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食品糯玉米的栽培方法 |
|||||||
申请号 | CN201410724767.9 | 申请日 | 2014-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214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申请人 | 王芙蓉; | 发明人 | 王芙蓉; | ||||
摘要 | 本 发明 公开一种绿色食品糯玉米的栽培方法,实施方法为: 地 块 选择;保墒;选种; 播种 ;合理密植;浇 水 ; 施肥 ;除草;防治病虫害等田间管理; 收获 ;储藏运输。本发明的特点是:采用绿色食品糯玉米生产技术管理措施,突破传统糯玉米种植技术,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玉米的生产。 | ||||||
权利要求 | 1.一种绿色食品糯玉米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
说明书全文 | 一种绿色食品糯玉米的栽培方法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属于一种玉米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提高绿色食品糯玉米产量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0002] 糯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尤其是华北地区多以糯玉米为主要的种植作物,糯玉米作为绿色健康食品,营养价值很高,糯玉米对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及高血压等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绿色食品糯玉米的生产关系到食品安全,其产量关系到我国粮食安全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提高糯玉米生产中的各项技术水平是保证糯玉米高产的关键。 发明内容[0004]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提高绿色食品糯玉米产量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5] (1)地块选择:种植糯玉米要选择远离城镇及交通主干道,四周无工矿企业及“三废”污染源,周边生态环境状况良好,空气清新、土壤肥沃、土质优良、土层深厚、水源丰富、水质良好、旱能浇、涝能排、光照充足,通风条件好的旱田种植;所选地块必须符合NY/T391—2000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利用旋耕犁进行精细耕地,耕地深度8—12cm,根茬块、土块皆小于3.0cm,使土质松软、细碎平整; [0006] (2)保墒:要足墒播种,墒情不足要造墒播种;土壤含水率为18--20%,镇压器的镇压强度为650g/cm; [0009] (5)田间管理:合理密植,适时间苗、定苗,当玉米苗长至三叶时进行间苗,五叶时进行定苗,确保实收株数达到3500株以上;合理灌溉、合理施肥,并松土,其中合理灌溉是指如遇土壤干旱进行三次浇水,既播种期、攻穗期、攻粒期;合理施肥是指重点实施平衡施肥技术,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及所种植品种的需肥特性,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整地前取土样化验,根据种植地块的土壤营养状况,在施肥上应采取“稳氮、减磷、增钾、补中微”的原则; [0011] (7)收获贮藏运输:完熟收获,及时储藏,确保鲜食糯玉米品质。 [0012] 优选地,步骤(4)中在适宜播种期内可多期播种。。 [0013] 优选地,步骤(5)中在足墒播种的情况下,小喇叭口前一般不需浇水,目的是控上促下,如遇干旱必须进行灌溉;进入大喇叭口期以后不能缺水,要达到地表见湿不见干,满足糯玉米在拔节、大喇叭口、抽雄、开花、灌浆时对水分的需求。 [0015] 基肥:有机肥每亩施用200-500千克,或优质腐熟圈肥3000-4000千克,春季播种时将玉米专用控释肥作为一次基肥深施,实现糯玉米生育期内不再追肥,节省肥料、节省劳力,提高肥料利用率; [0016] 种肥:播种时亩施种肥磷酸二铵7-10千克,要施在种子两侧或两穴之间; [0017] 追肥:糯玉米追肥分三次结合灌水进行,第一次于玉米5-6叶后亩追尿素5-7千克,钾肥5千克;第二次于拔节期亩追尿素10-15千克或碳铵25千克;第三次于大喇叭口期亩追尿素15千克,钾肥10千克。 [0019] 优选地,根据玉米病虫害发生年份,及时设置防虫灯,采用频振杀虫灯诱杀玉米螟成虫,黄色板、蓝色板诱螨技术 [0020] 优选地,步骤(6)中采用化学方法除草:播后出苗前,用50%乙草胺乳油100毫升兑水30千克喷于地面或用50%乙草胺乳油110毫升兑水40千克喷于地面;中耕除草:糯玉米除草结合中耕进行,根据土壤板结情况及杂草多少,确定中耕次数,一般应中耕2-3次,保持土壤疏松,中耕时间应掌握在苗后至大喇叭口期以前进行,注意中耕时不要伤苗断根。 [0021] 优选地,步骤(6)中防治病虫包括: [0022] 防治地老虎、黏虫、灰飞虱:苗期采用25%的除虫脲可湿性粉剂6克/亩喷施防治;或苗期采用生物农药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50克/亩,对水常规喷雾;或苗期采用50%辛硫磷乳油或50%甲胺磷乳油1000倍,对水常规喷雾; [0023] 防治玉米螟:越冬代玉米螟羽化初期开始设灯防治,一般在村庄附近设灯,按每盏灯控制玉米田面积15公顷布设灯数;喇叭口期,每亩用100—200倍的BT乳剂与3.5—5千克的细砂充分拌匀,制成颗粒剂,投入玉米喇叭口内,或可用粉,每亩250克,对水稀释2000倍灌叶心;或者,从6月份开始至8月份在玉米螟成虫盛发期,采用频震杀虫灯诱杀成虫; [0024] 糯玉米叶螨(红蜘蛛):1)摘除糯玉米1-5片叶,带至田外烧毁,减少虫源;糯玉米红蜘蛛由下部叶片向上逐渐发展危害,及时将下部叶片摘除;2)用蓝色、黄色板诱螨,既把蓝、黄广告色各涂到硬纸板上,然后再涂上一层黄油,每亩置板9块,平放或立放在甜、糯玉米行垄之间;3)每亩用2.5%联苯菊酯乳油20克喷施; [0025] 糯玉米叶斑病:每亩用70%甲基托布津(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30克喷雾防治,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70克喷雾防治,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克喷雾防治; [0026] 优选地,步骤(6)中还包括拔除空株:为减少空株对光、水、肥等资源的竞争和消耗,在糯玉米抽雄后10天左右,对全田植株逐行进行检查,发现空株将其拔除。 [0027] 优选地,步骤(7)中具体包括:糯玉米鲜穗采收应在乳熟期,既籽粒黑层形成,乳线消失,苞叶干枯、松散,籽粒变硬,皮层光亮,这是糯玉米完全成熟的重要标志,此时风味佳,适口性好,是最佳采收期;采收后24小时内上市加工或集中恒温仓贮。 [0028] 上述方法所生产的糯玉米必须符合NY/T418—2007绿色食品玉米及玉米制品质量标准。 [002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使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用绿色食品标准生产及新型机械设备进行合理种植,突破传统玉米种植技术,实现了绿色、高产、安全、优质、高效糯玉米的生产;本发明的分期播种和早、中、晚熟品种搭配,具有前伸后延,均衡上市。实现供给时间长,新鲜,减少贮存,增产作用明显;本发明根据糯玉米的生产周期,对玉米进行合理的间苗定苗、浇水、施肥,并对土壤进行处理,达到玉米增产、优质;本发明根据玉米病虫害发生年份,及时设置防虫灯,采用频振杀虫灯诱杀玉米螟成虫,黄色板、蓝色板诱螨技术,生产的糯玉米安全、高产、优质。 