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搅拌式便携喷洒装置 |
|||||||
申请号 | CN201710647898.5 | 申请日 | 2017-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669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申请人 | 成都佳欣诚信科技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何秀芳; | ||||
摘要 |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自搅拌式便携喷洒装置,涉及 农业机械 领域,由背箱和主箱构成;所述主箱底部设有用于放置 水 箱的 支撑 框架 ,所述支撑框架中设有第一水 泵 、第二水泵以及与二者电性连接的储能 电池 ;所述水箱底部设有出液口、扩散管以及与第二水泵出液口连通的 喷嘴 ,所述出液口与第一水泵的进液口、第二水泵的进液口通过三向接头连通;所述主箱外部设有与储能电池电性连接的 太阳能 板,所述太阳能板下方设有贯穿主箱并与第一水泵出液口连通的软管,所述软管连接喷洒杆一端,所述喷洒杆另一端连接喷头。本发明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通过使用扩散管结构,充分利用喷洒装置内部空间,实现对喷洒液体的混合搅拌,自动化程度高,节能环保。 | ||||||
权利要求 | 1.一种自搅拌式便携喷洒装置,由背箱(1)和主箱(2)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背箱(1)设有用于容纳主箱(2)的空腔(11);所述主箱(2)底部设有用于放置水箱(22)的支撑框架(21),所述支撑框架(21)中设有第一水泵(211)、第二水泵(212)以及储能电池(213),所述储能电池(213)与第一水泵(211)电性连接,储能电池(213)与第二水泵(212)电性连接;所述水箱(22)底部设有出液口、扩散管(221)以及与第二水泵出液口连通的喷嘴(223),所述出液口与第一水泵(211)的进液口、第二水泵(212)的进液口通过三向接头(23)连通;所述主箱(2)外部设有与储能电池(213)电性连接的太阳能板(24),所述太阳能板(24)下方设有贯穿主箱(2)并与第一水泵出液口连通的软管(25),所述软管(25)连接喷洒杆(26)一端,所述喷洒杆(26)另一端连接喷头(28)。 |
||||||
说明书全文 | 一种自搅拌式便携喷洒装置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2] 农药是现代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灭杀病虫害的有效方法,而喷洒农药是农作物保护的一种重要手段,由于病虫害会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数量,因此,进行喷洒农药是现代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农药的喷洒长期以来是依靠人工背负式喷雾器来实现,经济便携,并且能单人操作,胜任大多数喷洒条件,因此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备受农业从业者的青睐。 [0003] 在现代农业喷洒作业中,喷洒人员往往是先向喷洒装置中注入一定量的水,再投入需要喷洒的农药或其他农业肥等,将两者形成的溶液进行简单的搅拌后便进行喷洒作业。但在喷洒液中,大量的水往往造成溶液中溶质的分布不均匀,这样的溶液经过喷洒后往往会形成作物的喷洒不均匀,无法有效的完成喷洒目的。 发明内容[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搅拌式便携喷洒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喷洒液我无法充分搅拌的问题,结构简单,实用性强,自动化程度高。 [0005]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自搅拌式便携喷洒装置,由背箱和主箱构成,所述背箱设有用于容纳主箱的空腔; 所述主箱底部设有用于放置水箱的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中设有第一水泵、第二水泵以及储能电池,所述储能电池与第一水泵电性连接,储能电池与第二水泵电性连接;所述水箱底部设有出液口、扩散管以及与第二水泵出液口连通的喷嘴,所述出液口与第一水泵的进液口、第二水泵的进液口通过三向接头连通;所述主箱外部设有与储能电池电性连接的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下方设有贯穿主箱并与第一水泵出液口连通的软管,所述软管连接喷洒杆一端,所述喷洒杆另一端连接喷头。 [0006] 在本发明中,所述的一种自搅拌式便携喷洒装置,包括背箱和主箱,所述主箱用于盛装喷洒液并进行喷洒任务,因喷洒液有时为农药等具有一定毒性的物质,因此,设置背箱避免主箱与人体直接接触,能够一定程度上保证喷洒人员的安全;在主箱中,由水箱来完成盛装喷洒液的任务,在主箱底部,设有用于放置水箱的支撑框架,为降低所述喷洒装置的重量,所述支撑框架为较轻材质;支撑框架下方形成的空腔设有第一水泵、第二水泵以及分别与两者电性连接的储能电池,所述第一水泵用于将喷洒液驱动完成喷洒任务,第二水泵用于将溶液进行搅拌提供驱动力;在水箱底部设有出液口以及扩散管,所述出液口与第一水泵的进液口、第二水泵的进液口通过三向接头连通,所述装置进行搅拌工作时,第一水泵停止工作,第二水泵通电工作,溶液通过第二水泵进行搅拌工作;当所述装置进行喷洒工作时,第一水泵通电工作,第二水泵停止工作,溶液通过第一水泵进行喷洒工作;所述扩散管内设有与第二水泵连通的喷嘴,当进行搅拌工作时,溶液经第二水泵,通过喷嘴回到水箱,经过扩散管的作用,溶液形成依次经过扩散管、水箱顶部、水箱底部、第二水泵,再到达扩散管的环流模式,进行充分的搅拌。 [0007] 在本发明中,使用水泵进行搅拌以及喷洒的驱动力,所述水泵由储能电池供电进行驱动,因此,为增加本发明的便捷性,在主箱外部设有与储能电池电性连接的太阳能板,用于采集太阳能并将其转化成电能,给所述喷洒装置供电工作。所述太阳能板相对于采用传统锂电池或干电池,可随时给所述喷洒装置供电,达到供电的自动化,避免使用传统锂电池或干电池需要时常充电或者换电池的繁琐,节能环保。在所述太阳能板下方,设有贯穿主箱并与第一水泵出液口连通的软管,所述软管连接有喷洒杆,当第一水泵通电工作时,溶液经三向接头流向第一水泵提供驱动力,通过软管流向喷洒杆,再通过喷头进行喷洒工作。 [0008] 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进一步地,所述扩散管为圆台形构造,扩散台下底面立于主箱底面,所述喷嘴立于扩散管下底面圆心处。 [0009] 在本发明中,所述扩散管在所述第二水泵进行水循环时,将水箱分割成了两个区域:扩散管内及扩散管外,以此来增大溶液循环路径。所述扩散管为圆台形构造,其下底面立于所述水箱底面。当所述第二水泵进行循环作业时,根据物质不灭定律,流入扩散管内的流量与流出的流量相等;由于扩散管圆台形构造,因此流入扩散管的面积大于流出扩散管的面积,此时第二水泵固定工作,产生的液体压力是恒定的,因此,流出扩散管的液体的速度会大于流入扩散管的液体速度,从而增强了所述装置内液体的流动速度,加强了搅拌程度。 [0010] 优选地,所述扩散管底部设有两个对称的开口。 [0011] 在本发明中国,为了使水箱内的溶液在进行喷洒工作时喷洒完全,避免进行多次喷洒工作时溶液之间的相互污染,所述扩散管底部设有两个对称的开口。 [0012] 优选地,所述背箱采用半开放式结构,所述空腔上方设有活页挡板。 [0013] 在本发明中,所述背箱采用半开放式结构,相较于全封闭式结构,更加便于对所述主箱进行取放;在空腔上方设置活页挡板,相较于全开放式结构,利于保护所述主箱,避免因为主箱滑落出现意外事故。 [0014] 优选地,所述背箱设有与人体背部相契合的凹槽;在本发明中,所述背箱通过设置与人体背部相契合的凹槽,能够提高所述背箱在工作时的稳定性,同时提高喷洒人员的舒适性。 [0015] 优选地,所述喷洒杆靠近软管一端设有防滑把手。 [0016] 在本发明中,为了避免因软管与喷洒杆连接处溶液泄露造成对喷洒人员危害,在喷洒杆靠近软管一端设置防滑把手,并增加手与把手间的摩擦力,防止在进行喷洒工作时喷洒杆意外掉落。 [0018] 在本发明中,喷洒杆与喷头之间通过不锈钢波纹管连接,不锈钢波纹管具有可塑性,质量轻、耐腐蚀并且具有很好的稳定性等多项特点,既可将喷头调整至水平面的任意角度,又能将喷头调整至铅垂面的任意角度,实现喷头角度的全方位转换。 [0019]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1)本发明结构简单,实用性强,自动化程度高,通过使用太阳能板给所述喷洒装置供电,相对于锂电池或者干电池,有效的提升了所述喷洒装置的自动化程度,节能环保。 [0021] 图1为本发明背箱正面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背箱背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主箱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主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扩散管结构示意图; 其中1-背箱;11-空腔;12-活页挡板;13-凹槽;2-主箱;21-支撑框架;211-第一水泵; 212-第二水泵;213-储能电池;22-水箱;221-扩散管;222-开口;223-喷嘴;23-三向接头; 24-太阳能板;25-软管;26-喷洒杆;261-防滑把手;27-不锈钢波纹管;28-喷头。 [0022] 在对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介绍之前,首先对以下实施例中所采用的第一水泵211、第二水泵212的功耗、功率进行简要说明:所述水泵电机采用高转速,低电压直流电机,例如:现有用于汽车雨刮器的电机ZD2530,其额定工作电压为24V,额定功率可达50W,满足本发明中水泵所需电机功率需要; 所述水泵采用微型、高压水泵,例如:微型水泵HSP8050,体积小:为225mm×110mm×100mm,压力超高:其压力可达8公斤,重量轻:其质量约为2.6公斤;将两者进行组合而成的水泵满足本发明所述的水泵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0023] 下面结合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24] 实施例1:结合附图1、附图2、附图3、附图4、附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种自搅拌式便携喷洒装置,包括了背箱1和主箱2。