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生态农业种植大棚

申请号 CN201611225115.6 申请日 2016-12-27 公开(公告)号 CN106857094A 公开(公告)日 2017-06-20
申请人 青岛恒新辉瑞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不公告发明人;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生态农业种植大棚,包括地基,所述地基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竖杆,竖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 横杆 ,横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 支撑 杆,支撑杆的内侧固定安装有位于横杆顶部的斜撑杆,斜撑杆的内侧固定安装有位于横杆顶部的顶杆,顶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地基顶部的大棚 支架 ,大棚支架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保温膜,保温膜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吸热板,吸热板的侧面固定安装有位于保温膜顶部的 太阳能 板,所述地基的内腔顶部固定安装有过滤层。该多功能生态农业种植大棚,可以有效保证电 能源 的利用和节约,有效利用了 水 资源和储存水资源,可以有效的将水资源均匀分配,匀速的为作物提供水资源,保证作物的生长。
权利要求

1.一种多功能生态农业种植大棚,包括地基(1),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基(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竖杆(2),竖杆(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横杆(3),横杆(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杆(4),支撑杆(4)的内侧固定安装有位于横杆(3)顶部的斜撑杆(6),斜撑杆(6)的内侧固定安装有位于横杆(3)顶部的顶杆(5),顶杆(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地基(1)顶部的大棚支架(7),大棚支架(7)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保温膜(8),保温膜(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吸热板(9),吸热板(9)的侧面固定安装有位于保温膜(8)顶部的太阳能板(10),所述地基(1)的内腔顶部固定安装有过滤层(11),过滤层(11)的内腔顶部开设有集雨槽(12),所述过滤层(11)的左侧固定安装有位于地基(1)内腔顶部的冷凝箱(13),冷凝水箱(13)的左侧通过输水管道(14)与压(15)的右侧活动连接,压力泵(15)的左侧通过输水管道(14)与储液罐(16)的顶部固定连接,储液罐(1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滴灌管道(17),滴灌管道(17)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分支管道(22),分支管道(22)的内腔壁两侧均设置有喷孔(23),所述分支管道(2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位于地基(1)内腔的软管(24),软管(24)的内腔固定安装有玻璃珠(25),所述软管(2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位于地基(1)内腔的滴嘴(26),所述软管(24)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位于地基(1)内腔的固定套(27),固定套(27)的内腔开设有通孔(28),所述固定套(27)的内侧固定安装有位于软管(24)外侧的海绵(29),所述横杆(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位于地基(1)上方的防虫害灯(18),所述保温膜(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位于地基(1)左侧的电机(19),电机(19)的轴心处活动安装有传动杆(20),传动杆(20)的轴心处活动安装有卷膜杆(21);