具体实施方式[0030] 实施例1 [0031] 一种提高绿色食品糯玉米产量的栽培技术,是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的: [0032] (1)地块选择:种植糯玉米要选择远离城镇及交通主干道,四周无工矿企业及“三废”污染源,周边生态环境状况良好,空气清新、土壤肥沃、土质优良、土层深厚、水源丰富、水质良好、旱涝保收(旱能浇,涝能排),光照充足,通风条件好。即宜选用土层深厚、肥力较高、排灌方便的旱田种植。耕地深度8cm,根茬块、土块皆小于3.0cm,使土质松软、细碎平整; [0033] (2)选种:播前精选种子,挑除掉破碎、发霉变质籽粒和秕粒,选用纯度大于95%,净度大于98%,发芽率大于85%,含水率小于13%的籽粒大小一致的生产用种; [0034] (3)播种:分期播种,前伸后延,均衡上市。最早播期,采取薄膜覆盖栽培技术,4月5号以后播种;大田春播一般在4月25号以后播种;大田夏播在6月中旬,最迟播期在6月下旬。通常情况下分春季播种和夏季播种。针对面积较大的家庭农场或企业,根据其加工、销售情况,在适宜播种期内(4—6月)可多期播种(以鲜食为主)。每穴3粒,下种后应及时覆土覆膜,播种深度4cm。要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分期播种,并且早、中、晚熟品种搭配,以提高经济效益。株行距按播种种植密度确定,点播,亩用种量3千克,土壤含水率为18%; [0035] (4)田间管理:合理密度。适时间苗、定苗。三叶间苗,五叶定苗,防止苗荒。定苗时将弱株拔除,缺苗断垄处要留双株,每亩留足4000左右株,在管理中逐步将弱株拔除,实收株数达到3800株以上。及时浇水防止土壤干旱。在足墒播种的情况下,小喇叭口前一般不需浇水,目的是控上促下,如遇干旱必须进行灌溉。进入大喇叭口期以后不能缺水,要达到地表见湿不见干,满足糯玉米在拔节、大喇叭口、抽雄、开花、灌浆时对水分的需求。 [0036] (5)除草:化学除草:播后出苗前,用50%乙草胺乳油100毫升兑水30千克喷于地面。中耕除草:糯玉米除草结合中耕进行,根据土壤板结情况及杂草多少,确定中耕次数,一般应中耕2-3次,保持土壤疏松,中耕时间应掌握在苗后至大喇叭口期以前进行,注意中耕时不要伤苗断根。 [0037] (6)施肥: [0038] 基肥:用于小麦玉米轮作或春播玉米的基肥。重点实施平衡施肥技术,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及所种植品种的需肥特性,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整地前取土样化验,根据种植地块的土壤营养状况,在施肥上应采取“稳氮、减磷、增钾、补中微”的原则。有机肥每亩施用200千克,或优质腐熟圈肥3000千克,春季播种时将玉米专用控释肥作为一次基肥深施,实现糯玉米生育期内不再追肥,节省肥料、节省劳力,提高肥料利用率; [0039] 种肥:播种时亩施种肥磷酸二铵7千克,要施在种子两侧或两穴之间; [0040] 追肥:糯玉米追肥分三次结合灌水进行,第一次于玉米5-6叶后亩追尿素5千克,钾肥5千克;第二次于拔节期亩追尿素10千克;第三次于大喇叭口期亩追尿素15千克,钾肥10千克。 [0041] (7)防治病虫害: [0042] 防治地老虎、黏虫、灰飞虱等:苗期采用25%的除虫脲可湿性粉剂6克/亩喷施防治; [0043] 防治玉米螟:越冬代玉米螟羽化初期开始设灯防治,一般在村庄附近设灯,按每盏灯控制玉米田面积15公顷布设灯数;喇叭口期(第10至12叶展开),每亩用100—200倍的BT乳剂与3.5—5千克的细砂充分拌匀,制成颗粒剂,投入玉米喇叭口内,或从6月份开始至8月份在玉米螟成虫盛发期,采用频震杀虫灯诱杀成虫; [0044] 糯玉米叶螨(红蜘蛛):(1)摘除糯玉米1-5片叶,带至田外烧毁,减少虫源。糯玉米红蜘蛛由下部叶片向上逐渐发展危害,及时将下部叶片摘除。(2)用蓝色、黄色板诱螨,既把蓝、黄广告色各涂到硬纸板上(每块板长45厘米,宽27厘米)然后再涂上一层黄油,每亩置板9块,平放或立放在甜、糯玉米行垄之间。(3)每亩用2.5%联苯菊酯乳油(天王星)20克喷施; [0045] 糯玉米叶斑病:每亩用70%甲基托布津(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30克喷雾防治。 [0046] 拔除空株:为减少空株对光、水、肥等资源的竞争和消耗,在糯玉米抽雄后10天左右,对全田植株逐行进行检查,发现空株将其拔除。 [0047] (8)收获贮藏运输:适时采收是保证鲜食糯玉米品质的关键。糯玉米鲜穗采收应在乳熟期,既籽粒黑层形成,乳线消失,苞叶干枯、松散,籽粒变硬,皮层光亮,是糯玉米完全成熟的重要标志,此时风味佳,适口性好,是最佳采收期;采收后24小时内上市加工或集中恒温仓贮。 [0048] 采用上述方法所生产的糯玉米符合NY/T418—2007绿色食品玉米及玉米制品质量标准。 [0049] 实施例2 [0050] 一种提高绿色食品糯玉米产量的栽培方法,是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的: [0051] (1)地块选择:种植糯玉米要选择远离城镇及交通主干道,四周无工矿企业及“三废”污染源,周边生态环境状况良好,空气清新、土壤肥沃、土质优良、土层深厚、水源丰富、水质良好、旱涝保收(旱能浇,涝能排),光照充足,通风条件好。既宜选用土层深厚、肥力较高、排灌方便的旱田种植。耕地深度10cm,根茬块、土块皆小于3.0cm,使土质松软、细碎平整; [0052] (2)选种:播前精选种子,挑除掉破碎、发霉变质籽粒和秕粒,选用纯度大于95%,净度大于98%,发芽率大于90%,含水率小于12%的籽粒大小一致的生产用种; [0053] (3)播种:分期播种,前伸后延,均衡上市。最早播期,采取薄膜覆盖栽培技术,4月5号以后播种;大田春播一般在4月25号以后播种;大田夏播在6月中旬,最迟播期在6月下旬。通常情况下分春季和夏季播种。针对面积较大的家庭农场或企业,播种期根据其加工、销售情况,在适宜播种期内(4—6月)可多期播种(以鲜食为主)。每穴2粒,下种后应及时覆土覆膜,播种深度5cm。要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分期播种,每隔7—10天播种一期,并且早、中、晚熟品种搭配,以提高经济效益。株行距按播种种植密度确定,点播,亩用种量 3千克,土壤含水率为19%; [0054] (4)田间管理:合理密度。适时间苗、定苗。三叶间苗,五叶定苗,防止苗荒。定苗时将弱株拔除,缺苗断垄处要留双株,每亩留足4000左右株,在管理中逐步将弱株拔除,实收株数达到3600株以上。及时浇水防止土壤干旱。在足墒播种的情况下,小喇叭口前一般不需浇水,目的是控上促下,如遇干旱必须进行灌溉。进入大喇叭口期以后不能缺水,要达到地表见湿不见干,满足糯玉米在拔节、大喇叭口、抽雄、开花、灌浆时对水分的需求。 [0055] (5)除草:化学除草:播后出苗前,用50%乙草胺乳油110毫升兑水40千克喷于地面。中耕除草:糯玉米除草结合中耕进行,根据土壤板结情况及杂草多少,确定中耕次数,一般应中耕2-3次,保持土壤疏松。中耕时间应掌握在苗后至大喇叭口期以前进行。注意中耕时不要伤苗断根。 [0056] (6)施肥: [0057] 基肥:用于小麦玉米轮作或春播玉米的基肥。重点实施平衡施肥技术,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及所种植品种的需肥特性,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整地前取土样化验,根据种植地块的土壤营养状况,在施肥上应采取“稳氮、减磷、增钾、补中微”的原则。有机肥每亩施用400千克,或优质腐熟圈肥3500千克,春季播种时将玉米专用控释肥作为一次基肥深施,实现糯玉米生育期内不再追肥,节省肥料、节省劳力,提高肥料利用率; [0058] 种肥:播种时亩施种肥磷酸二铵8千克,要施在种子两侧或两穴之间; [0059] 追肥:糯玉米追肥分三次结合灌水进行,第一次于玉米5-6叶后亩追尿素6千克,钾肥5千克;第二次于拔节期亩追尿素12千克;第三次于大喇叭口期亩追尿素15千克,钾肥10千克。 [0060] (7)防治病虫害: [0061] 防治地老虎、黏虫、灰飞虱等:苗期采用生物农药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50克/亩,对水常规喷雾; [0062] 防治玉米螟:越冬代玉米螟羽化初期开始设灯防治,一般在村庄附近设灯,按每盏灯控制玉米田面积15公顷布设灯数;喇叭口期(第10至12叶展开),每亩用100—200倍的BT乳剂与3.5—5kg的细沙充分拌匀,制成颗粒,投入玉米喇叭口内,或从6月份开始至8月份在玉米螟成虫盛发期,采用频震杀虫灯诱杀成虫; [0063] 糯玉米叶螨(红蜘蛛):1.