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玉米地打药装置

申请号 CN201710434944.3 申请日 2017-06-10 公开(公告)号 CN107182984A 公开(公告)日 2017-09-22
申请人 王娅力; 发明人 王娅力;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玉米地打药装置,包括长杆、麻绳、软管、细孔、挂环、旋转盘和底座,所述长杆的数量为两个且其下端固定有旋转盘,所述旋转盘底部固定有底座,所述麻绳两端固定在长杆顶部,所述麻绳外端对称固定有若干个挂环,挂环内穿插有软管,所述底座固定在农用四轮车上,所述软管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两个抽 水 泵 的出水口上,所述软管上设有多个细孔,本发明设计合理,制作简单,为玉米地里的玉米大药时,不用再通过农用四轮车从玉米秸秆上压过去,避免了损失,而且还能提高工作效率,节省时间。
权利要求

1.一种玉米地打药装置,包括长杆(2)、麻绳(3)、软管(4)、旋转盘(7)和底座(8),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杆(2)的数量为两个且其下端固定有旋转盘(7),所述旋转盘(7)底部固定有底座(8),所述麻绳(3)两端固定在长杆(2)顶部,所述麻绳(3)外端对称固定有若干个挂环(6),挂环(6)内穿插有软管(4),所述底座(8)固定在农用四轮车(1)上,所述软管(4)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两个抽(10)的出水口上,所述软管(4)上设有多个细孔(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米地打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杆(2)通过旋转盘(7)与底座(8)旋转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米地打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8)上设有固定孔(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米地打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泵(10)进水口与导管一端连接,所述导管另一端设在储水桶(11)底部。

说明书全文

一种玉米地打药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农业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玉米地打药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众所周知,玉米在秋季来临前因天气影响会发生虫灾,农民有的会背着农用喷雾器打药,但是天气太热人在玉米地里很容易晕倒、中毒,也有的人会通过农用四轮车上载大型喷雾器进行打药,但是农用四轮车会从两列玉米地上辗压过去,虽然方便,但损失较大。
[0003] 针对上述不足,需要设计和开发一种玉米地打药装置,能够补足上述各个缺点。

发明内容

[0004]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玉米地打药装置。
[0005]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玉米地打药装置,包括长杆、麻绳、软管、细孔、挂环、旋转盘和底座,所述长杆的数量为两个且其下端固定有旋转盘,所述旋转盘底部固定有底座,所述麻绳两端固定在长杆顶部,所述麻绳外端对称固定有若干个挂环,挂环内穿插有软管,所述底座固定在农用四轮车上,所述软管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两个抽的出水口上,所述软管上设有多个细孔。
[0006] 优选的,所述长杆通过旋转盘与底座旋转连接。
[0007] 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设有固定孔。
[0008] 优选的,所述抽水泵进水口与导管一端连接,所述导管另一端设在储水桶底部。
[0009]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设计合理,制作简单,为玉米地里的玉米大药时,不用再通过农用四轮车从玉米秸秆上压过去,避免了损失,而且还能提高工作效率,节省时间。附图说明
[0010] 图1是本发明所述结构的示意图。
[0011] 图中:1、农用四轮车;2、长杆;3、麻绳;4、软管;5、细孔;6、挂环;7、旋转盘;8、底座;9、固定孔;10、抽水泵;11、储水桶。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玉米地打药装置,包括长杆2、麻绳3、软管4、旋转盘7和底座8,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杆2的数量为两个且其下端固定有旋转盘7,所述旋转盘7底部固定有底座8,所述麻绳3两端固定在长杆2顶部,所述麻绳3外端对称固定有若干个挂环6,挂环6内穿插有软管4,所述底座8固定在农用四轮车1上,所述软管4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两个抽水泵10的出水口上,所述软管4上设有多个细孔5,所述长杆2通过旋转盘7与底座8旋转连接,所述底座8上设有固定孔9,所述抽水泵10进水口与导管一端连接,所述导管另一端设在储水桶11底部。
[0013] 工作原理:喷药时,首先把两个农用四轮车1停在玉米地两侧,然后先把麻绳3一端固定在长杆2顶部,然后人拉着麻绳3和软管4穿过玉米地到另一端,把麻绳3固定在另一长杆2顶部后,启动抽水泵10进行打药即可,打药过程中两个农用四轮车1慢速前进,长杆2可通过旋转盘7在农用四轮车1上自由转动,该设备为玉米地里的玉米大药时,不用再通过农用四轮车从玉米秸秆上压过去,避免了损失,而且还能提高工作效率,节省时间。
[0014]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