所述防虫害灯(18)包括有上安装座(181),上安装座(181)的内腔底部固定安装有卡齿(182),卡齿(182)的底部通过卡扣(183)与环形挡板(184)的顶部固定连接,环形挡板(18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通电柱(185),通电柱(185)的内腔固定安装有位于环形挡板(184)底部的紫外线灯(186),紫外线灯(18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侧顶部均与通电柱(185)底部固定连接的下安装座(187),下安装座(187)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挂钩(188),挂钩(18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水盘(18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生态农业种植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杆(6)的数量为两个,且斜撑杆(6)以吸热板(9)的纵向中线为中心点对称分布,斜撑杆(6)呈倾斜焊接在支撑杆(4)的内侧与顶杆(5)的外侧,且斜撑杆(6)的倾斜角度在三十度至四十五度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生态农业种植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板(10)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太阳能板(10)到吸热板(9)的距离均相等,太阳能板(10)呈倾斜角度设置在保温膜(8)的外部且与吸热板(9)的侧面固定连接,且太阳能板(10)的倾斜角度在十五度到三十度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生态农业种植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管道(22)呈等距离分布在滴灌管道(17)的底部,且分支管道(22)的数量不少于十个,所述分支管道(22)的内腔两侧壁上均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喷孔(23),且喷孔(23)的数量不少于二十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生态农业种植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灯(186)呈等距离分布在通电柱(185)的内腔,且紫外线灯(186)的数量不少于七个,所述挂钩(188)的数量为两个,且挂钩(188)的一端与下安装座(187)固定连接,挂钩(188)的另一端与水盘(189)顶部的圆环卡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生态农业种植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膜(8)的底部与卷膜杆(21)固定连接,且保温膜(8)的覆盖在大棚支架(7)的外壁上,所述电机(19)焊接在地基(1)上,且电机(19)的轴心处通过传动杆(20)与卷膜杆(21)的外侧焊接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生态农业种植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27)上开设的通孔(28)数量为六个,且每个通孔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通孔(28)呈等距离分布在固定套(27)的两侧,且通孔(28)的数量不少于六个,所述滴嘴(26)的顶部与软管(24)的底部套接在一起。
8.一种多功能生态农业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使用时,地基(1)、竖杆(2)、横杆(3)、支撑杆(4)、顶杆(5)、斜撑杆(6)和大棚支架(7)构成一个完整的大棚,提供了作物的种植地,吸热板(9)和太阳能板(10)吸收太阳能为种植大棚提供电能热能,电机(19)、传动杆(20)和卷膜杆(21)可以有效的控制大棚保温膜(8)的升降,保证了作物需求生长的环境,防虫害灯(18)在夜间开启,可以为大棚提供防止虫害的效果,雨槽可以有效的将雨水收集,然后通过过滤层(11)将雨水过滤,再通过冷凝水箱(13)将水资源有效保存,当需要用水时可以通过压力泵(15)将水资源从输水管道(14)抽出使用,用完水后可以将部分水保存在储液罐(16)待用,滴灌管道(17)底部的分支管道(22)和喷孔(23),可以有效的将水资源均匀分配,分支管道(22)底部的软管(24)、玻璃珠(25)、滴嘴(26)、固定套(27)、通孔(28)和海绵(29)可以有效控制水资源分配至每一作物周围,很好利用水资源,通过海绵(29)也可以保存水资源,匀速的为作物提供水资源。