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培育稻田生物链控制害虫的方法

申请号 CN201710390273.5 申请日 2017-05-27 公开(公告)号 CN107409863A 公开(公告)日 2017-12-01
申请人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发明人 季香云; 蒋杰贤; 姚英娟; 万年峰; 张浩;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培育稻田 生物 链控制 水 稻 害虫 的方法,该方法利用稻田浮游生物培育中性昆虫数量,通过培育中性昆虫数量来促进稻田前期天敌种群的建立,在稻田形成“浮游生物-中性昆虫-害虫天敌”的稻田生物链,来自然控制稻田病虫害。实施本发明的生态控制示范区,较常规移栽区,生态控制示范区害虫 密度 降低了28.52%,稻飞虱密度降低29.67%,螟虫密度降低24.32%,条纹叶枯病病株降低40.02%。而天敌亚群落密度比常规移栽区高22.74%。
权利要求

1.一种培育稻田生物链控制害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1)水稻前茬种植绿肥,绿肥能够为蜘蛛和天敌昆虫避寒、隐藏、安全越冬提供栖息场所;绿肥收获时用机器翻压,翻压深度为10-20cm;要保证绿肥完全覆盖,若绿肥过于茂盛,采用先镇压、后切碎、再翻压的步骤,翻压后应及时浇水,促进绿肥腐熟,实现绿肥还田;其中,所述绿肥为豆科作物;
2)在直播稻播种前或移栽稻移栽前7-10天田间建立10-15cm水层, 并在水稻播种前施用有机肥作为基肥,培育浮游生物;其中,所述浮游生物为蓝藻、绿藻和藻;
3)在水稻整个生育期,田埂保留非禾本科杂草,种植显花植物,植物多样性配置,为天敌迁入稻田提供廊道,并为寄生性天敌提供补充营养;其中,所述显花植物为百日草、芝麻花;所述天敌为捕食性天敌和寄生性天敌;
4)通过上述步骤,在水稻生长前期稻田形成了“浮游生物-中性昆虫-害虫天敌”生物链;其中,所述中性昆虫为蚊类,蝇类;
5)水稻前期即直播或移栽后30天内不喷施农药,以维护稻田生物链的稳定和平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育稻田生物链控制水稻害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豆科作物为紫英、苜蓿和蚕豆;所述捕食性天敌为蜘蛛、瓢虫、隐翅虫;寄生性天敌为寄生蜂和寄生蝇。