所述背箱1设有空腔11,用于容纳所述主箱2。喷洒人员在进行喷洒作业时,将所述主箱2放置于背箱1中,设有太阳能板24的一面朝着空腔11的正面,便于在进行喷洒作业的同时不中断的进行太阳能采集并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储存在储能电池213中。在所述主箱2底部,设有用于放置水箱22的支撑框架21,所述支撑框架21采用铝合金材质,铝合金强度大,重量较轻,能满足本实施例中对支撑框架21支撑强度且质量轻的要求。在上所述支撑框架21下方形成的空腔中,设有第一水泵211、第二水泵212以及与两者分别电性连接的储能电池213;在所述水箱22底部设有出液口、扩散管221以及与第二水泵出液口连通的喷嘴223,所述出液口与第一水泵进液口以及第二水泵进液口通过三向接头 23连通,当第一水泵211通电工作、第二水泵212停止工作时,水箱22中的溶液通过第一水泵进行喷洒工作;当第一水泵211停止工作、第二水泵212通电工作时,水箱22中的溶液通过第二水泵进行搅拌工作。 [0025]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加便捷性并实现环保目的,在主箱2外部设有与储能电池213电性连接的太阳能板24,用于采集太阳能并将其转化成电能,给所述喷洒装置供电工作。在所述太阳能板24下方,设有贯穿主箱2并与第一水泵出液口连通的软管25,所述软管 25连接喷洒杆26一端,所述喷洒杆26另一端连接喷头。所述太阳能板24略小于所述主箱2外表面积。 [0026] 实施例2: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扩散管221底部设有两个对称的开口222,能够保证当第一水泵211通电工作、第二水泵212停止工作,所述装置进行喷洒工作时,溶液不会残留在扩散管221内从而导致不同批次的喷洒任务中溶液的相互污染。当第一水泵211停止工作、第二水泵212通电工作时,溶液在主箱2内依次经过扩散管221、水箱22顶部、水箱22底部、第二水泵212,再到达扩散管221形成环流对溶液进行充分的搅拌,所述喷嘴223的高度,略大于所述开口222的高度,依次保证当进行环流搅拌时,不会因为开口222而导致环流搅拌不充分。 [0027] 实施例3: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结合附图5所示,所述扩散管221为圆台形结构,其下底面利于所述水箱22底面。当所述第二水泵212进行循环作业时,根据物质不灭定律,流入扩散管221内的流量与流出的流量相等;由于扩散管221下底面横截面积大于上地面横截面积,因此流入扩散管221的水流速度大于流出扩散管221的水流速度,因此溶液在进行循环时,所述扩散管221能够有效的增强所述装置内溶液的流动速度,加强了搅拌程度。 [0028] 实施例4: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结合附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背箱1采用半开放式结构,相较于全封闭式结构的背箱,更加便于对所述主箱2进行取放;在空腔11上方设置活页挡板12,相较于全开放式结构,利于保护所述主箱2,避免在进行喷洒工作时因为主箱2滑落出现意外事故从而对喷洒人员造成危害。 [0029] 实施例5: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结合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背箱1设有与人体背部相契合的凹槽13,以提高所述背箱1在工作时的稳定性,同时提高喷洒人员的舒适性。 [0030] 实施例6: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结合附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因软管25与喷洒杆26连接处溶液泄露造成对喷洒人员危害,在喷洒杆26靠近软管25一端设置防滑把手261,并增加手与喷洒杆26之间的摩擦力,防止在进行喷洒工作时喷洒杆26意外掉落。 [0031] 实施例7: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结合附图3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喷洒杆 26与喷头28之间通过不锈钢波纹管27连接,不锈钢波纹管27具有优良的可塑性,质量轻、耐腐蚀并且具有很好的稳定性等多项特点,既可将喷头28调整至水平面的任意角度,又能将喷头28调整至铅垂面的任意角度,实现喷头28角度的全方位转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