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生态农业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保温膜(8)顶部上的吸热板(9)和吸热板(9两侧的太阳能板(10)吸收太阳能,通过保温膜(8)底部的电机(19)、传动杆(20)和卷膜杆(21),在平时可以将保温膜(8)卷起,有效让大棚内的作物与阳光接触,在遇到特殊的天气时也可以及时的将保温膜(8)放下,为大棚内部的作物提供很好的保护作用,通过设置集雨槽(12)可以有效的将雨水收集,然后通过过滤层(11)将雨水过滤,再通过冷凝水箱(13)将水资源有效保存,当需要用水时可以通过压力泵(15)将水资源从输水管道(14)抽出使用,用完水后可以将部分水保存在储液罐(16)待用,有效利用了水资源和储存水资源,通过设置横杆(3)底部的防虫害灯(18)和防虫害灯(18)上的上安装座(181)、卡齿(182)、卡扣(183)、环形挡板(184)、通电柱185、紫外线灯(186)、下安装座(187)、挂钩(188)和水盘(189)可以有效控制住大棚内的虫害,为大棚提供了生态与能源的循环,通过设置滴灌管道(17)底部的分支管道(22)和喷孔(23),可以有效的将水资源均匀分配,通过设置分支管道(22)底部的软管(24)、玻璃珠(25)、滴嘴(26)、固定套(27)、通孔(28)和海绵(29)可以有效控制水资源分配至每一块作物周围,很好利用水资源,通过海绵(29)也可以保存水资源,匀速的为作物提供水资源,保证作物的生长。

说明书全文

一种多功能生态农业种植大棚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生态农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生态农业种植大棚。

背景技术

[0002] 种植大棚是现在主流的种植模式,种植在温室中的农作物的生长状况与良好的通和适当的分供应有很大关系,其中避免雨水量过大是防止和减轻农作物病害发生,提高农作物品质和生产效益的关键。
[0003] 目前普遍存在于市场上的种植大棚都针对大棚结构的稳固,大棚种植的便利与大棚种植的效果,如中国专利CN 202697363U提供的一种种植大棚,但该种植大棚在生态农业方面的功能不足,缺少防虫治害的功能,会很容易引发虫害,缺少储水功能,在干旱和缺水的时候,没有应急的方法,缺少水资源有效利用的功能,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0004]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生态农业种植大棚,具备防虫治害、储水、水资源有效利用等优点,解决了该种植大棚在生态农业方面的功能不足,缺少防虫治害的功能,会很容易引发虫害,缺少储水功能,在干旱和缺水的时候,没有应急的方法,缺少水资源有效利用的功能,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的问题。
[0006] (二)技术方案
[0007] 为实现上述防虫治害、储水、水资源有效利用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生态农业种植大棚,包括地基,所述地基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竖杆,竖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横杆,横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支撑杆的内侧固定安装有位于横杆顶部的斜撑杆,斜撑杆的内侧固定安装有位于横杆顶部的顶杆,顶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地基顶部的大棚支架,大棚支架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保温膜,保温膜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吸热板,吸热板的侧面固定安装有位于保温膜顶部的太阳能板,所述地基的内腔顶部固定安装有过滤层,过滤层的内腔顶部开设有集雨槽,所述过滤层的左侧固定安装有位于地基内腔顶部的冷凝水箱,冷凝水箱的左侧通过输水管道与压的右侧活动连接,压力泵的左侧通过输水管道与储液罐的顶部固定连接,储液罐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滴灌管道,滴灌管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分支管道,分支管道的内腔壁两侧均设置有喷孔,所述分支管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位于地基内腔的软管,软管的内腔固定安装有玻璃珠,所述软管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位于地基内腔的滴嘴,所述软管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位于地基内腔的固定套,固定套的内腔开设有通孔,所述固定套的内侧固定安装有位于软管外侧的海绵,所述横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位于地基上方的防虫害灯,所述保温膜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位于地基左侧的电机,电机的轴心处活动安装有传动杆,传动杆的轴心处活动安装有卷膜杆。