说明书全文

一种培育稻田生物链控制害虫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水稻田害虫的控制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培育稻田生物链控制水稻害虫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水稻病虫害防治主要依赖化学农药防治,目前市场上农药品种多,农户难以作出明智的选择,经常会选择效果较差的农药,对于水稻害虫的防治极为不利,容易产生抗药性。而且多数农户缺乏综合防治意识,不善于运用各种新技术,经常盲目地应用化学农药来防治,导致农药越用越多、病虫害越来越猖獗的恶性循环。
[0003]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对于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即绿色食品的标准。随着“生态农业”和对害虫实施“生态控制”概念的提出,利用生态控制技术进行水稻病虫害防治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培育稻田生物链控制水稻害虫的方法,利用稻田浮游生物培育中性昆虫数量,通过培育中性昆虫数量来促进稻田前期天敌种群的建立,在稻田形成“浮游生物-中性昆虫-害虫天敌”的稻田生物链,从而达自然控制稻田病虫害的目的。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培育稻田生物链控制水稻害虫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1)水稻前茬种植绿肥,绿肥能够为蜘蛛和天敌昆虫避寒、隐藏、安全越冬提供栖息场所;绿肥收获时用机器翻压,翻压深度为10-20cm;要保证绿肥完全覆盖,若绿肥过于茂盛,采用先镇压、后切碎、再翻压的步骤,翻压后应及时浇水,促进绿肥腐熟,实现绿肥还田;其中,所述绿肥为豆科作物;
2)在直播稻播种前或移栽稻移栽前7-10天田间建立10-15cm水层, 并在水稻播种前施用有机肥作为基肥,培育浮游生物;其中,所述浮游生物为蓝藻、绿藻和藻;
3)在水稻整个生育期,田埂保留非禾本科杂草,种植显花植物,植物多样性配置,为天敌迁入稻田提供廊道,并为寄生性天敌提供补充营养;其中,所述显花植物为百日草、芝麻花;所述天敌为捕食性天敌和寄生性天敌;
4)通过上述步骤,在水稻生长前期稻田形成了“浮游生物-中性昆虫-害虫天敌”生物链;其中,所述中性昆虫为蚊类,蝇类;
5)水稻前期即直播或移栽后30天内不喷施农药,以维护稻田生物链的稳定和平衡。
[0006] 所述豆科作物为紫英、苜蓿和蚕豆;所述捕食性天敌为蜘蛛、瓢虫、隐翅虫;寄生性天敌为寄生蜂和寄生蝇。
[0007] 本发明通过浮游生物培育中性昆虫数量,用培育的中性昆虫来促进稻田前期天敌种群的建立,在稻田形成“浮游生物-中性昆虫(摇蚊、腐生蝇)-害虫天敌”的稻田生物链,从而达自然控制稻田病虫害的目的。
[0008] 本发明的理论依据:1、稻田生物群落系统调查表明,稻田生物群落食物网中,除水稻-害虫—天敌食物链外,还存在“浮游生物—中性昆虫(摇蚊、腐生蝇)—害虫天敌”食物链,这是水稻生长前期一条重要的食物链。
[0009] 2、水稻生长前期(直播或移栽后30天内),害虫、中性昆虫和天敌在定殖时间和数量上有明显差异。浮游生物和中性昆虫首先定殖于稻田中,其次是天敌(蜘蛛),最后是害虫;摇蚊、腐生蝇等无益也无害的中性昆虫数量丰富,比例高达40%,是害虫的1.4倍,蜘蛛类天敌次之,害虫密度常处于低水平(防治指标以下)。而这些中性昆虫恰好为蜘蛛等捕食性天敌提供了食料。蜘蛛群落的建立和培育,使水稻中后期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种群数量降低42%。因此,培育这条生态食物链的杀虫效,是水稻生长前期少用农药和中后期控制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暴发的重要依据。
[0010] 实施本发明后,较常规移栽区,生态控制示范区害虫密度降低了28.52%,稻飞虱密度降低29.67%,螟虫密度降低24.32%,条纹叶枯病病株降低40.02%。而天敌亚群落密度比常规移栽区高22.74%。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示范地点和面积:上海市崇明庙镇通济村,水稻示范面积200亩。
[0012] 1)水稻前茬种植蚕豆,蚕豆收获时用机器翻压,翻压深度为15cm;要保证蚕豆完全覆盖,若蚕豆过于茂盛,采用先镇压、后切碎、再翻压,翻压后及时浇水,促进蚕豆腐熟,实现绿肥还田;2)在水直播稻播种前9天田间建立15cm水层, 并在播种前施用有机肥作为基肥,培育浮游生物;
3)在水稻整个生育期,田埂保留非禾本科杂草,种植芝麻;
4)在水稻生长前期稻田形成了“浮游生物-中性昆虫-害虫天敌”生物链;
5)水稻前期即直播后30天内不喷施农药,以维护稻田生物链的稳定和平衡。
[0013] 示范结果:通过对“示范稻田及农户自主施肥和防治稻田水体中浮游植物的调查研究,共检出藻类102种,其中示范稻田中86种,对照稻田中79种,稻田水体中的浮游植物以硅藻、裸藻和绿藻占优势。通过比较发现,示范稻田水体中浮游生物的密度明显高于普通稻田。
[0014] 表1 移栽稻田浮游植物密度(×105/L)处理田 6月10日 6月17日 6月24日 6月30日 7月7日
示范田 5.7 8.9 11.3 15.3 10.5
对照田 3.2 7.5 7.6 10.9 13.5
经过连续观察记录:示范田(绿肥田)和该田田埂杂草上天敌丰富,每平方米数量分别高达94.5和77.4头。不同生境中天敌群落结构特征值如表2所示。
[0015] 表2 不同生境中天敌群落结构特征值在实施本发明的生态控制示范区,害虫亚群落数量、灰飞虱数量、螟虫数量和条纹叶枯病病株密度均显着少于常规移栽区,对稻田害虫、灰飞虱、螟虫和条纹叶枯病病株有显着的抑止作用。
[0016] 较常规移栽区,生态控制示范区害虫密度降低了28.52%,稻飞虱密度降低29.67%,螟虫密度降低24.32%,条纹叶枯病病株降低40.02%。
[0017] 常规移栽区,稻田天敌亚群落平均密度为41.55头/百丛,而生态控制示范区为51头/百丛,生态控制示范区天敌亚群落密度比常规移栽区高22.74%。
[0018] 表3 生态控制示范区对稻田主要节肢动物种群密度的影响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