态的说明图。由图50所示的状态,首先,驱动件18在受扭螺旋弹簧56的作用下向上方移动。
由此,突出销18d在V槽48内向上方移动,形成突出销18d卡合在V槽48的上端部的状态,随着驱动件18向上方移动,成形板15也开始向上方移动。
此外,通过驱动件18向上方的移动,连接件57沿与图18的箭头i的相反方向转动。由此,向后方按压滑动轴63的连接件57的突起部57c向箭头i的相反方向移动,被滑动弹簧25施力的滑动件26开始向前方移动。
然后,在突出销18d与V槽48内的上端卡合的状态下,驱动件18向上方移动,并且成形板15也向上方移动。由此,如图38B所示,形成订书钉2A的两脚部36的前端部由成形板15的开口保持器15c保持的状态。
此外,通过驱动件18向上方的移动,连接件57沿与图18的箭头i的相反方向进一步转动,按压滑动轴63的连接件57的突起部57c向箭头i的相反方向进一步移动,被滑动弹簧25施力的滑动件26开始向前方进一步移动。
然后,在突出销18d与V槽48内的上端卡合的状态下,驱动件18向上方移动,并且成形板15也移动到上端部。由此,如图38C所示,形成订书钉2A的两脚部36的前端部由成形板15的开口按压件15c完全保持的状态。
然后,通过驱动件18向上方的移动,突出销18d从V槽48越过平台部47,在V槽46内向上方移动。此外,通过驱动件18向上方的移动,连接件57沿与图18的箭头i的相反方向进一步转动,按压滑动轴63的连接件57的突起部57c向箭头i的相反方向进一步移动,被滑动弹簧25施力的滑动件26移动到与图44所示的待机状态相同的位置为止。
进而,按压推动件轴58的连接件57的长孔57a移动,从而被推动件弹簧16施力的推动件17开始向前方移动。由此,如图35E所示,连结订书钉1通过进给棘爪44被向前方输送。此时,如图22所示,通过剥离块38,从装填于订书钉保持器11内的辊状订书钉4中拉出的连结订书钉1上,将剥离纸30剥离。此外,被剥离的剥离纸30经由剥离纸排出路径40从剥离纸排出口39排出。并且,通过图35E中未图示的推动件17的订书钉按压部17a,将订书钉2A推出到驱动件18的各拔出刃51之间。
进而,然后,通过驱动件18向上方的移动,突出销18d在V槽46内向上方移动到预定位置。在受扭螺旋弹簧56的作用下,驱动件18上升到预定位置后,如图20所示,在框架8和纸张按压件19之间的拉伸弹簧55的作用下,纸张按压件19和驱动件18开始相对于框架8向上方抬起。
进而,通过驱动件18向上方的移动,连接件57沿与图18的箭头i的相反方向进一步转动,按压推动件轴58的连接件57的长孔57a移动,从而被推动件弹簧16施力的推动件17移动到与图44所示的待机状态相同的位置。
通过以上的订书机3的各部分的动作,纸张插入口内的设置于操作台20上的装订用纸37由订书钉2A装订起来。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适用于将多个正直状的订书钉连接构成的连结订书钉,以及收纳该连结订书钉并装卸自如地安装于订书机中的订书钉盒。
申请为2009年2月11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0780029901.1的、发明名称为“连结订书钉以及订书钉盒”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