[0008] 所述防虫害灯包括有上安装座,上安装座的内腔底部固定安装有卡齿,卡齿的底部通过卡扣与环形挡板的顶部固定连接,环形挡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通电柱,通电柱的内腔固定安装有位于环形挡板底部的紫外线灯,紫外线灯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侧顶部均与通电柱底部固定连接的下安装座,下安装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挂钩,挂钩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水盘。
[0009] 优选的,斜撑杆的数量为两个,且斜撑杆以吸热板的纵向中线为中心点对称分布,斜撑杆呈倾斜焊接在支撑杆的内侧与顶杆的外侧,且斜撑杆的倾斜角度在三十度至四十五度之间。
[0010] 所述的过滤层材料组分包括沥青纤维粉末6-15份、非卤化有机次膦酸酯5-10份、六次甲基四胺8-14份、三甲基戊基三乙烷2-10份、聚四氟乙烯纤维5-10重量份、活性炭50-60重量份、蒙脱石12-15重量份、纳米二氧化5-10重量份;按照所述比例研磨,过100目筛,制得混合物A;所有混合物质质量的10倍质量的蒸馏水,然后对其进行超声处理,超声处理条件为:温度90℃,超声功率500W,超声时间40min;制得混合物B;然后进行卸砂、冷却,冷却后进行破碎处理,筛分后即可得到过滤层材料。
[0011] 优选的,太阳能板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太阳能板到吸热板的距离均相等,太阳能板呈倾斜角度设置在保温膜的外部且与吸热板的侧面固定连接,且太阳能板的倾斜角度在十五度到三十度之间。
[0012] 优选的,分支管道呈等距离分布在滴灌管道的底部,且分支管道的数量不少于十个,所述分支管道的内腔两侧壁上均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喷孔,且喷孔的数量不少于二十个。
[0013] 优选的,紫外线灯呈等距离分布在通电柱的内腔,且紫外线灯的数量不少于七个,所述挂钩的数量为两个,且挂钩的一端与下安装座固定连接,挂钩的另一端与水盘顶部的圆环卡接。
[0014] 优选的,保温膜的底部与卷膜杆固定连接,且保温膜的覆盖在大棚支架的外壁上,所述电机焊接在地基上,且电机的轴心处通过传动杆与卷膜杆的外侧焊接在一起。
[0015] 优选的,固定套上开设的通孔数量为六个,且每个通孔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通孔呈等距离分布在固定套的两侧,且通孔的数量不少于六个,所述滴嘴的顶部与软管的底部套接在一起。
[0016] (三)有益效果
[001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生态农业种植大棚,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8] 1、该多功能生态农业种植大棚,通过保温膜顶部上的吸热板和吸热板两侧的太阳能板可以吸收太阳能,为大棚内提供电能源,可以有效保证电能源的利用和节约。
[0019] 2、该多功能生态农业种植大棚,通过保温膜底部的电机、传动杆和卷膜杆,在平时可以将保温膜卷起,有效让大棚内的作物与阳光接触,在遇到特殊的天气时也可以及时的将保温膜放下,为大棚内部的作物提供很好的保护作用。
[0020] 3、该多功能生态农业种植大棚,通过设置集雨槽可以有效的将雨水收集,然后通过过滤层将雨水过滤,再通过冷凝水箱将水资源有效保存,当需要用水时可以通过压力泵将水资源从输水管道抽出使用,用完水后可以将部分水保存在储液罐待用,有效利用了水资源和储存水资源。
[0021] 4、该多功能生态农业种植大棚,通过设置横杆底部的防虫害灯和防虫害灯上的上安装座、卡齿、卡扣、环形挡板、通电柱、紫外线灯、下安装座、挂钩和水盘可以有效控制住大棚内的虫害,为大棚提供了生态与能源的循环。所述过滤层采用沥青基碳纤维增强了材料的力学性能可以极大的吸附有害气体以及粉尘物质;本发明制备的活性炭复合材料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及发达的空隙结构,因此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较好的触变性、热稳定性、可塑性、粘结性和干压强度高等特点,提高了活性炭净化效果。
[0022] 5、该多功能生态农业种植大棚,通过设置滴灌管道底部的分支管道和喷孔,可以有效的将水资源均匀分配,通过设置分支管道底部的软管、玻璃珠、滴嘴、固定套、通孔和海绵可以有效控制水资源分配至每一作物周围,很好利用水资源,通过海绵也可以保存水资源,匀速的为作物提供水资源,保证作物的生长。附图说明
[0023]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0024] 图2为本发明结构A处局部放大图;