摘除糯玉米1-5片叶,带至田外烧毁,减少虫源。糯玉米红蜘蛛由下部叶片向上逐渐发展危害,及时将下部叶片摘除。2.用蓝色、黄色板诱螨,既把蓝、黄广告色各涂到硬纸板上(每块板长45厘米,宽27厘米)然后再涂上一层黄油,每亩置板9块,平放或立放在甜、糯玉米行垄之间。3.每亩用2.5%联苯菊酯乳油(天王星)20克喷施; [0064] 糯玉米叶斑病: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70克喷雾防治。 [0065] 拔除空株:为减少空株对光、水、肥等资源的竞争和消耗,在糯玉米抽雄后10天左右,对全田植株逐行进行检查,发现空株将其拔除。 [0066] (8)收获贮藏运输:适时采收是保证鲜食糯玉米品质的关键。糯玉米鲜穗采收应在乳熟期,既籽粒黑层形成,乳线消失,苞叶干枯、松散,籽粒变硬,皮层光亮,是糯玉米完全成熟的重要标志,此时风味佳,适口性好,是最佳采收期;采收后24小时内上市加工或集中恒温仓贮。 [0067] 采用上述方法所生产的糯玉米符合NY/T418—2007绿色食品玉米及玉米制品质量标准。 [0068] 实施例3 [0069] 一种提高绿色食品糯玉米产量的栽培方法,是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的: [0070] (1)地块选择:种植糯玉米要选择远离城镇及交通主干道,四周无工矿企业及“三废”污染源,周边生态环境状况良好,空气清新、土壤肥沃、土质优良、土层深厚、水源丰富、水质良好、旱涝保收(旱能浇,涝能排),光照充足,通风条件好。既宜选用土层深厚、肥力较高、排灌方便的旱田种植。耕地深度10cm,根茬块、土块皆小于3.0cm,使土质松软、细碎平整; [0071] (2)选种:播前精选种子,挑除掉破碎、发霉变质籽粒和秕粒,选用纯度大于95%,净度大于98%,发芽率大于95%,含水率小于11%的籽粒大小一致的生产用种; [0072] (3)播种:分期播种,前伸后延,均衡上市。最早播期,采取薄膜覆盖栽培技术,4月5号以后播种;大田春播一般在4月25号以后播种;大田夏播在6月中旬,最迟播期在6月下旬。通常情况分春季和夏季播种。针对面积较大的家庭农场或企业等,播种期根据其加工、销售情况,在适宜播种期内(4—6月)可多期播种(以鲜食为主)。每穴2粒,下种后应及时覆土覆膜,播种深度7cm。要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分期播种,每隔7—10天播种一期,并且早、中、晚熟品种搭配,以提高经济效益。株行距按播种种植密度确定,点播,亩用种量 3千克,土壤含水率为20%; [0073] (4)田间管理:合理密度。适时间苗、定苗。三叶间苗,五叶定苗,防止苗荒。定苗时将弱株拔除,缺苗断垄处要留双株,每亩留足4000左右株,在管理中逐步将弱株拔除,实收株数达到3500株以上。及时浇水防止土壤干旱。在足墒播种的情况下,小喇叭口前一般不需浇水,目的是控上促下,如遇干旱必须进行灌溉。进入大喇叭口期以后不能缺水,要达到地表见湿不见干,满足糯玉米在拔节、大喇叭口、抽雄、开花、灌浆时对水分的需求; [0074] (5)除草:化学除草:播后出苗前,用50%乙草胺乳油110毫升兑水40千克喷于地面。中耕除草:糯玉米除草结合中耕进行,根据土壤板结情况及杂草多少,确定中耕次数,一般应中耕2-3次,保持土壤疏松。中耕时间应掌握在苗后至大喇叭口期以前进行。注意中耕时不要伤苗断根。 [0075] (6)施肥: [0076] 基肥:用于小麦玉米轮作或春播玉米的基肥。重点实施平衡施肥技术,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及所种植品种的需肥特性,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整地前取土样化验,根据种植地块的土壤营养状况,在施肥上应采取“稳氮、减磷、增钾、补中微”的原则。有机肥每亩施用500千克,或优质腐熟圈肥4000千克,春季播种时将玉米专用控释肥作为一次基肥深施,实现糯玉米生育期内不再追肥,节省肥料、节省劳力,提高肥料利用率; [0077] 种肥:播种时亩施种肥磷酸二铵10千克,要施在种子两侧或两穴之间; |