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害化防控松茯苓白蚁危害的方法

申请号 CN201710000444.9 申请日 2017-01-03 公开(公告)号 CN106797844A 公开(公告)日 2017-06-06
申请人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 发明人 陈建祥; 王忠平; 左群;
摘要 本 发明 属于白蚁防治领域,涉及松茯苓栽培过程中的白蚁无害化防控方法。本发明是在松茯苓种植前20‑30天,在适当的地形部位,安放装有经淘米 水 +白糖浸泡处理的新鲜松木条(屑、片),或茯苓菌种与新鲜松木条(屑、片)混合 压实 体等诱饵的诱集盒,诱集盒安放15天后观察收集诱集盒内的白蚁1次,集中灭杀,重新安放诱集盒;之后5天再重复1次,即可种植松茯苓。本发明涉及松茯苓种植过程中诱集白蚁的诱饵配方,诱集盒制作、安放时期、数量、 位置 。栽培全过程不施药,对松茯苓的卫生品质无影响,实现白蚁危害防治的无害化。
权利要求

1.一种松茯苓栽培前的白蚁诱集扑杀方法,实现松茯苓栽培白蚁无害化防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主要特征在于:松茯苓栽培前20-30天白蚁的诱集与扑杀,将虫源扑杀在茯苓种植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饵料为经淘米+白糖浸泡处理的新鲜松木条(屑、片),或茯苓菌种与新鲜松木条(屑、片)混合压实体;诱集箱体材料为松木或杉木薄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诱集盒制作与诱饵配方,诱集盒安放位置、时期、数量、方法,其特征在于:
(1)诱集盒制作
用松木或杉木薄板制作规格为长宽高(20×15×10cm)的木盒,在盒子四周各开一个直径为1cm的小孔;
(2)诱饵制作
诱饵一:用茯苓菌种与松木条(片)拌合压实,装入诱集盒中,合盖,扎备用;
诱饵二:把松木条(片)在溶有白糖的淘米水(500ml淘米水+10g白糖,米水比=1:3,免淘洗米除外)中浸泡24h,捞起后在阴凉处干,然后将松木片装入诱集盒中,合盖,捆扎备用;
(3)诱集盒安放时间
松茯苓园地接种前20-30天安放,覆土5-10cm;
(4)诱集盒安放密度
松蔸栽培:山冲或坡塝间隔30-50m安放诱集盒1个,有腐烂松蔸、松尾枝每20m安放
1个;
椴木栽培:苓场四周间隔50m安放诱集盒1个,有腐烂松蔸、松尾枝地块每20m安放1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松茯苓种植前20-30天,安放诱集盒,15天第一次观察,收集白蚁,带出苓场,集中毒杀,重新安放诱集盒;之后5天再重复1次,即可种植松茯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松茯苓种植全程不施药,对松茯苓的卫生品质无影响,实现白蚁危害防治的无害化。

说明书全文

一种无害化防控松茯苓白蚁危害的方法

[0001] 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白蚁防治领域,涉及松茯苓栽培过程中的白蚁无害化防控。
[0002] 背景技术:茯苓(.Poria cocos(Schw.) Wolf的干燥菌核,属于木腐真菌,隶属担子菌纲,多孔目,多孔菌科,茯苓属。茯苓,是一种真菌寄生植物,常以松树为基质营腐物寄生,药用其干燥菌核。我国己有三千多年的药用历史,其菌核有利尿、安神、平心律、助消化等功能。我国茯苓资源分布广泛,主要来源于湖北、安徽、南、四川、广西、福建、贵州等省区,浙江、陕西、河南、广东等省区亦有栽培。
[0003] 一般白蚁活动的高峰时期是4~6月及8~9月。白蚁危害松茯苓是通过咬毁菌材抑制发育,建筑泥道阻碍菌丝生长,蛀食松木与茯苓菌争夺养料及直接咬食茯苓等方式表现出来的。调查表明,在此期间,未施药剂预防,茯苓被害率一般达85%以上, 造成减产在60%以上。生产上松茯苓白蚁防治多采用菌材接种的同时撒施杀虫剂,白蚁防控效果显著,但是对茯苓的卫生质量带来了重大险,因此,松茯苓无害化防控白蚁迫在眉睫。
[0004]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松茯苓栽培过程中的白蚁无害化防控方法。
[0005] 在菌材接种后3-5天松茯苓菌丝萌发传导,15-20天菌丝发引完成,在菌材表面形成乳白色“粥样”菌丝体,极易吸引白蚁取食,造成危害。本发明经多年调查研究和试验示范,形成了一套集诱饵配方,诱集盒制作、安放时期、数量、位置,以及白蚁收集的方法,松茯苓栽培全过程不施药,实现白蚁危害防治的无害化。
[0006] 本发明提供松茯苓栽培过程中的白蚁无害化防控的诱饵配方,诱集盒制作与安放时期、数量、位置,以及白蚁的收集方法。
[0007] 本发明是在松茯苓种植前20-30天,在适当的地形部位,安放装有经淘米白糖浸泡处理的新鲜松木条(屑、片),或茯苓菌种与新鲜松木条(屑、片)的混合压实体等培养基质的诱集盒,15-20天菌丝长满诱集盒,之后5天收集诱集盒内的白蚁1次,连续两次即可种植松茯苓。
[0008] 本方法对黄胸散白蚁.Reticulitermes flaviceps.(oshima),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nus.(Shiraki)等土木两栖白蚁效果显著。
[0009] 本方法在松茯苓种植区不使用任何农药,对松茯苓的卫生品质无影响。
[0010] 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0011] 实施例一 :一种无害化防控松茯苓白蚁危害的方法 实施地点:贵州省黔东南州岑巩县天镇天马村,松蔸栽培,面积500亩。
[0012] 诱集盒制作用松木薄板制作规格为长宽高(20×15×10cm)的木盒,在盒子四周各开一个直径为
1cm的小孔。
[0013] 培养基质:把松木条(片)在溶有白糖的淘米水(500ml淘米水+10g白糖,米水比=1:3,免淘洗米除外)中浸泡24h,捞起后在阴凉处风干,然后将松木片装入诱集盒中,合盖,扎备用。
[0014] 诱集盒安放时间松茯苓园地接种前20天安放,覆土5-10cm。
[0015] 诱集盒安放密度山冲或坡塝间隔30-50m安放诱集盒1个,有腐烂松蔸、松尾枝地块每20m安放1个。
[0016] 集中处理诱集盒安放第15天第一次观察,收集白蚁,带出苓场,集中毒杀,重新安放诱集盒。之后
5天再重复1次。如遇连续干旱,土壤干燥,可再次湿润松木条及周边环境。
[0017] 实施例二 :一种无害化防控松茯苓白蚁危害的方法 实施地点:贵州省仁市玉屏县坪山镇小江村,椴木栽培,面积300亩。
[0018] 诱集盒制作用松木薄板制作规格为长宽高(20×15×10cm)的木盒,在盒子四周各开一个直径为
1cm的小孔。
[0019] 培养基质:用茯苓菌种与松木条(片)拌合压实,装入诱集盒中,合盖,捆扎备用。
[0020] 诱集盒安放时间松茯苓园地接种前25天安放,覆土5-10cm。
[0021] 诱集盒安放密度苓场四周间隔50m安放诱集盒1个,有腐烂松蔸、松尾枝地块每20m安放1个。
[0022] 集中处理诱集盒安放第15天第一次观察,收集白蚁,带出苓场,集中毒杀,重新安放诱集盒。之后
5天再重复1次。如遇连续干旱,土壤干燥,可再次湿润松木条及周边环境。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