[0025] 图3为本发明结构B处局部放大图;
[0026] 图4为本发明结构防虫害灯示意图。
[0027] 图中:1地基、2竖杆、3横杆、4支撑杆、5顶杆、6斜撑杆、7大棚支架、8保温膜、9吸热板、10太阳能板、11过滤层、12集雨槽、13冷凝水箱、14输水管道、15压力泵、16储液罐、17滴灌管道、18防虫害灯、181上安装座、182卡齿、183卡扣、184环形挡板、185通电柱、186紫外线灯、187下安装座、188挂钩、189水盘、19电机、20传动杆、21卷膜杆、22分支管道、23喷孔、24软管、25玻璃珠、26滴嘴、27固定套、28通孔、29海绵。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地基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竖杆2,竖杆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横杆3,横杆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杆4,支撑杆4的内侧固定安装有位于横杆3顶部的斜撑杆6,斜撑杆6的数量为两个,且斜撑杆6以吸热板9的纵向中线为中心点对称分布,斜撑杆6呈倾斜角度焊接在支撑杆4的内侧与顶杆5的外侧,且斜撑杆6的倾斜角度在三十度至四十五度之间,斜撑杆6的内侧固定安装有位于横杆3顶部的顶杆5,顶杆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地基1顶部的大棚支架7,大棚支架7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保温膜8,保温膜8的底部与卷膜杆21固定连接,且保温膜8的覆盖在大棚支架7的外壁上,电机19焊接在地基1上,且电机19的轴心处通过传动杆20与卷膜杆21的外侧焊接在一起,保温膜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吸热板9,吸热板9的侧面固定安装有位于保温膜8顶部的太阳能板10,太阳能板10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太阳能板10到吸热板9的距离均相等,太阳能板10呈倾斜角度设置在保温膜8的外部且与吸热板9的侧面固定连接,且太阳能板10的倾斜角度在十五度到三十度之间,通过保温膜8顶部上的吸热板9和吸热板9两侧的太阳能板10可以吸收太阳能,为大棚内提供电能源,可以有效保证电能源的利用和节约,地基1的内腔顶部固定安装有过滤层11,过滤层11的内腔顶部开设有集雨槽12,过滤层11的左侧固定安装有位于地基1内腔顶部的冷凝水箱13,冷凝水箱13的左侧通过输水管道14与压力泵15的右侧活动连接,压力泵15的左侧通过输水管道14与储液罐16的顶部固定连接,通过设置集雨槽12可以有效的将雨水收集,然后通过过滤层11将雨水过滤,再通过冷凝水箱13将水资源有效保存,当需要用水时可以通过压力泵15将水资源从输水管道14抽出使用,用完水后可以将部分水保存在储液罐16待用,有效利用了水资源和储存水资源。所述的过滤网层材料组分包括沥青基碳纤维粉末6-15份、非卤化有机次膦酸酯5-10份、六次甲基四胺8-14份、三甲基戊基三乙氧基硅烷2-10份、聚四氟乙烯纤维5-10重量份、活性炭50-60重量份、蒙脱石12-15重量份、纳米二氧化钛
5-10重量份;按照所述比例研磨,过100目筛,制得混合物A;所有混合物质质量的10倍质量的蒸馏水,然后对其进行超声处理,超声处理条件为:温度90℃,超声功率500W,超声时间
40min;制得混合物B;然后进行卸砂、冷却,冷却后进行破碎处理,筛分后即可得到过滤网材料。
[0029] 请参阅图2,保温膜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位于地基1左侧的电机19,电机19的轴心处活动安装有传动杆20,传动杆20的轴心处活动安装有卷膜杆21,通过保温膜8底部的电机19、传动杆20和卷膜杆21,在平时可以将保温膜8卷起,有效让大棚内的作物与阳光接触,在遇到特殊的天气时也可以及时的将保温膜8放下,为大棚内部的作物提供很好的保护作用。
[0030] 请参阅图3,储液罐1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滴灌管道17,滴灌管道17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分支管道22,分支管道22呈等距离分布在滴灌管道17的底部,且分支管道22的数量不少于十个,分支管道22的内腔两侧壁上均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喷孔23,且喷孔23的数量不少于二十个,分支管道22的内腔壁两侧均设置有喷孔23,分支管道2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位于地基1内腔的软管24,软管24的内腔固定安装有玻璃珠25,软管2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位于地基1内腔的滴嘴26,软管24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位于地基1内腔的固定套27,固定套27上开设的通孔28数量为六个,且每个通孔28之间的间距相等,通孔28呈等距离分布在固定套27的两侧,且通孔28的数量不少于六个,滴嘴26的顶部与软管24的底部套接在一起,固定套27的内腔开设有通孔28,固定套27的内侧固定安装有位于软管24外侧的海绵29,通过设置滴灌管道17底部的分支管道22和喷孔23,可以有效的将水资源均匀分配,通过设置分支管道22底部的软管24、玻璃珠25、滴嘴26、固定套27、通孔28和海绵29可以有效控制水资源分配至每一块作物周围,很好利用水资源,通过海绵29也可以保存水资源,匀速的为作物提供水资源,保证作物的生长。
[0031] 请参阅图4,横杆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位于地基1上方的防虫害灯18,防虫害灯18包括有上安装座181,上安装座181的内腔底部固定安装有卡齿182,卡齿182的底部通过卡扣183与环形挡板184的顶部固定连接,环形挡板18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通电柱185,通电柱185的内腔固定安装有位于环形挡板184底部的紫外线灯186,紫外线灯186呈等距离分布在通电柱185的内腔,且紫外线灯186的数量不少于七个,挂钩188的数量为两个,且挂钩188的一端与下安装座187固定连接,挂钩188的另一端与水盘189顶部的圆环卡接,紫外线灯18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侧顶部均与通电柱185底部固定连接的下安装座187,下安装座187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挂钩188,挂钩18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水盘189通过设置横杆3底部的防虫害灯
18和防虫害灯18上的上安装座181、卡齿182、卡扣183、环形挡板184、通电柱185、紫外线灯
186、下安装座187、挂钩188和水盘189可以有效控制住大棚内的虫害,为大棚提供了生态与能源的循环。
[0032] 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0033] 在使用时,地基1、竖杆2、横杆3、支撑杆4、顶杆5、斜撑杆6和大棚支架7构成一个完整的大棚,提供了作物的种植地,吸热板9和太阳能板10吸收太阳能为种植大棚提供电能和热能,电机19、传动杆20和卷膜杆21可以有效的控制大棚保温膜8的升降,保证了作物需求生长的环境,防虫害灯18在夜间开启,可以为大棚提供防止虫害的效果,雨槽可以有效的将雨水收集,然后通过过滤层11将雨水过滤,再通过冷凝水箱13将水资源有效保存,当需要用水时可以通过压力泵15将水资源从输水管道14抽出使用,用完水后可以将部分水保存在储液罐16待用,滴灌管道17底部的分支管道22和喷孔23,可以有效的将水资源均匀分配,分支管道22底部的软管24、玻璃珠25、滴嘴26、固定套27、通孔28和海绵29可以有效控制水资源分配至每一块作物周围,很好利用水资源,通过海绵29也可以保存水资源,匀速的为作物提供水资源。
[0034] 综上所述,该多功能生态农业种植大棚,通过保温膜8顶部上的吸热板9和吸热板9两侧的太阳能板10可以吸收太阳能,为大棚内提供电能源,可以有效保证电能源的利用和节约,通过保温膜8底部的电机19、传动杆20和卷膜杆21,在平时可以将保温膜8卷起,有效让大棚内的作物与阳光接触,在遇到特殊的天气时也可以及时的将保温膜8放下,为大棚内部的作物提供很好的保护作用,通过设置集雨槽12可以有效的将雨水收集,然后通过过滤层11将雨水过滤,再通过冷凝水箱13将水资源有效保存,当需要用水时可以通过压力泵15将水资源从输水管道14抽出使用,用完水后可以将部分水保存在储液罐16待用,有效利用了水资源和储存水资源,通过设置横杆3底部的防虫害灯18和防虫害灯18上的上安装座181、卡齿182、卡扣183、环形挡板184、通电柱185、紫外线灯186、下安装座187、挂钩188和水盘189可以有效控制住大棚内的虫害,为大棚提供了生态与能源的循环,通过设置滴灌管道
17底部的分支管道22和喷孔23,可以有效的将水资源均匀分配,通过设置分支管道22底部的软管24、玻璃珠25、滴嘴26、固定套27、通孔28和海绵29可以有效控制水资源分配至每一块作物周围,很好利用水资源,通过海绵29也可以保存水资源,匀速的为作物提供水资源,保证作物的生长,解决了该种植大棚在生态农业方面的功能不足,缺少防虫治害的功能,会很容易引发虫害,缺少储水功能,在干旱和缺水的时候,没有应急的方法,缺少水资源有效利用的功能,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的问题。
[0035]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036]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